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历史发展及变革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与改革大事记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与改革大事记·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正式成立。
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烟草专营后有关财政问题的处理办法的通知》。
2月21日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轻工业部联合通知,决定将全国烟叶收购、卷烟生产和批发销售业务从1982年3月1日起划归中国烟草总公司管理。
5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对计划外卷烟厂调整意见的报告》,指出对在国家计划之外办的小烟厂认真整顿,大部分要予以关、停、并、转,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对城乡居民手工卷烟要坚决予以取缔。
5月18~27日首次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12月22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卷烟和酒的工商税上划后有关财政体制结算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83年起将卷烟、酒两种产品的工商税划为中央财政收入。
·1983年8月1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坚决制止卷烟降价竞销的报告的通知》,制止卷烟盲目生产和降价竞销。
9月23日国务院发布《烟草专卖条例》,自1983年11月1日起执行,并确定设立国家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国家局)。
·1984年1月6日国务院复文同意将轻工业部烟草专卖局改为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委《关于中国烟草总公司当前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明确把烟草公司办成经济实体,实行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统一管理和经营,要求各地烟草公司在1984年底以前全部上划完毕。
关停未列入国家计划的烟厂,从1985年1月1日起烟草行业进出口业务由烟草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9月10日国家局发布《烟草专卖条例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5年12月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完成烟草机构的上划工作。
·1986年3月4~11日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烟草行业的“七五”计划。
9月4日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
中国香烟发展史

中国香烟发展史
烟草传入中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也就是十六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
这中间葡萄牙人占领的菲律宾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早就有“吕宋岛皆产烟叶”的说法,因此,在中国,香烟最初叫吕宋烟。
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
一九零零年在台湾试种烤烟,自一九一零年后相继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试种烤烟成功,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零年开始在四川、贵州和云南试种,发展成为我国主产优质烟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引进香料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进白肋烟,分别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试种成功。
黄花烟约在两百年前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北部地区种植。
与欧洲一样,烟草首先也是被当作一种药物传入中国的。
最早接受烟草的是台湾、福建、广东一带。
有典籍记载,烟草具有驱寒、疗百病的功效,以烟草代茶、代酒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必需。
到明代中叶以后,抽烟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烟草行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当时,烟草工业只有一些简陋的手工车间,产品质量低下,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却无法满足,还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烟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烟草工业出版社、干部学校、中央党校以及各省市红卫兵组织均积极推动改革。
20世纪50年代,烟草行业进一步发展。
当时,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烟草生产和销售。
同时,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烟草工业。
在这一时期,烟叶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然而,由于基本设施的不足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烟草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烟草行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当时,国家开始进行烟叶种植基地的建设,并通过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提升了烟草生产的技术水平。
此外,国家还进一步整合了烟草工业,建立了各级烟草局,提高了协调和指导能力。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烟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提高。
20世纪70年代,中国烟草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时,国家加大了对烟草工业的投资,推动了烟草科技的创新。
