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经济发展建设离不开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路基施工是最主要的部分,需要严格管理,强化流程,才能确保公路路基质量。

工程质量不佳不仅对路桥使用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工程,公路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公路工程的质量。

本文首先对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做了相关的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1 引言设计道路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道路路基的稳定性。

在道路的建设上,保证道路有坚实而稳定的路基状态,是路基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对于道路路基设计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路基的稳定性公路建成后,公路可以保持路面的基本形态,在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下,保证路面的最大变形能力。

这叫做路基的稳定性。

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既保证了公路的安全稳定,又保证了公路运输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不仅要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监督的必要性,还要具体分析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此外,高速公路的使用也要从外部因素控制公路的使用,如控制车辆超重。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控制,才能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公路的平稳运行。

3 影响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3.1 地形因素在中国,地形复杂,地形多样,有山地、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工程。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地形因素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地形的多样性使得公路路基工程在中国面临多年冻土,冰和其他危险,特别是在多年冻土区,冻土水文因素的影响,易受温度,使冰融化的冻土,路基沉降等。

3.2 人为因素在中国的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施工人员及施工现场路基工程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的公路工程的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根本的原因是,建设单位未在建设管理做得不好,不能做科学建设。

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路基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是一个关键的工作环节。

首先,对于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分析,需要从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降雨情况、地震烈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力学性质。

在分析中,可以利用现代地质探测技术,如地质雷达、地震勘探、土壤采样等,获取更加准确的地质数据。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辨识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在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

在选择路基类型时,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例如选择填筑路基或挖方路基。

在路基设计中,需要进行土壤力学参数的计算和选取,以确定合适的填土层厚度和路基底土的强度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路肩、边沟等配套设施的设计,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

例如,可以在路基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如铺设防渗透层、加设护坡等,以提高路基的抗水性和抗冲刷性。

同时,还可以进行路基加固设计,使用加筋土工格栅等土木工程材料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路基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各项工程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通过对路基的应力、变形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同时,对路基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如清理排水系统、补充路床材料、修复路面等,以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总之,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复杂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科学的设计和加固措施以及定期的监测维护,才能确保高速铁路的路基稳定性,提供安全、高效和舒适的运输服务。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性分析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整体稳定性分析

之 间 ,饱 和度 一 般 大 于9 %,液 限在 3 %~ 0 5 5 6 %之 间 ,塑性 指数 为 1 O 33 。 在 软土路 基上 修建 高速铁 路 ,安全稳 定 性要求
较 高 ,这 不仅 关系 着工程 建设 的使 用寿命 .更 是 与 人 民生命 和财 产有 着直接 的联 系 ,因此 ,本 文通过 工 程实例 ,着 重研究 了软 土路基 施 工过程 其 整体 的
5ka 0 P ,且 分 布不 均 。该地 气 候 四季 分 明 、雨 热 同
期 、复杂 多样 。冬 季 气 温 低 .降水 少 :夏 季 气 温 高 ,降水 多 ,年 最大 降雨量 为 1 8 m。 2m
3 有 限元计 算模型 的建 立
31 土 体 本 构 模 型 的 选 取 .
t n s se i y t m,al r e n mb ro ih s e d r i a sh v e n b i . w v r t e o e a l t b l y o a b d d r o a g u e f p e al y a e b e u l Ho e e , h v r l sa i t fr d e u hg w t i o ig i o sr ci n p o e s h s b e r i d b h t n i n w e h ih s e d r i y wa u l i o ts i n s c n t t r c s a e n p as y t e a t t h n t e h g p e al s b i n s f o l t u o e e o wa t z n .C mb n d wi h n i e r g p a t e y me n ff i l me tme h d h e — i n in lmo e s o e o i e t t e e g n e i r ci ,b a s o n t ee n t o ,a t r e d me so a d li h n c i e

