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收稿日期:2009Ο09Ο22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JDR2006A05);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创作团队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王强(1967-),男,江苏高邮人,博士,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王强

(江苏大学,镇江212013)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灯具主题性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的设计观进行梳理,寻找对当代设计有借鉴与启示意义的传统设计思想,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灯具造型设计特征、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古代器物设计制器尚象的造型设计特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器以载道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古代灯具;造型特征;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9)11-0152-03

Design Concep t of t he Ancient Chinese L a mps

W A N G Qi a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me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s ,sorts out the design concept of

ancient China ,and looks for the traditional design that can inspiringly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 2rary design.On the perspective of artistic design ,analyses the design feature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s.It then arrives at the vivid design features ,as the system browser design still features the ,people 2oriented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containing Tao in wares.

Key words :ancient lamp s ;form feature ;design concept

在长达数千年的艺术设计史中,中国古代的器物无疑成为了某些特定观念的承载物,设计作为一个造物的过程,包含了许多的观念与信息。对中国古代器物进行设计艺术学的研究为总结中国古代器物的设计思想及设计理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代的灯具作为众多器物的一个种类,其自身拥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及完整的发展脉络,丰富的出土及其他遗存的实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其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理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证,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各时期造型特征、装饰风格、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制度与生活风俗。中国古代灯具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虽然伴随电光源的出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却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演变的具体进程,其包含的设计思想对我们现代的艺术设计仍然有许多借鉴与启发。

1 中国古代灯具造型设计的特征

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发展及重大发明都离不开自然界对人类的启迪。“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是设计造型的优秀原型,在人类的造物史和艺术史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原始初民的造物设计就把自然作为各种形态和造型的主要依

据[1]。”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创造性的制造了各种简单的工具,增强了自身的生存本领。中国古代设计的自然观影响着所有的设计活动,“制器尚象”体现了我国古代独特的造型设计特征。“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2]。”“朴散则为器[3]。”老子认为器是由人选择物质材料,经过加工工艺制作成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器具。《易经》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4]。“象”就是现象,“形”就是形状。现象可以看做动态的过程,形状可以看成静态的结果。所谓“见”乃谓之“象”,即观察天地时看见的天地万物之形象,形于外的形在“地”称之为“形”,在“天”才能称之为“象”,“象”主要指天象,天体的现象和变化的征兆,反映在古代灯具设计中就是普遍出现在灯具造型中的几何形及几何装饰纹样。如早期几何形态造型的灯及其圆、涡纹等的装饰纹样。“形”,《说文》解释为:形,象形也,指各种自然万物的形态。“形”作名词时,指形制、形状、造型等某一类具体的器物;作动词时,指器物设计的活动与过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准确地表达了先人造物取象的标准,将道法自然作为设计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自然观。“形”反映在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上表现为各种写实造型设计,如植物形灯、动物形灯、人物形灯及器皿形灯都是由模拟物各部分组成的形态。模拟不仅仅是对自然的

2

51包装工程 PAC KA GIN G EN GIN EERIN G Vol.30No.112009.11

摹仿,其中还包括对自然造物和对现存传统造物的摹仿。这种摹仿意味着人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基于这种创造性,我国古代的设计才能不断的发展和改良,形成具有强烈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设计。制器尚象是人们从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环境发生的异常变化来取象,再现摹仿物的形态,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记忆与理解并在大脑中重新组合后的再现,带着人们的幻想和想像的成分。我们可以根据“象”与“形”的内含将中国古代灯具的设计分为写实性设计与写意性设计。

1.1 由功能到形态的写实性仿生灯具设计

写实性灯具设计是从灯具照明的功能性出发来研究摹仿对象结构形态,进行灯具设计。这种过程并非指对某一物件的简单复制,而是包含了设计者对于物的理解,其经验、宗教信仰、文化水平、艺术感受等多方面因素。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的战国时期的象形铜灯,准确地再现了大象的形态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的应物象形设计特色,既适应灯具设计结构要求,又体现了灯具的实用功能。该灯的出现,从制器观象的造型特图1 战国时期的象形铜灯

Fig.1Brass lamp with an elephant 2like

for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征来分析,说明在这一地区曾经出现过大象。该灯具的形态较小,神态十分传神,不仅可作为一个实用器具,其优美的造型也给人们带来

了美的视觉享受,见图1。

1.2 由形态到功能的意象性灯具设计

意象性灯具设计从形态出发研究其抽象功能。意象指意义的形象化。王弼《易略例?明象篇》中,“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4]。”中国古代的设计虽然重视写实性,同时也十分重视意象性,认为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即精、气、神的体现,必由此处之象图2 树形铜灯

