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排气操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排气操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实施排气操功能锻炼,分析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纳入2020-2021年我院5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予以排气操功能锻炼,比较组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同时,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略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保证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排气操功能锻炼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速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排气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护理;胃肠道功能前言与传统开放型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较小,疼痛轻[1]。
尽管如此,依然需要临床持续性改进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基于此,文章围绕排气操功能锻炼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相关病例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0-2021年我院5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可比(P>0.05),且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
年龄范围45-75岁,均值(60.23±2.14)岁;观察组:28例,男17例,女11例。
年龄范围47-75岁,均值(61.45±2.09)岁。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胃癌且符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相关指征者。
排除标准:肿瘤细胞转移者;手术途中转开腹手术者;联合其他脏器切除者。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
术前:面对患者时,态度应热情,从科室环境、主治医生等方面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以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腹部术后早期锻炼有何作用?

腹部术后早期锻炼有何作用?当前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也非常关注,都知道在腹部手术后做好功能锻炼,对患者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腹部术后的早期锻炼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很多患者都知道在做完腹部手术后,要尽早的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但是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能够减轻各种并发症,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帮助心脏功能恢复,对患者的健康可是有重要的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在文章里详细了解一下关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的锻炼有哪些积极的作用?又要如何进行正确锻炼?腹部手术后的功能锻炼好处有哪些?在腹部手术后,开展早期的锻炼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
1.预防并发症在进行腹部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让人头痛不已,比如肌肉萎缩,肠梗阻和肺炎等等,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健康和手术效果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手术后越早的开展功能锻炼,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在手术后身体得到尽快的恢复,比如在腹部手术后会有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那就是肠梗阻,肠梗阻主要有麻痹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或着粘黏性肠梗阻。
通过早期锻炼,能够减少手术后肠梗阻等各类并发症的出现。
2.改善患者身体情况,增强患者身体抵抗力在手术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都有所下降,越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就能够帮助患者机体抵抗力得到恢复。
除此之外,还能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在腹部手术后,患者尽快的运动能够增加食欲增加食欲,之后患者就想吃东西,这样能够帮助体力快速的恢复。
3.改善患者不良心态让患者能够在功能锻炼的恢复中,看到自己身体一点一点好转,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会和其他做完手术的患者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这时患者与患者之间会展开沟通和交流,避免了患者在术后躺在床上出现郁闷焦躁的心情,所以借助于功能锻炼,能够改善心情,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对康复的效果比较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对康复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康复效果的比较。
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均数两组。
实验组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比较术后恢复指标。
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部手术病人早期适量运动能增进康复速度、质量。
【关键词】腹部手术早期活动腹部外科手术,是普外病房中病员最常见的手术,这种手术做完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活动,在何种场合下开始活动,这类活动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究竟有何作用,本文作者,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这类病人100例进行了对比护理观察。
现将观察方法,对比结果报道于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所对照的腹部手术,皆为本院普外科,在上述时间段收治的病人。
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7~68岁,平均38.9岁,100例中,胃次全49例,阑尾脓肿21例,其它腹部手术30例。
手术时间全部在进院72小时进行。
1.2 分组按随机入院交替分成两组,各50例,其性别、年龄、病种分布上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对比方法1.2.1 试验组,称早期活动组。
主要护理内容为①早期活动内容为阻抗(静力)运动:上肢屈曲运动,紧握双拳,抬臀,屈肘,旋转肩部。
深吸气,深呼气。
屈曲膝关节,大腿在髋部屈曲抬高,或慢慢坐起,双下肢悬垂于床缘、着地,但不行走等;②手术后1~2h将床头摇起,第3~4h又将坐位抬高到60。
左右;③手术后36小时后鼓励病人,在亲属扶持下沿有支撑物的墙边走动,即由被运动转为主动运动。
自行吃饭、进食、穿衣、洗漱,甚而入厕。
上述活动在36~60小时时每天进行4~5次,坚持进行。
当然不能用大力气,特别用增加腹压的方法去完成上述活动。
所谓早期活动的早期,就是术手72小时以内。
1.2.2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要求护理。
1.3 两组观察的指标1.3.1 胃管留置时间1.3.2 第一次进食距手术结束的时间1.3.3 肠鸣音恢复时间1.3.4 肛门排气时间1.3.5 第一次大便的时间1.3.6 整个住院时间1.4 统计学方法,计量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期产后运动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期产后运动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莫巧屏,曾美文,戴哲凡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期产后运动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89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95例采取早期产后运动。
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生腹胀情况。
