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方程式的解法(打印版)

X方程式的解法(打印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X方程式的解法(打印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X方程式的解法(打印版)的全部内容。

X方程式的解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则:

(1)a+c=b+c

(2)a—c=b-c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4)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

【方程的一些概念】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1.移项; 2.等式的基本性质; 3.合并同类项; 4.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的步骤:1。能计算的先计算; 2。转化——计算——结果

例如: 3x=5*6

3x=30

x=30/3

x=10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方程有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会学到,冀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会学到,苏教版5年级下第一章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kx+b=0(k,b为常数,且k≠0).

一般解法:

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⒉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⒊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

⒋合并同类项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⒌系数化一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⒍得出方程的解。

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

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⒈认真审题

⒉分析已知和未知的量

⒊找一个等量关系

⒋设未知数

⒌列方程

⒍解方程

⒎检验

⒏写出答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 15%后,还剩余42 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

所以 x=50 000.

答:原来有 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P。S:在列方程时要使等式两边相等

例卷: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2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绝对值是。

2. 若|x|=6,则x= . 3.计算: =

4. x比它的一半大6,可列方程为。

5.一艘潜艇正在-50米处执行任务,其正上方10米有一条鲨鱼在游弋,则鲨鱼所处的高度为米。

6.用“度分秒”来表示:8。31度=_____度______分_____秒。

7.1-2+3-4+5-6+…+87-88=

8.已知,则代数式的值是 .

9.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则。

10、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第一排多1个座位,则第n排座位有个.

二.细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1.“神州"五号飞船总重7790000克,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用科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8

12。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3X+a=0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

A. –6

B. –3

C. –4

D. –5

13。如果表示有理数,那么的值( )

A。可能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定是正数 D。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正数

14。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是 ,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B. C. 或 D。或

15.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x-(y-z)=x—y—z B.—(x-y+z)=—x-y—z

C.x+2y-2z=x-2(z+y) D.—a+c+d+b=—(a-b)-(—c—d)

16.直线a、b、c中,a‖b,a‖c,则直线a与直线c的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确定

17.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9cm,BC=4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B=()cm

A.2.5 B.1.5 C.3.5 D.5

18.根据“x减去y的差的8倍等于8”的数量关系可列方程( )

A、x—8y=8

B、8(x-y)=8

C、8x—y=8

D、x—y=8×8

19.长方形的一边长等于3a+2b,另一边比它大a—b,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4a+6b B.7a+3b C.10a+10b D.12a+8b

20.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大幅度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2003年降价70%至 .那么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的价格为:( )

A。 B。

C。 D。

三.用心答一答(共40分)

21.本题共三小题,每题4分

(1)计算(2)解方程:

(3 )先化解,再求值:,其中

22.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 求这个角的度数。(5分)

23.已知如图,AO⊥BC,DO⊥OE.(5分)

(1)不添加其它条件情况下,请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有关角的等量关系(至少3个);

(2)如果∠COE=35°,求∠AOD的度数.

24.下表是对光明中学初一(2)班的同学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情况调查结果:主动倒水的30人,偶尔倒水的20人,不倒水的10人。

(1)计算各类人数所占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分)

(2)制作扇形统计图,并标上百分比。(3分)

25.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间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

⑴图②有_____个三角形;图③有_____个三角形。(每空格2分)

⑵按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第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用的代数式表示结论)(2分)

26. 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有多少人种树?有多少棵树?(6分)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会学到,冀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会学到.

二元一次方程定义: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都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解法,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消元的方法有两种:

代入消元法

例:解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x=5—y③ 把③带入②,得6(5—y)+13y=89,解得y=59/7

把y=59/7带入③,得x=5-59/7,即x=—24/7

∴x=—24/7,y=59/7

这种解法就是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例:解方程组x+y=9① x-y=5②

解:①+②,得2x=14,即x=7

把x=7带入①,得7+y=9,解得y=—2

∴x=7,y=—2

这种解法就是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

1.有一组解

如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的解为x=-24/7,y=59/7。

2。有无数组解

如方程组x+y=6① 2x+2y=12②,因为这两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亦称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此类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3.无解

如方程组x+y=4① 2x+2y=10②,因为方程②化简后为x+y=5,这与方程①相矛盾,所以此类方程组无解。

三元一次方程

定义:与二元一次方程类似,三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二元一次方程类似,利用消元法逐步消元.

