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硬件构成共183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家用无线路由器基本结构 -回复

家用无线路由器基本结构 -回复

家用无线路由器基本结构-回复家用无线路由器是连接互联网的重要设备,在现代家庭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提供无线网络连接,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并享受高速的网络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基本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硬件组成、软件系统、网络连接、无线技术和安全性。

一、硬件组成家用无线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闪存(Flash)、无线模块、以太网接口、天线和电源。

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无线路由器的运算和控制。

2. 随机存储器(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提供运行时的缓冲区。

3. 闪存(Flash):用于存储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和配置文件。

4. 无线模块: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进行传输。

5. 以太网接口:用于有线网络连接,可以通过网线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其他设备。

6.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可以使无线信号在一定范围内传输和接收。

7. 电源:无线路由器的供电装置,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或者USB接口供电。

二、软件系统家用无线路由器的软件系统通常包括操作系统和管理界面。

1. 操作系统:无线路由器的操作系统通常基于嵌入式系统,负责管理路由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管理界面:用于设置和管理无线路由器的网络配置、安全设置、用户权限等。

管理界面通常通过Web页面、手机应用或者专门的管理软件实现。

三、网络连接无线路由器的网络连接有两个方面:上行连接和下行连接。

1. 上行连接:无线路由器通过上行连接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设备相连,通过这个连接获得互联网接入。

2. 下行连接: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信号或者有线连接与终端设备相连,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

四、无线技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技术通常包括Wi-Fi和蓝牙。

1. Wi-Fi:是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

路由器有什么组成

路由器有什么组成

路由器有什么组成路由器可能大家都知道,但说起路由器是什么组成的,可能很多人就不太理解了,欢迎大家来到店铺,本文为大家讲解路由器有什么组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希望能帮到你。

路由器有什么组成?了解路由器的组成,对路由器配置来说非常重要,IOS通过RAM 满足其所有的常规存储需要,NVRAM的主要作用是保存IOS在路由器启动时读入的路由器配置数据。

做好路由器配置工作要对路由器的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特别是路由器的组成及各种部件的详细知识。

开始路由器配置一个路由器之前,首先应了解它的结构以及路由器配置内容。

处理器和其他计算机一样,运行着10S的路由器也包含了一个“中央处理器”(CPU)。

不同系列和型号的路由器,CPU也不尽相同。

路由器的处理器负责执行处理数据包所需的工作,比如维护路由和桥接所需的各种表格以及作出路由决定等等。

路由器处理数据包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器的类型。

内存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丁某些形式的内存。

路由器主要采用了四种类型:只读内存(ROM)。

闪存。

随机存取内存(RAM)。

非易失性RAM(NVRAM)。

在所有类型的内存中,RAM是会在路由器启动或供电间隙时丢失其内容的唯一一种内存,在下面的介绍中,我们将简单说明路由器的每种内存的主要用途。

ROM保存着路由器的引导(启动)软件。

这是路由器运行的第一个软件,负责让路由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有些路由器将一套完整的IOS保存在ROM中,以便在另——个IOS不能使用时。

作救急之用。

ROM通常做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焊接在路由器的主机板上。

闪存的主要用途是保存10S软件,维持路由器的正常工作。

若路由器安装了闪存,它便是用来引导路由器的10S软件的默认位置。

只要闪存容量足够,使可保存多个IOS映像,以提供多重启动选项。

闪存要么做在主机板的SIMM上,要么做成一张PCMCIA卡。

RAM的作用很广泛,在此不可能一一列出。

但有两样东西值得一提,即IOS 系统表与缓冲。

路由器内部结构图

路由器内部结构图

路由器内部结构图路由器内部结构图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内部结构,包括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路由器的内部结构,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维护和升级。

二、硬件部分2.1 处理器2.1.1 功能2.1.2 主要型号及特点2.2 电源模块2.2.1 功能2.2.2 输入输出要求2.3 存储器2.3.1 功能2.3.2 主要类型及用途2.4 接口模块2.4.1 以太网接口2.4.2 串行接口2.4.3 USB接口2.4.4 其他接口2.5 无线模块2.5.1 功能2.5.2 主要类型及特点三、软件部分3.1 操作系统3.1.1 功能3.1.2 常用操作系统及特点3.2 路由协议3.2.1 RIP协议3.2.2 OSPF协议3.2.3 BGP协议3.3 配置界面3.3.1 命令行界面3.3.2 图形界面3.4 安全性功能3.4.1 防火墙3.4.2 VPN3.4.3 ACL3.5 QoS功能3.5.1 流量控制3.5.2 带宽分配3.5.3 优先级调整四、维护和升级4.1 硬件维护4.1.1 清洁4.1.2 检修4.2 软件升级4.2.1 制定升级计划 4.2.2 升级包4.2.3 安装升级包五、附件请参阅附件中的路由器内部结构图。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路由器:网络设备,用于将信息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2.处理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3.电源模块:提供电力,确保路由器正常工作。

