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18.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系指排入医院化粪池的污水和粪便;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及消毒以后,分别达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网络中,污泥供作农田肥料,未经排入化粪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内。新建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污水应实行分流,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18.2 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

18.2.1 医院污水的预处理可采用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两类。单纯机械处理法称为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称为二级处理。医院污水必须实行一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宜实行二级处理。

18.2.2 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kg,分3-4次投入。最佳投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粉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18.2.3 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院内应建造污水处理站,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一般按每张病床每日1吨污水量设计建造,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污水量较一般医院多,可按每张病床每日1.2吨污水量设计建造。医院污水处理站宜设在医院建筑群的下风侧,并宜设置绿化防护带与建筑群隔开。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有防腐蚀、防渗漏设施;

(2)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4)污水处理站应备有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设施,采用液氯消毒的必须通过加氯机投放液态氯,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投放氯气。

18.3 医院污水的消毒

18.3.1 加氯消毒法:医院污水处理站可采用液氯消毒法或次氯酸钠消毒法,小型医院的污水地亦可采用漂白粉消毒法。

(1)液氯消毒法:用加氯机,以定时定量加氯法投放浪氯。小型的污水池,允许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液氮。必须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为20-3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为10-20mg/L。实际加氯量可按出口污水中余氯量进行调整。

(2)氯酸钠消毒法:可电解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产生次氯酸钠溶液他可直接购买次氯酸钠溶液,一般采用虹吸法投放到污水中进行消毒,加氯量参照液氯消毒法确定。小型污水池,亦可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农氯酸钠溶液。

(3)漂白粉消毒法:仅适用于小型污水池,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投放量参照液氯消毒法确定。

18.3.2 其他消毒法:可采用二氧化氯、臭氧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18.3.3 医院污水的排放质量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消毒效果有关的指标要求见下表18-1。

18.3.4 监测要求

18.3.4.1 总余氯应每月监测1-2次,按GB/T898-89中N,N—二乙基-1,4-本二胺分光光度法或GB/T897-89中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进行监测。

18.3.4.2 粪大肠菌群数应每月监测1次,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多管发酵法进行。

医院废水消毒处理常见的两种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医院废水消毒处理常见的两种方法:氯化法和臭氧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并对目前创建卫生城市中有关乡镇医院废水处理指出了可行的实用方法。 清毒处理医院废水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本文就目前国内常用的化学处理法作一综述。 1 氯化法处理医院废水 氯作为一种氯化和消毒的化学药剂,从十九世纪英国皇家污水委员会首次应用污水处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氯化法处理根据投加氯化物的不同又分为次氯酸钠法、液氯法和二氧化氯法。 (1)次氯酸钠投加法 次氯酸钠(NaClO)是最原始的消毒处理方法之一。该方法由于原料来源方便、产品稳定安全、运输方便等特点,应用较为广泛。次氯酸钠作为商品在市场可以购买,也可以现场制作。目前小型医院废水处理现场制作一般采用电解食盐法。但次氯酸钠消毒能力弱,处理过程中带来废渣,正逐步被其它产品替代。 (2)液氯法 液氯消毒以它消毒能力强、价格便宜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和医院污水消毒。液氯的含氯浓度高,有效氯含量达99%以上,比次氯酸钠溶液高5~10倍。但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有 毒气体,必须有专用的贮存设备和加氯设备。目前,典型的加氯设备有人工定时开启式加氯和自动提升加氯。但有关资料研究表明,液氯(Cl2)会与氨反应生成一氯胺、二氯胺及三氯胺而消耗液氯,也能形成有致癌作用的三卤甲烷(THM),加上液氯的不完全性,所以液氯消毒受到限制。 (3)二氧化氯法 二氧化氯(ClO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其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15倍左右,是一种强氧化剂。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的高效消毒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它能有效地破坏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蒽醌、氯仿、四氯化碳、酚、氯酚、氰化物、硫化氢及有机硫化物等。能很好地氧化水中一些还原状态的金属离子如Fe2+、Mn2+、Ni2+等。二氧化氯最大的优点在于与腐殖质及 有机物反应几乎不产生发散性有机卤化物,不生成并抑制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三卤甲烷,也不与氨及氨基化合物反应。有医院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汇总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 制度汇总

