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绿化重要性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与策略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与策略
城市绿化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对城市的气候、空气质量、生态平衡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绿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绿化策略。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1.提升环境质量
城市绿化能够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降低温度,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城市内涝等现象。
2.促进生态平衡
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类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维护生物多样性,构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3.增加居民福祉
城市绿化可以打造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息放松的场所,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
城市绿化的策略
1.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在城市绿化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植物种植方式,包括树木、花草、灌木等,不仅美化环境,还能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阴凉之地。
2.合理规划城市绿地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位置和面积,可以确保城市中的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绿化空间,从而让绿色环绕城市的方方面面。
3.推进生态景观建设
结合生态景观建设的理念,打造城市绿化景观,注重生态效益,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制定科学的绿化规划,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
城市绿化,关乎我们的生活品质,也关乎城市的未来发展。
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

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摘要: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园林绿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绿化手段,它能够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价值。
本文通过探讨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重要性,从环境美观、气候调节、生态保护、社会融合等方面阐述了园林绿化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对未来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发展;环境美观;气候调节;生态保护;社会融合一、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环境美观作用(一)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生产力最集中的区域,其发展带来的问题包括缺乏自然气息、空气污染严重,以及硬地面过多等。
这些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园林绿化能够弥补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城市环境提供必要的生态条件。
首先,园林绿化可以引入更多植被覆盖亲水土壤并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度、净化空气、改善雨洪排放等。
次之,它还能够创造农业资源和住房,并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竞争,有效塑造品牌和文化形象。
随着城市绿道逐步完善,公园绿地等组织形式也得到普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社交活动场所,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形成更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缓解城市压力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通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助力于城市建设内涵的丰富。
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别是PM2.5过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损害。
而园林绿化就可以通过吸附粉尘颗粒、稀释有害气体等一个很好的净化方法来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
此外,在性格匹配、激发感召心理、增加亲友联系上,园林绿化还能使人们更容易找到情侣或组成家庭,从而拉动消费市场,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
二、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气候调节作用(一)调节城市气温和湿度,提升人体舒适感城市经常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空气干燥、高温多污染,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城市绿化的美好未来

城市绿化的美好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问题备受关注。
城市绿化一直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城市绿化的美好未来有了更多期许和想象。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为城市绿化的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城市绿化模式往往局限在简单的花草树木种植和景观打造上,缺乏对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全面考量。
未来,我们期待着在城市绿化中实现“绿色发展、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目标,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生活环境。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包括建立公园、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空间,拓展城市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
这样的美好未来使得居民离自然更近,在都市中享受片刻宁静与自然。
智慧绿化与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绿化已经成为了现实。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智能灌溉系统、植物监测技术、垃圾分类回收等高科技手段与城市绿化相融合,实现对植被生长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数据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绿地的运营效率,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公众参与与社区绿化共建在美好未来中,公众将更广泛地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来。
政府与社会机构可以共同策划发起“百万人植树计划”、“邻里花园共建”等项目,通过鼓励居民种植花草树木、进行废旧资源再利用等途径推动社区自发开展各类环境友好型活动,并通过专业指导提升居民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对城市绿化的美好未来有了更多期许和预想。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我们期待看到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主导,并结合智慧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绿化工作;同时重视公众参与和社区共建方面,在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每一个角落。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清新氧吧中享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未来。
城市绿化的好处

城市绿化的好处
标题:城市绿化的益处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绿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绿化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美观,更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的各种好处。
二、改善环境质量
1. 净化空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2. 吸附噪音:绿色植被可以吸收和分散声音,降低城市噪音污染。
3. 调节气候:大面积的绿地可以调节城市的小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夏季温度,增加湿度。
三、美化城市景观
城市绿化是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美观,提升城市形象。
四、提供休闲空间
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化能够为鸟类、昆虫等动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六、提升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接触大自然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心情。
城市绿化可以提供一个让人们接近自然的机会,有利于人们的精神健康。
七、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城市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八、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提供休闲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心理健康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广城市绿化,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城市绿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城市绿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绿化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保护生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气候变化等多重功能。
本文将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城市绿化的趋势与发展方向。
一、城市绿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绿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大城市、中小城市、乡村等不同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绿化工作。
通过建设公园、植树造林、绿地开发等方式,城市绿化面积和质量持续提升。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绿化方式上,传统的绿化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如今,人们更加倡导生态友好型绿化,提倡使用本地植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植物,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多样化的绿化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种类丰富的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成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
二、未来城市绿化的趋势与发展方向1. 生态恢复型绿化:未来城市绿化将更加注重生态恢复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绿化的未来将更加关注生态恢复和保护。
例如,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廊道等手段,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等。
2. 智慧绿化:未来城市绿化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
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实现城市绿化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植物生长状态等指标,科学调控水量、光照和营养,提高绿化的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城市绿化进行全面评估,为绿化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健康环保型绿化:未来城市绿化将更加注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保护。
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同时,绿化也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通过提高空气质量、净化水源等手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污染物排放。
4. 社区参与型绿化:未来城市绿化将更加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建共享。
城市绿化的未来:从美化环境到提升生活质量

