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木兰科的特征,分布、 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 容的位置(5分钟)
2. 观看木兰科植物的图片
3. 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木兰科花图式
难点:花的各部分相对位置的确定
木兰科(Magnoliaceae)
特征 1、植株:木本,具香气 2、叶: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具托叶环 3、花:花大,花被。雌雄蕊螺旋排列花托上 4、果:蓇葖果 5、分布: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约130种。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樟科的特征,分布、花 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容 的位置(5分钟)
2.观看樟科植物的图片 。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樟科花图式。
樟科( Lauraceae)
特征: 1、木本,常绿或落叶 2、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具油细
为什么被子植物的数量会如此之多? 为什么被子植物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 2 具雌蕊 3 具有双受精现象 4 孢子体高度发达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1.分类的必要性 2.分类原则的困难 3.进化与原始性状的相对性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分科

未来学习方向和目标
深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深 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掌握更
多的分类方法和技能。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除了被子植物分类学外,我还将拓 展学习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资源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拓展植物学相关领域
我将关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 成果和前沿动态,了解植物学的 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被子植物常见分科的基本特征和 分类依据。
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鉴定被子植物 科别的能力。
学习并实践被子植物分类的检索表使 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植物学实验常用工具
放大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 片等。
植物学实验常用试剂
碘液、甘油等。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观察并描述被子植物代表植物 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
无性繁殖
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 等)直接长出新个体。这种方式能够 迅速扩大种群数量,但遗传多样性较 低。
被子植物繁殖策略
一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以快速生长和繁殖为主,生命 周期短,适应于环境变化较大
的环境。
多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注重资源的长期积累和利用, 生命周期长,适应于较为稳定 的环境。
克隆繁殖策略
、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
根据形态特征,利用检索表对 被子植物进行科别的初步鉴定
。
对初步鉴定结果进行验证,通 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 业教师,确认鉴定结果的准确 性。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 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分析被子植物常见分科代 表植物的形态特征,总结 各科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植物学被子植物的20个重点科

1睡莲科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心型至盾形;花单生与莲科相似,花瓣、雄蕊多数,有时花瓣过渡成雄蕊,雌蕊多心皮,基本联合,无大而平顶、蜂窝状的花托(与莲科不同)2百合科多为草本,具各种地下茎;单叶,多互生或基生。
花辐射对称,3基数,虫媒;花被6,二轮,花瓣状;雄蕊6枚,3心皮3室,中轴胎座,子房上位。
蒴果或浆果。
3 石蒜科与百合科相似,区别是花序伞形,有总苞,子房下位。
4 兰科 多年生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茎常具一节或多节的假鳞茎;花两侧对称;花被2轮,内轮下方一片特化为唇瓣,形态和颜色多样;雄蕊1,花丝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子房下位。
蒴果,种子多而小。
5 禾本科多为草本(少为木本),茎(秆)圆柱形,常中空;叶鞘边缘常分离而覆盖,叶二列互生,常有叶舌、叶耳。
以小穗为基本单位组成各种花序,小穗具一对颖片;每小花具一对稃片和特化的浆片。
颖果。
亚科特征:(1)竹亚科:多为灌木或乔木状,秆一般为木质。
秆生叶与枝生叶明显不同;萚片常缩小而无明显主脉,萚鞘常厚革质;枝生叶具叶柄和明显中脉,且与叶鞘相连处成一关节而易脱落。
浆片常3枚;雄蕊6或3枚。
(2)禾亚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秆通常草质。
叶具中脉,叶片与叶鞘之间无明显关节,不易从叶鞘脱落。
花具2枚浆片,雄蕊3枚或6枚。
重要属特征:(1)小麦属:一至二年生。
穗状花序直立,顶生;每个穗节片生1小穗,小穗两侧压扁,含3~9朵小花;雄蕊3枚。
颖果易与稃片分离。
(2)大麦属:穗状花序顶生,每穗节片具3小穗;小穗背腹压扁,含1朵小花;雄蕊3枚,颖果与稃片不易分离6 木兰科木本。