**医院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5月29日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目录 1、医院污水处理管理机构 2、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3、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4、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 5、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职责 6、医院污水处理站交接班制度 7、医院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8、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9、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0、医院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11、医院污水处理站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中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严格遵守院内一切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站内各项操作规程。 3、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器、焊接等)操作工,必须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下方可独立操作。 4、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装工作服,使用酸碱,腐蚀性化学药品

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电器设备、线路发生故障,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排除。 6、增强防火意识,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杜绝火灾隐患。设置消防器材,全体员工要学会使用和保管。 7、在污水池上工作,严防溺水事故,登高作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8、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10、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1、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3、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14、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5、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6、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新型医院污水处理消毒方案

长春市中医院 污水安全环保性消毒应用` 技 术 方 案 : *

目 录 第一章 医院污水消毒剂应用概述 (1) 1-1 医院污水危害 (1) 1-2 医院污水消毒存在问题 (1) 第二章 设备更换方案 (3) 2-1 消毒设计规范依据 (3) { 2-2 设计消毒水量及出水消毒要求指标 (3) 2-3 思路及实施 (3) 2-5 费用报价和可提供资料 (5) 2-6 完善的服务体系 (6) 第三章 洁王子活性氧医院污水消毒粉 (6) 3-1 洁王子消毒粉主要成分 (6) 3-2 洁王子消毒粉杀菌原理 (7) 3-3 洁王子消毒粉杀菌特点 (8) 】 3-4 活性氧消毒剂产品 (9) 3-5 洁王子消毒系统的节能减排优势 (10) 第四章 洁王子消毒与二氧化氯消毒对比 (13) 4-1 洁王子牌消毒粉与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综合特点对比) (13) 4-2 洁王子牌消毒粉与二氧化氯消毒方式(各项成本对比) (15) 第五章 洁王子消毒与二氧化氯消毒成本对比 (17) 根据长春市中医院污水实际排放及运行状况,成本核算如下: (18) 医院污水日排放量为500吨每天,则运行成本如下 (18) 《 人力成本:洁王子无需专人操作,一人兼职即可。 (18) 二氧化氯需要2名经专业培训的工人操作,以每人每日50元工资计。 (18) 药剂成本:洁王子为元每吨污水,每天需4509.0500=?元 (18)

