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合集下载

《山海关》六年级语文

《山海关》六年级语文

山海关一、简介山海关,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市区,是连接中国北方与东北的重要关隘。

作为中国古代的边防重地,山海关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备受游客青睐。

二、历史山海关建于明朝时期,是明延绥军将领祖大寿所建。

山海关地势险要,天然地利使其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北方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山海关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三、文化1. 城墙山海关的城墙是其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整个城墙由青石垒成,高约12米,宽约14米,总长约了4000米。

城墙上建有瞭望台和烽火台,用来传递信息和监视周围情况。

每年,山海关都会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城墙灯光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2. 关博物馆山海关关博物馆是一个以展示山海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文物和艺术品,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山海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九门城楼山海关的九门城楼是明代的建筑遗迹之一,也是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

九门城楼由两座城楼、两座角楼和五座护城河组成,形状呈梯形。

登上城楼,可以俯瞰整个山海关的壮丽景色。

四、自然风光山海关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1. 波涛汹涌的渤海山海关位于渤海之滨,拥有绵延的海岸线。

站在山海关海边,可以看到渤海波涛汹涌,海风扑面而来,非常壮观。

2. 雄伟的长城山海关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长城将山海关与中国北方的无垠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防线。

3. 美丽的日出和日落在山海关海边,可以欣赏到迷人的日出和日落景色。

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或沉落,给人一种宁静和壮丽的感觉。

五、游览指南1. 交通•路线一:从秦皇岛城区乘坐公交车,大约40分钟即可到达山海关。

•路线二:乘坐高铁到达秦皇岛站,再转乘出租车或公交车。

2. 游览时间推荐游览时间为一天,这样可以充分体验山海关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3. 注意事项•夏季阳光强烈,出游时应做好防晒措施。

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海关》资料介绍

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海关》资料介绍

《山海关》资料介绍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城高14米,厚7米。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西罗城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

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

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

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

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

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山海关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长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宽五丈,深两丈五尺的护城河围绕其外。

城墙外部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高约十四米,宽七米。

有城门四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

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

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实测城台高十二米,城楼高十三点七米,楼东西宽十米零一,南北长十九米零七,楼分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楼上、下两层,北、东、南三面开箭窗六十八个,平时关闭,用时开启。

西面屋檐的正中悬挂黑字白底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现真迹藏于楼下,楼外所悬为1920年摹制品。

关城西门原亦有楼,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规模相同。

亦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系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御书。

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一九五三年拆毁。

关城南门楼的规模和东、西两门楼相同。

匾额题字‚吉里普照‛。

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修建。

六上第9课《山海关》

六上第9课《山海关》

9.山海关主备人戴敏单位西坛小学编号0901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第一课时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并理解“巍然耸立、蜿蜒、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等词语。

2.我能通过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描写顺序。

重难点通过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描写顺序,。

学习过程师生笔记☆知识链接峻青,原名孙俊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生于1922年。

山东省海阳县西楼子村人。

幼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十三岁即做童工。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地方抗日民主政府从事教育和群众工作。

1941年写了第一篇作品。

1944年后。

任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敌后武工队小队长。

1948年春,随军南下,作中原新华记者。

后调《中原日报》、中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52年,调中南文艺界联合会从事专业创作。

后调上海,任作协上海分会代理党组书记。

1957年任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

1960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怒涛》;长篇小说《海啸》;散文集《秋色赋》、《欧行书简》。

此外,还有与人合写的论文集《谈谈短篇小说的写作》。

一、自主学习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遍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还需努力)。

2.我能大声地朗读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浑然一体干戈扰攘慷慨悲歌捍卫忠贞引人瞩目我的课堂我做主- 1 -重关要塞巍然耸立连绵起伏碧波万顷我要认真地把加粗的词语书写两遍:。

3.我会通过查找工具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铮铮:。

名不虚传:伦比:浑然一体:扰攘:可歌可泣:4.我能在练习本上写三、三、二。

(三个拼音,三个字,组两个词语)5.我知道本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缅怀山海关的。

