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鉴别》

合集下载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开示意图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较差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 的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 快,当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 会立即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 蒸气的量决定于点样速度即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气的相 对湿度。Dallas指出0.25mm厚、20cm×20cm的硅胶薄层 板在50%相对湿度中放置约3min就失去活性的一半,而放 置15min时吸附的水分已达到最大值。在用相同条件分离同 一组化合物得到的结果不能重现时,必须考虑到相对湿度对 展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北地区湿度相差很大;即使在同 一实验室冬夏季节不同湿度也有明显差别,如果不注意湿度 的影响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淫羊藿薄层色谱鉴别

淫羊藿薄层色谱鉴别

中药淫羊藿薄层色谱鉴别
【来源】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

【薄层色谱鉴别】分别取两批次淫羊藿(批号为161101、161102)粉末0.5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淫羊藿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

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薄层色谱法原理?
2、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二、引入课题
波曾色谱法快速、简便、灵敏,是目前中药化学学
[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的薄层色谱法鉴定的实验技术。
2、掌握丹参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3、熟悉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条件及方法。
展开剂要求新鲜配制,不要多次反复使用。
丹参鉴定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4:1)
6、检测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置;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蒸气的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点),显色后,立即用铅笔标出斑点的位置。
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1h,滤过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
3、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1)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取丹参对照药材,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制备。
(2)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酮II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
4、点样
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l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
点样前,可先用铅笔在薄层板一端距底边10m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样品点间距离为10mm以上。样点直径不大于3mm。
5、展开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先将选择的展开剂放入层析缸中(小板可用广口瓶代替),使色谱器内空气饱和5-10min,再将点好试样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密闭,上行展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中的深度一般要求液面距离样点原点约5mm,也就是样点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展开至规定距离后(一般当展开剂上升到离前端5-10mm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溶剂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检测。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吸附剂(硅胶)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
涂布
玻璃板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2)拖尾现象
(3)斑点形成念珠状
(4)同一块薄板上出现比移值相差悬殊
的斑点
(5)斑点比移值不稳定
(6)斑点异形
6 显色
A 光学检出法 a 自然光 b 紫外光 c 荧光 B 蒸汽显色法 C 物理显色法 D 试剂显色法
a喷雾显色
b 浸渍显色
( 通用显色剂 硫酸溶液、0.5%碘的氯仿溶液、 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薄层色谱法
概念
薄层色谱法(TLC) 将固定相(如硅胶)薄薄地均匀涂敷在底板 (或棒)上,试样点在薄层一端,在展开罐内 展开,由于各组分在薄层上的移动距离不 同,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测定各斑点的位 置及其密度就可以完成对试样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色谱法。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

薄层色谱法用于药物成分的分析和鉴别, 可分离和鉴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
食品安全
环境监测
薄层色谱法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 、毒素等的检测和鉴定,保障食品安全。
薄层色谱法用于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分离 和鉴定,如水体、土壤、空气中的有害物 质等。
02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准备
薄层板
选择合适规格的薄层板 ,确保其质量可靠且无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斑点的大小或使用紫 外可见光谱等方法,计算待测
物质的质量或浓度。
03
薄层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快速分离
薄层色谱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分离 ,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操作简便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 设备,容易掌握。
高分离效能
薄层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离效能,可以分离 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改进方向
提高重现性和定量精度
联用技术
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 薄层色谱法的重现性和定量精度。
将薄层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 如质谱、光谱等,以提高分析效果和 分离效能。
拓展应用范围
研究和发展适用于大分子和极性物质 分离的薄层色谱技术,谱法的实际应用 案例
绿色环保
采用环保型溶剂和低毒性的分离 材料,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课件
目录 CONTENT
• 薄层色谱法简介 •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操作 • 薄层色谱法的优缺点 • 薄层色谱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薄层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薄层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 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 物中的化合物。

实验一更年安片薄层色谱鉴别

实验一更年安片薄层色谱鉴别

实验一更年安片薄层色谱鉴别一.目的要求1 掌握薄层荧光法的原理及操作。

2 掌握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鉴别中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更年安片由地黄、泽泻、五味子、制何首乌等药味组成,可利用薄层色谱法对五味子和制何首乌进行鉴别。

