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县民政局

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设地点

**县80个中心村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中心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县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后,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1.3.1研究依据

1、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2、《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

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4、《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

5、《商丘市殡葬管理办法》商发[2008] 号

6、《**县殡葬管理办法》民发[2008] 号

7、《**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8、《**县“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9、《**县北关镇等80个村镇发展总体规划》

10、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

1.3.2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县火化率居商丘市前列。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

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有着占地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水、电和采暖),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等优点。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彻底解决农村骨灰寄存难问题,有效遏制农村骨灰二次土葬,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全县实际情况看,县城居民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县殡仪馆(公墓)较远,把骨灰寄存到县殡仪馆(公墓),祭祀不方便,往返时间长,

花费也较高。因此,全县农村每年有近3000具骨灰用或大或小的棺材进行“二次土葬”,使耕地里出现大量坟头。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二次土葬”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但减轻了县殡仪馆或公墓骨灰寄存的压力,解决了农村群众骨灰寄存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祭祀,从根本上也解决了散埋乱葬和骨灰装棺二次土葬问题。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1.5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规划,全县共建设80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一般2-3个连片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集中的地址建有一所公益性骨灰堂(公墓),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0平方米(折合15亩),其中骨灰堂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2000个格位。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为9200平方米,安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占地不超过1.2平方米,墓碑要小型化,尺寸不大于40CM×60CM。

具体到每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其主要建设内容为:

1、骨灰堂占地800平方米,骨灰堂主体建筑面积200

平方米

2、大门:主入口设计为一座仿古牌楼,牌楼高3.5m,宽4m。

2、祭祀炉2个

3、门卫室,面积8平方米

3、绿化工程:绿化率大于40%。

4、服务设施:设置消防和电子防盗等配套设施,以保障寄存骨灰安全。

5、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

村级公墓(骨灰堂)要按“五个一”的建设标准建设,即一个大门、一条道路、一个醒目的标志或标志性建筑、一个规范的名称、一个明晰的界线(四边)。四边可以建砖石围墙,也可以栽种花椒树、冬青树、槐树等组成篱笆墙。公墓应当保持整洁肃穆,墓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墓穴排列整齐,标准统一,做到墓区规划合理,环境园林化;骨灰堂外观上要区别于居民住房,设置祭奠台,骨灰存放架要摆放整齐,院内要美化绿化。选用废荒瘠地及村庄改造废弃地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上在瘠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选址,不得在河流堤坝、铁路、公路两侧和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选址。,提倡以卧碑为主。

1.6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对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期间应加强管理,对物料堆放点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多余土方及时清运,要采取设标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群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1.7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县民政局。为做好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3年。

1.8项目招投标方案

招标的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招标、施工企业选择招标三项,拟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申请彩票公益金34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

1.10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免费为农村群众提供骨灰寄存服务,同时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文明场所。不仅可以减少群众办理丧事费用,还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促进社会风气和殡葬改革工作健康发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12结论与建议

项目的实施,对破除丧葬陈规陋习,建立完备殡葬服务设施和殡葬管理服务网络,反对封建迷信,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我国当前大环境方面都是可行的。

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设计及施工单位,尽早开工,保持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以人为本,把握难点,确立建设乡镇骨灰堂的科学思路。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县火化率基本达到了100%,实现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但如何解决大量骨灰的安葬和处置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城市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县殡仪馆(公墓)较远,把骨灰寄存到县殡仪馆(公墓),祭祀不方便,往返时间长,花费也较高。因此,全县农村每年有近3000具骨灰用或大或小的棺材进行“二次土葬”,使耕地里出现大量坟头。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二次土葬”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县民政局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建立农村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允许的,虽然前期建设投入大一些,也存在后续管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农村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农村骨灰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县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村乱建墓地,墓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墓碑越建越高;存在着在耕地上乱埋滥葬骨灰的问题;上坟祭奠存在着引发火灾隐患;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加强和规范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政府各级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努力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文明城市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节约丧葬用地等优良作风,革除丧事大操大办、棺椁二次下葬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快全县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第三章建设条件

4.1地理位置

**县80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利用脊地,或经土地流转后废弃荒地,同时,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在选定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时,邀请当地有影响的村民代表参与一道择地,便于大多数人接受,交通相对便利。

4.2自然条件

4.2.1气象

项目区所在地位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形成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温暖适中的气候特征,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13.9℃

最热月平均气温27.1℃

最冷月平均气温-9℃

极端最高气温43℃

极端是低气温-18.9℃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711.9mm

平均相对温度69%

无霜期206d

年平均日照时数4430.7h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7%

主导风向 E.N

年平均风速 3.2m/s

4.2.2水文

项目区所在地地处黄河巨大冲积扇的中部,豫东平原的中部偏北。该景区地形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1/5000左右,海拔高度在40.1~66.7m,相对高差26.6m。附近有贺李河、扬河等骨干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水量不丰,其水量补给主要依靠黄河引水。

4.2.3地质地貌

据工程地质分析,旅游区所在地地层属第四系全新河流相沉积层,主要为粉质、粉土、粘土层,地基承载力在100~150Kpa之间,地质条件较好。

4.2.4地震烈度

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1990),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4.3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位置交通比较便利,水电设施比较完善,均可满足项目需求。

