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阅读附答案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莼菜。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这以前我没有吃过莼菜,也没有见过。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菜的。诗最后一句是“泽居备礼无麋鹿”,秦少游当时盖在高邮居住,送给苏东坡的是高邮的土产。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邮,我得调查调查。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磐。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散曲作品有《西楼乐府》。王磐当时名声很大,与散曲大家陈大声并称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画家。高邮现在还有一句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王西楼有一本有点特别的著作:《野菜谱》。《野菜谱》收野菜五十二种。五十二种中有些我是认识的,如白鼓钉(蒲公英)、蒲儿根、马栏头、青蒿儿(即茵陈蒿)、枸杞头、野绿豆、蒌蒿、荠菜儿、马齿苋、灰条。江南人重马栏头。小时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提到儿歌:“荠菜马栏头,姐姐嫁在后门头”,很是向往,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大有人吃的。灰条的“条”字,正字应是“藋”,通称灰菜。这东西我的家乡不吃。我第一次吃灰菜是在一个山东同学的家里,蘸了稀面,蒸熟,就烂蒜,别具滋味。后来在昆明黄土坡一中学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我们时常断炊,就掳了灰菜来炒了吃。在北京我也摘过灰菜炒食。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王西楼《野菜谱》中有一些,我不但没有吃过,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如:“燕子不来香”、“油灼灼”……。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https://img.taocdn.com/s3/m/a7f39bf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3.png)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故乡的野菜篇1:汪曾祺的散文《五味》引导语: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下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五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中华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来,不仅讲它们的做法,还讲它们的来历。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
邻座的客人直瞪眼。
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
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
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
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
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
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
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
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
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
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
“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
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
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
三阅读题(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我的故多不止一个,凡我住过

三阅读题(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我的故多不止一个,凡我住过故乡的野菜(节选)周作人建议用时:10分钟|本题满分:22分实际得分:______分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篮子,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农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说,所以三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放置在灶陉上,以防虫蚁。
妇女小儿把芥菜花别在头发上,以祈求清目,又俗号“眼亮花”。
浙东人却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
①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②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品。
③日本人也采集作点心用,状如饺子,名曰“草饼”。
④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煮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1)文中故乡的野菜有哪些?()。
(多选题)(3分)A.荠菜B.蕨儿菜C.鼠曲草D.草紫(2)下列野菜的别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选一选。
(3分)A.紫云英B.眼亮花C.鼠曲草D.作肥料、煮食、治痢疾E.作糕、供品、点心F.防虫蚁、做菜荠菜()()黄花麦果()()草紫()()(3)读句子,完成下列各题。
(分)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①这句描写了紫云英()的特点。
(多选题)A.花美B.花期长C.花香D.花开的面积大②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拟人C.比喻D.排比(4)原文中引用了俚歌:“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你认为应该放在本文()处。
乡村主题现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乡村主题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乡野诗韵--水缸(1)水缸呆在锅沿旁,水缸里不断清水。
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水,是从遥远的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的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2)水源是一口老井,老井的青石板上爬满青苔。
唯独站人的地方,踏出两个浅浅的石窝子。
