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特殊配比和特殊的施工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其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低的渗透性。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包括: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不低于C50;•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流动性、保水性等;•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要求,如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
2. 选择合适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低收缩、低热发射的水泥。
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高铝酸盐水泥等。
3. 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常用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4. 选择合适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碱硅酸反应活性。
通常采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大于5mm。
5.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掺合料有减水剂、泵送剂、防冻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上述选择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用量。
7. 试配混凝土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并进行试配。
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8. 检验混凝土的性能制备标准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测定其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9. 配合比优化在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粉煤灰、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4.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或复合水泥等,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骨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4.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水,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
2.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水灰比的初步范围。
3.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的最终范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五、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水灰比和配合比。
2.等效材料法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等效材料的性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3.试验法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六、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抗裂性要求等。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骨料、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防渗抗裂等优良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速公路、隧道、高层建筑等领域。
配合比计算公式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及外加剂等。
其中,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配合比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参数:1、单位用水量(W):指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时所需的用水量,通常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2、单位水泥用量(C):指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时所需的水泥用量,通常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表示。
3、砂率(S):指细骨料与粗骨料的质量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水灰比(W/C):指单位用水量与单位水泥用量的比值。
配合比计算公式如下:1、单位用水量(W)的计算: W = (C + S) × w1 + S × w2 其中,w1为细骨料的含水率,w2为粗骨料的含水率。
2、单位水泥用量(C)的计算: C = (W / (w/c)) × 1000 其中,w/c为水灰比。
3、砂率的计算: S = 细骨料质量 / (细骨料质量 + 粗骨料质量) ×100%4、外加剂用量的计算:外加剂用量 = 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掺量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情况,计算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需要注意的是,配合比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总之,配合比计算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配制方式,在建筑和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强、施工性能好等优点。
下面将对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介绍。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碎石、水等各组成材料所占的比例。
在配制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所要达到的强度等级、工作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对于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来说,其强度等级为C40,因此它在强度方面要求较高。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高强度水泥、高品质砂子、均匀粒径的碎石,并注意保证含水率合适。
在水的选择上应根据材料的含水率、环境温度、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严密控制水灰比。
为了获得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裂性能,还应考虑添加一定量的混凝土增强剂或添加剂。
常见的添加剂主要有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外加剂等,其中高效减水剂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减少空气含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等性能。
缓凝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其在施工作业中更加便利。
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强度等级和工作条件的需求。
在试验中应尽可能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在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比较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施工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应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和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适宜。
其次,在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恰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或过度收缩、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应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成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总之,C40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一种高性能的混凝土配制方式,可以满足许多大型建筑和道路工程的需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影响因素首先,混凝土配合强度。
