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拉曼光谱》.(DOC)
激光拉曼光谱-1详解

2021/4/1
28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H-C≡C-H
Asymmetric C-H Stretch
Symmetric C-H Stretch C≡C Stretch
2021/4/1
29
2941,2927cm-1 ASCH2 2854cm-1 SCH2 1444,1267 cm-1 CH2
Stocks lines
anti-Stockes lines
2021/4/1
12
3.拉曼光谱的经典解释 拉曼光谱与分子极化率的关系
分子在静电场E中,极化感应偶极距p
p= αE α为极化率
诱导偶极矩与外电场的强度之比为分子极化率 分子中两原子距离最大时,α也最大 拉曼散射强度与极化率成正比例关系
32
Infrared and Raman Spectrum of CCl4
Infrared spectrum
776 cm-1
314 cm-1
Raman spectrum
463 cm-1 219 cm-1
2021/4/1
33
红外光谱:基团; 拉曼光谱:分子骨架测定;
2021/4/1
34
2.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延德尔散射 弹性散射
瑞利散射
I与λ无关 I正比于1/λ4
2021/4/1
8
2.基本理论
2021/4/1
λ
λ
拉 曼
增减散 大小射
变
λ
样
透过光λ不变
品
池
瑞 利
散
射
λ
不 变
9
最低激发 E1 电子能级 E0
激发虚态
激光拉曼光谱法

激光拉曼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LaserRamanSpectroscopy,LRS)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光谱技术,它是利用比较强的激光光束来测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照射被检测物质,使其中的原子能量升高,从而产生拉曼散射,通过测量散射光,可以获得有关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信息。
简而言之,激光拉曼光谱法是利用激光光束使物质发射出拉曼散射,从而获得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属性的一种光谱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优点主要有四:首先,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测量微量样品;其次,它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对多种材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再次,它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并且测量精度高;最后,它可以用来测量几乎所有物质,涵盖了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测量有机物、无机物、晶体以及液体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同时可以用于对分子的排序和重组、纳米结构的测量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分析,等等。
例如,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也可以用来测量液体、固体、粉体等材料的某些特性。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精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激光束能量、激光束精度、样品大小、样品分布和测量环境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激光束、样品大小以及测量环境,以确保能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除此之外,在使用激光拉曼光谱法测量样品时,为了避免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好在封闭空间中进行测量。
总之,激光拉曼光谱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光谱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有机物、无机物、晶体以及液体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为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提供了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
