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施工规范

排水管施工规范
排水管施工规范

4.2 生活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4.2.1 管道明敷或暗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要求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确定。

4.2.2ν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且极端最低气温-5℃以上地区,管道可布置在室外沿墙敷设。

4.2.3 立管宜设置在管道井、管窿内,公共卫建筑横管宜在吊顶内或装饰墙内暗设4.2.4 生活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ν

1 管道不得穿越生活贮水设备间、烟道、风道、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及卧室,排水管不得布置在灶台、主副食操作烹调、备餐、饮食业厨房的上方。管道一定要穿越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不宜敷设与卧室、病房及安静要求高的相毗邻内隔墙一侧。

3 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4 生活排水塑料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立管布置在同一部位时,给水管宜布置在外侧,上下布置排水管宜在下方。

ν 5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不得共用一支立管。

4.2.5ν生活排水立管顶部应设伸顶通气管,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其通气孔净面积不应小于管道截面面积的二倍。

4.2.6ν建筑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或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生活排水立管宜设置专用通气管。

4.2.7ν通气管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通气管最小管径应按表4.2.7确定。

表4.2.7 通气管最小管径(mm)

通气管名称排水立管dn (mm)

75 110 160

通气立管50 75 110

2 通气立管长度大于50m时,其管径应与污水立管相同;

3 两支及两支以上污水立管同时与一支通气立管相接时,应以最大一支污水立管确定管径,且管径不宜小于其余任何一支污水管管径。

ν 4.2.8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用通气管、污水和废水独立设置需设通气管时,宜采用H管件,H管件应隔层分别与生活污水管道的立管和生活废水立管相连接,H管与通气管的连接点,应在卫生器具的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位置.。

最低的生活污水横支管连接点以下,应安装结合通气管。

4.2.9污水管道系统清扫口或检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立管在底层和管道在底层转弯时应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距地面宜为1m。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立管应在最高层离室内吊顶0.50m处设置检查口。

2 立管宜每六层设检查口,检查口离地不应大于1.00m。

3 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的横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4 公共建筑物内,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污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5 横管、排出管直线距离大于表4.2.9的规定值时,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表4.2.9 横管在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最大距离

公称管径(dn) 50 75 90 110 125 160

距离(m) 10 12 12 15 15 20

4.2.10ν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与系统的连接应符合表4.2.10和以下规定:表4.2.10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的垂直距离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垂直距离(m)

≤40.45

5~6 0.75

7~12 1.2

13~19 3.0

≥20 6.0

注:当与排出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时,可将表中垂直距离缩小一档。

1排水管设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4.2.10的规定。

2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且不得小于1.5m。

3 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距转向处以下不得小于0.60m。

4 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点不能满足本条1、2款要求时,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

4.2.11 立管与横干管连接,连接部位宜有长度不小于700mm的直线管段。

4.2.12ν洗衣房排水管应根据排水量、洗涤剂的用量、高泡或低泡性质,管道应比计算的管径放大一档或二档规格。

4.3雨水及空调凝结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4.3.1屋面雨水应有组织排水,多层建筑宜在室外沿外墙敷设。高层建筑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或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管道可布置在室外,沿外墙敷设。十八层以上高层建筑管道宜布置在室内。

4.3.2 室内屋面雨水排水立管,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

4.3.3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空调凝结水管道宜布置在室外沿外墙敷设。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上建筑立管管径不应小于dn50mm,十八层以下建筑不应小于dn40mm。立管位置应由建筑设计确定。排水口接管管径不宜小于dn25mm。

4.3.4 高层建筑、工业厂房悬吊管,管道布置在室内的屋面水排水管,当采用硬聚氯乙烯材质时,应选用S系列不大于11.4的管材和相应承压能力的管件。十层和十层以下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可采用《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系统应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

4.3.5室外沿外墙敷设的硬聚氯乙烯雨落水管、空调凝结水排水管的基本色彩宜是白色、棕色及黑色等。立面要求高的公共建筑、高级公寓等,其他色彩应满足建筑师要求。沿海地区及有腐蚀性环境,管卡及外露的金属件宜采用0Cr18Ni9(SUS304)不锈钢材料制作件。ν4.3.6 屋面雨水立管进水应采用有通气设施的重力式雨水斗,雨水斗应与建筑物结构牢固固定。外墙敷设的雨落水管顶部进水应设落水斗,落水斗面宜有防鸟筑窝巢的设施。4.3.7 屋面雨水进水口不宜少于二个,同一区域,应在不同部位应设置相同雨水斗。4.3.8建筑的阳台排水,应单独设置管道系统,不得与屋面雨水管道合用一支立管。

4.3.9 敷设在室外雨落水管的雨水、空调凝结水排水,应排入室外明沟或散水坡,泄水口高度由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确定。

4.4 管道温度变形与伸缩节

4.4.1 管道受环境或水温度变化,产生的纵向变形量应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L?α?△t (4.4.1)

式中△L——管道伸缩量(m);

L——管道长度(m);

α——线膨胀系数(1/℃),见表3.2.5

△t——管道安装时环境温度与当地最高或最低的环境温度之差;热排水管道为排放水最高和最低水温之差(℃)。

4.4.2 室内承插粘接连接的污水及通气管道,应按本规程4.4.2、4.4.3条规定设置伸缩节,下列管道系统可不设伸缩节:

1 橡胶圈密封连接系统;

2 聚烯烃管道采用热熔连接的刚性安装系统;

3 当立管长度小于2.2m,管道二端为固定支承时;

4埋地或直埋管道。

4.4.3室内承插粘接连接的生活排水及通气管道,横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管道系统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及管道上无汇合管件,直线长度大于2m,在与立管的汇合管件位置的横管一侧应设置伸缩节;

2 管道布置在桥架内时,伸缩节按规定的间距可任意设置。间距不得大于表4.4.3的规定。3当立管设置在管道井或管窿内时,横管的伸缩节宜靠管道井或管窿的外侧;

4 管道系统设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不宜大于表4.4.3的规定:

表.4.4.3 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mm)

公称外径 (dn) 50 75 90 110 125 160

最大允许伸缩量(mm) 12 15 20 20 20 25 4.4.4 生活排水管道粘接连接系统,立管伸缩节的布置,应以不影响或少影响汇合部位相连通的管道产生位移为准则,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层高小于等于4m、穿越楼层为固定支承时每层均应设置;层高大于4m其数量应根据管道的设计计算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2当有横管接入时,汇合管件在楼板下部,应在汇合部位的下方设伸缩节。汇合管件靠地面时,应在汇聚合配件上部设伸缩节。