Fig.2Picture of tree 2shaped cuprum lamp

传达彼处之意。意象性设计以形写神,表达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平山中山国一号墓出土的树形铜灯

[6]

见图2,繁茂的大树,

为纵向垂直造型。该形制的灯具反映出中国古人已掌握了力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灯具平衡性的设计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该多枝灯的取象为取其形象的意向性设计。对于该灯具的设计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其艺术魅力以及设计价值都来源于造型

中意象性运用的合理性。

纵观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考古发掘及其他遗存的各灯具中,无论是植物形灯、器皿形灯、动物形灯还是人物形灯,很大一部分灯具设计均可算得上仿生形态的设计。其造型特征几乎都能从自然万物中找到设计原型,符合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规律,这种规律准确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制器尚象的造型设计特征。

2 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荀子在论证人与物的两者关系时,强调人与物关系中的自主意识,提出了“重己役物”的思想,强调任何技艺都是以人为主体。器物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器物的造型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功能。孔子在论及这一关系时,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求人们在造物及造物过程中充分考虑物的内容与形式的价值取向,考虑人们的精神感受。重己役物与文质彬彬是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

2.1 重己役物思想在灯具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造物的过程始终离不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法则。《荀子?王制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4]。”

荀子把天下万物分为4大类:无生命的水火、有生命而无识知的草木、有生命也有识知的禽兽和不仅有生有知且更是有义的人类。“义”是指遵循一定伦理原则的行为规范。在荀子看来,这是人类与其他万物,特别是动物(禽兽)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其表现为传统造物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重己役物的思想,也就是强调人在设计和使用产品时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控制人们的造物活动。这在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中有很多很好的案例。南京博物院藏错银牛形铜灯,灯盏承接在凸起于牛背正中的圆形座基上,灯盏和上部穹窿形圆盖之间有带菱形镂孔的挡风板,根据人们的需要开口可大可小,亮度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灯盘的转动能够改变照明的方向。上部穹窿形圆盖中央伸出弧形烟道,与牛首顶部相接,中空的牛腹可存水,灯点燃时产生的烟灰通过烟道便进入牛腹溶于水中,减少烟的污染。图3 错银牛形铜灯

Fig.3Picture of cattle 2shaped

silver 2complex lamp

这是汉代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设计中,灯的各部分都可以拆卸,将烟管上节设计成插入式的子母口

方式,使整个灯具上部与下部都比较便于清洗,中空的灯腹也能较为便捷的清理,见图3。这类灯具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3

51王强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的设计理念。两汉时期取象于牛形的灯具较多,反映了牛在农业社会时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牛的喜爱与重视。

2.2 文质彬彬思想在灯具设计中的运用

文质彬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理解,“文”指文饰、装饰,“质”指实质、朴实,包含了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质朴与文饰等方面。“文”与“质”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准则。灯具设计中内容和形式、功能与装饰和谐统一的设计不乏许多经典的案例。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出土的耳杯形灯[7],耳杯形上的铜盖一半可以揭开,十分灵活,内有竹签。该灯具在使用时将灯盘打开,不使用时将灯盘合起来图4 耳杯形灯

Fig.4Picture of ear 2shaped lamp

是一件完整的装饰品,盖和耳上均刻有三角纹花边及龙纹,将灯具点缀得十分协调,盖的前端有“子孙吉”3篆字,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见图4。

3 中国古代灯具体现的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极其丰富,其中“器以载道”的设计思想成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关于器与道关系的源头。“器以载道”体现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语义价值观,是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的灵魂与精神。《易?系辞上》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而下者谓之器”[4]

。“器物”不仅以形体现古人对形式美的认

识,还通过“器”传递“道”,从而突破了“器物”的普遍物质意义。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8]。”戴震认为,“形”指“形质”,指设计还处于构思、想象的“意象”;“器”是一个“具象”的物,指设计计划已经形成“形质”;“道”指器物所承载的设计思想及器物本身所包含的文化语义,是抽象的。“形”是形制与结构,具有物质性,是外在的、具象的;“器”强调的是器物的使用功能,具有实用性,是内在的、功能的;“道”是隐喻的、意象的,三者是构成器物设计的

