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 用药需谨慎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随着透析治疗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频繁地发生感染事件已成为一种常见并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
因此,对于透析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有一些原则和规范。
1. 应遵循合理化用药的原则,避免不必要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考虑是否有感染病因,如果能够确认病因,则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停用。
2.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对于轻度感染,可以采用口服抗生素,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感染,应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药物的快速输送。
3. 透析患者需要注意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肾脏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因此不可盲目使用肾毒性药物。
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会加重肾损伤,导致肾毒性损害。
4. 监测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应及时监测患者的感染症状和体征,以及化验结果。
如有需要,可以重新调整药物的用量或更换其他的抗生素。
5. 不同的透析模式对抗生素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需注意剂量的调整与许可。
对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抗生素剂量应做出调整。
6. 考虑透析患者的药物相互作用。
透析患者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需核实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总之,透析患者抗生素的应用需遵循合理化用药的原则,加强监测药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如有必要,需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才能进行药物使用。
常用药品禁忌

常用药品禁忌大全1、阿奇霉素心脏病患者慎用。
2、甲硝唑哺乳期妇女、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血病患者禁用。
3、阿司匹林:(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症,对阿司匹林及对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4)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等患者,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者禁用。
4、氨咖黄敏胶囊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5、消炎痛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用。
6、双氯灭痛肠溶衣片对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
7、双氯芬酸钠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用。
8、腰痛宁胶囊(1)孕妇小儿及心脏病患者禁服。
(2)脑溢血后遗症及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偏瘫患者试服时遵医嘱。
(3)癫痫患者忌服。
9、盐酸苯海索片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10、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 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者禁用。
11、参一胶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12、(富露施)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剂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禁用。
13、甲巯咪唑片(他巴唑片)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甲状腺癌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4、盐酸塞庚啶片青光眼、尿潴留、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忌用。
15、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应用强心甙期间禁用。
16、科恒滴眼液霉菌性角膜溃疡,树枝状、地图状角膜炎禁用。
17、润洁滴眼露(蓝) 青光眼或眼部有剧痛感者禁用。
18、(意可贴)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严重活动性结核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早期妊娠,角膜溃疡,严重心或肾功能不全者均禁用。
19、人工牛黄甲硝唑:(1)三个月以内孕妇忌用。
(2)禁酒,有器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
20、强力痔根断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脱肛患者及孕妇忌服。
21、净石灵胶囊双肾结石,直径超过37.5px或结石嵌顿时间很长者忌服。
22、前列泰片过敏体质(尤其是花粉过敏者)禁用。
肾脏病病人药物注意

肾脏疾病病人的药物注意
肾脏病人的用药更须注意,因为肾脏是排泄药物的主要器官。
用药应由医生掌握,然而病人对药物知识略知一二,也可保护自己。
选用药物时一定要很好了解药物的性能、剂量及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每100克肾组织每分钟流过血液量竟达300~400毫升,故血液中的毒物对肾脏的影响甚大。
同时,各类毒物随血液到达肾小球,经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浓缩、排泄、代谢,也容易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害。
此外,肾脏内皮细胞的表面积很大,特别是肾小球,故接触有毒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机会也多。
对已患有肾脏病的人,凡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须经肾脏排泄的,应更加注意,在肾功能已受损害时,应按肾功能减退情况相应地减少这类药物用量,以免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血中积蓄以致中毒。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肾脏病人应慎用以下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中的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以及某些先锋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有些药物虽然本身没有肾毒性,但因病人对这些药物过敏,也可引起肾损害,如:新型青霉素可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少尿及肾功能减退等。
还有常用的感冒药、止痛药,若长期使用可阻抑肾小管细胞的酶的活动,发生直接肾小管毒性作用,有时还会引起肾组织的过敏反应,故有肾实质疾病的病人,使用这类药物也应慎之又慎。
减轻疼痛,用药须对症.docx