当然,要想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就必须根据测量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激光束、样品大小以及测量环境,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测量。
激光拉曼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当光通过介质时,除被介质吸收、反射和透射外,总有一部分被散射。
介质中存在某些不均匀性(如电场、相位、粒子数密度、声速等)是导致光散射的原因。
相对于入射光而言,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强度、频率和偏振状态将发生变化。
光散射的本质是光传播时光与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散射光按频率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基本相同,频率的变化小于3×105 Hz,或者说波数变化小于10-5 cm-l,这类散射通常称为瑞利(Ray 1eigh)散射;第二类,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较大差别,频率变化大于3×1010 Hz,或者说波数变化大于1 cm-l,这类散射现象在实验上首先由印度科学家拉曼(C. V. Raman)和前苏联科学家曼杰斯塔姆(Л.И.Мандельщтам)分别在1928年发现的,就是所谓拉曼(Raman)散射;第三类,散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之差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这类散射称为布里渊(Brillouin)散射。
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都属于光的非弹性散射。
其中布里渊散射是由于物质中存在以声速传播的压强起伏而引起的光散射,而拉曼散射则是由于物质中分子的振动、转动、晶格振动及各种激发元参与的非弹性散射。
从散射光的强度看,瑞利散射的强度最大,一般都在入射光强度的10-3左右,常规拉曼散射的强度最弱,一般小于入射光强的10-6。
因此,为了有效地记录到拉曼散射,需要有高强度的入射光去照射样品。
由于拉曼散射强度很弱,在激光出现以前,拉曼光谱工作主要限于线性拉曼光谱,在应用方面以化学结构分析居多。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激光技术,激光所具有的高强度、优良的单色性、方向性以及确定的偏振状态等特点对拉曼散射的研究十分有利;而且在遍及可见光的宽阔范围,都有不同种类的激光器可提供适当的激发波长,有些激光器还能提供波长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的激光。
因此激光是获得拉曼散射的理想光源,再加上高质量低杂散光的单色仪和高灵敏度的弱信号检测系统的应用,使得拉曼光谱的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
激光拉曼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激光拉曼光谱(Laser-RamanSpectroscopy,简称LRS)是一种利用激光来分析物质结构的一种光谱技术,它利用一个发射激光光束,并用它强烈聚焦在分析物的表面上,使之发射出一个与激光光束频率不同的被称为拉曼散射的光束,从而得到拉曼光谱,从而分析和判断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由Laser Raman Spectroscopy隐含在其中,是一种把激光光束投影到物体表面,并对物体表面反射出的光线进行分析、测定其频率特征来达到分析物体结构的一种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有着广泛的研究应用,它既可以用于分析固体,也可以用于分析液体,还可以用于分析气体,用于研究物体的结构,用于研究物体的性能以及用于研究物体的分子组成或结构的研究。
激光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对物体表面发射的光线进行发射分析,因此拉曼光谱仪是一种采用双光路,一个使用激光发射光束,另一个使用拉曼散射分析激光发射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分析该物体的光谱特性的仪器。
通过概率分析拉曼散射信号,可以推断出分子或晶体结构特性,从而获得其结构信息,进而研究物体的性能。
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可以通过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分析出晶体的结构信息,从而了解晶体的性质和物理特性,并获得晶体的分子结构参数,进而研究其特性。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品质检测简便、快速、稳定、可靠、耗能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军事、制造业、生物、化学、电子等诸多领域。
此外,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涉及的领域还不断扩大,例如,在汽车制造业和医疗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它是一种测定物体结构的有效方法。
