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旅游形象广告分析
乌镇营销策略

(四)价格策略
❖ 1)运用阶段价格策略与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相结合的定价 策略。 ❖ ①阶段价格策略。由于乌镇是旅游产品的一种,旅游产品 不可避免都有淡季旺季之分,因此制定阶段价格策略,使得 旺季旅游人次不至于超过旅游环境容量,过度破坏乌镇旅游 环境,而淡季又不至于过于冷清,就显得尤为重要。 ❖ ②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比如:只游东栅定价是多少,只游 西栅定价是多少,东、西栅合在一起定价多少。这样有利于 乌镇总体平衡发展,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实现更多旅游收入。 ❖ 2)普遍性原则: ❖ ①缩小批零差价,以树立品牌形象。并且筛选出高层次的 旅游者,从而在旅游人次不超过其容量的同时,而不减少旅 游收入。 ❖ ②以成本为基础,以同类产品价格为参考。使产品价格更 具竞争力。
乌镇营销策略
2.游客主体人群以青年游客为主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 0%
15-24岁
70% 25-44岁
乌镇营销策略
8% 45-64岁
2% 65岁以上
系列1
3.游客主要以公司白领及其他职业的居多
对于劳累的公司白领无疑不是一个释放压力,缓解疲劳的 好地方,对于自由职业的人来说,可以游览观光,还可以陶 冶情操,对于学生,这是一个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开发智 力的好选择。
牵梦绕的地方。剧中唯美的情节已经给不少青年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同时还有剧中那句“乌镇是一个适合谈恋爱 的地方。”一定让许多有小资情结的人神往。又因为电视 剧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关于乌镇更细节的东西,印 染花布,乌镇民居,三白酒,皮影戏,姑嫂饼,杭白菊, 还有酒酿……而这些只有知道才想去体验,也只有去体验 了,才有感觉。而这些民俗及特产,更增添了一些怀旧的 情节。这样一个旅游产品品牌的建立就有助于乌镇区别于 别的水乡古镇。
联系生活,创意表达——交际作文《我为乌镇作广告》实例与评析

请 几位 “J  ̄ ”围绕 “ /i 者 , 我会 拼 图 ” 个话 题 , 这 采访 拼 图小 能手 , 谈 拼 图的体 会和 设想 。 谈 五 、 内归纳 。 外 延伸 课 课 1 师 简要 小结 本课 的学 习情 况 , 扬 同学 们 的交 . 教 表
3学 生 评 图 。 .
指 导讲讲 自己拼 的是 什 么 。( 把学 生 拼 的图放 在投 影 仪 上 ,并 引导 学 生 从 几 个 方 面 把 拼 图 的 内 容 讲 具
体。 ) 3小 组 讲 图 , 生 交 际 。 . 生
让 学生 上 台反馈 , 说 自己拼 的是 什 么 , 说 怎样 拼 的。
生 1 我觉 得 X : X同 学 的 广 告 最 出 色 , 的 内 容 比 较 它
宽 , 幽 幽 的 , 着油 光 , 直延 伸 到小巷 的尽 头 。 青 泛 一 生 2 乌镇 的水 阁是最有 特 色 的 , : 房屋 的一侧 都 建立
在水中, 依水 而立 , 佛是 东方 的威 尼斯 。 仿
生3 乌 镇百 步一 桥 , 非常 多 。 : 桥
( 生争 着发 言 , 学 内容有 关 于乌 镇 的羊 肉 、 影 戏 、 皮 姑 嫂 饼等等 。 ) 师: 看来 , 同学们 对乌 镇 的 了解 非 常深 入 , 让我 们再 次欣赏、 感受 乌镇 那独 特 的风韵 。
新 , 使用 了英 文 , 还 中西合 璧 。
师: 同学 们 , 在我们 国家加 入 了wTo, 现 大街 上 、 电 视 中、 播里, 广 各种 各样 的广 告铺 天 盖地 向我 们袭 来 , 你
知 道 哪些 广告 词? 生 1劲 霸 服装 , 你潇 洒 走 四方 。 : 伴
乌镇旅游宣传海报设计理念

乌镇旅游宣传海报设计理念乌镇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
它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古建筑风貌,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乌镇旅游宣传海报的设计理念应该突出乌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风光,吸引游客的目光,引导他们前往乌镇旅游。
以下是我对乌镇旅游宣传海报设计的一些理念:首先,宣传海报的整体色调应以浓郁的古典风格为主。
乌镇是一个充满古老和神秘气息的地方,可以选择以古老的灰色、褐色、深蓝色等作为主色调,以营造一种古典而沉稳的氛围。
这样的色调能够与乌镇的古建筑和古街巷相得益彰,也能够吸引那些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
其次,海报的主体内容应突出乌镇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风貌。
可以在海报中加入乌镇的传统建筑,如赵福珍堂、毛家园等,让游客一眼就能看到乌镇特有的建筑风格。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乌镇特色的剪纸艺术、蓝印花布等,让海报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再次,海报的布局应简洁明了,文字简练,易于理解。
可以采用左右分栏的方式,左边以一幅展示了乌镇美景的照片为主,右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乌镇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活动。
文字应简洁明了,突出乌镇的独特之处。
并加入乌镇的形象宣传语,如“千年古镇,百年风情”,以增强人们对乌镇的好奇心和兴趣。
最后,海报的排版要有层次感和艺术美感。
可以采用层叠式的排版方式,将主要内容放在最上方,然后逐渐延展至下方,形成层次感。
可以用适当的线条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使海报更加有条理。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装饰元素,如古文化的图案、节日氛围的元素等,以增加海报的艺术美感。
综上所述,乌镇旅游宣传海报设计的理念应突出乌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风光,吸引游客的目光,并指导他们前往乌镇旅游。
在色调选择、主体内容、布局和排版上都应以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乌镇的特色,以吸引更多游客。
乌镇城市形象策划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乌镇形象公关策划一、乌镇简介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境内,南邻杭州,西靠太湖,北接苏州,东临上海,是国家4A级景区,著名的“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也是与周庄、西塘等齐名的“江南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1300年的建镇史。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九九一年,乌镇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目前乌镇主要景区分东栅和西栅两部分。