3 当无横管接入时,宜离地1.0~1.2m设伸缩节;

注:高层建筑立管穿越楼板部分不封堵相互贯通或楼层净高大于4m时,伸缩节间最大间距为4m,且每个伸缩节位置必须设固定支承。

4.4.5 横管系统伸缩节的承压性能应大于0.08MPa,一般的立管伸缩节不得用于横管系统。伸缩节设置时承口必须是迎水流方向。

4.5 管道水力计算和通水能力

4.5.1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v = (4.5.1—1)

式中:v——流速(m/s);

n——管材的粗糙系数,塑料管为0.009;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采用排水管的坡度。

v = 111R2/3I1/2 (4.5.1—2)

Q = v ?A(4.5.1 2—3)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面积(m2)。

4.5.2 雨、污水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有关条款的规定进行计算。4.5.3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应符合表4.5.3的规定:

表4.5.3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别最小管径(dn) 最小设计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

接户管160 0.005

0.5

支管160 0.005

干管200 0.004 0.55

注:接户管管径不得小于建筑物排出管管径。

4.5.4 建筑室内排水横干管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应符合表4.5.4规定:

表4.5.4 建筑室内排水横干管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dn)最小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

110 0.004 0.5

160 0.003 0.6

200 0.003 0.6

4.5.5ν设有通气管道系统生活排管的立管最大排水能力,应按表4.5.5确定。立管不得小于所连接的横支管管径。

表4.5.5 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

排水立管管径

(dn)排水能力(L/s)

仅设伸顶通气管有专用通气立管或主通气管

50 1.2 —

75 3.0 —

90 3.8 —

110 5.4 10.0

160 12.0 28.0

4.5.6ν dn110mm硬聚氯乙烯(PVC—U)内壁螺旋单立管系统的最大排水能力应符合表4.5.6的规定:

表4.5.6 dn110mm硬聚氯乙烯(PVC—U)内螺旋单立管系统的最大排水能力

排水立管

(dn)排水能力(l/s)

普通内螺旋单立管系统特殊内螺旋单立管系统

110 5.0 7.5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立管的最大泄水量,应按表4.5.7确定:ν

表4.5.7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立管的最大泄水量

公称外径 (dn) 75 110 160 200 250

厚 (mm) 2.3 3.2 4.0 4.7 4.9 5.9 6.2

7.3

最大泄水量(L/s) 5.7 16.1 44.3 43.3 80.8 78.5 146.2 142.6

4.5.8 各种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及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应按表4.5.8确定:ν

表4.5.8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及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序号管道应用类别最小管径(dn)横管最小设计坡度

1 建筑外墙雨落水管75 ——

2 雨水排水立管110 ——

3 重力排水悬吊管110 0.005

4 室内埋地排水管7

5 0.005

ν 4.5.9 建筑物内不同使用条件、卫生器具等,其最小管径规定如下:

1 大便器排水管不得小于100mm;

2 建筑物最小排出管不得小于50mm;

3 多层住宅的厨房间排水立管不宜小于75mm;

4 公共食堂厨房间内横管,应比计算管径大一号规格,且最小管径不得小于110mm;

5 医院污物洗涤盆(池)和污水分盆(池)的排水横管,不得小于75mm;

6小便槽或连接3个及其个以上的小便器,其污水支管的管径不宜小于110mm;

7 公共浴池的泄水管管径宜采用110mm。

4.5.10屋面雨水排水的悬吊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其充满度不宜大于0.8,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4.5.11高层建筑屋面排水立管、悬吊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的承重结构上。

4.5.12屋面雨水斗组合件底部应埋设在结构层内,上部应与屋面防水层同时施工。

5管道施工

5.1 一般规定

5.1.1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设计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通过会审。

2 设计已经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批准。

3 施工需要的各种材料,已通过检查,施工力量和机具已准备就绪,能确保正常施工,且能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4施工单位应具相应的资质。

5.1.2 各类管道在安装前,管材、管件表面质量应再作一次检查,发现管端有裂口、凹陷、严重刻痕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应检查胶粘剂、橡胶件质量且应有合格证,产品应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

5.1.3现场应具有必要的管道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安装人员应了解各类管道材料的一般性能,掌握操作要点和安全生产规定,必要时应经考核持证上岗,不得盲目施工。

5.1.4 管材、管件堆放或贮存场地与安装现场,温度较大差别时,应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待材料表面温度接近于施工环境温度时,方可安装。

5.1.5 立管穿过楼板、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孔洞应比管外径大60~100mm,每层孔洞应顺通。横管穿过混凝土墙体应预埋套管,套管宜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套管内径应比管外径大30~50mm。穿过地下室外外墙板当采用金属套管时,套管管口及管内不得有棱角、毛剌。套管长度应取完成面墙体的厚度。

5.1.6 管道安装时应将印刷在管道表面的产品信息,置于外侧的醒目位置。

5.1.7 管道应按设计规定设检查口或清扫口,检查口位置和朝向应便于管道检修和维护,立管检查口中心离地为1.00m。当立管设置在管窿内时,在检查口位置宜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制作的检修门。当检查口设置在吊顶内时,宜采用与吊顶材料相同的检修门。

5.1.8 室内雨、污水立管管壁离墙宜为20~50mm,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空调凝结水管壁离墙不宜大于20mm。

5.1.9管道穿过楼板,环形部分缝隙的填补应按以下规定和程序进行施工:

1 管道在穿过楼板部位,应结合楼面防渗漏水措施的施工,形成固定支承。

2 缝隙的底部应支模,模板的表面应紧贴板底。环形部分的缝隙应采用标号不小于C20细石混凝土分二次填实,第一次为板厚度的2/3,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再填实其余的1/3厚度。

3 地面面层施工时,在管道周围应砌筑厚度为15~20mm、宽度为40~50mm的环形阻水圈。

5.1.10 管道穿过屋面部位应按以下规定进行施工:

