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部跨越世纪、激情四溢的体育史诗——排球!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海边,一群人在沙滩上玩起了击球的游戏,这,就是排球最初的模样。

从那一刻起,这颗小小的排球,便以它独有的魅力,跨越山海,成为了全球亿万人心中共同的热爱。

一、沙滩上的起源:排球的诞生故事的开头,得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马萨诸塞州。

那时的海滩上,一群年轻人正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他们突发奇想,用篮球内胆当球,网球网做隔网,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击球比赛。

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它迅速在当地流行开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排球运动。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高科技装备,没有专业训练体系的年代,仅凭一腔热血和对运动的热爱,排球就这样在沙滩上生根发芽,怎能不让人感叹其生命力的顽强?二、从民间到国际:排球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从美国的沙滩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20世纪初,排球开始传入欧洲和亚洲,各国纷纷组建起自己的排球队伍,赛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的成立,更是标志着排球正式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运动。

从此,排球比赛有了统一的规则,各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排球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技术与战术的革新:排球运动的进化之路在排球的发展历程中,技术与战术的不断革新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最初的简单击球,到后来的扣杀、拦网、发球抢攻等复杂战术的运用,排球比赛变得越来越精彩纷呈。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训练方法的科学化,排球运动的速度、力量、技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每一次扣杀的雷霆万钧,每一次拦网的铜墙铁壁,都让观众热血沸腾,感受到了排球运动的无限魅力。

四、奥运舞台的荣耀:排球运动的巅峰时刻说到排球,怎能不提奥运会?作为世界体育的顶级盛宴,奥运会是排球运动员们梦寐以求的最高殿堂。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排球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排球比赛就成为了奥运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赛事之一。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段跨越世纪、充满激情与汗水的传奇故事——排球的历史及发展!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19世纪末,一群人在海边的沙滩上,用篮球和网球拍,玩起了一种新奇的游戏,而这,正是排球的雏形。

是不是觉得既有趣又不可思议?别急,咱们这就一起踏上这段从沙滩游戏到全球盛宴的排球之旅!一、起源:沙滩上的偶然创新故事的开头,得追溯到1895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

当时,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教练,为了给室内的篮球运动员找点户外活动的乐子,突发奇想,用篮球和网球拍,在沙滩上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

这游戏的规则简单直接:两队人马,隔网而立,用任何部位(除了手臂和手)将球击过网,让对方无法接回。

没错,这就是排球最初的模样,没有复杂的战术,没有专业的装备,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无尽的创意。

二、发展:从民间到国际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从沙滩走进了校园,再从校园迈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20世纪初,排球开始在美国各大学之间流行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比赛规则和计分系统。

到了1917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排球锦标赛在美国举行,标志着排球正式成为了一项有组织、有规模的竞技运动。

而排球的国际化进程,则是在二战后加速推进的。

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频繁,排球也随之传播到了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并迅速在这些地区生根发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排球文化和风格。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的成立,更是为排球运动的全球化发展插上了翅膀。

从此,排球比赛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而是成为了全球体育迷共享的盛宴。

三、技术革新:从“三不过网”到立体进攻排球技术的发展,是这项运动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早期的排球比赛,由于规则的限制(如不允许扣球过网等),战术相对单一,比赛节奏也较为缓慢。

但随着规则的逐步放宽和运动员技术的不断提高,排球比赛逐渐变得更为激烈和精彩。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快攻”、“后排进攻”等先进技术的出现,排球比赛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变,观赏性也随之大幅提升。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排球是一项流行的球类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排球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

一、排球的起源排球最早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被称为"室内棒球"。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体育教师威廉·G·摩根发明了排球。

当时的排球还不太成熟,使用的是篮球和网球规格的球,比赛的规则也较为简单。

时间回溯到1896年,当时的排球比赛在美国的各个学校和社区迅速流行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和改进,排球的规则逐渐完善,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广泛的推广。

二、排球的传入与发展排球经过改良发展后,于20世纪初传入亚洲地区。

最早引进排球运动的亚洲国家是菲律宾和日本。

菲律宾于1910年代开始开展排球运动,迅速普及。

而日本则是在1916年首次引进排球,并从美国学习了最新的规则和技术。

此后不久,亚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排球运动。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排球的国际比赛开始兴起。

第一次世界排球锦标赛于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这标志着排球正式进入国际舞台。

此后,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管理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排球运动。

三、排球的发展与创新排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变种和玩法,丰富了这项运动的内涵。

其中,沙滩排球和斯诺克排球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

沙滩排球源于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出现。

这个变种是在沙滩上进行的,比赛场地和规则都与室内排球有所不同。

沙滩排球注重队员间的默契配合和个人能力的发挥,被称为一项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户外运动。

