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到很多知识的成语

合集下载

形容学识有深度的成语

形容学识有深度的成语

形容学识有深度的成语
答案:
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

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

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

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

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

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大全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大全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大全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形容有学问的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1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

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

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

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

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

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0、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1、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2出口成章【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知识面广的成语

知识面广的成语

以下是形容知识面广的40个成语及其译文:1.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博学多才:形容学问广博,才思敏捷。

3.博览群书:形容读书多,涉猎广泛。

4.博闻强记:形容见多识广,记忆力强。

5.博学多闻:形容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6.博雅之士:形容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7.腹有鳞甲:形容才智之士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智慧。

8.腹中鳞甲:形容人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智慧。

9.广博多才:形容学问广博,才智出众。

10.见多识广:形容阅历深,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11.知识渊博:形容知识深广、博大精深。

12.博大精深:形容学问或技能广博高深。

13.博古通今:形容对古代和现代的知识都非常了解。

14.融会贯通:形容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15.贯通融会:形容对各种知识和道理融会贯通。

16.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知识体系。

17.融汇贯通:形容把各种知识和道理融汇在一起,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18.举一反三:形容能够类推、推演,具备广泛的思维能力。

19.触类旁通:形容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规律,就能推知同类事物的情况。

20.旁征博引:形容在论证或写作中广泛征引材料,旁及各方面。

21.才高八斗:形容才华非常高,知识丰富。

22.才华横溢:形容才华出众,知识丰富。

23.才思敏捷:形容思维活跃,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4.智慧过人:形容智慧超群,能力出众。

25.聪明伶俐:形容头脑聪明,反应敏捷。

26.聪明绝顶:形容智商极高,非常聪明。

27.颖悟绝人:形容天赋极高,对事物领悟很快。

28.神童天赋:形容儿童天赋异禀,智力超常。

29.鬼才思维:形容极具创意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30.独具匠心:形容构思独特,富有创造性。

31.独树一帜:形容独特新颖,自成一家。

32.别出心裁:形容构思独特,别具一格。

33.才华超众:形容才华超过一般人。

34.出类拔萃:形容在某一领域中非常出色,超过其他人。

35.出奇制胜:形容用奇特的方法获得成功。

形容知识深厚的成语

形容知识深厚的成语

形容知识深厚的成语
形容知识深厚的成语有:
1.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2.博大精深:指学识广博且深刻。

3.博古通今:指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4.谈古论今:指谈论过去和现在的事情。

5.博览群书: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6.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7.博学多才:形容学问广博,才智出众。

8.才华横溢:形容才华非常出众。

9.才貌出众:形容人的才华和相貌都非常出色。

10.才貌双全:形容人的才华和相貌都十分优秀。

11.德才兼备:指同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

12.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3.雄才大略:指有杰出的才干和宏伟的谋略。

1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15.妙语连珠:形容说话精彩绝妙,如同珍珠般连贯。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
1、博览五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

形容学识渊博。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

2、博闻多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3、博物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

广博:广博。

4、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5、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6、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7、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广,多。

8、博识多通: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博:广博。

识:学识。

通:精通事理。

9、博通经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博:广博:籍:书籍。

10、博物洽闻: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1、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5.辉煌:才华:外在展现的能力。

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很有才华。

他从小就显示出杰出的才能。

6、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

出自:《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7、博学洽闻:博学: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自:《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8、满腹文章: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出自: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9、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0、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11、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自:《续传灯录·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遝,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12、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13、才占八斗: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出自: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学问的成语

学问的成语

学问的成语:
1、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2、学贯中西:通晓中国和西方的学问。

形容学问渊博,贯通中外。

3、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学问像江海一样渊博深广。

4、学究天人:知晓全部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

5、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6、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

形容知识渊博。

也作“通今博古”。

9、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10、学识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11、经纶满腹: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

亦泛指人很有学问。

12、不学无术:没有学问也没有能力。

13、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形容知识多有哪些成语

形容知识多有哪些成语

形容知识多有哪些成语形容知识多有哪些成语【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掉文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高才博学】:高才:才能杰出;博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高才硕学】:高才:才能杰出;硕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江海之学】:比喻学识渊博.【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儒林丈人】: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才练识】:通才:学识渊博的人.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学贯古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学海波澜】:比喻学识渊博的人驰骋于文坛.【学无所遗】: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晓.【以羽扣钟】:用羽毛敲钟.比喻才疏学浅却不自量力地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也比喻拿浅显的东西向学识渊博的人请教,【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