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器具设计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具有丰富的创意
和艺术表现形式,为当代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创意源泉。
在创意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
统文化元素,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给产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让
产品更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一、创意餐具设计
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通过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餐具中,可以让人们在用餐时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入到茶杯、餐盘等餐具中,让餐具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家居设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
家居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
比如,将传统的丝绸或刺绣工艺用于沙发、床品
等软装产品的设计中,可以让产品更显高雅,同时也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
三、民俗手工艺品设计
四、传统器具现代改良设计
传统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加以现代改良,可以让这些传统器具
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比如,将传统的茶具、文房四宝等用途广泛的器具进行改良,使其
成为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高品质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能让传统文化得
到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美学 PPT课件

提盒也称为攒盒,是一种轻便饮食器具,造型为带提梁的分层的长方形箱 盒,内置多个夹层饭盒,将各种食物集中“攒”为一盒。 提炉的设计极为精巧,在形式上充分考虑了室外使用的功能,具有防风、 防水、便于携带、功能多样等特点。
中国酿酒历史久远,几乎与种植生 产同步,殷朝已经出现了“酒池肉 林”故事。 酒在贵族文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缺,历史中的文人士大夫都是贪杯 豪饮之徒,酒似乎可以浇心中块垒、 启神妙文思, 注碗设计成一个荷花状的深碗,里 面可以盛热水,然后把装酒的注子 置入注碗中,用于温酒。 整套造型风格协调一致,体现出整 体设计的匠心。
商代的玉凤。
玉的质地细润柔和,色泽单纯透明, 这种石头看上去往往貌不惊人,它所 呈现出来的美是非常含蓄的。
一切艺术的美、一切人格的美都趋向 于玉的美:温润剔透,内部有光采, 但又是含蓄的光采,这种光采是极绚 烂又极平淡的。
商代镂空玉璧。
正因为玉所具有的文化和审美意义,一个在德行上有追求的古代中国人往 往随身佩玉,玉器也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器物设计史上延绵数千年,形式上 丰富多彩,工艺上巧夺天工
中国古代在瓷的制作工艺、造型艺术和装 饰上都成就极高,由于对玉的推崇,中国 评价瓷的最高美学标准就是“类玉”,也 就是说其质感像玉一样温润清雅。
中国历代在瓷的制作上都有不同成就,但 宋瓷被一致认为代表了中国瓷器艺术在美 学上的最高境界。
宋瓷这种温润、含蓄、自然的美极为符合 文人推崇的清净、淡泊、雅致之审美境界。
几乎在同一时期,有关器物的美学评价,已经伴随着中国哲学思想出 现了。在中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先秦时期,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奠基者 的观点,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对日用器物的审美观念。
以儒道释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器物的制作和设计强调了功能美 的观点,即器物以实用为美。反对损害器物功用的多余装饰,以素朴 作为美的最高境界,但同样反映了他们在生活中对自然朴素之美的追 求。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

一
、
相 关 课 程 背 景 介 绍
虽 然 这 些 教 材 与教 学 都 在 寻 求 转变 与 突 破 ,希 望 与 艺 术 设 计联 系更 加 紧 密 ,且 教 学 的根 本 目的 是 启 发 学 生 运 用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能 力 ,但 实 际 问题 依 然 存 在 。第 一 ,教 学 模 式 基 本 沿 用 过 去 的 方 式 ,教 学 内 容 相 对 枯 燥 ,教 学 方法 以教 师理 论 授 课 为 主 ,学 生 还 是 被 动 的 学 习 。第 二 ,教 学 内容 不 论 是 以 朝 代 划 分 还 是 以 艺 术形 式 划 分 ,由于 受 到教 学 时 间 的 限 制
南京 艺 术 学 院 工 业 设计 学 院 针 对 本 学 院 的教 学 特 点 与 专 业 方 向 ,开设 的是 中 国传 统 器 具 设 计 研
让 学 生 领 悟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与 现 代 设 计 之 间 的关 系 , 便 无 法 在 真 正 在 设 计 中体 现 出 来 。
术 设 计 院 校 的 理论 必修 科 目。该 课 程 的 目的 是 让学
生 了 解 中 国 古 代 美术 发 展 的 脉 络 ,各 个 艺 术 流 派 、 画 家 及 作 品 状 况 ,培 养 学生 对 不 同风 格 作 品 的 鉴 赏 能 力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高 学 生 的 艺 术 素 养 。 中国 工 艺 美 术 史 也 是 曾 经 很 多 学 校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的 必 修