五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五味子甲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吸收UV光,在硅胶GF254薄层板上形成暗斑,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进行对照,可鉴别制剂中五味子;制何首乌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主要为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成分,在可见光下呈黄色,在氨蒸气中斑点呈红色,紫外光(254nm或365nm)照射下产生荧光,在硅胶G薄板上可在可见光、紫外光或显色后检视其斑点,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进行对照,可鉴别制剂中何首乌。

三.仪器与试药1、双槽层析缸、玻璃板10×20cm、三用紫外线分析仪、分析天平(0.01mg)。

2、硅胶G、硅胶GF254。

3、五味子、何首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4、五味子甲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5、更年安片(市售)四.操作步骤(一)五味子鉴别1.薄层板制备:含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实验前自制)。

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更年安片20片,除去糖衣,研碎,加氯仿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9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对照溶液制备:取五味子对照药材0.5g,同上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取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4.薄层层析:将薄层板的边缘修饰整齐,作好标记。

用毛细管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15~30分钟,展距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教案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教案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教案薄层色谱(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别化学物质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分析、农药残留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薄层色谱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鉴别物质的方法。

一、薄层色谱的原理薄层色谱是基于吸附剂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分离的。

吸附剂通常采用硅胶、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等具有吸附性的材料。

样品溶解在溶剂中后,通过薄层色谱板(通常是玻璃或铝)上的吸附剂层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的分离过程中,溶剂会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在吸附剂上形成不同的斑点。

这些斑点的位置取决于样品分子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强吸附的物质停留时间长,弱吸附的物质停留时间短。

通过改变吸附剂和溶剂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离效果。

二、薄层色谱的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准备薄层色谱板,将其预处理(加热或烘干)。

b.准备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溶剂的准备:a.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一般选择两种亲溶剂(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混合物。

b.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混合比例。

3.样品的施加:a.使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涂抹在薄层色谱板的一端。

b.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可以进行多次涂抹。

4.运行:a.将薄层色谱板放入预先选定的色谱槽中,使其与溶解相同的溶剂接触。

b.等待溶剂在色谱板上上升至所需的高度。

c.取出色谱板,标记斑点的位置。

5.鉴别物质的方法:a.观察斑点的颜色和形状,根据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别。

b.使用紫外光灯或其他特殊的检测设备,根据斑点的荧光性质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c.可以使用显色剂将斑点显色,以增强鉴别效果。

三、总结薄层色谱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分离和鉴别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领域。

通过改变吸附剂和溶剂的组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有效分离。

通过观察斑点的颜色、形状以及使用特殊检测设备进行鉴别,可以准确地鉴定化合物。

薄层色谱不仅适用于小批量样品的分析,也可以作为化学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工具。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1、有些溶剂,如氯仿或乙醚,常掺入痕量乙醇作为保护剂,使用前应将其蒸馏除去,否则不能得到重复的色谱图。

2、在不同的环境中保存的不同溶剂,水含量差别很大,特别是许多溶剂是亲水的,会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最好将其贮存在干燥器中。

3、要防止溶剂在贮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其中有些会自动氧化,右些则因贮器密封不好,受到大气污染物的污染。

污染程度与贮存条件及贮存时间有关。

4、移动相和镕质相互作用会改变色谱行为,而溶剂中的杂质有时会参与这种相互作用。

5、混合移动相中的各种溶剂也会相互作用。

如果溶剂不纯或各批混合溶剂组成不同,混合物的性质就可能改变。

6、薄层色谱混合溶剂在展开过程中可能发生分层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在弱溶剂和少量强溶剂混合时迟到。