1 应预埋套管,套管长度应高于屋面结构完成面150~200mm。

2套管周围应在屋面找平层施工时设锥形阻水圈。

3管道与套管间的环形空隙应采用防水胶泥嵌实。

4 屋面防水层施工时,防水层应高出锥形阻水圈与套管周边相贴。

5.1.11 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套管的环形空间中间,应采用防水胶泥填实,宽度不宜小于墙体厚度的1/3,墙体的内外二侧用M15~20水泥砂浆嵌实填平。

5.1.12由立管转为横管和排出管应按设计要求,设45°斜三通或90°大弯管件,大弯管件宜带底座,采用无底座管件底部设置支墩或支座。

5.1.13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粘接连接污水立管和横管的直线管段,每隔4m应设置伸缩节。室内雨水立管当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楼板为固定支承时,可不设伸缩节。横管采用粘接连接管道的伸缩节,应采用承压式伸缩节,承压能力不得小于0.08MPa。管道插入伸缩节内应预留的管道伸缩余量,夏季为5~10mm,冬季为15~20mm。

5.1.14 横管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管道在转弯位置,迎水流方向应设防推脱设施。5.1.15室外敷设圆形雨落水管连接当采用直接管件时,直接管件的下口应采用粘接,上口应采用插入式连接,且不得加橡胶圈或胶粘剂。

5.1.16 高层建筑管道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在火势贯穿部位,应设阻火圈,立管的阻火圈应设在楼板的下方,横管穿过防火分区时,应在防火隔墙的二边均设阻火圈,其圆形板面层

应紧贴板底或墙体,用膨胀螺栓固定。

5.1.17横管的坡度应根据设计规定进行安装及施工。管道坡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取0.026。5.2管道连接

5.2.1 各类管道采用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5.2.2 塑料排水管与铸铁排水管连接,宜采用专用配件,当采用水泥捻口时,可先将塑料管的插入部分表面用砂纸打毛,对聚氯乙烯管可涂胶粘剂洒上干黄砂,插入铸铁管的承口内,再用油麻丝均匀填实后,用水泥砂浆捻口。

5.2.3 塑料管与钢管、排水栓连接应采用专用配件。

5.2.4 管道伸缩节和弹性密封圈连接的立管及横管,当敷设在管窿内及装饰墙内时,应采用抗老化性能优良的橡胶件,热排水管橡胶件应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腈橡胶(NBR)。5.2.5 管材与管件采用承插粘接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 用细齿锯根据测量的长度正确断料,管口用专用工具进行坡口,坡角为15~30°。

2 严格检查管材插口及管件承口表面有无污物,当有油腻等污物,应用清洁干布蘸无水酒精或丙酮擦拭干净,待溶剂挥发后,应再用清洁干布揩净。

3 测量管件承口深度,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4 在管口用鬃刷蘸胶粘剂,涂刷管件承口和管材端部,涂抹胶粘剂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由里向外均匀涂抹,不得漏涂,胶量适当。不得将管材或管件浸入胶粘剂内。

5 将涂抹好的管材、对准管件承口,一次迅速插入到标记位置,再旋转90°,管材、管件的粘结过程宜在20~30s内完成。

6 粘结工序结束,应及时将残留在承口端部的多余胶粘剂揩擦干净。

7粘结部位在1h内不宜受外力作用。高层建筑室内雨水管,当采用粘结连接时,在24h内不得进行灌水试验。

8 夏天气温较高或管径较大,当涂抹的胶粘剂易干涸,不宜采用中型或重型的胶粘剂。

9 冬季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宜进行粘结连接。

5.2.6 管材与管件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管材端口应进行倒角,倒角角度为20~35°,管端保留厚度不得小于管材最小壁厚的1/2。

2 测量承口的有效长度L(橡胶圈后部到承口的收口起始位置),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3 擦净管材端部及承口内表面,放入胶圈并检查胶圈位置的正确性。

4 在管材端部或管件承口的胶圈表面涂抹润滑剂。润滑剂应对橡胶不产生腐蚀,一般可采用经稀释的家用洗洁精。

5 用人工或管道紧伸器,将管材沿轴线插入管件承口内,插入有效长度应余留[L-(2~4△L)]的一定尺寸:冬季施工取4△L,夏季施工取2△L(△L值宜按4.1.1公式进行计算)。

6 管材插入管件后,应用塞尺检查橡胶圈位置是否正确,若发现胶圈偏移,应拔出重新安装。

5.2.7 聚烯烃管道系统热熔连接,包括热熔承插、热熔对接和电熔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热熔连接所使用的工具,应由管道生产企业配套或由企业指定的产品。

2 管材管件在热熔和连接过程中,加热时间、温度、轴向推力、冷却方法和时间等,应符合加热设备要求。

3 管道热熔承插连接和热熔对接,宜根据管道系统安装位置及尺寸,在工地进行分段焊制成组合件,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或系统连接。

4 组合件系统连接宜采用电熔套筒管件,在系统组合件连接困难的场合宜采用电熔管件。

5.2.8 管材、管件热熔承插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 管材端口应进行坡口,坡口角度不宜大于30°。

2 擦除管材、管件和加热工具表面污物,保持表面清洁。

3 测量管件承口深度,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4 将管材、管件插入加热工具,进行加热。

5 加热结束迅速脱离,用均匀的外力将管材插入管件的承口,直到管材表面的标记位置,放置冷却。

6 管径大于50mm的管材、管件连接,宜采用台式加热工具进行操作。

5.2.9 管材、管件热熔对接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 热熔对接应在专用台架上进行,管材、管件上架后应校直,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得大于10 %。

2 铣切待连接的管材、管件端面应垂直轴线,被铣切的端面应相互间吻合。

3 对台架上加热板进行清理,板面保持清洁后通电加热。

4 将管材、管件移到加热板二侧进行加热。

5 按规定时间加热到热熔状态,移去加热板进行对接,使焊接部位表面呈∞形的凸缘。

6 焊接件移出台架,应免受外力,静置待冷却,若要加速冷却,可在焊缝部位用湿布覆盖。

5.2.10 管材、管件电熔管件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 用专用工具刮除管材连接部位表面,端口的坡口角度不宜大于30°。

2 用洁净的干布擦净管材、管件表面,测量管件承口深度,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3 将管材插入电熔管件或套筒内到标记位置,通电进行熔接,到管件或套筒上的信号眼突出,电熔焊接结束。