1、供水

项目所在地基本实现了自来水供应,敷设有给水管,可满足用水需要。

2、排水

在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内新建排水管(沟),确保排水顺畅。

3、供电

拟建场地电力供应充足,可满足项目所需供电。

4、交通

项目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交通比较便利。

5、通讯

**县通讯条件良好,万门程控电话已开通。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交流便利,可以满足项目通讯需求。

4.4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有:生石灰、沥青、碎石、石料、、水泥、木材、钢材、电缆、中(粗)砂等,其主要材料通过汽运均可由当地购得。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贯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等方针,

2、按照“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一步到位,全面规范”的原则;

3、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2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规划,全县共建设80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一般2-3个连片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集中的地址建有一所公益性骨灰堂(公墓),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0平方米(折合15亩),其中骨灰堂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2000个格位。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为9200平方米,安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占地不超过1.2平方米,墓碑要小型化,尺寸不大于40CM×60CM。

具体到每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其主要建设内容为:

1、骨灰堂占地800平方米,骨灰堂主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2、大门:主入口设计为一座仿古牌楼,牌楼高3.5m,

宽4m。

3、祭祀炉2个

4、门卫室,面积8平方米

5、绿化工程:绿化率大于40%。

6、服务设施:设置消防和电子防盗等配套设施,以保障寄存骨灰安全。

7、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6.1设计依据

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该工程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作为设计依据。

6.1.1法律法规

1、《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

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3、《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

4、《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5、《中国古代设计规范》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1.2文件、资料等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2、有关历史文献资料

6.2总平面布置

6.2.1总平面布置原则

1、遵循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的原则;

2、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减少占地范围和节约土方工程量的原则;

3、空地以绿化种植为主

4、综合考虑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可持续发展投资、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各项指标。

6.2.2总平面布置

1、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位于大门牌楼外,起着入口引导和集散功能的作用。广场的设计是为了突出建筑,突出标志性,采用青砖铺地,同时也与牌楼、骨灰堂等周边的建筑构成文脉上的延续。其东西长16m,南北宽8m,占地面积108㎡。

2、入口大门

入口大门是重要的标志之一,大门采用传统的牌坊建筑形式,并加以抽象变形,组合了一些现代的元素。牌楼高3.5m,宽4m,以砖石为原料。

3、建设一座廊式一层骨灰堂,外观上要区别于居民住房,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置2000个格位。骨灰存放架位要采用防火材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5米,以方便丧属存取。

4、在骨灰堂的一侧设置祭奠台一个,祭祀炉2个

5、在牌楼内一侧建门卫室一间,面积8平方米

6、公墓四边建议栽种冬青树、槐树等组成篱笆墙。应当保持整洁肃穆,墓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墓穴排列整齐,标准统一,做到墓区规划合理,环境园林化;公益性公墓要

按照节约土地的要求,选用废荒瘠地及村庄改造废弃地墓穴必须严格按照单穴不超过1平方米、双穴不超过1.2平方米的规定标准建造,墓碑最高不得超出地面1米。在铁路、公路、旅游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设立的公益性公墓,必须以卧碑形式墓穴为主。要注重墓区环境建设,做到绿化、美化、园林化。

另进行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设置消防和电子防盗等配套设施,以保障寄存骨灰安全。

6.2.3竖向布置及场地排雨水

项目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本设计场地设计标高基本保护原地貌。排水横坡不小于5‰。排水纵坡不小于3‰,排水横坡为1—2%。

6.4.1.4主要建筑用料做法

1、外装修

绘画艺术中心以庄重、简洁为主。外墙窗底墙群采用灰色花岗石饰面,装饰线条采用浅灰色外墙涂料,窗户采用银灰色镀膜玻璃,入口处为灰色花岗岩,踏步为深灰色花岗岩。

2、内墙

混合砂浆,外罩乳胶漆,卫生间外罩釉面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内墙装饰材料品种。

3、屋面

采用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面层,外天沟有组织排水。

4、楼地面

展厅及其它用房地面均为耐磨地砖,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入口门厅为花岗岩地面。

5、门窗

木门、不锈钢全玻门,塑钢双层窗。

6、顶棚

同内墙。有特殊要求处采用吊顶。

6.4.1.5建筑消防说明

依据建筑设计院防火规范(GBJ16-87修改版),综合楼为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既符合防火疏散要求,又起到合理组织人流,互不干扰的作用。

6.4.1.6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方案

(2)本专业有关规范、规定

建筑结构设计院统一标准(GBJ16-8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及局部修订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

2、设计要求

(1)绘画艺术中心使用功能为服务、展览和会议及一些附属用房,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重要性类别为丙类,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根据方案设计及其他设计条件,绘画艺术中心为二层砖混结构。

柱截面尺寸如下:

板:厚120,C20钢筋砼

梁:C20钢筋砼

6.4.1.7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根据建设场地附近建筑的地质情况,初步确定该地基承载功能满足建筑物对强度及变形的要求,可以直接采用天然地基,宜采用墙下条基及柱下独立基础。

6.4.2陈展

陈展是体现建筑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绘画艺术中心建设竣工后,为充分体现虎文化内涵,相应布置一些陈展。

6.5绿化系统

本着保护和生态原则,按照景区总体规划,提高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和景观连接性,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天人合一的景观格局,绿化种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设计将结合