3大要素,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设计系统。满城陵山中山靖王

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风鸟朱雀灯,见图5,重庆涪陵西汉墓中出土犀牛铜灯等,见图6,都取象于动物。在商周时期,动物造型早就广泛地运用于青铜器物中,精良的制作给人感觉十分威严、庄重、充满了神秘感,但战国以后的这些青铜灯具却给人以灵动、优美、活泼的感觉,这些题材的灯具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可作为实用的器具,又可作为室内装饰品,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由此,我们可以说,器以载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设计思想,

体现了中

图5 风鸟朱雀灯

图6 犀牛铜灯

Fig.5Picture of Suzaku 2

shaped lamp

Fig.6Picture of Rhino 2shaped lamp

国传统设计文化语义价值观。

4 结语

本文力求通过对中国古代灯具展开的设计学意义研究,揭示出古代灯具创造、制作、引进、改良、应用、完善等诸环节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优秀的设计思想。对中国古代灯具的主题性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的设计进行一个梳理,从中总结出制器尚象的造型设计特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及其所体现的器以载道的设计思想,这些传统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有一定借鉴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 老子?第十一章[M ].扬州:广陵书局,2004.[3] 老子?第十八章[M ].扬州:广陵书局,2004.

[4] 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唐]疏.周易注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7.

[5] 王弼.老子道德经上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郭灿江.光明使者———灯具[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

[J ].考古,1966,(3):138-144.

[8]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51包装工程 PAC KA GIN G EN GIN EERIN G Vol.30No.112009.11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收稿日期:2009Ο09Ο22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JDR2006A05);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创作团队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王强(1967-),男,江苏高邮人,博士,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王强 (江苏大学,镇江212013)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灯具主题性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的设计观进行梳理,寻找对当代设计有借鉴与启示意义的传统设计思想,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灯具造型设计特征、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古代器物设计制器尚象的造型设计特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器以载道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古代灯具;造型特征;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9)11-0152-03 Design Concep t of t he Ancient Chinese L a mps W A N G Qi a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me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s ,sorts out the design concept of ancient China ,and looks for the traditional design that can inspiringly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 2rary design.On the perspective of artistic design ,analyses the design feature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s.It then arrives at the vivid design features ,as the system browser design still features the ,people 2oriented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containing Tao in wares. Key words :ancient lamp s ;form feature ;design concept 在长达数千年的艺术设计史中,中国古代的器物无疑成为了某些特定观念的承载物,设计作为一个造物的过程,包含了许多的观念与信息。对中国古代器物进行设计艺术学的研究为总结中国古代器物的设计思想及设计理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代的灯具作为众多器物的一个种类,其自身拥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及完整的发展脉络,丰富的出土及其他遗存的实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其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理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证,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各时期造型特征、装饰风格、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制度与生活风俗。中国古代灯具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虽然伴随电光源的出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却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演变的具体进程,其包含的设计思想对我们现代的艺术设计仍然有许多借鉴与启发。 1 中国古代灯具造型设计的特征 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发展及重大发明都离不开自然界对人类的启迪。“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是设计造型的优秀原型,在人类的造物史和艺术史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原始初民的造物设计就把自然作为各种形态和造型的主要依 据[1]。”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创造性的制造了各种简单的工具,增强了自身的生存本领。中国古代设计的自然观影响着所有的设计活动,“制器尚象”体现了我国古代独特的造型设计特征。“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2]。”“朴散则为器[3]。”老子认为器是由人选择物质材料,经过加工工艺制作成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器具。《易经》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4]。“象”就是现象,“形”就是形状。现象可以看做动态的过程,形状可以看成静态的结果。所谓“见”乃谓之“象”,即观察天地时看见的天地万物之形象,形于外的形在“地”称之为“形”,在“天”才能称之为“象”,“象”主要指天象,天体的现象和变化的征兆,反映在古代灯具设计中就是普遍出现在灯具造型中的几何形及几何装饰纹样。如早期几何形态造型的灯及其圆、涡纹等的装饰纹样。“形”,《说文》解释为:形,象形也,指各种自然万物的形态。“形”作名词时,指形制、形状、造型等某一类具体的器物;作动词时,指器物设计的活动与过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准确地表达了先人造物取象的标准,将道法自然作为设计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自然观。“形”反映在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上表现为各种写实造型设计,如植物形灯、动物形灯、人物形灯及器皿形灯都是由模拟物各部分组成的形态。模拟不仅仅是对自然的 2 51包装工程 PAC KA GIN G EN GIN EERIN G Vol.30No.112009.11

