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

合集下载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

p53基因的功能和研究进展

P53基因功能及前沿研究现状一.P53基因的功能p53 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之一,是当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自1979年Lane等[1] 发现p53 基因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肿瘤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三个阶段。

近年的深入研究表明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50%以上p53都发生了突变,导致了肿瘤的发生。

[2]P5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1,长20kb,含有11个外显子,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为53*103的蛋白质。

P53蛋白是一个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

主要执行DNA 损伤“检查点”功能,若DNA受损,p53蛋白水平迅速升高并激活其下游的p21/WAF1/CIP1基因表达,这是一组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的抑制剂,使细胞停滞于G1期,执行DNA修复。

若修复失败,p53则通过激活BAX基因通路诱导凋亡。

约50%的人类肿瘤与p53基因的等位失活或突变有关。

突变型P53则具有癌基因的作用,促进细胞恶性转化。

P53基因的突变常发生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

P53基因功能失活机制有以下几种:1、P53基因自身突变,导致P53蛋白丧失与DNA结合的能力,这是P53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2、MDM2癌基因的负调节。

MDM2是P53蛋白的靶基因,P53蛋白刺激MDM2基因的表达,而MDM2蛋白可与P53蛋白结合,一直P53蛋白接到的反式激活、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功能,同时MDM2蛋白可以催化p53蛋白的降解,从而形成一个反馈调节环,负调节p53蛋白的活性。

3、p53蛋白与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失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DNA肿瘤病毒蛋白如SV40大T抗原、腺病毒E1B转化蛋白,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等,均可以和P53蛋白结合,抑制其功能活性并促进其降解。

由于p53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寻找和发现其相关基因以及应用于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1)

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p53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朱荻绮陈敏审阅李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0025摘要p53作为抑癌基因,其激活与调控机制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

DNA受损等应激信号可活化p53,诱导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为主的多种细胞学反应,而MDM2、YY1等作为p53的负反馈调控因子,控制p53过度活化。

近来发现,p53可上调p21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蛋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同时,激活GADD45参与对G2的阻滞;亦可通过caspasee介导的ERK2/MAPK的细胞裂解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另外,p53通过BH3-only蛋白激活Bax、正调控puma和noxa、抑制Bcl-2等多种途径共同诱导细胞凋亡,p53家族成员p63和p73也参与p53诱导的凋亡过程。

关键词细胞周期;凋亡;p53;p21;Bcl-2;MDM2p53 属于抑癌基因家族,位于染色体17p13.1,基因全长16~20kb,含11个外显子,2~11外显子编码分子量为53kD的p53核内磷酸化蛋白。

正常野生型p53活化后可诱导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如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细胞衰老、DNA修复,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等。

在细胞周期中,p53蛋白通过阻止G1期细胞进入S 期,使受损的DNA或染色体有时间得以修复;若DNA或染色体损伤过于严重时,p53能触发凋亡机制清除受损的细胞。

近来,p53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自身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和诱导细胞凋亡。

1.p53基因调控p53基因受多种信号因子的调控,其中较为重要的负反馈调控因子是MDM2。

MDM2是一种对p53特效的E3泛素连接酶,为原癌基因mdm2的基因产物。

mdm2是一种进化的保守基因,具有转录因子功能,其编码的基因产物能与p53 结合,使p53介导的反式激活、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受抑制,解除细胞G1期的阻滞并重新进入细胞周期[1]。

研究表明,尽管p53蛋白只在核内发挥作用,但其从核内向外移出可能依赖MDM2途径的调控。

P53基因研究进展

P53基因研究进展

P53基因研究进展P53基因是人类体内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一个癌症研究热点。

P53基因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控细胞生命周期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

当细胞受到DNA损伤或其他压力时,P53基因会被激活并调控细胞进程停止、DNA修复、或引发细胞凋亡。

近年来,对P53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首先是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据统计,超过半数的人类肿瘤中都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使得P53功能丧失或受损,从而导致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因此,研究人员对P53基因的突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不同类型的突变对P53功能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这为个体化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关于P53基因的调控机制的研究。