典型题析:

某地区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按0.9元/吨收费;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按1.6元/吨收费;超过20吨的部分按2。4元/吨收费。某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缴水费16元,乙用户比丙用户多缴水费7.5元。已知丙用户用水不到10吨,乙用户用水超过10吨但不到20吨.问:甲.乙。丙三用户该月各缴水费多少元(按整吨计算收费)?

解:设甲用水x吨,乙用水y吨,丙用水z吨

显然,甲用户用水超过了20吨

故甲缴费:0.9*10+1。6*10+2.4*(x-20)=2.4x-23

乙缴费:0.9*10+1。6*(y—10)=1.6y-7

丙缴费:0.9z

2。4x—23=1.6y-7+16

1。6y-7=0.9z+7。5

化简得

3x-2y=40----(1)

16y-9z=145-—-——-—(2)

由(1)得x=(2y+40)/3

所以设y=1+3k,3〈k〈7

当k=4,y=13,x=22,代入(2)求得z=7

当k=5,y=16,代入(2),z没整数解

当k=6,y=19,代入(2),z没整数解

所以甲用水22吨,乙用水13吨,丙用水7吨

甲用水29。8元,乙用水13.8元,丙用水6.3元

[编辑本段]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会学到,冀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九章会学到.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由一次方程到二次方程是个质的转变,通常情况下,二次方程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解法上都比一次方程要复杂得多。

一般形式:ax^2+bx+c=0 (a≠0)

一般解法有四种:

⒈公式法(直接开平方法)

⒉配方法

⒊十字相乘法

⒋因式分解法

(由于精力有限,不举例说明如何解,望有人能帮忙)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 (n≥0)的

方程,其解为x=m± 。

例1.解方程(1)(3x+1)2=7 (2)9x2-24x+16=11

分析:(1)此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3x—4)2,右边=11>0,所以

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1)2=7×

∴(3x+1)2=5

∴3x+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 9x2—24x+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 (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x+()2=— +()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 )2=

当b2—4a c≥0时,x+ =±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 3x2-4x-2=0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2= +( )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

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 b=—8, c=5

b2—4ac=(—8)2—4×2×5=64—40=24>0

∴x= = =

∴原方程的解为x1=,x2= 。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

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

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3)(x—6)=—8 (2) 2x2+3x=0

(3) 6x2+5x—50=0 (选学) (4)x2-2( + )x+4=0 (选学)

(1)解:(x+3)(x—6)=-8 化简整理得

x2—3x-10=0 (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右边为零)

(x—5)(x+2)=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5=0或x+2=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5,x2=—2是原方程的解。

(2)解:2x2+3x=0

x(2x+3)=0 (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0或2x+3=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0,x2=—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有些同学做这种题目时容易丢掉x=0这个解,应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

(3)解:6x2+5x—50=0

(2x—5)(3x+10)=0 (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时要特别注意符号不要出错)

∴2x-5=0或3x+10=0

∴x1=, x2=- 是原方程的解。

(4)解:x2-2(+ )x+4 =0 (∵4 可分解为2 ·2 ,∴此题可用因式分解法)

(x-2)(x—2 )=0

∴x1=2 ,x2=2是原方程的解.