但是,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分析效率低,容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还可能因为激光发射时的频率不够均匀而影响分析结果。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谱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2 拉曼效应(1) 1)瑞利散射
一个频率为 的单色光(一般为可见光),当
不被物体吸收时,大部分将保持原来的方向穿过 物体,但大约有1/105——1/103的光被散射到各 个方向。并且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 这种散射光。1871年科学家Rayleigh发现了这种 现象,因此称之为瑞利散射。该种散射为弹性碰 撞,光的频率不变。
•11
2 拉曼效应(10)
拉曼散射的多个不同的波数
•12
2 拉曼效应(11)
拉曼散射的多个不同的波数
•13
3 拉曼光谱仪(1)
1)激光光源:氩离子激光器,激光波长 514.5nm(绿光), 氦氖激光器,激光波长 488.0nm(紫光)。
激光的特点:偏振光,强度大,可聚集成很 细的一束。 照射在样品上的一个点(1微米区域),因 此把激光拉曼光谱又称之外激光拉曼微探 针:Laser Raman Microscopy (LRM)
•5
2 拉曼效应(4)
若入射光的波数为0,则拉曼散射的0i 。 又称之为拉曼位移。
E1为分子的基态; E2为除基态以外的某
一能级(如某一振 动态) E3和E3’为该分子的受 激虚态之能级。
•6
2 拉曼效应(5)
1)处于基态E1的分子受入射 光子h0的激发,跃迁到受 激虚态E3,而后又回到基 态E1。或者E2的分子激发 到E3’,很快又回到E2,这 两种情况下,能量都没有 改变,这种弹性碰撞称之 为瑞利散射,散射光的波 数等于入射光的波数。
散射波的波数等于0+’
•9
2 拉曼效应(8)
斯托克斯散射和反斯 托克斯散散统称为拉 曼散射。实际上,反 斯托克斯散射的强度 比较大,因此在拉曼 光谱测定上习惯采用 反斯托克斯散射。
激光拉曼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和拉曼散射原理的光谱分析技术,它通过测量拉曼光谱,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成分信息、物性参数等,以及拉曼光谱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机会。
激光拉曼光谱的研究方法包括电子及共振光谱技术,它可以用来探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也可以识别和分析物质的成分。
激光拉曼光谱的技术依赖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普通的拉曼原理、共振拉曼原理和复合拉曼原理。
拉曼原理是由拉曼散射测量分析物质中元素振动或颗粒所产生的拉曼散射现象,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拉曼光谱容易识别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共振拉曼散射是由物质的外电子云或共价键的频率相关的电磁场的组合而观测到的,它可以获得元素在物质中的分子结构,从而获得物质的化学结构信息。
复合拉曼散射是指拉曼散射和共振拉曼散射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物质,如生物、材料、环境等,它可以用来检测机理、探索结构、计算反应率,在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研究和机械工程制造领域。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的优点可归纳为:(1)精确可靠,它可以测量到物质结构的非常小的变化,而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灵敏度高,可以探测到痕量物质;(3)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全光谱信息;(4)可以检测物质的多种特性;(5)对物质的测量不受环境的影响;(6)快速测量,可以快速分析多种物质。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控制及检测,如分析精细化学品;也可以应用于表面分析,如金属和多层膜结构的探索;可以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如生物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物性参数的检测;还可以应用于环境领域,如分析气体、水体中的痕量化学物;还可以应用于材料工程领域,如分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晶体内部的分析等。