第一章医院污水消毒剂应用概述 1-1 医院污水危害 医院污水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污染水体,每升医院污水中含20余万种有害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芽孢等。医院污水排放处理后,经过循环处理可能还会成为人们所用的民用水(包括中水和饮用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水体污染与现代社会人类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大幅增加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医院污水具有急性传播和潜伏性传播等特征,不经有效严格消毒会成为疫病扩散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根据国家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要求,医院污水应予集中处理达到医院污水的排放标准,消毒合格方可排放。(技术咨询:4) 1-2 医院污水消毒存在问题 目前医院污水消毒普遍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但二氧化氯消毒方式存在不安全、不环保、具有腐蚀性等问题。 (1)不安全、不环保 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料盐酸是公安局和戒毒所双重监管的一类危险物品,极易挥发、爆炸,在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有相当高的安全隐患。盐酸一旦泄露,对人群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制取二氧化氯时,要注意盐酸与亚氯酸钠的浓度控制。反应物浓度过高(如:使32%的浓盐酸和高于24%的亚氯酸钠)会发生爆炸。二氧化氯发生器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一、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废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废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用氯化法消毒能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已广为人知,这是因为氯与水中有机物作用,同时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形成了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卤化物。美国规定三卤甲烷(THMS)的最大浓度为100μg/L,德国、加拿大、日本也分别规定为25μg/L、350μg/L、100μg/L,我国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也规定了氯仿的上限为60μg/L。有鉴于此,废水消毒一是要控制恰当的投剂量,二是采用其他消毒剂代替,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二、消毒剂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类、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次氯酸类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氯片、次氯酸钠等形态,主要是通过HOCl起消毒作用。次氯酸类消毒剂的弱点是容易和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氯代烃,而氯代烃已被确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同时处理过的水会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气味。次氯酸类消毒剂粉尘和放出的氯气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及皮肤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触及皮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存放环境要阴凉、通风和干燥,远离热源和火种,不能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储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装卸时动作要轻,避免碰撞和滚动。 次氯酸类消毒剂消毒时往往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这也是使用次氯酸类消毒剂会产生氯代烃的根本原因,而臭氧和二氧化氯消毒时发生的是纯氧化反应,因而可以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在杀菌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值),去除水中的部分CODCr。二氧化氯消毒与臭氧或紫外线消毒相比,前者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高(大约0.1元/m3);后者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费用低(大约0.02元/m3)。 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消毒的效果,经过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的二沉池出水或回用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要求,但他们的缺点是瞬时反应,无法保持效果,抵抗管道内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因此在回用水系统使用这两种方法消毒时,往往需要在其出水中再投加0.05~0.1mg/L二氧化氯或0.3~0.5mg/L的氯,以保持管网末梢有足够的余氯量。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医院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 2016年11月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废水来源 (1) 1.3原水指标 (1) 1.4处理目标 (3) 2.处理流程设计 (4) 2.1流程设计 (4) 2.2预期处理效率 (6)

3.主要设施及构筑物参数 (7) 3.1 格栅渠 (7) 3.2调节池 (7) 3.3混凝沉淀池 (8) 3.4集泥池 (8) 3.5应急事故池 (8) 3.6消毒系统 (9) 3.7 出水池 (10) 3.8污泥脱水系统 (10) 3.9投药系统 (10) 3.10设备间 (11) 3.11电气自控 (11) 3.12除臭系统 (12) 3.13传染病房污水预消毒 (12) 4构筑物及设备汇总表 (13) 5.环保及废弃物处置 (17)

6.投资估算 (18) 6.1投资估算范围 (18) 6.2土建工程 (18) 6.3设备及安装 (18) 6.4其它费用 (19) 6.5工程估算 (20)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 8. 工程建设进度 (21)

1.概述 1.1项目名称 医院废水处理工程。 1.2废水来源 排水主要包括:门诊、病房、手术室、化验等各类科室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以及行政、医务人员和陪护家属产生的生活用水,以及医院其它杂用废弃水。 1.3原水指标 水量: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按方法(1)以分项用水定额计算

按方法(2)床位数经验算法计算,该医院编制床位数为1800个,以400L/床*d,污水排放量为720m3/d,以日变化系数为2计,日最高污水排放量为1440 m3/d。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考虑一定冗余及医院发展,本方案设计污水量为1500m3/d。即设计流量为62.5 m3/h。 水质: 原水水质如下表: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最新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1、污水处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执行。 2、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该培训并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3、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氯消毒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 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方能排放,使处理后的污水经防疫站化验合格,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污水处理站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5、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污水处理的生物监测总余氯应每日监测,粪大肠菌每月一次。 每日测定水质,水量、并做好记录。 6、服从环保、防疫部门管理指导,协助采样检验。 7、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个人卫生,应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液、 温水),而且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附:医院污水的排放标准 为了防止到有病原体的污水污染环境和危害人民健康,根据国家经济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医院污水经处理与消毒后,应达到下列标准:1、连续3次各取样500ml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总大肠菌群 数不得大于500个/L。 2、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接触时间和接触池水中的余氯含量见表: 医院污水类别接触时间(H)总余氯mg/L 综合医院污水不少于1 4—5 含肠道致病菌污水不少于14—5 含结核杆菌污水不少于1.5 6—8 3、污水处理构筑物中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泥排入时应达到下列标准: 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少于10﹣2;10g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处 处理构筑物的医院,对有传染性的粪便,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 理;医院污水经处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质与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几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摘要: 针对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的现状, 分别介绍了紫外线消毒、液氯消毒、臭氧消毒等污水消毒工艺的原理及设备组成和各自特点, 并对这几种消毒工艺进行了综合比较, 指出了每种工艺的适用范围, 以指导相关人员合理选择,提高污水消毒效率。 关键词: 城市污水, 消毒工艺, 原理, 特点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已经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数量仍很可观, 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 必须在去除掉这些微生物以后, 废水才可以安全地排入水体或循环再用。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对城市水体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更多关注。消毒是灭活这些致病生物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 水处理专业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污水消毒的最佳方法。 1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医院污水消毒技术总结

