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7年5期总第842期一、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市场活力,经济迅速发展。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更为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更能突显出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稳步提高。

2008年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深层影响仍未消除,但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回暖,国内经济势头良好。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各具比较优势,这也大大激发了各国间对外贸易的活力。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迅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表1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5521.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45502.9亿元,增长了43倍。

其中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2969.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41166.8亿元,增长了46倍;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2551.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04336.1亿元,增长了40倍。

除1998年和2009年进出口总额稍有下降以外,1990年至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加。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出口贸易增速仍快于进口贸易的增速;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同比增长幅度不大,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规模都较为稳定;201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4.55万亿元。

总体来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比较乐观,增速平稳。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29740.0亿美元,增长了144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目录一、理论研究综述 (3)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一)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4)(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 (5)(三)对外贸易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 (6)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全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建议 (8)(一)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 (8)(二)推动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 (9)(三)实施科教兴贸,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 (10)(四)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1)参考文献: (12)致 (13)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迅速发展,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

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4.7%。

这一对外贸易的增速已远远高于 GDP增速,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研究综述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历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贸易理论,上个世纪30年代Roertson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随后凯恩斯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Quah和 Rauch(1997)在生增长模型的框架论述了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该国通过有效利用动态规模经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的更快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探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学界相关理论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掌握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评估我国经济运行状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最后,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贸易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情况;(2)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3)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4)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和方向。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其中,取样调查法将主要针对我国出口和进口情况,对不同时间和不同产品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案例研究法则将挑选我国部分重要出口企业和行业进行研究,探究其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具体关系。

三、论文结构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前言。

概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结相关文献,梳理我国和世界各国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其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外贸易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来说,外贸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了解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外贸政策、推进外贸领域的开放与发展。

一、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的对外开放和扩大出口,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截至2019年,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突破了50%的大关。

这也说明了外贸的重要性,外贸不仅直接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中国创造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 直接贡献外贸的直接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外贸,中国实现了对外的开放和贸易往来,推动了国内供给能力和质量的提高,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外贸也为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外汇收入,通过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储备能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 间接贡献外贸的间接贡献主要包括了对于投资和消费的促进作用。

由于外贸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了更多的人脱离贫困,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收入。

这些收入和增加的就业机会,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的扩大和增加。

同时,外贸的开放和扩大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制约1. 外贸的贡献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

随着国际贸易的开放和扩大,中国的外贸也不断发展壮大,让其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外贸,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大量举办国际博览会和各项会议,推广全球优质产品和国内优质产品的相互交流,积极为推动全球贸易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外贸的制约外贸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方面,外贸的高度依赖于出口,一旦出口市场有变动或国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动摇到了中国的货币流通、出口回收等各项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欺诈行为,侵犯了中国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时反手造成了市场的混淆,引发了现实的危机。

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国际贸易不仅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还可以为国家增加财富和就业机会。

同时,国际贸易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一种基于贸易的生产,即各国通过互通有无,分工合作,共同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市场开拓,提高经济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分工促进效率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不同,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跨国分工来促进效率提高。

一些发达国家生产高价值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金融服务等,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生产低成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玩具、五金制品等。

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可以把高科技产品卖给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把低成本产品卖给发达国家,这样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生产利用效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挑战市场垄断局面,刺激创新动力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不同市场之间的竞争,挑战市场垄断局面,为产品的不断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企业才会不断投入研发成本,在产品品质、性能、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3.加速市场开拓,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可以加速市场开拓,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产品的消费。

企业在外贸领域开拓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拓展业务版图,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成果。

这样,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更明显,企业销售规模也会更大,更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是理论上的,还有实证表现。

下面将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当前其国内GDP的几乎四分之一均源自于国外的经济活动,这体现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对gdp的增长作用的——ecm模型

对外贸易对gdp的增长作用的——ecm模型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1.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在学界,对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

本文的研究重点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1.1数据选取选取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EX)、进口贸易总额(IM)、进出口总额(T)三个指标来反映对外贸易状况,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反映经济增长,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期1978—2010的数据,计价单位为人民币,并以此度量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关系。

