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篇:乡土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自古以来,乡村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和传统文化的发源地。

乡土资源作为农村地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乡土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本次调查报告旨在提供有关乡土资源的全面了解。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乡土资源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对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 了解乡村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和居民访谈的方式,了解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

2. 数据搜集: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政府报告和调查报告等途径,收集有关乡土资源的各类数据。

四、乡土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乡土资源主要包括农田、水资源、林地、草地、矿产资源等。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以下为各类型乡土资源的分布情况:1. 农田:在调查的一百个农村样本中,有9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广泛分布在乡村的各个角落。

其中,粮食种植是主要的农田利用方式。

2. 水资源:水资源是乡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大部分乡村都有河流、湖泊和水井等水源。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污染问题,一些乡村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3. 林地:调查发现,乡村地区的林地分布广泛,包括天然林、人工造林和果木林等。

林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对于维持水土流失和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乡土资源对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乡土资源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

农田提供了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和养殖业提供了保障,林地和草地则为农村旅游和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保持水域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林地和草地可以有效预防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乡土资源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乡土资源对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

乡土资源调查报告乡土资源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情况,我们进行了乡土资源调查,并在此报告中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我们的乡土资源调查范围为某区县内所有乡镇,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矿产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采访的方式。

二、自然景观该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包括山峦、河流、湖泊、草原等。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自然景观已经退化,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控制开发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2.加强对自然景观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自然景观造成损害。

三、农业调查发现,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多种作物。

但是,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还有待改进。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产品受到污染。

3.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四、林业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由于过度采伐等原因,森林资源面临着退化和破坏。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严格控制伐木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2.大力进行森林防火和生态修复工作。

3.加强对非法采伐和滥伐的打击力度。

五、畜牧业调查发现,该地区畜牧业发展较为落后,养殖方式和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和扶持,提高养殖条件和养殖水平。

2.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防止发生动物瘟疫、食品安全等问题。

3.加强对畜牧业的监管,确保养殖行为合法、规范和安全。

六、渔业该地区渔业资源丰富,但是渔业产业发展总体较为落后。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2.优化渔业生产方式,提高捕捞效率和渔业附加值。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乡土地理调查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的一种方法与手段。

通过乡土地理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自然地理条件,还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人文地理信息。

乡土地理调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进而加深对乡村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认识,对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次乡土地理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我们所在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实地探访和调查,收集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进而提高我们对乡村地理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地理调查内容和方法1.自然地理调查内容(1)地形地貌: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了解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2)气候情况:通过观测天气和收集气象数据,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气温、降水量等情况。

(3)水文地理:了解该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分布情况及其水资源的状况。

(4)土壤类型:通过采集土壤样品,了解该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等。

(5)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2.人文地理调查内容(1)人口状况:通过调查人口普查数据,了解该地区的人口规模、分布、人口增长率等情况。

(2)民族特征:了解该地区的主要民族分布情况、语言、风俗习惯等特征。

(3)文化遗产: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

(4)经济发展:了解该地区的主要产业、经济结构、就业情况等经济发展特点。

(5)乡村生活:了解该地区的农田分布、农产品生产、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等。

对于以上内容的调查,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力求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和数据。

三、实地调查过程和结果呈现1.实地调查过程我们选择了位于中国的一个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黄冈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学校:黄冈师范学院班级:地理1003班调查人:王云川陶涛调查地点:黄冈师范学院一、调查目的校园,以校址为依托,以业缘关系(师生、同学)为基础,形成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载体。

校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高度集中、日上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的土地利用功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校园展开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调查研究是此次调查报告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具体目的是:查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查清土地利用条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利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区域内土地利用条件、各利用类型及分布②各类用地的面积、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③土地利用分类及土地利用图编制④分析各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指出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和反向三、调查地点黄冈师范学院新校区,新港二路、明珠大道、长河分别从学校的北、西、东通过。

校内有一个人工湖,教学楼主要有:主教、逸夫楼、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化生学院、化工学院、物科院,一个图书馆,一栋办公楼,两个食堂,两个供电房,十九栋学生宿舍。

现有校园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近51万平方米。

土地利用复杂。

四、调查报告黄冈师范学院草图①综合办公楼②樱花园③北区食堂④北区1--6栋⑤排球场⑥西面绿化带⑦主教广场⑧北区供电房⑨美术学院⑩北区7—9栋⑪图书馆○1⑫科技广场⑬未名湖⑭化生,化工,物科,新传学院⑮操场⑯南区10—12栋⑰西门南草坪⑱南区篮球场⑲南区食堂前草坪⑳南区食堂等生活设施21南区13—19栋22长河边农田通过上述图标和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可以发现我们学校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很多方面,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搭配比例较合理;建筑物布局美观大方,配合一片片草坪,彰显了校园的美好风采。

顺德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顺德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学校:杏坛中学班级:初二(1)班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组长:苏志聪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一、调查目的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二、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三、成员分工: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四、调查时间安排五、调查报告(一)、杏坛的概况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

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

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

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

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报告名称: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一、引言武夷山乡位于某省某市,地处某山脉之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乡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土地理调研,并撰写本报告,以期为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武夷山乡的土地利用现状;2. 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合理的土地管理和保护建议。

三、调研内容1. 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了解到武夷山乡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农田、林地、草地和其他用途。

其中,农田面积占比最大,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林地面积较大,以竹林为主,还有一部分为落叶松、柳杉等树种;草地主要用于养殖业和牧业;其他用途包括交通设施、工业用地等。

2. 土地利用问题和挑战(1)土地资源有限。

尽管武夷山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土地资源有限,若经过过度开发,将对生态环境和农田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利用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农田碎片化严重,林地退化较为严重,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3)土地利用冲突。