城市绿化的未来:从美化环境到提升生活质量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绿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从多方面分析其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深远影响。
一、城市绿化的现状1. 城市绿化的普及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城市绿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
公园、绿地、绿化带和垂直绿化等各种形式的绿化建设项目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
以中国为例,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
2. 绿化面积的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城市绿化面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全球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近30%。
在中国,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1%。
这一数据表明,城市绿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城市绿化面临的挑战1. 土地资源紧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在许多大城市,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地资源竞争激烈,绿化用地受到挤压。
这使得城市绿化的推进面临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合理规划和利用绿化用地,是当前城市绿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绿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绿化苗木的购置、绿地的建设和维护等。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和企业对城市绿化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绿化项目进展缓慢,效果不尽如人意。
资金不足不仅影响了绿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制约了绿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绿化管理不善城市绿化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维护。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城市存在绿化管理不善的问题。
绿化植物的选择不当、养护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绿化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市容市貌。
如何提升绿化管理水平,保证绿化效果的持久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城市绿化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未来的城市绿化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发展进步。
未来的城市绿化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所总结的几点:1. 可持续性绿化未来的城市绿化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即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际的生态环境,确保绿化工程具有可持续性,不会破坏植被和植物之间的平衡。
绿化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宜性,优先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水土条件的本土树种和植被,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
2. 利用科技创新提高绿化效率未来的城市绿化将会大量采用科技手段,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率。
机器人运用在绿化工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这将对城市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多元化的绿化方式未来的城市绿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不限于传统的“树、草、花、灌木”的绿化方式,还会增加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等新兴绿化方式,以达到更好的绿色空间利用效果。
随着城市居住安居购置的需要不断增加,屋顶绿化也将成为未来的绿化主流之一。
4. 引入生态文明理念未来城市绿化将更注重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复合、环境治理等高科技手段改善城市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均衡持续发展。
同时,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添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总之,未来的城市绿化不仅仅是增加绿地覆盖率,更是要实现生态绿化、公益绿化和文化绿化的多元发展,努力创造出更美好、更环保、更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
未来的城市绿化,你还期待了什么呢?。
作文范文:未来的城市绿化:让城市呼吸更顺畅两篇

