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的鉴别研究
红豆杉鉴别方法

红豆杉鉴别方法一、红豆杉的概述红豆杉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其树皮呈灰色或棕色,树冠呈锥形,叶子为针状。
红豆杉在国内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
但是由于其与毒松相似,容易被人们混淆。
因此,正确鉴别红豆杉是非常必要的。
二、红豆杉与毒松的区别1. 树皮颜色不同红豆杉的树皮呈灰色或棕色,而毒松的树皮则为深褐色。
2. 叶子形态不同红豆杉叶子为针状,长约2-3厘米;而毒松叶子也为针状,但长度较长,约5-10厘米。
3. 枝条颜色不同红豆杉枝条呈绿色或黄绿色;而毒松枝条则为深褐色。
4. 树冠形态不同红豆杉的树冠呈锥形;而毒松则呈圆锥形。
5. 木质部颜色不同红豆杉木质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毒松的木质部则为深褐色。
三、红豆杉的鉴别方法1. 观察树皮颜色首先,可以通过观察树皮颜色来判断是否为红豆杉。
红豆杉的树皮呈灰色或棕色,而毒松的树皮则为深褐色。
2. 检查叶子形态其次,可以检查叶子形态来判断是否为红豆杉。
红豆杉叶子为针状,长约2-3厘米;而毒松叶子也为针状,但长度较长,约5-10厘米。
3. 观察枝条颜色再次,可以通过观察枝条颜色来判断是否为红豆杉。
红豆杉枝条呈绿色或黄绿色;而毒松枝条则为深褐色。
4. 检查树冠形态此外,可以检查树冠形态来判断是否为红豆杉。
红豆杉的树冠呈锥形;而毒松则呈圆锥形。
5. 观察木质部颜色最后,可以通过观察木质部颜色来判断是否为红豆杉。
红豆杉木质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毒松的木质部则为深褐色。
四、小结通过以上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是否为红豆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是初步鉴别方法,如果需要更加准确地鉴别,建议请专业人士进行检测。
同时,在采集和使用红豆杉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从南方红豆杉中筛选和鉴定25株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25(3): 271 ~ 278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收稿日期:2016-08-15 接受日期: 2016-11-21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60400026)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Planning Projec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Grant No. 2013B060400026).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tlmz63@从南方红豆杉中筛选和鉴定25株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戴黄益1,2, 刘明志1*, 段中岗1, 马细兰1, 吕镇城1(1. 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2.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 650224)摘要:为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中分离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 从其幼茎、树皮和叶片中分离纯化了491株内生真菌,经筛选获得25株内生真菌具有产紫杉烷的能力,其中,4株可产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8株能产紫杉醇和巴卡亭Ⅲ,1株能产紫杉醇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1株能产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6株仅产紫杉醇,5株仅产巴卡亭Ⅲ。
根据内生真菌的来源,幼茎中有11株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叶片中有9株,而树皮中仅有5株。
这些菌株的紫杉醇、巴卡亭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产量分别为0.64~9.87、0.48~3.42和0.20~1.00 μg L –1。
因此,南方红豆杉中具有紫杉烷类代谢途径的内生真菌来源广,数量多,是研究真菌中紫杉烷类化合物代谢途径的良好材料,也为紫杉烷类抗癌药生产提供了潜在的真菌种源。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紫杉醇;巴卡亭Ⅲ;10-去乙酰巴卡亭Ⅲ doi: 10.11926/jtsb.3657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Twenty-five Strains of Taxane-producing Endophytic Fungi from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DAI Huang-yi 1,2, LIU Ming-zhi 1*, DUAN Zhong-gang 1, MA Xi-lan 1, LÜ Zhen-cheng 1(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 Huizhou University ,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 Kunming 650224,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solate and screen the taxane-producing