村里人汲水,必要俯下身来,低下头来,如同感恩这天地之水,以澄明,以无私,以源源不绝的爱,哺育着温暖的村庄。
(3)水缸放在厨房里,厨房就是一架低矮的土屋。
夜很静,月很明,白白的月光打在水面上,水缸里就有了一轮皎洁的月亮。
父亲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巴脑。
分工,不管大小,一二三四往下排,大哥二哥不在家,为了挣得自己岁月里的那条活路远走他乡,三哥保家卫国去当兵,家里就剩下父亲和我两个男人。
当然,父亲已经行动不便很多年,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二姐三姐和我的肩膀上。
剪子包袱锤,很多次我都赢了她们。
背地里,我狡黠地告诉父亲,我爱出锤子,小小的一只手,像握紧的螳螂爪子,这样,二姐和三姐的剪子就不得不敛去锋芒。
恍惚的记忆里,好像两个人忽然背过脸去,吃吃地笑起了什么。
(4)水缸里的水常年不断,二姐三姐的肩膀能撑起一片天。
棉花捉虫打叉,玉米除草打农药,割草喂牛,拣柴做饭,里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我呢,顽皮的像一阵风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下河捉鱼,上树抓鸟,后来趴在黄昏的油灯下看书写字。
我咬着铅笔头,说二姐三姐怎么这么傻,我不总是喜欢出锤子么,为什么你们一次包袱也不出?母亲停下手中嘤嘤的纺车,说我才是一个十足的傻小子。
你傻别人可没那么傻,明明是二姐三姐商量好了只出剪子,就为了让你少出点力气。
(5)我是傻,呆呆地站在水缸前面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水缸里。
水缸里的月亮好像也在笑,笑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
水缸不说话,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净明亮,能照见一个人的灵魂。
(6)我还记得第一次挑水的样子,父亲站在远处看着,我把两只脚踏进两个浅浅的石窝子。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问题:[单选]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中提到()的《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一诗。
A.黄庭坚B.范成大C.秦少游D.欧阳修参考答案:C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元丰元年,苏东坡为纪念战胜洪水的壮举,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大楼,并邀请文人雅士饮酒作赋,以示庆贺。
高邮人秦少游派专人呈上一份高邮土特产,并附诗一首:“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滑于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饤饾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我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这首名为《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是秦少游少有的专写食物的诗,但这首诗却浓缩了高邮最具特点的美食。
有了秦少游作为先例,高邮的文人便多少都对美食有了那么一点癖好。
于是,在900年后的高邮,就又出了那么一个“文人食客”,那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与故乡的美食汪曾祺的嗜吃,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是出了名的,金庸就曾说过,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汪老的癖好之所以如此闻名于天下,更重要的不仅在于他会吃,更在于他会写吃。
你看,汪老留下的散文与散文集自然是浩如烟海,其覆盖的主题之广自然不用多说,但要说汪老的文章涉及最多的、写得最好的恐怕还当数“美食”。
不用说《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这一类直接在题目里凸显“吃”这一主题的文章和文集,今年出版的“作家与故乡”系列中汪老的两本选集(《水蛇腰》和《我的高邮》)里依然能常常看到美食的“影子”。
对于汪老来说,天下美食派系众多,“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汪曾祺语)各地口味各具特色,但其中令汪老最难忘怀的,恐怕仍要数故乡高邮的那些美食。
汪老曾特意作《故乡的食物》和《故乡的野菜》等文给故乡美食“作传”,即是为证。
谈到高邮的特产,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红心咸鸭蛋。
对于名满天下的高邮鸭蛋,汪老自然不会忘掉,在《故乡的食物》中被拿来单独“立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乡的野菜阅读题答案.doc

故乡的野菜阅读题答案随着阅读理解题的考题灵活性大大增强,阅读素养和阅读积累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阅读题的训练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故乡的野菜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故乡的野菜》阅读原文①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钩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②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口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
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③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④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氓》属于《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2.先秦诸子中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手法的是()A.孟轲B.庄周C.荀况D.墨翟3.被后世尊为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老子4.春秋笔法的含义是()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5.《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A.周树人B.周作人C.茅盾D.郁达夫6.下列属于鲁迅短篇小说集的是()A.《热风》B.《朝花夕拾》C.《野草》D.《故事新编》7.具有大散文气度和风范的文化散文的杰出代表是()A.余光中B.余秋雨C.王国维D.季羡林8.其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维9.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A.《国殇》B.《蒹葭》C.《行行重行行》D.《短歌行》10.在《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想表达()A.自然界的广博B.造物者的万能C.消极无为的心态D.积极旷达的心境11.易安居士指的是()A.秦观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12.屈原《哀郢》一诗的主要特点是()A.神话传说隐喻B.香草美人比兴C.通篇纪行叙事D.通篇感慨论述13.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A.