总平面布局,对绿化和美化进行补充和完善,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区,使景区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将文化和休闲、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改善景区环境,提高是区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总绿化面积104000㎡,折合156亩。

绿化树种选择以适合景区种植的树种,如香樟、水杉、银杏、悬铃木、元宝枫、柿树、黄栌、火炬树、红叶李、松树、槐树、柏树等大乔树种和鸡爪槭、小叶女贞、鹅掌楸、柳、木槿、白兰花、桂花、南天竹、扶桑等小乔树种;灌木种植可选用黄杨、贴梗阻海棠、金丝桃、小壁、金叶女贞、杜鹃、侧柏等;草地可选种四季长青、狗牙根、马蹄金等,形成完整的陵区绿化系统。

6.6公用工程

6.6.1给水工程

6.6.1.1设计院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6.6.1.2水源和供水设施

本项目考虑景区绿化用水较大,考虑到景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景区供水采用浅层地下水,供水费用较低,同时可以减少镇区供水压力。

工程项目建议书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议书 (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说明 1、项目建议书一般由承建项目单位编写,也可委托设计单位或技术依托单位编写。 2、本格式为一般要求,大型项目、特种行业有些内容需进一步补充;小项目也可简化。 3、此格式为重庆青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本公司情况编制。 4、未有标记的标目必须按要求编写,作※标记的可以简化或不写,有Δ符号的可以简化,但要有基本内容。

目录 一、项目名称 (4) 二、项目概况与项目背景 (4)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4) 四、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4) 五、主要建设条件 (4) 六、总体布置与主要技术方案 (4) 七、环境及安全影响分析 (5) ※八、节约使用能源 (5) 九、企业组织与人员组织 (5) 十、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 十一、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 Δ十二、财务效益预测 (7)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概况与项目背景 1、公司概况 2、项目背景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4、符合地方计划发展规划。 5、有利企业自身发展。 6、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 四、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五、主要建设条件 1、建设选址(占地面积) 2、交通运输(交通状况,月货物、原料材料吞吐量等) 3、原料供应(资源优势)或配备件来源。 4、供电(电压等级、设备装机功率、用电要求) 5、给排水(生产、生活用水量/日、对水质要求、排水方式、排水污染状况及排水要求) 六、总体布置与主要技术方案 1、总体布置

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一: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项目概况 1、名称:富堨镇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议书 2、性质:新建 3、地点:富堨镇富堨村 4、建设单位:富堨镇人民政府 5、项目负责人:曹雄威 6、项目投资2010万元 编制依据 1、《富堨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2、《富堨镇村级道路建设总体体规划》 3、项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项目背景: 富堨镇地处歙县县城北郊。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6个村委会,总 人口17054人5366户,其中农业人口16428人。2014年农民人均 收入13675元,镇政府驻地富堨距县城7.5公里,城许公路沿富资 河横贯镇内南北。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遗体火化率有所提高,迈出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但如何解决好死亡人口的遗体、骨 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富堨镇 镇政府按照歙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是歙县最宝贵的资源和最 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必须守住红线和底线,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这一 要求,努力抓好殡葬整治工作,提升“三沿五区”环境风貌。经过研 究认为建立公益性农村公墓是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 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死亡人 口的遗体及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美好乡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从现在实际情况看全县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都实行土葬。将遗体 及骨灰土葬的主要原因是“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

死后就应该将遗体及骨灰埋葬起来。因此全县每年的死亡人口都用 棺材进行“土葬”使耕地、林地里出现大量坟头。目前我镇公益性公 墓山严重不足,群众乱埋乱葬及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导 致“青山白化”山林土地破坏严重,给村居建设、环境保护、文明创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 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 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土葬”也成为伴随殡葬 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好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 农村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新时期美好乡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应按照走群众路线这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建设农村公益性公 墓不仅可以 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 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美好乡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 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彻底解决群众乱埋乱葬、私墓大规格建造势 头难以遏止的严重问题。方便了群众祭祀,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 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 作用。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农村公益性公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是涉及群 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经党委会会议研究,决定选址富堨村建设 富堨村公益性公墓。墓区离县城约7.5公里。服务范围为富堨、徐村、中溪等6个行政村一万多人口。项目的实施对破除丧葬陈规陋习, 建立完备殡葬服务设施和殡葬管理服务网络,反对封建迷信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 生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我镇现实情况都是可行的。 四、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投入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由富堨镇民政办、国土所负责。公益性公 墓建设由富堨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牵头。具体实施 由富堨村委会负责。项目建设周期1年,贯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等方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为目标,实现生态化、园林化、规范化的公益性公墓 建设要求。 建设规模:根据富堨镇建设规划,集中建设一所2028座农村公益性 公墓。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30573平方米折合46.13亩,其中包括 公墓入口大门、香烛、纸钱集中焚化点、公墓管理办公室、公厕及