某公路路基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综合治理

某公路路基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综合治理
续及 大 强 度 的 降 雨 对 滑 坡 的 稳 定 性 够 成 了极 大 的
威胁 [ 引。
主, 含少 量粉 粒 , 铁 锰 质 氧 化 物 , 强 度低 , 摇震 含 干 无 反 应 。广 泛 分 布 于 斜 坡 粉 土 层 以 下 , 度 2 5 厚 . ~ 5 9m。可塑 状粉 质黏 土 主要 分 布 在该 层 顶 部 , 度 . 厚
坡发生坍塌滑坡现象 , 导致近百米长公路过半路面被 毁 , 重 威胁 过往 车辆 和行 人 的安全 。 严
1 滑 坡 变 形 破 坏 特 征
滑坡 所在 斜 坡 坡 向为 NE 向 , 度 2 。 4 。滑 坡 0~ 0, 坡 发 育 于坡度 相对 较缓 斜坡 中下 部 , 在平 面上 呈扁 圆
多为 荒地 , 因修建 公路 在公 路 内侧 有人 工切 坡所 致 陡
()滑坡 堆积体 ( 2) 1 Q 。粉 土 : 灰褐 色 , 以粉粒 为 主, 结构 松散 , 少 量 粘粒 , 强 度较 低 , 含 干 摇震 反 应 中 等 。该 层分 布于 整体 滑坡 体表 层 , 厚度 1 3 63m, . ~ . 由于滑 坡体 内出露多 处泉 点 , 泉水 直接 向斜 坡表层 排
坎, 坎高2 公路外侧下方坡度较陡约 3。 0 ~5 m, 0~4。
左右 , 坡平 面 图如 图 1 示 。 滑 所
收 稿 日期 :o 20 一O 修 改 日期 :o 20 —6 2 1—2l ; 2 , , 1 8 一)男 河南信 阳人 , 硕士 , 安徽 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院工程 师 《 工程与建设》 2 1 年笫 2 卷第 2期 2 5 o2 6 3
某 公 路 路 基 滑坡 的稳 定 性 分 析 及 综 合 治 理
潘 锋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及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及防治措施分析
蝮 鲤
中国高 新技术 企业
公 路 路 基 边 坡 稳定 性 及 防 治 措 施 分 析
静 文 /陈美凤 金 回建
【 要l 摘 通 过介 绍 公路 边 坡 问题 的研 究 现 状及 公 路 边坡 设 计 特 点 和要 求 , 并对 边 坡 岩体 的 变形 现 象 、 边坡
的 变 形 与 破 坏 、 稳 边 坡 的 判 断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分 析 阐 述 , 时 提 出 公 路 边 坡 防 护 从 设 计 到 施 工 , 紧 紧 抓 住 失 同 应 设 计 对 象 的 地 质 , 文 , 候 等 自 然 条 件 特 点 , 好 公 路 建 设 ,以 保 证 公 路 路 基 边 坡 的 稳 定 性 。 水 气 搞
【 键词 】 公 路路 基 边坡 稳 定性 防治措 施 关 路 基 是 路 面 结 构 的 基 础 . 些 年 道 路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在 路 基 研 究 差 , 又 处 于 受 力 最 大 之 处 , 整 个 坡 体 内 的 最 薄 弱 部 位 。 ( ) 坡 近 且 是 3在
卸 风 坡 方 面 取 得 了 许 多 突 破 性 的 进 展 。 路 基 强 度 及 稳 定 性 : 定 以 回 弹 模 体 应 力 、 荷 、 化 和 水 的 长 期 作 用 下 , 面 附 近 的 软 弱 基 座 岩 体 将 确
资 料 的 积 累 和 边 坡 工 程 实 例 的 增 加 . 得 可 视 化 建 模 在 边 坡 稳 定 性 部 因 素 , 降 雨 , 震 , 工 加 卸 载 等 。 使 如 地 人 评 价 和治 理 中的应 用 将 表现 出 较强 的 实用 性 和光 明 的应 用 前景 。
2 公 路 边 坡 工 程 设 计 的 特 点 和 要 求 、