中 国传 统器 具 设计 研 究 课 程设 置 与教 学 方法探 析
徐博文( 南京艺术学院 工 业设计 学院,江苏 南 京 2 1 0 0 1 3 )
[ 摘 要] Ⅸ 中国传 统器具 设计研 究》课程 为研 究型理论 课程 ,通过 理论 讲授 、器具 分类 、个案研 究 、现代启 迪等 多维视 角,指
中国风格产品设计(茶具设计)[优质PPT]
![中国风格产品设计(茶具设计)[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35c5bfb9d528ea81c779bc.png)
壶身状如蛋形,壶身过渡圆畅,挺括有力。壶身色泽亮丽,光润可人
原矿老紫泥,全手工制作,小中见大,气度很好,工艺工整细腻
将荷花、莲 藕、青蛙集 为一体,栩 栩如生,制 作精巧,色 泽温顺,极 具强烈的生 活气息
紫砂朱泥手拉呸壶成型法打破了自古的传统多重镶接 成型法,使壶的成型避免了传统成型法留下的接头线和 模型接头线。特别是在壶深进行了手工工艺浮雕刻技, 使整个壶分成雕刻充满立体感、层次感。壶身结合传统 刀法透雕将山明水秀、瑞鸟祥兽,展现生机,重现生命 ,再创壶艺之美。是各界壶友竞相追捧,收藏与厚爱。
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 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 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 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 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 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 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 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 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 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 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中国风格产品设计
——茶具设计
目录
• 一、设计元素——敦煌壁画 • 二、敦煌壁画在设计中的符号表现 • 三、产品市场调查 • 四、国内外同类产品资料 • 五、茶具的发展历史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在设计中的符号表现
• 第四届中国珠宝首饰 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作品名称:飞天作品说明: 此作品的灵感来自敦煌壁画, 婉延的丝带,如同飘动的裙 摆,上升后形成仙女的手臂, 直奔天际。
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案例

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案例
中国古代工艺技术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传统的工艺技术。
巧夺天工的技艺,造出无与伦比的器物,每一件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的大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工艺史上,那些“逆天”的设计。
蕴含“黑科技”的银器:香囊
这个“香囊”不是常见的织物香囊,而是古代熏香的器具。
唐代上层喜用香囊,相传杨贵妃被赐死之时身上还佩戴着这种香囊,所以今天我们所见多为唐代银器。
这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这种香囊通体镂空花纹,分上下半球,可以开合。
而最玄妙之处在于: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内部的焚香盂始终水平,使香灰、香火不撒落外漏。
这就是陀螺仪原理,近代被用于航海、航空等领域。
香薰的内部构造说明陀螺仪原理的使用,早在唐代已被我国工匠所掌握。
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语言、哲学、艺术等众多元素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的文化传承和积淀。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
生活中。
在创意产品设计方面,也可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下面我将介绍三种基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1.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手机壳
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设计一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机壳,不仅能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还能展现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手机壳可以
选择传统文化图案、字体、色彩等进行设计,如中国传统花鸟画、汉字、青花瓷等,使手
机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让使用者在使用手机的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茶具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一款以中国茶文
化为主题的茶具,既能让人们喝到好茶,又能了解到茶文化的精髓。
茶具可以选择传统的
紫砂壶、白瓷杯等,通过对茶具的造型、纹样进行改良和创新,增加其美观性和实用性。
茶盘、茶托等辅助器具也可以进行创意设计,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家居用品
家居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设计一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家居