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云龙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公墓的建设,对于推动我乡殡葬事业改革,转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乡坚持以《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为指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和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将建设公益性公墓纳入为民办实事基本建设计划项目来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绿色殡葬”为先导,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通过集中整治。 二是规范我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合理用地,绿化美化,切实加强领导,因地制宜,根据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我乡群众居住的特点,人口密度等,科学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点,合理规划,抓好兴建村级公益性公墓选址,提高火化率,制止乱埋乱葬。 三是统一规划面积,严格控制墓穴用地面积,按照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的原则,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遗体入土安葬的坟墓面积,单人墓每穴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选址前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本村老人、老干部老党员的意见,切实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 五是加强公墓管理,更好地满足人们合理的丧葬消费需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合理制定公墓发展规划。在公益性公墓规划设计上,与本乡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吻合;要对现有公益性公墓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以满足本村死亡人员骨灰安葬和安放的需求为原则,力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分期分批实施。对人口聚集,离乡镇较近的村,鼓励搞镇级公益性公墓,便于节省投资,形成规模,避免村村建公墓,浪费用地;偏僻的村,可以联合建立村级公墓,便于村民就近就地祭祀。在用地规模上,建设公益性公墓一般可按人口年死亡率6‰和20年一个周期计算和安排总用地量,并对材料房、管理房适当留有余地。在具体选址上,尽量利用荒山瘠地,严禁占用耕地或在沿公路主干道、水库、河流、堤坝两侧和水源等区域和集中住宅区建设公墓。 (二)搞好绿化美化。 (三)治理乱埋乱葬。加大对建墓用地的监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制止和处罚非法建墓行为;对非法超标公墓、孤坟、无主坟和耕地、林区的散坟,采取迁移、平毁、恢复地貌等办法处理。积极组织开展“绿色殡葬”活动,大力推进生态葬法。 (四)加强公墓管理。 三、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用地的规划和征用。(2009年9月~2010年3月) 实施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2010年4月~2010年10月) 验收阶段:乡民政办和城建办对新建墓地初步验收,后报相关部门验收。(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新民居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2.doc

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建设工程 2、建设地点:馆陶县王桥乡董井寨村 3、项目建设单位: 馆陶县王桥乡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 馆陶县王桥乡新民居工程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88044平方米,设计入住180户,户占地面积233平方米,设计为单院二层建筑;广场及绿化面积31695平方米,绿化率35.89%。 5、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实施计划从2008年3月开始,至2011年10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891.26万元,拟通过馆陶县王桥乡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市发改委支持资金来解决。 二、编制依据

1、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乡域规划(含乡区总体规划)(2010年); 2、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 3、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王桥乡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东,馆陶县城南部,地处东经115°06’至115°40’,北纬36°27’至36°47’,北邻馆陶镇和房寨镇,南、西接大名县,东邻山东省冠县。乡政府驻地王桥村西,215省道西侧,北距馆陶城区8公里,南距大名县城30 公里。东距济南150公里,西距邯郸75公里,北距北京420公里。215省道和馆广公路在北孙店村交叉贯穿全境,北距青红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公里。 王桥乡行政辖区面积100.7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5.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 平方公里。 2、王桥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王桥乡是馆陶县农业大乡,多年来始终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成工作的重点和奋斗的目标。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办法,使王桥乡在全县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城市公益性公墓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建标×××—2011 (征求意见稿) 2011北京

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建标×××--2011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11北京

前言 为加强政府对殡葬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殡葬行业建设,提高城市公益性公墓工程项目的决策效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事业投资效益,满足城镇居民基本殡葬需求,全面提升殡葬行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殡葬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关于下达2010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180号)要求,由民政部组织规划财务司、社会事务司和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共同编制了《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编制工作中,编制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守国家现行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公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方便丧户的原则,围绕着提高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标准的目标,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共分六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建筑标准及有关设施,墓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本建设标准的解释工作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 主编单位:民政部规划财务司、社会事务司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编制组成员:姜力徐立冯亚平俞建良李波李伯森刘健贺庆勋杨德慧李玉光周雪媚姜思朋王永阔 本建设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德慧、周雪媚、李玉光、姜思朋、王永阔、李伯森、张齐安、孟浩、肖成龙、刘国军、李秉杰、郭雷、杨宝祥、张汉平、葛千松、蔡海军、李清明。

公益性墓地的建设

公益性墓地的建设 民政、国土资源、规划、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依法减免有关费用。 要合理开发使用土地资源,节约殡葬用地,农村公益性墓地以乡(镇)为主建设,村居协助。每个乡(镇)原则上建设一处,面积不得超过300亩。 建立农村公益性墓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选择荒山瘠地。禁止在耕地、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水库、河流堤坝附近及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建立墓地。 公益性墓地建设要坚持绿色、生态、环保原则,不得大规模开山辟地,破坏生态环境。 墓地应当按照墓穴占地少、墓材规格小、墓碑贴地近、墓型艺术化的原则建设。单人墓穴或双人及以上合葬墓穴占地面积均不得超过2平方米。 农村公益性墓地的建设,不得招商引资。政府财政补贴,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采取捐赠形式支持公益性墓地建设。 公益性墓地的审批 农村公益性墓地实行筹建、验收两审制。 筹建农村公益性墓地,应先征得县级国土资源、规划、林业部门意见,再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并上报市民政部门备案。墓地建成后,应向县级民政部门提交验收申请。 农村公益性墓地筹建,应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公益性墓地建设的规划; (二)符合国土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要求; (三)建设单位应具有墓地建设所需的资金(含各级财政投入的资金); (四)有专门从事墓地管理的人员。 农村公益性墓地筹建须向县级民政部门提交的材料: (一)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申请报告书》; (二)可行性报告; (三)规划部门批复文件; (四)国土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五)地籍证明,筹建墓地的位置、地形地貌图; (六)其他相关材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兴建农村公益性墓地。