沿江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

沿江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

2 . 1沉 降观测 方案 由于公 路路 基处于 多水地 段 , 路 段 周 围土 体 含 水 量 较 高 , 土 体 结 构在 受 到 外 力 作用时 容易发生破 坏 , 在 交 通 荷 载 以 及 土 体 自重 的 的 作 用 下 , 路基容易发生沉陷 , 在 高速 公路建设前 , 应 该 先 对 公 路 路 基 采 取 堆 载 预 压 或 者 固结 沉 降等 措 施 减 小 路 基 沉 降, 但 是 公 路 在 长 期 使 用 过 程 中仍 然 会 产
段, 高 速 公 路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的 大 量 涌 现 出 来, 为 了进 一 步 加 强 安 徽 省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的步伐 , 根 据 安 徽 省 高 速 公 路 规 划 的 数 据 显示 ,  ̄ 1 J 2 0 2 0 年时 , 安 徽 省高 速 公 路 建 设 的 总 里 程 将达  ̄ 5 5 0 0 k m, 形 成 四通 八 达 的 公 路 网建设 。 安 徽省 沿江 高 速公 路工 程东 起芜 湖 市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郊张 韩 村 , 终至 安庆 大 渡 I Z l , 全长 1 6 6 . 7 k m。 该工程设计为全封闭 、 全立交 、 全部 控 制 出 入, 路基宽2 6 m, 双 向四车道 , 沥 青 混 凝 土 路面, 行 车速 度 为 1 0 0 k m/ h。 沿 江高 速 公路 为 国家 重 点 公 路 天 津—— 汕 尾 、 东 营 ——香 港( 铜 陵—— 九 江 支 线 )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向 东与南京相连 , 向西与 武汉 、 九江相接 , 通 过芜 湖、 铜陵 、 安 庆 长 江 大 桥 与 已建 成 通车 的 国 道 主干 线 合 宁 高 速 公 路 、 合 安 高 速 公 路、 合 芜 高 速 公 路 共 同构 筑 两 条 快 速 通 道 , 它的建设 , 对 沿 江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战 略意义和现 实作用 。 沿 江 高 速 公 路 工 程 建 设 所 在 地 处 于 长 江 中下 游 地 区 , 按 照 水 域 划 分 属 于 长 江 流 域, 公路两 侧地表较 为平坦 , 但地 势较高 , 由 于 公 路 沿 线 需 要 跨 越 多 条 公 路 来 了 路 线, 所 以有 高 填 方路 堤 出现 , 公 路 两 侧 地 下 水位较浅 , 经过 改造 , 公路 两 侧 已经 种 植 水

高速公路溶洞路基稳定性分析与处治研究

高速公路溶洞路基稳定性分析与处治研究

内的岩溶水 与场地 外 的水 源进 行 隔离 , 断其 水力 切
联系, 消除 地 下水 活 动对 场 地 路 基 造 成 不 良影 响。
主要 处理工程措 施 的材 料参数 如下 :
a .注 浆 结 石 。
依 托工程 为 山 区高 速公 路 , 计 时 速 10k / 设 0 m
h 双 向四车道 , , 路基宽度 2 6m。线路 沿线 区域 地形 地貌 十分复 杂 , 线 分 布 岩 溶 , 岩 分 布 也较 为广 全 危
[ 键 词 】溶 洞 ; 定 性 ; 值 分析 ; 治 关 稳 数 处 【 图分 类 号 】U4 6 1 中 1 . 6 [ 文献 标 识 码 】B 【 章编 号 】17 — 6 0 2 1 )4 0 2 — 3 文 64 0 1 (0 10 — 14 0
Nu e i a a y i n e t e to e S a i t f m rc lAn l ss a d Tr a m n n Th t b l y o i
在 没有达 到数值 计 算 收敛 条 件 的 情况 下 , 值计 算 数
就 终止 , 所得 到 的中间成 果 中 , 在 计算模 型竖 向沉降
最 大值 为 1 . 4c 路 基 基 底 最 大 沉 降 为 1 . 5 8 0 m, 3 9 e 如 图 2所 示 。 得 指 出的是 , m, 值 由于计 算 结 果是 在
灌注材料 : 采用 4 5号普通 硅酸盐水 泥作灌 ① 2
注 主料。② 石粉 、 了、 砂 粘土等 作为灌 注辅料 , 在满
泛, 岩体 主要为 灰岩 碳酸 岩 , 溶状 态 十分 发育 , 岩 岩
溶多为 裸露型 , 地势高处 形成孤 峰及危岩 , 地势底 处