标题:未来的城市绿化:让城市呼吸更顺畅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城市绿化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未来的城市绿化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改造,更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们渴望在钢铁森林中寻得一丝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期望通过绿色植被的植入让城市“呼吸”更加顺畅。
未来城市绿化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不再是简单的种树添绿,而是向着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城市绿化将不再局限于地面层面,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墙等空间利用方式将被广泛采用。
植物的选择也将更加科学化,既要考虑美观,也要考虑对环境的适应性与改善效果,甚至于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城市绿化的方式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与高效化。
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标配,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分供给。
同时,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使得绿化维护更加便捷,市民也能通过手机应用参与到城市绿化的管理中来,形成互动式的绿化文化。
城市绿化的未来还将与城市规划紧密相连,绿色空间的布局将更加合理。
城市公园、绿道、社区绿地等不同形态的绿色空间将相互串联,形成生态网络。
这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对于未来城市绿化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健康与福祉。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缓解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绿化带的存在还能降低噪音污染,为市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绿化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
在炎热的夏季,郁郁葱葱的树木可以为城市带来清凉,减少对空调的依赖,进而降低能源消耗。
在雨季,绿化植物又能吸收过量的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防止洪水泛滥。
城市绿化还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儿童嬉戏、老人散步的天然场所。
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剧增,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必须主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为此,笔者就城市绿化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 城市绿化可改善城市的卫生条件
1.1净化空气城镇的各类绿地,以其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过滤、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同时还能起到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净化。
树林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滤器”。
如,在一家水泥厂栽植2行并列的大杨树,能使空气中的降尘量减少33%—52%。
可见,城镇中栽植各种绿色植物,对调节空气流动、净化空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调节气候首先,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温度。
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
树木通过叶片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附近的空气湿度。
因而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气温低3-5℃,较建筑物地区的气温降低10℃左右。
因此,城市绿地面积大、覆盖率高,能有效地改善居民居住区小气候。
在绿化好的地方,夏季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
可以消暑纳凉、防暑降温。
冬季,树木能降低风速,减弱冷空气的侵入,树林内及其背向的一侧,温度可提高1-2℃。
其次,园林植物可以调节空气流动。
由于绿化区和非绿化区之间的温度存在差异,绿地的气温较邻近的非绿地气温要低。
按照气温扩散升降规律,冷空气要向热空气地区流动,有时流动速度可达lm/s,从而可形成轻微的风,使人感到凉爽。
最后,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湿度,是温度的“调节器”。
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
据研究,因为根部吸收的水分几乎都被蒸发,所以,森林中空气的湿度比城市内高30%左右。
由于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水气增多,空气湿润,因而,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10%-20%,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3减弱噪音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采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导致人们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血压增高等症状。
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
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1.4美化环境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千姿百态、美丽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
树木的高低错落,树形的各式各样,树冠的大小差异,打破了建筑物的平直单调而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加深了城市环境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各类植物随着
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的季相色彩,如五角枫、三角枫、红瑞木等树种秋叶变红,金银忍冬、鸡树条荚莲等树种果穗冬季宿存枝头,成为寒冷冬天的独特景观。
花卉的色彩更是五彩缤纷,因此,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绿化,可以使城市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美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赏心悦目。
1.5防灾减灾许多园林绿化树木具有强大的耐火性,有着突出的防火功能。
如:叶片密集而均匀的松柏可阻挡95%左右的辐射热通过,珊瑚树可阻挡83%~93%的热量通过,其作用可与避火墙相媲美。
在江河湖泊岸边植树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因土护岸,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沉积泥沙。
1.6监测环境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比人类敏感很多,污染物质对植物的毒害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植物的这种反应就是显现环境污染的“信号”。
人们可以根据植物所发出的“信号”来分析鉴别环境污染程度。
利用植物进行环境监测,范围广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开展群众性的环境报警工作,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2 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1生产价值很多园林植物有多种用途,既是经济植物,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兼收不少副产品。
因此,把园林绿化和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在广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起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
2.2提供工业原料园林植物中的芦苇、竹类、杨树可作造纸原料;
玫瑰可以提供天然香料,调制香精;蒲葵叶可作扇子;园林植物中的核桃、连翘、金银花、芍药、菊花等均为重要的药用植物。
园林植物中的水杉、黑松、鹅掌楸等,都是优良材质及观赏价值兼具的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可提供工业原料,也可提供多种经营货源;还可利用园林植物树种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发展艺术产业。
3 城市绿化有益身心健康
3.1杀菌功能绿化可以减少空气含菌量,很多园林植物具有抑制杀死散布在空气中多种细菌的功能。
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能分泌一些对各种微生物或病菌有杀死或抑制其发展的挥发性物质,人们把这种物质叫做“植物杀菌素”。
如松树、柏树、杨树、金银花等都含有一定的杀菌素。
乔木稠李的分泌物对蚊子有强烈的致命作用。
居住区的绿地环境与非绿地环境对照,绿地地区在夏季灭菌可达20%~59%。
可见,城市绿化给人类带来多种益处,对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3.2净化水源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保护水质,防止下游的水土污染。
如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水,若从30-40m宽的松林流过,细菌数量可减少到原有的1/8;从栎树、白蜡和金合欢的混交林中流出的水中,大肠杆菌只有对照值的1/23;水若从50m宽的30年生杨、桦混交林通过后,细菌数量能减少9/10以上。
污水进入土壤后,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以及土壤的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粘土矿物固定等,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净化。
3.3有助于开展园艺疗法园艺疗法是通过“绿”的自然环境达到
调节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种疗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浴”、“芳香疗法”已被业界广泛认知,经过医学验证这些行为确实对健康有益。
当今,森林园艺法疗悄然兴起,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森林园艺疗法医院,可有效治疗人们所患的某些疾病。
在这些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也不需要医生治疗,凭借环境,通过栽培果树、花卉、蔬菜等园艺活动,使人们在绿色的环境中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利用园艺植物的多种颜色治疗疾病,是园艺疗法的重要内容。
研究表明,浅蓝色的花对发烧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红色的鲜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紫色的鲜花可使孕妇心情恬静,赤红色的花对低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大有裨益。
身处绿色植物环境中的人,其脉搏、呼吸的频度明显减低,血流速度也会减慢,紧张的神经会变得舒缓,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
湖北省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一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森林浴场。
3.4减轻土壤污染带有农药及其污染物的风蚀尘土大部分最终会落于地面,对土壤会产生污染。
园林植物因土护坡,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轻风蚀尘土,能有效减轻土壤进一步污染。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林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