单叶互生,小枝具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花被常呈花瓣状,3基数;花药长,花丝短;雌雄蕊3~4轮,花药瓣裂;雌蕊3心皮合生,一室。
核果。
*P6-15A∞G∞子房上位。
(1)木兰属:花顶生,无雌蕊群柄;聚合蓇葖果,每心皮2胚珠。
7 樟科木本,具油细胞。
单叶互生,革质。
花小而多数组成各种花序,各部轮状排列,3基数;花被2轮;雄蕊3~4轮,花药瓣裂;雌蕊3心皮合生,一室。
简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简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是一类植物,植物学家将其归入双子叶植物纲,归属于被子植物科。
被子植物有着特别明显的特征,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1. 外表特征:被子植物的叶子是折叠对称的,可以分裂成完全一样的两半。
它们的叶表面有着细小的毛,有时还有小刺,叶边缘有着不规则的锯齿状,叶脉也有压印。
2. 生长特征:被子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快,叶芽在生长时也有着明显的膨大,在春季发芽,到秋季收获。
它们的生长也受到气候及湿度的影响,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最好,生长最快。
3. 花卉特征: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淡黄色,紫色,蓝色,白色或粉色,花朵有着透明的花瓣,花朵很容易被昆虫及风吹落,有时也会被花露杀死。
4. 繁殖特征:被子植物的繁殖主要通过种子,即种子开花后会结出果实,果实熟了后会破裂,释放出大量的种子,有时也会采用萝卜繁殖,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同类植物。
被子植物

讨论:1.鸦片被利用的历史 2.如何拒绝毒品?
木兰亚纲总结
1
特征
常下位花,花被多离生,花 萼与花瓣常不分化;雄蕊多数向 心发育,常呈片状或带状;雌蕊 群心皮离生,胚珠多具双珠被及 厚珠心。种子常具胚乳和小胚。 本亚纲共有8目、39科、12000 余种。
演化 木兰目——樟目:花部定数、排列、花 丝分化、心皮离合; 木兰目——毛茛目: 木本-草本、离生心皮; 木兰目——胡椒目:出现管胞 木兰目——睡莲目:多心皮,向水生方 向发展的类群。 木兰目——罂粟目:多心皮,出现侧膜 胎座类型。 讨论: 在木兰亚纲中,哪个类群最原始?
3 经济用途 观赏——含笑、荷花玉兰、玉兰、鹅掌楸、 白兰花等 药用——辛夷花蕾(散风寒等);厚朴树皮、 根皮和花(治消化不良等); 香料——白兰花、含笑花 4 国家保护种类 鹅掌楸(二级)、 厚朴(二级) 凹叶厚朴 (二级)等
课外活动
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校园
木兰科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2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经济用途 药用——樟的枝叶(樟脑和樟脑 油)、肉桂的树皮(桂皮油) 观赏——樟 木材——楠木、樟 蜜源植物——香叶树、白楠等 4 国家保护种类 楠木(二级)、樟(二级)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科

大麻槿
( Hibiscus cannabinus L. )
吊灯扶桑
( Hibiscus schizopetalus L. )
(十三)大戟科(Euphorbiaceae)
辨认要点:常具乳汁;单叶互生;基部常 有2个腺体;花单性;蒴果;中轴胎座。
辨认口诀:多体雄蕊茎含乳; 橡胶油桐价值高; 稀浆核果蒴为主; 大戟巴豆中草药。
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
葫芦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笋瓜
Cucurbita maxima Duch.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
赤瓟
变种瓠子(夜开花) L.siceraria
( Thladiantha dubia Bunge. ) var. hispida (Thumb.) Hara
蜀葵
( Althaea rosea L. )
朱槿/扶桑
( Hibiscus rosa-sinensis L. )
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 )
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木槿
野西瓜苗
( Hibiscus trionus L. )
黄秋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重阳木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Grant
(十四)杨柳科(Salicaceae)
辨认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单性花,无 花被,柔夷花序;具花盘和蜜腺;蒴果。
辨认口诀:木本单性杨柳科;
被子植物

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 性最强的类群
01 植物学史
03 繁殖4 主要价值 06 功能
07 衍征
09 植物名录
目录
08 分类系统 010 灭绝原因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现知全世界被子植物共约 有30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国已知的被子植物约2700多属,3万余种。被子植物与人类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如中国的被子植物可提供食物的达2000余种;果树有300多种;花卉植物数不胜数;药用被子植物有 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占中国药用植物总数的90%,是药用种类最多的类群,绝大多数中药均来自于被子植 物。
被子植物系统发育树
形态特征
花
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具有不同于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叶球的花;胚珠被包藏于闭合的子房内,由子房发育成 果实;子叶1~2枚(很少3~4枚);维管束主要由导管构成;在生殖上配子体大大简化,以最少的分裂次数而发 育,雌配子体中的颈卵器已不发育;在生态上适应于广泛的各式各样的生存条件;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比裸子植物 和蕨类植物大得多的对光能利用的适应性。全世界约有300~450个科(各个分类系统科概念不同)、25万种,大 多数科分布在热带,2/3的种限于热带或其邻近地区。中国约2.5万种,分别隶属于291科和3050属。