二元二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编辑本段]附注

一般地,n元一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次数是1的方程,一次项系数规定不等于0;

n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一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方程(组)中,未知数个数大于方程个数的方程(组)叫做不定方程(组),此类方程(组)一般有无数个解。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095

扩展阅读:

1.参考答案

2.一、每题3分

3.1、2, ,2 2、 3、 4、 5、

4.6、8,18,36 7、-44 8、-17 9、13 10、

5.二、每题3分

6。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B A B C D B A B A D

8。三、21(1)解:原式= ……2分

9。=

10.= …………1分

11.(2)解:方程两边都乘以15,得

12.…………2分

13.去括号得:

14.移项得:

15。合并同类项得:……………1分

16.两边都除以-2,得X=-2…………1分

17.(3)解:原式= ………1分

18.= ……………1分

19.当X=2,Y=-1时,原式= ……2分

20。22、解:设这个角为X度,则它的补角为(180-X)度

21.余角为(90-X)度,由题意得:………1分

22。180-X=4(90-X)…………2分

23.解得:X=60…………1分

24.答:这个角的度数为60度………1分

25。23、解:∠DOA=∠EOC、∠DOB=∠AOE、∠AOB=∠AOC、

26。∠AOB=DOE、∠AOC=∠DOE(写出一个得1分,共3分)

27。(2)∠AOD=35º………2分

28.24、解:(1)主动倒水占180º,偶尔的120º,不倒水的60º…‘3分’29。(2)略……3分

30。25、(1)5,9 (2)………每空2分

31。26、解:设有X人种树,则有(10X+6)棵树,

32。由题意得:…………1分

33.………………3分

34.解得X=6 所以10X+6=66…………1分

35。答:有6人种树,有66棵树。………1分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资料(打印版)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节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重点) (温馨提示:紧扣定义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要素:整式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例题1: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x+1)2=2(x+1) B. C.ax2+bx+c=0 D.x2+2x=x2-1 对应练习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2x-3y+1=0 C.(x-3)(x-2)=x2 D.(3x-1)(3x+1)=3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重点) (温馨提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特点为方程右边是0,方程左边是关于x的二次整式,其中a≠0是重要组成部分。) 例题1、一元二次方程2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A.5;2;7 B.2;-5;-7 C.2;5;-7 D.-2;5;7 对应练习1:把一元二次方程(1-x)(2-x)=3-x2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b、c分别为() A.2、3、-1 B.2、-3、-1 C.2、-3、1 D.2、3、1 对应练习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的为() A.(x-1)2=0 B.3x2-4x+1=0 C.x(x+5)=0 D.(x+6)2-9=0 对应练习3:把方程(x-1)2+2=2x(x-3)化为一般形式是,其中二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是.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温馨提示: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用代入法和整体思想求代数式的值。 例题1、已知m是方程x2-2014x+1=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2m2-4027m-2+ 的值.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⑴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⑴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27.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8.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29.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31.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32. 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33. 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⑵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⑶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精品教育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2 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2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18-1. 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 Fe3O4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X方程式的解法(打印版)