医院污水消毒技术总结 医院废水指门诊、洗衣房、显影室、各类检验室、病房、病理解剖室、手术室等处排出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 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性质相差很大,医院废水还具有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空间污染等特征,可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活性氧消毒剂产品):单过硫酸氢钾单剂吸潮或溶于水中,会迅速分解释放出活性氧和硫酸钾,所以复合盐单剂不能直接用于消毒,只能以其为主要活性成分建立一个平衡稳定的系统,提高稳定性,延长有效期。 经由系统平衡处理过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为粉末状物体,需要溶解成1% ~ 2% 的溶液,按不同的使用比例定量添加到待消毒水体中。 溶于水后经链式反应连续释放活性氧进而形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等多种活性成分,不产生有害物质,高效消毒,其氧化能力较强,氧化势能高,超过氯化物、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能够把水中的氯离子氧化为氯气,把醇类、醛类等有机物氧化为有机酸。 单过硫酸氢钾标准电极电势为1.82V,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27V),低于臭氧(2.07V),既克服了氯气氧化能力相对较弱、用量大而且产生副产物的缺点,也避免了臭氧持续性差的弊端。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投加量为5 ~ 10mg/L,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受温度、pH 值影响较小。 受CODCr、BOD5 等影响较大。 液氯消毒

氯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易压缩成琥珀色透明液体即为液氯。 液氯的相对密度约为水的1.5倍,氯气的相对密度约是空气的2.5 倍。液氯加入水中即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l2+H2O=HOCl+Cl-+H+ 反应生产的次氯酸能够深入细菌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出水的参考加氯量(以有效氯计)一般为30 ~ 50 mg/L。 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参考加氯量一般为15 ~ 25 mg/L。运行中应根据余氯量和实际水质、水量实验确定氯投加量。 液氯的消毒效果与水温、pH 值、接触时间、混合程度、污水浊度、所含干扰物质及有效氯浓度有关。 混合时间为5 ~ 15s。混合方式可采用机械混合、管道混合、静态混合器混合、跌水混合、鼓风混合、隔板式混合。氯消毒时间采用30min,保证余氯量不小于0.5mg/L。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ClO2)是黄色气体,带有辛辣味,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2900mg/L。制备方法有化学法和电解法。 化学法以氯酸盐或亚氯酸盐和盐酸为原料;电解法是利用食盐和水为原料,通过特制的隔膜电解槽,产生气体或液化的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中氯以正四价态存在,其活性可为氯的2.5 倍,因而有较高的杀菌效果。 二氧化氯在与微生物接触时先吸附在细胞壁上,然后透过细胞壁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分开,致使微生物酶及其他蛋白质变性,或破坏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其死亡。 次氯酸钠消毒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医院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2017年5月29日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目录 1、医院污水处理管理机构 2、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3、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4、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 5、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职责 6、医院污水处理站交接班制度 7、医院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8、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9、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0、医院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11、医院污水处理站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严格遵守院内一切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站内各项操作规程。 3、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器、焊接等)操作工,必须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下方可独立操作。 4、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装工作服,使用酸碱,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电器设备、线路发生故障,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排除。 6、增强防火意识,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杜绝火灾隐患。设置消防器材,全体员工要学会使用和保管。 7、在污水池上工作,严防溺水事故,登高作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8、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10、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1、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