(proangiosperms) 根据化石记录,被子植物与任何其他类群没有直接的。但学者普遍认为,必须到裸子 植物的种子蕨类群中去寻找被子植物的祖先。E·A·N·阿伯和J·帕金根据从北美洲侏罗纪地层中找到的若干本 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的子实体而提出了“花球果”假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由裸子植物的孢子叶 球演变来的、被他们称为“花球果”的短缩和高度变态的、生有孢子的枝条。具含有胚珠的半封闭式短角状构造 的开通目(Caytoniales)有可能代表着现代被子植物的胚珠(而不是心皮)在进化上的先驱,但这些种子蕨不 大可能是被子植物直接的祖先。根据化石记录,被子植物类群之间的许多相似性和缺少任何明显的内部间隙,以 及它们与所有已知的化石和现存裸子植物有着截然的分隔,大多数学者几乎一致确信被子植物是单元发生的。孢 粉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给这一信念以重要的支持。产生花粉油层是所有被子植物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裸子植 物中,如买麻藤属,却没有这种现象。这一发现证实了以下设想:即花粉油层的产生是最初的被子植物基本性状 的综合特征的一部分:粘性的花粉连同具心皮的胚珠、柱头的形成,引诱和供动物食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两性 的花等等,在功能上都与动物传粉相。显然,还没有一个比这更符合事实和提供被子植物起源和进一步分化的、 生态学上更一致的解释。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学——被子植物

第六节 被子植物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和常见科属代表 但是,这些区别点只是相对的、综合的,实际上有交错现象: 在双子叶植物如睡莲科、毛茛科、小檗科、罂粟科、胡椒科、 伞形科、报春花科中有1片子叶现象;双子叶植物,尤其在毛食 科、车前科、茜草科、菊科等科中有具须根系的植物;在毛茛 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管束,而有些 单子叶植物的幼苗期也有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并有初生形成层; 在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科中也有网状叶脉的, 而 双子叶植物如伞形科的柴胡属、含羞草科中的一些植物具有平 行叶脉;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有3基数 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有4基数的花。
课堂练习
下列有关被子植物花的几种性状的演化方向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BC
A.从中轴胎座演化到侧膜胎座 B.从花序演化到单生 C.胚珠从少数演化到多数 D.从完全花演化到不完全花
第六节 被子植物
三、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及系统 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形态学依据。 (一)形态学依据 形态学依据是一种为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性状。在植物的各种形 态特征中,花果的形态特征要比根、茎、 叶的形态特征重要。 尤其是花的形态特征最为重要。因为花期短,受外界环境影响 小,性状稳定。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运用形态学特 征并不能解决分类学上的一切问题,遇到种类繁多,分类比较 困难的类群时,感到远远不足,尤其是在探讨植物类群的亲缘 关系和演化地位的时候,因此必须运用新的仪器和手段,寻找 更为可靠、更为全面的分类学性状,从而也使得分类学从单独 依靠形态学资料扩展为涉及解剖学、 胚胎学、细胞学、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 (二)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方面的依据
豌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花程式为↑K(5)C5A(9)1G(1:1:∞) 番茄属于茄科,花程式为*K(5)C5A5G(2:2:∞) 石竹属于石竹科,花程式为*K(5)C5A5+5G(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 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 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 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 义。
次生的、进化性状 主根不发达(须根系) 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 藤本 有导管 复叶 对生或轮生 落叶 无叶绿素,腐生,寄生 花形成花序 花的各部轮生 单被花或无被花 花的各部合生 花的各部有定数(3、4或5)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子房下位 单性花 花粉粒具3沟或多孔 风媒花 聚花果 核果、浆果、梨果 胚大、无胚乳 子叶一片
被子植物
• 第被子八植物章一词被,早子在植1732物年林(奈A就提n到gi过o,sp但e林r奈m只)是用 以说明玄参科的种子生于蒴果内,区别于唇形科、紫草科 的露出的小坚果的,而这3个科都是属于被子植物的。 • 直到1851年荷夫马斯特(Hofmeister)才第一次把被子植
物单独列出来,并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称显花植物 (Phanerogam)。在这里,“显花植物”是一个广义的 概念。 • 但是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穗花)(strobilus)严格地 说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 • 所以现在多数学者如哈钦森(J.Hutchinson,1926)、塔 赫他间(A.Takhtajan,1968)、克朗奎斯特 (A.Cronquist,1968、1981)等都采用狭义的“显花植 物”概念,即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或显花植物 (anthophyta)都仅指被子植物,不包括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因为有雌蕊,所以也称做雌蕊植物(gynoeciatae) 与高等植物中具有颈卵器的其他类群相区别。