此外,国家还鼓励烟草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烟草生产技术和设备。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烟草产量和销售量稳步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烟草行业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当时,国家放宽了对烟草行业的管理限制,鼓励烟草企业进行自主经营和创新。
在这一时期,一些烟草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种。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烟草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了对烟草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烟草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时,国家开始推动烟草工业的健康发展,鼓励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烟草行业发展史

烟草行业发展史1、1958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现青州成立。
主要承担烟草农业科研任务。
2、1979年中国第一代安全低毒新混合型卷烟——“金健”、“长乐”、“中南海”在卷烟厂投入生产。
3、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
正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
4、1988年10月28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华美卷烟正式投产生产“云丝顿”、“骆驼”、“金桥”牌卷烟。
5、1986年,卷烟厂首次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技术生产出“金健”牌过滤嘴香烟。
6、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公告,1988年1月1日起对丝束和滤嘴棒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7、中国烟草总公司从1988年起在烟草系统国营工商企业中,全面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税利挂钩。
8、1989年,烟草行业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经济技术学院正式建成。
9、1989年12月,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大型烟标图样汇编——《中国烟标总汇》出版。
10、1989年12月,烟草材料厂试制成功聚丙烯滤嘴棒。
11、1990年5月15日,中国第一家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厂、烟草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醋酸纤维正式开业。
121990年,第一个铁路烟草专卖局——铁路烟草专卖局正式成立。
13、199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这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烟草法典。
14、1991年,卷烟厂首次运用活性碳复合嘴棒生产出“高乐”牌过滤嘴卷烟。
15、199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发文,卷烟厂为国家一级企业。
16、199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正式施行。
17、1992年8月16日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经理座谈会在召开、会议重点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18、199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授予美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和希达博士国际科技合作奖,以感和表彰他们多年来为发展中国烟草业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第一篇: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烟草发展历程呈现出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回望记录并继续见证这场伟大的变革!1981年5月18日,国务院发文轻工业部要求卷烟从轻工业中分离出来,紧接着1982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1983年9月20日国家颁布《烟草专卖条例》,中国烟草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八十年代烟草行业大规模引进先进国外技术进行技改,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工作让中国烟草走上科技化兴烟的发展道路。
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颁布标志中国烟草完整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99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是烟草专卖法的细化和解释,为烟草的法制化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可操作性。
面对中国烟草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盛行、缺乏明显强势企业和强势品牌以及即将与外烟同台竞争的现实局面。
2003年初,国家局党组毅然决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工商管理分设。
希望通过联合重组打破现有行业格局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强势改革来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力。
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工商分开把卷烟工业企业推向了市场。
全国烟草牌号从1999年前的2000个,降至2004年的423个,中国烟草引入市场竞争的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以工商分开为突破口,地区封锁的坚冰渐被打破、日益消融,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由强趋弱的问题迎刃而解。
2004年上半年省际间卷烟交易会上,重点企业、名优卷烟成交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烟草行业呼唤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为深刻的体制改革。
2005年4月,《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