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论文

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论文

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修建里程呈逐年增长趋势,公路建设逐步延伸到山区。

由于山区的地形复杂、地质环境多变,使得公路边坡整体稳定性成为交通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我国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路路基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和设计建议,以期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研究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business, highway construction mileag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rend, highway construction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mountains. because of the mountain terr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hangeful, make whole highway slope stability become a traffic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of key factors. this paper will be to our country highway subgrade stability problem of high slope whole thorough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highway subgrade stabi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high slope design suggestions, in traffic construction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taking of escorting.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high slope; the overallstability; research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从地形、地貌的特点来看,我国是一个多山、多沟谷的国家,公路的修建可谓翻山越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陈维伟,王崇军
(湖北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陵公司,湖北武汉430051)
摘要:从设计施工、室内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验算等方面分析了某高速公路高填土路基纵向裂缝形成的原因。

对路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较为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高速公路;纵向裂缝;路基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2—0228-02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没在我国蓬勃兴起,路基作为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性能。

虽然大部分路基在荷载霞复作用下已基本稳定,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中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各方面的原因,部分路基边坡有可能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危险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纵向开裂路段进行试验检测及路基稳定性分析,以客观评价路基稳定状况,为养护维修及时提供决策和设计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概况
+裂缝位于行车道左轮迹带,裂缝总长为320m,伴随路肩石下沉开裂十分严重,局部位置硬路肩开裂,有严重的下沉,裂缝代表宽度为8mm,最大宽度12ram,裂缝子2007年11月巡查时发现。

目前裂缝已经进行灌缝处理,经现场勘察两端有延伸的趋势,灌缝后裂缝又重复拉开,局部位置硬路肩裂缝已延伸到路肩石,裂缝严重位置已发生明显的错台。

裂缝所在桩号范围为填方路基,路基填土高度为4.3“8.8m,局部位置路基下为水塘(已积水),其他位置为农田。

选择裂缝最严重的位置跨缝钻孔取芯表明,裂缝已贯穿沥青混凝上面层及基层,路基防护工程的植被有严重的冲刷,局部防护已脱空、断裂,详见下图所示。

图1路面行车道纵向裂缝图2纵向裂缝处钻孔
二、实际勘察及检测结果
I.深层钻孔柱桩图分析及地基承载力检测
在K69+268硬路肩裂缝以及裂缝右0.7m处进行深层
收稿日期:2009—01.19
作者简介:陈维伟,湖北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钻孔,该断面路基高度为S.7m,路基侧lOm为水塘,钻孔柱桩图分析结果见下:
表1钻孔及柱桩图分析结果表
深度(cm)备注名称及其特征
0--80面层度基层沥青面层及基层
80'-11。

上路床主要由棕红色粉砂主芸羹:舍少量碎石,舍水110"160下路床主要由棕红色粉砂土组成。

舍少量碎石160-230上路堤为黄褐色粘土组成二盖羹王塑状态’含少量镀
2.4*-3.9m主要由棕褐色粘土组成,具可塑状态,
湿;3.p4.8m以褐黄色粘土为主.夹灰白色高岭230-5.50下路堤土,湿,具软可塑状;4.8m以下为棕褐色粘土,
可塑,底部舍草根。

7.5以.05m粘土:灰褐色.
湿。

可塑,上部含草根、瓦砾等。

,,。

标准贯入击数9
地暴
极限承栽力200K口a
钻孔检测结果表明,该位置下路堤150-390cm:棕褐色粘土,偏软;390-480cm为可塑性褐黄色粘土,含灰自色膨胀土,含水量目测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好。

2.路基填土土质及试验结果
对各层取典型土样在室内进行土质性能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2路基填土土质及试验结果
堡垒f竺2鱼垄圭堕坌堑丝墨
80-110上路床含水量∞---13.麟,为碎石土。

颗粒分析见下表:tt0-160下徘IP=:6耋5芋::嚣≥篡嚣羔表:
1,,自由膨胀平=30%。

颗粒分析见下表:160'-'230上路堤粘性土.含水量∞--24.1%’
150-390下路堤粘性土,含水量∞=23,9%
390-480下路堤褐黄色粘土(混合白色土)舍水量m=27.8%地基土地基土m=23%
结果表明:该路段下路堤390-480cm土含有高岭土,含水量过高,路基填土具有弱膨胀性。

