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综合设计题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 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 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 1.5×102欧·米。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电气工程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项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中。
本次的毕业设计题目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现代社会中,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该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监测,提高居住舒适度、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智能家居系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首先,设计者需要明确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需求。
可以考虑以下功能: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
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电气设备实现。
其次,设计者需要进行电气设计。
包括电气线路的布置、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选择与安装、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设计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参数计算,例如,灯光控制模块的功率计算、空调控制模块的温度传感器的加热功率计算等。
第三,设计者需要进行软件开发。
这个智能家居系统一般需要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软件进行控制。
因此,设计者需要进行软件开发,包括界面设计、控制逻辑编程等。
在软件开发中,也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设计者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与测试。
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家居环境来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分别模拟白天和夜晚的光线变化,检查灯光控制模块的响应情况。
同时,也需要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在长期使用中不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毕业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含了电气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
通过这个设计,可以加深毕业生对于电气工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这个设计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可以为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题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题目1.集成电路型方向阻抗继电器设计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2.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研究3.谐振接地电网调谐方式的性能分析与实验测试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5.消弧线圈接地补偿系统优化研究6.面向对象的10kV配电网拓扑算法研究7.蚁群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8.中性点接地系统三相负载综合补偿9.电力有源滤波器控制设计10.110kV电力线路故障测距11.防窃电装置的分析与设计12.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能表设计13.跨导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4.基于微机的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系统开发15.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实用分析方法研究1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17.冲击负载引起电压波动与闪变分析18.基于等波纹切比雪夫逼近准则最优化方法设计FIR滤波19.电力系统智能稳定器PSS的设计20.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21.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电力系统测量技术研究22.基于重复控制的冷轧机轧辊偏心补偿系统23.基于模糊聚类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与短路电流的识别24.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报装路径优化25.基于虚拟仪器的变压器保护系统设计26.配网无功功率优化27.复合控制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研究28.电力系统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29.基于标准系统方块图的OTA-C滤波器的实现30.6-10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潮流算法研究31.基于DSP的逆变电源并联系统的功率检测技术研究32.滤除衰减非周期分量的微机保护算法研究33.分布式电力系统发电机动态模型仿真研究34.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温度测控装置的设计35.电力系统谐波分量计算-最小二乘法36.用户供电事故自动回馈系统37.电力系统谐波抑制的仿真研究38.电能质量的模糊定量评价方法39.燕山大学西校区110KV供电方案设计40.数据采集系统USB接口的实现41.具有比率制动和二次谐波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软件设计42.水轮发电机模糊调速系统研究43.电流传输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44.双回电力线路故障测距4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46.燕山大学供电电网改造的初步设计47.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8.500KV变电站设计49.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5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件设计51.塑料注射成型机PLC控制系统设计52.铁磁谐振消谐器软件设计53.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54.基于模糊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研究55.基于小波理论的电力故障行波分析56.基于DSP的逆变电源并联系统锁相环设计57.220kV变电站设计58.医疗设备检测数量的计算机联网监控系统59.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60.电压无功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61.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在线控制数据源仿真系统62.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数据分析与研究63.火电厂除灰阀门PLC控制系统设计64.电压无功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器的设计65.简单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系统的设计及开发66.混沌电路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67.电力系统通信协议转换的单片机实现68.混沌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69.直流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70.逆变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研究71.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故障检测72.距离保护在高过渡电阻条件下的动作研究73.微机继电保护中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算法研究74.火电厂锅炉水位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7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76.蚁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77.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研究78.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79.自动重合闸装置设计80.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设计81.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距离保护系统设计82.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的设计83.