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

篇一:工程项目建议书范例 ××××××××××××× ××××××工程 项目建议书 建设单位:××××××公司 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三、市场需求预测 四、扩建规模 五、项目选址 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八、财务效益预测 ×××××集团有限公司年产×万辆汽车扩建 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万辆汽车扩建工程 (二)设单位和负责人 建设单位:××××××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市××镇××工业区 (三)建设单位简介 ×××××集团有限公司,始创建成于×××年,现座于×××省×××市××工业区×号,属国家大型企业,是×××省三优企业,省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是×××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是我市唯一取得国家汽车生产目录的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是×××。公司主要生产“××××”、“××”牌汽车和汽车相关配件,具备较完善的产品开发、生产、检测手段和售后服务体系,×××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质认证,并拥有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公司固定资产为×××万元,流动资金为×××万元,现有员工×××人,其中工程技术人中多人(中高级职称的有×××人),厂区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近年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每年的产销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递增,×××年汽车产量×××辆,汽车配件×××万套,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创利税×××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汽车主要畅销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且已批量出口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交货值达到×××万元,产品销量十分喜人。 (四)编制依据1、××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 2、×××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 3、建设单位提供有关资料。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国家“十二五”计划纲要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

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县民政局 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设地点 **县80个中心村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中心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县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后,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1.3.1研究依据 1、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2、《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 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4、《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 5、《商丘市殡葬管理办法》商发[2008] 号 6、《**县殡葬管理办法》民发[2008] 号 7、《**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8、《**县“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9、《**县北关镇等80个村镇发展总体规划》 10、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 1.3.2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县火化率居商丘市前列。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一、概述 1 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 一、项目背景 3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4 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7 一、项目建设选址 7 二、自然条件 7 1。 气象 7 2。 水文地质 8 三、道路交通条件 8 四、市政配套条件 8 1。 给水 8 2。 排水 8 3。 供电 9 4。 供气 9 5。 供暖 9 6。 电信 9 第四章 拆迁安置及建设方案 10 一、拆迁安置方案 10 1。建设范围用地现状 10 2。 项目拆迁安置方案 10 二、项目建设规模 11 三、项目建设方案 12 1。 设计理念 12 2。 总体布局 12 3。 交通组织 13 4。 景观、绿化 13 5。 户型 13 6。 外立面设计 15

7。 结构设计 15 8。 住宅内装饰设计 15 9。 其它 15 第五章 节能、环保与消防 16 一、节能 16 二、环境保护 16 三、消防 17 第六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建设进度安排 18 一、项目组织机构 18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8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9 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9 二、投资估算 19 三、资金筹措 21 第八章 社会效益 22 第九章 结论 23 附图: 附图1:幸福新村在庞各庄镇区内位置示意图; 付图2:幸福新村总平面布局图。 附件: 附件1:中华人民建设部 建村函[1996]149号 “关于增补建设步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批复”; 附件2: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97)农建办字1号“关于批准庞各庄镇列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通知”; 附件3: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1997首规办规字第18号)“关于大兴县庞各庄镇镇域规划方案的批复”; 附件4:北京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 京国土房管规科预[2004]11号 建设项目预审意见; 附件5:大兴庞各庄镇人民政府委托庞各庄小城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幸福新村工程的证明。

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引言】 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公墓的选择受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美学和卫生等因素的影响。公墓也可能被奉为圣地或禁区。在日本、墨西哥等国,公墓是在某种场合为纪念死者进行参拜之处。在另外一些国家以及其他宗教团体,公墓荒凉简陋,鲜有人迹。墓穴的使用年限最长为20年,2011年民政部宣布公墓续租试点普遍先续十年。 目前北京市各大公墓均有不少墓穴达到或超过了20年使用期限,各大墓园也经常接到市民的电话咨询。《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墓穴和骨灰格位的护墓费当初是按20年一个周期缴纳的,期满后可以续交费,一般情况下,一个墓穴和骨灰格位可续租10年,续租需缴纳土地租赁费和墓穴管理费,前者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为每平方米1500元,后者按当初墓穴造价的5%计算。目前能办理续租的仅为骨灰葬墓穴,树葬和遗体葬的老墓续租办法仍在研究中。 【目录】 第一部分公墓建设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公墓建设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的主管部门 (四)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1.项日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 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 论包括。 (一)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二)厂址 (三)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四)环境保护 (五)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六)项日建设进度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八)项日财务和经济评价 (九)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云龙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公墓的建设,对于推动我乡殡葬事业改革,转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乡坚持以《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为指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和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将建设公益性公墓纳入为民办实事基本建设计划项目来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绿色殡葬”为先导,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通过集中整治。 二是规范我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合理用地,绿化美化,切实加强领导,因地制宜,根据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我乡群众居住的特点,人口密度等,科学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点,合理规划,抓好兴建村级公益性公墓选址,提高火化率,制止乱埋乱葬。 三是统一规划面积,严格控制墓穴用地面积,按照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的原则,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遗体入土安葬的坟墓面积,单人墓每穴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选址前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本村老人、老干部老党员的意见,切实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 五是加强公墓管理,更好地满足人们合理的丧葬消费需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合理制定公墓发展规划。在公益性公墓规划设计上,与本乡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吻合;要对现有公益性公墓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以满足本村死亡人员骨灰安葬和安放的需求为原则,力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分期分批实施。对人口聚集,离乡镇较近的村,鼓励搞镇级公益性公墓,便于节省投资,形成规模,避免村村建公墓,浪费用地;偏僻的村,可以联合建立村级公墓,便于村民就近就地祭祀。在用地规模上,建设公益性公墓一般可按人口年死亡率6‰和20年一个周期计算和安排总用地量,并对材料房、管理房适当留有余地。在具体选址上,尽量利用荒山瘠地,严禁占用耕地或在沿公路主干道、水库、河流、堤坝两侧和水源等区域和集中住宅区建设公墓。 (二)搞好绿化美化。 (三)治理乱埋乱葬。加大对建墓用地的监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制止和处罚非法建墓行为;对非法超标公墓、孤坟、无主坟和耕地、林区的散坟,采取迁移、平毁、恢复地貌等办法处理。积极组织开展“绿色殡葬”活动,大力推进生态葬法。 (四)加强公墓管理。 三、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用地的规划和征用。(2009年9月~2010年3月) 实施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2010年4月~2010年10月)

