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说课稿

六月份教学成果一一郑祥仲《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一、说教材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本节主要阐述了静态工作点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大致地了解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相关知识。
放大电路在音响等设备上普遍存在,声音的质量问题是这些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因此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电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与内容的分析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本课的:[屏幕显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悉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
2、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概念。
3、理解设置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意义。
4、掌握调节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设问的过程中,感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并形成自我建构的学习理念。
2、在实物展示和课堂演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产生积极性,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设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回答问题,培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情景的学习态度。
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确实很重要。
2、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形成主动参与的理念。
3、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作为职高生,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他们灌输这种理念。
结合课程标准和知识目标,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屏幕显示]:静态工作点的概念是本课重点,要采用大量设问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加深认识,突出重点。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静态工作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3. 能够分析测量结果,判断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内容1. 静态工作点的定义及重要性2. 测量静态工作点的方法3. 测量静态工作点的实验操作4. 分析测量结果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能清晰看到演示设备。
2. 准备放大器电路及相关仪器设备。
3. 准备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静态工作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静态工作点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如何使用仪器设备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析:让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静态工作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设备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3. 学生能分析测量结果,判断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静态工作点测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提高放大器性能。
2. 介绍静态工作点测量在实际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案例。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当前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实验报告。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静态工作点测量的理解。
八、课程延伸1. 下一节课将学习动态工作点的测量,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子实验室,实地了解静态工作点测量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
上课设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静态:VI=0Q点描述:说明调节Q点用RB最方便Q点设置的重要性(载体)时间的问题可以观察示波器在放大原理的时候作业:3—2 3-4 3-7 3-8 没有输入信号,称电路为静态,VCC为正偏电压V BE,在VBE的作用下形成基极电流IB;通过RC反偏电压,如果电路设计合理,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直流通路:直流通过的路径(注意讲解大大符号)分析利用彩色笔(分析过程中、或者结果说明强调RBRC的作用)举例VCC、β强调解题技巧给出RB=100K(1/2倍),VCEQ=0V;给出RB=50K(1/4倍),VCEQ=—12V?;给出RB=400K(2倍),VCEQ=9V;给出RB=800K(4倍),VCEQ=10。
5V;三极管已经不在放大状态。
(饱和、截止)一个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否合适,是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比喻书本)假如没有RB偏流讲两点若R b 阻值适当,使I BQ 有合适的数值,则基极的总电流I BQ+i b 始终是单方向的电流,即它只有大小的变化,没有正负极性的变化,这样就不会使发射结反偏而截止,从而避免了输入电流i b 的波形失真。
形象比喻:相当水涨船高作用,防止船搁浅。
对输入、输出信号来说,直流量仅作为一种运载的工具、是载体,把小的信号进行放大。
bBEQCCBQ RVVI-=BQCQIIβ=cCQCCCEQRIVV-=。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朱银才 授课班级:“2+1”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教室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材:张龙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06年第2版)第3章第2节【教学目标】知道静态工作点的含义,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会推导共射基本放电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公式并会估算。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2)估算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难点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做演示实验:在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发现在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放大波形,去掉偏置电源,发现输出波形只有半个。
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跟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单电源供电的电路结构[幻灯展示]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师讲授]:图3-4采用双电源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基极电源省去,用集电极电源通过基极偏置电阻提供基极偏置电压。