2001年,乌镇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
乌镇旅游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着二百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乌镇也成为浙江省年接待外宾数量最多的单个景点。
二、公众市场分析乌镇的目标市场应当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争取国外客源,其中长三角地区是主要客源地,或者说乌镇城市形象公关的目标公众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三省市。
长江三角洲是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占5.8%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18.5%的国内生产总值和22%的财政收入,还集中了全国1/3多的全国经济百强县,现已成为我国经济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带动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升,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旅游消费。
并且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下,人们对于安静古朴的古镇生活的向往之情会与日俱增。
总的来说拥有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乌镇具备了庞大的周边客源市场和目标公众群。
从全国来看,每年到江南江浙沪地区旅游的人数众多,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江南古镇,古镇对于游客市场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因此全国市场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尤其是奥运会后,庞大的外国游客群逐年增大,而具有中国历史气息和传统特色的水乡古镇很能吸引外国游客,所以外国游客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
刘若英对乌镇广告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刘若英对乌镇广告词篇一:乌镇旅游形象广告分析乌镇旅游形象广告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课程教师:评析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20XX级4班陈亚冲许俊义20XX年6月26日20XX46840605一、作品简介这则影视广告是关于乌镇的旅游形象广告,广告主是乌镇政府。
乌镇是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广告的主角是奶茶刘若英,从她的视角出发观察整个乌镇,并展现这个小镇给她带来的美的感受。
目光是从乌镇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始出发的,远离了都市,这个古镇使她停下了脚步,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和谐的,与世隔离的世界。
时间在这里真的不曾改变什么,依旧是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广告中表现的只是简单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乌镇的水上市场,老人在茶馆里的说笑,传统是手工艺,玩耍的孩子,这里有的只是人们生活里饱满的笑容。
整个作品从一个简单叙述视角出发,静静的向人们叙说着这座古老城镇的宁静与和谐。
二、广告主题这部影视广告的主题是乌镇的旅游形象。
广告围绕着乌镇的自身形象特点,对乌镇进行的全方位的展现。
乌镇是一个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镇内保留了完整的江南风格的古建筑,广告通过对乌镇形象的展示,给人们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风光,阐释了乌镇的价值。
三、创意及表达方式这部影视广告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对乌镇的自然景色以及人文风景进行全方位的展现,广告并没有一上来就对乌镇的各个景点进行描述,而是用刘若英视角来看待篇二:乌镇导游词提到乌镇,喜欢刘若英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从似水年华拍摄到最近成为乌镇的形象大使可以说刘若英跟乌镇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天我们就将前往这座千年古镇顺着刘若英的思路来欣赏一下古镇的美景。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的确称得上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从古至今诞生了不少杰出的英才。
乌镇 阿丽拉 案例分析

乌镇阿丽拉案例分析“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由公路行至阿丽拉乌镇的入口朴素的大门如同电影场景的切换提示着访客即将脱离喧嚣走入一片净土洁白的屋顶下,平静的湖水与树的倒影微动大堂向外,一座抽象的村落呈现在眼前”在人们的印象中,乌镇,是马头墙、石拱桥和乌篷船装点的风情图卷,而阿丽拉乌镇项目试图超越这一联想,在21世纪的乌镇塑造一座今日水乡。
goa大象设计通过规划、建筑、室内、家具的一体化营造,实现了表达的统一和完整性。
开放的起点阿丽拉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项目基地坐落在景区以东约3公里处。
尽管位于水乡,但基地内没有天然水系和植被,仅南侧毗邻一处湿地,东、北两侧紧邻城市干道。
对于高端度假酒店而言,这里的景观资源现状并不出众,但却为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独立和开放的起点。
这片孤立的场地,如何才能与度假者建立情感共鸣?对于闻名遐迩的乌镇,人们来此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一座现代的村落酒店的平面布局以传统江南水乡聚落空间为原型,其中传统村落的公共性空间以及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组织形式是尤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设计提取了村芯、水口、巷道、水渠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元素,并延续了传统街巷空间的尺度体系。