endophytic fungi, there were 491 strains of endophytic fungi had been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young stems, barks and leaves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 Twenty-five strains of endophytic fungi could produce taxane, in which four strains produce taxol, baccatin Ⅲ and 10-deacetyl baccatin, eight strains produce taxol and baccatin Ⅲ, one strain taxol and 10-deacetyl baccatin, one strain produce baccatin Ⅲ and 10-deacetyl baccatin, and six strains only produce taxol, and five strains only produce baccatin Ⅲ. Taxane-producing endophytic fungi derived from young stems, leaves and barks were eleven strains, nine strains and six strains, respectively. The yields of taxol, baccatin Ⅲ and 10-deacetyl baccatin Ⅲ were ranged from 0.64 to 9.87 μg L –1, 0.48 to 3.42 μg L –1, and 0.20 to 1.00 μg L –1,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taxane-producing endophytic fungi had wide distribution and more strains in T. chinensis var. mairei , and it could be good materials for studying metabolic pathways of taxane diterpenoids, and also could provide more potential fungal resources for taxane anticancer drugs.Key words: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 Endophytic fungi; Taxol; Baccatin Ⅲ; 10-Deacetyl baccatin Ⅲ紫杉醇(药品名:Taxol ,通用名:Paclitaxel)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1971年首次发现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 )中[1]。
红豆杉的价值鉴定报告

红豆杉价值鉴定报告一、物种和产地红豆杉,常绿乔木,属于红豆杉科,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本报告所评估的红豆杉为我国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份。
二、树龄和健康状况经过专业人员的初步观察和判断,该红豆杉的树龄约为50至70年。
树木整体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明显的病虫害或损伤。
树冠饱满,叶片翠绿,展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
三、尺寸和形状该红豆杉树高约15米,树干直径约25厘米。
树冠展开角度约为70度,枝条开展均匀,形状美观。
根据这些指标,该红豆杉在尺寸和形状上属于优良级别。
四、材质和纹理红豆杉材质坚硬,耐腐蚀,纹理美观。
在雕刻和家具制作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该红豆杉的材质和纹理状况良好,呈现出自然优美的木纹。
五、稀有性和独特性红豆杉是我国的珍贵树种,数量稀少。
特别是树龄较高的红豆杉,更是难得一见。
该红豆杉具有一定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其价值也因此得到提升。
六、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红豆杉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为大型盆栽植物,红豆杉可用来装饰家居、办公场所和公共空间。
其独特的木材可制作成高级家具、工艺品和建筑材料等。
此外,红豆杉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七、市场行情和预期价格在市场上,红豆杉一直备受欢迎。
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和同类植物的价格比较,该红豆杉的市场价格可达到每棵5000至8000元。
若考虑到其稀有性和独特性,价格可能会更高。
综上所述,根据物种和产地、树龄和健康状况、尺寸和形状、材质和纹理、稀有性和独特性、使用价值和实用性以及市场行情和预期价格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该红豆杉具有较高的价值。
在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其潜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红豆杉木材鉴定

红豆杉木材鉴定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红豆杉木材的鉴定。
这可特别有趣呢。
红豆杉啊,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树。
它的木材看起来就和别的木材有些不一样。
