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选择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4、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二、选择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三、判断对错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三、判断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答: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三、判断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四、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几个方面?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答案:C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 B. 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C.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D.上述说法均正确答案:D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A.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生活的联系 B.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 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学习3、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________个左右,其中________个左右会写。
答案:3000;2500三、简答题1、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答案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作”)、“白话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研究”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开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研究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逶迤(wēi yí)B. 倔强(jué jiàng)C. 徜徉(chángyáng) D. 蹒跚(pán shān)答案:B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处处闻啼声D. 夜来风雨声答案:A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C.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D. 他跑得飞快。
答案:D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以下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岳》C. 《黄鹤楼》D. 《滕王阁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叶绍翁《游园不值》)答案:一枝红杏出墙来3. “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答案:等闲识得东风面4. “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海内存知己5. “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 作者从小丘西行多少步后听到水声?(2分)答案:百二十步2. 作者描述的潭水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水尤清冽3. 潭中的鱼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学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学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500个,其中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日记、小记、小议论文,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探究研究实施的过程是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生。
4、素质教育的核心点是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6、教学方式、研究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
1、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前者主要通过数量化的指标来评价,后者则更注重主观评价和描述性的分析。
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前者将评价对象与预设的目标相对照,后者则不受限于目标,更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特点和价值。
同样,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不属于成语?A. 画龙点睛B. 狐假虎威C. 蓝天白云D. 刻舟求剑答案:C2. “春眠不觉晓”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D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量词搭配?A. 一(张)桌子B. 一(只)桌子C. 一(把)桌子D. 一(张)桌子答案:A4. “举头望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A. 低头思故乡B. 举杯邀明月C. 举头望明月D. 明月几时有答案:A5.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莺”指的是什么?A. 黄鹂B. 燕子C. 杜鹃D. 麻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答案:王之涣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绝句》。
答案:杜甫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三、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玩耍,他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春天最美的乐章。
1. 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答案:小草、花儿、小鸟、孩子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
2. 文中提到了几种颜色的花儿?答案:三种。
3. 文中“探出头来”这个短语形容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情景。
4. 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语形容了什么?答案:花儿的颜色多样。
5. 文中“最美的乐章”指的是什么?答案:孩子们的笑声和小鸟的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和()。
2、()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整体设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的学习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
(每小题1分,共10分)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
“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单选题。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2、()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3、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10、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四、多选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D、①②③④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20分)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能力目标为重点,设计一个教学案例。
语文新课标试题答案一、填空题。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人文性)3、(九年一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自信心)(良好习惯)(语文学习方法)。
5、(合作)、(自主)、(探究)6、 ( 语文素养)7、 (主人) (引导者)和( 组织者)。
8、(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课堂教学)(课外学习)10、(表达)和(交流)(语文素养)二、判断。
(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三、单选题。
1.C2.A3.A4.B5.B6.A7.D8.C9.D 10.D四、多选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D2.A3.B4.C5.D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3.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4、答:(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顺境里给你帮助的人,不能全部称作朋友,但是能够在你逆境时依然愿意援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你要用一生去感谢和珍惜的人。
唐代李商隐的《晚晴》里有这样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
当一个人闯过难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支撑你,陪你一起走过厄运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世界谁也不亏欠谁,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如古人所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生活里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你要知道,父母,永远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爱你的人,不管他们的方法怎么错误?可是爱你的心,都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私心,而忘记感恩。
我们常常希望别人都对自己有情有义,可是想得到别人你真情,首先你必须先付出真情。
你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别人帮助你,你要懂得感恩和感动,而不是当做理所当然。
你要知道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侍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真诚。
不管你生活的精彩或者混沌,孝顺父母,颐养天年。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中华很多的美德都在逐渐消失,做子孝为天,但是总有一些人,自己活在天堂,硬生生的把父母扔进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