由于土地的多功能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土地利用冲突,如农田转向旅游地开发、林地转为工业用地等。

3. 土地管理和保护建议(1)加强土地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保护优质农田和生态功能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

加强农田土壤保护和农田水资源管理,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和质量。

(3)推动林地保护和恢复。

加强林地管护和保护,加强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鼓励林业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4)实施合理土地利用政策。

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多元化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四、结论通过本次土地理调研,我们认识到武夷山乡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制定合理政策,并对农田、林地、草地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以推动武夷山乡乡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例文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例文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例文A practical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ocal geography of su mmer students汇报人:JinTai College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例文前言: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

本文档根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组织者乡土地理教学研究题组调查时间20xx年8月1日调查地点浐河长乐桥以北段(河流自南向北),自然长流水河道调查方式实地测量分析参与者乡土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调查内容调查浐河东西岸水深,并运用地转偏向力和曲流原理进行分析。

调查原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家乡的情感。

调查结果分段水深平直段东岸410西岸10弯曲段东南岸200西北岸40调查结果的分析(绘制示意图分析)1、平直段分析:由于该段河流自南向北流,且河段平直,所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右岸(东岸)偏,所以东岸水量大,侵蚀严重,侵蚀下的泥沙被水流带走,河床逐渐变深,河岸逐渐陡;左岸(西岸)由于水量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所以水浅岸缓。

2、弯曲段分析:弯曲的河段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远小于曲流原理,所以考虑曲流原理,凹岸(西北岸)会受到大量水流的冲击侵蚀,导致水深岸陡;凸岸(东南岸)水量小,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水浅岸缓。

河流两岸水位深浅规律北半球的河流,在自然河道常有水的情况下,平直河道,以水流方向为参照,右岸水深、左岸水浅。

弯曲的河道,凹岸水深,凸岸水浅。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恩施乡土调查报告

恩施乡土调查报告

恩施乡土调查报告恩施乡土调查报告一、引言恩施,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一个充满着浓厚乡土文化的地方。

我对恩施进行了一次乡土调查,旨在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现状。

本报告将从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地理环境恩施地处于大别山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气候宜人。

这里的山水环境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恩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蔬菜等。

此外,恩施还以茶叶产业闻名,茶园遍布山间,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三、民俗文化恩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土家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的人们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和苗族的“芦笙舞”。

我在调查中发现,恩施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歌舞、戏曲等表演形式,这些都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经济发展恩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也逐渐发展起了旅游业。

恩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是那些追求原生态、山水风光的人们。

恩施的农家乐也逐渐兴起,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农村体验。

此外,恩施还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茶叶加工、药材种植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教育与医疗恩施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学校数量和教育资源有所增加。

但相对于一线城市,恩施的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

医疗方面,恩施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有待改善。

这是恩施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需要加强的领域。

六、社会发展恩施的社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

同时,恩施的社会治安相对较好,人们的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

这也是恩施的一大优势,吸引了不少人来此定居。

七、结语通过对恩施的乡土调查,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恩施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恩施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希望这次调查能够为恩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黄冈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学校:黄冈师范学院班级:地理1003班
调查人:王云川陶涛调查地点:黄冈师范学院
一、调查目的
校园,以校址为依托,以业缘关系(师生、同学)为基础,形成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载体。

校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高度集中、日上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的土地利用功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校园展开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调查研究是此次调查报告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具体目的是:查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查清土地利用条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利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①区域内土地利用条件、各利用类型及分布
②各类用地的面积、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③土地利用分类及土地利用图编制
④分析各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指出开发利用的方
向、途径和反向
三、调查地点
黄冈师范学院新校区,新港二路、明珠大道、长河分别从学校的北、西、东通过。

校内有一个人工湖,教学楼主要有:主教、逸夫楼、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化生学院、化工学院、物科院,一个图书馆,一栋办公楼,两个食堂,两个供电房,十九栋学生宿舍。

现有校园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近51万平方米。

土地利用复杂。

四、调查报告
黄冈师范学院草图
①综合办公楼
②樱花园
③北区食堂
④北区1--6栋
⑤排球场
⑥西面绿化带
⑦主教广场
⑧北区供电房
⑨美术学院
⑩北区7—9栋
⑪图书馆○1
⑫科技广场
⑬未名湖
⑭化生,化工,物科,新传学院⑮操场
⑯南区10—12栋
⑰西门南草坪
⑱南区篮球场
⑲南区食堂前草坪
⑳南区食堂等生活设施
21南区13—19栋
22长河边农田
通过上述图标和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可以发现我们学校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很多方面,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搭配比例较合理;建筑物布局美观大方,配合一片片草坪,彰显了校园的美好风采。

当然仔细分析也会发现一些不合理得地方:
1.以未名湖为界,西为教学区东为生活区,导致生活区用地紧
张、拥挤,学生上课、生活不便。

2.绿地主要分布在西面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缺乏绿化及娱乐场
所。

3.教学楼较少,学生上课拥挤。

4.学生公寓16—19栋独立分布在一角,既不利于学生安全,也
不便学习和上课。

5.经过实地的考察发现,南区还存在石头泥土路,让学生很寒
心!!!
6.学生人数与生活区的供给不符,吃饭很拥挤!
五、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调查与实践,收获很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去做调查,还要学会在其中发现问题。

就这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讨论通过了以下解决方案:
1.土地利用及建筑建设在规划时应该更多的从实用性角度出
发,建设有使用的建筑而不是徒有其表耗资费事。

2.学校布局应该选择集中型,而不是把有些公寓布局在那么
偏远的地方。

3.应该加强学生生活区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