红豆杉的木材颜色有点红,就像被夕阳染过一样,是那种暗暗的红,不是特别鲜艳的大红色哦。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秋天里那些熟透了却还带着一点羞涩的苹果的颜色。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次,我的爷爷从老房子里翻出了一块旧木材,那块木材的颜色红红的,爷爷也不知道是什么木材。
我就想啊,这会不会是红豆杉的木材呢?我就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我发现红豆杉木材的纹理很细密,就像奶奶织毛衣的毛线一样,一根一根紧紧地挨在一起。
而且那些纹理是很直的,不会歪歪扭扭的。
这就和一些普通木材不一样啦,有些普通木材的纹理可能是乱乱的,像调皮的小孩子乱画的线条。
还有哦,红豆杉木材摸起来的感觉也很特别。
它的表面很光滑,就像被水冲洗过很多次的石头一样。
当你用手轻轻滑过的时候,感觉不到有什么刺刺的地方或者凹凸不平的地方。
不过呢,小朋友们要记住,红豆杉是我们国家的保护植物,是不可以随便砍伐的。
要是发现了红豆杉木材,一定要告诉大人,让大人联系相关的部门。
因为红豆杉很珍贵,它对我们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好处。
有个地方,山上曾经有很多红豆杉。
可是有些人不知道它的珍贵,就去砍伐。
结果呢,山上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地方住了,小鸟没有了筑巢的地方,小松鼠也找不到树洞了。
后来,大家都意识到了错误,开始保护红豆杉。
现在那里又慢慢变得生机勃勃了。
所以啊,我们了解红豆杉木材的鉴定,不是为了去寻找红豆杉木材来做东西,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
如果我们在外面看到类似红豆杉木材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可能是很珍贵的东西,要好好保护起来。
这样,我们的大自然才会更加美丽,小动物们也会有自己的家,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美好的景色啦。
南方红豆杉鉴定方法

南方红豆杉鉴定方法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是一种珍贵的乔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园林景观中。
为了正确鉴定南方红豆杉,以下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鉴定方法。
一、外部形态鉴定南方红豆杉树干高大笔直,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纵裂不规则;树枝平展,呈绿色或暗绿色;叶片皮质,长而狭,两面凹凸不平,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
鉴定时可观察树干、树枝和叶片的形态特征,与南方红豆杉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
二、叶片鉴定南方红豆杉的叶片排列成两行,上面呈深绿色,下面呈浅绿色。
叶片长而狭,约 1.5-3厘米长,0.2-0.4厘米宽,顶端尖锐,基部渐狭。
叶片的边缘呈波浪状,叶脉明显,平行排列。
鉴定时可取一片叶片进行观察,注意叶片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三、果实鉴定南方红豆杉的果实为球形或卵形,直径约1-2厘米。
果皮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果肉质地坚硬。
果实内部有一个种子,种子呈卵形,长度约0.8-1.5厘米,种子的外壳红色或橙红色,种子内部呈深红色。
鉴定时可观察果实的形状、颜色和内部结构,与南方红豆杉的果实进行比对。
四、树皮鉴定南方红豆杉的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纵裂不规则。
树皮质地坚硬,表面光滑。
鉴定时可观察树皮的颜色、纹理和质地等特征,与南方红豆杉的树皮进行对比。
五、树木环鉴定南方红豆杉的树木环宽而明显,年轮可见。
年轮的宽度与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环境和年龄有关,年轮较窄表示生长环境较差或年龄较小,年轮较宽表示生长环境较好或年龄较大。
鉴定时可取一段树木环进行观察,注意年轮的宽度和形态特征。
通过以上的外部形态鉴定方法,我们可以准确鉴定出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具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因此准确鉴定是确保其应用价值的重要步骤。
希望以上的鉴定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鉴别红豆杉?

鉴别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主要特征包括树形、叶子、果实和树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特征:
1. 树形:红豆杉是一种常绿针叶乔木,树冠呈塔形或锥形,通常高度在20到30米之间。
2. 叶子:红豆杉的叶子是互生的,有两种类型:短叶和长叶。
短叶类似针状,长约1到2厘米,边缘有细锯齿状。
长叶则呈条状,较短叶略宽一些。
3. 果实:红豆杉的果实是种子被称为"红豆杉果"(也叫"红豆"),果皮红色或粉红色。
红豆杉果是略微肉质的液果,果内有一个种子。
4. 树皮:红豆杉的树皮光滑而灰褐色,可以区分于其他树种。
此外,红豆杉的红豆杉果和红豆杉叶都含有毒性成分——碱性物质紫杉醇(taxol),因此请注意避免误食或接触。
虽然树形、叶子、果实和树皮是鉴别红豆杉的常见特征,但确诊红豆杉的最可靠方法是咨询植物学专家或参考权威的植物识别资料。
红豆杉辨别真假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红豆杉辨别真假的方法技巧有哪些一、闻味道:一般有一点酸性味道的可能是真;二、看纹路:刮开外层看时会有红色不规则纹路;三、真正的红豆杉泡水后无色,染色的仿冒品将水染红。
市售的黑心货木片,浸过热开水后会变成黄色、紫红色,木材特征:边心材区别明显,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褐色或紫红褐色,红豆杉年轮明显。