中国式居住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中国式居住· 八大中式宅院赏析 引言丨故乡的眷恋不管是藏匿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还是散落于苏杭街巷的粉墙黛瓦,总有一方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是游子心中神秘且无法割舍的存在,而记忆里的生活点滴,便是我们心灵的栖居之地和情感的寄宿之所。 回溯丨此处心安是吾乡人们常说,每一缕炊烟背后,都是游子剪不断的离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想回到孩童时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在青草芬芳的小河桥边,细雨滴答的青石板路上,找回心中那份怅然若失的力量和情感。我们满怀欣喜,回到家乡。儿时的小桥流水却早已不知了去向,昔日的青砖小瓦马头墙,也早已变成了华丽复古的西式洋房。日益西化的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经济的腾飞和城市面貌的多元,却依然难掩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与缺失。 我们不禁自问,那些丢失已久的传统文化自信,又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安吉桃花源」作为中国式居住系列作品的伊始,设计以具有禅意的、略带野逸的中式园林为整体基调,用相对现代简约的语汇,传达中国传统建筑的气质神韵,通过现代化的建造技艺,实现了功能与审美间的创造性突破; 「苏州桃花源」我们基于对苏州传统街道布局、水巷组织和庭院营造的研究,在园区的组织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吸取老城肌理,以小尺度的体量空间,谦逊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展现隐于都市的大儒风范;两

棵迎客松苍劲翠绿,与一镜池水相互映衬。 造境取法古建礼制,古人空明澄澈的境界追求不言而喻。穿过迎宾厅,移步园林内,一派白墙黛檐错落有致,万千气象徐徐舒展。树取一枝,石取一角,一石一木,山川精华所致。这一次悄无声息的桃花源, 毫无疑问让世界醉倒在中国文化之美的意境里。「杭州云栖玫瑰园中式大宅」我们恢复了以内院为核心的传统居住建筑实质,重拾了对原有场地精神的关怀,再现了经典的中国传统园林,希望营造静谧 天地之间的世外桃源,满足用户闲云野鹤的居住情怀;空间主序列是按传统四合院以轴线为引导,一进进的院落:前庭—门厅—中庭—家庭室—主花园,前庭紧凑低调,中庭尺度适宜,把尽可能多的用地留给主花园。「杭州元福里」我们通过与老照片的对比研究,完整保存了明清“坊巷制”架构,以原生态自发生长形成的“低层高密度”城市肌理,再现传统街区的空间记忆,将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在闹市中心得到延续;「杭州江南里」我们基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群组聚落” 的认知,首次将“传统街巷与江南园林”的传统设计精髓,运用于总图设计中,以进退错落的街巷关系和曲折幽深的庭院格局,展现大隐于市的精致城市园林;江南里地处百多年前的洋关,一脉武林,市肆繁错,是典型的城市宅院。相比云栖玫瑰园富于戏剧性的飞檐,江南里的建筑要内敛得多。一共76 户中国院子,歇山顶结合悬山顶,粉墙黛瓦,朱栏小楼。「杭州桃李春风」作为小镇文化的发源,我们将中产阶级对“中国式居住”的向往,装进了83 方

《设计美学》课程试题纲要

《设计美学》课程试题纲要 一、名词解释 1、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P12 2、结构: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成为结构。 P14 3、结构的层次性:是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的不同,它的结构可能包含零件、组件、部件等不同隶属程度的组合关系。 P15 4、结构的有序性:是指产品的结构要使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组合。 P15 5、结构的稳定性:是指无论处于静态或者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互相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状态。 P15 6、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对人发挥的效用。P17 7、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P18 8、知觉: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P18 9、良好图形:是指它的构成成分可以沿着已经确立的方向连续下去,或者导致整体的对称或平衡,或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紧密而完整的图形以及形成在一个共同方向上的运动. P25 10、同形论: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欧诺个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 P26 11、技巧:动作娴熟,全然合于韵律和节奏。 P35 12、产品技术:是指产品以结构方式和技术原理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功能目的。 P38 13、生产技术:是指如何把产品生产制作出来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P39 14、完形质:由只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 P46 15、技术规定性:物质产品生产所依据的制作要求。 P39 16、形式自由度:产品形式在设计创造中的变化范围。 P39 17、意境:由产品实体俞孔坚、形象与意义作用于人所产生的精神境界。 P43 18、功能: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P47 19、需要:作为人的属性,反应了人的生存对外界的依赖性。 P47 20、价值:是事物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P66 21、审美态度:是审美需要引发的,从而使人沉浸在一种物我交融、浮想联翩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 流,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绘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确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备受设计 师们青睐。 申奥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识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 合的艺术魅力。 1、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 “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标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用行书写就的“龙”字,狂舞欢腾的龙身极具阳刚之美,也彰示了龙的传人从 “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说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以造型及 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 2、篆刻在设计中的运用 篆刻是中国所独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其朱文、封泥等不同的外在形

