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烟发展史看“中式卷烟”——朱尊权

合集下载

1982~2009烟草行业大事记

1982~2009烟草行业大事记

1982~2009烟草行业大事记2009-11-4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

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烟草专营后有关财政问题的处理办法的通知》。

2月21日,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轻工业部联合通知,决定将全国烟叶收购、卷烟生产和批发销售业务从1982年3月1日起划归中国烟草总公司管理。

3月,国务院任命李益三为中国烟草总公司经理。

1984年4月17日,国务院任命其为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

5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对计划外卷烟厂调整意见的报告》,指出对在国家计划之外办的小烟厂认真整顿,大部分要予以关、停、并、转,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对城乡居民手工卷烟要坚决予以取缔。

5月18日~27日,首次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12月22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卷烟和酒的工商税上划后有关财政体制结算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83年起将卷烟、酒两种产品的工商税划为中央财政收入。

1983年,郑州烟草研究所在云南楚雄卷烟厂进行打叶复烤生产线的工业性试验并建成中国第一条打叶复烤生产线。

1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轻工业部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8月1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坚决制止卷烟降价竞销的报告的通知》,制止卷烟盲目生产和降价竞销。

9月23日,国务院发布《烟草专卖条例》,自1983年11月1日开始执行,并确定设立国家烟草专卖局。

1984年1月6日,国务院复文同意将轻工业部烟草专卖局改为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85年12月30日,国务院同意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5月,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烟草总公司加入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

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委《关于中国烟草总公司当前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明确把烟草公司办成经济实体,实行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统一管理和经营,要求各地烟草公司在1984年底以前全部上划完毕。

谈中式卷烟类型及代表产品

谈中式卷烟类型及代表产品

谈中式卷烟发展过程与展望1 中式卷烟1.1 中式卷烟概念:所谓“中式卷烟”,就是能够满足中国卷烟消费者当前和潜在消费需求,具有独特想起风格和口味特征、具有核心技术的卷烟,主要包括中式烤烟型和中式混合型卷烟,其中中式烤烟型卷烟占主体地位。

1.2 中式卷烟特点:中式卷烟的特点是“一高二低”,即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1]。

中式卷烟又可分为中式烤烟型卷烟,中式混合型卷烟,中式中药型卷烟。

1.2.1 中式烤烟型卷烟的特点:起源于英式烤烟型卷烟,烤烟香气,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中间香型和淡雅香型。

各香型卷烟特点及代表品牌如下:清香型卷烟以云南、福建清香型烟叶为主要原料,余味干净微有甜味,特别是具有清甜的烤烟香气特征。

清香型卷烟中的烤烟烟香、清香、烘焙香、甜香和果香风格突出,并伴随一定的膏香、辛香和木香香韵。

清香型卷烟刺激性小,香气丰满清雅,自然醇和,烟草本香凸显、协调,烟气浓郁柔绵,层次丰富;吸味津甜,细腻圆润;能给人以优雅芳香、自然清新的感受。

代表产品:红塔山(软经典)、玉溪(软)。

浓香型烟叶香气浓馥沉溢,具有焦甜香韵,香气传感速度较慢。

是卷烟香味中的基础香气,在卷烟香味中提供令人满足的后味。

烟气中高相对分子量的香气成分比例较大。

近似于调香技术中“基香”的特性。

浓香型卷烟以河南、湖南浓香型烟叶、进口烤烟和部分山东优质烤烟为主体原料,具有浓郁烤烟香气的卷烟。

浓香型卷烟烟香浓郁,丰富饱满,香韵和谐;烟气细腻绵长而富层次感,劲头适中;余味干净,吸后给人生津回甜、谐调舒适的感觉。

代表产品:软中华,硬中华。

中间香型烟叶香气纯正丰富,具有正甜香韵。

香气传感速度中等,是卷烟香味的主体香气,在卷烟香味中提供烟草本香。

烟气中香气成分的挥发性较平衡,近似于调香技术中“体香”的特性。

中间香型卷烟介于清、浓两香之间而偏于清,烟草原香尽显,清雅圆润,烟气细腻,吸味协调醇和,余味爽净绵长,回味生津返甜。

代表产品:芙蓉王(软蓝),芙蓉王(硬黄)。

中式卷烟的发展回顾

中式卷烟的发展回顾

中式卷烟的发展回顾中式卷烟的发展回顾中式卷烟百度中式卷烟中式烤烟型卷烟的总体风格与英式烤烟型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与美式混合型相比差异更大。