强度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质量。
换而言之,在合理强度范围内,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越高。
在配合材料中,矿物掺合料量与水胶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常规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需要控制在0∙45以下,且通过大量实践我们发现:当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时,则更有助于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需求,且制作成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更佳。
其次,耐久性。
设计人员在确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现实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多会受到抗化学侵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碱集料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诸多因素中,抗渗性对混凝土耐久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在实际设计环节,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将抗渗等级控制在P12以上。
最后,工作性。
工作性是衡量浇筑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
将高性能混凝土用于浇筑环节时,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高流动性能、匀质性、体积稳定性、无分层、无离析、不泌水等特性。
1.2常见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技术首先,活性矿物掺合料渗入技术。
在现实中,常选的活性矿物渗合料主要包括优质粉煤灰、钢渣粉、硅灰等。
比如,硅灰中的SiO2是重要的活性成分。
Si02在界面上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会再次出现火山灰反应。
混凝土界面孔隙中沉积生成的凝胶水化硅酸钙,可以大力提升界面的抗渗性与粘结度。
水泥浆体中的矿物细掺核料的活性细微颗粒会有效填充孔隙,有效优化混凝土中的毛细孔结构,并大力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
其次,高效减水剂渗入法。
科学合理运用胶凝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
从应用实践来看,每方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小于550kg,同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
1.3科学合理控制配合比参数首先,合理控制水胶比。
高性能混凝土的具有着低水胶比特点。
为了提升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人员应将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浇筑密实性。
C55混凝土配合比标准

根据所得基准配合比,试拌25L用量,试验结果为:
C55 普通 双掺 出机温度(℃) 21 22 坍落度(mm) 220 220 扩展度(mm) 530 600 实测容量(kg/m3) 2528 2533
两种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良好,工作性良好,未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四、配合比设计
7、调整配合比 普通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灰上下调整0.02,砂率1%,其结果如下:
四、配合比设计
双掺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胶比上下调整0.01,砂率1%,其结果如下: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水泥 372 387 360 粉煤灰 73 75 70 矿粉 73 75 70 砂 735 709 761 石 1102 1109 1094 外加剂 6.22 6.44 6.00 水 145 145 145
普通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7/0.30=490㎏/m3
双掺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5/0.28=518㎏/m3 设定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同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4%,可得双掺配合 比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72㎏/m3,粉煤灰和矿粉用量同为73㎏/m3。
四、配合比设计
5、外加剂用量的确定
拌合物性能结果如下: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出机温度(℃) 22 22 23 坍落度(mm) 220 205 220 扩展度(mm) 600 400 590 实测容重(kg/m3) 2533 2520 2526
实测容重与设计容重的偏差没有超过设计容重的2%,故不进行每方用量修正。
五、C55混凝土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汇总表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水泥
490 459 525
粉煤灰
0 0 0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标准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等优异性能。
UHPC的配合比标准是制定UHPC配制和生产的基础,对UHPC的性能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UHPC配合比标准进行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描述。
一、UHPC的配合比概述UHPC的配合比是由水泥、矿物粉、细集料、粗集料、高性能粉料、掺合料、化学添加剂、水等配合而成的混合物质量比。
UHPC的配合比应根据UHPC的使用要求和生产工艺确定,配合比应确保UHPC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品质。
二、UHPC的配合比设计原则UHPC的配合比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配比:UHPC的配合比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性能进行调配,确保UHPC具有高强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等优异性能。
2.经济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材料的成本,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可操作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UHPC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
4.可靠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UHPC的品质稳定可靠。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U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有实验室试验和经验公式法两种。
1.实验室试验法实验室试验法是UHPC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UHPC的材料特性和性能,进而确定UHPC的配合比。
实验室试验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材料特性和性能,包括水泥、矿物粉、细集料、粗集料、高性能粉料、掺合料、化学添加剂等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2)确定UHPC的使用要求和生产工艺,包括使用场合、要求强度、密实性、耐久性和抗裂性等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设计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等。
(4)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UHPC的配合比。
2.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UHPC配合比设计的另一种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渗透性、较高的抗冻融性、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本文将从材料、性能、设计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
一、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水、粉煤灰、矿渣粉、化学添加剂等。
1.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品种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石子石子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石子规格有5-20mm、20-40mm等。