04026设计美学第六章《风格变迁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六章风格变迁论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风格的形成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特点对产品或建筑风格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三、对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研究形成了哪些范畴? 四、为什么说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 五、怎样认识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中的不同风格特征? 课后题参考答案: 一、答:产品设计也像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这是产品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当一种类型的产品构成一定的审美形象时,它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他正便升华为一种风格。风格是设计文化中高层次的问题,构成设计美学中一个特有的范畴。 产品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 二、答:设计是通过文化对自然物的改造和重组,它具有文化整合的性质,因此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民族和地域,设计的风格必然出现迥异、时代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特征。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必然通过设计风格表现出来,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见证。 三、答:(1)虚与实,把握造型审美特征; (2)巧与拙; (3)雅与俗,在器物设计中,俗是设计创作的源泉,雅是设计的一种参照和楷模; (4)浓与淡,艺术形式特征。

四、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成功的设计将以它特有的装饰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以艺术美和功能美的享受。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格和产品风格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它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特征。 五、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产品风格的形成是从19世纪末现代桥梁设计和建筑设计开始的,20世纪中这种风格的变迁经历了对传统形式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一次螺旋上升过程。以产品设计语义学为导向的后现代设计,又是对功能主义的一次否定,它促使现代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现代设计中仍然存在历史主义风格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功能造型的实用性与审美的统一,现代设计主义设计普遍称为“国际风格”。20世纪50年代对设计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是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引入。 后现代设计:随着后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设计师等个向大众趣味靠拢。美国建筑师文丘里针对对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提出了“少则令人生厌”,并以胶合板材料设计制作了仿古典家具。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以功能主义为中心。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我国的设计学研究已有60年历史,先从50年代的手工工艺生产的研究到80年代的传统设计的设计形式和设计教育的关注,90年代对设计消费、绿色设计的研究,到2000年开始重视设计理论、设计批判的研究设计创意产业、现代手工艺的研究,视乎又回到的原来的主体,但展现处的却是全新的概念模型。 设计艺术学研究特征 1研究的主体是实物而非存艺 2研究的方式是系统的而非经验 3研究的问题是实际的而非抽象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范围 1设计内部研究领域 (1)设计历史 (2)设计原理 (3)设计美学 (4)设计类型 (5)设计批判 (6)设计方法 (7)设计比较 (8)设计哲学 2设计外部研究领域 (1)设计社会学 (2)设计经济学 (3)设计管理学 (4)设计教育学 (5)设计消费学 (6)设计人类学 (7)设计伦理学 (8)设计价值学 (9)设计文化学 (10)设计心里学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1)关于设计现象的一系列命题及理解 (2)命题间的逻辑性与设计艺术学研究哲学基础 (3)设计艺术学研究过程及结果与真实客观性的联系 (4)设计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不同范围及其应用 (6)理论方法的可验证性 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式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 (3)历史性研究 (4)实验性研究 (5)调查性研究 (6)田野考察 (7)逻辑论证

(8)个案与综合研究 研究前期的文献回顾包括各类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各种特定的技术和操作方法,研究后期的撰写论文是研究的最终形式, 方法的交叉和综合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目标 (1)对设计提供要意义的指导 (2)积累设计知识 (3)建构生活现实 (4)完善设计艺术学科结构 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一般长说的设计指的是物的形式方案的规划过程,是在规划之内的设计,其研究知识由命题性的元素来定义,策略、功能、结构、技巧、假设、含义、文献、测定、数据等,这一过程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 研究在对积累设计知识的作用 (1)该研究成果应对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2)该研究成果应该扩大现有文件 (3)完成后的研究成果要纳入该研究主题的成果链 (4)研究过程中构建起得生活现实 设计艺术研究过程 1研究的五个阶段 (1)确立研究题目 (2)拟定研究计划 (3)调研、考察、分析、 (4)实验、研究、结论、 (5)论文、报告、撰写 2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过程示例 (1)确立研究课题 例证《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饮食有:刀、勺、灶、锅、筷、碗、盆、罐等 (2)拟定研究计划 概述 结构 原理 材料 工艺 视觉 特点 延展 文献 参考 (3)调研考察 在博物馆 在实地考察实物制作 在图书馆、档案室 修改实验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二、现代广告招贴 招贴艺术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是一种传播商业和文化等信息的视觉媒体。由于其可复制性和传播性,因此和广告有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招贴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首先,招贴画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宣传画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 好的招贴要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就要求招贴具有精湛的构思。任何艺术,都不能说明一切,特别是像招贴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一以当十”。当然,至今也还有要求艺术叙述一切的观众,向招贴画提出对多幅画的要求,正象向雕塑提出连环画的要求,向快板提出多幕的要求一样不现实。“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艺术技巧的标志,特别是招贴艺术,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是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的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的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引言 美是什么?“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下,现代的设计美学也要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人也对现代设计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美学中对传统造型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搬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二、现代设计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设计美学的第二要义是“合理”。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没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三、传统美学观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美学,而现代设计美学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这些可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设计中体现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概括: 1、一目了然,简洁明确。广告设计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例如,构思上的“一以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切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在我国广告艺术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概括与变形。中国传统美学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 3、装饰与色彩。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主要是装饰色彩。由于招贴艺术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画画上所起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正是广告画面所刻意追求的。在招贴画上,常常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角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中国传统元素