操作 13、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14、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5、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6、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7、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 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城市污水消毒工艺方法

城市污水消毒工艺方法 一、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nm~400nm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nm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7nm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总能量的30%,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波段的存在,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2、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 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 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消毒器属承压型,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3、紫外线消毒的特点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工艺安全简单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外,运行、管理、劳务和维修费用也低,近20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紫外线消毒工艺对紫外穿透率较低的水质并不适用,如未经处理或只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SS高于30mg/L的污水。这种情况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不但会增加能耗,还会造成消毒效果不好。而对于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和再生水,紫外穿透率一般为40%~80%,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的消毒能力,当处理水离开反应器之后,一些被紫外线杀伤的微生物在光复活机制下会修复损伤的DNA分子,使细菌再生。 二、化学消毒方法-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 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ClO)溶液消毒时,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18.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系指排入医院化粪池的污水和粪便;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及消毒以后,分别达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网络中,污泥供作农田肥料,未经排入化粪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内。新建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污水应实行分流,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18.2 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 18.2.1 医院污水的预处理可采用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两类。单纯机械处理法称为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称为二级处理。医院污水必须实行一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宜实行二级处理。 18.2.2 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kg,分3-4次投入。最佳投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粉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18.2.3 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院内应建造污水处理站,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一般按每张病床每日1吨污水量设计建造,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污水量较一般医院多,可按每张病床每日1.2吨污水量设计建造。医院污水处理站宜设在医院建筑群的下风侧,并宜设置绿化防护带与建筑群隔开。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有防腐蚀、防渗漏设施; (2)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4)污水处理站应备有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设施,采用液氯消毒的必须通过加氯机投放液态氯,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投放氯气。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医院污水规范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安全有效,防止带有病原体的污水污染环境,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医院污水须经污水站消毒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严禁超标排放。 (三)污水处理站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职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培训持证上岗,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做到正确维护和使用。 (四)污水处理工严格遵守污水站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运行及工作记录,熟练掌握和运用应急预案。 (五)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每日测定水质、水量,污水处理的生物监测总余氯每日监测,粪大肠菌每月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六)完善污水站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做好污水站维护保养工作,按计划对构筑物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定期更换联轴器易损件,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 (七)严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设备故障,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及各项工作记录。 (八)每年对污水池内的污泥和杂物清淘一次,保证污水池的有效容积和药剂的消毒效果。 (九)每次停泵后,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行必要处理,

并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等。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的润滑油、润滑脂及其他杂物丢入污水处理设施内。 (十)妥善保存碘滴法和比色法检测余氯用的药水,放置于冰箱冷藏室内,取出少量使用,定期换新药水。保持化验用的器皿洁净。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防溺水事故。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着工作服,使用酸碱、腐蚀性化学药品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对各种管道闸阀定期进行启闭试验。制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十二)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排除电器设备故障,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杜绝火灾隐患,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十三)严格交接班。注重个人卫生。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管理人员下班前锁好门窗,关闭水电开关。 (十四)保持污水站内外环境清洁。 (十五)污水处理站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人员进行考勤、分配检查考核与评价,具体组织本班组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场地卫生管理。

医院污水+水量计算+消毒处理

第一章医院污水基本情况介绍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污水是一种特殊的污水、除含有化学性污染物外(化学污染物的危害是国外这几年的研究重点),主要是病原体污染,是传播疾病白危险污染源之一。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性的重新评价和加强完善医院污水处理设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建设部、环保局等)的重视,国家计委已经安排特殊国债5000万元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改善。 1.1医院污水的性质 1.1.1医院污水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医院排放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相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另外,还有食堂、家属宿舍等排放的生活污水。 医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其一是病原性微生物;其二是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包括常规的用COD、BOD5表示的有机污染物:其三是放射性污染物。表1 为医院各部门排水情况及主要污染物。