用品,可以让人们在家中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设计一款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
挂历,每天翻开一页,都能看到不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增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还可以设计中国风格的窗帘、地毯、摆件等,使家居空间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ppt

具是过去时代生活方式下的产物,
有着当时代生活观念的记载。 比如,在《庄子外篇· 天地第十二》里有一故事,
是说: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 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
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
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昂而视之曰;“奈 何?”曰:“凿木为机,后重
生活方式的器具,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十 分有诱惑的思路。
斑鸠杖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形象 而得名。鸠鸟是一种敬老尊老的象征
物,它是古代朝廷授予70岁以上老人
的一种权利性凭据。在《王杖诏书令》 中涉及到同情关怀“耆老”,给高龄 者“赐王杖”,在杖头上饰鸠鸟,以 方便大家远远望见之,因此鸠杖是重 要的凭证和地位的标志。从汉代诏令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代特别优待 老年人,鸠杖作为老年人出门的辅助
的科技理性的工艺美术运动理论何其相似,都认为脱 离了人的天性思想和手工创造的机器工业生产是不能 有出路的,只有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从大自然中汲 取营养,才能将人类传统的造物美学发扬光大。
龙 骨 水 车
香 薰 球
香薰球是我国古代用来熏香衣
被等物的奇巧器具,其特点是利用 内部通信圆环活轴机构,使球体内
算盘——拨击乐器
算盘的设计特点: 以简单的造型方式和结
构方式,满足了复杂的计算 要求,材料加工成型方便,
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成为普
通人的普及计算工具。 一只手便能完成全部操作。整个造型符合手的
“控制”范围,排列方式符合手指的运行方式,使
得操作者计算时手指运行自如,没有障碍。在熟练 使用的过程中富有音乐节奏感的拨击声声悦耳。
人们利用这些形态材质结构及作用各异的器具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或采摘或捕捞或重新制作创造了无数的社会财富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科技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对老器物的研究需求深度拓展尤其需要从学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两个向度来探索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的真谛进而探讨可供借鉴的设计源泉
冰鉴·茶几冰箱——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启迪现代产品创新研发

艺术探讨冰鉴·茶几冰箱——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启迪现代产品创新研发王玉雪(南京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0)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进程中,作为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大国,想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强国,自然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前进方式。
现如今,创新驱动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发展属于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设计研发的路径很多,从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汲取智慧,启迪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研发也是其中的一条实现路径。
一、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国内对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有着诸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晓佑教授编撰的《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江苏省壁画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王琥教授编写的《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技术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顺天造物: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武汉理工大学杨先艺教授著的《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想导论》等,这些著作都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及造物设计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总结出的优秀成果,也是设计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国美学、中华精神的体现。