4.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如内存和硬盘。

5.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其他设备的接口,如以太网、串行和USB接口。

6.无线模块:提供无线网络连接的模块,如Wi-Fi模块。

7.操作系统: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程序。

8.路由协议:决定路由器如何转发数据包的一套规则。

9.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设备或程序。

10.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在公共网络上建立私密连接的技术。

路由器的组成与功能主治

路由器的组成与功能主治

路由器的组成与功能主治1. 路由器的组成路由器作为网络设备的一种,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路由器的核心部件,用于处理和执行各种网络传输的指令和命令。

1.2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路由器操作系统、配置文件和数据缓存等信息。

1.3 接口(Interface)接口是指路由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的接口插槽,如以太网口、串口等。

1.4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用于内部数据包转发的设备,它能够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决策。

1.5 路由表(Routing Table)路由表是记录路由器所连接网络的信息,它根据目的地址和数据包的转发策略来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器。

1.6 网络管理模块(Network Management Module)网络管理模块用于配置、监控和管理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和功能。

2. 路由器的功能主治路由器主要具备以下功能和应用:2.1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能够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对数据进行转发,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2.2 路由选择路由器能够根据路由表和路由选择算法,选择最佳的路由路径进行数据转发。

2.3 数据报文分析路由器能够分析数据报文中的各个字段,并根据规则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2.4 网络隔离和安全路由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对网络进行隔离并实现不同的安全策略。

2.5 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器可以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将内部私有网络的 IP 地址转换为公有网络的 IP 地址,实现多个内部主机共享一个公有 IP 地址的功能。

2.6 带宽控制和流量管理路由器可以通过带宽控制和流量管理,对网络流量进行调度和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2.7 路径优化和负载均衡路由器通过路径优化和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担网络负载,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2.8 VPN 支持路由器可以提供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支持,实现安全的远程接入和跨网络通信。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的前面板除了LED灯外没有其它东 西,LED灯主要是指示电源是否开启。 后面板是路由器的各种各样的接口,其 中最为关键的是CONSOLE、ETHERNET 接口。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的内部是一块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有 许多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有一些插槽,用于扩 充Flash、内存(RAM)、接口、总线。实际上 路由器和计算机一样,有4个基本部件:CPU、 内存(RAM)、接口和总线。路由器是一台特殊 用途的专用计算机,它是专门用来做路由的。 路由器和普通计算机的差别也是明显的,路由 器没有显示器、软驱、硬盘、键盘以及多媒体 部件,然而它有NVRAM、Flash部件。
系统启动流程
POST Is there A configuration File?
NO Enter Setup Mode
Yes Where should It be loaded From?
Flash
TFTP Server
Load Config.
Load config.
局域网接口
RJ-45端口 RJ-45端口是我们最常见的端口了,它是我们 常见的双绞线以太网端口。一般为二个,分别 标为:ETHERNET 0/0 和ETHERNET 0/1 。
局域网接口
SC端口
SC端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纤端口,它是用于与光纤 的连接。光纤端口通常是不直接用光纤连接至工作站, 而是通过光纤连接到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等具有 光纤端口的交换机。这种端口一般在高档路由器才具 有,都以“100b FX”标注
路由器的主要部件
Flash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的ROM, 用于存放路由器的IOS,Flash的可擦除 特性允许更新、升级IOS而不用更换路由 器内部的芯片。路由器断电后,Flash的 内容不会丢失。Flash容量较大时,就可 以存放多个版本IOS。

路由器的内部构造解析

路由器的内部构造解析

路由器的内部构造解析路由器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网络设备之一,它在我们的家庭或办公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将网络流量传输到不同的设备之间,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进行互联网连接。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路由器内部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对路由器的内部构造进行解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设备。

一、物理构造路由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电源:路由器需要电源来运行,通常使用交流电源适配器连接到电源插座。

2. 以太网端口:路由器上通常有多个以太网端口,用于连接网线,将局域网中的设备连接到路由器上。

这些端口通常采用RJ45接口。

3. WAN端口:WAN端口用于连接广域网,比如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调制解调器。

WAN端口通常采用RJ45接口,支持电缆、DSL等不同的连接方式。

4. 无线天线:大多数现代路由器都内置了无线天线,用于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这些天线可以根据路由器的型号和规格有所不同。

5. 内部电路板:内部电路板是路由器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其他相关电路。

处理器用于处理路由器的各种操作,内存用于缓存临时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和配置文件等。

二、工作原理路由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传输和转发网络流量:1. 接收数据包:路由器通过以太网端口或无线连接接收到来自其他设备的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包含有关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信息,以及要传输的数据。

2. 解析目标地址: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下一步的转发路径。

3. 转发数据包:根据目标地址和路由表,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输出接口,使其到达目标设备。

