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分析

合集下载

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

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

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汇报人:2023-12-15•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概述•林下育苗法技术要点•林下育苗法实践经验分享目录•林下育苗法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林下育苗法推广应用建议01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概述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是一种在南方红豆杉林下利用林下资源进行苗木培育的方法。

定义该方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资源,实现立体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林下环境有利于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质量。

特点定义与特点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林下空间进行苗木培育。

随着林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

现代林业技术为林下育苗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和手段。

发展历史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林下环境有利于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质量;此外,林下育苗还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意义南方红豆杉林下育苗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林下育苗,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林下育苗还能够为林业产业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02林下育苗法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林下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选择低洼易涝、干旱或强风的地块。

整地清除林下杂草、枯枝等杂物,翻耕土地,深度在25-30厘米左右,打碎土块,平整土地。

选择优良品种,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种子选择将种子浸泡在40℃的温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待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

种子处理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与覆土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份进行播种,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覆土播种后,覆盖一层厚度约2-3厘米的细土,以保护种子并保持土壤湿润。

苗期管理定期清除苗床上的杂草,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

不同栽培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研究

不同栽培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研究

不同栽培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研究摘要:南方红豆杉作为我国重要的园林树种并广泛应用在园林建设中。

本文以杉木林下套种的南方红豆杉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对南方红豆杉种植进行了研究探讨,实地调查红豆杉生长特征与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红豆杉科;杉木林;初期生长;林下套种0 引言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是红豆杉植物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分布于寒带、温带亚热带地区,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资源储量相对较大,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树木。

它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

但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培育基地。

因此,探究人工种植套种红豆杉意义重大。

1 试验地概况试验林位于肇庆市国有葵垌林场山柑坪工区1林班9小班小细班,为人工种植24年生的杉木林,造林面积为7.4hm2。

葵垌林场地形属中低山,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339m;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2′之间。

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多雨,平均气温21.2℃,1月份平均气温约12℃,7月份平均气温约28.7℃。

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年蒸发量1300毫米以上,无霜期310~345天。

林场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赤红壤,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砂岩、页岩次之。

2 试验方法2.1 试验设计方法2014年7—10月,对试验地进行抚育除草劈杂,保留杉木600~700株/hm2,抚育后林分郁闭度为0.6。

2014年底整地挖穴,在杉木林下挖穴的位置先锄草、松土面积2m×2m,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为50cm×30cm×30cm,造林前在每个穴施0.5kg的钙镁磷作基肥。

2015年春季,分别选取规格相同的3种育苗方式培育的2年生南方红豆杉苗,即无纺布营养袋苗、塑料杯营养袋苗、裸根苗在杉木林下进行栽植,栽植密度450~520株/hm2。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杉木种子园是人工种植杉木的场所,种植杉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

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因此在杉木种子园中进行红豆杉的林下套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坡向的林下套种对红豆杉的生长情况会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的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一、引言红豆杉是中国特有植物,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山地的阔叶林中。

红豆杉以其独特的形态、林下生长能力和珍贵的药用价值而著名。

红豆杉的果实可用于提取红豆杉素等药物,具有抗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红豆杉的干果可作为食品和保健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杉木种子园中的4个不同坡向的样地,分别为南坡、北坡、东坡和西坡。

在每个样地中,分别选择了5个林下套种红豆杉的小区域。

在每个小区域中,记录了红豆杉的生长情况,包括树高、胸径和叶面积指数等指标。

对每个样地的土壤进行了取样检测,包括土壤pH值、养分含量和土壤水分等指标。

三、结果与讨论1. 树高树高是评价红豆杉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南坡和北坡的红豆杉树高较高,分别为2.5米和2.3米。

而东坡和西坡的红豆杉树高相对较低,分别为1.9米和1.8米。

这说明南坡和北坡的光照和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红豆杉的生长。

2. 胸径3. 叶面积指数四、土壤分析结果1. pH值研究结果显示,四个样地的土壤pH值都在6.5-7.5之间,属于中性土壤。

说明四个样地的土壤酸碱度适中,不会对红豆杉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养分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南坡和北坡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氮、磷和钾的含量。

而东坡和西坡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这说明南坡和北坡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红豆杉的生长。

3. 土壤水分五、结论南坡和北坡的光照、气候和土壤条件更有利于红豆杉的生长,树高、胸径和叶面积指数指标相对较高。

而东坡和西坡的生长情况相对较差。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杉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种,其木质坚硬,纹理美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

由于杉木生长速度快,因此人工种植杉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林业经济产业。

而在杉木种植的过程中,红豆杉作为杉木的一种常见品种,在林下套种,不同坡向的生长情况对于杉木种子园的管理和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红豆杉的生长习性。