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

引言】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现代大厦建筑工程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从古至今,住房问题就紧密联系着每一个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热度更加不会降低。【目录】第一部分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四)项目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立项研究结论(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第二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背景(一)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二)建筑工程市场前景广阔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一)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二)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工程工业技术水平(三)……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一、建筑工程项目市场规模调查二、建筑工程项目市场竞争调查三、建筑工程项目市场前景预测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第四部分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一、资源和原材料二、建设地区的选择三、厂址选择第五部分工厂技术方案一、

XX公墓项目建议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项目总论 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3 第四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 4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6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 第七章消防与安全保卫10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 第九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2 第十章结论与建议13 第一章项目总论

1、项目名称:XX镇X村X公墓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XX镇X村 3、建设内容:合理化、多元化的绿色公墓,公墓道路包括内外两条主干道,公墓内设停车场、厕所及焚烧池等配套设施。 4、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拟建1800套墓碑。 5、项目投资:650万元。 6、建设期限:8个月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X村位于X市西北部,西临X生态公园和国际生活社区,南北方向贯穿X,东西方向X,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口颇多。 随着X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配套和完善,殡葬事业也要求同步发展,否则,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优势将被传统的殡葬陋习所影响,根据省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规划、殡葬建设的要求,在X市X村拟建一个多元化绿色公墓很有必要。 根据规划,X市殡葬改革的重点将向农村延伸,本项目规划将X 村原X公墓及周边零星墓地统一安置,同时可以新的墓地面积扩大,项目建成后可安置1800套墓碑,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和殡葬文化的提升,公墓建设要求建成公园式、休闲式公墓,这样,人生就有了美好的归宿,自然会感到死也冥目,后人也易于祭奠前辈,寄托京思。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大的迫切性和必须性。 项目建设依据: 1、“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

2、“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实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政部民发(2009)170号文 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国务院办公定转发民政部国办发(1998)25号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由于X市的城市发展,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配套设施的完善,X村周边正发展市重点工程X生态公园和国际生活社区项目的建设,不久的将来X村将会是一个现代化的村镇。公墓的建设是城镇发展规划的需要。 公墓的建设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现代化城市的文明和进步,公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公墓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场所和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相对独立的行业,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公墓已从简单、单一的处理骨灰或遗体功能演变成为多功能的合体,充分认清公墓的价值与功能对于公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国以来,殡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基本上树立了正确、文叨的丧葬观,丧葬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本身具有很多落后的东西,一旦条件允可,很可能死灰复燃,因此,加强公墓建设与管理,提供多元化的骨灰处理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起到引导殡葬消费的作用。公墓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丧葬消费是一

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我县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和管理,节 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省、市《殡葬管 理条例》、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省公墓管理规定》、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规范农村公 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 *** 〕 *** 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益性公墓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划定 为火化区的村民提供骨灰安葬和非火化区提供遗体安葬服 务的公共墓地。建立农村公益公墓必须本着节约土地、维护 生态环境、园林化、公益性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依法建 设、因地制宜、规范管理。除城镇低保对象死亡后可就近葬 入户口所在地乡镇境内的公益性公墓外,农村公益性公墓不 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 第三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和全县殡葬设施总体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要与治 理乱埋乱葬,旧坟搬迁结合起来。 第四条农村公益性公墓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要尽可能地选择荒山荒坡建设。 禁止在下列区域建农村公益性公墓: ( 一) 耕地、森林较为密集的有林地;

( 二) 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封山育林 区和居民区; ( 三) 县城面山和乡镇集镇面山; (四)距水库、河流、堤坝 1000 米以内和已探清的矿产 资源区、已确定为开发区的地区及公路主干线两测500 米以内; (五)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城区及村镇规划区 范围内。 第五条农村公益性公墓是面向农村、服务于农民的社会公益性设 施,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建设和管理。在火化区建立 骨灰公益性公墓,非火化区建立遗体公益性公墓。对人口较为集中、土 地少的地区可由乡镇和若干相邻的村委会共同联建一个公墓,非火化区 的公益性公墓原则上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设置。多个村委会联建的公墓 占地规模不得少于 200 亩。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设置的公益性公墓占 地规模不得少于 20 亩。 第六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由县、乡(镇)、 村三级共同承担。对涵盖火化区多个村委会辖区的公益性公 墓,每建成一个县财政补助建设资金** 万元。以村委会为单 位建设的公益性公墓,每建成一个县财政补助建设资金** 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筹资解 决。 2