同时,为了简化电路画法,用加小圆圈注上+Vcc 来表示集电极电源。
在放大电路中,把输入、输出电路的公共端称为接地端,简化后的电路如P44图3-5所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边画边讲解画图方法,然后简要分析电路结构。
[学生练习]在作业纸上画出P44图3-5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并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电路。
在学生画电路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点评学生练习情况过渡语: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三极管有否电压和电流?下面让我们来学习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幻灯展示]P44图3-5。
[教师讲授]:(1)静态:放大器无信号输入时的直流工作状态叫静态。
(2)静态工作点:在静态下电流电压共同确定的点叫静态工作点,用Q 表示。
《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授课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备注
课题引入(3 分钟) 分钟)
R1 C1
C2
VT UO UI R2 R4 C4 RL
通过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调试和分析,我们可以: 1、学会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了解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增强动手 能力。
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案授课班级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使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题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课堂类型一体化教学学时学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案
授课班级 使用教材 课题 课堂类型 学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一体化教学 1 学时 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知识目标: 通过讲解及实验操作等活动, 会估算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了解动态失真原因。 技能目标:掌握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掌握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职业道德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职业素养, 并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讲授法、实验法为主,并综合运用讨论法、启发式引导法 配备完整的实验器材、仪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学生自制)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检测,已经成功 安装好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我们知道,放大电路具有 放大和反相的作用, 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电路的正 常工作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的研 究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3.通过动画仿真,以及实验演示,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的画法。
会对直流通路进行分析,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静态工作点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影响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类比法、启发法
老师提示求解静态工作点的关键在于会绘制直流通路。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如何绘制直流通路
3.引导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绘制的直流通路
4.讲述绘制的原则和原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活动4:小组讨论,对电路进行分析,列出静态工作点各量的求解表达式,上台讲述分析求解过程,并代入数值,求解。
教师活动4:
教学过程设计
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干电池、扩音喇叭、教学平板
1教法研究;
2.教学中预设问题设计;
3.实验器材准备。
1完成课前预习。
2.查找资料,储备知识。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实施
教学XX一:按图索骥
学生活动1:和老师互动,参与老师的游戏。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5:
1老师播放仿真动画,引导学生观察输入波形iB的变化,尝试说明直流电源的作用。
2.结合课堂开始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疑,增进学生对静态工作的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的理解。
及时巩固新知,同时也是对本堂课的一个简单小结。
教学环节四:评功摆好
学生活动6:相互肯定组间的优点,组内各位组员的表现,给予肯定。
中职电子线路教案: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1教案教学内容RC——集电极电阻。
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
C1、C2——耦合电容。
防止信号源以及负载对放大器直流状态的影响;同时保证交流信号顺利地传输。
即“隔直通交”。
实际电路通常采用单电源供电,如图3.2.1(b)所示。
3.电路图的画法如图3.2.3所示。
“⊥”表示接地点,实际使用时,通常与设备的机壳相连。
R L为负载,如扬声器等。
图3.2.2 单电源供电放大器的习惯画法图3.2.3 C1、C2非电解电容器的画法二、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1.直流分量:用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 B 表示基极的直流电流。
2.交流分量瞬时值:用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的符号,如i b表示基极的交流电流。
3.总量瞬时值:是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之和,用小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 B=I B+i b,即表示基极电流的总瞬时值。
教学内容3.2.2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静态:无信号输入(v i=0)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1.静态工作点Q如图3.2.4所示,静态时晶体管直流电压V BE、VCE和对应的I B、I C值。
分别记作V BEQ、I BQ、V CEQ和I CQ。
bBEQGBQ RVVI-= (3.2.1)BQCQIIβ= (3.2.2)cCQGCEQRIVV⋅-= (3.2.3)VBEQ:硅管一般为0.7V,锗管为0.3V。
[例3.2.1]在图3.2.4所示单级放大器中,设Ω=Ω==k220k2V12bcGRRV,,,β=60。
求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解从电路可知,晶体管是NPN型,按照约定视为硅管,则V BEQ=0.7V,则V6k2mA3V12mA3A5060A51k220V7V12cCQGCEQBQCQbBEQGBQ=Ω⨯-=-==μ⨯==μ≈Ω⋅-=-=RIVVIIRVVIβ2.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影响非常大。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说课稿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说课稿导入:反馈理论与反馈技术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电子电路及电子设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集成运放中,负反馈作为改善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因此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均备受关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欢迎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我的教学设计,去揭开电子届这位神秘隐士的面纱。