红豆杉是一种阳性树种,喜阳性,耐阴,但对于土壤和水分也有较高的要求。

红豆杉适合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地带种植。

在林下套种的情况下,红豆杉需要有足够的阳光和土壤养分来生长。

影响红豆杉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坡向。

不同坡向的阳光照射时间和光照强度都有所不同,这对于红豆杉的生长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南坡的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适合红豆杉的生长。

而北坡的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对红豆杉的生长有一定的制约。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的红豆杉生长情况做出如下认识:1. 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情况分析在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时,由于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对于红豆杉的生长十分有利。

红豆杉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

南坡土壤温度较高,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吸收养分。

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速度较快,树形较好,叶色鲜绿,对于木材的生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情况受到坡向的影响较大。

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速度较快,树形较好,对于木材的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情况相对较差,需要额外的管理和照料。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1. 种植地的选择十分重要。

在进行杉木种子园的规划时,需要根据不同坡向的特点,合理选择种植地点,尽量选取对红豆杉生长有利的南坡。

2. 加强管理和照料。

对于北坡林下套种红豆杉的区域,需要加强管理和照料,及时补充养分,保证红豆杉的生长。

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习性和育苗技术

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习性和育苗技术

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习性和育苗技术南方红豆杉是中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成分之一,在阔叶林中常有分布。

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通常生长于山脚腹地较为潮湿处。

自然生长在海拔1000米或1500米以下的山谷、溪边、缓坡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中性土、钙质土也能生长。

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

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年均温11-16℃,最低极值可达-11℃。

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但生长比较缓慢。

主要的繁殖方法为籽播,现将播种繁殖的方法及步骤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播种技术1)苗圃地选择。

播种前要做好苗圃地的选择,播后在苗床上铺地膜以保温保湿,并立即浇一次水,这样可使出苗整齐、出苗率高。

根据多年的育苗经验,在排水不好的土地上和洼地上幼苗生长发育不良,雨季积水过多会引起苗木死亡。

所以,苗地应选择海拔700—900 m(海拔过低夏季气温高,易造成日灼;海拔过高冬天气温过低,易遭冻害)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排水良好无严重病虫害的壤土或粉沙壤土。

2)精耕细作。

苗圃地选好后,育苗前要精耕细作,以便充分发挥肥效、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出苗齐,出苗率高。

3)苗床修建。

育苗地经过精耕细作后,要做好苗床修建。

修建苗床可用人工搂平,修成70 cm宽的畦面和30 cm的步道。

苗床修好后,每10 m长的畦施人有机肥50 kg,均匀撒人畦内,翻地楼平,进行大水灌溉,待水分渗干后再楼平供播种使用。

4)播种。

经过隔年贮藏的种子,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部分种子开裂,一般待种子开裂80%即可播种。

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一40 cm,播种量30 k 留667衬,播种后覆盖地膜增温保温。

二、果实的采收与处理:(1)红豆杉果实采集红豆杉的果实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由青绿变深红色时即可采收。

采集时清除树冠下的杂草等地被物,然后将大于树冠投影面积的塑料膜摊开置于树下,人上到树上用手或脚摇动树体,使果实脱落于地面上的塑料膜上,没有摇掉的种子也已经成熟,不影响育苗,也要采集下来。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J].茶叶科学技术,2007,4.[3]陈殷,方明刚,叶乃兴,等.越南单瓣茉莉与泰国单瓣茉莉的形态性状比较[J].福建农业科技,2015,3.袁帮蓉(1986-),女,汉族,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表3名称项目泰国单瓣茉莉长乐单瓣茉莉名称项目泰国单瓣茉莉长乐单瓣茉莉叶形叶柄较短较短花器花萼数7~10齿6~8齿叶形卵圆形卵圆形花蕾形状圆锥状圆锥状叶尖渐尖或钝尖渐尖或钝尖花冠层数单层单层叶面隆起度较明显较明显花冠直径 2.8~3.3cm 3.1~3.5cm树冠株高较矮较矮花冠筒长较长较长1.3~1.5(cm)株形开张开张花瓣数7~10枚6~9枚分枝较稀,呈藤蔓型较稀,呈藤蔓型花瓣形状平板状,长椭圆形平板状,长椭圆形抗性耐旱较强较强耐寒较弱较弱柱头位置位于花冠筒内位于花冠筒内耐涝较弱较弱百花重(伏花)25~27g20~26g耐病虫较弱较弱作。

唐大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熊海燕,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陈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叶乃兴,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施小弟1,廖远明2,王勇1,黄锦平1(1江西省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36000;2安远县国营龙布采育林场)针对宜春辖区的红豆杉实际情况,采取实地调查及访问相结合方法,对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群落特征、生长指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

调查分析后发现,宜春辖区南方红豆杉群落可以分为南方红豆杉-毛竹混交林,南方红豆杉-针阔叶树种混交林分等2大类,林分内南方红豆杉种群幼龄立木过少,大龄立木基本占了58%以上。