同时,方案也提取了传统村落多巷道交汇的组团特征,建立起一个风车形网格系统。
▲风车形结构是阿丽拉乌镇重要的空间特征风车形的街巷网格使多条路径在50m范围内形成交汇,通过极少的空间层级建构出丰富的路径,还原传统街巷的组织状态。
同时,整座场地也通过这一网格体系形成了多个均质的公共节点,每个节点既是漫游的休憩处,也因其自身的公共属性,而成为区域集散、摆渡车站点的空间布局依托,充分适应了现代酒店的需求。
▲阿丽拉乌镇公区入口建筑采用简洁的几何轮廓,水平系统的控制线带有强烈的人工感,衬托出杉树挺拔的剪影。
低平的天际线在中心水院中形成倒影,天空在水中呈现镜像,给人以格外开阔的感受,与入口处迂回的路径形成对比。
▲在穿行中,人们体验到空间的疏密、聚散和光影变换整座酒店的高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使所有室内、室外空间能够平缓过渡,生硬的边界被消解,平和与稳定感便在连续的游走体验中油然而生。
《2024年基于推拉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浙江乌镇为例》范文

《基于推拉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浙江乌镇为例》篇一一、引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旅游目的地形象成为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
推拉理论作为一种解释人口迁移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
本文以浙江乌镇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推拉因素如何影响游客对乌镇的认知和选择。
二、推拉理论概述推拉理论是一种解释人口迁移的理论,包括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
推力是指原居住地的不利因素,如环境恶化、就业机会减少等,促使人们离开原居住地;拉力则是指目的地对人们的吸引力,如良好的就业机会、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吸引人们前往。
在旅游领域,推拉理论同样适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三、乌镇的推力与拉力分析(一)推力分析乌镇的推力主要来自于游客原居住地的旅游需求饱和、旅游疲劳以及寻求新的旅游体验等因素。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到大量旅游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的期待和要求也日益提高。
当他们发现现有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时,会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这为乌镇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二)拉力分析乌镇的拉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等方面。
这些因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
同时,乌镇的旅游服务水平、活动体验等也构成了拉力的组成部分,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四、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一方面,通过宣传推广、媒体报道等途径,强化乌镇的旅游吸引力,形成积极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游客在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中,形成对乌镇的认知和评价。
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乌镇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推拉理论在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应用推拉理论在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推力和拉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为乌镇的旅游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例如,针对游客的旅游疲劳和需求饱和问题,乌镇可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针对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提高问题,乌镇可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乌镇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 品牌资源—徽派建筑、诗意风 光
• 开发模式:
• 经营权转让,政府出资企 业买断经营,收成分成
• 宣传营销:
• 开展“发布会”、“展览会” 等多种形式营销,充分利用现 代传媒体,印制精美的宣传品
• 未来发展:
• 旅游度假开发规划建设国 际一流水准的大型会议、 度假、休闲、娱乐中心
4、分销状况分析
• 未来发展:
• 打造西栅成为高品质 的商务会议及国际休 闲度假景区,并规划 第三期旅游景区产品
• 品牌资源——江南古典水乡
• 开发模式:
• 政府主导
• 宣传营销:
• “周庄画家村”吸引国内优 秀艺术家扎根周庄/原生 态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 庄》
• 未来发展:
• 单一旅游向多元复合旅 游,发展“大景区、大 产业、大旅游”
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 南浔:文化底蕴深厚,单个景点很有味道; 西塘:面积最大,生活氛围浓厚; 宏村与西递:保护与开发的完美结合,世界遗产级的古村落建筑群
➢价格战
乌镇:东栅100元/人;西栅120元/人,西栅夜游票价40元/人,东西栅联票150元/人 周庄:门票100元/人,夜游票价80元/人,环镇水上游40元 南浔:门票100元/人 西塘:门票100元/人 宏村:门票80元/人,团体票65元
宏观环境状况分析