4 焊件在自然冷却情况下,一般1h后方可受力,要求快速冷却可在焊接部位用湿布覆盖。

5 若电熔管件变形或信号眼的指示凸点已突出,不能再使用,任何情况下,电熔管件不得重复使用。

6 在专用工具刮除管材连接部位表面时,不得有深度超过1mm的刮痕。

5.3楼层及外墙管道安装

5.3.1 楼层管道安装,可按以下工序进行:

1 按管道系统和设备的设计位置、排水口尺寸和施工要求,应配合土建在墙、板或梁上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2 检查各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位置尺寸和顺通与否。

3 按管道走向或坡度,管段的中心线应进行测量且在墙上作出标记。对聚烯烃类管材,当热熔承插或热熔对接采用部分预制组合件时,应绘制实测小样,并详细注明尺寸。

4 按实测和绘制的图样,选用合格的管材、管件进行配管;预制组合件配管结束,应按图样再核对管段间尺寸,应注意管件的接口方向。

5 按本规程5.6规定的位置、间距设置管道支架。

6 待土建墙面粉刷工序结束后,进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工序宜自下而上进行,宜先安装立管,再安装横管,连续施工。

7 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阻火圈。

8 管道安装暂告段落或安装结束,应及时将管口进行封堵。

9管道系统安装结束,对管道的外观质量、支架、安装尺寸及楼层封堵质量等,经复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通水或灌水试验。

5.3.2 立管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按设计规定的布置位置在墙面作出标记,配置管道支架。

2 安装立管应先将管道扶正并作临时固定,对粘接连接管道,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管道与伸缩节连接时,应先插到底部在管道表面作出标记,再根据安装时环境温度,按5.1.13规定尺寸向上提拉,伸缩节安装结束,相邻管道应及时固定。

3 在火势贯穿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阻火圈。

4 立管和伸顶通气管、通气立管安装结束,管道在支架固定后,应严格按5.1.10和5.1.11条规定,封堵穿越楼板及屋面的环形缝隙。

5 热熔连接的聚烯烃管道,应将预制好的管段,用电熔套筒或电熔管件在系统上进行连接。

5.3.3 横管安装宜符合以下规定:

1 预制管段或按设计规定的管径、管位在现场配管的横管,用铁丝临时吊挂,检查无误后再进行连接。

2 管道或管段粘接后应迅速摆正位置,按设计规定校正管道坡度,管道就位后宜用木楔卡牢接口,紧住铁丝临时加以固定,待粘接固化后,再紧固支承件,但支承件或管卡不宜卡得过紧。

3 横管的伸缩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敷设。

4 管道支承件或支架紧固后,再拆除铁丝和木楔,并将管口临时封堵。

5 墙洞应用M10水泥砂浆封堵。

5.3.4室外雨落水管、空调凝结水管按装宜按以下程序进行:

1 按设计要求位置对管道进行定位,并在墙面上作出标记。

2 雨落水管长度一般为4m,矩形断面雨落水管的连接应采用上部为承口下部为插口的插入式管件,插入式管件二边应带固定的攀件。

3 管道安装宜由上而下进行,管卡间距应符合5.6.2 的规定,每支管道上口与管箍插入口上沿,应预留10~15mm间隙。

4 圆形断面的落水管,采用直接管件时,应按5.1.15条下部承口采用胶粘剂粘接,上部承口的底部与管道下部的端口,应留有10~15mm间隙。

5立管的顶部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相应管径的落水斗,落水斗面应距天沟底200~250mm,天沟的落水管应插入斗内50~70mm。

6 空调凝结水管应参照本条第4款安装。

5.3.5南方地区外墙敷设生活排水管道应采用承插粘接,横管与立管相连接的汇合配件立管位置应设固定支承和伸缩节,管道安装宜在外墙饰面完工后、施工脚手架未拆除之前进行,其他安装程序宜参照5.3.3条规定。

5.4 埋地管道铺设

5.4.1室内埋地管道铺设,在管线位置应在士建回填符合要求后,按以下工序进行:

1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定位,经复合无误后,开挖管沟至设计要求深度。

2 检查各基础墙的预留孔洞,应按管道设计坡度顺通。

3 按各受水口位置及管道走向进行测量,宜绘制实测小样图,并注明详细尺寸及编号。

4 按设计要求坡度进行配管铺设。

5 铺设结束,作灌水试验,合格后应作隐蔽工程验收,并排除管内的存水。

6管沟回填土应采用细粒粘土,回填到管顶200mm处,压实后再回填到设计标高。5.4.2 埋地管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得低于底层地坪高度。灌水15min后,若水面下降,再灌满持续5min,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灌水试验结束应将存水排除,并应封堵各受水口。

5.4.3 铺设埋地管道宜分两段施工。先铺设室内管道,到伸出外墙脚250mm为止,待土建建筑物施工结束,在室外管道施工时再连接到检查井

5.1.4埋地管道沟底应平整,无突出的尖硬物。管道铺设前宜设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管外径的2.5倍的砂垫层,垫层坡度与管道坡度相同。

5.4.5 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地区,埋地管道敷设应符合有关规定。5.4.6 管道穿越基础,应配合土建按设计要求与标高施工。设计无要求时,管顶上部预留净高不小于150mm。

5.4.7 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当采用刚性套管时,管中心应用防水胶泥嵌实,宽度不得小于200mm,内外二边用M20水泥砂浆填至与墙面相平。

5.4.8 埋地管道应经灌水试验合格,并经工程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埋地管道回填应分层,每层厚度宜为150mm。回填土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4.9 排出管与室外砖砌检查井连接时,管道端部应与井壁相平。硬聚氯乙烯管道安装前,在井壁部位的管段,在周围应涂刷胶粘剂、滚粘粗粒干燥黄砂,安装结束在井外壁的管道周围,用M20水泥砂浆砌筑阻水圈。

5.4.10 承插粘接连接排出管道,室外应采用粘接连接塑料检查井,当采用聚烯烃材料的排出管,应采用弹性密封连接的检查井。

5.6管道支承

5.6.1室内立管穿过楼板部位应结合防渗漏水技术措施,设置固定支承点,应按5.1.9条规定施工。当立管设置在管窿或管道井内的楼层贯通位置附近,应设固定支承,间距应不大于4.00m。

5.6.2 冷、热水排水管道支架、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5.6.2.的规定:

