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实验研究丁胜军,李强,黄发大,帕尔哈提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834011摘要:微生物具有粘附于粘土表面的特性,可以在粘土表面油膜下生长,将油膜推开,使原油释放出来。

同时,其对原油中的高分子碳链(如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结果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减轻了油管结蜡,延长清蜡周期,提高油井产量。

还可降低原油中石蜡、沥青、胶质等重组分的沉积。

通过实验室试验与研究,确认微生物的这些特性,为在油田现场的实际应用和选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菌种筛选;清防蜡;室内实验0 引言微生物本身具有粘附于粘土表面的特性,它可以在粘土表面油膜下生长,将油膜推开,使原油释放出来,同时,烃氧化菌类的微生物自身具有粘附在金属表面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蜡晶在金属表面生长。

微生物对原油中的高分子碳链(如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结果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减轻了油管结蜡,延长清蜡周期,提高油井产量。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可产生脂肪酸、糖脂、类脂体等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它们可以和蜡晶发生作用而改变蜡晶状态,阻止蜡晶生长,从而表现出降低原油中石蜡、沥青、胶质等重组分的沉积。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大量的乙醇、乙醛和有机酸等,它们可以使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在原油系统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1 微生物防蜡实验1.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用水样来自克拉玛依油井产出水;实验用黑蜡为克拉玛依百口泉采油厂百21、检188井筒上结的蜡块,主要成分为固蜡、胶质沥青质、泥沙;固蜡为实验室用固体石蜡,熔点为50℃;实验用油样来自克拉玛依油井产出原油。

1.2 实验方法通过绝迹稀释法计数发现部分水样中含有较多本源微生物,在30℃下培养烃降解菌含量可达107个/ml,在50℃下还可以达到103~104个/ml,而在60℃下培养时好多水样中的本源菌基本无法生长。