同时根据南方红豆杉胸径、冠幅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方红豆杉适合生长在200~500m 的区域范围内。

此区域内红豆杉胸径能得到较大的生长速率,冠幅也较大,红豆杉的在群落中的竞争力更强。

宜春;南方红豆杉;生境;生长量分析1.1研究区域概况宜春辖区的宜丰县、铜鼓县和袁州区均是我国南方红豆杉种群的重要分布区。

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属

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属

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树属
于萌芽状态,可以说是“萌仔”。

植株的根系累累,苗条肥壮,深绿
的叶片上珠点点红晕,在冷静的春天里洋溢着青春的生机,植株的生
长势头强劲有力,已拥有了发芽萌贻的活力。

红豆杉幼苗还特别爱吃,夏季容易出现土壤干燥促使幼苗表现出水分不足的表现,此时要及时
施加水分,多次施水会使根系生长延伸,给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控制长势的缓慢扩展,保证幼苗的生长状态。

另外,考虑红豆杉幼苗
的抗寒性,夏季避开早晚温差较大的时间段,及时调整喷雾湿度;秋
冬季要确保其中层的湿度,并储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植物能在低温时
得到充分的水分补充。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

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分析引言
杉木种子园是一个种植杉木的地方,种子园中有不同坡向的林地,而且有些林地被种
下了红豆杉。

我们对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种植红
豆杉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我们选择了杉木种子园中的四个不同坡向(北坡、南坡、东坡、西坡)的林地,每个
坡向选择了相同面积的区域进行观察。

在每个区域中,我们人工种植了红豆杉,记录了每
个区域的生长情况。

结果
北坡红豆杉生长情况:
在北坡的林地中,红豆杉的生长情况较好。

在观察期内,红豆杉的树高平均增长了20厘米,树干直径平均增长了2毫米。

这些结果表明北坡的生长条件较为适宜。

讨论
通过对四个不同坡向的林地中红豆杉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
论:
南坡的红豆杉生长情况一般,树高和树干直径的增长都比较小,但仍然是可接受的。