表5.6.2 各类冷、热排水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 (m)

公称外径dn 32 40 50 75 110 125 160 200

横管0.50 0.50 0.50 0.75 1.10 1.30

1.60 1.70

立管 1.20 1.20 1.20 1.50 2.00 2.00 2.00

2.00

管道支架应按管径配套设置,管卡应能卡牢管道,但不能太紧。

5.6.3 聚烯烃类管道当采用热熔连接时,应全部设固定支架的强制系统。

5.6.4 横管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时,在承插口的连接部位必须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之间应按5.6.2规定设滑动支架。

5.6.5立管离地1.10~1.30m应设置管卡。

5.6.6管道支架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管卡应采用表面经防锈处理的金属件或增强塑料件,金属件管卡与管材或管件的接触部位宜用软垫物进行隔离。

2室外雨污水管道在沿海地区宜采用不锈钢或用增强塑料制作的耐候性优良管卡。5.6.7承插粘接连接系统在管道转弯部位,其弯曲管段二边应按表5.6.7规定设置支架:表5.6.7 管道支架中心与弯管中心的间距(mm)

公称外径(dn)支架中心与弯管中心的间距

dn≤40≤200

40

50

75

110

160

5.6.8 水流由垂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应在立管底部应设置支墩。

6管道工程质量验收

6.0.1 管道工程必须按《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规定,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6.0.2 管道工程应按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进行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由主管单位组织施工、监理、和建设和设计及其他有关单位联合验收。工程验收应做好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

6.0.3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可根据管道工程的特点,分为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

6.0.4 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施工图、竣工图及变更文件;

2 管材、管件及其他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3 中间试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灌水和通球记录;

5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6 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6.0.5 工程验收时应检查和校验下列项目:

1 连接点和接口的整洁、牢固、密封性;

2 支承件和支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3 伸缩节、高层建筑阻火圈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牢固性;

4 排水系统规定的通水试验是否畅通、有无渗漏;

5 立管穿越楼板、屋面严密性、牢固性。

6.0.6室内雨、污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0.6的规定:

表6.0.6 室内雨污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座标15 用水准仪(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2 标高±15

3 横管纵横方

向弯曲每1m 1.5

全长25m以上≯38

4 立管的垂直度每1m 3 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长5m以上≯15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概览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架空光缆部分 一、路由: 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单位无权自行改变设计。 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 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设计变更单》并绘出变更示意 图,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报建设单位审批。 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 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得超过45—55米。 3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 i

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三、立杆: 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 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 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 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 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上卡盘距地面40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 2

常用施工验收规范最新版本(2012.)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常用施工验收规范最新版本(2012.5)1.1 结构工程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修改版)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2-10-1 实施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SH/T3507-2011《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T 3510-2011 《石油化工设备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SH/T 3528-2005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529-2005 《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535-2002 《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设备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6002-2010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GB150.1?4-2011《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50461-2008《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T3542-2007《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8-2005《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 SH/T3539-2007《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41-2005《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15-200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消防管道安装规范标准

消防管道安装规 1.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室消防自动喷洒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消防喷洒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管壁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飞刺,零件无偏加、方扣、丝扣不全、角度不准等现象。 2.1.2消火栓系统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现象。 2.1.3消防喷洒系统的报警阀、作用阀、控制阀、延迟器、水流指示器、水泵结合器等主要组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配件齐全,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启闭灵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1.4喷洒头的规格、类型、动作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型规矩,丝扣完整,感温包无破碎和松动,易熔片无脱落和松动。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1.5消火栓箱体的规格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箱体表面平整、光洁。金属箱体无锈蚀,划伤,箱门开启灵活。箱体方正,箱配件齐全。栓阀外型规矩,无裂纹,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密封填料完好,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2.2.1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砂轮,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机械。

2.2.2套丝板,管钳、台钳,压力钳,链钳,手锤,钢锯,扳手,射钉枪,倒链、电气焊等工具。 2.3作业条件: 2.3.1主体结构已验收,现场已清理干净。 2.3.2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如吊顶标高、地面标高、隔墙位置线等。 2.3.3设备基础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安装条件。 2.3.4安装管道所需要的操作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完毕。 2.3.5检查管道支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2.3.6喷洒头安装按建筑装修图确定位置,吊顶龙骨安装完按吊顶材料厚度确定喷洒头的标高。封吊顶时按喷洒头预留口位置在顶板上开孔。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干管安装——报警阀安装——立管安装——喷洒分层干支管、消火栓及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喷洒头支管安装(系统综合试压及冲洗)——节流装置安装——报警阀配件、消火栓配件、喷洒头安装——系统通水试调 3.2安装准备: 3.2.1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的具体措施选用材料,测量尺寸,绘制草图,预制加工。 3.2.2核对有关专业图纸,查看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或排列位置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 3.2.3检查预埋件和预留洞是否准确。 3.2.4检查管材、管件、阀门、设备及组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最新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事业部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修订第二版)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4月

1 目的 规范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过程,提高线圈测速准确性、稳定性。 2 范围 凡是与公司产品配套的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过程均属于本范围。 3 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的编写、培训及技术支持。 3.2硬件设计组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的审核。工程部经理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的批准。 3.3 工程部工程人员负责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或指导施工。 3.4 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的质量检查。 3.5 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地感线圈的维修或指导维修。 4 内容 主要分为地感线圈原理、布设原则、线圈匝数、线圈材料、线槽切割、线圈埋设、馈线敷设、线圈检测和线圈维修九部分。 4.1 地感线圈原理 1.工作原理 环形线圈、线圈引线馈线(L)加上车辆检测器的电容(C)构成了LC振荡电路,地感线圈检测器检测的就是该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如果振荡频率相对于基准频率发生了变化,地感检测器就判断为有车辆通过。因此保证振荡频率的改变只与车辆进入线圈有关就成为地感检测器检测成功与否的关键。 =1/{2π(LC)1/2] Hz 振荡频率计算公式:f 由于电容C是固定的,可以发生改变的只有电感L。电感L的值与线圈圈数(也叫匝数)、线圈的面积、引线馈线的长度和线圈中的介质有关。当匝数、面积、引线馈线的长度都一定的前提下,电感值只和介质有关,也即振荡频率和线圈内通过的金属物体有唯一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地感检测器检测车辆的工作原理。