教材分析: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认知,《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上篇模拟电子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单元对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是相对来说较为抽象的一部分知识,但是是对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的理论依据的关键知识点。
电工电子专业的孩子们多为男生,他们思维灵活、充满激情,动手能力强、乐于展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训课的开展,使他们了解了一些基础的电工电子行业的常见元件极其组装形式。
现在的孩子是从小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萌宠,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易于实现信息化教学。
但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对薄弱,所以对于很多常见工作原理分析比较吃力。
如何带领这样的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的分析与学习呢?传统课堂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所以我依托多媒体平台,采用具体的器件展示,工作场景、工作过程用动画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活动层层递进,教学成果步步可见,从而达成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并据此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研学三个阶段。
学生借助教师课前上传到学习平台中的微课、学案自学,利用趣味游戏进行预习成果检测。
并通过云班课后台,总结学生知识预习及掌握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学定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朱银才 授课班级:“2+1”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教室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张龙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06年第2版)第3章第2节
【教学目标】
知道静态工作点的含义,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会推导共射基本放电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公式并会估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2)估算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难点
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做演示实验:在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发现在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放大波形,去掉偏置电源,发现输出波形只有半个。
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跟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单电源供电的电路结构
[幻灯展示]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教师讲授]:图3-4采用双电源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基极电源省去,用集电极电源通过基极偏置电阻提供基极偏置电压。
同时,为了简化电路画法,用加小圆圈注上+Vcc 来表示集电极电源。
在放大电路中,把输入、输出电路的公共端称为接地端,简化后的电路如P44图3-5所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边画边讲解画图方法,然后简要分析电路结构。
[学生练习]在作业纸上画出P44图3-5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并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电路。
在学生画电路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过渡语: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三极管有否电压和电流?下面让我们来学习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幻灯展示]P44图3-5。
[教师讲授]:(1)静态:放大器无信号输入时的直流工作状态叫静态。
(2)静态工作点:在静态下电流电压共同确定的点叫静态工作点,用Q 表示。
一般描述静态工作点
的量用BEQ V 、BQ I 、CEQ V 和CQ I 表示。
[师生共同分析推导]: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
b BEQ
CC BQ R V V I -=
BQ CQ I I β=
c CQ CC CEQ R I V V -=
BEQ V :硅管一般为0.7V ,锗管为0.3V 。
[例题分析]在P44图3-5中,已知CC V = 12 V ,三极管β= 50,R b =200K Ω,Rc=2K Ω,
请估算静态工作点。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接着教师用幻灯展示解题格式,最后强调解题格式:计算题的三步曲。
[学生练习]在例题电路中,已知CC V = 6 V ,三极管β= 100,R b =270K Ω,Rc=1K Ω,
请估算静态工作点。
叫两个中等程度的学生在黑板上解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过渡语:一个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否合适,是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新课开始的演示实验中,放电器的输出波形为什么会出现失真?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缘由。
3.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教师讲授]:若除掉b R ,电路如图所示,则BQ I =0,输入电流b i 随i v 变化。
在信号
负半周,输入电流b i 等于零,波形将产生失真。
若保留b R ,且阻值适当,则BQ I 将有合适的数值,保证则基极的总电流BQ I +b i 始终是单方向的电流,即它只有大小的变化,没有正负极性的变化,这样就不会使发射结反偏而截止,从而避免了输入电流b i 的波形失真。
如图所示。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公式和静态工作点设置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
练习1:填空
(1)放电器_________信号输入时的直流工作状态叫做静态。
(2)描述静态工作点的物理量有I BQ 、I CQ (I EQ )、V BEQ 和______。
(3)一个放电器的______设置是否合适是放电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4)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保证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能够 ,并且处于放大状态,避免了波形的失真。
练习2:计算
在P44图3-5中,已知CC V = 9V ,三极管 =100,R b =300K Ω,Rc=1.5K Ω,请估算
静态工作点。
四、作业布置
1.画出P44图3-5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2.书本P61的3-2第1问。
3.书本P61的3-7第1小题。
五、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