总之,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在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环境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拥有良好的准确性、灵敏性以及全光谱信息分析能力,而且操作简单便捷,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

光子计数器的组成
激光器 试样室
40MW半导体激光器
532nm
频率高,拉曼光强大
发射透镜
使激光聚焦在样品上
收集透镜
使拉曼光聚焦在单色仪的入射狭缝
单色仪
仪器心脏 1个光栅,2个狭缝 减少杂散收光
4 发展
4.1 共振拉曼光谱RRS
激发频率等于或接近电子吸收带频率时共振
拉曼强度增万至百万倍,高灵敏度,宜定量
2.4 红外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1 S 2 S 3 4
C C C
S S S
拉曼活性 红外活性
S
红外活性 拉曼光谱—源于极化率变化
红外光谱—源于偶极矩变化
对称中心分子CO2,CS2等,二者选一。 无对称中心分子(例如SO2等),三种振动既是红外活性振 动,又是拉曼活性振动。
2.4 红外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光 谱 范 围 4 0 -4 0 0 0 C m
-1
光 谱 范 围 4 0 0 -4 0 0 0 C m
-1
Hale Waihona Puke 水可作为溶剂水不能作为溶剂
样品可盛于玻璃瓶,毛细管等容器 中直接测定
不能用玻璃容器测定
固体样品可直接测定
需 要 研 磨 制 成 KBR 压 片
2.4 红外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红外光谱:基团; 拉曼光谱:分子骨架测定;
h0
h(0 + )
h
ANTI-STOKES
Rayleigh
0
0 +
增 大
减 小
拉 曼 散 射
λ 变
λ
样 品 池
λ
透过光λ不变 瑞 利 散 射
λ 不 变
激光拉曼光谱

Raman活性与红外活性的比较
2.相互允许规则:一般来说,不具备对称中心的分子, 其红外和Raman光谱的活性是可以并存的。例如水的三个 振动υs 、 υas和δ都有红外和拉曼活性的。
H2O的振动模式和选律
振动模式 对称伸缩 非对称伸缩
弯曲
O HH
O
H
H
O
H H
O
H
H
极化率 变化 变化 变化
Raman 活性 活性 活性
偶极距 变化 变化 变化
红外 活性 活性 活性
Raman活性与红外活性的比较
3.相互禁阻规则:也有少数分子的振动在红外和Raman 中都是非活性的。
例如平面对称分子乙稀的扭曲振动,既无偶极矩变化, 也不产生极化率的改变,故在红外及Raman中皆为 非活 性。
Raman散射
Raman散射的两种 跃迁能量差:
E1 + h0 E0 + h0
①当入射光子(hv0)把处 h(0 - )
于E0能级的分子激发到E0+
hv0能级,因这种能态不稳 定而跃回E1能级,其净结 果是分子获得了E1与E0的
E1 V=1 E0 V=0
能量差h,而光子就损
失了这部分的能量,即使
STOK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目录
㈠、拉曼光谱的发展简史 ㈡、Raman光谱的基本原理 ㈢、Raman活性与红外活性的比较 ㈣、激光Raman光谱仪 ㈤、激光Raman光谱的应用 ㈥、激光Raman光谱的发展 ㈦、参考书目及文献
拉曼光谱的发展简史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用水银 灯照射苯液体,发现了新的辐射谱 线。因而他进一步在实验室里用一 个大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一瓶苯的 溶液中,经过滤光的阳光呈蓝色, 但是当光束进入溶液之后,除了入 射的蓝光之外,拉曼还观察到了很 微弱的绿光。拉曼认为这是光与分 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频率的 光谱带,属于一种新的分子辐射, 后人称之为拉曼散射。拉曼因发现 这一新的分子辐射和所取得的许多 光散射研究成果而获得了1930年诺 贝尔物理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讲义引言一 实验目的1、了解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2、学习使用拉曼光谱仪测量物质的谱线,知道简单的谱线分析方法。
二 实验原理当波束为0ν的单色光入射到介质上时,除了被介质吸收、反射和透射外,总会有一部分被散射。
按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波数的改变情况,可将散射光分为三类:第一类,其波数基本不变或变化小于5110cm --,这类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第二类,其波数变化大约为10.1cm -,称为布利源散射;第三类是波数变化大于11cm -的散射,称为拉曼散射;从散射光的强度看,瑞利散射最强,拉曼散射最弱。
在经典理论中,拉曼散射可以看作入射光的电磁波使原子或分子电极化以后所产生的,因为原子和分子都是可以极化的,因而产生瑞利散射,因为极化率又随着分子内部的运动(转动、振动等)而变化,所以产生拉曼散射。