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S308桃江两型区段道路建设项目 (二)项目地址:原有桃益一级公路(S308)桃江两型区段。 (三)项目性质 增建 (四)项目实施进度 2011年完成前期工作,2012年初启动建设。 (五)项目计划总投资 约1.5亿元人民币,实际按设计施工图预算为准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S308桃江两型区段道路拓宽建设项目是桃江对接益阳,完善未来融城益阳的主干道,拓展新园区,搭建新平台,辐射益阳高新区,构建城市重要路网框架工程的情况下提出的,建设该条道路能加快桃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形象、缓解城区货运交通压力,搭建城市新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二)项目投资人概况 桃花江“两型社会”实践区于2010年10月正式成立,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

绿色桃江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速推进融入环长株潭城市群的迫切需要。桃花江“两型社会”实践区不同于单一的经济开发园区,也不是单独做成一个城市,而是通过规划统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型竹产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文化等产业形态,打造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元的“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城乡统筹示范区、高新技术集聚区、商旅休闲度假区、文化宜居生态区和绿色桃江样板区。 桃花江“两型社会”实践区东起桃花江镇行政边界,西至桃花江,南至益马高速,北至资江南岸,地理面积79.78 km2,人口3.2万人。其中核心区为桃益公路沿线3个村,建设区域近5km2。 三、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 城市交通主干道,两型区园区主干道,搭建两型区企业入驻平台主干道。 (二)项目选址 原有桃益一级公路(S308)桃江两型区段。(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项目可实现两型新区主干道,缓解桃江城区通往益阳市区交通压力,完善融城道路骨架,有效激活两型区工业及商住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两型产业园园搭建平台,实现两侧有效土地资源利用率,变

公益性公墓建设承包合同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公益性公墓建设承包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项目概况 1、名称:富堨镇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议书 2、性质:新建 3、地点:富堨镇富堨村 4、建设单位:富堨镇人民政府 5、项目负责人:曹雄威 6、项目投资XX万元 编制依据 1、《富堨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2、《富堨镇村级道路建设总体体规划》 3、项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项目背景: 富堨镇地处歙县县城北郊。区域面积56 平方公里,6 个村委会,总人口17054人5366户,其中农业人口16428人。XX年农民人均收入13675元,镇政府驻地富堨距县城公里,城许公路沿富资河横贯镇内南北。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遗体火化率有所提高,迈出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但如何解决好死亡人口的遗体、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富堨镇镇政府按照歙县

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是歙县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必须守住红线和底线,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这一要求,努力抓好殡葬整治工作,提升“三沿五区”环境风貌。经过研究认为建立公益性农村公墓是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美好乡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从现在实际情况看全县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都实行土葬。将遗体及骨灰土葬的主要原因是“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就应该将遗体及骨灰埋葬起来。因此全县每年的死亡人口都用棺材进行“土葬”使耕地、林地里出现大量坟头。目前我镇公益性公墓山严重不足,群众乱埋乱葬及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导致“青山白化” 山林土地破坏严重,给村居建设、环境保护、文明创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土葬” 也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好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新时期美好乡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应按照走群众路线这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建设农村公益

工程项目建议书

该地区循环水供热管网工程——太阳纸热电厂15万KW机组为热源 项目建议书 温鹏召 132021125 电135 建设单位:热力公司 编制日期:二O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三、建设规模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五、经济效益预测 六、环境效益 七、结论

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循环水供热管网工程—太阳纸热电厂15万KW机组为热源。 (二)设单位和负责人 建设单位:****电力公司 法人代表:***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我市热源的不足已初步显现出来,热电只有一台12000kw和两台6000kw的机组,而且冬季用汽高峰还有近50吨工业用汽,随着该片区工业的发展,供热与供汽的矛盾将日渐突出。而随着新社区建成后将有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加现在已部分供热片区共有2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热电的供热能力已远远不足。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为了解决该地区供热问题,必须连接其他热源,太阳纸热电厂150000kw机组,循环水量11000t/h,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能满足该地区近10年的发展需要。如果供热需求超过300万平方米可以通过提高供水温度混水供热方式,也可以通过水—水供热方式提高供热能力。最终供热能力约为500万平方米。计

划改造太阳纸热电厂150000kw机组,建首站一座,敷设循环水主管网6.5km,最大管径Dn1200,整个该地区供热计划以建设路为界,建设路以南由太阳纸热电厂供热,建设路以北由热电厂供热,把现有的小区由太阳纸热电厂供热,其他新地区由我公司供热,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投资,又能满足该地区长远发展规划,有效的节能减排。 三、建设规模 供热首站一座; 敷设循环水管网5.5公里,主管网管径设计为Dn1200,低温循环水最大供热能力为320万平方米; 服务范围为该地区新建社区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投资6592.2万元,分两年实施。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