X方程式的解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则: (1)a+c=b+c (2)a-c=b-c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4)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 【方程的一些概念】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1.移项;2.等式的基本性质; 3.合并同类项;4.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解方程的步骤:1.能计算的先计算;2.转化——计算——结果 例如:3x=5*6 3x=30 x=30/3 x=10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方程有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会学到,冀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会学到,苏教版5年级下第一章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kx+b=0(k,b为常数,且k≠0)。一般解法: 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⒉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⒊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 ⒋合并同类项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⒌系数化一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⒍得出方程的解。 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 一元一次方程:如果 ax+b=0,则 x = -b/a。 二元一次方程:如果 ax + by + c = 0, 则 x = [c - by]/a, y = [c - ax]/b。 一元二次方程:如果 ax2 + bx + c = 0,则解为 x1 = (-b + 平 方根〔b2 - 4ac〕)/2a, x2 = (-b - 平方根〔b2 - 4ac〕)/2a 。 三角函数求值:① sinA + cosA = 1;② sin2A + cos2A = 1;③ 1 + tan2A = sec2A;④ cot2A + 1 = csc2A; 勾股定理:若 3边长为 a、b、c,则 a2 + b2 = c2。 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为 a2,矩形的面积为 ab, 圆的面积为π r2,三角形的面积为 1/2 ab sinC,梯形的面积为 (a + b)h÷2。 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为 a3,圆柱体的体积为π r2h,圆锥体的体积为1/3 π r2h。 索引法求根:设 x2 = ax + b, x3 = ax2 + b,则 xn+1 = axn + b。隐函数求解:若 y = f(x),则∂y/∂x = f'(x). 函数图像:对任意函数 y = f(x),其图像为{(x, y)| x ∈ D, y =f(x)}。 矩阵运算:矩阵 A 和矩阵 B 的乘积为 C = AB,其中Cij = ∑k=1n Aik Bkj, n 为矩阵的阶数。 概率计算:联合概率P(A ∩ B) = P(A) × P(B|A),条件概率 P(B|A) = P(A ∩ B) / P(A)。 不等式:若 ax + b > 0,则 x > -b/a; 若 ax2 + bx + c > 0,则 x > [-b ± 平方根〔b2 - 4ac〕]/2a。

小学数学解方程汇总(A4打印版)

0.6×(x-0.6)=0.6 8x ÷(1.8+3)=1.5 12 x+ 13 x=75 13 x+ 50%x=35 13 x+59 x=1.4 x+0.8=1.7 34 x -1.4=1.6 4x-6.2=3.8 x+50% x=60 x +4x =9.2 2x+1.4×2=3.7 10x=45 52-x =15 2 x ÷14 =40 75%x -28% x =16.92 70% x +25.8=39.8 x +20% x =120 x -75% x =180 x ÷60%=50 (1+20%)x =7.2 91÷x =1.34 0.16×3-7x=0.13 5x+3x=12.8 (x+5)×4÷2=50 4x+7.1=12.5-2x 3(x+2)=4(x+1) 8(x -1.5)=x+0.6 2.5x+x=10.5 4.8+5x =13.8 25+ x =6x

5 9÷x =1 3200-x =5x+450 x÷5+7=23 91÷x=130% 130%×8-2 x=5 18(x-2)=270 120% x =3-40%x 30÷x+25=85 60% x-12.8×3=0.06 (x+1 2)×3=21 6×3-x÷2=7 0.273÷x=35% (x-26)÷7=50% x-6=3.3×20% x 3+x =54 x- x 5=13 50%x-5=20%x+10 x-1 2x-11.25 0.25 = x 1.6 X: 4 3= 5 6 8 25 :X=40

5.12.3=4X X:15=13: 56 34 :X= 54 :2 X :0.75 = 81.25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打印版)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1)12(2-3X)=4X+4 (2)6-3(X+2/3)=2/3 (3)2(200-15X)=70+25X (4)3(2X+1)=12 (5)1/4X-1/2=3/4 (6)7X-5/4 =3/8 (7)2X-1/6 = 5X+1/8 (8)(1/2)X-7 = 9X-2/6 (9)(1/5)X-1/2(3-2X)=1 (10)2X+(1/3)-5X-(1/6)=1 (11)1/7(2X+14)=4-2X (12)3/10(200+X)-2/10(300-X)=300*9/25 (13)60+(3/10)X-60+(1/5)X=108 (14)(1/2)X=108 (15)2(X+3)=3(X-3)(16)3X+30=0.4X (17)15X+45X=180 (18)(50-X)=142

(19)X+(X+2)=10 (20)10 x + 90 = 290 (21)20%+(1-20%)(320-x)=320×40% (22)2(x-2)+2=x+1 (23)5(3-2x)-12(5-2x)=-17 (24)3x-7(x-1)=3-2(x+3) (25)2(x+8)=3(x-1) (26)6x+3+5=8x (27)0.055x+0.045(20-x)=0.95 (28)5*18/60+5x=14x (29)7(2x-1)-3(4x-1)=4(3x+2)-1 (30)(5y+1)+ (1-y)= (9y+1)+ (1-3y) (31) 0.4(x-0.2)+1.5=0.7x-0.38 (32)30x-10(10-x)=100 (33)4(x+2)=5(x-2) (34)120-4(x+5)=25 (35)15x+863-65x=54 (36)3(x-2)+1=x-(2x-1)