这种本质特点上的区别导致这三种卷烟的相互替代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卷烟安全性的角度看,中式烤烟型卷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随着降焦减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近年来在卷烟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式卷烟能够满足中国广大卷烟消费者需求、具有独特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卷烟。

2012年4月,中式卷烟依程序参评科技奖。

2012年5月,“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提出申请,退出2012年国家科技奖的评选。

目录主要特征主要类别1.中式烤烟型2.中式混合型3.中药型卷烟发展原则开发原则产品特色产品需求生产基地产品竞争参评科技奖1.参与评奖2.退出评选3.退选依据展开主要特征主要类别1.中式烤烟型2.中式混合型3.中药型卷烟发展原则开发原则产品特色产品需求生产基地产品竞争参评科技奖1.参与评奖2.退出评选3.退选依据展开编辑本段主要特征中式卷烟具有五大特征第一,能够持续满足卷烟消费者需求。

中式卷烟对中国广大卷烟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是上百年来历史传统、风物习俗、人文环境、对品牌的风格特征的依赖等综合因素积淀的结果。

同时,中式卷烟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不断适应动态的买方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变化,与时俱进,持续满足消费者的显在和潜在需求。

第二,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

中式卷烟以国内烟叶为主体原料,具有明显的中国烤烟烟叶香气特征,在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上与英式、美式、日式等卷烟不同,具有明显的浓郁的中国烟叶烟气风格,能使卷烟消费者在吸食的第一反应中分辨出来。

第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自主核心技术包括烟叶原料的生产和选用、卷烟配方和加工工艺的特色、中草药及其提取液的添加、降焦减害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中式卷烟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

其中,中式烤烟型卷烟占主导地位。

烟草谈(三)--对中式卷烟的另一种解读

烟草谈(三)--对中式卷烟的另一种解读

烟草谈(三)--对中式卷烟的另一种解读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3年正式提出“中式卷烟”的概念,力图通过“中式卷烟”的打造,“稳守和主导我们的卷烟市场,尽快提高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提高重点卷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全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该概念明确指出:“中式卷烟是指在上百年来形成的中国卷烟消费者习惯和适应的卷烟品质和口味风格的卷烟,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卷烟,主要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

中式烤烟型卷烟是占主体地位的卷烟。

”国家烟草专卖局也曾经进行过一次“中式卷烟征文”活动,通过该活动,将中式卷烟的概念更加清晰与明确,如列出了“五大特征”、“关键技术”、“最具体基本概念”“中式降害”等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此处,我们摆脱以前的已有研究成果的技术与行业角度,仅从品牌与营销角度出发,来试着对中式卷烟进行另类解读,以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中式卷烟”更深的内涵。

何为中式卷烟?中式卷烟提出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算中式卷烟打造成功?中式卷烟要打造成功,就必须有区别于国际上其它品牌的独有属性,就像我们会看到中式服装有别于其它服装的明显属性一样。

虽然最后我们行业人员能通过理性的分析、甄别与刻意,能知道中式卷烟在科技、品质、工艺等方面的不同,但是,消费者要知道何为“中式卷烟”,并且不只从具体产品品吸后知道中式卷烟的特点,而是从多角度甚至潜意识里对中式卷烟产生独立的感觉,那么,中式卷烟从品牌角度来解读就显得日益重要。

如果要从树“中式卷烟”品牌的角度来解读“中式卷烟”,那么,可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逐层剖析。

一、中式卷烟的“功能”属性中式卷烟首先作为一种产品,必须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本功能或功用,。