电网售电量预测软件研究84.基于可控硅控制的制动器设计研究85.电铁用电特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86.伴随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87.电力系统振荡的数字仿真研究88.基于智能理论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89.电网规划中网架规划的方法研究90.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91.基于随机粒子群算法的无功优化92.少油断路器参数测量仪的研制93.应用电磁暂态程序分析电力系统铁磁谐振94.基于VB的液压AGC监控系统设计95.短路电流计算算法研究与编程实现96.应用虚拟仪器测量电网的不平衡度97.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项目投资预测方法研究98.分布式发电微型涡轮发电机控制仿真99.锅炉燃烧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100.模糊图像分割技术研究101.电力系统谐波分量计算-傅立叶算法102.脉冲式电表的数据采集器设计103.信号流图在电网络分析与设计的应用104.短路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设计105.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06.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及系统设计107.基于正反馈的单相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108.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109.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的研究110.PLC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111.万能过载保护与自动调整112.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系统设计113.分布式发电系统可靠性分析114.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初步设计115.基于PLC的高空作业车电控系统研制116.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控制系统仿真117.变压器油荧光谱EEM数据处理与分析118.伴随运算放大器在电流模电路中的应用119.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120.利用两侧电量进行电力线路故障测距121.铁磁谐振消谐器硬件系统的设计122.电力系统谐波分量计算-傅立叶与最小二乘法比较123.燕山大学西校区10KV配网综合自动化124.OTA-C电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25.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26.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线损研究127.配电变压器不经济状态下的损耗分析与计算128.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指示器的设计129.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和设计130.基于零序电流比幅比相法配电网故障检测的研究131.粒子群算法在无功电压控制中的应用132.PLC在电镀生产线上的应用133.电力系统通信协议转换的单片机实现(硬件部分)134.电力系统潮流和网损计算软件研究135.燕大西校区10KV配网消弧与补偿136.同步发电机短路故障电流仿真分析137.配电网故障恢复研究138.基于PLC的模糊-PI空调室温控制研究139.数学形态学在电力系统暂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140.谐振软开关变流器控制研究141.BOOST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42.BU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43.430单片机控制H桥逆变电源研究144.多级电容升压电路研究145.430单片机控制双正激变换器研究146.Boost-Buck级联电路控制研究147.并联谐振DC-DC变换电路研究148.基于430单片机电动车控制研究149.变流器重复控制研究150.单开关逆变电路控制研究151.基于DS证据理论逆变器故障诊断研究152.交流变频电机在自动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53.移相控制ZVZCS 变换器154.家用变频空调器中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155.电力系统通信协议转换的单片机实现156.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节能装置157.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单周期控制158.TOPSWITCH在单端反激式稳压电源中的应用159.TOPSWITCH在单端正激式稳压电源中的应用160.带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161.UC3854在功率因数校正中的应用162.FX2N型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163.Boost电路的软开关PFC技术研究164.Buck电路的电荷控制技术研究165.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全桥逆变器研究166.榨油厂PLC控制组态界面设计167.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168.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69.Buck电路电流控制策略研究170.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研究171.正反激变换器特性研究172.UC3855在Boost PFC变换器中的应用173.单片机控制异步电动机节能器的设计174.“H”型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175.热连轧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76.穿孔机电气系统设计177.软开关单相Boost PFC电路研究178.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179.无位置传感器的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研究180.自驱动同步整流有源嵌位正激DC-DC变换器181.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器182.CRM Boost PFC变换器183.智能生态网络供热系统184.智能大厦的多功能会议系统的设计185.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186.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交流电焊机的设计187.SPWM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仿真研究188.基于控制专用单片机的无刷电机控制系统189.DC-DC软开关电源及其并联均流研究190.具有PFC功能的AC-DC开关电源设计191.单级逆变器及其单周控制研究192.电动汽车双向直流传动系统研究193.单片机闭环控制BOOST变换器研究194.单片机控制感应电机双馈调速系统研究195.全桥逆变器的单周期控制研究196.BUCK TL 变换器研究197.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设计198.基于TDA5142T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199.基于MSP430控制移相全桥逆变器的研究200.DSP控制的无差拍控制逆变电源201.电流控制两态调制逆变器的研究202.电网故障限流、保护器203.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控制及系统设计204.单周期控制和PI控制技术的对比研究205.隔离变换器漏感影响的研究206.隔离式变换器变换效率提高的技术途径探究207.太阳光伏电池系统控制问题的研究208.DC/DC变换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209.单相并联型APF特性的仿真分析210.超导储能磁体参数优化设计211.储能磁体励磁电源及其控制技术212.高频谐振式储能电容充电控制系统21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研究与设计214.低压大电流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设计215.低电压大电流电压半桥变换电路设计216.ZVT PFC BOOST 变换器设计217.ZVT PWM DC-DC变换电路设计218.自驱动ZVS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研究219.新型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220.智能化车窗升降控制器的设计22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222.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223.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224.反激变换器控制方式的研究225.DSP控制单相全桥逆变器的研究226.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的研究227.单周控制不连续导电ZVS谐振PFC电路228.ZVZCS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229.电力电子电路缓冲器研究与仿真230.基于Boost的零电压转换PWM变换器研究23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接口系统的研究和设计232.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研究233.带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单级隔离式DC/DC变换器234.