因此采取逐步升温的筛选方法。

(1) 菌种的筛选①将配好的液体培养基中接入5%的地层水样,以液蜡为碳源,加入量为2%,至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150rmp,30℃振荡培养一周;再转接入新的培养基中,置于45℃下驯化一周;最后转接入新的培养基中,于60℃下驯化一个周期。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 术 对 大庆 外 围榆 树林 油 田的 3口井进行 现场 试验 , 井1 2 —3 6日产 油增 长 4 1 . 2 , 洗 井周
期由 4 0 d延 长 至 1 4 9 d , 减 少 洗 井 次 数 4次 ; 井1 3 —3 9日产 油 增 长 3 3 . 3 , 洗 井周期 由 4 5 d 延长 至 1 5 8 d , 减 少 洗 井 次 数 5次 ; 井 1 4 —4 3 日产 油 增 长 3 7 . 5 , 洗 井 周期 由 3 0 d延 长 至
Ma y .2 0 1 3
5月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2 9 7 4 ( 2 0 1 3 ) 0 5 — 0 0 8 2 — 0 4
微 生 物 清 防 蜡 技 术 研 究 及 应 用
刘 江红 ”, 贾云 鹏 , 徐瑞丹。 , 陈 逸桐 , 王 鉴
( 1 .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石 油 与 天 然气 化 工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8 ;
1 2 2 d , 减 少洗 井 次 数 5次.
关键词 : 微 生物 ; 芽孢杆 菌属 ; 蜡; 降解 ; 原 油
中 图分 类号 : T E 3 5 7 文献标 识码 : A
Re s e a r c h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b i a 1 Pa r a f f i n — — r e mo v a l Te c hn o l o g y
L I U J i a n g — h o n g ”, J I A Yu n — p e n g ,XU Ru i — d a n 。 ,CHEN Yi — t o n g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作者:刘江红贾云鹏徐瑞丹陈逸桐王鉴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05期摘要:利用从大庆含蜡原油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经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以菌种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按照不同的比例将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混合接种.当清防蜡菌种与高产表活剂菌种的复配比例是5∶3时,培养7 d后,清蜡率达到59%,防蜡率达到57.4%,原油粘度降粘率为44.7%,原油凝固点降低了3.4 ℃,培养液表面张力降低46.5%.采用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对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的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井12-36日产油增长41.2%,洗井周期由40 d延长至149 d,减少洗井次数4次;井13-39日产油增长33.3%,洗井周期由45 d延长至158 d,减少洗井次数5次;井14-43日产油增长37.5%,洗井周期由30 d延长至122 d,减少洗井次数5次.关键词:微生物;芽孢杆菌属;蜡;降解;原油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1材料与方法1.1设备与材料主要设备:高速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NDS8S旋转粘度计,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XZD3型界面张力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振荡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菌株来源:从大庆含蜡原油中筛选得到清防蜡和高产表活剂纯菌种.清防蜡、高产表活剂菌种扫描电镜图如图1~2所示.经实验室生理、生化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2室内实验1.2.1微生物清蜡、防蜡效果测定1)微生物清蜡效果测定:在10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3.00 g固体石蜡,121 ℃灭菌20 min,接入不同比例复配混合的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45 ℃摇床培养7 d,同时接种单一的清防蜡菌种作为对比实验,清水洗净残留的固体,加热溶化后至冷却,风干称重,记录剩余固体石蜡的重量,分别计算不同比例下复配的混合菌种和单一菌种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以菌种对固体石蜡降解率高低为指标,判断最佳比例.2)微生物防蜡效果测定:采用防蜡率测定装置,通过控制原油溶液与结蜡管的温差,启动循环泵运行7 d,使石蜡沉积在结蜡管上,拆下结蜡管并冷却至室温,分别测定加清防蜡菌处理、加混合菌处理与不加菌处理的原油溶液在结蜡管上蜡沉积量,计算防蜡率.1.2.2菌株作用前、后原油粘度、凝点的测定1)原油粘度的测定:将待测原油与混合菌液分别以1∶1比例在锥形瓶中混合,45 ℃振荡培养7 d,使原油与微生物清防蜡菌液充分作用.7 d以后将菌液与油分离,测定添加微生物前、后的原油粘度.2)原油凝点的测定:取清防蜡菌液作用后的脱水原油,采用玻璃套管法进行凝固点测定,与未经微生物处理的脱水原油对照,分析微生物的降凝效果.1.2.3菌种对培养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在10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3.00 g固体石蜡,121 ℃灭菌20 min,接入3 mL混合菌液,45 ℃振荡培养7 d,滤纸过滤后取滤液测定表面张力.1.3 室外现场试验1.3.1 微生物清防蜡选井条件可用微生物进行清防蜡的油井一般选择抽油机井,其原油含蜡大于3%,油井含水小于80%,热洗周期20~45 d,油井环空通畅,无杀菌剂等化学物质.根据上述选井条件标准,本试验选择了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井12-36,井13-39及井14-43.试验井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符合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应用的选井条件.2结果与讨论2.1菌种清蜡、防蜡效果分析1)清蜡效果分析:清防蜡菌种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如表2所示,从表2看出清防蜡菌种具有较好的清蜡效果.将筛选得到的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不同比例复配,7 d后混合菌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 5∶3 的比例复配时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最高,达到59%,相当于清防蜡菌种单独作用一个月的效果,说明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5∶3 的复配比例是清蜡的最佳比例.2)防蜡效果分析:菌种防蜡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筛选得到的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5∶3比例复配后的混合菌防蜡率达到57.4%,高于单一清防蜡菌种的29.8%.由此可见,混合菌复配后的清防蜡效果更好.在以下的实验所用微生物菌种都采用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5∶3比例复配后的混合菌.2.5现场试验微生物清防蜡效果分析微生物处理后油井日产油、洗井周期、减少洗井次数和检泵次数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采用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对试验井12-36,井13-39及井14-43进行现场试验,提高了这三口井的日产油量,延长了洗井周期,并且减少了洗井次数.井12-36日产油增长率为41.2%,洗井周期由40 d延长至149 d,减少洗井4次;井13-39日产油增长率为33.3%,洗井周期由45 d延长至158 d,减少洗井5次;井14-43日产油增长率为37.5%,洗井周期由30 d延长至122 d,减少洗井5次.可以看出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起到了增加油井的原油日产量、延长洗井周期及减少洗井次数的作用.3结论1)清防蜡菌种与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5∶3 比例复配混合,7 d后混合菌对石蜡的降解率达到59%,防蜡率达到57.4%,高于单一清防蜡菌种7 d后对石蜡的降解率和防蜡率,说明这种复配体系提高了细菌对烃的代谢速率,能够更有效地降解石蜡并防止油井结蜡.2)清防蜡菌种与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5∶3 比例复配混合,作用于原油7 d后,原油粘度降低44.7%,凝固点降低3.4 ℃,说明两种菌种按最佳比例混合后,具有很好的降凝、降粘效果.混合菌作用于培养液后,表面张力降低46.5%,说明混合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培养液表面张力的能力.3)采用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对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能够明显减轻油井负荷及降低开采电流,同时井12-36,井13-39和井14-43日产油增长率分别为41.2%,33.3%和37.5%,洗井周期分别延长了101 d,113 d和92 d,洗井次数依次减少了4次、5次、5次.参考文献[1]HE Zhengguo, MEI Bowen. A pilot test using microbial paraffinremoval technology in liaohe oilfieldJ].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21(2): 201-210.[2]ETOUMI A. Microbial treatment of waxy crude oils for mitigation of wax precipitation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7, 55(2): 111-121.[3]AIYEJINA A, CHAKRABARTI D P, PILGRIM A, et al. Wax formation in oil pipelines: A critical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1, 37(7): 671-694.[4]LI Jian, LIU Jishan, MICHAEL G, et al. Interactions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J].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11, 87(1): 77- 104.[5]BAILEY S A, KENNEY T M, SCHNEIDER D R.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diverse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biotechnology in the oil fieldJ].SPE,72129.[6]汪竹. 微生物清防蜡采油技术在王541地区的应用J]. 油田化学, 2005, 22(1): 20-22.。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文卫采油厂有天然能量开采的油井121口,其中,含水低于70%的油井达74口,原油中蜡质含量较高,原油凝固点高,造成该类油井结蜡严重,在生产中结蜡会影响悬点载荷,引起交变载荷的增大,进而影响抽油杆的工作寿命,造成油井躺井。