工程实践上面说的电容并不是固定的。因为线圈除了电感之外,在线圈与线槽之间还寄生着电容。电容的大小与线槽密封材料的介电系数成正比。如果封装施工工艺不好,造成封装不完整,没有完全密封填满切槽,使水进入切槽,穿透线圈导体之间,电容量就会大大改变。线圈在阴雨天测速故障多也就是这个原因。 2.线圈尺寸原理 埋在路面下的有源环形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有一定的作用范围,路面上部有效高度称为检测场高。场高决定开线圈的几何尺寸和匝数,约等于长方形线圈长边长度的一半;车辆底盘高度大于场高,将无法获得车辆整体通过的有效输出,小尺寸环形线圈只能得到与单个轮轴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因此,线圈的几何尺寸应由被检车辆底盘高度决定。 4.2 布设原则 布设地感线圈前要考虑以下几点: 1、避开破损的路面、混凝土路面避开接缝。 2、周围50厘米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线圈布设位臵干扰源干扰线圈产生的电压不超过2mv,测量方法:把事先做好的线圈平铺在线圈布设的路面上,用万用表毫伏档位直接测量线圈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2mv之内不存在干扰,超过2mv 电压越高干扰越大,容易造成空拍、速度过高、闪光灯乱闪等问题。 4、当环形线圈是被放臵于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之上时,线圈必须在钢筋之上至少5厘米,并应增加1-2匝线圈匝数。 5、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等于1.3米,距离小了会互相干扰,距离大了跨中线行驶车辆会漏触发及测速不准。卡口前后线圈距离5米,线圈电警前后线圈距离2.5米。 6、卡口线圈宽度=车道宽度-1.3米,线圈长度1米;线圈电警线圈宽度=车道宽度-1.3米,线圈长度0.6米。 7、馈线总长度一般不应大于350米。 4.3 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μH-300μH之间。

通信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根据通信设备的类型,本规范分为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程控交换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一安装工艺 1 机架设备 1.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1.2 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1.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 整列机面应在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1.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1.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 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1.6 机架、列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1.7 告警显示单元安装位置端正合理,告警标志清楚。 2 机台和外围终端设备 2.1 机台位置应安装正确,台列安装整齐,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相邻机 台紧密靠拢,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2.2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3.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位置应平直整齐。 3.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

手闸灵敏。 3.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3.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3.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3.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 4 电缆走道及槽道 4.1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4.2 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2)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3)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4.3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子口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有盖板封住洞口,子口和盖板应用阻燃材料,其漆色宜与地板或墙壁的颜色一致。 4.4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 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道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 4.5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端正牢固,并与大列保持垂直; 2)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从前向后看左右偏差不超过3mm; 3) 两外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 4) 布放电缆及电源线的检查。 5 布放电缆 to correcting misunderstandings advocate good cadre style. 2, to carry out the "double" of human activities. Bangkun will implement "on

消防施工规范

消防水系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 主控项目 9.3.1 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9.3.2 消防管道在竣工前,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 9.3.3 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火栓的位置标志应明显,栓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消防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当采用墙壁式时,如设计未要求,进、出水柱口的中心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10m,其上方应设有防坠落物打击的措施。 一般项目 9.3.4 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各项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栓口安装高度允许偏差为±20mm。 9.3.5 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顶部进水口或地下式消火栓的顶部出水口与消防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得大于400mm,并内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设爬梯。寒冷地区井内应做防冻保护。 9.3.6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及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灵活。 9.4 管沟及时室 主控项目 9.4.1 管沟的基层处理和井室的地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9.4.2 各类井室的井盖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明显的文字标识,各种井盖不得混用。 9.4.3 设在通车路面下或小区道路下的各种井室,必须使用重型井圈和井盖,井盖上表面应与路面相平,允许偏差为±5mm。绿化带上和不通车的地方可采用轻型并圈和井盖,井盖的上表面应高出地坪50mm,并在井口周围以2%的坡度向外做水泥砂浆护坡。 9.4.4 重型铸铁或混凝土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砖墙上,砖墙上应做不少于8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 一般项目 9.4.5 管沟的坐标、位置、沟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9.4.6 管沟的沟底层应是原上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坡度应顺畅,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 9.4.7 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层时,沟底应下挖100~200mm,填铺细砂或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9.4.8 管沟回填土,管顶上部200mm以内应用砂子或无块石及无冻土块的土,并不得用机械回填;管顶上部500mm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100mm的块石

地感线圈安装规范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1)要求须知1.线圈材料:标准Φ0.75mm 耐高温镀锡线。 2.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 的供电线路。 4.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5.标准3米宽马路,地感线圈的尺寸为2米长80-100CM 米宽,角上做45°、20厘米长的切角。 6.线圈与马路边的距离在30-50厘米左右,线圈为垂直叠加绕4-6圈,总长度在30-40m。 7.埋设线槽切割参数:宽度3-5mm、深度40-50mm,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8.线圈应与道闸或控制机处于同一平衡位置。 9. 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5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10.在进行线圈布线时一定要把线槽里的小石子清理干净,以免后期车辆来回压过导致 线圈断了或是破皮造成地感工作不正常。 ①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0.8-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斜角避免导线过度弯折 进入道闸机里的导线必须双绞 道闸里车辆检测器或是票箱里的车辆检测 感应宽度 感应长度 长度30-50CM

②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③“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⑶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下表: 线圈周长线圈匝数 3米以下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电感值在100uH-200uH之 间即可 3—6米5-6匝 6—10米4-5匝 10--25米3匝 25米以上2匝

的施工常用规范标准

施工常用规范标准 一、施工组织设计涉及规范: 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我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 2、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 3、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等清单详见下表。

二、支模架方案涉及规范标准: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 1035-200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011-12-1实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2011-12-1实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15831-2006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 08-19905-1999《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 -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1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198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012-10-1实施) 三、深基坑方案涉及规范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2012-10-1-实施)《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2012-8-1-实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2011-7-1-实施)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 50497-2009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33/T1008-2000 浙江省标准《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33/T 1065-2009 四、其它: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 《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 168-2009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1997