数学小报方程式打印

数学小报方程式打印 方程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并 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经典的一元二次方程,还是更加复杂的微分方程,都是数学小报中常见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为 你介绍一些常见的方程式,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应用和性质。 首先,我们来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形如ax^2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解这个方程的一种方法是 使用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2a)。这个公式可以让我们 求得方程的根,也就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物理学、工 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实际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是n个线性方程的组合,形如a1x1 + a2x2 + ... + anxn = b,其中ai、xi和b是已知的常数。解线性方程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高斯消元法,它将方程组转化为矩阵 进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可以给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工程 学中,线性方程组经常用于解决电路分析和机械系统问题。 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微分方程描述了一个未知函数 与它的导数之间的关系。常见的微分方程包括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 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等。解微分方程的方法有很 多种,包括分离变量法、指数法和特解法等。微分方程在物理学、工程学 和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质点的运动,在微分方程的框架下可以得到质点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方程式是数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工具,更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数学对象之间

数学小报方程式打印

数学小报方程式打印 欢迎来到数学小报,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方程式。 第一,一元一次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式。 通常的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标准形式为:ax + b = c (其中a,b,c均为已知量,x为未知量) 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和化简的方式来求解未知量x,例如: 2x + 3 = 7 首先,将等式两边减去3,得到2x = 4 然后,将等式两边除以2,得到x = 2 因此,该方程式的解为x = 2。 第二,二元一次方程式: 二元一次方程式是指有两个未知数,并且这两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均为1的方程式。

通常的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标准形式为:ax + by = c (其中a,b,c均为已知量,x,y为未知量) 我们可以通过消元和代入的方式来求解未知量x和y,例如: 3x + 2y = 14 2x - y = 1 首先,将第二个等式两边乘以2,得到4x - 2y = 2 然后,将第一个等式和修改后的第二个等式相加,得到7x = 16 最后,将x代入任意一个等式中,得到y = 4 因此,该方程式的解为x = 16/7,y = 4 第三,二次方程式: 二次方程式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式。 通常的二次方程式的标准形式为:ax² + bx + c = 0 (其中a,b,c均为已知量,x为未知量)