(一)具有真正的花
•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 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 组成,各个部分称为花部。
• 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在数量上、 形态上有极其多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在进化过程中, 适应于虫媒、风媒、鸟媒、 或水媒传粉的条件,被自然 界选择,得到保留,并不断 加强造成的。
(二)具雌蕊
• 雌蕊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 花柱和柱头3部分。
•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 进入胚囊以后,
• 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 • 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
3n染色体,发育为胚乳,幼 胚以3n染色体的胚乳为营养, 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因 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 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 象,这也是它们有共同祖先 的一个证据。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 有重达25千克仅含1颗种子的果实,如王棕(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H. B. K. ) O. F. Cook];
• 有轻如尘埃,5万颗种子仅重0.1克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 • 有寿命长达6千年的植物,如龙血树(Dracaena draco L.); • 有在3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植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
• 根据被子植物的化石,最早出现的被子植物多为常绿、木 本植物,以后地球上经历了干燥、冰川等几次大的反复, 产生了一些落叶的、草本的类群,由此可以确认落叶、草 本、叶形多样化、输导功能完善化等是次生的性状。再者 根据花、果的演化趋势,具有向着经济、高效的方向发展 的特点,由此确认花被分化或退化、花序复杂化、子房下 位等都是次生的性状。
• 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 的保护,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 水分的丧失。
• 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 果实具有不同的色、香、味, 多种开裂方式;果皮上常具有 各种钩、刺、翅、毛。果实的 所有这些特点,对于保护种子 成熟,帮助种子散布起着重要 作用,它们的进化意义也是不 言而喻的。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初生的、原始性状 主根发达(直根系) 乔木、灌木 直立 无导管,有管胞 单叶 互生或螺旋排列 常绿 有叶绿素,自养 花单生 花的各部螺旋排列 两被花 花的各部离生 花的各部多数而不固定 辐射对称 子房上位 两性花 花粉粒具单沟 虫媒花 单果、聚合果 蓇葖果、蒴果、瘦果 胚小、有发达胚乳 子叶二片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 被子植物的分类,不仅把几十万种植物安在一定的位置上 (纲、目、科、属、种),还要建立起一个分类系统,反 映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首先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几乎是在距今1.4亿年的白垩纪突然地 同时兴起的,所以就难于根据化石的年龄,论定谁比谁更原始;
– 其次是几乎找不到任何花的化石,而花部的特点又是被子植物分 类的重要方面,这就使整个进化系统成为割裂的许多片段。人们 还是根据现有资料进行了分类,并尽可能地反映出它的起源与演 化关系。
•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 更完善化、多样化
• 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如杏仁桉(Eucalyptus amygdalina Labill.), 高达156米;
• 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无根萍[Wolffia arrhiza(L.) Wimm.],每 平方米水面可容纳300万个个体
花科植物); • 有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 • 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植物。 • 在解剖构造上,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
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发育为雄配子体, 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 (2核花粉粒),其中1个为营养细胞, 1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 生殖细胞就分裂1次,产生2个精子, 所以这类植物的雄配子体为3核的花 粉粒。如石竹亚纲的植物和油菜、玉 米、大麦、小麦等。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 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 的一半,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 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 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 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 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