国家局党组领会和贯彻《意见》精神,决定:2005年,云南、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和四川省公司开始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母子公司体制工作试点。
一支卷烟,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精选五篇)

一支卷烟,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精选五篇)第一篇:一支卷烟,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一支卷烟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三“小草纷缠市,何年火利开。
神农经不载,吕宋国移来。
叶槁干时切,花红露下栽。
曲生风味似,为尔减深杯。
”清代文人万光泰这首《烟》诗,既道明了烟草的来历,也记录了当时人们栽植利用烟草的情况。
不觉间,烟草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
历经时光洗礼,这株“小草”从农耕时代的鼻烟、旱烟、水烟、手工卷烟等,变身为机械化时代的机制卷烟,成为映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面镜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机制卷烟从内在风格到外在形态,从生产技术到品牌规格,都随时代之变而变,展现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从“跟人学”到“自己走”“中式卷烟”开辟发展新纪元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卷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中式卷烟”发展方向的确立,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个从“跟人学”到“自己走”的过程,是一场从追随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1903年,官商合办的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卷烟品牌——“龙珠”。
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卷烟工业发展艰难,我国烟草行业及卷烟市场基本上被外国资本垄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卷烟生产体系,“中华”“黄金叶”“熊猫”等一批新品牌应运而生。
由于历史上我国卷烟和烤烟生产都由英国人开发,卷烟类型基本上是英式烤烟型。
新中国成立后,英美烟公司撤出,原料已有所改变,我国卷烟已不同于原来的英式烤烟型卷烟。
20世纪中期,国际市场上已逐渐形成四种比重较大的卷烟类型:英式烤烟型、美式混合型、法式深色晾烟型和中东香料烟型。
20世纪50年代以后,降焦减害成为世界烟草行业的共同目标。
混合型卷烟因在降焦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法式深色晾烟型和中东香料烟型卷烟急剧萎缩并逐步被取代。
这股风潮也在改革开放后刮到了国内,对我国卷烟风格带来了一定影响。
一方面,受国际潮流影响,我国烟草行业提出了卷烟降焦减害的目标,改进了加香加料措施,其香味风格与英式烤烟型已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提出并大力发展低焦油混合型卷烟,“都宝”“金桥”等混合型卷烟产品纷纷面世。
中国烟草体制历史 现状与问题

中国烟草体制历史、现状与问题专题报告一2005年·元月中国烟草体制历史、现状与问题一、中国烟草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历史沿革“专卖”即垄断经营的意思,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国家对某种或某些商品实行的具体管理制度,它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卖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权限由国家集中,国家直接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生产、经营专卖商品的企业及个人。
专卖可以分为完全专卖和不完全专卖、国家专卖和地方专卖。
所谓完全专卖,即是在全国范围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均实行专卖管理;不完全专卖,是对生产经营的部分环节,主要是销售环节实行专卖管理。
地方专卖是相对国家专卖而言,也可以称之为不完全专卖,即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决定对某种商品实行专卖。
在我国古代,专卖即称“榷酤”,榷是指一个人通过不准他人并行的独木桥,是“专”的意思;酤,即卖。
作为一种制度,专卖最早由我国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制度发展而来,当时称之为禁榷制度,实行禁榷的商品由政府垄断,限制或禁止私人经营,西汉时封建王朝就对酒、盐、铁实行专卖,所得收入归政府所有,作为中央财政上缴国库。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的是完全专卖、国家专卖的专卖形式。
我国对烟草实行专卖的历史比较晚,将烟草作为专卖对象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5年国民党财政部成立烟酒公卖局,对烟酒实行公卖,税率高于其他商品。
1927年国民党政府制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烟草专卖法规,即《烟草公卖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雏形的出现。
(二)解放后我国烟草管理体制的演进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烟草行业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这种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恢复发展和初步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5月)解放初期,我国烟草行业和当时整个国民经济形势一样,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刻的改革发展,在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不足,烟草行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当时,国内大部分烟草产品依赖于进口,国内生产的烟叶质量也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引进国外的烟叶品种、改善土壤质量等,逐渐提高了国内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1949年以后,国家对烟草行业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和改革。
1950年成立了中国烟草公司,统一管理全国的烟叶生产和销售。
此后,中国烟草公司逐步建立了完整的烟草产业链,包括烟草种植、烟叶加工、卷烟制造和销售等环节。