因其含紫杉醇成份,坊间以为茎干切片泡茶可治癌症,茶色接近无色。
不少商人会以墨水树或其它开叶树染色混充红豆杉。
1、红豆杉性喜阴,不要阳光直射,摆放在客厅,卧室,阳台的拐角即可。
在傍晚的时候,可以放在窗台,使其透气2、浇水时间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俩判断:红豆杉的叶子是挺拔,光亮的,如果页面出现委靡,就要浇水了,如果叶面下垂,表明,缺水严重。
用手轻敲几下盆子,从声音可以判断,如果声音很空,代表土已干,要浇水了。
从盆土来判断,用手指插入土壤2-3公分,感到土壤干,就需要浇水了,不同的时期,植物需要的水分不一样,在生长期3月---11月需要的水分多,休眠期12月-2月需要的则比较少。
至于浇水的周期不能统一而论,春秋季一般5-7天浇一次水,夏季3-5天浇一次水,冬则7-10天浇一次透水。
3、周围环境。
红豆杉对环境没有太大的要求,除了做到第一点不要对阳光直射外,还要注意在室内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冬天不要靠近暖气,不要随意向盆内丢烟头,茶叶等杂物。
4、如果叶面出现枯黄或病虫害,可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氢钾浇灌或喷洒,一般用量是:一小袋综合。
1.防癌治癌的作用因为红豆杉中含有世界头号抗癌药物“紫杉醇”,它的功效就是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堆积在人体内的病毒通过利尿、排便,清除到体外,达到预防癌症的作用,对已得癌症的患者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可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提高人体免疫力,恢复人体的自然功能。
红豆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90多种有效成份,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抗病毒能力,它不但对高血糖者有降血糖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血粘度高,肾病,肝病,痛经等效果也非常显著,特别是能减少尿蛋白流失,使人体自然功能恢复,免疫力增强,将各种疾病都消灭在萌芽之中。
南方红豆杉的生药学再研究.docx

南方红豆杉的生药学再研究南方红豆杉为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属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Lemee&H.Leveille)L.K.Fu&NanLi的干燥枝叶,别名美丽红豆杉、海罗松。
《本草推陈》中记载,红豆杉具有利尿、通经的作用,主治肾脏病、糖尿病⑴。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其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炎浮肿、小便不利、糖尿病W。
自从上世纪发现该植物含有的紫杉醇具有高效的抗癌活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树皮、枝叶中提取和纯化得到的一种药物,是90年代初期上市的一种抗癌新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发现的最好的抗癌药。
本文查阅了李效贤等m部分研究者对南方红豆杉进行的研究,发现李效贤在文中对枝横切面的观察中未发现韧皮部具大量草酸钙砂晶以及髓部具有石细胞,且在叶横切的色汕滴的情况,故本文认为:要对[}jJJ红'.A杉的屮药7:进行进一步补充,研究内容如下, 1.材料、试剂及仪器南方红豆杉3~5年生的枝叶植物釆n浙I:金华,为人工栽培,经中国食品药品检记研究院张继馆长鉴定为红豆杉科植物南H红入杉植物标本号003-003,药材你+^S-057-002,现保存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约怀本馆。
水合氯醛(分析纯),OlympusBX-51光学显微镜及其成像系统,OlympwS/X12休视敁微镜及其成像系统。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实验方法借助体视显微镜、直尺观察药材性状.并制作r枝叶的横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了观察,描述。
2.2实验结果约材性状枝外皮粗糙,易脱落,表面淡黄绿色或黄褐色,断面黄内色,气微、味甘。
叶柄深绿色,叶较稀疏,排列成两列,多呈弯镰状,通常长2~3.5cm,宽3~4mm,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1;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红豆杉的鉴别研究李效贤,张春椿,熊耀康*(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枝叶进行鉴别研究。
方法:采用系统的中药鉴定方法对南方红豆杉枝叶的性状、组织显微进行研究,并以10 脱乙酰巴卡亭 (10 DAB )为对照对南方红豆杉枝叶进行薄层鉴别。
结果:南方红豆杉枝叶性状特征:茎上小枝不规则互生,叶片全缘,近革质,中脉隆起明显,叶背具有2条黄褐色气孔带。
茎横切面特征: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年轮清晰,有髓射线,髓发达;叶横切面特征:叶表面具角质层,叶肉组织异面型,栅栏组织通过中脉,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叶上表皮栅表比为0 33,叶下表皮气孔带内的气孔指数为0 074~0 085;粉末特征:表皮细胞、纤维、气孔多见,色素块棕色或红棕色,木栓细胞黄棕色,管胞多为环 螺纹和螺纹,偶见绿色草酸钙方晶。
薄层色谱法可检出10 DAB 。