我们可以通过求根公式和配方法来求解未知量x,例如: 解法1:求根公式 对于一般的二次方程式ax² + bx + c = 0,它的解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x = (-b ± √(b²-4ac)) / 2a 例如,解方程式2x² + 3x - 5 = 0: a = 2, b = 3, c = -5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x = (-3 ± √(3²-4×2×-5)) / 4 化简后,得到x = (-3 ± √49) / 4,即x = (-3 ± 7) / 4 因此,该方程式的解为x1 = -5/2,x2 = 1 解法2:配方法 有些二次方程式可能无法直接使用求根公式求解,我们可以通过配方 法将其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例如: 将方程式x² + 6x + 9 = 0进行配方法,可以得到: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 O2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 + CO2↑ 18-1. 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一元二次方程.doc(打印版)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二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式:ax 2+bx +c=0(a≠0)其中a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b 叫做一次项的次数,c 叫做常数项。 【例题精讲】 例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1)0522=+-y x ( ) (2) 02=++c bx ax ( ) (3)07142=+-x x 例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2x -1)-3x (x -2)=0 (2)2x (x -1)=3(x +5)-4. 例3、要使02)1()1(1=+-+++x k x k k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_______.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定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题精讲】 例1、(20015,威海)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k x k +++=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______.1 例2、(2015,东营)若n (0n ≠)是关于x 的方程2 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 ( ) A 、1 B 、2 C 、-1 D 、-2 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043)2(22=-++-m x x m 有一个解是0,求m 的值。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重点掌握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以完全平方公式和直接开平方法为依据,将方程变形,从而获得其解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要点:先移常数项,再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一次项系数的 符号决定了左边的完全平方式中的符号。 【经典例题】 例1、 x ²+4x-9=2x-11 例2、x(x+4)=8x+12 因式分解法: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一是将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因式的积是0的形式,二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 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完全平方式和平方差公式) 【经典例题】 例1、221352244 x x x x --=-+ 例2、22(3)9x x -=-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根的判别式b 2 -4 ac ,用符号△表示,即△=b 2-4 ac ① 当b 2-4ac >0时,方程有__个________的实数根;(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 当b 2-4ac =0时,方程有___个____的实数根x 1=x 2=________ ③ 当b 2-4ac <0时,方程______实数根. 【经典例题】 例1、(2015巴中市)一元二次方程2 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 D.没有实数根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的方法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的方法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1.等式两边加上或()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 2.在○里填上“>”“<”或“=”。 (1)当x=14时,3x+3.8○45,3x-3.8○45。 (2)当x=2.5时,5x+3x○20,5x+3○20。 (3)当x=5时,(6x+3)÷6○5, (6x-3)÷6○5。 3.(1)已知当x=1.2时,7x+a=15.1,那么a=(),ax=()。 (2)在5x-32÷8中,当x=()时,它的值为0;当x=()时,它的值为1。 (3)如果6x-2.1=12,那么5.3+8x=()。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x=8是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4.7x=0,x的值是0,所以此方程无解。() 5.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不是方程的是()。 A.x-8>6B.0.8y=1C.a+3b=8 D.5=2y 2.方程x+3.8=10的解是()。 A.13.8 B.x=13.8 C.x=6.2 D.6.2

3.下列方程中,()的解与方程0.4x+0.5=0.6的解相同。 A.4x=1.1 B.4x=1 C.0.4x=1.1 D.0.9x=0.6四、解方程,带☆的要检验。(每小题4分,共24分) x+9.87=13.43 12.4x-5.6x=0.34 7(x-8)=5.6 ☆6.8x+4.7=6.74 (x-1.8)÷4=2.8 ☆8x-4×8=16 五、看图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每小题3分,共12分) 1.

计算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直接打印版

计算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直接打印 版 1.2x+3y=5,3x+4y=16,消元法得到y=-2x+5,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3x+4(-2x+5)=16,解得x=4,代入y=-2x+5得到 y=-3. 2.3y-2x=10,5y+2x=6,消元法得到y=-2x+5/3,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10x+15=6,解得x=-9/5,代入y=-2x+5/3得到 y=23/15. 3.2x-7y=15,5x-6y=33,消元法得到y=(-15+2x)/7,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5x-6((-15+2x)/7)=33,解得x=12,代入y=(-15+2x)/7得到y=-3. 4.6s=27-5t,3s+4t=18,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18- 24t/5+4t=18,解得t=5,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s=3. 5.3p+7q=9,-7p=5,代入得到p=-5/7,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q=38/49. 6.2x-y=4,4q=6,代入得到y=2x-4,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x=3/4. 7.3m+2n=2,2m-n=-2,代入得到m=-2,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n=7.

8.5x-9y=4,4a-5b=19,代入得到x=(4+9y)/5,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4a-5((-4+9y)/5)=19,解得y=3,代入x=(4+9y)/5得到x=7. 9.2x-3y=-5,3x=2y,代入得到x=2,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y=3. 10.2x-y/2+1=18,2x-y/2=17,2x-y/2=3,3x=2y,代入得到x=2,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y=3. 11.2m+3n=5,4m-2n=1,代入得到m=1,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n=-1. 12.6x+5y=25,3x+2y=10,代入得到x=2,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y=1. 13.2x+y=1.5,无法求解。 14.3.2x+2.4y=5.2,2x/3+y/2=5/6,代入得到y=5-2x/3,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x=6/5,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y=16/15. 15.2(x-1)+3(x-y)=6,5x-3y=5,3m-n=1,n=16,代入得到m=15. 16.5x-2y=3,x-y/6=11/6,代入得到x=7/2,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y=-11/4. 17.x+y/2=1,x-y/2=17/2,代入得到x=9,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y=-8.