这一体制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烟草生产的效率,保证了烟草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烟草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开始鼓励和支持烟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型,并逐步放开了烟草市场的准入。
一大批民营烟草企业应运而生,竞争加剧。
同时,国家加大了烟草行业的税收和监管力度,加强了烟草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
在经济方面,中国烟草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从1978年到2021年,中国烟草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了近7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0%。
烟草行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社会方面,中国烟草行业的改革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烟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加和农民收入提高。
目前,中国烟草行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为数百万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烟草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员工福利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卫生健康方面,中国烟草行业做出了巨大努力。
中国政府将烟草控制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的烟草控制法规和政策措施。
通过提高烟草税收、加大烟草宣传、禁止烟草广告等措施,中国烟草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烟草历史发展及变革选题原因一、中国烟草的百年历史第一阶段:中国烟草的初始期我国古代没有烟草种植也没有关于吸烟的记载。
烟草起源于美洲。
烟草是于明朝传入中国,经历了300余年。
烟草成为走私鸦片的幌子,皇帝崇帧下令禁烟。
19世纪末期,中国真正的香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1889年,“品海”牌10支装香烟到上海试销。
1891年,由美商投资兴办的“美商老晋隆洋行卷烟厂”于天津成立,我国境内最早创办的卷烟厂1900年,“北洋营报局”出版了绍兴人徐树兰写的《种烟叶法》。
1902年,我国最早的卷烟品牌——“龙球”牌香烟。
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兼并了民族资本老晋隆洋,外国洋烟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第一阶段:中国烟草的初始期1904年,“庆亲王合约” 标志着外国烟草在中国销售的合法化。
1905年,简照南、简玉阶两兄弟筹建了“南洋烟草公司。
1915年,袁世凯颁布了《全国烟酒公卖暂行简章》和《烟酒公卖组织法》,设立了“全国烟酒公卖局”。
1918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北洋政府注册。
1919年,我国境内最早的卷烟印刷厂“英美烟草公司浦东印刷厂”于上海创立。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刊载一篇文章,第一次指出烟草是有害的。
第二阶段:中国烟草的成型期194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这是中国对烟类实行专卖的第一部正式法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逐步实行了专卖体制。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颁布实施《专卖事业暂行条例实行草案》。
60年代初期,成立了中国烟草工业总公司,并比较成功地试办了工业“托拉斯”。
第二阶段:中国烟草的成型期“中华”卷烟的诞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1950年底,上级部门将“生产中国人自己的最好的卷烟”的重任交给了中华烟草公司负责这项工作。
三个月后,样烟的配方终于顺利完成。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款民族高档卷烟,“中华”卷烟很快就取代了“白锡包”。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和70年代末期,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烟草行业也处于分散管理和盲目发展时期。
小烟厂盲目发展,计划外烟厂增加到300多家,烟草产销矛盾十分突出,整个行业管理非常混乱,卷烟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第三个阶段:中国烟草发展期1981年5月,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烟草实行国家专营。
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
1983年9月23日,发布了《烟草专卖条例》。
1991年9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1997年7月3日,颁布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2009年8月,对《烟草专卖法》5项条款作出修改,使其更趋完善。
二、中国烟草“三十年的卷烟营销模式的变迁”1、委托代批卷烟的销售模式跨市采购和批发跨省采购和批发县级烟草公司则面向全国各地购货,既从卷烟生产厂家购货也从其他烟草公司购货。
另外,由于县级烟草公司进行跨地域卷烟批发,业务量也很大。
有的县公司把卷烟批发业务拆分在几个批发部进行,每个批发部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有时一个卷烟批发部一天的卷烟批发数量就达到上千件。
不过,那个时期由于利润率低,卷烟市场混乱,县公司卷烟批发有一定的风险性,亏损是经常的事。
2、自建批发部坐店销售卷烟模式坐店经营满足了商户需求的营销模式,一直沿袭了十几年。
出现了一批职业“大户”,把卷烟从低价市场贩到高价市场,从中牟利。
烟草公司不送货,一些“大户”便“自愿”行使了“四级批发”的职权,负责向普通零售户供货。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1994年,国家局在重庆召开全国卷烟销售工作会议,确定了建设卷烟销售网络在营销工作中的中心位置。
从2004年3月起,国家局在全行业开展了“网建学上海”活动,要求各级烟草企业要以“上海模式”为标准,切实加强卷烟网建工作,大力提升卷烟网建质量水平,全面推行卷烟营销“访销配送”模式。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访销员每天到卷烟零售户经营场所去进行现场营销指导服务,收集他们所需的货源品种、数量,为他们开订单。