由于物价因素的影响,为了准确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模之前,必须剔除相应的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100)。

将这些数据处理成以1978 年为基期的经济变量的指数形式(见表1)。

因为数据的对数化可以很好的消除异方差,而且不影响数据之间原有的协整关系,所以在实证的过程中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对数化处理,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出口贸易总额指数(EX)、进口贸易总额指数(IM)、进出口贸易总额指数(T)取自然对数,得到的新的序列变量分别用lnGDP、lnEX、lnIM、lnT来表示,整个实证过程都是用eviews5.0软件完成。

表1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样本数据人民币:亿元年份GDP EX IM T 19783645.217 167.60 187.40 355.00 19793986.829 207.75 238.37 446.12 19804151.255 247.67 272.88 520.55 19814359.680 327.63 327.72 655.35 19824653.279 361.71 312.50 674.21 19835109.384 375.58 361.44 737.02 19846011.720 484.15 517.51 1001.67 19856877.221 617.01 959.42 1576.43 19867155.417 753.55 1043.38 1796.94 19877719.984 941.10 1033.42 1974.52 19887980.277 937.24 1090.24 2027.48 19897751.970 892.34 1003.60 1895.94 19908408.929 1344.95 1159.59 2504.55 19919732.573 1710.05 1518.63 3228.69 199211307.634 1964.01 1866.15 3830.16 199312938.090 1935.12 2191.94 4127.06 199414217.657 3074.28 2938.08 6012.36 199515317.140 3137.26 2783.60 5920.86 199616556.546 2925.42 2688.39 5613.82 199717871.246 3430.80 2671.76 6102.56 199819252.345 3472.54 2651.94 6124.48 199920748.971 3738.96 3178.25 6917.21 200022860.496 4754.47 4294.65 9049.12 200125092.716 5039.91 4613.09 9653.00 200227758.406 6216.36 5635.59 11851.95200330960.282 8271.69 7794.76 16066.45 200435076.423 10772.99 10187.76 20960.75 200539857.192 13501.75 11696.92 25198.66 200645926.630 16474.99 13455.81 29930.79 200753851.359 18955.35 14850.10 33805.45 200860081.390 19206.99 15214.56 34421.56 200965684.550 15805.34 13221.27 29026.60 201074837.163 19963.22 17664.49 37627.71上述数据以1978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期1.2相关性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变动的方向和步调基本一致,这说明期间你可能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摘要在已有理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的情况分析了资源型商品进出口对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安全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如何利用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a易经济增长资源型商品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观点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1937 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

二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成长侍女”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方面,对外贸易并不是增长的发动机,而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是“经济成长的侍女”。

三是“中心—外围论”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美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外围论”,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外围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

普雷维什的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其国内资源带来有效配置的好处。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认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得到证明。

但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程度到底有多大,从对外贸易的结构来看,是否所有产品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同等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目前中国资源性商品的对外贸易情况根据《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知,目前我们经济发展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我们的资源性商品有大量的出口,特别是石油和煤炭。

另外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大量出口,一方面加重了资源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这种情况的对外贸易是否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值得研究。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因国家而异,对大部分国家来说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得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不至于有的资源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

但同时,国际贸易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脆弱性,而且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在一起,从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看法。

第一,按照亚当斯密的分工与专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剩余产品出口说”,他认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

他所指的国际分工是按照绝对成本高低进行的,主张出口本国能便宜生产的产品,去换取国外能便宜生产的其它产品。

因此,通过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技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各国的物质财富。

即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源泉。

还有他的“剩余产品出口说”,直接表达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2003年,我国出口彩电、电冰箱、照相机、DVD、摩托车、皮鞋分别占其国内产量出口的46.1%、47.1%、55.6%、83.6%、62.8%、57.7%;出口的钼精矿、白银、锡、棉布等资源原材料产品分别占其国内产量的51.5%、74.8%、41.2%、44.5%。