P53基因调控的复杂性使得其调控机制的研究非常具有挑战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多种技术手段,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揭示了P53基因调控的复杂网络,发现了多种调控P53功能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P53基因的药物靶点发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针对P53基因的药物研发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化学筛选和计算模拟等方法,发现了一些可作为P53药物靶点的分子,如MDM2、MDMX等。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这些分子的抑制剂,以期能够恢复P53基因的正常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癌症的个体化治疗中。

最后,P53基因的研究还涉及到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其中一些疗法也与P53基因的功能恢复相关。

研究人员发现,P53基因在调控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恢复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因此,针对P53基因的免疫治疗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P53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这些进展为我们进一步理解癌症发生机制、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P53基因的调控机制、突变的功能影响以及其与其他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P53基因的抑制癌症的能力,为癌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突破。

简述p53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简述p53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简述p53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近几年研究发现,很多人类肿瘤如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原发性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中,张力蛋白同源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和突变,其中,子宫内膜癌突变率最高,达50%左右。

p53是目前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人类50 %以上的肿瘤组织中均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是肿瘤中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p53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调节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与细胞内其它信号转导通路间的联系十分复杂,其中p53参与调控的基因已超过160多种。

Ⅰ p53概述人类 P53基因定位于17P13.1,鼠P53定位于11号染色体,并在14号染色体上发现无功能的假基因。

进化程度迥异的动物中,P53有异常相似的基因结构,约20Kb长,都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

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外显子2、4、5、7、8、分别编码5 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结构域,P53基因5个高度保守区即第13~19、117~142、171~19 2、236~258、270~286编码区。

P53基因转录成2.5KbmRNA,编码39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分子量为53KD,P53基因的表达至少受转录及转录后两种水平的调控。

在停泊生长或非转化细胞中P53mRNA水平很低,但刺激胞液后mRNA显著增加。

持续生长的细胞,其mRNA水平不随细胞周期而出现明显变化,但经诱导分化后mRNA水平降低,部分是转录后调控。

P53基因的转录由P1、P2二个启动子控制。

P1启动子位于第一外显子上游100~250bp,P2位于第一内含子内,在启动子中包含1个NF1蛋白结合位点和一个转录因子AP1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

对于正常P53基因的转录,不仅需要二个启动子的平衡作用,而且P53 基因内含子也起作用,如内含子中有正调控作用,其调控有组织特异性。

P53蛋白N端为酸性区1~80位氨基酸残基,C端为碱性区319~393位氨基酸残基,正常的P53蛋白在细胞中易水解,半衰期为20分钟,突变性P53蛋白半衰期为1.4~ 7小时不等。

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

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

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
贾春平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
【年(卷),期】2008(20)3
【摘要】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肿瘤血管再生、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肿瘤干细胞是近几年来肿瘤发生机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在肿瘤血管再生、miRNA、肿瘤干细胞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页数】4页(P450-453)
【关键词】p53;血管再生;miRNA;肿瘤干细胞
【作者】贾春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54;R730.231
【相关文献】
1.突变型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J], 韩涛;尚月丽;姚大伟;杨德吉
2.抑癌基因p53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李冀;刘典恩
3.抑癌基因 P53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J], 赵春蓉
4.抑癌基因p53与肿瘤发生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李建涛;张倩
5.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J], 赵春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

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基因治疗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之一。

P53基因作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基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P53基因是人类细胞中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中,P53基因能够监测细胞是否有异常,一旦发现细胞发生异常,它会通过调控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来抑制或阻止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因此,P53基因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P53基因还可参与调节DNA修复、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

然而,当细胞发生癌变时,P53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或失活,导致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使得细胞中的癌症分子失去了抑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通过基因治疗来恢复P53基因的作用,以期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

最早的P53基因治疗是采用了基因转移的方法。

具体来说,将P53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中,以期通过增强细胞的抑制能力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然而,该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基因转移技术难度大、转移效率低、治疗效果不明显等。

