抗核抗体及常用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就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能精准地检测出抗核抗体是否存在呢。

比如说,在检查血液的时候,它能火眼金睛般地把抗核抗体给揪出来!
2. 免疫荧光法呀,如同一个神奇的魔法镜,可以让抗核抗体现形哟!就好比如你在黑暗中寻找东西,它一下子就把光打在了目标上,厉害吧!比如医生用这个方法能清楚地看到抗核抗体的情况呢。

3. 免疫印迹法可牛了,它仿佛是个智能识别器,对抗核抗体的辨别那叫一个准!你想想看,这不就像是在一堆东西里一下子挑出你想要的那个,是不是很神奇呀!像诊断一些疾病的时候就经常用到它呢。

4. 胶体金法呀,就像是个小巧玲珑的指南针,能快速指引出抗核抗体的方向哦!比如说在一些快速检测中,它就发挥大作用啦!
5. 化学发光法,那简直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呀,一下子就能把抗核抗体照亮呢!举个例子,在检测的关键时刻,它能给出最闪亮的答案!
6. 间接免疫荧光法,相当于一个精准的瞄准器,能准确无误地锁定抗核抗体呢!就像射击比赛中瞄准靶心一样厉害哟!比如在复杂的情况中它也能发挥威力。

7. 斑点酶免疫技术,如同一个细心的卫士,能牢牢地守住检测抗核抗体的关卡呀!想想看,是不是很有安全感呢!比如在特定的检测情境下它可重要啦。

8. 流式细胞术,哇塞,这可是个高科技的玩意儿呀,能高效地检测抗核抗体呢!这就好比有一双特别的眼睛,能瞬间捕捉到关键信息,厉害吧!像一些精确的分析中就少不了它。

9. 放射免疫法,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对检测抗核抗体有着独特的本领哦!就好像拥有超级力量一样,能准确找到目标呢!比如在一些专业的检测领域就有它的用武之地啦。

我觉得这些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医学诊断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

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

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抗核抗体谱是检测自身免疫反应中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种类及滴度的一种常规检测方法,常用于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临床科室。

抗核抗体谱检查的结果能够反映身体免疫系统的情况及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深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病患的关注。

那么,在接收抗核抗体谱检查结果时,该如何解读呢?以下是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的详细内容。

一、ANA(抗核抗体)ANA又叫抗核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表现出高水平。

阳性结果可能说明存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三、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诊断,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四、抗SS-A抗体抗SS-A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Sjogren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Sjogren综合征等疾病。

五、抗SS-B抗体抗SS-B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Sjogren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Sjogren综合征等疾病。

六、抗RNP抗体抗RNP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恶性结节病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结节性多肌病等疾病。

七、抗SSC70抗体抗SSC70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

八、抗Ro-52抗体抗Ro-52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干燥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九、抗PM-Scl抗体抗PM-Scl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多发性硬化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十、抗Jo-1抗体抗Jo-1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肌无力症的辅助诊断。

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法ppt课件

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法ppt课件
ANA
1
抗核抗体: 是指抗细胞核成分抗体的总称,一般大部分 风湿免疫病都呈现抗核抗体阳性,是初筛项目。
检验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
ELISA: 应用整个细胞核、核抽取物、 混合物或纯化从组核蛋白。 间接免疫荧光法:
底物:初用鼠肝或肾切片; 但人贴壁细胞系的Hep-2(人 喉癌)细胞最适合。 优势:可以看出核型与滴度。
8
核膜型
抗ds-DNA,抗gp210、抗核孔复合物 又称抗核周因子抗体,靶抗原是核
孔复合物(包括gp210和核孔蛋白 p62)和板层素B受体。该抗体在 PBC中亦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此外 抗板层素B受体抗体也可见于自身 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及SLE 等。抗gp210抗体和核孔蛋白p62 抗体对于判断PBC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前者阳性常提示PBC有向肝衰 竭发展的危险性。
2
IFANA
滴度:
1:320时正常人阳性率3.3% 1:40时正常人阳性率31.7型 核仁型 着丝点型 核膜型 核点型 胞浆型 其他型
3
颗粒型
抗Sm抗体:该抗体是ANA 中的粗颗粒型,通常伴随 抗U1RNP抗体而出现
与此型相关的抗体为ENA
M4和M9与PBC关系密切, M2型更
为特异,M4型常与M2并存,而M9 抗Jo-1抗体:其靶抗原为组氨酰-
型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 tRNA合成酶。该抗体多见于多发性
肌炎(常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抗核糖体抗体及核糖体P蛋白抗体: 是SLE的特异性抗体。
10
核点型
分少核点型(1-5)和多核点型(5-20),前者靶抗 原是p80盘曲蛋白,后者靶抗原是Sp100和PML。
肌炎等疾病。
7