关汉卿B.马致远C.王实甫D.白朴14.郭沫若是下列哪个文学社团的发起者之一()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沉钟社D.新月社15.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属于()A.爱情诗B.政治讽喻诗C.咏史诗D.咏怀诗16.《湘夫人》的作者是()A.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17.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18.《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19.在肺换气的过程中使肺泡气中氧气进入肺泡血液的动力是()A.氧气的分压差B.氧气的溶解度C.氧气的分子量D.机体温度20.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插叙完毕,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这种叙述顺序属于()A.顺序B.平叙C.倒叙D.插叙21.早期癌包括()A.癌前病变和不典型增生B.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C.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D.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22.诗歌以飘逸自然为主要风格的唐代大诗人是()A.杜牧B.李白C.杜甫D.刘禹锡2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24.沈从文的文学作品题材多取自()A.北平古城B.成都故居C.湘西世界D.延安边区25.从编排特点来看,《左传》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编年体史书26.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B.通知C.函D.请示27.朱自清《背影》的最主要特点是()A.真实简明B.闲适伤感C.清丽典雅D.以情制胜28.苏轼的文学主张是()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2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韩愈C.鲁迅D.茅盾30.下列句中画线的关联词,用得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桥不但形式美,而且结构坚固B.我生病时,同学们既然关心我,但是老师也来看我C.长江三峡中,在过去看有那么一段无法通航,由于礁石太多了D.因为天下雨,因此他来晚了二、填空题(20题)31.被称为亚洲第一诗人的是____32.南洪北孔的戏曲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____》33.《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共有____篇34.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唐代文学家是____35.戴望舒在其诗作《____》中选择了雨中丁香作为忧愁的象征36.柳永是宋代____词派的代表作家37.《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38.柳永《八声甘州》:____,何事苦淹留?39.以文坛硬汉著称的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是____40.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叹年来踪迹,____?41.哀吾生之须臾,____42.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4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遗我双鲤鱼44.《务虚笔记》是我国当代作家____的长篇小说45.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____46.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____47.____,一一垂丹青。
江苏省南通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家①八百里太行山跨了京、冀、豫、晋四地,大致是一个东北到西南的走向,到了予城这里基本是南向,人便称南太行。
从高处看,从北边的大平原次第向南攀升,使得南太行的山势如一面巨坡,越高越深处便越接近于晋,而宝水村正处于豫晋交界。
穿过太行自是不易,好在山里有先人踏出来的无数古道,最有名的是太行八阻。
这八阻中,河南有三,河北有四,第八阻是军都阻,就到了北京昌平的居庸山。
②老原说,在予城的便是白阻,老原说,宝水村就在白阻边上。
前些年“驴友”这等人突然喜欢走野山看野景,于是就又有脑子灵活的人家腾出了空屋子,安置了干净床铺,收了钱,觉得多少都是赚。
③一个小弯转过,“宝水村”三个宋体白字显示在一块蓝底的标牌上。
老原不再说话,凝神开车,等到平路上时,就听见了狗叫声。
④老原把车窗降到了底,顿时风声大起,浓郁的草木之气扑面而来,清新如洗。
老原说宝水村分三大块,也就是三个自然村,西掌、东掌和中掌,咱这就要到西掌了。
我说咋都叫掌。
老原鄙视道,少见多怪。
山里少有平地块,有也不大,跟巴掌似的,就爱称掌。
南掌北掌大掌小掌的,你十里八乡打听去,准有。
咱村东边的那块就叫东掌,西边的那块就叫西掌,在东西掌中间的那块就叫中掌,多简单明了。
又说,咱家就在中掌。
我揶揄道,听你这骄傲自豪的劲儿,好像中掌跟象城的CBD似的。
⑤便问他,原家祖上挺有钱的吧?他笑了一声,说,那是,听我父亲说,原本也穷,后来高祖那辈儿跟山西客商结了亲方才打下了点儿基业,盖的是好房,买的是好地,用的都是大牲口,那日子就是顿顿吃肉喝酒也不算啥。
说到这里却停住了,只凝神开车。
⑥一条窄窄的砂石土路从主路上岔开,往右手边的山坡里蜿蜒而去。
老原车速更慢,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说,顺着这条路进去,就是咱原家坟。
⑦回——来——啦——⑧循着声,便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前方的一个石墩上坐着,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戴着一顶黑帽子,穿着一件黑底起红花的中式棉袄,脑后盘着一个圆圆的发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野菜》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齐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滴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
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
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
”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
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本文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试分析其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通过记野菜,反映了浙东地区的民情风俗。
2.浙东风俗与东洋风俗对比;黄花糕与“御形”对比,现在北京的果糕与儿时吃的相比;浙东紫云英与日本紫云英之比。
3.引用俚歌谚语,表现对故乡淳朴的热爱,引用儿歌,增添文章的趣味,同时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意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