二、当前营销状况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廉价团体旅游和包价旅游是 旅行社业务模式发展中的重大突破,它极大地促进了 大众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的普及与发展功不可没。在 随后日益崇尚自我的时代,由于包价旅游的规范化与 程式化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这种出游方式,于是自助 旅游也开始兴起,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需求,寻求 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交通、旅游论坛及其他 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也使旅游更加便捷,旅游市场得 以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 “古镇旅游年”,使得古镇旅游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中的一个亮点,古镇的旅游业就呈迅猛发展的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镇旅游形象广告
评析
院系名称: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广告学2010级4班
学生姓名:陈亚冲
学号: 201046840605
课程教师:许俊义
2012年 6月26 日
一、作品简介
这则影视广告是关于乌镇的旅游形象广告,广告主是乌镇政府。
乌镇是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广告的主角是奶茶刘若英,从她的视角出发观察整个乌镇,并展现这个小镇给她带来的美的感受。
目光是从乌镇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始出发的,远离了都市,这个古镇使她停下了脚步,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和谐的,与世隔离的世界。
时间在这里真的不曾改变什么,依旧是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广告中表现的只是简单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乌镇的水上市场,老人在茶馆里的说笑,传统是手工艺,玩耍的孩子,这里有的只是人们生活里饱满的笑容。
整个作品从一个简单叙述视角出发,静静的向人们叙说着这座古老城镇的宁静与和谐。
二、广告主题
这部影视广告的主题是乌镇的旅游形象。
广告围绕着乌镇的自身形象特点,对乌镇进行的全方位的展现。
乌镇是一个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镇内保留了完整的江南风格的古建筑,广告通过对乌镇形象的展示,给人们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风光,阐释了乌镇的价值。
三、创意及表达方式
这部影视广告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对乌镇的自然景色以及人文风景进行全方位的展现,广告并没有一上来就对乌镇的各个景点进行描述,而是用刘若英视角来看待
乌镇,通过她对乌镇的游览,让人们来了解乌镇,显得更加的自然。
广告的表达采用的是平白直叙的表达方法,并没有采用什么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简单的心的感悟表达出乌镇给她、以及人们的感受,语言平淡,但是正是简单的语言,才表现出了乌镇的特色,宁静,和谐。
四、广告评析
当我自己看完这则广告后,并没有觉得它是一则广告,反而更像是一部艺术片,向我展示了乌镇的美,但同时也勾起了我对这座江南古镇的向往。
广告以乌镇的形象为表达重点,以刘若英的个人感受来向广大受众展示乌镇的魅力。
短短的一分钟的画面中,完整的展现了乌镇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仿佛梦中一样的景色却在现实中出现了,不得不说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但同时整个广告的格调却是非常的淡雅,无论是女主角的选择,还是画面,都是宁静中带着和谐,让人的心都安静了下来。
广告的主角选择确实是非常恰当的,刘若英,人们又称她“奶茶”,她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种淡淡的温馨的感觉,而这与广告主题完全相符合,增添了广告的感染力。
广告所针对的目标消费者也是非常清晰的,都是都市中的广大白领以及有一定资金的大学生,因为他们都对乌镇所展现出的生活有着一种美好的向往。
白领群体,具有高素质的特点,并且收入也较高,但是工作中却充满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向往平静和谐的生活,乌镇的生活状态是他们所追求的。
而作为广大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的梦的,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是他们梦中所追寻的东西,乌镇也是他们向往的乌托邦之一。
广告画面呈现出一种偏黄的色调,与古镇的古香古色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镜头在运动中展现乌镇的景色,给人动感,配以古琴曲,加上刘若英的解说,让人身临其境,感觉到乌镇那古朴的生活。
整个广告的格调是一种淡淡的温馨,用生活中的画面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发人们的共鸣以及对乌镇的向往,不得不说,它打动了我,打动了许多人。
五、专题论述
在工大,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不知不觉呆了两年的时光了。
时间过的很快,暑假回来我们就大三,两年的时间,自己在这里确实收获了很多的东西。
作为一名学生,收获最多的还是学习上的知识。
大一的时候课程很多,感到很迷茫,自己学
的这么多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些都是很必要的基础,没有这些庞杂的基础,现在学习这些东西也不会这么轻松。
学院的老师挺负责的,并且不是那种死板老师,能够根据现在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这一点上感觉很好,因为我们最后还是要走向社会的,提前了解社会的需求,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但是学院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在广告专业,对于学生器材方面的支持还是不行,就比如摄影吧,那些器材已经破的不能再破了,但是我们还只能几个班一块用,还有相机和摄像机,我们的需求确实没有广电专业大,但是我们也是需要的,但是往往借出来是很困难的。
这样的话,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会很差,因为就上课那短短一点时间是不够我们学习的。
我还觉得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是简单的教授生存技能是不行的,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可以给学生多安排一些专业性的讲座。
另外,个人感觉,对于一些实用性的技术软件,学院可以考虑教授的更多一点,因为广告毕竟还是一个对动手能力有很高要求的专业,所以希望在这方面关注的能更多一点。
最后,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辛苦讲课,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