荧光显微镜技术-抗核抗体检测2

荧光显微镜技术-抗核抗体检测2

对照设置:
1)标本自发荧光对照:
抗原片只中加缓冲液后观察,结果阴性。
2)荧光抗体对照:
抗原片只加荧光抗体染色,结果阴性。
四、结果观察

首先观察对照,再观察待测样本。
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为阳性染色细胞,不
发荧光为阴性。阳性血清可进一步稀释后
测定效价。

荧光核型观察。
结果观察:

均质型 主要见于SLE
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
二、主要试剂及器材

试剂:
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缓冲甘油、
0.01mol/L pH7.2 PBS

器材: 荧光显微镜
三、操作方法
1.抗原片制作
固定
染色★ 37 ℃30min
3.荧光显微镜检查

2. 荧 光 抗 体 染 色 - 间 接 法
1.抗原片制作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抗核抗体检测
邓念华 检验医学院临床免疫学教研室
一、原 理

即采用间接法对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抗原片,将病
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如果血清中含有ANA,
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再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再与ANA结 不同荧光核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

原则:

2.荧光抗体染色-间接法
间接法原理示意图
1)处死小鼠取肝制作肝印片,用丙酮固定10min。 2)待测血清作用PBS作1:10稀释,加50ul于抗原 片上,37度温育30min。 3) 取出抗原片,用PBS冲洗,3次×3min/次。再 用双蒸水冲洗,冷风吹干。 4)滴加1:20的稀释FITC-抗人IgG抗体,37度温 育30min。 5)取出抗原片,用PBS冲洗,3次×3min/次。再 用双蒸水冲洗,冷风吹干。 6)滴加缓冲甘油封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抗核抗体(ANA)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自身抗原的抗体的试验。

该检测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但也常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ANA检测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的。

在该试验中,人体血清与细胞核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储存在细胞核内的抗原是隐蔽的,抗体不会结合。

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细胞核结构和组成发生了改变,使得抗原暴露在胞质中,即可触发产生ANA抗体。

ANA检测的结果以荧光染色的形式呈阳性或阴性。

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亚型检测,包括抗dsD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Sm(Smith)抗体、抗Ro/La抗体等。

这些亚型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其中一种具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SLE患者,ANA检测的阳性率可以高达95%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ANA检测并不能单独用于SLE的诊断,因为这种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部分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

因此,ANA检测通常作为其他临床病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除SLE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检测到ANA抗体。

例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临床上也存在ANA阳性的情况。

通过进一步检测抗体亚型,可有助于明确患者患病的特定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ANA检测的结果常常与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这些综合信息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NA检测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辅助指标,最终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抗核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报告3600字》

《抗核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报告3600字》

抗核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报告目录1.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1)2.抗核抗体发病机制 (2)3.抗核抗体临床应用 (2)4.抗核抗体发病风险 (3)5.展望 (4)参考文献 (4)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是出现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一组自身抗体的总称,最初定义是指针对真核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但随着对ANA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针对细胞浆成分的抗体陆续被发现,ANA的定义己经不局限于针对细胞核抗原了,而是指一组将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蛋白等全部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也就是所谓的ANA谱。

1.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恢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恢细胞的各种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恢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危象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随着AIDS的不断完善和实验室旁检测技术的进步,自身抗体的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AIDaid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自身抗体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间接免疫荧光(IIF)、免疫印迹(LIA)和抗原芯片。