根据全县客户的货源需求情况向市公司要货源由烟草部门用专车送到客户手中,不再由客户自己到烟草部门订货。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将数据上传给公司的电脑系统送货车统一将卷烟送给客户访销员1送货员2信息员3使用POS机通过扫描客户代码以及卷烟条码延边州局,撤销各县烟草公司卷烟销售网点,实行卷烟“大配送”1>.4、大访销大配送的卷烟营销模式卷烟经营人员的身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营业员的称谓统统被取消。
电访员用电话与客户沟通,采集订单。
送货员直接送货上门,客户再也不需要亲自购卷烟了。
5、现代物流的卷烟营销模式工商税利累计上缴税收超过4万亿元2012年8649.39亿元1981年75亿元三、中国烟草的现状一是二是彻底打破了大烟草的固有的“官商”观念,使整个烟草行业及时与市场经济接轨无论工业,还是烟草商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跨地域、跨省份的强强联合,重组与再造,构建竞争力强的烟草集团延吉卷烟厂是全国烟草行业36户重点企业之一。
1975年建厂,是吉林省利税大户和延边州国民经济支柱企业。
了解延吉卷烟厂的人都知道,延吉卷烟厂的前身是延吉市有机化工厂,主要产品是肥皂、面碱、树脂。
1973年,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厂子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1974年2月中旬,工厂转产,生产第一代产品“人参”、“瀑布”、“红松”、“金叶”牌烟斗丝投放市场。
1975年9月3日,经国家轻工部食品局领导同意,地方国营延吉卷烟厂成立,吉林省计委下达《计划任务书》:年产5万大箱,发展规模为10万大箱,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省里投资140万元,其余的地方自筹。
1976年开始迁址扩建,增加了3台卷烟专用设备,产品由1种丙级香烟增加到甲、乙、丙级5个品种。
1977年,固定资产增加到101万元,职工498人,生产卷烟18257大箱,实现产值1070万元,创利税473万元。
长春卷烟厂始建于1934年,历史上曾以人参烟荣膺全国十三种名烟而久负盛名;1998年8月20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加入红塔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成为红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现为红塔集团长春卷烟厂。
2006年12月1日,延吉卷烟厂与长春卷烟厂联合重组,成立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下辖延吉卷烟厂、长春卷烟厂、延边友利打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和朝鲜平壤白山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大同江烟草有限公司、罗先新兴烟草会社三家境外企业。
企业资产总值60亿元,在岗员工3,530人,国内年计划产量72万箱,国外产销规模11万箱,年实现税收居吉林省第三位。
一是二是三是彻底打破了大烟草的固有的“官商”观念,使整个烟草行业及时与市场经济接轨无论工业,还是烟草商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跨地域、跨省份的强强联合,重组与再造,构建竞争力强的烟草集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倾全力打造中国烟草营销网络建设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中国烟草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世界性的反吸烟的呼声始终很高的情况下,我们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因为烟草对国家经济上的贡献而忽视烟草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反过来,承认吸烟有害健康,但也不过分夸大其辞而忽视人们的实际需要,这就是烟草的特殊性。
针对这种特殊性,国家采取的基本方针是:忠告吸烟有害,提倡少吸烟或不吸烟1对烟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高税政策,寓禁于征22013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税后利润1000.8亿元 287.6亿元300亿元烟草企业利润占央企上交利润的30%石油石化企业利润占央企上交利润的28.7%对烟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高税政策,寓禁于征 2今年烟草企业上交利润占比从原来的不到两成陡然增高到三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去年大幅提高了烟草企业利润的提取比例《关于提高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函》烟草企业目前执行最高的利润提取比例,达到20%,而此前烟草企业的利润提取比例是15%。
努力研制低毒少害的安全烟,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卷烟焦油含量降至每支15mg以下,则每天吸10-20支烟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焦油含量从1981年的综合平均含量30 mg/支、滤嘴烟25mg/支,降到目前的17-18mg/支降至15 mg/以下实行国家统一经营或专卖制度4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对烟草的生产和经营实行专卖管理,统一经营。
这一管理体制对防止烟草盲目发展、提高烟制品的安全性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都至关重要。
四、中国烟草面对挑战及应对措施2002年《新民晚报》上登载的一则名为“美一烟民患癌打官司获胜,烟草公司须赔二百八十亿美元”的新闻无论行业怎么发展,企业如何改革,作为员工,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自身的岗位中做好、做实、做足。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更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今天的烟草行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它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振作精神、肯定自我、认清方向,寻找一条更广阔的路子。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讲述的一些内容,通过梳理中国烟草的百年历史、回望行业的改革发展,希望有助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更好地回顾过去、凝聚共识,可以感受到行业未曾停歇的改革创新步伐,知道了中国烟草已经走出了多远;通过总结中国烟草的发展现状及面对的挑战,让我们更好地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在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的征程中集聚更多的前行动力、创造更新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