尿毒症,盲目用药的悲剧
58岁的张某10年前因为出现蛋白尿和高血压,曾到南京中大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肾炎。
当时因为处于肾炎的早期阶段,医生为患者开了些降压药和控制蛋白尿的药物,并建议其半个月后复诊。
可是10年过去了,张某再没来过医院。
当张某再次来就诊时,血压很高,且出现胸闷、气喘、浮肿、心衰等临床症状。
检查后发现该患者肾功能已经完全损害,到了尿毒症晚期,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张某这些年一直在药店买药,吃着10年前医生开的药片,而且维持同一种剂量,一直未到大医院复诊,也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和肾功能的病变进展,以为吃了专家开的药就没事了。
中大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尹莲芳指出,临床中像张某这样的患者较为少见,他们几年不看一次病,看一次病后就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很长时间,也不复诊,也不调整剂量。
殊不知,任何疾病都是在不断变化,需要定期复诊,在医生的监控下调整用药量或者更换药品,绝不是保持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
对于张某而言,如果早期干预,控制蛋白尿,降低血压,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也不会发展到尿毒症晚期的地步。
专家提醒,患者应重视疾病的规范治疗,定期到医院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

“是药三分毒 ,用药需谨慎”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大小疾病出现,人们都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情就是无论什么药物,其在服用过后都需要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从而经过人体的代谢功能将其排出或者沉积在患者的身体中。
如果患者盲目的吃药,长期以往下去就会使患者肝脏的解毒承载着巨大的负担,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肾脏过滤功能造成影响,时刻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跟随小编的步伐来了解一下用药的注意事项吧!错误的用药观念1.新药比旧药的疗效好相信很多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都会主动选择新药,认为在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新药的销售是经过层层严格把关,并证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才批准上市的。
但是由于新药被用于临床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长,其药物中的毒副反应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所以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选择最为合适的药物,只有这样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1.打针比吃药见效快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在患病时总认为打一针就好,而且还不用吃药,恢复的效果又快。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注射液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不溶性的微粒,其在打针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不仅如此,由于注射液中所配的药物越多,微粒物就会越多,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患者的发病症状不严重时,首先要选的是口服药物。
1.中西药物结合服用有的患者在患病期间喜欢中西药物混合使用,虽然绝大多数中西药物能够同时服用,且两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的增强疗效、降低药物对人们带来的不良反应。
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中西药物是不能同时服用的,因为有些中药和西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斥作用,如果患者进行服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者失效。
比如:含有维生素B的药物就不能同时服用大黄、五倍子等中药,如果患者不小心服用这两种药物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的被肠胃所吸收,进而就会导致维生素B失去药效。
因此,如果患者要想进行中西药共同治疗时,就需要向医生进行咨询,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安全用药。
各类患者慎用药物速查表

各类患者慎用药物速查表
一:肝病患者慎用的药物
有些药物对肝有损害,正常人用药时要注意。
有肝损害的患者尤其要谨慎,防止发生药源性肝损害。
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慎用药物
有些药物对呼吸系统有损害,正常人使用时需注意,有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要谨慎使
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慎用的药物
有些药物对消化系统有损害,正常人使用时需注意,有时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尤其要谨慎使用,防止发生药源性消化系统损害。
四、眼、耳疾病患者慎用的药物
有些药物对眼、耳有损害,正常人使用时需注意,有时眼、耳疾病患者尤其要谨慎使用,防止发生药源性眼、耳损害。
老年人的各种功能都在下降,尽管依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但用药时应按年龄及体质适当
六、新生儿易出现反应的药物
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全,很多酶都不足或极其低下,故用药时要考虑及此,适当减量,以。
尿毒症护理题目

尿毒症护理题目
以下是三个与尿毒症护理相关的题目:
1. 尿毒症患者透析期间经常出现低血压怎么办?
2. 尿毒症患者采取血透治疗,你需要定期进行哪些术后护理措施?
3. 尿毒症患者存在应激状态如何处理?
回答:
1. 针对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护理措施:首先,确保透析前适当进食和饮水,防止患者出现脱水;其次,合理控制透析液的流速和渗透压等参数,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透析过程;另外,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及时调整透析机器参数,加快透析速度或降低超滤速率,同时可以给患者输注生理盐水或增加血容量等方法来维持患者的循环状态。
2. 对于尿毒症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后的术后护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首次术后尿毒症患者在恢复期间应加强听诊、观察呼吸、监测生命体征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其次,定期检查和维护血管通路,避免感染或血管塞栓等问题;另外,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及药物管理,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和药物安全。
3. 尿毒症患者存在应急状态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措施:首先,当出现高热、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其次,对于镇痛剂、抗抑郁药等药物的使用需谨慎,并定期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另外,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心理疏导和宣教等,减少患者内心的紧张程度,有利于提高治愈
效果。
尿毒症患者切忌盲目用药