在ANA侧检测的某些方面,当使用不同传感原理的几种方法时,一些测试结果之间存在一些矛盾。

因此,比较实验室中常用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上非常重要[3]。

IIF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实验室,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缺陷。

IIF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来确定荧光模型。

抗体之间的干扰会导致荧光掩蔽或多个荧光模型的重叠。

肉类解读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体验能力。

ANAS特异性抗体的测试侧基于可回收抗原的特定测试侧,该可回收抗原可针对特定类型提取。

理论上它是最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一、操作步骤:
1、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至室温中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将标本对应微孔按顺序编号。

3、滴入2滴试剂一(洗涤液)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4、滴入100u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5、滴加3滴试剂二(金标液)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6、滴入三滴试剂一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二、结果判断
阳性:反应板孔中央出现2个红色圆斑,为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央出现1个红色圆斑,为阴性。

三、注意事项:
1、若遇冬天室内温度较低时(16度左右),可在37度水浴箱内操作。

2、陈旧血清盒高脂血症血清一般不宜使用。

3、如果质控斑点太浅请多加2滴试剂2。

若膜的
背景较深,可多滴几滴试剂2。

若膜的背景较深,可多滴加几滴试剂1充分洗涤。

阳性斑点较弱时,可延长至20分钟观察结果。

4、检测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内容

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内容

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抗核抗体水平的检测项目。

抗核抗体是一类针对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其存在可以反映出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情况。

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并且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的内容、意义、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内容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抗核抗体(ANA)检测:ANA是一种特异性抗体,主要反应人体免疫系统对细胞核内成分的异常免疫反应。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

2. 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是一种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

3. 抗核RNP抗体(anti-RNP)检测:抗核RNP抗体是一种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可能提示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

二、检查意义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以下方面的判断:1. 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组合检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抗核抗体组合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活跃程度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 预测疾病的预后:阳性的抗核抗体组合检查结果可能提示疾病的预后不佳,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三、检查操作方法进行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方法:1. 采血:医生将利用针头采集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测。

2. 送检:采集的血样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在数天内出具。

3. 诊断:医生将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四、注意事项进行抗核抗体组合(新3)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医嘱:在进行检查前应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1 0 %~ 2 0 %I 。
I I F检测 A N A, 主要有 以下 6种常见荧 光染 色模 型: ①核均
置命名 , 如抗线粒体抗体 、 抗 高尔基体抗体 和抗着丝点抗体等。
2 检 测抗 核抗体 的临床意义 对A N A的认识 始于狼疮细胞 的发现 , 而对 A N A研究 的兴 起和深入则是源于新病种 、 新技术 的不断发现和 临床 医学 的迅
些非结缔组织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 、 重症 肌无 力和慢性淋 巴性 甲状腺炎等也可见 A N A阳性 ,正常老年人也可 出现低滴度 的
ANA 。
组 专 门针 对 细胞 核 内脱 氧 核 糖 核 酸 ( D N A) 、核 糖 核 酸
( R N A) 、蛋 白质 、脂类 、酶类及这些物质分子 复合 物的抗体。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 E L I S A) 、 蛋 白芯片法[ 1 0 】 、 金标法及 流式细胞 术【 l 】 】 等, 但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还 是 I I F和 I B T 。 3 . 1 间接免疫荧光法 该方 法是公认进行 A N A筛查 的首 选方法 。早在 1 9 5 7年 , Ho l b o r o w和 F r i o u等首先 以啮齿动物组
胞核各种成分的 自身抗体 ,是 自身免疫风 f 生 疾病 ( a u t o i m mu n e r h e u m a t i c d i s e a s e s , A R D) 诊 断 中重要 的血 清学标 志物 『 1 ・ 2 1 , 其是