车载高频正弦波逆变电源235.带辅助变压器ZVZC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设计236.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研究237.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电力有源滤波器研究238.自激式隔离多路输出开关电源239.双耦合绕组反激式单级PFC变换器研究240.单相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仿真研究241.基于MSP430的温度检测仪设计242.基于MSP430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243.逆变器并联运行环流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244.基于定频积分控制的有源滤波器设计245.新型移相控制ZVZCS DC/DC变换器246.带脉动补偿单相升压PFC电路研究247.单周期控制功率因数校正器248.采用“H”桥的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器249.单相逆变器SPWM策略比较研究250.臭氧发生器电源容性PWM控制研究251.Buck变换器的交错并联技术研究252.级联型变流器阶梯波脉宽调制研究253.谐波注入式SPWM技术研究254.ZVS移相全桥变换器的设计255.65W通用型多路隔离输出电源的设计256.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257.有源箝位ZVZCS移相全桥PWM变换器的研究258.单相逆变器的模糊控制技术仿真研究259.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设计260.基于定频积分控制的单相PFC技术研究261.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逆变器设计262.异步电动机SPWM变频调速仿真研究263.带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开环调速系统264.单周期控制的有源滤波器的研究265.临界工作模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266.多级电感升压电路研究267.变频电流源电路研究268.“T”型直流脉宽调速系统269.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设计270.自驱动同步整流全桥变换器271.钢筋调直定尺剪切机数字控制研究272.热力企业生产监控系统的研究273.低电压大电流电压半桥变换器设计274.基于三次谐波检测无刷电机控制的研究275.三相UPS逆变器及其并联运行研究276.单片机控制半导体照明及其适配电源系统研究277.单周期控制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278.发光二极管最佳驱动方式的对比研究279.DC/DC变换器并联输出控制技术280.DC/DC升压隔离变换及控制技术281.零电压转换 PWM DC-DC变换电路设计282.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三相可逆变流器的研究283.基于Boost的零电流转换PWM变换器研究284.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容量测试系统285.单相单级高频链正弦波逆变器研究286.Boost PFC交错并联AC/DC变换器研究287.液晶电视电源系统设计288.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设计289.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290.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291.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设计292.基于HPWM调制方式的逆变电源研究293.新型Boost ZCT-PWM变换器294.一种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设计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电气课程设计题目

电气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气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如电路、电器、电力系统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如电路分析、设备选型、系统设计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气工程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电器设备、电力系统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电路分析:讲解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电器设备:介绍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如变压器、电动机、继电器等。
4.电力系统: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设计方法,如发电、输电、配电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就电气工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气工程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气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电气工程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亲身体验电气工程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

一、前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全面考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综合性锻炼和展示。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最终的设计成果和评价。
二、选题原则1. 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应当是与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关的,既能够体现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又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拓展和应用。
2. 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毕业设计题目应当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与当前热点领域相关毕业设计题目在选择时可以考虑与当前热点领域相关,如新能源、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更好地贴近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4. 可行性和实施性毕业设计题目应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施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成果的评估。
三、毕业设计题目推荐基于上述选题原则,以下是一些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推荐: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该题目涉及到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当前智能家居市场需求,设计一套集成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际的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
2.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新能源的逐渐发展,风力发电成为了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该题目涉及到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稳定性和效率优化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验等方法,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深度学习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该题目涉及到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路径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场景的模拟和测试,设计一套具有自主学习和智能导航能力的机器人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毕业设计题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毕业设计题目
1、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探析
2、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5、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
6、电气工程的应用及其自动化分析
7、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不足与改善对策分析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10、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11、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农村配电网的应用探析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讨
14、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