2018年我厂因结蜡造成杆断及蜡卡躺井达8口之多。

研究应用油井微生物轻防蜡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标签:油井结蜡;微生物清蜡;选井标准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分析1.1温度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外界的温度比析蜡温度低时,就会出现结晶现象,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会越多一般在油气的开采上使用高压物性模拟实验来测析蜡温度变化。

1.2压力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根据化学物质的结晶原理可知,当外界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伴随着原油中的气体逸出与膨胀都可能造成油温降低,因为气体膨胀将原油中一部分热量带走,从而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温度降低引起结蜡现象。

1.3机械杂质和水对油井结蜡的影响结蜡的核心因素是原油中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

当含水量降到70%以下時,伴随同样的流量井下温度会下降,析蜡点下移,析出的蜡易聚集或沉积,形成油井结蜡。

1.4流速和管壁特性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有关实验表明,随流速升高,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结蜡量也增加,相应的析出的蜡会增多,易造成严重的油井结蜡现象1.5举升方式对油井结蜡的影响举升方式也会对对油井结蜡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喷井和气举井在井口或井下节流时会引起气体膨胀而带走部分热量,导致温度下降造成结蜡。

二、微生物清防蜡原理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门有前景的技术,已经能够处理油田中遇到的多种生产问题,主要包括油井结垢、结蜡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对油井和油管清除结蜡和防止结蜡,但至今微生物清蜡防蜡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很少,制约该技术大范围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期短、清蜡防蜡效果差。

在降解石蜡的微生物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能,影响微生物细胞与烃类之间的亲和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诱导大量的酶以提高清防蜡效率本实验经筛选、分离、纯化获得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不同比例向石油中添加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以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获得混合菌种复配的最佳比例.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混合菌作用于原油前后其粘度、凝点及表面张力变化之后,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应用于现场试验,为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快,大量溶解气被析出,使得原油中溶解的蜡组分以结晶体的形式分离出,一些固结在油层近井地带,也有很多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它的采油设备上,这种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的故障频率和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油井结蜡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索了一套完整的清防蜡体系和制度,对结蜡严重的井以清为主、以防为辅的治理原则,对结蜡轻微的井以防为主、以清为辅的治理原则,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清、防蜡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蜡压力温度1 油井含蜡对管理工作的危害井筒内大量结蜡不仅会影响生产,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井除了产出原油之外,还伴有一定量的天然气,井筒内的蜡长时间得不到清理,脱落会堵塞管柱,导致油井憋压,对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油井作业过程中更为突出,往往会因管壁上附着的蜡而造成蜡卡,延缓作业进度,影响产油量。

