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胸腔镜手术配合

胸腔镜手术配合
中出血少 , 手术后经临床治疗均康复出院。 2 手 术 配 合
毒 、 巾, 铺 熟练 掌握 手术步骤 , 掌握 钛夹的安装 、 拆卸方法 , 缝合器的使用 , 配合术者穿刺置镜 , 配合术者 通过胸 腔镜解 除病灶 , 及时传递各种器械 , 中保持器械摆放 有序 , 术 和手
术医生配合默契 , 妥善保管好术 中取下 的组织和标本。
胸 腔 镜 手 术 配合
莫 娟
( 玉林市红十字会 医院 , 广西
玉林 ,3 0 0 570 )
【 要】 目的 探讨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手术 配合经验。 方法 20 年 1 摘 08 月至 21 年 6 01 月对 9 例患者在气 管插管全麻下 2
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顺利 。 结论 充分的器械及物品准备 、 仪器及器械的娴熟应用和熟练 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2 0 .— . 0 4 1 61
菌药动力学 特征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等专业 知识 , 为临床
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并与经治 医生共同讨论决 定用药方案 , 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疗 。 四是加强对临床 医师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及相关药理知
识 的宣传培训。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 物的关键是提高临床 医师的合理用药观念 。 通过组 织开展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 、 开 办各种药物应用讲座 、举办抗菌药物学习班 ,进行新药 推 介, 普及合理用药观念 , 不断更新相关 知识 , 提高 医院抗 菌 药 物治疗水平。 药学人员 当以现代药物学为基础 , 为医师们 讲授药代动力学 、 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 , 强调药物使 用中的 合 理配伍 , 强化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 1进一步提高医 ,
【 关键词 】 电视胸腔镜; 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1. 引言1.1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简介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左心房内的粘液瘤。

粘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肿瘤,常见于左心房,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手术技术,通常需要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胸腔镜操作心脏,同时维持患者体内血液循环。

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中,医生将通过小切口在胸腔内插入胸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直接在左心房内操作切除粘液瘤。

这种手术方法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速度和更好的美容效果,但手术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

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仔细的手术规划和精准的操作,可以有效切除左心房粘液瘤,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正文2.1 手术操作步骤手术操作步骤应该谨慎而精细,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且患者安全。

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中,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麻醉和准备:在手术开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2. 手术切口:在手术开始前,外科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进行切口,用于插入胸腔镜和其他手术工具。

3. 探查和定位:一旦切口完成,医生会通过胸腔镜进入患者的胸腔,用于探查和定位左心房粘液瘤的位置和大小。

4. 切除粘液瘤:在确认粘液瘤位置后,医生会使用手术工具将粘液瘤小心地切除,确保尽可能地清除所有异常组织。

5. 处理出血和修补:在切除粘液瘤的医生需要注意处理出血情况,并在必要时修补心脏组织,以确保手术完整。

6. 结束手术和缝合:手术结束时,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确保患者的胸腔内没有留下任何手术工具或残留物。