[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未出现腹胀,对照组发生腹胀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锻炼有助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剖宫产;早期锻炼;肠蠕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16.04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6A-1501-02 剖宫产术属开腹手术,由于麻醉药物、牵拉刺激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术后胃肠蠕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发生肠管麻痹,极易出现肛门排气时间延长、腹胀等症状[1],严重影响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因此,减轻产妇生理及心理痛苦,及早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对于术后产妇的身体恢复有重要意义。
我院对剖宫产术后病人采取早期产后运动的护理方法,效果较好,病人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89例剖宫产术后病人,均采用硬膜外与腰麻联合麻醉。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年龄23岁~32岁(25.6岁±1.2岁);手术时间为35min~55min(43.4min±1.5min);子宫下段剖宫产74例,腹膜外剖宫产18例,子宫体部剖宫产3例。
对照组94例,年龄24岁~31岁(25.4岁±1.3岁);手术时间为33min~50min(43.2min±1.6min);子宫下段剖宫产76例,腹膜外剖宫产16例,子宫体部剖宫产2例;两组病人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妊娠次数及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后如何调理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手术后如何调理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手术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较大的创伤,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还可能对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肠道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手术后应该如何调理肠道功能,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呢?首先,饮食的调整是关键。
在手术后的初期,由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需要特别注意。
通常,术后的1 2 天内,可能需要禁食,依靠静脉输液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当肠道开始恢复蠕动,出现排气(俗称“放屁”)后,可以逐渐开始进食。
刚开始进食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比如米汤、稀藕粉等。
这些食物不会给肠道带来太大的负担,有助于肠道逐渐适应。
随着肠道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汤等。
此时,食物可以稍微浓稠一些,但仍要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在术后的恢复阶段,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
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如青菜、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肠道功能还比较脆弱的时候,要将这些食物煮得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
此外,蛋白质的补充也不能忽视。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营养物质。
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肉、豆腐、鸡蛋等。
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相对容易消化。
除了饮食,适量的运动对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手术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
哪怕只是在病房内缓慢地走动几步,也有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
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水分的摄入同样重要。
充足的水分可以使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变得湿润,更容易通过肠道。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白开水,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喝 1500 2000 毫升的水。
另外,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去厕所,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肠道的定时排便反射。
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腹部按摩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疗法手段,通过对腹部的按压、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腹部组织,以达到调整腹部脏器功能的目的。
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局部组织受损,加上术后的卧床休息等因素,易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出现障碍。
而腹部按摩恰恰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新陈代谢,增加腹部肌肉张力,加速肠道的蠕动,进而起到改善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
下面将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肠道张力、提高胃肠蠕动功能三个方面,对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论述。
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腹部局部血液循环,这是因为按摩手法能够刺激血管壁和细胞,增加血管的张力,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通加快,增加局部血流量。
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切口等因素,容易出现腹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导致局部供氧和营养不足,进而影响到腹部脏器功能的恢复。
而腹部按摩通过刺激腹部组织,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组织的供氧和营养水平,从而有利于腹部脏器功能的恢复和胃肠蠕动的改善。
腹部按摩还可以通过增加肠道张力,来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
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局部组织存在创伤,腹部的肌肉张力较低,缺乏充足的张力来推动肠蠕动。
而腹部按摩通过刺激腹部肌肉,可以增加其张力,使得肠道运动更加顺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腹部按摩还可以刺激腹部脏器,增加其活性,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
腹部按摩还可以通过提高胃肠蠕动来改善胃肠蠕动功能。
术后的患者常常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退的情况,导致胃肠道内容物滞留,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
而腹部按摩可以刺激胃肠道,增加其活动度,加快胃肠蠕动的速度,提高胃肠道内容物的排出,从而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50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实验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
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2例轻度腹胀,对照组7例轻度腹胀,3例重度腹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腹部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腹胀,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红外线;药物透入;早期康复锻炼;肠功能;恢复受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等因素影响,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常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现象,一般表现为肠胃的蠕动能力下降,排便功能出现障碍,肠胃内物质长时间存在,产生的气体将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症状。