我国有近百种商品产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拖拉机占世界总产量的83%、集装箱占83%、钟表占75%、VCD占70%,DVD占65%、彩色电视机占30%、收录机占70%、照相机占50%、摩托车占44%、日用陶瓷占70%。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将这些剩余产品出口减少了国内的浪费和闲置,提高了我国的储蓄和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外向度很高,通过出口实现外需,既为我国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也极大的缓解了部分行业的生产过剩,优化了的经济结构。

第二,由于各国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产生了间接的经济利益。

其作用主要是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创新力以及生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经济学理论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52-2007年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

标签:对外贸易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增长
1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完全基于理论分析,本文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即利用1952-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验证实际中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促进作用。

在指标选取方面,用各年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增长,进口虽然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被扣除了,但它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所以本文用对外贸易总额即进出口总额表示对外贸易水平,而不是只考虑出口额。

1.1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1.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首先用Dickey-Fuller对进出口总额TIE和国内生产总值TIE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然后对取对数后的TIE和GDP序列,即LnTIE和LnGDP分别检验,结果它们还都是非平稳序列,分别取一次差分后再进行检验两变量通过了检验,表明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1.2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单位根检验确定了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一次差分序列為平稳序列,即DLnTIE和DLnGDP为平稳序列后,分别在滞后2、3、4期的情况下对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便确定二者是何种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在滞后期为2时,对外贸易水平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也不是对外贸易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为3、4期时对外贸易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

说明在我国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

1.2 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
在确定了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后,按照动态回归的建模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滞后两期的自回
归分布滞后模型ADL(2,2,1),(模型含有一个外生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各滞后2期)作为一般模型,对其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LnGDPt=0.32+0.296 LnTIEt-0.296LnTIEt-1+0.061LnTIEt-2+ 1.265LnGDP
(2.07)(5.81)(-3.25)(0.94)(9.45)
t-1-0.346LnGDPt-2
(-2.79)
R2=0.99 DW=1.70
其中括号中的数值为回归系数的t值,可以看出模型中LnTIEt-2的回归系数所对应的t值很小,对LnGDPt的影响不显著,可剔除掉。

R2=0.99,说明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DW=1.70,接近2,表明方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对剔除了变量LnTIEt-2的模型再进行回归得到以下模型:
LnGDPt=0.30+0.28LnTIEt-0.23LnTIEt-1+1.21LnGDPt-1-0.28LnGDPt-2
(1.93)(5.80 )(-4.29)(10.17)(-2.74)
R2=0.99 DW=1.6
从上述模型看到剔除了不显著变量后剩余各变量都显著,R2=0.99,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好,模型拟合较好,各个变量对LnGDPt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对以上模型进行变形得到以下反映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ECM:
DLnGDPt=0.28DLnTIEt-0.51DLnTIEt-1+0.21DLnGDPt-1-0.49(LnGDPt-2-0.6 1-1.041LnTIEt-2)
2 实证结果的相关分析
2.1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短期调整力度较大
从短期动态来看,误差修正项emc系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

本文中该系数为-0.49,其符号为负,与反向修正机制相一致,调整力度比较大,表明对外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的自身修正能力比较强,说明对外贸易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2 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很大
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水平的长期关系为,对外贸易每增长1%,经济增长104.1%,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很大。

这种促进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增大市场需求,使得出口商品产业扩大生产规模,而规模生产有利于对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效益;第二,出口贸易的增加同时带动进口贸易的增长,而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不断增加,会形成相关产品的良性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加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进口贸易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良好机会,从而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

这在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业上表现尤为明显。

3 结论
对外贸易是否会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发展时期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

从本文分析结果看我国就没有表现出发展经济学家所分析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阻碍经济发展的情况。

而且从长期来看进出口总额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外贸易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是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志迎,郭雅清.现代管理科学[J]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评述,2007,55-56.
[2]张华勇.经济研究导刊[J]经济发展的贸易效应,2009,9-10.
[3]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洪峰.统计与管理[J]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2006,30-31.
[5]徐徐,邱云见.商场现代化[J]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2009,1.
[6]李庆.经济论丛[J]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2009,162-163.
[7]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