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相关分析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相关因素临床分析本文将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在妊娠晚期位于子宫颈口或子宫颈内口的情况。
胎盘植入则是指胎盘附着在子宫内膜深层或肌层内。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妊娠并发症,可能引起严重的产科问题。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大约为0.5%-1%,多见于多胎妊娠或前次产经有类似病史。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较前置胎盘低,但更加危险。
胎盘植入多见于子宫切除后再次妊娠、子宫手术史、不正常胎位、高龄产妇等情况。
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在临床上可能引起严重的出血、产程难以进展、胎儿窒息、早产等问题,甚至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
因此,了解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 妊娠前期检查不到位相关研究表明,妊娠前期检查不到位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前期检查包括孕前体检、孕期产检、B超检查等。
如果怀孕前及孕期没有及时发现胎盘异常,可能会导致出现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等危险情况。
2. 孕妇年龄孕妇年龄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高龄产妇存在较高风险。
孕妇年龄增加,子宫肌肉收缩能力降低,胎盘植入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因此,高龄孕妇需要加强产前护理和监测,如定期检查胎盘位置、临床症状等。
3. 前次产经病史对于有前次产经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史的孕妇,需要更加注意。
这些孕妇一旦再次怀孕就需要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检查和监测。
如B超定期监测胎盘位置等。
4. 子宫手术史子宫手术史是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子宫肌瘤切除、宫腔粘连分离、剖宫产等,这些手术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与肌层,导致胎盘着床困难或异常。
5.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是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
在多胎妊娠中,由于子宫内膜面积减小,导致胎盘着床面积减小,从而增加前置胎盘的风险。
因此,多胎妊娠需要注意及时诊断并及时治疗,避免威胁到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在孕产妇中较常见。
了解以上相关因素,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68例临床分析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68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以及高危因素和预防工作。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我院的治疗,以产程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母婴病死率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结果:产程出血量在500ml以下的有41例,占60.3%,切除子宫的有20例,占29.4%,没有1例母婴死亡的。
结论:我院采用宫颈环扎术有效的起到止血作用,同时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并且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由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中央性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保守治疗手术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危险并发症,而中央性前置胎盘是由于胎盘组织覆盖整个宫颈内口引起最严重的胎盘植入类型,所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急重症,病情复杂,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还易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贫血、感染、胎位异常,甚至休克[1]。
中央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对于并发胎盘植入会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和出血量,情况不易控制,增加了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胎盘植入的诊断较难,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处理治疗较为棘手,我院目前以个体治疗和对症治疗结合的期待治疗方法,尽量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平安。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和高危因素及预防工作,有利于终止妊娠前的风险预防,提高手术技巧,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68例,平均年龄26.5岁,68例均为单胎妊娠,其中有44例人工流产次数不少于2次,有18例人工流产2次,剩余6例无流产史、生育史和手术史。
在临床表现上,有27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是在产检时B型超声高度怀疑为中央性前置胎盘,有41例出现阴道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17例有轻中度的贫血,8例B型超声提示为胎位异常,臀先露。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评估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评估妊娠28 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1] 。
胎盘植入最常见于前置胎盘产妇,当胎盘附着部位功能性子宫内膜缺损或发育不良,绒毛组织可直接种植于子宫肌层甚至穿透肌层达到浆膜层。
本研究通过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前置胎盘患者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评估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9 家医院的前置胎盘患者资料共955 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病例组,单纯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为对照组。
1.2 方法1.2.1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妊娠12 周开始进行规范产检,妊娠28周B超诊断为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过程中胎盘剥离困难,术后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的病例为病例组;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过程中胎盘自娩,排除胎盘植入病例为对照组。
1.2.2 彩超阳性结果标准彩超检查显示广泛性或者局灶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伴湍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15 cm/s] 的血池;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出现过多血管;胎盘周围血管明显扩张。
1.2.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剖宫产史、刮宫史、流产史、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前置胎盘史、吸烟或吸毒史、产褥感染史或盆腔炎史或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形态异常、双胎或多胎、前置胎盘的类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辅助生殖、产前出血史共17 项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 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非条件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用风险评估方程计算的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比较采用Hosmer-Lemeshow拟拟合优度检验,以P0.05 )。
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几率分别是23.8%、44.4%、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71,P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风险评估胎盘植入若能在产前得到诊断并选择性终止妊娠将得到最好的妊娠结局,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风险评估系统,目前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研究主要包括高危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等)[8]。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目的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临床分析和探究。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患者100例,其中,前置胎盘6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40例,分别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孕次、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等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通过临床研究,研究组患者孕次、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vs25.0%),P<0.05,且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孕妇而言,其年龄过大、孕次过多、中央型前置胎盘等都是造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母婴均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标签: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风险因素前置胎盘即胎盘覆盖于子宫颈内口上或者种植在子宫下段,是比较常见的产前出血疾病[1]。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产科中较为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严重时会造成患者产前、产中及产后大出血,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增加了切除子宫的几率,甚至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因此,进行早期诊断、提高诊疗水平,选择最佳的分娩时机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2]。