信阳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 年月日

目录 【摘要】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装饰元素便是这源远流长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摘要】中国民族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融合传承借鉴室内设计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涵义和特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涵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 (一)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 (三)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的条件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完美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和设计思想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试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装饰元素便是这源远流长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装饰元素所蕴含的中国韵味,它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发挥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在精神需求方面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这使得设计者为了满足使用者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了“中国式的审美装饰艺术”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传统装饰元素作为室内设计中运用的符号,它传递着浓厚的中国气息与情感,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有关“中国风”式的建筑室内空间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融合;传承;借鉴;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产品设计 [版面的元素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产品设计[版面的元素设计] 读者在阅读报纸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信息。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部分读者在阅读报纸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样逐个版面逐篇文章地阅读,而是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报业的发展,以及满足受众对信息分类的要求,报纸的版面逐渐增多,虽然提供的信息增加了,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读者越来越难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因此,在报纸的编辑工作中,除了考虑把哪些信息提供给读者外,还要考虑如何把信息提供给读者的问题。怎样才能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寻找和接受信息,是现代报纸版面编辑和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头版 头版可以说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地段”,在每一期报纸中,它扮演的角色是要展示报纸的一贯风格和当期的主要内容。许多报纸在规划它的头版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头条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当然,头条新闻的重要性是不用说的,但是事实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导读、照片的运用、标题的字号和位置等,使受众可以快速便捷地通过头版上的导读找到内页中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许多报纸都开始大量地在头版上运用大照片策略来使得它们的头版变得更“视觉化”,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把这一策略扩展到了报纸的其他版面。

无论是读者在选择报纸或者要进行阅读的时候,头版上都有一些要素是被他们所关注的。而版面编辑总是假设读者在拿到报纸后的阅读顺序是:开始于版面的左上方,然后以圆形的轨迹读完报纸。事实上读者是绝对不会有一种事先决定了的读报顺序,他们总会对报纸全版进行“扫描”,这时,他们的目光焦点总是先落在某一些内容上。 假设在整个报纸的版面上,只有一张照片,无论这张照片有多小,无论它处在版面的什么位置,读者总会第一个注意到它,这样,我们就可以称这张照片为版面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并不一定是一张照片,只要是读者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集中注意它上面的那些元素,都可以称其为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可以是下面这些元素中的任意一种:照片,照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果形成视觉中心的元素。标题,在没有照片的版面上,一个粗黑的大标题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也能成为一个视觉中心。另外,如果一个标题拟得出色,可以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这样的标题也能成为视觉中心。图文框,就是把一些相互联系的文章或者照片都放在一起,用封闭的或者半封闭的线框围起来。当一个版面上没有其他视觉中心的时候,图文框能很好地起到引起读者注意的作用。 在一个版面上,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元素是照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报纸采取大照片策略。同时,处于照片附近的标题也是很容易被注意的。所以,如果当天头版头条新闻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即需要大照片的渲染,又要用大标题的话,最好使两者的位置比较靠近,让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视觉中心。这样就能让读者知道头版上内容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以一定的顺序来阅读,而不是一下子被搞得眼花缭乱。 利用视觉中心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只是头版策略的第一步,如何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是编辑所要继续考虑的问题。如果头版上只有大照片大标题,的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这些很容易被注意并理解的信息往往只能吸引读者几十秒钟的注意。而且我们应当注意到,头版的视觉中心不论有多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也只能吸引一部分读者的注意。因为所有的读者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主要概念: 1.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5.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二问答题: 1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美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书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他在《体性》篇一开头便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附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里他首先说明,文艺创作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外观过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内外关系。 其次,这种内外关系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由此形成的作品风格。再者,他指出创作个性的构成因素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其中才和气是情性所铄,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与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 最后指出,作家的创作个性按照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的艺术规律,便形成了无限多样的不同艺术风格。 3文艺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定势》篇、《时序》篇分别阐述了什么风格理论? 答:《体性》篇阐述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即风格的主体因 素。《定势》篇提出了体势的概念,指出制约风格的外在因 素。 《时序》篇论述了时代风格的问题,说明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他那特定时代的风格特 征,这是因为作家的思想感情受时代的影响,而这种思想情感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为不同风格的作品。 4简答西晋时陆机在《文赋》中做过对不同文体风格特征的十种概括. 答:“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lei )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设计学专业推荐书目