1.2医院污水的水量 根据GBJ15-8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医院、疗养院等设施的用水量如表2所示。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提出的综合医院排水量为: (1)设备比较齐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d),K=2.L~2.2; (2)一般设备的中小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300~400L/(床d),K=2.2~

2.5; (3)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250~300L/(床d),K=2.5。 第二章医院污水消毒工艺 医院污水处理中,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水中的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使水中的微生物数量满足人类健康要求的过程,称为消毒。 目前消毒方法很多,从分类上讲,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物理法有加热消毒、冷冻、辐射、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消毒灯,化学法有加氯或氯氨法消毒以及臭氧消毒等。目前国内通常使用化学法。化学法处理医院污水常用的消毒剂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氯化类消毒剂和氧化类消毒剂。氯化类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三合二、次氯酸钠等,其中应用较为普通的为液氯和次氯酸钠。氯化消毒剂主要是通过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从而是污水中的有害菌被杀灭。 医院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工艺就是以杀灭污水中各种致病菌的消毒。消毒主要包括:臭氧消毒、液氯消毒、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处理技术。 2.1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将微生物杀死而是通过去掉它的繁殖能力而进行消灭,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波长范围为200~275nm的C波紫外线,其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功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光照射流水,使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从而杀灭水中的细菌、病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汇编.doc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篇一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 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9、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篇二 医院污水处理站直属总务科管理,污水站应24小时不间断开转设备,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 处理后污水的检测: 1、污水站操作人员对处理后的污水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并将检测结果(余氯、PH值)作详细记录,每月定期上报卫生局。 2、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

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MPN/L)的情况。 3、按照卫生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 4、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四、对自检、院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在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科领导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并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 五、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 六、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条款执行。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篇三 1.管理人员要准时上下班,注重礼节礼貌;不在办公区域内进食任何食品;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串岗、不擅自离岗;不利用上班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室内办公用品整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无杂物,门窗清洁,玻璃明亮,窗纱、窗帘洁净;墙上规章制度等悬挂整齐,墙壁无涂抹痕迹,无蜘蛛网,无污渍;桌椅、茶几、柜体干净,无杂物堆放,茶具洁净,痰盂纸篓经常清理;下班后关好门窗,关闭电源,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桌面干净;厂内其它明文规定不得违反事项。 2.管理人员在上班时间内,应注意仪容仪表,总体要求是:得体、大方、整洁。 3.运行报表由管理人员填写,本报表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每日上午八点至次日早午八点,本报表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口腔科消毒及污水处理情况说明

口腔科消毒及污水处理情况说明 为满足我院门诊及住院病员日益增长的口腔疾病诊疗需求,拟开设口腔科门诊治疗。而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口腔感染的严重性及隔离感染源的重要性日益关注,做好口腔科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扩散,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是口腔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我院医务科、院感科指导下,拟在现有条件下建立口腔科治疗门诊,现将消毒隔离及污水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口腔科工作制度、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污水消毒处理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科室管理。由院感科组织或由科室自行组织学习的方式,对科内人员进行消毒隔离、手卫生规范等知识培训,使科室人员掌握口腔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掌握消毒隔离方法,自觉、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无菌操作规程。 三、布局流程基本合理。设有候诊区、诊疗区、牙科X 光室、消毒室、技工室,每室相对独立,基本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四、消毒流程: 1、空气的消毒:

定时打开窗户,保持诊室空气通风室内空气新鲜,每日上午、下午时用人机共存消毒机消毒空气各2小时。 2、治疗台面及地面的消毒: 治疗台面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各擦洗一次,每操作一人前后再擦洗一次,地面每日上班前、午休时和下班后各拖地一次,有明显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mg/L 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后拖净。 3、口腔器械的消毒: 口腔器械用后冲净表面的污物,再按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流程处理,包装后行高压蒸汽灭菌。手机用后进行内、外部彻底清洗、干燥,喷清洗润滑剂,包装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包外贴指示胶带,一套无菌物品供一名患者使用。对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采用2%戌二酫浸泡10小时后冲洗储存备用。 4、个人防护: 医护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带饰物,定时修剪指甲,每周清洗工作服至少2次,操作时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止自身感染,每操作一人前后要洗手,治疗下一个患者要更换手套,一次性手套用后按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及院内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日清日洁,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登记、称重、转运、暂存流程管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知识讲解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18.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系指排入医院化粪池的污水和粪便;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及消毒以后,分别达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网络中,污泥供作农田肥料,未经排入化粪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内。新建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污水应实行分流,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18.2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 18.2.1医院污水的预处理可采用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两类。单纯机械处理法称为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称为二级处理。医院污水必须实行一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宜实行二级处理。 18.2.2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kg,分3-4次投入。最佳投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粉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18.2.3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院内应建造污水处理站,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一般按每张病床每日1吨污水量设计建造,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污水量较一般医院多,可按每张病床每日1.2吨污水量设计建造。医院污水处理站宜设在医院建筑群的下风侧,并宜设置绿化防护带与建筑群隔开。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有防腐蚀、防渗漏设施; (2)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4)污水处理站应备有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设施,采用液氯消毒的必须通过加氯机投放液态氯,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投放氯气。 18.3医院污水的消毒 18.3.1加氯消毒法:医院污水处理站可采用液氯消毒法或次氯酸钠消毒法,小型医院的污水地亦可采用漂白粉消毒法。 (1)液氯消毒法:用加氯机,以定时定量加氯法投放浪氯。小型的污水池,允许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液氮。必须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为20-30mg/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绵阳安州善行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2017年6月7日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目录 1、医院污水处理管理机构 2、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3、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4、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 5、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职责 6、医院污水处理站交接班制度 7、医院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8、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9、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0、医院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11、医院污水处理站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严格遵守院内一切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站内各项操作规程。 3、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器、焊接等)操作工,必须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下方可独立操作。 4、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装工作服,使用酸碱,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电器设备、线路发生故障,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排除。 6、增强防火意识,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杜绝火灾隐患。设置消防器材,全体员工要学会使用和保管。 7、在污水池上工作,严防溺水事故,登高作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8、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10、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1、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3、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14、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5、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6、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7、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 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9、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46840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2017年5月29日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目录 1、医院污水处理管理机构 2、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3、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 4、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 5、医院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职责 6、医院污水处理站交接班制度 7、医院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8、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9、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0、医院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11、医院污水处理站自检自查报告 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严格遵守院内一切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站内各项操作规程。 3、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器、焊接等)操作工,必须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下方可独立操作。

4、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装工作服,使用酸碱,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电器设备、线路发生故障,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排除。 6、增强防火意识,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杜绝火灾隐患。设置消防器材,全体员工要学会使用和保管。 7、在污水池上工作,严防溺水事故,登高作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8、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10、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1、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3、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14、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18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系指排入医院化粪池的污水和粪便;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及消毒以后,分别达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网络中,污泥供作农田肥料,未经排入化粪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内。新建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污水应实行分流,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18 .2 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 18.2.1 医院污水的预处理可采用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两类。单纯机械处理法称为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称为二级处理。医院污水必须实行一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宜实行二级处理。 18.2.2 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性医院 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kg,分3 - 4次投入。最佳投 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粉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18.2.3 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院内应建造污水处理站,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一般按每张病床每日1 吨污水量设计建造,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污水量较一般医院多,可按每张病床每日1.2 吨污水量设计建造。医院污水处理站宜设在医院建筑群的下风侧,并宜设置绿化防护带与建筑群隔开。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有防腐蚀、防渗漏设施; (2 )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4)污水处理站应备有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设施,采用液氯消毒的必须通过加氯机投放液态氯,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投放氯气。 18.3 医院污水的消毒 18.3.1 加氯消毒法:医院污水处理站可采用液氯消毒法或次氯酸钠消毒法,小型医院的 污水地亦可采用漂白粉消毒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