(强烈推荐)南京殡仪馆搬迁项目研究建议书

关于南京殡仪馆搬迁 项 目 建 议 书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述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1项目名称 南京殡仪地搬迁工程 1.2承办单位概况 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 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是隶属于南京市民政局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工作,其下辖6个殡仪馆和十座经营性公墓。南京殡仪馆为其内设的一家殡仪服务机构,该馆始建于1937年,其前身为清凉山火葬场,1980年搬迁重建,现位于市南郊安德门大街10号,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9240平方米,主要承担主城区死亡人口的火化和殡仪服务工作,年火化量1.2万具左右。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殡葬事业单位。馆内目前有可容纳250人左右的大告别厅1个,容纳80人左右的中厅3个,容纳30人左右的小厅9个,是集殡仪、火化、服务于一体的殡仪服务单位,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1.3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 ①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连续10多年提出搬迁提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 ③建设部、民政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 ④市政府批示的关于南京殡仪馆异地搬迁的请示 ⑤国家发改委、建设部02《建筑设计取费》修订本 二.项目概况 2.1拟建地点 南京市雨花区铁心桥镇马家店村西天寺墓园旁山林地 2.2建设年限

3至4年 2.3建设背景 2.3.1南京殡仪馆的工作现状 ①1980年南京殡仪馆搬迁重建后,现位于南京西南的雨花台区,紧靠南郊风景区、小行地铁总站、南郊森林公园,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在南京各区县中,雨花台区以自然之美、人文之秀、区位之优、交通之便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是南京都市发展的地理中心,是南京主城东进南延的重要发展区域,是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发展资源的重要“磁场”;交通便利,拥有地铁总站和即将建成的南京铁路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实施,雨花软件园也孕育而生,中兴通讯、熊猫天创、宏图三胞等大型IT企业均分布其中。 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在安德门附近先后建造了德安花园、时光澔韵、隆福山庄、君悦城市花园、先锋青年公寓等一大批居民小区,居住人口成倍增加,因而南京殡仪馆的搬迁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省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对此问题一致非常关心,连续多年出建议提案,市民政局曾于1999年3月13日会同雨花台区政府向市政府呈交《关于搬迁南京殡仪馆的报告》,提出了搬迁的方案。经过市政府、市计委、规划、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分析论证,决定在搬迁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对殡仪馆的火化设备进行就地改造。近几年来,南京殡仪馆先后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对建筑设施、关键设备及馆区环境进行了必要的更新改造,目前总体水平已达国家一级殡仪馆的标准,特别是火化设备,采用了美国国际论证委员会推荐品牌,具有良好的消烟除尘性能,经南京市环保部门检测,符合国家限定的排放标准。2005年6月,本馆在全国殡仪馆中首次一次性通过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三项国际标准认证。殡仪馆又追加投资900万元,对大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稿:2009-4-26 18:27:53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农村公墓管理缺失,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在当前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解决农村安葬难、土地资源浪费大、视觉污染严重问题,值得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兴山县下辖6镇2乡,90个村,1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万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建有12个乡镇级公益性公墓和501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如今,12个乡级公益性公墓已不复存在,501个村级公益性公墓中,名存实亡的约占90%;无规划,无管理,成为乱埋乱葬坟地的占10%。 从我县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基本现状中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墓建设缺少规划管理。1991年,县政府及民政部门在兴办农村公益性公墓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县政府《关于划分土葬改革区工作情况报告》(兴政文[1991]66号)中要求全县在“八五”期间建公益性公墓区160个,其中乡镇建12个,村建148个。至1994年,全县建公益性公墓已达501个,其中乡镇建成12个,村级建489个。但是由于缺乏长期远景规划,在如何办、怎么办、怎么管等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同时,无专人管理,导致公益性公墓在选址、建设、墓型和占地面积等方面多种多样。有的公墓区当初就是应付差事,立个牌子就成了所谓的“公墓区”,无人管,随便葬,公墓随即变得可有可无。农村公益性公墓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无人管理,没有规划,滥葬乱埋随即泛滥,坟墓有的建在集镇边,有的建在耕地里,有的建在山坡上;有豪华塔楼式,有砖砌石垒式;有超大型墓,有家族墓,甚至还有建活人墓;占地面积,小的5-8平方米,大的超过10平方米。 (二)安葬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过去全县所建501个公墓区到目前已名存实亡的现在超过400个,这些公墓所在村组已经无处安葬。即使形式上还存在的农村公墓区,也因无人管理,没有规划,横七竖八,乱葬乱埋,公墓土地浪费极大,造成无地可葬。因而直接导致农户或安葬房前,或安葬屋后,或安葬农田,乱埋乱葬,占地毁林。 (三)农田被侵占环境受影响。我县农村每年应该安葬的逝者约在1000人左右。大多数都被安葬在村民自家承包地里。简单的也是砖砌石垒,占地5个平米左右,讲排场的建起豪华塔楼式坟头,占地有的超过10个平米。按每座墓占地7平方米测算,我县因此每年要减少耕地面积10余亩。农村房前屋后,田野山地,到处是坟头,环境不美,也给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殡葬改革带来负面影响。新县城周边有的村民受利益驱动,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批准,将自家耕地拿来当坟地卖,造成新县城周围环境恶化。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公益性公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