而此处要讨论的是“中式卷烟”的“中式特点”,除应被国人中的目标人群广泛认可之外,要想在国际上有自己的长久立足之地,最好也有国际上认可的一些中式独特功能或特征。

一般来讲,在卷烟类产品,中国特色的功能主要有如下这些:1、中草药的保健作用形成的特别功能(如冬虫夏草)2、中餐及其它中式饮食口味形成的产品口味(如辣味、茴香味、酱香味等)3、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包装(如龙图腾)4、中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的独特包装(如印染艺术)5、中式书法表现形式的独特包装(如篆隶行草等)。

当前制约两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当前制约两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当前制约两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朱尊权
【期刊名称】《烟草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烤烟生产主攻方向是提高香气质、香气量。

实践证明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提高烟叶成熟度。

伴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必然带来一些残伤斑块,而我国现行的烤烟分级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残伤认识片面。

建议修改烤烟分级标准中对残伤的有关规定,制定标准样品必须体现标准文字对成熟度的要求,以有利于提高两烟质量,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总页数】2页(P3-4)
【作者】朱尊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452
【相关文献】
1.当前统一战线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发挥作用所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J], 李建中
2.制约当前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J], 徐行
3.当前统一战线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发挥作用所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J], 李建中
4.浅析当前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J], 李庆江
5.制约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J], 王术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忆1950—1960年代为解决我国烟叶缺乏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朱尊权访谈

回忆1950—1960年代为解决我国烟叶缺乏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朱尊权访谈

自2 1 年 l 00 0月启动朱尊权院士的采集工作 以来 , 我们 已进行了 1 个小时的朱院士 4 本人 访谈 。本 文 由其 中两 次针对 2 0世纪 五六 十年 代解 决 国 内烟 叶缺 乏 问题 而 进 行 的专
访 整理 而成 。文 中标 题与 注释 由整 理者 所加 。
图 1 21 0 0年 1 1月 1 6日采集小组为朱尊权 院士留影 ( 罗兴波摄于朱尊权院士办公室)
— —
罗兴波
(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北京 10 9 ) 0 10
刘 巍
访 问整理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北京 10 1 ) 0 0 2
摘 要 2 0世 纪 5 O年代 初 期 , 国的 烟 草 生产 面临诸 多 困难 , 中尤 为 突 我 其
出的是烟叶缺乏问题 , 且一直持续 了十几年之久 , 事关国计 民生。为解决国内烟 草行业的这一现 实问题 , 刚从 美国学成归 国的朱尊权和 同事们开展 了一 系列研 究, 中包括烟叶的人工发酵、 其 二茬烟和冬烟改进及推广、 烟叶替代品的试验等 , 缓解了烟叶缺乏的问题。朱尊权详细地回忆 了这一段历史。
誉 院长 。
烟草长期以来为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做 出了重要 贡献 , 朱尊权院士一生的研究始终 围 绕着该行业亟需解决 的突出问题而展开。2 世纪 5 O 0年代 , 国内烟叶严重不足 , 朱尊权院 士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来解决我国烟叶缺乏的问题 , 在烟叶产量提高之后又将研究工作 的 重心转移到提高烟叶质量上来 , 8 0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香烟的减害降焦研究 , 主持开发
回 国后 , 到华 东工业部 卷烟 工 业组 工作 , 能谈谈 当时的情 况吗?
朱尊权 ( 以下简 称 “ 朱”)我 回 国后 , 到 了北 京 , 是 没呆 多久 , 到 上 海 的华 东 工业 部 : 先 但 就 卷烟 工业 组工 作 。 当时的负 责人 是军 代表 詹浩 生 ①, 他那 里 有 四五个 研究 员 , 中有 两 在 其 个 是 颐 中烟草 股份 有 限公 司②留下来 的 , 于思 想 上 比较进 步 一 点 的 , 外 有对 烟 叶 比较 属 另

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朱尊权[1]

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朱尊权[1]

烟草科技/烟草论坛T obacco Science &T echnology 2000年第8期(总第147期)朱尊权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332000年5月22日在北京“中・菲合作开发优质烟叶项目鉴定会”上的讲话。