2 导致油井结蜡的一些因素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结蜡井均属于高含气井,原油中轻质馏分较多,溶蜡能力强,析蜡温度要求就偏低,而不容易结蜡。

2.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2.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使得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

2.4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的核心,加速油井结蜡,目前我们的油井多采用联合站未处理的污水压井,且水罐车多次连续灌装,且无过滤装置,使得水罐底部存在大量细微沉积物,这不仅增加对油层的伤害,而且还进一步导致油井结蜡,造成连锁式不良后果。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0摘要:油井微生物防蜡菌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烃降解菌混合菌。

菌剂的投加具有明显而长效的油井防蜡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防蜡;效果前言:跃进二号油田东高点构造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短轴背斜构造,位于阿拉尔逆断层上升盘,油田东邻跃东构造,北邻尕斯库勒油田,西为跃进二号西高点,且其间分别有大型逆断层分隔,南侧为区域性南倾单斜。

面积约3.5km2。

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混合砂岩为主。

岩石的粒度组份偏细,以细砂岩、中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中砂岩、粗砂岩、含砾砂岩较少。

岩石胶结方式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地层粘土含量高,油层井段长达1000m以上,主要流动喉道半径平均值在0.295-0.712μm,平均0.44μm,孔隙半径在20-100μm之间的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和70%,油层埋深550-2100m。

平均孔隙度19.26%,油田水平均矿化度为125452mg/l,密度为1.082mg/l,为CaCl2水型,PH值为6.69,属中偏酸性水。

一、油井情况跃进二号油田的油井大部分结蜡很严重,给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困扰。

现主要清蜡方式是采用热洗清蜡,周期在30-45天之内。

部分油井地层漏失严重,洗井过程中洗净液返排量小,洗井效果差。

二、水油井微生物清防蜡剂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1)作用机理油井微生物防蜡菌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烃降解菌混合菌。

这些混合菌分离自高含蜡油井采出液,它们以原油中的蜡质成分(C15-C70)为生长繁殖的唯一碳源。

当将菌剂注入油井,混合菌将以原油中的蜡质组成为碳源进行新陈代谢,使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并产生脂肪酸、糖脂、类脂体等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并改变金属或粘土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阻止蜡结晶的析出、长大和沉积。

因此,菌剂的投加具有明显而长效的油井防蜡效果。

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 、机械清蜡技 术、磁 防蜡等技术 ,其 中以化 学清防蜡技术为主、热洗为辅 工艺技术 , 使 整个油矿的清防蜡工作大有改观 ,取得 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 。对今后的清防蜡研 究提 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油井

防蜡
清蜡
化学
热采 微 生物
分析

概 述
3 . 1 . 1高温 热 洗 清蜡 。优 点 :融蜡 排 蜡速 度快 , 清 蜡彻 底 。 缺 点 : 易 污染地 层 ,特 别是对 地层 漏失 量大 及水 敏强 的 油井 ;另外 拉 到井 场 洗 井液 的温 度不达标 ,造 成清蜡不 彻底 。 3 . 1 . 2 高温 超导热 洗清蜡 。优 点 :污染地 层轻 ,影响生 产小 , 只要 温 度 够 ,循 环时 间有保 障 ,溶蜡 比较好 . 缺点是 溶化 的蜡不能 及时 的排 出, 造 成 液体 中的蜡 可能 处于 饱合 状态 ,温 度下 降后 蜡重 新析 出 聚集在 管
撬 庭 垦
中国 化 工 贸 易
Ch i na Che mi c a l Tr a d e 一
清 防蜡 工艺 技术 的研 究 及应 用
李功华 贾善勇 马学平 李 霖
4 7 4 7 8 0 ) ( 河南油 田分 公司 第一采油 厂 。河南 南 阳

要 :河南油 田分公 司第一采油厂 江河油矿 油井结蜡、 出砂严重 ,油井经常被蜡卡 。通过 采用热栽体循环 洗井清蜡技 术 、化 学清防蜡技术 、
物 等半固态 和固态 物质 。 影响 结蜡 的主 要 因素 有 : 2 . 1 原 油性质 与含蜡 量 :原 油 中轻质 馏分越 多 ,溶 蜡能 力越强 ,析 蜡温 度越 低 ,越不容 易结 蜡 。