1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8、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研究
19、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0、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电气工程的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电气工程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工程设计和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然后讲解电气工程的主要设备和工具,如变压器、电机、电缆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最后介绍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电气工程基础》、参考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多媒体资料(如电气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的视频)、实验设备(如变压器、电机等)。
这些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
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电气毕业设计优秀题目

电气毕业设计优秀题目电气毕业设计优秀题目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
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选择一个优秀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优秀的电气毕业设计题目,希望能够给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1.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领域。
这个题目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现智能控制、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技术和算法,设计并实现一个功能完整、性能优越的智能家居系统。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优化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个题目可以要求学生优化已有的图像识别算法,提高其准确率和速度。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实践,改进算法的网络结构、参数设置等方面,以实现更好的图像识别效果。
3.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电力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题目可以要求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相关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找出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设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个题目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系统,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和通信协议,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智能电网系统。
5.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分析与抑制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题目可以要求学生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方案。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电磁辐射的物理机制和特性,设计并实现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高压输电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硅(SCR)的选择(续Ⅱ)
IAV
1.5
2
1.57
IT
n
K
n 为功率开关单元的并联 数
K SCR 并联均流系数,0.8 0.8
IT SCR 流过的电流有效值
直流电机电枢电感量的计算
La
19.1
2
C p
U额定 n额定 I额定
103
(mH)
C---补偿系数,有电枢反应补偿为0.1,无补偿为0.4
智能变流量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六、智能变流量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实验室能够提供的条件: 水箱系统 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PLC 常用接触器、继电器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实验成绩 仿真成绩 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成绩(30分)
考勤 10分 独立工作能力,工作主动性 10 实验报告 10分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参考课题
二、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电机参数与课程设计一同; 采用逻辑无环流或错位无环流进行设计 (参考上海大学,陈伯时,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参考课题
三、三相交流异步鼠笼电机变频驱动系统设计 采用AD-DC-AC; AC/DC DC/AC Link电路设计、缓冲电路设计 开关器件:SCR、GTR 、 IGBT 、 MOSFET
Tn 2Ti Ton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续Ⅰ)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按照工程实际,转速调节器(ASR,Automatic
Speed Regulator)按照典型Ⅱ型系统设计。 其传递函数
GASR s
GASR
s
Kn
n s n
s
1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续Ⅱ)
3.确定转速调节器(ASR)参数
三相交流异步鼠笼电机变频驱动系统设计(续)
保护电路设计,电流(变化)、电压(变化) 采样、隔离、放大 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工控机
三相交流异步鼠笼电机变频驱动系统设计(续)
三相交流鼠笼异步电动机参数 四极,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3.75(A),
额定功率2.2(kW),额定转速1485(rpm),额定 功率因数0.85,折算到转子的转动惯量J=0.19 (kg*m*m),折算到定子侧的定子电阻0.435(Ω), 折算到定子侧的转子电阻(Ω),定、转子间的互感 为0.002(mH),定子绕组自感0.002( mH ),定 子自感0.002( mH )。
3.确定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i =电机电磁时间常数TTEM
按照电流调节器超调量的要求,由典型系统的相 关表格,查出Ki、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T∑I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确定转速环的时间常数 转速环的时间常数包括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2T∑i、转速 环小时间常数T∑n、转速给定(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 转速反馈系数α . 转速给定(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取0.1.
方法; 对象:传动执行机构,具体电机,直流电机、交流
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或相关的控制电机; 控制策略,PID、先进控制策略、智能控制、自适应
控制、MAC、MPC、GMPC、反馈控制等; 控制手段:DDC、LSI、时序电路、CPU、计算机、
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等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任务与要求(续)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内容与时间安排(续)
课题选择:在进行课程设计前思考,提出方案,有 指导老师进行判定是否可行,实验室是否有条件开 出等;
电路设计、仿真设计:1~3天; 仿真:安排两个单元时间; 硬件实验:两个单元时间; 实验总结:分析实验,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内容与时间安排(续)
可控硅(SCR)的选择(续Ⅰ)
对于三相桥式整流,可控硅(SCR)额定电压用下式计算
URRM
2
3
n
6 U2 KU
n 功率开关元件的串联数;KU均压系数,0.8-0.9
可控硅(SCR)的选择(续Ⅰ)
二、可控硅(SCR)额定电流IFAV是指SCR允许通过的最 大通态电流(工频半波平均值)。 决定SCR电流大小的是SCR的管芯温度,因此最还 从SCR的管芯温度来校核额定电流最为合适,但非常 复杂,不实用。 工程上,根据SCR电流的有效值来选择SCR的额定 电流,同时考虑1.5-2倍的安全裕量。
103
(mH)
电源频率
I额定电机额定电流
励磁回路计算
励磁电阻 Rf=Uf/If
磁场与电枢间的互感 Lm=KE/If
其中,KE是以弧度/秒为单位的电势常数,
KE
60 Ce
2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确定电流环的时间常数 电流环时间常数包括整流器的失控时间常数TS、电机 电磁时间常数TTEM、电流给定(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Oi、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T∑I、电流反馈系数β 、系 统直流回路的总电阻R.