一段开始阶段优先吸附强溶剂,于是前沿就是100%的弱溶剂了。

这种吸附剂被强溶剂饱和后,会出现由混合溶剂组成的策二个前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的洗脱能力随溶剂的极性增大而增强
在当一一块种薄溶层剂板不上能进很行好试地验展: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 性用过一若强种所;极选性展较开小剂的使溶混剂合为物基中础所溶有剂的展组开分混点合都物移,到若了展溶开剂不前好沿,,用此极溶性剂较的大极 的若溶所剂选与展前开一剂溶几剂乎混不合能,使调混整合极物性中,的再组次分试点验移,动直,到留选在出了合原适点的上展,开此剂溶组剂 的合极。性过弱。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整理课件
10
4 点样:按规定吸取溶液用定量点样毛细 管或色谱用微量注射器点样于薄层板上。 点样基线距底边的距离为1~2cm,点间距 一般为1.0-1.5cm。点样直径一般应小于 5mm。两个以上的点样应在同一水平线 上,并与薄层板的底边平行。点样时必须 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薄层色谱法
整理课件
1
概念
薄层色谱法(TLC)
将固定相(如硅胶)薄薄地均匀涂敷在底板 (或棒)上,试样点在薄层一端,在展开罐内 展开,由于各组分在薄层上的移动距离不 同,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测定各斑点的位 置及其密度就可以完成对试样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色谱法。
整理课件
2
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 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 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 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 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较差
整理课件
6
实验操作
•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整理课件
7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调制 涂布
吸附剂(硅胶)
粘合剂、添加剂
玻璃板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整理课件
3
•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整理课件
4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整开理示课意件图
5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④在薄层板的两边各刮去约5mm的吸附剂有助于防止
边缘效应。 整理课件
19
•(2)拖尾现象 •(3)斑点形成念珠状 •(4)同一块薄板上出现比移值相差悬殊
的斑点 •(5)斑点比移值不稳定 •(6)斑点异形
整理课件
20
•6 显色
A 光学检出法 a 自然光 b 紫外光 c 荧光 B 蒸汽显色法 C 物理显色法 D 试剂显色法 a喷雾显色 b 浸渍显色 ( 通用显色剂 硫酸溶液、0.5%碘的氯仿溶液、 中性0.05%高锰酸整钾理课溶件液、碱性高锰2酸1 钾溶液)
三用紫外仪
整理课件
显色用喷雾器
22
举例
麻杏石甘冲剂中麻黄的鉴别 [处方] 麻黄31g 苦杏仁31g 生石膏157g 甘草 31g [鉴别]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10g,加水50ml使溶解, 加氨水1ml使成碱性,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 合并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滤液挥去 乙醚,残渣加甲醇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 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却后使用。
整理课件
8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整理活课性件炭
9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理想的展开剂应能使混合物分离后各组分的Rf值相差尽可能大。
各组分理想的比移值在0.2-0.8之间。
整理课件
15
1-2cm
展开示意图 整理课件
展开剂要接触到薄 层板下沿,但切勿 接触到样点。
盖上盖子,展开。 观察展开情况。 取出薄层板
16
上升法
倾斜上行法 整展理开课方件式示意图
下降法
17
• 影响展开的因素 A 相对湿度的影响 B 溶剂蒸汽的影响 C 温度的影响 D 展距的影响
整理课件
23
展开系统:硅胶板;以
氯仿-甲醇-浓氨水试液
(20:5:0.5)为展开剂;
显色:茚三酮试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清晰。
显色结果:供试品溶液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
点。
盐酸麻黄碱 供试品
整理课件
24
薄层色谱法
•应用
1 食品和营养 2 药物和药物代谢 3 化学和化工 4 医学和临床 5 毒物分析和法医化学 6 农药
整理课件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供试品样
对照品 样
1-2cm
点样示意图
点样直径整≤理5m课m件 1cm≤点间距≤1.5cm12
自动点样器
毛细管点样
整理课件
13
•5 展开
• 展开室
• 展开剂(流动相)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 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 度等因素来考虑。
整理课件
14
展开剂的选择
正己烷 环己烷 四氯化碳 甲苯 氯仿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 甲醇 水
整理课件
18
• 展开中斑点异常现象的探讨
(1)边缘效应:同一种化合物,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用同一展开剂,在同一层析缸内展开后,薄层中部的 斑点比薄层两侧边缘处的斑点的 Rf值小即为边缘效应 。
常用的解决办法:
①增加展开室(层析缸)中溶剂蒸气饱和度。
②选用较合适的单一展开剂代替混合展开剂。
③采用共沸混合展开剂代替一般混合展开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