3.地质雷达检测结果与分析
在纵向裂缝正上以及右1米处用地质雷达采用低频天线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万方数据
第2期陈维伟等: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表3地质雷达检测结果
序号起点(m)终点(m)检测情况走向差:1K69+000K69+320土路基疏松,局部脱空并伴有上行齐缝2K69+000K69+320含水量过高,深度o.85--1.3m上行右lm
图3K69+OOO--K69+050齐缝
图4K69+000--K69+050右1m
地质雷达检测结果表明:路基(80—150cm)波形有局部跳动剧烈的双曲线组而且局部反射波跳动很强烈,反射能量强弱变化较大。

可能该路段路基部分位置存在轻微的疏松,密实度和含水量分布不均匀。

三、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为分析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路基填土类型和高度,地基承载力和土质试验结果,采用理正软件对典型断面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

根据路基填土性质和试验结果,采用简化bishop法对路基边坡进行最危险滑动面搜索,并计算其最小安全系数,C、cb取保守值,距离路面边缘0.5m处加宽3.200(rfl)大小为(56.82—56.82kPa)行车荷载。

具体的计算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路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参数取值表
层号名称层厚(m)重度(kN/m3)粘糊!!坠2塑壁垫鱼!:)
图5计算结果简图
表5路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结果
编号桩号滑动圆心(m)滑动半径(m)最小安全系数.!!竺±!!!二鉴!!±!!!!!:!塑!!:!塑!!!:!墅!:i墅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路基边坡最小安全系数为1.354>1.2,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不会发生整体失稳滑动,但是对部分含有弱膨胀土路段,如果不及时进行处治,随着含水量升高,路基土抗力减弱,边坡坡率降低,还是存在滑动失稳的风险。

五、综合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检测结果,裂缝已贯穿沥青面层及基层,系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现综合地基原因、填筑材料原因、填筑压实原因以及边坡的防护原因分别进行病害原因分析如下:(1)地基原因:地质勘察以及深层钻孔的土质分析和标贯试验检测表明,路基下地基的承载力较好,目前远大于设计时地表所要求的100KPa的要求,故地基不是引起路基不稳而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

(2)路基填筑材料原因:该位置路基为浸水路基,路堤填筑材料具有弱膨胀性,未进行改良使用。

在路基下路堤390—480cm左右,含有膨胀性土样,含水量过高(∞=27.8%)。

因此路基填筑材料是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3)路基施工压实度不足原因:路基土的含水量过大,一定程度反映该层土的压实度不足,该层土地质雷达检测结果表明,路基路床存在密实不均匀和含水量分衣不均匀,路基填筑的压实不足可能造成该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之一。

(4)防护工程施工质量原因:局部路段硬路肩产生了纵向开裂,灌缝后又撕裂,检测发现裂缝路段路基边坡有严重的冲刷,局部防护工程脱空、破损严重,植被有明显的损坏。

因此,该段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
该路段路基深390—480cm左右含有膨胀土,因该路基旁边为水塘,路基浸水后导致该层土的含水量迅速增大,土的强度降低,再加上施工时路基的填筑压实度不足,通车后,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发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路堤填土所具有弱膨胀性(Ip=23.6自由膨胀率=48%,为弱膨胀土)未进行改良使用,边坡土体在自然作用下发生胀缩,引起起
土的开裂,后期由于裂缝位置雨水渗入后,导致土体强度发
生衰减,容易受雨水冲刷。

冲刷后的边坡植被破坏严重,土
体下滑,导致防护工程局部脱空,进而使边坡产生侧向变形,
继而进一步加剧了纵向裂缝的发展。

六、结论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路面、路基和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
采用理正软件进行稳定性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路基稳定
性安全系数满足要求,在现有状态下路基是稳定的,不会出
现路基整体滑动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路段路基填土有弱膨胀性,石灰改良
不均匀,由于局部边坡水毁和路面开裂,导致路基填土容易
吸水膨胀,晴天干缩开裂,引起路基承载力的降低,如不及
时养护存在裂缝继续发展的风险。

建议及时进行路面灌缝和
边坡加固、封水处治,防止水分进一步渗入路基,影响路基
的稳定。

 万方数据
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作者:陈维伟, 王崇军
作者单位:湖北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1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2009,9(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y-xby2009021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