胸科腔镜肺癌根治手术配合

胸科腔镜肺癌根治手术配合

腔镜手术配合
(肺癌根治术)
器械准备:胸科器械,院长腔镜器械,氨气刀
敷料准备:胸科敷料
物品准备:5mπι胸腔镜,光束,光源导线
吸引器(2套),电刀,管垫2个,镜下纱布1包,明
胶海绵2包,7号线2包,4号线一包,5ml注射器,长
针头,胸引管
长超生刀,超声刀导线,黑抓钳,电凝勾(2个),长
电凝勾,长电铲,导尿管,保温杯,戳卡,保护套,连
发钛夹,闭合器
麻醉:全麻
体位:侧卧位
手术步骤:
L常规铺单,2个托盘
2.连接电刀,氨气刀,超声刀,连接光源,光束,接好镜子,两套
吸引器均连在上部
3.消毒,小刀开皮,镜子用5mm戳卡,术者操作孔用保护套和11.5铿卡,助手处1L5戳卡或不用,保温杯装热水烫镜子
4.院长常用双关节直钳子,黑抓钳,长剪刀,助手用双关节卵圆
钳,按需要给单关节卵圆钳(有齿),吸引器连接长直杆头和
细的有角度头
5.电刀连电凝勾,2个随时更换随时处理,按需要连接长电凝勾和电
铲,氧气刀连镜下长电刀头
6.血管游离好后用腔镜长钳子带线,将导尿管穿过,用导尿管前端
牵引闭合器穿过血管后进行闭合,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钉仓闭合血管,气管,打肺裂,如遇小血管用连发钛夹闭合
7.用超声刀清淋巴结,取出淋巴结用大盐纱接
8.取标本用7.5号手套,加2把十二指肠钳取出
9.术中用镜下纱布时不打开,对折一下后用卵圆钳夹住
10.温水冲洗,止血,如遇漏气或出血用腔镜长持针器夹小圆针四号线缝合,5ml注射器配长针头喷zt胶,明胶海绵对折填塞
IL下胸引管,大角针7号缝,大圆针7号关胸,四号缝皮下,订皮器订皮。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食管癌、肺癌等胸部疾病。

胸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和视觉器械,可以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恢复更快。

在胸腔镜下进行食管癌根治术,需要配合其他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需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期望。

同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风险。

其次,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胸部CT、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等,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手术步骤开腹探查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需要先进行开腹探查,以确认手术范围及确保手术安全。

在探查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确认无误后开始下一步。

胸腔镜下手术在完成开腹探查后,医生开始进行胸腔镜下手术。

手术需要通过数个小孔进行器械进入,这些孔位分别在腹部和背部。

医生需要通过这些孔位,将高清视觉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

胸腔镜手术的好处是手术范围小、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食管重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重点部位是食管重建。

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需要被完全切除,但由于人体消化系统的需求,食管需要被重建。

食管重建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胃食管吻合和结肠重建,两种方法均可采用胸腔镜手术配合进行。

生殖系统保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维护和保护生殖系统。

对于男性患者,医生需要注意避免手术器械损伤到阴茎和睾丸;对于女性患者,医生需要遵循原则,尽量保留生殖器官。

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安排。

术后第一天需要给予静脉输液,控制感染和疼痛,同时对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护理,辅助患者有效地恢复。

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进行口服饮食,但需要注意饮食应逐渐温和、流质为主。

患者术后需要掌握好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需要重视口腔卫生的管理,注意日常生活护理。

胸腔镜手术配合指引

胸腔镜手术配合指引

胸腔镜手术手术配合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

一、解剖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

肺大泡(pulmonary bulla)(也作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

二、适应症1、诊断性:可应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

可清晰地全面的观察胸腔内情况,可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2、治疗性:①胸膜疾病: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乳糜胸、胸膜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等。

②肺部疾病:肺良性肿块切除、肺癌根治、终末肺气肿的肺减容。

③食道疾病: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贲门失驰缓症、食管癌。

④纵隔疾病:胸腺及其它部位纵隔肿瘤,纵隔囊肿等。

⑤其它:手汗症、乳糜胸、心肺外伤、胸廓畸形等.三、禁忌症1、不能耐受单肺通气麻醉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胸腔内严重或致密粘连,或既往有同侧胸腔感染及手术史者。

3、Ⅱb~Ⅲb期肺癌,癌肿侵及主支气管或主动脉干。

四、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五、穿刺点:第一切口在腋中线至腋后线的第7或第8肋间,待明确病变部位后再确定另外两个切口的位置,切口间距10~15cm,应呈三角形分布。

六、体位摆放:健侧卧位七、基础器械:洗手毛巾,无菌持物钳,腹部敷料包,LC器械,手术衣4件,产科贴膜1张,腔镜保护套2个,1、4、7号慕丝线各1包,电刀,11#刀片1个、普外套针+肥仔针2个。