J o 一 1 抗体多见于肌炎 , 且与合并肺间质纤 维化相关 。此外 , 某
i m mu n i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 I I F ) 、 免 疫 印迹 法 ( i mm u n o b l o t t i n g t e s t , I B T ) 、
的研究 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细胞核成分 , 其靶抗原的分布 已由传
统的细胞核拓展到整个细胞 , 除细胞核外 , 还包括 细胞浆 、 细胞 骨架 、 细胞分裂周期蛋 白等 。 根据细胞 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 , 一般可将 AN A
最 为 常 见 的相 关 自身 抗 体 ; 抗 S S — A和抗 S S — B多 见 于 S S患
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可诊断 和鉴别诊 断疾病特 性 , 检测抗核抗
体可判断疾病 的活动性及预后 , 观察治疗反应 , 指导临床治疗 。 1 抗核抗体简介 顾名思义 , 抗核抗体 ( a n t i n u c l e a r a n t i b o d y , A N A) 是一种抗细
抗原 主要 有 n R N P 、 S m、 S S — A和 S S — B 。③核 仁型 ( m l c l e o l a r
猛发展 。目前已发现具有不 同临床意义 的 A N A二十余种 , 形成
了初 具体 系 的抗 核抗 体谱 ( a n t i n u c l e a r a n t i b o d i e s , A N A s ) , 这些
名。 如抗 R N P抗体 、 抗 D N A抗体等 ; 有 的则是按 靶抗 原分布位
织冰冻切片为抗原底 物 , 应用 I I F检测抗核抗体。 目前 临床检测 A N A, 多以 H e p - 2细胞和灵长类动 物肝脏如猴肝冰冻切片为抗
原底物片 。 H e p 一 2细胞 即人喉癌上皮细胞 , 其核抗原丰富、 特异 性强 、 含量 高 , 核大 、 细胞结构 清晰 , 易于判读荧 光染色 核型结 果, H e p 一 2细胞 片较 鼠肝 ( 肾) 冰冻切片检测 AN A, 阳性 率可提
分为五大类 : 抗D N A抗体 、 抗 组蛋 白抗体 、 抗非 组蛋白抗 体 、 抗 核仁抗体和抗其他细胞 成分抗体 。 每一大类因不同的抗原特性 又可分 为许多亚类 , 其命名方 式多种 多样 , 有的是 以首位被检 出该抗体 的患者 的姓名缩写命名 ,如抗 S m抗体 、抗 J o l 抗体 等; 有 的是按抗 体相关疾病 的病名命 名 , 如抗 P M— S c l 抗体 、 抗 S S A抗体和抗 S S B抗体等 ; 有的是按抗体的化学组成及特性命
A N A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大多数属于 I g G类抗 体 , 仅
少部分属 I g M和 I g A t 3 J 。随着分子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 等学科 的不 断发展及免疫荧光 技术 的 日益改进 ,目前对 A N A
3 抗 核 抗 体 的检 测 方 法
抗核 抗体 的检测 方 法较 多 ,如 间接免 疫荧 光法 ( i n d i r e c t
质型 ( h o me g e n e o u s p a t t e r n , H) ,该型的靶抗原 主要有 d s D N A、
s s D N A、 核小体和组蛋 白。②核颗粒型( s p e k l e d p a t t 型或核斑块型 ,可细分为核粗颗粒 型和核细颗粒 型 , 靶
■ 鼢 磨
抗核 抗体 及 常用 检 测 方法
王 永贵 苏庆 军 陈建 国
( 解放军第 3 2 2医院 ,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6 )
抗核抗体是抗细胞 内所 有抗原成分 的 自身抗体 的总称。 某 些 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伴有特征性 的 自身抗体谱 , 而疾病标记
体和抗 S c l 一 7 0可见于 5 0 %以上 的系统性 硬化症患者 ,是该病
者, 抗 s s — A敏感性较 强 , 抗 s s — B特异性 较高 , 两者联 合检 测
和提高 s s的诊断率 , 如果联合检测抗 M3受体 抗体或 ( I t胞衬 蛋 白抗体 , 则可使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 的敏感性提高至 8 0 %
以上 ;抗 n R N P抗体有助于鉴别结缔组织 和非 结缔组织病 ; 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