本文的总起句是。

对子互查我的自学表现:☆☆☆☆☆二、合作探究学习程序:先独立学习要点部分,再组内群学要点部分。

1.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文中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这几个自然段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其余自然段写了。

(赛课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山海关》 (共17张PPT)

(赛课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山海关》 (共17张PPT)
山海关
渤海岸边老龙头
万里长城
嘉峪关
雁门关居Βιβλιοθήκη 关山海关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 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 观察中展开想象。
解课题
明作者
峻青:原名孙俊青
苍茫无垠 脖颈

烽火台
顷盔 捍
碧波万顷 盔甲
捍卫
我会认 我会读
盔甲 巨大匾额 名不虚传
捍卫 逶迤翻腾 慷慨悲歌
抵御 名不虚传 气势磅礴
殷红 浑然一体 可歌可泣
脖颈儿 雄浑苍劲
广袤无垠
铮铮响 干戈扰攘
巍然耸立
根据内容 理思路
课文是从“我的赞叹”、 “我
课文从 的所见”、“我的所想”、
哪几方面介 绍了山海关?
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
海阳县。当代作家,
在小说、散文、评论、
戏剧、电影等方面都
有成就。主要作品集
有《黎明的河边》
《海啸》《欧阳书简》
《秋色赋》等。本文
选自《雄关赋》
初读课文
知内容 学字词
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自学理 解
初读课文
知内容 学字词
巍 蜿蜒
巍然
垠颈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62021/5/6Thursday, May 06,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62021/5/62021/5/65/6/2021 7:26:37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62021/5/62021/5/6M ay-216-May-21

9《山海关》

9《山海关》

这些句子该读 出什么语气?
(读出赞叹 的语气)
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 的山海关!
1.首先看到了一座威武的雄关!这一声惊喜的
赞叹,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
基调。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 关!‛
破折号承前说明‚威武的雄关‛就是‚山海关‛。
拟人,抒发 强烈的赞美之情。
你能将它改成反问句吗?
仿写句子:
啊,故宫,你就是 ; 你就是 啊, 是 你就是 ! ,你就 ; !
我的歌颂
鼓舞着…… 激励着…… 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
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
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9 山海关
作者简介
峻青:原名孙俊青 1922年出生于山东 省海阳县。当代作 家,在小说、散文、 评论、戏剧、电影 等方面都有成就。 主要作品集有《黎 明的河边》《海啸 》《欧阳书简》《 秋色赋》等。本文 选自《雄关赋》
万里长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深谷,伸蜒于沙漠和 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 城。 长城的修筑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从修筑伊始 到最后完成,历时2000多年,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 总长超过50000公里。长城以其气势磅礴而成为世界上最伟 大的工程之一,从卫星上遥瞰人类的家乡--地球,所见不多 的建筑物之一即有万里长城的身影,她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 坚韧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 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 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秦始皇统 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 至辽东延锦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 迹。

精品《山海关》课件ppt

精品《山海关》课件ppt
城墙的材料
山海关城墙的高度达到了20米,这使得敌人难以攀越城墙,进一步增强了城墙的防御能力。
城墙的高度
山海关的城墙
城楼的装饰
山海关城楼的装饰十分精美,雕刻细致,色彩鲜艳。城楼上的各种雕刻和彩绘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城楼的规模
山海关城楼的规模十分宏大,其高度和宽度都远超过了普通的城楼。城楼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守城士兵的各种需求。
九门口长城因其水门居多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九门水道,是中国最大的水门群。
九门口长城
04
山海关的历史故事
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范杞梁偶遇孟姜女,二人一见钟情。在孟家花园两人私定终身。此后范杞梁与孟姜女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二人私奔出逃,但在渡口却被恶霸衙役抓住并送官。
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大怒,下令将长城倒过来砌,并将范杞梁埋在长城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从北京出发,可选择乘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前往山海关,从秦皇岛市区也有公交车直达。自驾游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路况和停车问题。
旅游路线和交通方式
交通方式
旅游路线
旅游服务
山海关区内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建议提前预订住宿,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注意事项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环境,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时,注意防晒、防寒等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山海关》教学设计