八、特殊器械:30°镜、长电刀头、保温杯、胸腔镜保护套、推结器、小头无齿卵圆钳多把、小甲勾、漏斗、胸瓶等。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教学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教学
(2)手术操作配合。根据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递送 器械和物品,既要观察显示器掌握手术进度,又要机敏地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还要兼顾医生讨论的手术过程及 时补充各种物品,熟练地、准确无误地将各种器械、材料 平稳的送到术者手中,及时收回所用的器械擦净保持手术 区周围的清洁、整齐。手术完毕,再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 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确保无误。
(3)术中观察。巡回护士注意力集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手术进程,确保显像系统的清晰度、正常运作, 及时稳妥供给手术台所需器械及物品。
注意事项
温盐水温度过高,不能确保及时使用,以后可以根据手术 时间提前准备。
电刀准备两把,开放的和腔镜的各一套。 准备两把无齿卵圆钳。 送病人出手术室,在手术床对接时,巡回护士应拿好胸瓶,
4.请麻醉师鼓肺通气,少量生理盐水检查是否漏气,如有出血用电 凝止血,试水检查后,改双肺通气,反复冲洗胸腔。
5.术毕于腋中线第7肋间切口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依次 缝合各切口,常规包扎。
巡回护士的配合:
。 (1)建立静脉通路。用20号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
醉医生诱导麻醉插双腔管。
(2)调节手术间温度在23—25度,给予保温毯保暖,正确黏贴 负极板,合理摆放体位,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患者体 位均采用90°健侧卧位抬高头部,妥善约束四肢及粘贴负 极板。
胸瓶应低于胸管摆放位置,以免换床时由于胸瓶还挂在原 来的手术床上导致胸管拖出,给病人造成痛苦。 摆放体位时病人较瘦,防止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可以使用 减压贴。 负极板粘贴位置适宜,身体不要接触手术床金属部位。
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胸痛、喘憋、咳 嗽及呼吸困难
2.自发性血气胸:除气胸症状外、还可有头晕、心悸、面色 苍白等失血症状

胸腔镜治疗胸科疾病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治疗胸科疾病的手术配合

电视胸 腔镜 手术 ( AT ) 一种 微创 的胸外 科 V S是
双腔 管脱 出 , 身体 两侧用 卡板 固定 , 紧要适 宜 以免 松 引起下 腔静 脉 回流受 阻。 电凝 负极板 固定在 患者大 腿 、 部等肌 肉丰满 处保 证与皮肤 全 面接 触 , 臀 防止电 极 板与 皮肤 面积减 少发生 电灼伤 。
胸 腔镜器 械接触 , 以防污染 。 3 配合体 会
上备用 。 普通 开胸器 械 1套备用 。 光源 , 冷 彩色视屏 , 摄 像头 , 纤维导 光束 , 高频导线 。
2 手 术 配 合
器 械护士必 须严格 执行无 菌技术操 作规程 , VATs手术 专用 器械 因操作 杆 长 , 传递 或 管理 不 若
临 床 医药 实 践
21 0 0年 3月 第 1 卷 第 3 期 9 A

2 21 ・
胸腔 镜 手术 摆 放 侧 卧位 时 , 将 软 枕 垫 于胸 侧 壁 腋 要
受 单肺 通 气或 大 出血 等 意外 情 况 , 要迅 速 中转 开 需 胸, 因此 , 在胸 腔镜 手术 时应准备 常规手 术器械 以备 急需 朋。 手术 体 位放 置 不 当可 引起 周 围 神经 的 损伤 [ 。 4 ]
各隆 突处 用软 枕垫 好 , 部安 放头 圈 固定 头 部 防止 头
・2 0 ・ 2
Prc e igo lnc !M e iie M a . 0 0 Vo 9No 3 o e dn fC iia dcn , r 2 1 , l1 . A
胸 腔 镜 治 疗 胸 科 疾 病 的手 术 配 合
刘 静 存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二 医 院 , 西 太 原 山 山 000) 3 0 1
2 3 术 中配合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配合课件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配合课件

