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与公转(初中)汇总
地球自转与公转(初中)解析

• 地球的公转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365天) 结果:四季变化
五带形成
迎
导 欢
指
己的影子。
北温带
2.我居住在北半球,这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3.我居住的地区,12月份南有的寒日带子里,24小时太阳不落山
,室内不用电灯照明。
4.我居住在中纬度地区南,温一带月份我最喜爱的运动是和大伙
到河里游泳、划船。
5.我居住在北既温没带有太阳光直射,也看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
北半球。
小结
• 地球的自转 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结果: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
地轴
太阳光
地球的自传
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A
N
S
B
C D
地球自传的意义
• 昼夜交替 • 时间的差异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东早西晚) 时差(经度每隔15度相差一个小时) 中国(北京时间:东八区)
东经
180°经线 西经
夜
节 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 北半球季
的纬线
长短 节及月份
北极圈 内现象
春
分 3.21
赤道
昼夜等 长
春季3、4、5 月
——
夏 6.22
北回
至
归线
昼长夜 短
夏季6、7 、8月
极昼
秋 9.23
赤道
分
昼夜等 长
秋季9、10 、11
——
冬 12.22 至
南回归 线
昼短夜 长
冬季12、1 、2
初中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

初中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是初中地理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它们是理解我们周围天空变化的关键,也是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进行地理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探究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像一个巨大的陀螺一样,以自己的轴心为转轴自转的运动。
这种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形成了赤道和极地的差异,驱动了地球的风、云和海流形成等自然现象。
地球自转的一个周期称为“地球日”,大约是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轴线倾斜是造成自转现象的重要原因。
地球的轴线倾斜约23.5度,这意味着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
太阳由于照射地球表面的面积不同,进而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季节,也对生物的分布产生了影响。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这种运动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日月星辰的变化。
地球绕太阳的周期称为“地球年”,大约是365.24天。
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关系对人们认识天体运动产生了很多启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分布和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星象预测气候变化和天灾,也可以通过天文仪器观测恒星距离、行星运动、星系形态等,进一步探索宇宙中隐藏的奥秘。
三、总结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是初中地理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通过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
同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在农业、渔业、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旅游等多个方面,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变化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可能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反过来也可能影响人类的发展和健康。
因此,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控制污染,让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继续稳定下去,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初中地理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 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冬至日 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 球的冬季,昼短夜长
6月22日(夏至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夏 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 是北半球的夏季,昼长夜短。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阳 光直射在赤道上,秋分日前 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 半球的秋季,昼夜平分。
春分
昼夜平分 23.5ºS
昼<夜 昼渐短, 夜渐长。
昼<夜 昼渐长, 夜渐短。
冬至 昼最短,夜最长
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
。
温度带划分的依据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五带的划分
66.5°N
● 90°N北极
四季交替 五带的划分
感谢收看
A.此时北半球是冬季 B.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C.此时南半球白昼最长 D.此时赤道上昼夜平分
13.下列节日中,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D ) A.六一国际儿童节 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十一国庆节
D.元旦
14.我国某地有一口并,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
地的纬度和这--.天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D )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 C. 23.5N、冬至日 D.23. 5°N、夏至日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 温带地区,其位置是(D )。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公转规律、产生的 四季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情况。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面获得的太阳 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 光热的多少不同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上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复习课件 (共37张PPT)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时间):一年。 4、重要特征: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 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规定倾角),且空间 指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重要特征:公转时,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 面成66.5°的规定倾角, 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 星附近。
三、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
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3、4、5 月为春季
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 夜最短
6、7、8 月为夏季
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9、10、11 月为秋季
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16、“五一”这一天( D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17、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18、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
12月22日前 南回归线(23.5°S )有极昼,南极圈有
后
极夜现象
春季,3、4、 5月
夏季,6、7、 8月
秋季,9、 10、11月
冬季,12、1、 2月
23.5°N
6.22 夏至
0° 23.5°S
3.21 春分
⌒
9.23 秋分
3.21 春分
12.22 冬至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地理学中,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这两种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线从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使得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到昼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带来了日出和日落的现象。
当地球的一部分面向太阳时,这一部分地区就会出现白天,而太阳照射不到的另一部分地区则会是黑夜。
同时,地球的自转也导致了地球的地理经度和时区的划分。
每当地球自转一周,就会有360度的经度被覆盖,而每隔15度就会对应一个时区的划分。
除了带来昼夜变化和时区划分,地球的自转还产生了地球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形成了扁球状,赤道的半径要比极点的半径大。
而科里奥利力则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它会使得物体在自转系统中产生一定的偏转效应。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它使得地球的一年时间大约为365天,因此,我们才有了年初年末的概念。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公转的轨道被称为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四季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轴倾斜的变化,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出现。
当地球某一半球倾向太阳时,这一半球就会迎来夏季,而倾斜的另一半球则会是冬季。
公转还使得我们能够欣赏到日食和月食的奇观,这是因为地球、太阳和月亮完美地处于一条直线上。
除了对季节和日月食的影响,地球的公转还对气候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季节,地球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和照射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地区之间不同的温度和气候条件。
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它们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图版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农业气象
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 风等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 响,气象预报对农民有指 导作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周期也不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而公转一周的时间则 是365.25天。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影响
•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气候、环境、生物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一定 的影响。
•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导致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均,从而影响气候 的变化。此外,地球自转和公转还对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分布等自然 环境产生影响。
中国农历
是一种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 一个月,并参照太阳回归年为年的 长度。
二十四节气
是阳历的反映,根据太阳在黄道上 的位置划分,为农业生产提供时间 参考。
农业生产与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 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
农事活动
随着季节的变化,农民进 行播种、施肥、除草、收 割等农事活动。
04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 地理意义
时间差异的形成
总结词
时间差异是指不同地方之间的时间差 异,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详细描述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 经度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受到太阳的 照射,从而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这种 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四季的变化
总结词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倾斜引起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也相互影响。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段,地球自转 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地球自转是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而公转则是绕太阳轨道的运动。两者的运动轨迹、运动 周期和运动速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地球自转的运动轨迹是圆形,而公转的运动轨迹则是椭圆形。此外,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 而公转的速度较慢。
八年级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