3.砂砂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骨料,其粒径应在0.15-4.75mm之间。
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水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清洁、无杂质的水源。
5.粉煤灰、矿渣粉粉煤灰、矿渣粉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常用矿物掺合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化学添加剂化学添加剂是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和裂缝等问题。
常用的化学添加剂有减水剂、外加剂、缓凝剂等。
二、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材料性质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以下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1. 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450kg/m³石子:700kg/m³砂:300kg/m³水:150kg/m³粉煤灰:50kg/m³减水剂:1.5%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500kg/m³石子:400kg/m³砂:200kg/m³水:100kg/m³粉煤灰:50kg/m³矿渣粉:50kg/m³高效减水剂:2%三、性能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以下性能要求:1. 抗压强度: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6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120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中应掺加适量符合本技术 条件要求的混凝土外加剂,优先选用多 功能复合外加剂。
普通硅酸盐水泥
≤8
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5
普通硅酸盐水泥
≤8
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5
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
普通硅酸盐水泥
≤6
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5
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粉煤灰或矿渣粉 最小胶凝材料用
的掺量,%
量,kg/m3
≥20
300
/
300
≥25
330
≥20
300
环境类别 碳化环境 氯盐环境 化学侵蚀环境
冻融破坏环境
磨蚀环境
环境作用等级
一(100年)
T1、T2 、T3
0.60, 280
L1、 L2、 L3
0.60, 280
H1
0.50, 300
H2
*
H3
*
H4
*
D1
0.50, 300
D2
*
D3
*
D4
*
M1
0.55, 280
M2
0.50, 300
M3
*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4)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 求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应满 足相应的要求;素混凝土应满足相应的 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环境类别 碳化环境 氯盐环境 化学侵蚀环境
冻融破坏环境 磨蚀环境
环境作用等级
一(100年)
T1
0.55, 280
T2
0.50, 300
三(30年) 0.65, 260 0.60, 260 0.50, 30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60, 26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60, 26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60, 260 0.50, 300 0.45, 32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3、测算与试拌
(1)氯离子与碱含量的测算 (2)根据估计用水量、水泥用量和矿 物掺和料用量估算强度 (3)通过外加剂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4)通过外加剂、用水量和胶凝材料 用量调整含气量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4、配合比参数调整 进行胶凝材料用量及组成变化进行试拌, 测试坍落度、含气量、早龄期强度与弹 性模量。 确定多个基本配合比,进行有害物含量 测算和抗裂性对比试验
/
300
≥30
360
≥25
360
≥20
360
(6)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 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 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 表的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
合料和复合外加剂,并应通过试验证明抑制有效。
M3 高性能混0凝.4土0,配合34比0
使用年限级别 二(60年) 0.60, 260 0.55, 280 0.50, 30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55, 28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55, 280 0.50, 300 0.45, 320 0.40, 340 0.55, 280 0.50, 300 0.45, 320
T30.45, 320源自L10.45, 320
L2
0.40, 340
L3
0.36, 360
H1
0.50, 300
H2
0.45, 320
H3
0.40, 340
H4
0.36, 360
D1
0.50, 300
D2
0.45, 320
D3
0.40, 340
D4
0.36, 360
M1
0.50, 300
M2
0.45, 320
使用年限级别
一(100年) 二(60年) 三(30年)
干燥环境
3.5
3.5
3.5
环境条件 潮湿环境
3.0
3.0
3.0
含碱环境
*
3.0
3.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7)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包括 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 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 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的 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06%。 (8)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含气量不应小 于2.0%(干硬性混凝土除外)。当混凝 土有抗冻要求时,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根据 抗冻等级的要求经试验确定。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二(60年) 0.65, 260 0.65, 260 0.55, 280 0.50, 300 * * 0.55, 280 0.50, 300 * * 0.60, 260 0.55, 280 0.50, 300
三(30年) 0.65, 260 0.65, 260 0.60, 260 0.50, 300
* * 0.60, 260 0.50, 300 * * 0.65, 260 0.60, 260 0.50, 300
(5)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组成还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应不小于0.80。
环境作 用等级
水泥品种
水泥熟料中的 C3A含量,%
H1
H2
H3, H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5、硬化混凝土参数测试
(1)立方体抗压强度 一般可采用100×100×100的试件,C50以上强度
等级混凝土应采用150×150×150的试件。 强度的验收:28d? 56d? 成熟度的规定:600? 1200? 有标准差、无标准差、小样本的检验评定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2)静力弹性模量 一般可采用100×100×300或150×150×300的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
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 抗冻性、耐磨性、抗碱-骨料反应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1、需考虑的因素
• 结构部位 • 施工方法 • 环境条件 • 材料性能 • 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参数的选择
(1)、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
不宜高于400 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 高于450 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 500 kg/m3。
试件进行测试
Ec 5.5 Rcu (GBJ10: Rcu 30MPa) Ec 24.50.2Rcu (GBJ10: Rcu 3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