收稿日期:2000-06-01 责任编辑:石永新 【关键词】 烟叶;可用性;卷烟;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TS4-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0861(2000)08-0003-041 烟叶质量与可用性的概念烟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卷烟的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主攻质量已成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共识。

然而,什么是优质烟叶?如何界定?对许多人来说是个不清晰的概念。

这是因为:①影响烟叶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栽培措施、烘烤、分级、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对烟叶质量产生一定或综合的影响;②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客户(购买者)对烟叶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理想的优质烟叶的特点众说纷纭。

农业生产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烤烟质量是烤出来的。

更是大田中长出来的。

大田生产管理及生产季节环境条件可使烘烤前烟叶具有优质的最大潜力,但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烘烤,方能使之变为真实的质量,若烘烤不当可毁掉质量。

烟叶的质量定义应是“适合卷烟需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对象可以对某些特点有不同的评价,但重要的是,对烟农的净收入应是最高的。

烟叶的买主们一般认为购烟是一门艺术,是多年经验的积累。

掌握外观与其内在质量、化学成分的相关性,通过看、嗅、摸判定价格,使最终产品质量与价格均具有竞争性。

工业生产的专家一般认为技术人员、化学师和消费者判断质量的标准不尽相同,消费者是最终的标准,消费者的喜爱是可变的。

某些新产品,只要其香味强度合乎消费者的要求,则可代替原有产品。

1970年,国际烟草科研合作中心(C OREST A )农业组曾对有关烟叶质量的定义进行过讨论,诸说不同。

Akehurst 总结认为,从农业观点给质量下定义要考虑到工业的观点和工业使用价值。

烟草行业发展史

烟草行业发展史

烟草行业发展史1、1958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现山东青州成立。

主要承担烟草农业科研任务。

2、1979年中国第一代安全低毒新混合型卷烟——“金健”、“长乐”、“中南海”在北京卷烟厂投入生产。

3、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

正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

4、1988年10月28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生产“云丝顿”、“骆驼”、“金桥”牌卷烟。

5、1986年,北京卷烟厂首次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技术生产出“金健”牌过滤嘴香烟。

6、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公告,1988年1月1日起对丝束和滤嘴棒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7、中国烟草总公司从1988年起在烟草系统国营工商企业中,全面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税利挂钩。

8、1989年,烟草行业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正式建成。

9、1989年12月,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大型烟标图样汇编——《中国烟标总汇》出版。

10、1989年12月,上海烟草材料厂试制成功聚丙烯滤嘴棒。

11、1990年5月15日,中国第一家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厂、烟草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121990年,第一个铁路烟草专卖局——哈尔滨铁路烟草专卖局正式成立。

13、199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这是一部重要的经济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烟草法典。

14、1991年,上海卷烟厂首次运用活性碳复合嘴棒生产出“高乐”牌过滤嘴卷烟。

15、199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发文,玉溪卷烟厂为国家一级企业。

16、199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正式施行。

17、1992年8月16日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经理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重点内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18、199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授予美籍烟草专家左天觉博士和李希达博士国际科技合作奖,以感谢和表彰他们多年来为发展中国烟草业所做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降焦减害”的变化
(二)农业方面
(三)工业方面
(一)“降焦减害”的变化
减害降焦增益 减害降焦 降焦减害
(二)农业方面
——重视烟叶生产
栽培措施和品种选育 品质区划
(二)农业方面
——考虑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
可持续性
(二)农业方面
——适当调整烟叶分级标准及价格政策
分级标准
价格政策
(三)工业方面
配方方法 配方指导思想 卷烟生产与市场需求
(二)中国卷烟的成长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
英式烤烟型风格已 有所改变 陈烟缺乏 人工发酵 开发滇、贵、闽烟区 烤烟具有不同香味风格 基本保持 原有风格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改革开 放以后
成熟度
中国烤烟型卷烟风格的变化
迎合 消费者
工艺降焦
加香措施
香味风格 与原英式烤烟型 已有较大差别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改革开 放以后