斯诺克排球是在加拿大发明的,是室内排球和台球的结合。

这项变种融入了台球球桌和球杆,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斯诺克排球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排球运动带来了新的玩法。

近年来,排球运动在技术和战术层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比赛节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排球全部知识点总结

排球全部知识点总结

排球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排球的历史排球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人威廉·摩根在1895年发明的。

最初,排球是在室内运动场中进行的,后来逐渐传播到了全世界各地。

1900年,排球成为奥运会项目,从此走进了国际舞台。

在此之后,排球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运动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的规则和比赛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的精神和魅力始终没有变化。

二、排球的规则1. 球场和场地:排球比赛的场地是一个9米宽、18米长的矩形场地,场地中间有一条2.43米高的网。

比赛双方分别站在场地的两侧进行比赛,球员可以在自己的场地上抢球,但不得越过中线。

2. 球员:每个队伍由6名球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前排球员和3名后排球员。

在比赛中,球员可以进行互换上场,但在比赛前一局结束之前,一名球员只能进行一次上场或下场操作。

3. 比赛规则:排球比赛分为3局,每局25分先胜出。

如果比赛出现平局,需要进行加赛。

比赛过程中,球员可以用手、臂、肘、腿、身体和头部进行接发球,但不能使用手、手臂等进行连续触球。

4. 得分规则:比赛中得分的方式有发球得分和接发球得分。

如果接发球方不成功将球传到对方场地,则得分球队获得一分,并继续发球,直到对方完成传球。

如果接发球方不成功将球传到对方场地,则得分球队获得一分,并继续发球,直到对方完成传球。

5. 其他规则:在比赛中,还有一些其他规则需要遵守,比如发球步数、犯规规定、换人规定、超时规定等。

这些规则在比赛中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球员需要遵守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三、排球的技术排球比赛中,球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包括传球、发球、扣球、拦网、组织进攻等。

这些技术动作都需要球员不断练习和提高。

以下是排球比赛中常见的技术动作:1. 传球:传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它包括接发球和传球两种形式。

传球的目的是将对方发出的球传到队友手中,以组织进攻。

2. 发球:发球是排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动作,它有直接发球和浮球发球两种方式。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项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运动——排球!这项在沙滩上偶然诞生的游戏,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事,其发展历程简直比一部励志大片还要精彩!一、沙滩上的意外之喜:排球的起源想象一下,19世纪末的美国马萨诸塞州,一群人在沙滩上玩耍,无意间将篮球当作足球来踢,结果球总是飞到海里。

这时,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教练灵机一动,决定创造一个既能在沙滩上玩,又能控制球不飞走的游戏。

于是,他借鉴了网球、篮球等运动的规则,设计出了最初的排球。

没错,排球就是这么“接地气”地诞生了!起初,排球只是个小圈子里的娱乐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从最初的6人制到后来的各种变体,排球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为后来的国际比赛奠定了基础。

二、从本土走向全球:排球的国际化之路20世纪初,排球开始跨越国界,传入加拿大、古巴、墨西哥等国家,并逐渐在欧洲和亚洲生根发芽。

1917年,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的前身成立,标志着排球正式成为一项国际性运动。

此后,排球比赛规则不断完善,赛事体系也逐渐建立。

1947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巴黎举行,这标志着排球运动正式进入国际顶级赛事的殿堂。

而女子排球也不甘落后,1952年,首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莫斯科举行,同样引起了轰动。

三、技术革新与竞技水平的飞跃随着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各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简单扣杀、垫球,到现在的快攻、拦网、后排进攻等复杂战术,排球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和精彩。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训练方法的创新,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各国排球队也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整体配合,使得排球比赛成为了一场集力量、速度、智慧和团队协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竞技项目。

四、排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竞技层面的发展,排球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部充满激情、汗水与荣耀的史诗——排球的历史与发展!想象一下,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一群年轻人用篮球内胆和网球拍,创造出了这个后来风靡全球的体育项目,是不是觉得既神奇又有趣呢?来吧,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索排球那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传奇之路!一、起源:沙滩上的偶然创造故事的开头,得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马萨诸塞州。

那时的人们,总能在闲暇之余找到各种乐子,而排球,就是这样一个在沙滩上偶然诞生的游戏。

据说,当时一群年轻人觉得篮球在室内打太过局限,于是突发奇想,将篮球内胆当作新球,用网球拍击打,还设定了简单的规则。

就这样,一个全新的运动——排球,悄然诞生了!起初,排球并没有固定的名称,直到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老师,在1895年正式将其命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舞的球”。

从此,排球开始有了自己的身份,并逐渐走出沙滩,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二、发展:从本土到全球的飞跃排球在美国本土迅速流行起来后,很快便跨越了大西洋,传到了欧洲。