小学四年级奥数列方程100题(整理打印版)

一、填空题 1、根据“x的3倍与5的和等于x的10倍与7倍的差”所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2、某数的3倍加上8与这个数的10倍减10相等,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的3倍少20人,这个班有_________人. 4、甲是乙的4倍,若两数各减去20,则甲是乙的6倍,原来甲是_______,乙是______. 5、奶奶今年56岁,恰好是小芳年龄的7倍,______年后奶奶年龄是小芳的3倍. 6、一次数学竞赛共15道题,每做对一道得8分,做错一道倒扣4分,李晓明所有题目都做了,但只得了72分,他做对了___________道题. 1、王老师买了一个足球和6个排球,一共花了470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80元,一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2、三、四年级一共有400名学生,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三、四年级个有学生多少名? 3、水果店新进香蕉和菠萝共848千克,香蕉的质量是菠萝的3倍,香蕉和菠萝各有多少千克? 4、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鸡123只,比去年养鸡只数的5倍少2只,去年养鸡多少只? 5、淘气买了10.5千克的苹果,交给售货员30元,找回4.80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6.奶奶买了6千克豆角和5千克茄子,付了

20元,找回3.9元,已知每千克豆角1.6元,每千克茄子多少元? 7、爸爸今年32岁,比儿子的年龄的3倍还大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8、36名学生去划船,分乘4条大船和3条小船,每条大船坐6名学生,每条小船坐几名学生? 9、一盒牛奶2.4元,一袋豆浆0.8元。小明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一共要花多少钱? 10、三个好朋友共有邮票180张。 小波:我的邮票数是小玲的2倍。小玲:我的邮票最少。 小亮:我的邮票数是他们俩的总和。 小波、小玲、小亮各有邮票多少张? 1、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2、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2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4、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1)小明买4枝铅笔,每枝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3元。 (2)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四年级奥数列方程100题(打印版)

人数是三年级的 3 倍,三、四年级个有学生 一、填空题 多少名 1、依照“ x 的 3 倍与 5 的和等于 x 的 10 倍 与 7 倍的差”所列出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 2、某数的 3 倍加上 8 与这个数的 10 倍减 10 相等,这个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果店新进香蕉和菠萝共 848 千克 ,香蕉 的质量是菠萝的 3 倍 ,香蕉和菠萝各有多少 千克 3、某班有女生 25 人,比男生的 3 倍少 20 人,这个班有 _________人 . 4、甲是乙的 4 倍,若两数各减去 20,则甲 是乙的 6 倍,原来甲是 _______,乙是 ______. 5、奶奶今年 56 岁,恰好是小芳年龄的 7 倍, 123 只 ,比昨年养 ______年后奶奶年龄是小芳的 3 倍. 4、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鸡 鸡只数的 5 倍少 2 只,昨年养鸡多少只 6、一次数学竞赛共 15 道题,每做对一道得 8 分,做错一道倒扣 4 分,李晓明所有题目 都做了,但只得了 72 分,他做对了 ___________道题 . 1、王老师买了一个足球和 6 个排球,一共 花了 470 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 80 元,一 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5、俏皮买了千克的苹果, 交给售货员 30 元, 找回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三、四年级一共有 400 名学生,四年级