混合型卷烟的开发
Hale Waihona Puke 从降焦角度考虑,烤烟的焦油产生量远高于白肋烟 , 纯烤烟烟叶配方的卷烟降焦较困难

混合型卷烟对烟叶原料要求低、选择范围广,成本低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科教兴烟提出至今
——科技进步加快,烤烟型卷烟降焦减害效果良好 ——晾晒烟(特别是白肋烟)中亚硝胺含量高 ——中国烤烟的亚硝胺含量低 ——低焦油烤烟型新产品受到欢迎 发展“中式卷烟”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同时发展混合型卷烟作为对市场的补充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香味特征的来源 烤烟 香料烟 燃吸时碳水化合物焦糖 香味主要来源是类赖百当 化,形成糠醛,取代呋喃 化合物的降解。 和吡喃(如麦芽酚)等, 混合型卷烟 具有焦糖香味化合物, 燃吸过程中,由于烤烟和香料 赋予卷烟烤烟特征 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参与,易发生 香韵。 非酶棕色化反应,形成诸如吡嗪、 吡咯和吡啶类含氮杂环化合物,从 而形成混合型卷烟的特征香韵。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卷烟烟气pH
3.5-4.5 5.0-5.5
5.5-7.5
6.5-9.0
(三)各类型卷烟风格演变趋势
英式烤烟型卷烟 配方中掺入少量香气大的 香料烟或白肋烟 帮助提高香气和劲头 以适应降焦 颜色有所加深
美式混合型卷烟 重视改变配方结构 适应当地消费习惯
(三)各类型卷烟风格演变趋势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显示晒烟及雪茄烟等混合香 气,冲击力大、刺激性强
香料型卷烟:香料烟的香气特征较突出,支流香气 浓,入喉和顺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
英式烤烟型卷烟品牌代表:“555” 美式混合型卷烟品牌代表:“骆驼”、“好彩”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品牌代表:法国产主要品牌
香料型卷烟品牌代表:“福禄加”及前苏联的卷 烟
美式混合型卷烟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原料、配方特征
英式烤烟型卷烟:以烤烟作为配方的主要原料 美式混合型卷烟:烤烟、相当大比例的白肋烟和 少量香料烟与马里兰晾烟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以晾晒烟及雪茄烟叶为配 方主要原料
香料型卷烟:以香料烟为主要配方原料,掺配一 些晾晒烟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加工技术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物理特性
颜色 英式烤烟型:柠檬黄色 美式混合型:桔黄色 香 料 型:黄褐色 晒 烟 型:深褐色
外形 主体为圆形 香料型卷烟部分为椭圆形 东欧多为空心纸嘴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化学特性
烤烟 碳水化合物 白肋烟、雪茄烟、马 含量较高 里兰烟 含氮化合物明显高于 烤烟 香料烟 低级脂肪酸明显高于 其它类型烟叶
不管哪种类型的卷烟 都要降焦、减害
卷烟的香味风格是长 期形成的习惯,尽管要改 变,但还要尽量保留一部 分原来的风格特点
(一)中国卷烟的萌芽阶段
(二)中国卷烟的成长阶段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一)中国卷烟的萌芽阶段
中国卷烟类型 基本是英式烤烟型卷烟 配方特点 中高档烟原料以进口美国烤烟为主 中低档卷烟配方掺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烤烟
世界卷烟主要类型的特征 中国卷烟香味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以“中式卷烟”为目标的科研方针
历史形成的四种类型卷烟 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原料配方特征 加工技术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特征 理化特征
各类型卷烟的消长和演变趋势
(一)历史形成的四种类型卷烟
英式烤烟型卷烟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 香料型卷烟
英式烤烟型卷烟:突显烤烟香气,不加香或少加 香料
美式混合型卷烟:大量加料加香,使用特殊的烘 焙工艺,改变香味
香料型卷烟:香料烟不抽梗,加工过程不用较高 的温度,保持其特殊香气不受损失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
英式烤烟型卷烟:着重香气,鼻腔有优美怡人的香 气,喉部冲击力小,讲究入喉和醇,余味舒适 美式混合型卷烟:着重香味,喉部有一定的冲击感, 要求避免对鼻腔的刺激,口感丰满,余味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