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当入射的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可以是弹性碰撞的散射也可以是非弹性碰撞的散射。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均没有能量交换,于是它的频率保持恒定,这叫瑞利散射,如图(1a );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量子与分子有能量交换,光量子转移一部分能量给散射分子,或者从散射分子中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使它的频率改变,它取自或给予散射分子的能量只能是分子两定态之间的差值12E E E ∆=-,当光量子把一部分能量交给分子时,光量子则以较小的频率散射出去,称为频率较低的光(斯托克斯线),散射分子接受的能量转变成为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量,从而处于激发态1E ,如图(1b ),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当分子已经处于振动或转动的激发态1E 时,光量子则从散射分子中取得了能量E ∆(振动或转动能量),以较大的频率散射,称为频率较高的光(反斯托克斯线),这时的光量子的频率为0ννν'=+∆。
如果考虑到更多的能级上分子的散射,则可产生更多的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
最简单的拉曼光谱如图2所示,在光谱图中有三种线,中央的是瑞利散射线,频率为0ν,强度最强;低频一侧的是斯托克斯线,与瑞利线的频差为ν∆,强度比瑞利线的强度弱很多,约为瑞利线的强度的几百万分之一至上万分之一;高频的一侧是反斯托克斯线,与瑞利线的频差亦为ν∆,和斯托克斯线对称的分布在瑞利线两侧,强度比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又要弱很多,因此并不容易观察到反斯托克斯线的出现,但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通常称为拉曼线,其频率常表示为0νν±∆,ν∆称为拉曼频移,这种频移和激发线的频率无关,以任何频率激发这种物质,拉曼线均能伴随出现。
因此从拉曼频移,我们又可以鉴别拉曼散射池所包含的物质。
拉曼散射强度正比于入射光的强度,并且在产生拉曼散射的同时,必然存在强度大于拉曼散射至少一千倍的瑞利散射。
因此,在设计或组装拉曼光谱仪和进行拉曼光谱实验时,必须同时考虑尽可能增强入射光的光强和最大限度地收集散射光,又要尽量地抑制和消除主要来自瑞利散射的背景杂散光,提高仪器的信噪比。
拉曼光谱仪一般由图3所示的五个部分构成。
1.光源它的功能是提供单色性好、功率大并且最好能多波长工作的入射光。
目前拉曼光谱实验的光源己全部用激光器代替历史上使用的汞灯。
本仪器采用40mw 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偏振光。
2.外光路外光路部分主要有激发光源,五维可调样品支架S ,偏振组件P1和P2以及聚光透镜C1和C2等组成。
3. 滤光安置滤光部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杂散光以提高拉曼散射的信噪比。
在样品前面,典型的滤光部件是前置单色器或干涉滤光片,它们可以滤去光源中非激光频率的大部分光能。
小孔光栏对滤去激光器产生的等离子线有很好的作用。
在样品后面,用合适的干涉滤光片或吸收盒可以滤去不需要的瑞利线的一大部分能量,提高拉曼散射的相对强度。
4. 偏振:做偏振谱测量时,必须在外光路中插入偏振元件。
加入偏振旋转器可以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在光谱仪入射狭缝前加入检偏器,可以改变进入光谱仪的散射光的偏振。
5.接收系统拉曼散射信号的接收类型分单通道和多通道接收两种。
光电倍增管接收就是单通道接收。
信息处理与显示为了提取拉曼散射信息,常用的电子学处理方法是直流放大、选频和光子计数,然后用记录仪或计算机接口软件画出图谱。
拉曼散射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光,其强度小于入射光强的10-6 ,比光电倍增管本身的热燥声水平还要低。
单光子计数器方法利用弱光下光电倍增管输出电流信号自然离散的特征,采用脉冲高度甄别和数子计数技术将淹没在背景噪声中的弱光信号提取出来。
图3 拉曼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三实验装置(一)、仪器结构LRS-2/3型激光拉曼分光计仪器的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
仪器的外形示意图见图4所示。
光学原理图如图5所示。
仪器配套实验台,各分部件安装于实验台上,实验台结实平稳,满足精度光学实验的要求。
图4.LRS-2/3型激光拉曼分光计仪器的总体结构图5.光学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开机步骤(激光对人眼有害,请不要直视)1、检查电源前面板开关是否出于关闭状态,按下标记“0”为关闭状态。
2、检查锁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锁开关逆时针转到垂直为关闭状态。
3、检查电源后面板输入电压值,按标明值插入供电电压插座。
4、稳流电源输出插头与激光器插头对接,对接要牢固。
5、打开电源开关。
按下标记“-”为工作状态,红指示灯亮。
6、打开锁开关。
顺时针转到水平位“ON”为工作状态7、使用后必须先关闭锁开关,逆时针转到垂直位。