消防工程规范.doc

消防工程 一、干管安装: 1、喷洒管道一般要求使用镀锌管件(干管直径在100mm 以上,无镀锌管件时采用焊接法兰连接,试完压后做姨标记拆下来加工镀锌)。需要镀锌加工的管道应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在镀锌加工前不允许刷油和污染管道。需要拆装镀锌的管道应先安排施工。 2、喷洒干管用法兰连接每根配管长度不宜超过6m,直管段可把几根连接一起,使用倒链安装,但不宜过长。也可调直后,编号依次顺序吊装,吊装时,应先吊起管道一端,待稳定后再吊起另一端。 3、管道连接紧固法兰时,检查法兰端面是否干净,采用3~5mm 的橡胶垫片。法兰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规定。紧固螺栓应先紧最不利点,然后依次对称紧固。法兰接口应安装在易拆装的位置。 4、消火栓系统干管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管材,按压力要求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 5、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酯。 6、当壁厚≤4mm,直径≤50mm 时应采用气焊;壁厚≥4.5mm,直径≥70mm 时应采用电焊。 7、不同管径的管道焊接,连接时如两管径相差不超过小管径的15%,可将大管端部缩口与小管对焊。如果两管相差过小管径15%,应加工异径短管焊接。 8、管道对口焊缝上不得开口焊接支管,焊口不得安装在支吊架位置上。 9、管道穿墙处不得有接口(丝接或焊接)管道穿过伸缩缝处应有防冻措施。 10、碳素钢管开口焊接时要错开焊缝,并使焊缝朝向易观察和维修的方向上。 11、管道焊接时先点焊三点以上,然后检查预留口位置、方向、变径等无误后,找直、找正,再焊接,紧固卡件、拆掉临时固定件。 二、报警阀安装: 应设在明显、易于操作的位置,距地高度宜为1m 左右。报警阀处地面应有排水措施,环境温度不应低+5℃。报警阀组装时应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控制阀应有启闭指示装置,并使阀门工作处于常开状态。 三、消防喷洒和消火栓立管安装:

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安装要点

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安装指南 一、检测器安装 检测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防潮防湿的干燥环境里,并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间隔,以便接线和维护。 二、线圈安装指南 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及尺寸和线圈施工质量。 线圈安装 由于 SJ400T 型车辆检测器的电感自调谐范围较大,所以检测器对于感应线圈的电感量(包括馈线)适应范围较宽,馈线长度最长可达 500米,有利于工程应用。线圈和馈线推荐使用整根电缆(无接头)。 ⑴线圈材料:一般可选用聚乙烯 AWG16~22 多芯高温护套线,不使用 PVC 绝缘线。 ⑵线圈形状及开槽方法:线圈一般为矩形,四角 45 度倒角避免尖角割伤线圈电缆。 ①道路地面开槽方法俯视图(见图) ②线槽截面图(见图)

⑶线圈施工步骤: ①路面画线,根据检测对象,确定线圈尺寸,避免尖角损坏电缆绝缘; ②设置锯缝:深度一般为 50~80mm 应保证槽内最上层电缆距地面 30mm以上,槽宽一般为 4~8mm,应大于电缆直径,切割馈线走线槽,去掉槽内锐角,清理碎渣,检查槽底是否平整; ③整个电感线圈(包括矩形线圈和馈线)的电缆应无接头,在槽内自下而上逐层排线,压紧,直至完成设计总匝数; ④馈线(从矩形线圈到检测器)须双绞后延伸至检测器,每米至少绞合20 次; ⑤线圈电缆必须每隔 20~30cm 用长 3cm 左右的塑料泡沫棒固定,这样可防止电缆在填缝时浮起; ⑥填缝:槽内缝隙须填实与道路成为一体,防止线圈在有车经过时发生颤动,对于水泥路面可用水泥、沥青或环氧树酯,而对于沥青路面只能用沥青作为填缝材料。 ⑷线圈周长与线圈匝数参考表: ⑸线圈电感量参考表(馈线电感量计算方法:约为 0.72uH/m)

(完整版)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新)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一、施工测量 1.各施工班组进场后,根据初步设计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 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 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 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 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护墩保护; 3.立杆应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4.立杆人员8-10人; 5.准备好立杆工具;

6.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 7.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 8.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 9.与高压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10.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 11.跨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 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 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 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 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 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 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两条。 四、光缆敷设 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 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

(完整版)建筑消防工程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5.4 工程验收 5.4.1 一般规定 1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工程验收前,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1) 系统竣工表; 2) 系统竣工图; 3) 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调试记录或调试报告; 5) 系统检验报告(含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及相关材料); 6) 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2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工程验收内容: 1) 本规范5.4.1条要求的技术文件; 2)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及相关设备(包括防火卷帘控制器、按钮盒、卷门机、火灾探测器组等)的安装位置、施工质量等; 3)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及相关设备的基本功能、系统控制功能。 3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工程验收前,建设和使用单位应对其操作、管理、维护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检查。 5.4.2 防火卷帘 1 本规范5.4.1条要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完整。 2 系统中各设备的设置、型号、类别、数量及安装位置、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系统中各设备的基本功能及系统控制功能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1) 防火卷帘控制器及手动控制按钮盒等实际安装数量在5个(含5个)以下的,应全部进行功能检验;超过5个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5个。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且符合本规范5.3.2-1条要求。

2) 卷门机实际安装数量在5个(含5个)以下的,应全部进行功能检验;超过5个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5个。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且符合本规范5.3.2-2条要求。 3) 防火卷帘实际安装数量在5樘(含5樘)以下的,应全部进行运行、控制功能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5樘。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符合本规范5.3.2-3条要求。 5.4.3 防火门 1 本规范5.4.1条要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完整。 2 防火门的型号、规格、类别、数量、安装位置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防火门实际安装数量在5樘(含5樘)以下的,应全部进行功能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5樘。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且符合本规范5.3.3条要求。 5.4.4 防火窗 1 本规范5.4.1条要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完整。 2 防火窗的型号、规格、类别、数量、安装位置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防火窗实际安装数量在5樘(含5樘)以下的,应全部进行功能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检,但不应少于5樘。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且符合本规范5.3.4条要求。 5.4.5 验收评定准则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检验合格,则系统为合格。如有不合格时,应限期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检。复检时,有抽样比例要求的应加倍检验。设备功能、系统控制功能复检不合格,不能通过验收。 6 消火栓系统 6.1设备和配件进场 6.1.1 一般规定 1 本章适用于供水设备、阀门、管材及管件的主要设备及配件进入施工现场的检验与验收。 2 主要设备及配件进场应有设备清单、设备说明书、质量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尚应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及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安装、使用、维修等技术文件。 3 对进场设备及配件的检查验收应形成文字记录,确认符合本规范规定,方能在施工中应用。