术前准备:指导 患者进行术前准 备,如禁食、禁 水、备皮等
术前检查与准备
术前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等
术前准备:备皮、禁食禁水、术前用药等
器械准备与消毒
消毒方法:高压蒸汽灭菌或 低温等离子灭菌
器械检查:确保器械完好无 损,配件齐全
器械种类:胸腔镜、手术刀、 止血钳、吸引器等
备用器械:准备常用的手术 器械和特殊器械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配 合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手术概述 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与康复
手术定义与目的
手术定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胸腔镜技术切除病变的肺叶 手术目的: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节、肺纤维化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肺部 结节、肺不张、肺 大泡、肺部感染、 肺结核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微创手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
患者对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更高要 求
感谢您的观看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熟练掌握手术 器械和设备的
使用方法
提前准备好手 术器械和设备, 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术中密切关注 手术进展,及 时传递所需器
械和设备
术后清点手术 器械和设备,
确保无遗漏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协助器械护士传递手术器械,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保持手术间的整洁和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术后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包扎和患者转运,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手术经验总结与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9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结果全组手术过程顺利。

结论充分的器械及物品准备、仪器及器械的娴熟应用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配合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微创胸外科手术,仅需在胸壁上作2~3个约1. 5 cm左右的切口,在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能完成部分既往需要常规开胸的胸腔手术,被称为“钥匙孔手术”。

临床应用于肺、胸膜、纵隔、食管等多种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满意。

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9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9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18岁~66岁,其中自发性气胸12例,外伤性血气胸10例,胸膜结核6例,胸膜间皮瘤1例,脓胸5例,肺叶切除16例,肺楔形切除术24,纵隔肿瘤6例,肺活检12例。

1.2结果92例手术均在熟练的手术配合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手术后经临床治疗均康复出院。

2手术配合
2.1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准备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全面了解、正确引导及时纠正病人异常的心理状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意义、麻醉方式,向患者简要介绍胸腔镜手术步骤。

还应交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前如何消除紧张情绪,术后如何促进功能恢复等。

以便更好地配合胸腔镜手术,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

2.2器械准备术前一日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性能完好,选择所需内窥镜器械、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等,环氧乙烷消毒器械。

并备好常规开胸器械,以备中转开胸用。

2.3术中配合
2.3.1巡回护士配合: 胸腔镜手术仪器的正确安装和妥善连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基本要求。

将胸腔镜仪器摆放在合适位置以便手术中操作和观察手术,各
插头接上电源,保证各仪器正常工作。

主动热情迎接患者,严格查对,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全麻后取健侧卧位,腋下垫枕或将手术床摇成“折刀位”,固定好患者,注意患者身体各部位勿与金属接触,以防电灼伤。

正确连接各导线及操作部件,使之处于工作状态等。

2.3.2器械护士配合:整理、检查和清点器械,协助术者消毒、铺巾,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掌握钛夹的安装、拆卸方法,缝合器的使用,配合术者穿刺置镜,配合术者通过胸腔镜解除病灶,及时传递各种器械,术中保持器械摆放有序,和手术医生配合默契,妥善保管好术中取下的组织和标本。

3讨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利用数个小切口连接电视影像相结合的内视镜施行不同的胸腔手术,使病患在微小伤口下完成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缩短疗程的特点。

电视胸腔镜手术使患者整体呼吸生理功能影响减小,术后疼痛减轻,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减少,对一些年长患者,肺功能及体能不佳或不适宜开胸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手术选择。

术前设备、器械、用品准备齐全并确保性能良好,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使用步骤、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娴熟的手术配合是使手术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器械护十必须熟练掌握手术步骤,熟悉相关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做到正确使用器械,快捷有效地传递器械,准确配合手术。

参考文献
[1]王俊.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临床外科
杂志.2005, 13( 7):384- 385.
[2]李剑锋.王俊.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现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1, 6( 2):117- 119.
[3] 苏玉锦.杜肖黎.电视胸腔镜手术配合体会[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1(6) : 7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