尿毒症患者切忌盲目用药
尿毒症患者的用药与普通疾病不同,尿毒症本身肾功能就已经受到了伤害,排毒功能下降,再加上吃药所带来的毒素,对于自己十分危险。
如肾功能不全患者如果吃了降尿酸药,会导致全身皮肤脱落而致命,如果注射青霉素会导致癫痫,吃了肌肉松弛剂会变的昏迷不醒等等。
尿毒症患者应该如何用药?
专家指出,由于尿毒素会导致药物不易与蛋白质相结合,很多药物便即使在正常的剂量下也会造成尿毒症患者的中毒,例如注射正常剂量的麻醉止痛剂时导致呼吸停止。
就算一些经由肝脏代谢的药物其排泄不经过肾脏,但基于患者的肝脏功能也有低下的情况,所以还是小心的斟酌药量。
此外,尿毒症患者容易肾脏衰竭,用药药物的吸收因为口服后胃的排空延长,肌肉注射而吸收不良,都使得药效不容易掌握。
即使顺利吸收后由于尿毒症患者会有水分堆积在体内的情形,使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的不足,再加上反复透析也会使某些药物从人工肾脏里过滤掉。
因此,专家建议,尿毒症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在用药的时候遵循医生的知道,避免过量或者错误服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毒症患者用药需谨慎
尿毒症为各类肾病病情恶化的终末阶段。
伴随尿毒症的发生,病人在临床上表现有很多并发症,肾功能损害也极为严重。
如此导致尿毒症的治疗非常困难,而尿毒症病人为了控制这些并发症状和肾损害的进程,不得不每日服用大量治疗药物。
那么,对尿毒症病人而言,在服用尿毒症治疗药物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这是尿毒症患者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一旦不小心服用药物不慎将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尿毒症治疗用药关键在“慎”
相当多的尿毒症患者在肾病医院治疗时,本来在专家的指导治疗下,再配合饮食、控制血压等措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但却同时非要服用以前一些药物,以为多药并进,可快速见效,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实际上可以肯定的说,服用了很长时间而不起作用的药,在有专业医师指导治疗时,应完全依据云南哪个男科医院好医师的治疗就可以了。
最教人捏一把冷汗的情形是尿毒症患者把以前领到的旧药依自己的判断,照以往的剂量服用,殊不知他所需的药量会随着肾功能的变动而不同,例如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使用胰岛素会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变坏而逐渐减少需要量,如果仍照半年前的剂量使用就会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成为植物人。
所以说尿毒症病人用药关键在一个“慎”字。
尿毒症治疗药物产生的反作用
尿毒症病人几乎天天需要服用药物,可是尿毒症病人的药理与一般人大不相同,如肾功能不全病人吃降尿酸药而全身皮肤脱落而致命,注射青霉素而引发癫痫,吃肌肉松弛剂变成昏迷不醒,不但使非肾脏专科的医生视尿毒症病人为烫手山芋,病人自己也常常无所适从。
实际上由于肾脏衰竭,尿毒症用药药物的吸收因为口服后胃的排空延长,肌肉注射时的吸收不良,都使得药效不容易掌握。
即使顺利吸收后前列腺囊肿由于尿毒症病人会有水分堆积在体内的情形,使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的不足,再加上反复的透析也会使得某些药物从人工肾脏过滤掉。
由于尿毒素会使得药物不易与蛋白质结合,很多药物便会在正常的剂量造成尿毒症病人的中毒,例如注射正常剂量的麻醉止痛剂以及抗癫痫药物时导致呼吸停止。
即使一些经由肝脏代谢的药物其排泄不经由肾脏,但基于患者的肝脏功能也有功能低下的情形,还是需要小心的斟酌药量,如普拿疼不减量则常会使尿毒症病人肝功能异常。
尿毒症如何治疗?尿毒症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需要注意写什么?以上做了一些介绍,总起来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案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执行,不能擅自加减药物使用量或增减药物使用类型,毕竟患者不是医生,易发生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