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一、经典著作 [一年级] 《考工记注释》,张道一著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天工开物译注》(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设计艺术史论》,李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在民间》,张道一,廉晓春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美术长短录》,张道一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民俗与民间美术》,陈瑞林编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美术史》,王逊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艺术:让人成为人》,(美)加纳罗、阿特休勒著,舒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 《艺术形态学》,(俄)莫卡冈,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原始文化研究一一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陈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古代社会》,(美)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5428735.html,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安童齐铁军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 国传统元素的基本特征与内涵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国传统元素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概述,包括众多传统元素和世界传达设计,其次从将中国传统水墨元素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中国传统吉祥元素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进一步提高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设计;有效运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世界上的诸多文化种类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艺术设计领域。我国中大多数的设计者在发达国家设计者的思想作用下,具备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且对视觉传达设计内涵的掌握也更加深入,也就是已经充分意识到传统元素和视觉传达设计相互融合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艺术行业的发展,彰显出我国艺术创作的韵味与价值,因此怎样将中国传统元素科学的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作为每一个艺术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 中国传统元素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概述 1.1 中国传统元素 所谓的中国传统元素,就是指中国领域内与文化相关的一个珍宝财富,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题材、较为丰富的韵味、较为多样的形式以及较为悠久的历史,包括书法以及皮影等,这些都是其他种类的艺术不可以取而代之的。针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特殊的东方文化展现自身的伟大魅力,怎样掌掌握中国传统元素和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确保艺术设计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强化民族风格的创作,已经作为新时期下艺术设计者首要完成的任务,要想完成中国传统元素和艺术设计的融合,需要建立在理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进而将传统元素进行加工和处理,彰显出历史的发展特色。 1.2 视觉传达设计 所谓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指借助视觉领域内的某些符号传递多种信息的艺术设计,设计者作为信息传递的发送者,而传达的对象作为信息传递的接收者,这一个工程被称为视觉设计。针对视觉传达设计自身而言,其可以借助文字和图形结合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呈现,强化观赏者自身的视觉感。对于中国以往的视觉设计,设计者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文字与色彩,以排列传统元素为前提进行设计,进而体现出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中国居住美学——临水而居,择水而憩

中国居住美学——临水而居,择水而憩 古往今来的名人雅士,对水,无不都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择水而居则象征着一种尊贵的生活。 在居住美学中,水景也被赋予着极高的精神内涵。 水滨结庐,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追崇的理想生活,美丽的水景上晨起朝阳,暮落霞光,给生活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古人,将水的清澈透明与人的养性联系在一起,成了传统文化中最绝妙的一曲,无色无形,川流不息。 安静的人,想在水边有个院子,遇一人白首,择一人终老。一辈子,安稳而幸福。 这一生,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牵你的手,将爱融入生命,倾一世温柔,与你一起待霜染白发,陪你看细水长流。 豪情的人,喜欢“坐看河边云卷云舒,运筹帷幄天地间”。临河而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居住状态,推窗眺望河水悠悠,静看人世纷扰尘嚣,快哉! 面朝河水春暖花开,观江河上千舸万帆,进享繁华,退享自然。

在风水学中,依水而居,上风上水,是为吉祥之地。细究起来,水与水,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曲水有情,直水无情”,古人认为曲水是天赐之物,是罕见的美景。蜿蜒流转的河流,似乎也被造物者赋予了生命,向古人诉说自己数百年的积累。 执拗的古人,认为河流面对建筑向内弯曲,是一个吉象,如同人类对水的依赖,河流,此时像慈爱的母亲,环抱住宅。风水学里,这种位置,叫做“玉带环腰”。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祖先们一声对水的远古呼唤,从彼时的山洞里,传到今天。 如今尘世浮华,人享之物,千篇一律。如同钢铁丛林里的住宅楼,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似乎也逐渐妥协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古人乐水而居,择静而住,为求大环境的安宁。 而尝遍工业化生产出的乏味的今人,最想要的恐怕是那独有,而又似临水而居的内心安宁吧。