4. 更新路由表:路由器会定期更新路由表,以确保它能够及时响应网络拓扑的变化、优化数据的传输路径。

5. 防火墙和安全功能:一些高级路由器还配备了防火墙和其他安全功能,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三、内部技术细节在路由器的内部电路板上,有几个关键的技术组件,使路由器能够高效地工作:1.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路由器的大脑,负责处理路由器的运算和控制。

路由器的构成(共5则)

路由器的构成(共5则)

路由器的构成(共5则)第一篇:路由器的构成路由器的构成路由器具有四个要素: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换开关和路由处理器。

输入端口是物理链路和输入包的进口处。

端口通常由线卡提供,一块线卡一般支持4、8或16个端口,一个输入端口具有许多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

第二个功能是在转发表中查找输入包目的地址从而决定目的端口(称为路由查找),路由查找可以使用一般的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在每块线卡上嵌入一个微处理器来完成。

第三,为了提供QoS(服务质量),端口要对收到的包分成几个预定义的服务级别。

第四,端口可能需要运行诸如SLIP(串行线网际协议)和PPP(点对点协议)这样的数据链路级协议或者诸如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这样的网络级协议。

一旦路由查找完成,必须用交换开关将包送到其输出端口。

如果路由器是输入端加队列的,则有几个输入端共享同一个交换开关。

这样输入端口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参加对公共资源(如交换开关)的仲裁协议。

交换开关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来实现。

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交换开关术是总线、交叉开关和共享存贮器。

最简单的开关使用一条总线来连接所有输入和输出端口,总线开关的缺点是其交换容量受限于总线的容量以及为共享总线仲裁所带来的额外开销。

交叉开关通过开关提供多条数据通路,具有N×N个交叉点的交叉开关可以被认为具有2N条总线。

如果一个交叉是闭合,输入总线上的数据在输出总线上可用,否则不可用。

交叉点的闭合与打开由调度器来控制,因此,调度器限制了交换开关的速度。

在共享存贮器路由器中,进来的包被存贮在共享存贮器中,所交换的仅是包的指针,这提高了交换容量,但是,开关的速度受限于存贮器的存取速度。

尽管存贮器容量每18个月能够翻一番,但存贮器的存取时间每年仅降低5%,这是共享存贮器交换开关的一个固有限制输出端口在包被发送到输出链路之前对包存贮,可以实现复杂的调度算法以支持优先级等要求。

与输入端口一样,输出端口同样要能支持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许多较高级协议。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结构(doc 59页)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结构(doc 59页)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结构(doc 59页)目录1. 路由协议 (4)1.1. 静态的与动态的内部路由 (4)1.2. 选路信息协议(RIP) (10)1.2.1. 慢收敛问题的解决 (17)1.2.2. RIP报文格式 (20)1.2.3. RIP编址约定 (22)1.2.4. RIP报文的发送 (24)1.3. OSPF (24)1.3.1. 概述 (25)1.3.2. 数据包格式 (26)1.3.3. OSPF基本算法 (27)1.3.4.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征 (30)1.3.5. 区域及域间路由 (33)1.3.6. OSPF协议路由器及链路状态数据包分类 (40)1.3.7. OSPF协议工作过程 (47)1.3.8. OSPF路由协议验证 (55)1.3.9. 小结 (56)1.4. HELLO协议 (57)1.5. 将RIP,HELLO和EGP组合起来 (58)1.6. 边界网关协议第4版(BGP4) (59)1.7. EGP (63)1.7.1. 给体系结构模型增加复杂性 (63)1.7.2. 一个其本思想:额外跳 (63)1.7.3. 自治系统的概念 (65)1.7.4. 外部网关协议(EGP) (66)1.7.5. EGP报文首部 (67)1.7.6. EGP邻站获取报文 (68)1.7.7. EGP邻站可达性报文 (69)1.7.8. EGP轮询请求报文 (70)1.7.9. EGP选路更新报文 (71)1.7.10. 从接收者的角度来度量 (72)1.7.11. EGP的主要限制 (73)2. CISCO 路由器产品介绍 (75)2.1. C ISCO 2500 (75)2.2. C ISCO 4500-M (76)2.3. C ISCO 7200 (79)2.4. C ISCO 7513/7507 (84)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85)参数设置 (85)网络号 (85)IP类设置 (86)菜单设置 (86)欢迎文本 (88)异步线的设置 (88)总结 (90)附录一路由器常用命令 (90)4. 基本维护 (104)两种状态 (105)帮助 (105)命令简写 (105)跟踪错误 (106)进入设置状态 (106)存储退出 (106)删除设置 (107)一些常用命令 (107)修改地址 (108)修改enable secrect password (110)附录二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及排除 (111)1 路由器常用测试命令 (111)2 路由器传输故障排除方法 (111)3网络常见问题 (116)1.路由协议1.1.静态的与动态的内部路由在一个自治系统内的两个路由器彼此互为内部路由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