仿真成绩(30分)
考勤 10分 仿真过程 10分 仿真结果分析 10分
课程设计报告(40分)
报告完整性,语言表达能力,报告整洁性等,10分 参数设计计算、元器件选择正确性 20分 结果分析及独立见解 10分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续Ⅰ)
2.确定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电流调节器(ACR, Automatic Current Regulator)一 般按照典型Ⅰ系统设计,采用PID控制器。当然PID 就有许多种类,积分分离、微分先行等对不同的对 象,PID不同。
GACR
(s)
Ki
i
s
i
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续Ⅱ)
平波电抗器电感量计算
对于三相整流桥,直流回路总电感量:
L 0.693 U2 (mH) Id m in
U2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Idmin整流桥的输出最小电流
L L L 平波电抗器电感量
p L T a
三相整流变压器漏感(LT )计算
LT
1.22
UK % U2 100 I额定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相关约束(纪律)(续)
3. 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指导和答疑; 4. 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多进行交流、方案的比较,
尤其要进行仿真研究; 5. 课程报告要写出心得,独立完成。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参考课题
一、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它励电机,额定功率555(kW),额定电压750 (V) ,额定电流760 (A) ,额定转速375(rpm) , 过载系数1.5 ,电枢电阻0.14 (Ω ) ,直流回路总电 阻(包括限流电抗器) 0.14 (Ω ) ,电机及负载折 算到电机轴上的综合转动惯量J
1.课题内容; 2.设计方案与原理叙述; 3.装置元、器件选择; 4.仿真结果与分析。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时间安排
第七学期的最后两周; 首先集中讲解,分组; 分散实验;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相关约束(纪律)
思想上要认真对待,执行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上 课纪律;
加强学习主动性,按时实验,及时上机,完成实验 报告;
L
Hale Waihona Puke 2f0.04 U2 0.816 I直流电机
103
(mH)
可控硅(SCR)的选择
一、可控硅(SCR)额定电压的选择 可控硅(SCR)额定电压是指断态重复峰值电压
(UDRM)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中的较小的 值选取。
可控硅(SCR)额定电压应该根据整流输入电压的 峰值来选择。同时,要考虑SCR恢复阻断时的换向过 电压,操作及事故时的过电压,应该留一定的安全 余量。安全余量取2-3倍
n h Tn
h一般取h=5 计算转速环的开环放大系数KN、转速调节器的放大系数Kn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续Ⅲ)
KN
h 1
2h2 T2n
Kn
h 1 Ce TTEM
2 h R Tn
注:上面的 ACR 、 ASR选定以后,一定要代入计算超调量进行校 核!!!!!!!!!
电机驱动的电源,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四种基本 变换电路
输入
输出
交流
直流
直流 整流 直流斩波
交流
交流电力控制 变频、变相
逆变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内容与时间安 排
选择课题 主电路设计:主电路的方案、参数选择; 保护电路:电流、电压保护;电力电子装置中缓冲
电路(Snubber电路); 控制电路:控制方法(PID参数选择等) 相关仿真(在工企楼301) 实验验证(在工企楼101) 课程设计报告
硬件实验:同学相互组合,4~6人一组,接线、测 量、调试、记录协调配合;
仿真:一人一机,根据自身设计的方法,设计仿真 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尤其要检验参数 设计是否合理;
仿真在 Matlab平台上进行。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内容与时间安排(续)
课程设计的主要成果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 课程设计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整流变压器的参数一次侧电压U1、电流I1、二次侧的 电压U2、电流I2、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容量)S。为了 减少整流对电网的影响,整流变压器一般采用Δ /Y、 Δ /Δ 接线,具体的钟点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整流变压器的设计(续Ⅰ)
一、整流变压器电压计算 整流变压器的一次侧电压受电网电压的限制,不 需要计算。二次侧电压(U2)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 计算: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双控专业) 1. 控制理论 2. 控制工程 过程控制 运动控制 1)以速度控制为目的的调速系统; 2)以位置控制为目的的伺服系统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以传动系统为例,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通过传动系统设计,掌握工程背景的设计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