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借鉴多种艺术元素。传统与现代在设计中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中国传统元素所独有的审美元素,无疑对现代设计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影响作用,现在很多中国的设计都讲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样既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让设计有了新的一份灵感,中国传统元素中,中国画虚实相生的传神写意宗旨、黑白相照的精简用色、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和象征元素所体现的独特民族艺术精神等特点,对现代设计师的创作思维有着极大的影响一。 目录 一、引言 (1)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 (2) 1、以形制意传神而又有内涵 (2) 2、传统元素的影响 (3)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4) 1、中国民族精神在创意设计上的应用与传播 (4) 2、借古颂今 (5) 3、以古衬今超群出众 (5) 四、水墨名族的灵魂 (6) 1、水墨元素的产生和内涵 (6) 2、水墨的运用 (7) 五、汉字的传神 (8) 1、本身即是一种平面图形设计 (8) 2、平面图形设计与汉字构成学原理 (8) a.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8)

b.汉字是经过设计的图形 (8) 3、使汉字不断地深化 (8) 4、汉字的全能理解 (9) 六、结语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设计不断的推陈出新,现代的设计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了设计领域,加上广告的广泛传播,现代的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在现代设计中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说传统与现代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即有传承性,又有超越性。 现代设计是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传媒形式,它以多元化的形式尤以图形来表达一定的含义,并借助人们的视觉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中国现代设计师可以从中国传统元素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材料、风格等元素融合到设计理念之中,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人们使用文字之前,已经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表露感情。人们所熟悉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以及刻画在崖壁上的岩画,都可以称之为人类早期的图形艺术。再比如传统图案中的万字符,方胜,缠枝花,宝相花等等,这些艺术形式经过时代的发展,延伸,积淀,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根植于中国的各族之中,她与现代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对其进行单纯的拷贝或简单的挪用,而要在深刻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取,延伸,再造,从而创造出独具生命力的现代设计。 设计师借图形设计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以达到其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人性的概念在今天已经广义化,如何使我们的本土文化得以体现?传统文化的运用应该说是一条捷径。在追寻传统的过程中去体会中国文化,其本身就是在提高设计师文化修养。这样,我们在作品中体现本土文化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第二章“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现代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应用问题。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现代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汇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总汇 一、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石器则是交织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人造物。石器制造是以实用为原则和使用便利,开始有了极为初级的形式美感。设计起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原始石器的设计美感随着人多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逐渐提高,把握一些规律,人的美和审美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兹生。 新石器的设计还有陶器的设计,陶器是原始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坡型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部半坡村,主要分布于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的陈东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具有代表性,多分布于卷唇圆底盆的内壁,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所谓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构成一组。鱼纹早期多为写实,以后逐渐演变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人面形花纹。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人面鱼纹彩陶盘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浅腰,圜底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彩绘船形壶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人头壶半坡类型陶器精品,泥质红陶,既是生活实用器皿,又是人头像陶塑艺术品,为人头葫芦身形,平底,壶背有口,可盛水。少女形象,仰头浅笑,樱唇微启,似在轻轻哼唱着歌曲,神态安详。刻画手法细腻传神,甚为感人。 2.庙底沟型 2.庙底沟型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地区,豫西、晋南一带,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从艺术的表现来分析,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1)编织纹的模拟自然物象的抽象化。(2)自然物象的抽象化。原始人们对于自然物象的观察注意物象的个性和主要特性,从而在艺术表现中,从写实的描写到高度概括,进行抽象化,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如水。劳动的节奏感。(3)劳动的节奏感。几何图案的有规律批组织和劳动的节奏感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动作的一致以集中并增强力量,要求统一而产生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和图案的节奏感的这种“ 求统一而产生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和图案的节奏感的这种“异质同构”的现象,在人们的感觉心理上取得一致的效果。(4)图腾的表号化原始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懂得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而十分重视血缘关系,逐渐形成部落,各个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图腾崇拜。 彩陶装饰的形式法则:(1)对比法。对比法。是彩陶图案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它用曲直、横竖、大小、长短、黑白、虚实、动静等多种对比手法,使其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2)分割法。分割法。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变化中的统一。半山型彩陶不只应用形的分割,如旋涡纹和葫芦纹;也应用红线和锯齿线,以取得分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