最近,新的治疗方法——CRISPR/Cas9系统被广泛研究和开发,并被说明可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CRISPR/Cas9系统可以通过引入基因操纵工具指向性地改变P53基因的序列,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采用CRISPR/Cas9系统来操纵P53基因,重塑正常P53基因的功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基因治疗,尤其是CRISPR/Cas9系统,P53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恢复,从而使肿瘤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尽管这一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但是相信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它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P53功能和研究进展

P53功能和研究进展

P53基因功能及相关研究进展1979年科学家们首先发现并报道p53基因,并将其定义为一个致癌基因,然而当10年后科学家们揭开p53基因肿瘤抑制子的准确特性后,导致了p53研究的急剧升温。

如今,对p53生物的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人们对P53基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人们对其作用以及与癌症的关系却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对P53功能的研究也成为人们试图攻克肿瘤的一个靶点。

1 P53基因功能1.1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内P53对各种可能引起肿瘤的异常情况起零耐受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细胞的恶性转化。

在DNA受损伤后,细胞分裂被延迟,在细胞周期中从G1-S、G2-M的延迟在大多数机体发生,其中G1期关卡的存在可防止以损伤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允许损伤的DNA在关键的细胞功能发生之前修复,可增加细胞存活时间,限制带有可遗传的基因损伤的细胞增殖。

如果损伤的细胞处于G1期早期,P53触发细胞周期限制点,及阻止细胞由G1-S,该限制点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是通过P21WAF1/CIP1完成,P53蛋白具有与WAF1/CIP1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的特性,启动WAF1/CIP1转录,促P21WAF1/CIP1合成,抑制CDK-cyclin复合物,抑制细胞生长,与PCNA结合能抑制PCNA的活性,通过阻止DNA复制的延伸阶段干扰细胞周期的进展,控制S期。

[1]P21WAF1/CIP1还可在细胞周期的后期与cyclinA及B复合物结合,进而阻止进入有丝分裂期。

1.2 P53与细胞凋亡P53触发细胞凋亡,调节一些凋亡相关基因。

肿瘤发生和凋亡之间的联系可由bcl-2的特性看出。

Bcl-2和Bax为同源蛋白,研究表明bcl-2有抑制大部分凋亡途径的特性,而Bax加速细胞凋亡,Bcl-2和Bax可在细胞内形成异源二聚体,Bax本身可形成同源二聚体,细胞凋亡主要取决于同源二聚体和异源二聚体的比例,如Bax/ Bcl-2大于Bcl-2 /Bax细胞就发生凋亡,如Bax/ Bcl-2小于Bcl-2 /Bax细胞凋亡被抑制,bax启动子存在P53结合位点,P53能直接作用于bax基因促进其转录。

p53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p53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p53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概述肿瘤是一种疾病,其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异常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基因突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53基因是人类体内最为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突变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

本文将探讨p53基因突变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p53基因的功能和突变p53基因又被称为“守护基因”,主要负责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发生。

正常情况下,p53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维持基因组完整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阻止破坏性的细胞突变进一步发展成肿瘤。

然而,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p53基因的突变非常常见。

这些突变导致p53基因失去其正常的抑癌功能,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避自我调控机制,失去对不受控制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据统计,超过50%的肿瘤患者存在p53基因的突变。

p53基因突变与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关系p53基因突变与肿瘤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p53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当基因突变发生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受到严重影响,促使不正常的细胞增殖,成为肿瘤发生的基础。

另一方面,p53基因突变也会导致肿瘤细胞的进一步发展和侵袭。

正常情况下,p53基因能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但是,当p53基因突变后,其归宿失去,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检测和隐匿在正常细胞中。

这使得肿瘤具备更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破坏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

p53基因突变与肿瘤治疗的关系由于p53基因的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类型中,它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对象。

当前已有一系列针对p53突变的治疗策略得到研发和应用。

一种策略是通过替代性的p53治疗方法来恢复p53基因的正常功能。

这包括使用小分子药物如PRIMA-1和PRIMA-1Met,这些药物能够使p53突变的肿瘤细胞中的突变p53蛋白重新成为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功能性蛋白。

另外,借助基因治疗方法,科学家已经成功开展了通过导入正常的p53基因来恢复功能的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