八年级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地球自转公转是初中地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地球的物理特性,也关乎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自转、公转的概念,还需要明确它们的影响,下面就展开阐述。
一、自转1.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的运动。
它的轨迹是一个圆锥面,轴线为地球自转轴。
2.自转的特点地球的自转是绕自身中心轴进行的,而自转轴则与经线有交角。
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差异。
3.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很多,它不仅影响了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其中,最大的影响要数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由于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这种交替现象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也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方式。
二、公转1.公转的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一种运动方式,这个运动轨迹是个椭圆,公转轴是由太阳和地球的连线构成的轴线。
2.公转的特点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即离心率不为0,离心率越大,公转速度越快。
3.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它影响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自转轴的倾斜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进而造成地球季节的变化。
而振幅小的气候对植物生长和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
三、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自转和公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日照和季节变化,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
此外,由于自转和公转轨道变化,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产生了天文现象,如星月彩环和食星晨昏现象等。
四、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地球。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但需要了解定义和特点,还要了解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和影响。
只有全方位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才能更好地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我们生活的地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其中最主要的两种运动形式就是自转和公转。
这两种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气候、昼夜更替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先来说说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的一根轴,它穿过地球的中心,连接南北两极。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我们所在的地区朝向太阳时,就是白天;背向太阳时,就是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交替,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白天黑夜的变化。
想象一下,假如地球不自转,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那将会出现一半永远是白天,另一半永远是黑夜的情况,这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
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区有的处于白天,有的处于黑夜。
人们把地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 1 小时。
当我们从一个时区跨越到另一个时区时,就需要调整时间,这就是时差的由来。
比如,当我们从中国去美国旅行,就会经历时差的变化,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来适应。
接下来再聊聊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 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这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在北半球,春分日(大约在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大约在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秋分日(大约在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大约在 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 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 北半球季
的纬线
长短 节及月份
北极圈 内现象
春
分 3.21
赤道
昼夜等 长
春季3、4、5 月
——
夏 6.22
北回
至
归线
昼长夜 短
夏季6、7 、8月
极昼
秋 9.23
赤道
分
昼夜等 长
秋季9、1回归 线
昼短夜 长
冬季12、1 、2
极夜
五带的划分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
夜现象
有太阳直 射现象
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 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终年 炎热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90o
有极昼和极夜、 终年寒冷
寒带
北极圈66.34o
既夜无又极无昼直和射极 、温
带
四季分明
有直射阳
0o
光,且直 热
带
射两次、
终年炎热
既夜无又极无昼直和射极 、温
带
四季分明
有极昼和极夜、 寒带
终年寒冷
90o
北回归线23.26o
0o
南回归线23.26o
南极圈66.34o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丹凤的小树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季
冬季
根据描述判断出他们的家园属于地球五带中的位
置
1.我所在的地热区带一年中有两天中午站在太阳光下看不到自
地球的自转
地轴
太阳光
地球的自传
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A
N
S
B
C D
地球自传的意义
• 昼夜交替 • 时间的差异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东早西晚) 时差(经度每隔15度相差一个小时) 中国(北京时间:东八区)
东经
180°经线 西经
己的影子。
北温带
2.我居住在北半球,这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3.我居住的地区,12月份南有的寒日带子里,24小时太阳不落山
,室内不用电灯照明。
4.我居住在中纬度地区南,温一带月份我最喜爱的运动是和大伙
到河里游泳、划船。
5.我居住在北既温没带有太阳光直射,也看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
北半球。
小结
• 地球的自转 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结果:昼夜交替
向东退一天
向西加一天
九月二十一日
九月二十日
东七区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加西减
14点
15点
16点
17点
迎
导 欢
指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意义
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北极 圈以内出现极
昼
北半球昼渐 长夜渐短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渐 长夜渐短
北半球昼渐短 夜渐长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渐短 夜渐长
北半球昼最短 夜最长,北极 圈以内出现极
时间的差异
• 地球的公转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365天) 结果:四季变化
五带形成
迎
导 欢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