20世纪初,排球成为了国际奥委会认可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首次亮相,虽然只是作为表演项目,但这无疑为排球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的规则不断完善,比赛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最初的六人制,到后来出现的沙滩排球、室内排球等多种形式,每一项都吸引了无数热爱运动的人参与其中。

特别是沙滩排球,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赛事的热门项目,让排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三、辉煌:赛场上的荣耀时刻排球的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瞬间和传奇人物。

从苏联女排的“红色旋风”,到古巴男排的“加勒比海盗”,再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辉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汗水与泪水,记录着排球运动的荣耀与梦想。

特别是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在国内赛场上屡创佳绩,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女排精神”——永不言败、勇于拼搏。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历史】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段跨越世纪、激情燃烧的传奇——排球!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19世纪末,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沙滩上,一群年轻人正享受着阳光、海风,还有一项新兴的、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游戏,那就是排球的雏形。

从那一刻起,排球便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风靡全球,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运动挚爱。

一、沙滩上的灵感:排球的诞生故事得从1895年说起,那会儿,美国威廉·G·摩根先生正琢磨着给朋友们找点乐子。

在一次海滩聚会上,他突发奇想,结合了网球、篮球和棒球的特点,创造出了这个新游戏。

最初,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球),因为是用篮球网和网球拍来玩的。

但很快,人们发现,这项运动不仅需要技巧,更强调团队合作与策略,于是,“排球”(Volleyball)这个名字应运而生,寓意着击球过网,双方争夺“胜利之球”。

二、从校园到国际舞台:排球的成长之路起初,排球主要在美国的校园里流传,但很快,它的魅力就跨越了国界。

20世纪初,排球传入加拿大、古巴等地,随后迅速扩展到欧洲和亚洲。

1917年,第一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在巴黎举行,标志着排球正式成为国际性赛事。

从此,排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连接各国运动员友谊与竞争的桥梁。

三、技术与规则的革新:排球的现代化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运动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技术的革新,比如更轻便的球、更高效的训练方法,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都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和精彩。

同时,规则的调整也至关重要。

从最初的六人制到后来的沙滩排球,再到引入自由防守人等规则变化,每一次调整都旨在让比赛更加公平、更具观赏性。

四、奥运舞台的辉煌:排球运动的巅峰时刻提到排球,怎能不提奥运会?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将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排球便成为了奥运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运动之一。

中国女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从80年代的“五连冠”辉煌,到21世纪的新老交替,她们用汗水和泪水书写了一段段传奇。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
3.挥臂击球击球时,两腿蹬地,上体迅速向左转动, 迅速收腹,带动手臂向右肩上方加速挥动,以全手 掌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时,手臂要充分伸直,手 掌和手腕要迅速地明显做推压动作,使球向前呈上 旋飞行。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16
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双手垫球是最基本的垫球方法,是各项垫球技 术的基础,只有在掌握这种技术以后,才能进一步 学习和运用其他垫球技术。
1.准备姿势判断来球方向和落点,迅速移动到位, 对正来球,身体成半蹲准备姿势。对力量较大、速 度快的来球准备姿势更要低些。
2.手型 目前常用的垫球手型是叠掌式,即两手手指 和前半手掌上下重叠,掌根紧靠,两拇指朝前平行, 前臂外翻靠拢,两臂伸直,手腕下压,使有臂内侧 形成垫击平面。
17
正面双手垫球
3.挥臂击球以右脚蹬地,右臂伸直,以肩为轴,由 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 前右侧以全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击球后,迅速 进场比赛。
15
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发球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持球在腹前。
2.抛球抬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至右肩前上方,离身体 水平距离约 30cm左右,高度约1m左右。在抛球同 时,右臂屈肘抬起并后引,肘关节约与肩部齐平, 手掌自然张开,呈勺形,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 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至右脚。
18
正面双手垫球
5·用力 垫球时,根据来球力量、速度和垫击的距离,掌握好 手臂迎击球的用力和缓冲动作。如来球力量小,速度慢或垫 击球的距离较远时,垫击用力大些,必须加大抬臂击球动作, 来增加球的反弹力;如来球力量较大或垫击球距离较近,垫 击时,可用力小些,靠球的反弹力量将球垫起;如来球力量 很大,为了缓冲来球力量,垫击时,身体和手臂都需作顺势 后撤动作,使球平稳垫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

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

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

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

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

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

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

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

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 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

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

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

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

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

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

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

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

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1896年摩根制定第一个排球规则开始,排球的各项规则开始逐步建立:1900年,采用21分制;1912年采用运动员轮换制和三局两胜制;1915年,采用15分制。