本院针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异常的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进行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实验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9.2±5.9)岁;9例实施胆囊切除术,7例实施结肠切除术,5例实施胃癌根治术,4例实施消化道穿孔术。
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50.4±6.2)岁;10例实施胆囊切除术,6例实施结肠切除术,6例实施胃癌根治术,3例实施消化道穿孔术。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给予相应的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教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待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将其床头抬高,鼓励患者在床上适当进行活动,帮助患者定时翻身,若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可鼓励其下床活动,按照坐起、床边站立、沿床行走、独立行走的顺序逐步进行,活动时间20~30 min/次,2~3次/d。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如何护理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如何护理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部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由于患者受到腹部手术的创伤、刺激等,术后胃肠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的不良症状。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护理工作内容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积累护理经验与医疗技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分析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
一、药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期补钾:腹部手术患者早期进食,钾的摄入量减少,术后通过补液能摄入大量葡萄糖液体,此时钾离子转入到细胞当中;部分患者则通过胃肠减压、胆道引流以及腹腔引流等,会加快钾离子的丢失,从而降低血钾浓度,促使胃肠功能失去收缩功能,因此出现腹胀、肠麻痹等。
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术后进行早期补钾能预防低钾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的使用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调节胃肠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体当中,维生素B1的含量比较少,在术前禁食以及术后进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体内维生素B1含量就会更少。
通过肌内注射维生素B1可提前肛门排气时间,从而达到恢复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
开塞露:开塞露属于一种泻药,但刺激性比较轻微,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开塞露可以促使肠腔内压升高,通过对直肠壁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引起排便感;同时开塞露的应用还能对肠壁产生润滑作用,能够软化粪便,促使粪便更容易排出。
通过开塞露的应用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减轻术后腹部胀痛。
二、早期进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来说,传统的进食标准是患者在肛门排气之后方可进食,但是在快速康复外科中,认为通过早期进食能加速患者伤口愈合,同时早期肠内营养也能对伤口愈合产生一定的作用,促进肠蠕动。
对于肝切除术患者来说,只要肠鸣音恢复正常,同时患者并没有发生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就可以适当予以流质饮食,同时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液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腹部手术也开展甚多,而对于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又是极为重要的.据报告 ,腹部术后病人早期有效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了康复并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有必要对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功能锻炼的最佳方法。
方法:将110例两种不同腹部术后的患者分为2个组,每组55例,分别采取两种功能锻炼方法,术后观察 1 月,采取类实验性的研究方法,根据主要锻炼因素,即术后锻炼的时间,锻炼的方法,锻炼的部位,锻炼的强度分为两种功能锻炼方法,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拔除胃管的时间及腹胀,伤口愈合情况4个方面。
结果:腹部术后患者早期锻炼后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2天内,拔除胃管时间在术后3天内,明显短于常规锻炼,均无腹胀情况发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均能尽快进入日常生活中。
经统计学处理P<0.05 ,表明早期功能锻炼对腹部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有意义。
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按人体解剖位置编排的,操作方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对术后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部术后;功能锻炼;胃肠蠕动;论文类型:应用研究Title: After abdomen technique, the early exercise the influence which restores to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function Speciality: nursingApplicant:AiLi HuSupervisor: A-Prof.Jing LeiAbstractAs people health consciousness's risec ceaselessiy,medicine deveiopment, massive abdominal operation were also carried out,and thecare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operation,postoperative recom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s ver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report,postoperative early functional function exercise greatly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promotes the rehabilitf,after abdomen technique, the patient early time effective function function promoted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function restoration to a great extent, promoted the recovery and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Therefore has the necessity after the abdomen technique the early exercise the influence which restores to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function makes the further discussion.Goal: After discussion shade abdomen technique, the patient stomach and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function restores function exercise best method.Method: After comparing from 2010to 2012was hospitalized the treatment appendectomy, and the gallbladder excision method patient altogether 110 examples, divided into 2 groups after 110 