这些研究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转化、延伸与创新,向读者展现出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当代设计价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国内这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诸多与此相关的设计展览、设计比赛相继举办,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与繁盛。
中国古代人民拥有丰富的造物智慧,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经验,创造出大量符合当时人们生活习惯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物品中包含的造物智慧,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也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重新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智慧,从中寻找出当代中国设计创造的新方法,并符合当前网络信息化、数字智能化的国际大环境,我们需要与世界融合,以中国设计的“先进性姿态”来重新树立中国设计的国际形象,为全人类的高品质生活贡献中国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生活方式的器具,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十 分有诱惑的思路。
斑鸠杖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形象 而得名。鸠鸟是一种敬老尊老的象征
物,它是古代朝廷授予70岁以上老人
的一种权利性凭据。在《王杖诏书令》 中涉及到同情关怀“耆老”,给高龄 者“赐王杖”,在杖头上饰鸠鸟,以 方便大家远远望见之,因此鸠杖是重 要的凭证和地位的标志。从汉代诏令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代特别优待 老年人,鸠杖作为老年人出门的辅助
正在失去的历史,
使我们忘却了过去生活 的环境,自然对过去生 活中使用的器具也渐渐 变得陌生。在数千年传
统社会里,我们的先辈
在各个生产领域创造了 十分丰富的手工艺,尤
其是众多的各行各业的
手工艺匠们,他们用自
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并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专门 器具,如农民之锄、木工之锯、铁匠之锤, 以及采用风力、水 力、畜力作动力的半机 械劳作器具,等等。人们利用这些形态、材
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
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 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
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
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 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 贡瞒然,俯而不对。
槔
故事里面所说“用力甚寡而 见功多”,这是子贡对机械的 最早的定义,细品其味。又何 尝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设计定 义。 当然,我们更可以说庄子 讲的这则故事是我国古代哲学 “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典 型体现。说明庄子担心人类会 失去感性天性而沦为机械的附 庸,这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 莫里斯蔑视和反对机械生产的 科技理性
的科技理性的工艺美术运动理论何其相似,都认为脱 离了人的天性思想和手工创造的机器工业生产是不能 有出路的,只有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从大自然中汲 取营养,才能将人类传统的造物美学发扬光大。
龙 骨 水 车
香 薰 球
香薰球是我国古代用来熏香衣
被等物的奇巧器具,其特点是利用 内部通信圆环活轴机构,使球体内
部的焚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香薰球呈圆球形,以中 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 个半球,即球盖和球身。
香 薰 球
球盖和球身之间以子 母扣相互扣合。在径向一 侧以活轴相连接,另一侧 以钩链相勾合,可开启。
球身内部装设有内外两个
同心机环宇焚香孟之间成 直角以铆钉相互衔接支撑,
外持平环与球身内壁也以
铆钉连接。
算盘——拨击乐器
既然算盘拨击声音十分好听,为什么我们 不能汲取这个特点制作一种“拨击乐器”呢?
击鼓可以成乐,敲板可以成乐,拨击也一定能
成乐。在这一概念启迪下,设计了“电子拨击 乐器”。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 学院通过以上设计研究的案 例,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 是一个设计大国,在中国五 千年灿烂历程中隐藏着巨大 的创造性和智慧,这就是历 史。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设 计文化,现代人需要认真地 研究和总结,并使之成为启 迪现代设计的一种创新方法, 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的设计源泉。 有关中国传统“器具”、“器 物”抑或“器用”方面的研究,国 内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由南
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传统器具研究
组进行的《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 究》,在这方面取得了研究成绩。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提出了三点
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一,以现代设计的方式来 剖析中国传统器具,研究的视角独 特而新颖。 其二,围绕“设计”二字做 文章,研究的方法和编写体例,让 人有着耳目一新之感。 其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