这说明南坡的生长条件相对较差,但依然可以进行红豆杉的种植。

结论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不同坡向林下套种红豆杉生长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北坡和东坡是适宜种植红豆杉的地区,南坡的情况一般但可接受,而西坡的生长条件并不
适宜。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种植红豆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种植者可以根据不同坡向的生长
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以
获得更全面的种植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立地 > 类立地 > 类立地 , 类、 类立地有利于南方红豆 杉生长, 以 类立地 为佳。不同 郁闭度 与地类 组合的 杉木
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较大的前 3种组合均为郁闭度 0. 6 ! 类立地、郁闭 度 0. 7 ! 类 立地和郁 闭度 0. 6 ! 类立
地, 表明在考虑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的条件下, 郁闭度 0. 6- 0. 7、 类立地最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
1. 2∀ 试验设计 1. 2. 1∀ 立地划分 ∀ 根据生产实践分为 3个等级 [ 7] 。 类立地: 山谷, 缓坡,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土壤疏松、
潮湿, 土层厚度 & 80 cm, 土壤腐殖质层厚度 & 20 cm。 类立地: 低山坡中部, 缓坡,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土 壤较疏松、潮湿, 土层较厚, 约 60 cm, 10 cm ∋ 土壤腐殖质层厚度 < 20 cm。 类立地: 低山坡上部或山脊, 陡坡中上部, 阳坡或阴坡, 土壤坚硬或粘重、干燥, 土层厚度 < 40 cm, 土壤腐殖质层厚度 < 10 cm。 1. 2. 2∀ 林下套种试验 ∀ 按照保持郁闭度 0. 5、0. 6、0. 7、0. 8的试验要求, 2004年对 3个地类 30年生杉木人 工林进行间伐、造林整地, 于翌年 3月进行林下南方红豆杉套种试验, 6月检查成活率并补植, 套种株数分 别为 1050、900、750和 600株 ( hm- 2。造林后 3 a内每年进行块状锄草、扩穴抚育 2次。试验采取完全随 机区组设计, 每个处理小区面积 667 m2, 3个重复 [ 8] 。 1. 2. 3∀ 数据调查与统计 ∀ 2009年 7月采用常规树木测量方法, 对各试验小区林下南方红豆杉进行每木调 查, 计算其平均树高、地径和冠幅 [ 9] 。采用 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 10] 。
表 1∀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特征
Tab le 1∀ In it ial grow th of T. w a llich iana var. m airei under forest of C h inese fir
生长环境
郁闭度 0. 5
0. 6
地类
类立地 类立地 类立地 类立地 类立地 类立地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福建省大田县赤头坂采育场。地处东经 117#29∃- 117#40∃、北纬 25#49∃- 25#52∃, 属中亚
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日照充足, 年均降雨量 1450- 1800 mm, 平均气温 15. 3- 19. 6 % , 海拔为 500550 m, 坡度为 22#- 30#。土壤以页岩及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为主, 土层较厚、肥沃、湿润。试验林为人 工起源成过熟杉木林、省级生态公益林区。
亚热带农业研究 ∀ ∀ ∀ ∀ ∀ ∀ Subtropical A gr iculture R esearch
第 6卷 第 2期 ∀ 2010年 5月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分析
苏晋伙
( 大田县太华林业站, 福建 大田 366100)
摘要: 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大田县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的初 期生长 ( 树高、地径和冠幅 )差异。结 果表明: 3个 指标在不 同郁
2∀ 结果与分析
2. 1∀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的初期生长 经调查, 计算不同郁闭度、地类的杉木林下 5年生南方红豆杉平均树高、地径和冠幅, 结果如表 1。不
同郁闭度、地类的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 3 个主要指标生长情况不同, 从郁闭度看, 随着郁闭度增大 ( 0. 5、 0. 6、0. 7、0. 8) , 树高、地径和冠幅总体上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从地类上看, 树高、地径和冠幅总体 上呈现 类立地 > 类立地 > 类立地的特征, 符合树木在不同地类上生长的一般规律。
SU Jin huo
( T a ihua Forestry Sta tion o f D atian County, D atian, Fujian 366100, China)
Abstrac t: The in itia l g row th indexes, heigh t, ground d iame ter, and crow n w idth of T axas w allichiana var. m airei under fo rest o f Ch inese fir we re investig ated in D atian County, F ujian. There w as extreme ly sign ificant d ifference am ong three indexes under d iffer ent canopy dens ities, site types, and interaction betw een them. The order o f ave rage grow th va lues o f he ight, g round diam eter and crown w idth o f under forest of Chinese fir under different canopy densities w as canopy dens ity 0. 6 > canopy density 0. 7> canopy density 0. 5> canopy density 0. 8, w hich proved that proper illum ina tion w as favorab le for the grow th of he ight, g round d iam e ter and crown w idth. T oo h igh o r low canopy densitiesw ere un favorable for tree grow th, and the bestw as canopy density 0. 6 to 0. 7. T he or der of average grow th values of the he ight, g round d iame ter and crow n w idth of unde r forest o f Ch inese fir in d ifferent site types w as site type > s ite type > site type , wh ich proved that site type and we re favorable for the g row th o f the unde r forest and the site type w as the best. T he top three average grow th values o f the he ight, ground diam eter and c rown w idth o f under forest o f Ch inese fir in d ifferent canopy density and s ite type comb inations we re canopy density 0. 6 plus site type , canopy density 0. 7 p lus site type , and canopy density 0. 6 p lus site type , wh ich proved that under the cond ition o f interaction betw een canopy density and s ite type, the canopy density 0. 6 and 0. 7 plus site type was the best fo r the g row th o fT. w allichiana var. m airei. K ey word s: Ch inese fir; T ax us w allichiana v ar. mairei; initial grow th
闭度、地类及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郁闭度的杉木 林下树高、地 径和冠幅 平均值大小 次序
均为郁闭度 0. 6> 郁闭度 0. 7> 郁闭度 0. 5> 郁闭度 0. 8, 表明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南 方红豆杉 树高、地 径和冠幅 的生长, 郁闭
度过大或过小均对树木生长不 利, 以郁闭度 0. 6- 0. 7为佳。不同地类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大小次序均 为
果 ( 表 2)表明, 3个指标在不同郁闭度、地类及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明郁闭度、
( 88(
亚∀ 热∀ 带∀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
地类及两者的组合对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
表 2∀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的方差分析 1) T ab le 2∀ V arian ce ana lysis on in itial grow th ofT. w allichiana var. ma irei under forest of Ch inese f ir
南方红豆杉 ( T 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9年 8月公布的国家 级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边材黄白色, 心材赤红, 质地坚硬, 纹理致密, 形象美观, 不翘不裂, 耐腐力强, 可用于建 筑、高级家具、室内装修、车辆、铅笔杆等; 枝叶浓郁, 树形优美, 种子成熟时果实满枝; 种子含油量较高, 是 驱蛔、消积食的珍稀药材; 病虫害少, 生长缓慢, 寿命长 [ 1] , 已成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林下产业是 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林下种植、养殖及相关产业, 是一项新兴产业, 也是典型的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 可 以实现林下开发的最大价值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组合。福建省杉木林面积广阔, 特别 是杉木人工林立地条件较好, 如何发展杉木中幼林林下产业, 发挥林地的最大效益, 不仅是增加林农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