6.奶奶买了 6 千克豆角和5千克茄子 ,付了 20小玲:我的邮票最少。 元,找回元 ,已知每千克豆角元,每千克茄子多 少元 小亮:我的邮票数是他们俩的总和。 小波、小玲、小亮各有邮票多少张 7、爸爸今年32 岁,比儿子的年龄的 3 倍还 大 5 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1、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每袋 5 千克,卖 出 7 袋今后,还剩40 千克。这个商店原有 多少千克饺子粉 8、36 名学生去划船,分乘 4 条大船和 3 条 小船,每条大船坐 6 名学生,每条小船坐几 名学生 9、一盒牛奶元,一袋豆浆元。小明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一共要花多少钱 10、三个好朋友共有邮票180张。 小波:我的邮票数是小玲的2倍。2、小青买 4 节五号电池,付出元,找回了 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格是多少元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它的底是 25 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4、依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1)小明买 4 枝铅笔,每枝 x 元,付给营业员元,找回元。 (2)建筑工地运来 5 车水泥,每车 x 吨,用去13 吨今后还剩 7 吨。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响:⑴单 质与氧气的反响: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O2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3O2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O22CO 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响: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O2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3O2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响: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2CuO+H2O+CO2 ↑ 15.加热氯酸钾 (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 2KClO32KCl+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 ↑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H2O+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

三.几个氧化复原反响: 19.氢气复原氧化铜: H2+CuO Cu+H2O 20.木炭复原氧化铜: C+2CuO2Cu+CO2 ↑ 21.焦炭复原氧化铁: 3C+2Fe2O34Fe+3CO2 ↑ 22.焦炭复原四氧化三铁: 2C+Fe3O43Fe+2CO2 ↑ 23.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 CO+CuO Cu+CO2 24.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 3CO+Fe2O32Fe+3CO2 25.一氧化碳复原四氧化三铁: 4CO+Fe3O43Fe+4CO2 四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⑴金属单质+ 酸 --------盐+氢气(置换反响) 26.锌和稀硫酸 Zn+H2SO4==ZnSO4+H2↑ 27.铁和稀硫酸 Fe+H2SO4==FeSO4+H2 ↑ 28.镁和稀硫酸 Mg+H2SO4==MgSO4+H2↑ 29. 铝和稀硫酸 2Al+3H2SO4==Al2(SO4)3+3H2↑ 30.锌和稀盐酸 Zn+2HCl==ZnCl2+H2 ↑ 31.铁和稀盐酸 Fe+2HCl==FeCl2+H2 ↑ 32.镁和稀盐酸 Mg+2HCl==MgCl2+H2↑ 33.铝和稀盐酸 2Al+6HCl==2AlCl3+3H2↑ ⑵金属单质+ 盐( 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 Fe+CuSO4==FeSO4+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响: Zn+CuSO4==ZnSO4+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响: Cu+Hg(NO3)2==Cu(NO3)2+Hg ⑶碱性氧化物+ 酸 --------盐+水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 O2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 + CO2↑ 18-1.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ZnCl2 + H2↑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二、几个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 2H2 + O2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2KCl + 3O2 → 2KClO3 2CO2 → 2CO + O2 CO2 + 2H2O → H2CO3 2CO2 + 3H2O → H2C2O4 2MgO → 2Mg + O2 Fe3O4 → 3Fe + 2O2 2CuO → 2Cu + O2 2Al2O3 → 4Al + 3O2 2H2O → 2H2 + O2

2P2O5 → 4P + 5O2 SO2 → S + O2 CO2 → C + 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 → 2Cu + CO2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打印版〕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响: ⑴单质与氧气的反响: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响: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响: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H2O+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三.几个氧化复原反响: 19. 氢气复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0. 木炭复原氧化铜:C+2CuO2Cu+CO2↑ 21. 焦炭复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22. 焦炭复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23.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CO+CuO Cu+CO2 24.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25. 一氧化碳复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⑴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响) 26.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27.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8.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29.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31.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32. 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33. 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⑵金属单质+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CuSO4==FeSO4+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响:Zn+CuSO4==ZnSO4+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响:Cu+Hg(NO3)2==Cu(NO3)2+Hg ⑶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