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南方红豆杉的药材鉴定、资源利用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中图分类号:R 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454(2011)04 0538 03收稿日期:2010 06 03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重大项目(2007ZA002);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8C32020);浙江省中药现代化项目(浙财企字[2009]331)作者简介:李效贤(1984 ),女,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E m ai :l xi aoxian07@126 co m 。
*通讯作者:熊耀康,Te:l 0571 ********,E m ai:l x i ongyaokang @to m co m 。
南方红豆杉Taxus w allichiana Zucc var m airei (Le m ee et L vl)L K Fu etN L i 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南岭山脉等地区的山地或溪谷1。
据 本草纲目 记载: 其性辛、味甘,大温,归胃、肝经 ,具有解毒、散结、止痛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症瘕积聚、瘀血经闭,食积胀痛、霍乱、伤寒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枝叶中含有紫杉醇、10 脱乙酰巴卡亭 (10 DAB )等数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对乳腺癌 2,3、卵巢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疗效较好4,5。
关于南方红豆杉的生药学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为了开发利用并能准确鉴别南方红豆杉,笔者对其枝叶的组织、粉末特征及薄层鉴别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材料1 1 仪器 E200三目显微镜(日本N I KON 公司),数码相机(日本N I K ON 公司),2235转轮式切片机(襄樊徠克生物电子仪器厂),TB 718E 型生物组织自动包埋机(泰维科技)。
1 2 材料 南方红豆杉1~4年生枝叶采自浙江宁海,经浙江中医药大学姚振生教授鉴定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 var ma irei (Le m ee et L v l)L K Fu et N L i 的枝叶,凭证标本保存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标本馆。
10 脱乙酰巴卡亭 (10 DAB )标准品(批号:054K1372)购自美国si g m a 公司;石蜡为专供生物组织切片用;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多分枝,小枝不规则互生,1~4年生小枝直径约2mm,表面黄绿色至黄褐色。
叶易脱落,呈螺旋状着生,排成两列,条形,微弯,黄绿色至黄褐色,长1 5~3c m ,宽0 25~0 35c m ,上部渐窄,先端急尖或渐尖,叶柄短,叶基扭转;叶片全缘,近革质,上面中脉隆起明显,叶背具有2条黄褐色气孔带。
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苦、涩。
3 显微鉴别3 1 茎横切面 木栓层由3~7层细胞构成,排列紧密,沿切线延长。
栓内层细胞5~7层,细胞长方形、类圆形,直径3~10 m,排列疏松并向内逐渐变小。
韧皮部由7~9层细胞构成,细胞长方形、类圆形,排列整齐,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年轮清晰。
髓射线宽1~2列细胞,细胞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并呈径向延长。
髓发达,细胞圆形、类圆形,直径8~10 m 。
见图1。
3 2 叶横切面 叶表面具角质层,厚约0 33 m 。
上、下表皮均有1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细胞类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11~14 m,排列紧密。
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内陷成行排列。
叶肉组织异面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栅栏组织通过中脉,由1~2层细胞组成,细胞长圆形,直径0 8~1 8 m;海绵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类圆形、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0 5~2 9 m,细胞间隙较大,排列疏松。
叶脉处传输组织明显,形成层明显,木质部位于向茎面,韧皮部位于背茎面。
见图2。
538 Journa l o f Ch i nese M ed ici na lM a teria l s 第34卷第4期2011年4月图1 南方红豆杉茎横切面详图1 皮层2 木栓组织3 韧皮部4 形成层5 木质部6 髓射线 7髓图2 南方红豆杉叶片横切面详图(通过主脉)1 角质层 2 上表皮 3 栅栏组织 4 海绵组织 5 木质部 6 形成层 7 韧皮部 8 下表皮3 3 叶上、下表皮 叶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念珠状增厚,壁厚约0 3 m ,细胞长约33 m,宽约10 m;栅表比为0 33;无气孔。
叶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长约66 m,宽约12 m 。
气孔较多,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每条气孔带均有12~14列气孔组成,气孔带内的气孔指数为0 074~0085。
见图3。
图3 南方红豆杉叶表面观图1 上表皮2 下表皮3 4 粉末 黄绿色。
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内含淡黄色物质。