本文对产科住院分娩患者前置胎盘6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产科住院分娩患者100例,其中,前置胎盘6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4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对照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文化程度:高中及大专以上占38例例,高中以下占22例,孕周在31~40w,平均孕周为(37±5)w;研究组患者文化程度:高中及大专以上占28例,高中以下占12例,孕周31~39w,平均孕周为(36±6)w;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孕周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与护理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与护理分析了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9例,探讨正确的护理措施与方法。
对患者充分做好各期护理工作,多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多一些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护理质量。
标签: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临床分析;护理中央性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发生率高。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而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发生胎盘植入随之增加,胎盘植入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常常导致不用可预见的大出血,不易控制,很大程度增加了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概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1]。
本文对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产科17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7月本院分娩1718例,疤痕子宫188例,前置胎盘58例,其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9例,均为经产妇,孕次2-6次,平均4次,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36周。
1.2 临床表现孕晚期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3例,其余孕期无异常表现1.3 结果19例中保守治疗8例,子宫动脉结扎2例,介入栓塞治疗2例,子宫切除3例(均为中央性前置胎盘)。
宫腔填塞4例,剥离胎盘送病理学检验,均见子宫肌层碎片。
2 治疗2.1 期待疗法主要予抑制子宫收缩,止血,预防感染,纠正贫血为主。
应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产儿存活率,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若胎龄34<周,近日需终止妊娠者,应促胎肺成熟,用地塞米松每日5—10g,连用2—3天,有利于减少产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
2.2 手术治疗无症状孕足月应在术前准备充分的条件下行手术治疗。
术中根据胎盘植入情况,胎盘植入面积小,出血不多,行人工剥离胎盘,其残留胎盘,予刮匙搔刮,迅速缝合出血处,并用凝血酶沙条填塞宫腔压迫止血[2]。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措施。
方法2010年3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了228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有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危险因素。
结果前置胎盘患者出现胎盘植入与患者孕次、流产史、子宫瘢痕史、前置胎盘类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组患者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休克率、输血率以及出血量方面进行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手术期患儿死亡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可比性。
结论针对前置胎盘患者,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分析患者孕次、流产史、子宫瘢痕史以及前置胎盘类型,以免患者出现胎盘植入症状,加强分娩前的诊断力度,做好预防措施,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标签: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危险因素前置胎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产前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胎盘附着在子宫下缘覆盖在宫颈内口,所处位置低于胎先露部[1]。
胎盘植入具体是指胎盘绒毛附着部位紧密连接子宫肌层,结合子宫肌层内胎盘绒毛的侵入深度,又可将胎盘植入分为三种类型:①胎盘粘连;②胎盘植入;③穿透性胎盘植入[2]。
近几年,临床上使用剖宫产的频率不断增加,导致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病率大幅度上升。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危害,而且还有可能会威胁到母婴生命安全。
本次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28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8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0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40例患者合并有胎盘植入,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余1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5±8.4)岁,患者孕周为31~39w,平均孕周为(36.3±6.6)w,孕次为1~5次,平均孕次为(2.3±1.3)次。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27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胎盘植入27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子宫切除7例,新生儿重度贫血1例,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
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发生严重的产时大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产前诊断率并对临床处置非常有价值。
产时有效控制出血是治疗的关键,子宫去留应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出血多少、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判断。
关键词: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彩超;止血方法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产时出血,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也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声对前置胎盘诊断的价值早已肯定,而胎盘植入产前确诊比较困难。
为了进一步讨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现对我院3年间诊治的27例妊娠晚期前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141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27例。
对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前置胎盘类型、是否合并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 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第2版[1]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定义,141例前置胎盘均通过B超及分娩后证实,其中129例剖宫产分娩,12例阴道分娩。
27例胎盘植入均为术后或产后病检证实。