《山海关》教学设计

《山海关》教学设计《山海关》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捍卫忠贞慷慨悲歌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高足养成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面: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四、教学器具:长城图片及有关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2、比一比,组词语。

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三、教学难面: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知识与技能:(1)请人人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2)指导高足规范书写生字。

(3)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高足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2、指导高足理解词语。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降。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四)、讲堂练习:出示问题(电脑平台)1、板书设计:嘱泳抢员瞩脉沧贞2、给汉字注音。

3、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3、介绍山海关。

五、作业1、熟读课文。

2、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3、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山海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4、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导入语:同学们,你去过万里长城吗?去过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峻青去认识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山海关》说课稿

《山海关》说课稿

《山海关》说课稿《山海关》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山海关》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一、说教材《山海关》是学校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群情欢腾的开国大典、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宏伟庄重的山海关——篇篇文章,字字句句充分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

《山海关》一文的是峻青,这篇抒情散文是两度登临山海关,经过四年酝酿的佳作。

从题目看,好像是为了歌颂宏伟险要的古代知名关口——山海关。

实际上,文章不但歌颂了见到的山海关,而且从山海关想到了更紧要的关,心中的雄关信念。

那就是对中华民族坚贞不渝的信念,是任何武器和军队攻不破的雄关。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2、本领目标: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本领和准确用词的本领。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酷爱祖国疆土,酷爱中华民族的灼热诚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悟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本领。

本文的抒情性强,词汇丰富,学生的领悟要与实现全都有肯定的难度。

所以应当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帮忙学生实现最佳的感悟效果。

二、说教法山海关虽然是直观形象的事物,但由于读者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别—————不同的文章,每个人的感受不同,理解也会不同。

像《山海关》这样的精讲课文,我更乐意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我依照“先学、后教、感悟”的模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本身阅读,相互讨论疑难问题,然后内化为本身的情感。