气孔不定式,分布于细胞碎片上,表面观类圆形,直径约1 7 m;保卫细胞周围有4~6个副卫细胞。
色素块散在或聚集存在,棕色或红棕色,形状大小不定。
木栓细胞黄棕色,呈规则的多角形,细胞壁均匀增厚,直径10~16 m,壁厚约0 5 m,管胞多为环 螺纹和螺纹,梯纹少见,直径2~18 m,管胞壁厚约0 29 m 。
纤维多见,偶见绿色草酸钙方晶。
见图4。
图4 南方红豆杉枝叶粉末图1 表皮细胞2 木栓细胞3 管胞4 色素块5 气孔6 纤维7 方晶4 薄层鉴别4 1 供试品溶液制备 称取南方红豆杉药材粉末1g ,加甲醇20m L ,40 以下超声提取30m in ,滤过,滤液40 以下减压回收至干,残渣加三氯甲烷30mL 使溶解,水萃取3次,每次10mL ,弃水层,三氯甲烷层40 以下减压回收至干,残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4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 DAB 标准品4 98m g ,加甲醇定容至10m L ,作为对照品溶液。
4 3 薄层色谱鉴别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 L ,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 乙酸乙酯 甲醇(8 1 2 0 8)为展开剂,展开,待展距达8c m 后,取出,晾干,喷10%香草醛浓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539 Journa l o f Ch i nese M ed ici na lM a teria l s 第34卷第4期2011年4月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图5。
图5 南方红豆杉薄层色谱图1 10 DA B 对照品 2 供试品溶液5 小结与讨论南方红豆杉枝叶的主要性状特征:茎上多分枝,小枝不规则互生。
叶片全缘,近革质,螺旋状着生,排成两列,叶柄短,叶基扭转,中脉隆起明显,叶背具有2条黄褐色气孔带。
南方红豆杉枝和叶的显微组织特征明显。
尤其是叶片的特征,其表面具角质层;叶肉组织异面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栅栏组织通过中脉;中脉上木质部位于向茎面,韧皮部位于背茎面;叶上表皮无气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念珠状增厚,栅表比为0 33;叶下表皮中脉两侧各有一条气孔带,每条气孔带有12~14列气孔组成,气孔带内的气孔指数为0 074~0 085。
药材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包括:表皮细胞内含淡黄色物质,气孔不等式,木栓细胞呈规则多角形、管胞多为环 螺纹和螺纹,纤维多见,偶见绿色草酸钙方晶。
其中,茎中无环髓带,粉末中不等式的气孔和绿色草酸钙方晶是与东北红豆杉枝叶6相区别的特征。
本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的10 DAB ,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志[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37 447[2]Lu isa P M,F rancesca G,F abr izi a M,et al Ev i dence t hatl ow doses o f taxo l enhance t he functi onal transacti va tory prope rties of p53on p21w a f promo ter i n M CF 7breast cancer cells[J] Federation of European B ioche m ical Socie ties ,2006,580(9):2371 2380[3]Pand i M,M an i kandan R,M uthu m ary J ,et al A nticancerac tiv ity o f f unga l taxo l der i ved from Bo tryod i p l odia theobro m ae Pa t ,an endophytic f ungus ,ag ai nst 7,12d i m e t hy l benz(a)anthracene(DM BA ) i nduced m a mm ary g l and ca r c i nogenesis i n Sprague daw ley rats [J] B iomed icine &P har m acotherapy,2010,64(1):48 53[4]Dao M N,A aron G C ,R ishindra R,et a l Po ten tiation of paclitaxe l cytotox icity i n l ung and esophageal cance r cell s by pha r maco l og ic i nhi b iti on o f t he phospho i nositi de 3 k i nase /prote i n k i nase B (A kt) m ediated si gna li ng path w ay [J] The J ournal of T 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 ery,2004,(127)2:365 375[5]Baratti D,M ar i an iL,La terza B ,et al Tu m or l ys i s syndrom eassoc iated w ith w eek l y paclitaxe l treat m ent i n a case w ith ova rian cancer[J] Gyneco l ogic O ncology,2006,103(2):752 754[6]王冰,郑红月,肖晶,等 东北红豆杉的生药鉴定[J]中草药,1998,29(4):267 269中药材 杂志多次荣获全国医药科技信息成果奖,欢迎订阅!540Journa l o f Ch i nese M ed ici na lM a teria l s 第34卷第4期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