8、再关闭电源总开关,按下标记“0”9、取下电源输入插头。
2.外光路的调整外光路包括聚光,集光,样品架,偏振等部件。
调整外光路前,先检查一下外光路是否正常。
如正常立即可以测量。
其方法是:在单色仪的入射狭缝处放一张白纸观察瑞利光的成像,即一绿光量条纹是否清晰。
若清晰并也进入狭缝就不需要调整。
若不正常,即可按下面的方法调整。
2.1 聚光部件的调整聚光部件是为了增强样品上入射光的辐照功率。
本设备聚光部件有二组:一为正入射法,二为背入射法。
正入射法的调整(1).图3-5中的搬手是专门用来转动转换镜组的。
当面对仪器,打开外光路罩,观察搬手位置,若已位于正入射位置即不要调整;若不对需要将搬手推到推不动为止,此时即为正入射位置。
(2).让激光通过图3-5中的正入射反射镜中心,将光向上反射并垂直入射到试管中心。
用眼睛观察激光要与主机底面垂直。
如不垂直,先取出试管,而后观察激光是否通过聚光镜的中心。
若不是通过中心,请调整正入射反射镜架。
(3).观察激光束的最细部分是否位于试管中心。
若不是在中心,请细调聚光镜的焦点,聚光镜的调整事螺纹调整,上,下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完成以上几步,正入射聚光部分调整完成。
背入射法的调整1).将图3-5(序号8)的搬手向仪器的正前方搬动直到搬不动为止。
此时,转换镜组(图3-5序号7)到位,将激光反射到背光路反射镜中心(图3-5序号1)。
调整“背光路反射镜的镜架”使绿激光垂直仪器底面并通过聚光镜3(图3-5序号1)的安装中心。
若不符合要求,背光路反射镜架为三维架,可反复调整,以达要求2).将图3-7中(序号2)的搬手向下压,使图3-7(序号3)的小反射镜到位。
此时观察光源的光是否进入中心。
若进入中心,此时可以将该反射镜轻轻旋转,是光源的光入射到样品上,并认真观察样品反射回的激光束是否与入射光重合。
若重合,调整结束。
3).“背入射小反射镜”平时做正入射试验时必须放置在光路外,以免影响能量。
2.2 集光部件的调整集光部件是为拉最有效的收集拉曼光。
该仪器采用一物镜组(图3-5中的序号2)及物镜2(图3-6中的序号11)来完成。
1).参阅图3-6可以看到物镜组(图3-5中的序号2)的全部结构。
首先,拿一张白纸放在单色仪的入缝处,观察是否有绿色亮条纹象与狭缝平行。
若此时绿色亮条纹清晰,并进入狭缝,就不需再调整了。
若象清晰但未进入狭缝则可调整图3-6中的(序号1)的调节螺钉1,让象进入狭缝。
若象不清楚,用纸挡住图3-6中的(序号11)物镜2,将螺钉2(序号7)松开,前后调整物镜1(序号8),目测物镜右端距试管中心50mm左右,然后用螺钉2锁紧,再将螺钉1(序号4)松开。
前后调整聚光镜1(序号3),并在狭缝入口处放一张白纸,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直到象清晰为止。
2).拉曼光谱的收集除了物镜组外,物镜2也起很大的作用,必须认真调整物镜2,使其收集的光进入单色仪,将挡住物镜2的纸取出,松动图3-6(序号13)螺钉13,前后推动物镜2,并观察入缝处的绿光象,移到象清晰后,将螺钉2锁紧。
但此时物镜2的象不一定与物镜1的象重合。
然后观察该象是否进入单色仪的入缝。
若没有可以调节图3-6(序号1)调节螺钉1,让绿色的亮条纹进入入射狭缝。
3).细调聚光镜2(图3-6中的序号17),调整要点参照聚光部件的调整。
3.样品架的调整前面分别介绍了光源,聚光,集光部件的调整方法。
平时试验请按照以上顺序操作,完成后请放置样品试管,放入后若未通过光学中心,请不要再调入射光镜架。
因为此时是因样品架放置不对引起的,所以只调样品支架,样品支架为四维调整架(图3-6中的序号9)。
反复调整支架,使试管进入光路中心。
4.开机前面已经完成了外光路的调整,现在只须检查主机与计算机、单光子系统接线是否正确即可开机。
按顺序打开主机左面开关,计算机开关,启动软件后即可测量。
5.测试取出1支液体样品管(共4支)。
用分析纯乙醇清洗内外壁,待挥发之后,倒入样品(如四氯化碳分析纯)。
将样品管固定在样品架上,再放入样品台上,调节样品台上的微调螺钉,使聚焦后的激光束位于样品管的中心。
调节样品台和聚光透镜的上下左右调节微调部件,使聚焦后的光束最细的部位于集光镜和单色仪的光轴上。
样品被照明部分通过集光镜,清晰地成像于单色仪狭缝上。
反复调节集光镜前后左右的位置,只要细致观察样品在狭缝上的像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调节偏振旋转器,使激光的振动极大值方向于单色仪光轴方向一致,样品在狭缝上的像亮度最大。
入射狭缝开在250—300μm。
以后逐步关小至100--150μm。
开启高压电源(负极性),此时应有强拉曼谱线的峰,调节集光镜架上的微调螺钉,使聚焦在单色仪入射狭缝的象对称分布。
当作全波段,即收集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斯区拉曼区拉曼散射图时,应注意6328A附近强烈的瑞利散射。
一般可采用分段扫描方法,以免使光电信增管过载疲劳,影响接收拉曼散射时的精度。
使用要点(1)样品准确地成象于单色仪入射狭缝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一般通过肉眼观察狭缝上散射体的照明象,或监视光电检测信号的强度变化。
可以在光谱仪扫描至某一谱线时再微动集光镜的位置,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必要的修正,(2)正确地选择单色仪的狭缝宽度,一般情况出射与入射狭缝宽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