敬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文本中走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教学本文时,我们应当注意通过反复阅读来体味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久,刘伯温不辞而别,徐达按刘伯温所言,
寸步不离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
开国元勋,竟都糊糊涂涂地死在庆功楼火海之中。
再说,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的三个儿子到了
山海关,定居安家。后来,这三家的后代,在山
海关城里修了徐达庙,城东北修了胡家坟,城西
南修了常家坟,都立了石人石马石牌坊。
阅读资料
• 三、有关山海关的诗词 • 《山海关》诗:“幽蓟东来第一关,襟 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 潮共往还” • 黄洪宪《山海关》诗:“长城古堞俯 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 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 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 请长缨。”
小 练 笔
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 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山海关, 简要地写一写。
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从朝里回来,刘伯温随徐达到了徐府,对徐达说: “我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我得走了。”徐达忙问: “干啥去?”刘伯温说:“我本是山野道人,还 是去游四海去吧!”徐达不解,说:“你我随皇 上南征北战,从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关城, 可谓劳苦功高,本该享荣华富贵,这么走了,皇 上知道不会奏准的。”刘伯温说:“差矣!万岁 如让咱共享荣华,就不会派咱俩边塞筑关城,也 不会只给两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难保; 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筑成私 下命名,属目无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属办事 不周,这只是刚刚开始呀!”徐达大惑:“军师, 你是说......”刘伯温手一挥说出“兔死狗烹,鸟尽 弓藏。帝与臣,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东的例子 还少吗?”
城,徐达是外行,他只会交兵征战,冲锋陷阵;围城设防,却不
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大了。徐达站在高 处一看,连说:“好地方,好战场!”刘伯温却一声不响。
第三天,他二人骑马又来这里,徐达又连声说:
“好地方,难得的好地方啊!”刘伯温还是一声不哼。第
四天,他二人骑马又来到这里,徐达又连连说:“好战场 啊,好战场!”刘伯温还是不哼一声。徐达见状不解,忙 问:“军师,我二人领旨来此围城设防,一连三日,你一 言不发,到底为什么?”“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
好地方呀!”徐达一听恍然大悟,想起军师说“还为了你”的话。
徐达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二人连夜画图,第二天派将送往京城。 朝廷准奏,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关城竣工。
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达、刘伯温回来了,就问:
“二位爱卿回京,城池可筑成?”二人出班奏道:“托圣
上洪福,可曾命名?”徐达、刘伯温二人一听,都愣住了。 当时降旨,只叫筑城,未让命名呀!徐达心直,刚一张嘴, 只见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 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
文章可分四段
一、(1——2)
二、(3——5)
总起 分述 总结
三、(6——9)
四、(10)
匾 额
这块匾额长5米多,高1.5米,为 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相传大 匾挂在箭楼上后,大家抬头仰望, 萧显这才发现“下”字少了一点。 此时,来视察匾额的总督马上就到 了,回府取笔登楼补写已来不及, 怎么办?萧显急中生智,命书童马上 研墨,随手抓过堂倌手中的一块擦 桌布,手中一团,饱蘸墨汁,用尽 平生之力,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 只听“叭”的一声,墨布正好落在 了“下”字右下角,补上了那一 “点”。众人齐声贺彩,同声赞道: “萧公神来之笔,神来之笔!”现在 我们就再回到课文中看看书中是怎 么描写的。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的 前半部分。
山海关
我会认 我会读
盔甲 捍卫 抵御 巨大匾额 逶迤翻腾 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 慷慨悲歌 气势磅礴
殷红
脖颈儿 铮铮响
浑然一体
雄浑苍劲 干戈扰攘
可歌可泣
广袤无垠 巍然耸立
作者简介
峻青:原名孙俊青 1922年出生于山东 省海阳县。当代作 家,在小说、散文、 评论、戏剧、电影 等方面都有成就。 主要作品集有《黎 明的河边》《海啸》 《欧阳书简》《秋 色赋》等。本文选 自《雄关赋》
你……”“为我?此话怎说?”刘伯温用马鞭指了前方说:
“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 雄关,真可谓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啊!”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个什
么样的?”刘伯温说:“这座城要比别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 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刘伯 温又用马鞭朝四周一指,说:“元帅,这里既是个好战场,又是 个好居处。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真是个安家定居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席话,说得徐达目瞪口呆,半天才说:“军师,你一走 了之,我怎么办?”刘伯温说:“你不能走,你要随朝伴 驾,无论何时,不要离开万岁左右。赶你,你也不要离开。 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让他们到山海关那个地方 去吧。那里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 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达说:“就照 军师的话做。明天,叫小儿去山海关。”正说着,闯进一 员大将,姓胡名大海。他在帐外听到了徐、刘二人谈话, 进屋就嚷:“元帅,我与你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如今公 子要去山海关,我也打发一个孩子随他同行吧!”话没落 音,大将常遇春又来了。刘伯温素知眼前这三位是生死之 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常遇春也坚持打发一个孩子 同去山海关。
万 里 长 城
渤海岸边老龙头
渤海岸边老龙头
渤海岸边老龙头
居庸关
雁门关
嘉峪关
阅读资料
一、山海关的由来 据说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 派元帅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过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 内,必须完成。 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 了边塞。第二天,两人骑马登高寮望,寻找筑城的地方。要讲筑
阅读提示:
1.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 2.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根据内容
理思路
课文从 哪几方面介 绍了山海关? 课文是按什 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从“我的赞叹”、 “我 的所见”、“我的所想”、 “我的歌颂”这四个方面介绍 山海关的。是按总起——分 述——总结的顺序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