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
3.10《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微生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微生物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菌种等。在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器材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布置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同时,教室布置应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减少噪音、保持教室整洁等。
-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探究微生物感染和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探究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医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多媒体资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了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微生物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微生物的微观世界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此外,学生可能对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缺乏认识,难以将微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学生可能对微生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感到困惑,难以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微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教师应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第1课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 1课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知识点索引
专题二
生物的分类
热点聚焦
【例2】
(2015黑龙江)把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 ( D ) B.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原因是 A.用肺呼吸 C.心脏四腔 解析
哺乳动物的最大的特点是胎生哺乳,这是哺乳
动物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依据。
第 1课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 1课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观察生物 视角二 显微镜的使用
命题设计
3.(2014金华)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 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如图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①②③④⑤表示
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
⑥观察:________ 左眼 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
边记录。
第 1课
观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观察生物
知识回顾
(4)物体的放大倍数=________ 目镜 放大倍数×________ 物镜 放大 倍数。 温馨提示: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物像偏 向哪边,玻片也往哪边移,这样可让物像移到视野的中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观察生物
知识回顾
④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对准通
光孔,用压片夹夹住。
⑤调焦:先转动____________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 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装片);然后使镜 要侧面注视________( 细准焦螺旋, 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来回转动__________ 直到物像清晰。
第3课时多种多样生物

焦点2 生物的分类
对点训练
4.(2015·5漳州)漳州花博园的阴生植物馆里有一种珍惜植物——
桫椤。桫椤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产生孢子,据此判断它属
于( C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焦点2 生物的分类
例5 右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细菌是__原__核__生物,其结构有细胞壁、鞭毛,无核,属于_原__核__ 细胞。细菌按形态可分为__球_菌___、_杆__菌___和_螺__旋__菌_。
3.真菌分为_单__细_胞__真菌(酵母菌)和_多__细__胞_真菌(食用菌和霉菌)。 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
4.食物在适宜的__条_件___下,露置在__空__气__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 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
焦点2 生物的分类
对点训练 2.(2015·5德州)动物及植物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D )
A.动物能运动,植物不能运动
B.结构上存在不同
C.植物要摄食,动物不需要摄食 D.获取养料的方式不同
焦点2 生物的分类
例3 请将图1中动物代号A~D及图2中①~④联系起来。
A-① C-②
B-③ D-④
[解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 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 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 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A属于鱼类,B属于节肢动物,C属于 鸟类,D属于软体动物。
B.猫及虎的共同特征最多
C.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多种多样的动物》

5.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强调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使学生掌握分类的依据。
-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动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影响,突出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动物特点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能力。
举例:
-重点讲解昆虫纲、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深入阐述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
-通过实际观察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教学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动物多样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多种多样的动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分类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于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动物分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使用了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动物,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我意识到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脊椎动物(第3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猕猴在森林中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主要栖息在亚洲南部热带雨林等地,以植
物的嫩枝、树叶为主要食物。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体毛退化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我国四种珍稀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中华鲟游泳时,主要靠各种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莽山烙铁头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朱鹮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D.白头叶猴胎生、哺乳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课堂练习
解析:A.中华鲟游泳时主要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属 于鱼类,A与题意不相符。B.蛇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使水分的蒸发减少, 而不是利于维持体温恒定,B与题意不相符。C.朱鹮的气囊能够储存空气, 可以辅助肺呼吸,但无法进行气体交换,C与题意不相符。D.白头叶猴胎生、 哺乳,对环境的依赖减少,因而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与题意相符。因此 答案是D。
②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 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 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 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动物 兔 狼
牙齿分化
牙齿特点
有门齿和臼齿 的分化
有门齿、犬齿 和臼齿的分化
谢谢观看
知识点一 鸟(重点)
知识讲解
鸟是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天高任鸟飞,
除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4《多种多样的动物》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4《多种多样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动物》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种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类动物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能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动物的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动物的特征,掌握分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动物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特征。
4.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动物的分类知识,搜集相关实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动物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丰富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特征。
提问:“这些动物可以怎样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实例中的特征,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2.2.2+++鸟+第3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探究新知
思考: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还有哪些作用?
气囊的作用有: 辅助呼吸 散发体内过多热量 减小身体比重 减少内脏间摩擦
肺 气囊
探究新知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人 鸽
金丝雀 蜂鸟
占体重的百分比/% 0.42 1.71 1.68 2.37
心搏次数/min 72
135——244 514 615
探究新知
分析资料,总结鸟类的血液循环系统特点:鸟类的心 脏占体重的百分比__大___,心搏次数_多__。
提高了 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速率
。
保证鸟类飞行时有__足__够__的__能__量___。
探究新知
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运输养料、氧气能力强。
恒温动物:体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如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探究新知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形态 结构
体形: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肌肉:胸肌发达
骨骼:骨轻、薄、坚固,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外界气体进入肺,其中大量气体在肺
双翼举起,气囊扩张 内进行气体交换,部分气体进入气囊。
双 氧气 重
呼
气管
吸 双翼下垂,气囊收缩
二氧化碳
肺 气囊
气囊内气体又经过肺,在肺内 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
氧气
氧气
气管
肺 气囊
双重呼吸: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探究新知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多样性: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遗传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2、对同一种植物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活动
自主调控区
聚焦:
1.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植物的图片。植物王国多姿多彩,有各种 各样的植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也 发现了很多种植物,你都搜索到了哪些植物呢?同种植物的不 同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吗?
2.用课件展示花坛里不同玫瑰花和菊花的图片。提问:花坛里会 出现不同颜色的玫瑰花和菊花,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还存在 其他像这样的现象吗?是什么导致了同种植物在颜色、形态等 方面存在差异?
3.小结: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因为 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研讨:
4.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课题
生物的多样性:3.形形色色的植物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课时
总 课时
学习目标
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着相同与不同。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代与亲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2.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
2.校园花坛里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完全一样的吗?学校里的两棵杨树是相同的吗?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活动一: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1.同学们观察过的植物中,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吗?
2.用课件展示木槿花、玫瑰花、桑树、杨树等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花的花色、花瓣数量、花形,叶子的颜色、大小、形 状等,比较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
考点1生物和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2.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应激性,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生物即能环境又能环境等。
考点2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
1.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分类是依据生物在上的特征来分类。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是:界、、纲、、科、、种七个等级。
其中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最小单位)。
3.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越,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分类的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数量越,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
考点3 常见的动物
1.根据有无,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动物和脊椎动物动物。
2.无脊椎动物中草履虫属于动物,昆虫属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
3. 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
考点4常见的植物
1.植物按是否有种子分为植物和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
无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无种子植物包括植物(紫菜、水绵等)、植物(地钱、葫芦藓等)、植物(芒萁、满江红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植物。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有
机物养活自己。
4.无种子植物用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来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
注:有的打√,无的打×
考点5 常见的微生物
1.常见的微生物有、和。
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属于原核生物的是,没有细胞结构。
2.细菌是生物,其结构有细胞壁、鞭毛,无核,属于细胞。
细
菌按形态可分为、和。
3.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真菌没有,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
4.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露置在中容易滋生微生物。
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法、法、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