石油工程系论文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

石油工程系论文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

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摘要A油田属于小而肥的高品位油田,埋藏浅、油层单一、胶结疏松、高孔、高渗、稀油、边水活跃、初期产量高,但是原油中合蜡量高达6%左右,开采过程中结蜡容易造成自喷井油嘴堵塞、机抽井卡光杆、地面管线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

通过开展恒温溶蜡实验,矿场总结单井结蜡规律,采取区别对待,根据油压、套压、回压变化,对自喷井检查油嘴、启抽、热洗井筒及地面管线、机械刮蜡等有效措施,投入开发三年以来没有一口井和一条管线发生过蜡卡事故,油井生产平稳有序,集输管线安全畅通,以甲方12人的经营团队累积产油72×104t,采收率50%,自然递减为-7%,综合含水仅1.6%。

关键词:结蜡规律;热洗;人工清蜡方法Abstract:A oilfield was a high-quality oilfield with shallow buried depth,single reservoir,loose cementation,highporosity,high permeability,thin oil,andactive edge water.Its initial potential production was high,but paraffin content of crude oil was as high as 6%,an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paraffinning caused choke plugging of flowing wells,polish rod stucking of artificial lift wells,and ground pipeline block so that normal production was affected.By constant temperature paraffin melting experiment,single-well paraffinning law was summarized,and according to oil pressure,set pressure,back pressure changes,differential treatment was taken.For flowing wells,choke check,wellbore hot washing and ground shaft,mechanical paraffin scraping and other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taken,and no polish rod stucking was happened caused by paraffinning for 3 years since A oilfield was put into production.Oil production was well organized,well and pipelines were safe and straightaway,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of A well was 72×104 t,oil recovery rate was 50%,natural decline was -7%and watercut was only 1.6%.Keywords:paraffinning law;hot washing;manual paraffin removal method目录前言 (1)第一章油井结蜡机理分析 (2)1.1 石蜡的性质 (2)1.2 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 (3)1.3 油井结蜡造成的危害 (4)第二章各种清防蜡技术的机理及使用方式 (6)2.1 机械清蜡技术 (6)2.2 热力清蜡技术 (8)2.3 表面处理防蜡技术 (10)2.4 磁防蜡技术 (10)2.5 化学清防蜡技术 (12)2.6 微生物清蜡技术 (15)第三章 A油田在油井清防蜡技术上的应用 (16)3.1 油田概况介绍 (16)3.2 现场实践 (17)3.3 效果评价 (19)第四章总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前言油井在正常生产时,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然后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活动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以及轻质组分的不断逸出,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沉积,附着在油井管杆的壁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蜡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刘江红贾云鹏徐瑞丹陈逸桐王鉴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05期
摘要:利用从大庆含蜡原油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经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以菌种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按照不同的比例将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混合接种.当清防蜡菌种与高产表活剂菌种的复配比例是5∶3时,培养7 d后,清蜡率达到59%,防蜡率达到57.4%,原油粘度降粘率为44.7%,原油凝固点降低了3.4 ℃,培养液表面张力降低46.5%.采用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对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的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井12-36日产油增长41.2%,洗井周期由40 d延长至149 d,减少洗井次数4次;井13-39日产油增长33.3%,洗井周期由45 d延长至158 d,减少洗井次数5次;井14-43日产油增长37.5%,洗井周期由30 d延长至122 d,减少洗井次数5次.
关键词:微生物;芽孢杆菌属;蜡;降解;原油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1材料与方法
1.1设备与材料
主要设备:高速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NDS8S旋转粘度计,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XZD3型界面张力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振荡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菌株来源:从大庆含蜡原油中筛选得到清防蜡和高产表活剂纯菌种.清防蜡、高产表活剂菌种扫描电镜图如图1~2所示.经实验室生理、生化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1.2室内实验
1.2.1微生物清蜡、防蜡效果测定
1)微生物清蜡效果测定:在10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3.00 g固体石蜡,121 ℃灭菌20 min,接入不同比例复配混合的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45 ℃摇床培养7 d,同时接种单一的清防蜡菌种作为对比实验,清水洗净残留的固体,加热溶化后至冷却,风干称重,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