尤其是1921—1938年间,因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除划定了比赛场地外,技术动作被归类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场上队员也有了明确的位置分工。

此外,1924年,单独制定了为妇女参赛的女子比赛规则。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成立,旨在促进国际间的排球比赛和交流。

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还未正式开展工作就宣布解散。

竞技排球1947—198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排球运动一度停滞不前。

直到1947年7月,在法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三国的倡议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并选举法国人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

从此,排球运动从娱乐阶段进入了竞技阶段。

根据国际排联大会的决议,1948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排锦标赛。

其后,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1949)、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52)、世界杯男子排球赛(1965)、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73)、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1977)年先后在国际排联的领导和组织下成功举办,竞技排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

1964年,排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出现在了第18界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竞技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掀起了世界排坛诸强争霸和各大技术流派竞相绽放的潮流。

20世界50年代的排坛霸主是前苏联队。

前苏联无论男队、女队,均身材高大、力量强劲,进攻扣球势大力沉,多次蝉联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力量派”。

能与“力量派”抗衡的是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的“技巧派”,他们战术细腻,以球的线路变化和落点控制为特色,曾在1956年巴黎世锦赛上击败前苏联队获得冠军。

但在“力量派”和“技巧派”的多次交锋中,“力量派”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6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创造了“滚翻防守”、“勾手飘球”等技术,打破了前苏联女排称霸的格局。

凭借出色的防守、飘忽的发球、迅捷的快攻和顽强的意志,“东洋魔女”横扫女子排坛,除了诸多世界冠军,她们还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的冠军。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世界排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日本女排学习了中国的“近体快”、“平拉开”等快攻技术,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打法,成为“速度派”;前苏联队保持了“力量派”的特点并加以了改进;前捷克斯洛伐克队仍是“技巧派”的先锋;民主德国队则以高大队员的“超手扣球”和高成功率著称,被称为“高度派”……现代排球1980——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排球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

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进入80年代,各种技战术流派间的交流融合频繁,打法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凭一技之长就能一统排坛的时光已全然不在。

于是,一场新的排球革命——全攻全守排球悄然开始。

排球垫球的动作要领1.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对正来球方向,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脚跟微起,两膝弯曲稍内收的准备姿势.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

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

击球时,手臂插入球下,蹬腿抬臂,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

同时含胸,压腕,顶肘等动作协调配合,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的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2.体侧双手垫球当球向左侧飞来,右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左膝弯曲,重心随即移至左脚上,两臂夹紧向左伸出,右肩稍向下倾斜,用向右转腰和提左肩的动作,使两臂击球面截住球的飞行路线,垫击球的后下部。

3.背垫球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背对击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击球手形与正面垫球相同,击球点要高于肩部。

击球用力是通过抬头挺胸,展腹后仰,带动手臂向后上方抬送而实现的.在背垫低球时,也可以屈肘,翘手腕动作,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垫起.4.单手垫球单手垫球多在无法用双手垫球的情况下采用.体侧单手垫球方法是一脚迅速向侧前方跨出一大步,重心移至跨出的腿上,以跨出腿的同侧臂迅速伸出,用虎口或小臂击球的后下部。

在体前可用手背平面击球,手臂要伸直,有抬击动作.上手传球的要领准备姿势:稍蹲姿势,面对来球,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

迎球:当球下降至额前时,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向前上方迎击来球。

手型: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型,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击球:击球点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处。

有利于看准来球和控制传球方向。

二、三关节触球。

无名指和小指在两侧辅助控制传球方向。

用力:传球动作是全身协调用力。

球用力的顺序是: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屈伸。

最重要的是利用伸臂和手腕手指的紧张利用和球压在手指上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去。

“中一二”进攻形式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

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

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

这种形式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队采用。

但有时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在来不及组织复杂战术进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进攻形式。

“边一二”进攻形式由前排边的2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但由于对一传、二传的要求都较高,组织“边一二”进攻形式要比组织“中一二”进攻形式的难度大,其战术配合也较为复杂。

“边一二”进攻形式,由于两名进攻队员的位置相邻,便于进行互相掩护的进攻配合,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

因此,“边一二”突然性和攻击性要比“中一二”进攻形式大。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2号位时,应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便于组织进攻。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3号位二传队员如果向两边都采用正面传球时,可以居中站位。

如果二传队员利用正面长传或背后短传时,站位可靠近2号位区。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二传队员应在2、3号位之间,不要紧靠边线站立,以便运用快球战术。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3号位时,可采用换位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

“边跟进”防守阵形这种防守阵形也称"马蹄形"或"1、5号位跟进"防守阵形。

目前国内外强队广泛采用这种防守阵形。

一般在对方进攻力量比较强、战术变化较多、吊球较少时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