种现代社会中的技术,我国在汉
代就开始出现,并在唐代达到完 善。
折扇是传统的生
风招凉、遮阳祛暑的
工具,同时也是文人 雅士的赏玩之物。折
扇是用竹木或象牙做
扇骨、韧纸或凌绢做 扇面的扇子,用时须
人体散热的方式
主要有皮肤的热对流、
热辐射、热传导以及 蒸发,与扇风相关的
撒开,成半圆形,聚
头散尾。
是热对流和蒸发散热。
质结构及作用各异的器具对自然物进行加
工,或采摘、或捕捞、或重新制作,创造了 无数的社会财富,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也对世界科技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
对“老器物”的研究需求深度 拓展,尤其需要从学术理论与实际 操作的两个向度来探索中国传统器
具设计的真谛,进而探讨可供借鉴
竹 简
器具的产生源于人 对其功能的需要,功能始 终是人造物的根本,研究 器具的功能是研究其在什 么样的社会背景、生产力 的条件下,人类产生了对 这一功能的需求,又是通 过怎样的方式得以实现的, 这一功能实现后对人的生 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竹简式键盘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是一种文 化的传承,其中所隐含的中国智慧 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中国传统器
小小折扇所显 示出来的文化性与 功能性的结合,体 积最小且十分便利 的纳凉器具,极显 古人的创造智慧。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对现代创新设计的启迪价值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中所隐含
的中国智慧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需要我们重新激活中 国传统设计中的智慧,激活中国造物文化自身内在的修
复机制,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出符合现代中国人
对流散热是指通过 同皮肤接触的空气流动
将肌体热量传给外界,
扇风可以加快这种流通。 蒸发散热是指人体热量
通过体表水份(以汗为
主)的蒸发来散失体热, 扇风也可以加快水份的
蒸发。
折扇开合自 如,便于携带且 便于手持,且材 料生态,材料生 态,装饰性强, 扇面还可承载各 种文化信息,展 开方式富于“显 露性”的变化, 十分优雅。
及时得到救助。
算盘——拨击乐器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它是我国古代
人民的科学发明,有着悠远的历史,它从古代最 早的计算工具算筹演变而来,宋元时期已见算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的记载,直至明代算盘被广泛使用,并逐渐
替代其他计算工具,成为计算的主要工具。
算盘——拨击乐器
算盘是由框、梁、档、珠 四部分组成,其结构长方形, 四周为木框,框内上下穿圆孔 以固定13根竹档,每根竹档穿 7粒算珠,中间一根横梁把算 盘分成两栏,上栏2粒算珠, 又称上珠,下栏5粒算珠,又 称下珠,上栏每珠当五,下栏 每珠当一。
工具,成为一个具有尊老的 传统观念和助弱的道德意义 的器具。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 统美德,特别是在中国进入 老年化社会以后,如何关爱 老人,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是每一个设计者应该用心的 问题。据此设计了这一款
“多功能电子手杖”。
该杖取“为了我们 的父母”这一主题,集 现代报警器、手机、数 码相机、亲人直拨电话、 收音机、病状查询、急 救药瓶、手电筒等功能 与手杖组合一体,当老 人外出时,能够自娱自 乐,当出现危险时能够
香 薰 球
上下半球合拢后,可利用同心 机环造成的机械平衡,再加上焚 香盂自身的重量,使球体无论怎 样转动,焚香盂始终能够保持水 平状态。香薰球设计的最大的特 点是现代力学上所称的“常平架 技术”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这
种现代社会中的技术,我国在汉
代就开始出现,并在唐代达到完 善。
香 薰 球
上下半球合拢后,可利用同心 机环造成的机械平衡,再加上焚 香盂自身的重量,使球体无论怎 样转动,焚香盂始终能够保持水 平状态。香薰球设计的最大的特 点是现代力学上所称的“常平架 技术”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这
算盘——拨击乐器
算盘的设计特点: 以简单的造型方式和结
构方式,满足了复杂的计算 要求,材料加工成型方便,
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成为普
通人的普及计算工具。 一只手便能完成全部操作。整个造型符合手的
“控制”范围,排列方式符合手指的运行方式,使
得操作者计算时手指运行自如,没有障碍。在熟练 使用的过程中富有音乐节奏感的拨击声声悦耳。
药 碾
选择既考虑面,又突出重点和研
究——生活和生产器具。
现代收音机
传统器具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是其典型特征。中国 传统器具的审美特征,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一,权贵雅士赏玩的“雅
器”。 二,用于现实生活的实用器
具,尤其是民间的生活器具。
传统器具是反映中国传统设计极 为“真实”的面目,它体现的是人对自 然的真实状态,其中鲜有华丽的修饰与 做作的雕琢,甚至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 想的最佳诠释,“寓大装饰于无装饰” 的朴素简约的设计理念在这里有独特的 表达。
具是过去时代生活方式下的产物,
有着当时代生活观念的记载。 比如,在《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里有一故
事,是说: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 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
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
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昂而视之曰;“奈 何?”曰:“凿木为机,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