产后出血标准为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应用容量法及称重法估计失血量。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果2.1 胎盘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与孕周及年龄关系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27例,孕妇平均年龄(31.48±4.68)岁,平均孕周(36.04±2.53)周,前置胎盘无胎盘植入组平均年龄(30.72±4.37)岁,平均孕周(37.06±2.37)周。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xx年xx月xx日•引言•文献回顾•病例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目•临床结果分析•结论录01引言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母儿结局。
研究针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和背景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有利于改善母儿预后,提高产科质量。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对母儿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总结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诊断、治疗、母儿结局等。
研究方法02文献回顾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前置胎盘可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分类根据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的程度和位置,前置胎盘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
Ⅰ度前置胎盘是指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接近,但未覆盖宫颈内口;Ⅱ度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Ⅲ度前置胎盘是指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前置胎盘的定义前置胎盘的定义和分类VS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发生率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甚至侵入子宫肌层。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发生率在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影响因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产次、子宫手术史、子宫发育异常等。
高龄孕妇、经产妇、有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以及子宫发育异常(如子宫纵隔、黏膜下肌瘤等)的人群发生胎盘植入的几率较高。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时,孕妇发生大出血、休克、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其危险因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5T15:27:25.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戴宏娟
[导读] 临床中胎盘前置和前置胎盘是比较危险的并发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发病因素,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改善孕妇的围生期安全。
戴宏娟
(庆安县妇幼保健院 152400)
【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临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2010年至2011年对我院接收的7968例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产妇中有96例是出现了前置胎盘的症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临床相关问题。
结果临床中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两者的发生率是1.2%,而两者合并出现的几率为12.5%,引起胎盘前置与胎盘植入的原因主要有产次、孕周、产妇年龄、胎盘位置等,临床中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会让母体和胎儿均出现危险,生产后两者均会有并发症产生。
结论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危急母体和婴儿的产后安全,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给母婴带来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38-02 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在妊娠妇女中比较多见,其危险性比较大。
这两类情况不仅在生产时会引起大出血和难产症状,导致产妇什么安全受到影响,还会让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果危急的话,需要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治疗,这样患者就没有了生育能力,影响是比较大的。
目前产前前置胎盘的检出率比较高,可是对胎盘植入的检查率比较低,因为没有足够的依据。
我院为了对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提升,进行了研究,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接收了7968例产妇,这些产妇中一共有96例出现了前置胎盘的症状,最小的患者是23岁,最大的患者是42岁,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的标准。
其中,16例经产妇,80例初产妇,产妇孕产次在1次至5次不等,平均孕产次为(25±13)次。
1.2 临床诊断标准
第一,早产指的是孕周在28周至37周之间的分娩。
第二,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轻度窒息指新生儿出生1 min内Apgar评分在4至7分之间,重度窒息为0至3分。
第三,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娩出胎儿后24 h内,阴道发生500 ml以上的阴道出血。
第四,分娩中、术中和产前B超检查证实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于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证实或是娩出胎儿后发生。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依据,术后实施B超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追踪。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胎盘位置、孕周、孕产次以及产妇年龄等有关临床资料。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发生率所有7968例产妇中,96例产妇发生了前置胎盘问题,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2%,其中,12例产妇为胎盘植入合并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2.5%(12/96)。
2.2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产妇并发症单纯前置胎盘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3 相关因素分析导致产妇发生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胎盘位置、孕产次、孕周和年龄等,且不同因素所导致的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前置胎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产妇于妊娠晚期的时候会有较大的出血几率,一般发生率是在0.24%至1.8%之间,胎盘植入比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要高一些,目前对于这两者的研究显示,均有提升的趋势,都已经超过了1%,甚至达到了5%。
医疗界关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研究还不够,不能够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寻找,和产妇年龄、产次、胎盘位置等等有较大联系。
前置胎盘容易让产妇出现大出血症状,因此具有生命危险性,如果患者再有胎盘植入的情况,那么就会进一步增加出血的几率,患者的子宫肌壁受到绒毛入侵,徒手进行胎盘剥离,引起产后大出血,而且前置胎盘还会让胎儿的生长受到影响,对母体和胎儿来说均是比较危险的因素[1]。
对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改善胎儿在围生期的生存几率,让胎龄尽量的延长,确保胎儿的正常生产。
首先要使用宫缩抑制剂和镇静剂,避免产妇受到刺激,开始准备终止。
第二,预防产后出血,需要进行改善贫血情况,对失血的情况采取措施来进行改善。
第三,采取左侧卧方式,治疗后,需要卧床休息,不要移动,防止子宫右旋,造成胎盘血液循环障碍[2]。
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在产前是能够进行预防的,首先,要加强诊断检测,使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让产妇得到比较准确可靠的诊断,及时的对胎盘植入情况进行了解,给临床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其次,控制好剖宫产指征,医务人员要具有比较高的医疗水平。
最后,加强健康宣教,让妇女知道适龄生育对于母体和胎儿的重要性,提倡少生优育[3]。
临床中胎盘前置和前置胎盘是比较危险的并发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发病因素,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改善孕妇的围生期安全。
参考文献
[1] 蒋玉莲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上海医学影像,2012,02(03):209210.
[2] 范丽霞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前预测及诊断.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24(01):7071.
[3] 郑美云剖宫产次数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相关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146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