停车场出入口系统施工规范【最新版】

停车场出入口系统施工规范 XX停车场出入口系统主要由抓拍机、道闸、道闸雷达、出入口控制终端、线圈、车检器等设备组成,负责对出入场车辆进行常规管控与收费。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施工规范及注意事项吧! 系统施工流程

注意: 请务必重视“工程勘测”环节,针对特殊场景或复杂环境,请在勘测后及时与海康技术支持沟通。 “施工方案设计”环节,包含设计施工图纸,可事先联系我司获取基线方案图纸,参考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任何项目施工现场必须有对应的施工图纸作为施工指导依据。 工程施工规范 安全岛制作规范 根据施工图纸的安全岛尺寸或设备基础尺寸制作安全岛。 安全岛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施工图纸及设备走线要求固定好预埋管,埋管深度不小于0.1m,管道走弯处不得有折断或变形,管道内不得有异物。 预埋线管每隔10m远,需做0.6m*0.6m的手井。 强、弱电线缆必须分开穿管:当电源线穿管采用PVC管(或PE

管)时,与信号线的管间距不小于0.15m,若采用镀锌钢管(JDG管或KBG管),与信号线的管间距可缩小至0.1m。 预埋管出头处应根据设备安装位置严格定位,并根据设备安装基础区大小排列整齐、紧凑,浇筑混凝土前应将管道两端做封堵处理。 设备周边做安全防护栏,如下图,在安全岛两端的边缘延长线上设置防撞立柱。 海康停车场出入口系统施工规范介绍 天创鸿业智能圈关注 2020-06-22 15:18 股评!稳抓大涨股,领取免费炒股秘籍,让您轻松盈利 股评!稳抓大涨股,领取免费炒股秘籍,让您轻松盈利

股市经典口诀!股神巴菲特不亏铁律“股市操盘术”曝光,震惊众人 股市经典口诀!股神巴菲特不亏铁律“股市操盘术”曝光,震惊众人 房事延长30分钟,教你一招,让女人双腿发软! 房事延长30分钟,教你一招,让女人双腿发软! 海康停车场出入口系统主要由抓拍机、道闸、道闸雷达、出入口控制终端、线圈、车检器等设备组成,负责对出入场车辆进行常规管控与收费。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施工规范及注意事项吧! 系统施工流程 注意: 请务必重视“工程勘测”环节,针对特殊场景或复杂环境,请在勘测后及时与海康技术支持沟通。 “施工方案设计”环节,包含设计施工图纸,可事先联系我司获取基线方案图纸,参考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任何项目施工现场必须有对应的施工图纸作为施工指导依据。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截至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 截至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截至2016-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DB33/T1104-20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317-2014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DB33/T1101-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 地基与基础: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10《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刚-柔性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B33/T1048-2010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主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 《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341-201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GB50901-201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详细]

深圳市气象塔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标准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 第一节编制说明 (1)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特点 三、工程内容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二、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一、施工组织机构 二、项目经理部岗位职责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总进度计划安排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总体部署 二、施工组织方案 第二节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 一、施工安装工期 二、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 第三节劳动力组织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一、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二、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 第二节施工用电、用水计划 一、施工现场用电计划 二、施工现场用水计划 第三节物资供应 一、自行采购物资控制 二、甲供设备、材料的协调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安装技术措施 第一节消防水系统 一、室内消火栓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四)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四)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三、雨淋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四)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四、消防水幕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四)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五、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四)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第二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第三节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安装技术措施 一、系统组成和分布 二、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系统施工方案 第四节防排烟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一、预留、预埋

弱电工程停车场管理系统地感线圈施工工艺

弱电工程停车场管理系统地感线圈施工工艺 前言:对于从事停车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掌握地感线圈的施工规范是很重要的,稍微一点疏忽就会导致停车场系统工作不正常,所以这次很有必要来分享一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线圈材料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 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 线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 酸碱腐蚀问题。 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采用1.0mm以上铁氟龙高温软导线。 线圈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 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线圈的匝数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扰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埋设方法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规范(发布)

工程施工管理规范 2016年4月

工程施工管理规范 一、目的 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指导标准和工艺质量检查的依据,统一工程施工行为,保证施工质量。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组织实施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根据施工环境和产品的不同,该规范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及基站覆盖延伸系统部分。若本规范与客户的标准和要求有出入时按照客户标准执行。 三、责任 1、分公司/办事处副经理(或工程负责人)是所属区域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第一责 任人。 2、现场督导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的具体工作。 四、管理 (一)施工环境要求 1、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渗水。 2、施工区域及其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制定施工计划表、开工报告等相关文件。根据项目特点,在人力、物力、技术、组织、时间和空间等各个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 (三)现场交底 施工前由设计人员对督导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内容包括: 1、安全交底。 2、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特征,影响施工因素,施工难易程度和施工工艺要求等。 3、技术要求:系统原理图、施工平面图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给出较详细的说明。 (四)标准规范

A、室内部分 1、总则 1、为保证系统能够可靠运行,对于不同的楼宇按照下面的要求参照本规范及相关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1.1条件较好的楼宇:楼宇品质较高,有标准的弱电路由,如新建的高档商务办公楼。必须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 1.2条件一般的楼宇。对于施工规范可以适当放松,主要是在工程质量方面,开通效果应严格执行验收规范。 1.3条件恶劣的楼宇:如2万平米以下的小型楼宇,结构较为复杂,无弱电路由,施工情况较为复杂、困难。工程质量尽量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但必须满足运营商验收要求。 2、主机安装 2.1 安装位置要求: 2.1.1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2.1.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 2.1.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 2.1.4主机安装在室内。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 2.1.5主机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1.5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多部设备并排安装时,设备之间应相距20cm以上。 2.1.6主机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座应与墙壁距离0.8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专用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 3、天线部分的安装 3.1 天线支架安装: 3.1.1各类型天线支架应结实牢固,支掌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方案; 3.2 天线安装:

常用施工规范名称

常用GB施工规范: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T 50362-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T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50404-200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50497-2009 基坑监测规范 50621-2010T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常用JGJ施工规范: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T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