example two kind of different abdomen technique's patient, each group of 55 examples, adopted two function exercise method separately, after the technique, observed in January, adopted the kind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technique, according to main exercise factor, after namely technique, exercised the time, the exercise method, the exercise spot, the exercise intensity divided into two function exercise method, after observing the patient technique, the anus exhaust, wiped out stomach tube's time and the distension of the abdomen, the wound cicatrization situation 4 aspects.Finally: After abdomen technique, the patient early time function exercise promotion stomach and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function restores the best method starts for the patient technique latter 6 hours to carry on the breath movement, from daily 6 times, each time 1-2 day after day increases the active number of times, on lower limb joint movement daily 2 times, each time 10 day after day increases the active number of times, starts from the technique latter 24 hours to carry on the navel week self-administered massage and the lumbodorsal region knocks on strikes, after early exercise, the anus exhaust time for the technique latter 2 days, wipes out the stomach tube time in the technique latter 3 days, obvious short in conventional exercise, does not have the distension of the abdomen situation occurrence, after the technique, the wound heals good can enterin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daily life. Processes P< after statistics, indicated early function exercise after abdomen technique restores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function to be meaningful.Conclusion: After abdominal section, the early function exercise is according to the human anatomy position arrangement,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is simple, the patient easy to accept, restores after the techniqu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function has the promoter action, is worth in clinical nursing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After abdomen technique;Function exercise Stomach;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Type of thesis: Applied research目录1绪论................................................................ . (9)1.1研究背景及意义 (9)1.2研究目的 (10)1.3关键词及定义 (11)1.4文献回顾 (11)1.4.1腹部手术 (12)1.4.2腹部手术对于胃肠功能的影响 (12)1.4.3功能锻炼 (13)1.4.3.1膈肌功能锻炼 (13)1.4.3.2四肢功能锻炼 (13)1.4.3.3腹、背部锻炼 (13)2研究设计 (14)2.1研究设计 (14)2.2研究对象和标准 (14)2.2.1研究对象 (14)2.2.2纳入标准 (14)2.2.3排除标准 (14)2.3观察指标 (14)2.4判断标准 (15)2.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2.5.1研究方法 (15)2.5.2技术路线 (17)2.5.3研究步骤 (17)3结果 (18)3.1研究人群基本情况 (18)3.2两组患者肛门排气及拔出胃管时间比较 (18)3.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腹胀情况比较 (19)4讨论 (20)5结论与建议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声明 (25)Table of contents1 introduction (9)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ificance (9)1.2 research goals (10)1.3 key words and definintion (11)1.4 literature reviews (11)1.4.1 abdominal sections (12)1.4.2 abdominal sectio ns regarding stomach and intestines function influence (12)1.4.3 function exercises (13)1.4.3.1 diaphragm function exercise (13)1.4.3.2 four limbs function exercise (13)1.4.3.3 abdomen, back exercise (13)2 research designs (14)2.1 research designs (14)2.2 objects of study and standard (14)2.2.1 objects of study (14)2.2.2 integrate the standard (14)2.2.3 elimination standards (14)2.3 observation targets (14)2.4 judgment standards (15)2.5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technical route (15)2.5.1 research tec hnique (15)2.5.2 technology route (17)2.5.3 Research steps (17)3. result (18)3.1 research crowd basic situation (18)3.2 group of patient anuses exhaust and draw out the stomach tube time comparison (18)3.3After two group of patient techniques, complication and distension of the abdomen situation comparison (19)4 discussions (20)5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 (22)acknowledgments (23)references (24)Statement (25)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医院也在不断强化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理念,而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腹部手术也开展甚多,而对于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又是极为重要和值得探讨的.据报告,腹部术后病人早期有效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了康复并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而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更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而如何选择最佳的功能锻炼方法也正是影响困扰临床护理的重点问题之一,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已成为护理科研的热点.常规的术后锻炼方法是在术后第2天指导病人主动活动四肢每2小时活动1次每次5-10分钟,术后第3天扶助患者做起,每2小时翻身一次,术后第4天扶助病人下床活动,而术后的患者往往都是在术后当天即感觉全身不适,有研究表示人体长时间维持一种体位姿势,必定会引起身体某些肌群疲劳损伤发生酸胀疼痛不适,对腹部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回病室后仍需仰卧位平躺6h左右,因此常有患者主诉腰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