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生物表活剂复配体系在清防蜡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实验研究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实验研究

龙源期刊网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实验研究
作者:丁胜军李强黄发大帕尔哈提何新飞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13期
摘要:微生物具有粘附于粘土表面的特性,可以在粘土表面油膜下生长,将油膜推开,使原油释放出来。

同时,其对原油中的高分子碳链(如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结果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减轻了油管结蜡,延长清蜡周期,提高油井产量。

还可降低原油中石蜡、沥青、胶质等重组分的沉积。

通过实验室试验与研究,确认微生物的这些特性,为在油田现场的实际应用和选井,提供理论依据。

油田清防蜡技术研究综述

油田清防蜡技术研究综述

油田清防蜡技术研究综述作者:王卫强鲍天宇贾宇童杜胜男来源:《当代化工》2019年第04期摘 ;;;;;要:利用微生物在油田中进行清防蜡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门新技术,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清除管道中的蜡沉积,对油田生产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阐述了管道结蜡机理;分析了影响管道结蜡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清防蜡技术,如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蜡技术、化学清蜡技术等;讨论了几种清防蜡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基于此,着重对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进行了综述,对石油行业的清蜡、防蜡技术研究、提高油田生产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原油;清蜡;微生物中图分类号:TE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1-0460(2019)04-0804-05Abstract: It is a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 use microorganism to remove wax deposits in oil field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pipe waxing was describ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ipeline waxing were analyzed. Several commonly used wax removal techniqu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mechanical paraffin removal, thermal paraffin removal and chemical paraffin removal techniqu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ility of several wax removal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the technology of microorganism paraffin removal and paraffin prevention was summarized. The paper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paraffin removal and paraffin prevention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il field produ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 Crude oil;Wax removal;Microbial我国的含蜡原油储量非常丰富,据统计90%原油的含蜡量在20%~40%之间[1]。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元284区块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元284区块的应用研究

4 ) 菌种 分 离 以取 得 的油 水样 为菌 源 ,按 5 的比例 接种 到烃 降 解 菌 培养 基 中 ,分 别在 3 O 、4 5和
6 0  ̄ C条 件下 密 封振荡 培 养 7 ~1 0 d ,待 培养 液 变混 浊或 有 絮状物 出现 ( 说 明有 细 菌生 长 ) 时 ,停 止 培养 。
[ 中 图分 类 号] TE 3 5 8 . 2
[ 文献标志码]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1 4 0 9( 2 0 1 3 )2 6— 0 1 4 6 —0 2
长庆 油 田元 2 8 4区块井 筒 结蜡 严重 ,该 区块 蜡 样胶 质沥 青质 含量 高 ,常 规化 学药 剂 防蜡效 果 差 ,现
微 生 物 防蜡 技 术在 元 2 8 4区 块 的 应 用 研 究
程 慧 : 颢 兴 ’ 鑫 柱( 中 石 油 长 庆 油 田 分 公 司 超 低 渗 透 油 藏 研 究 中 心 ,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1 8 ) 余兴国 张 ( 中 石 油 长 庆 油 田 分 公 司 超 低 渗 透 油 藏 研 究 中 心 , 陕 西西 安
取 稀 释菌液 在 含有 固体 石蜡 为 唯一碳 源 的平 板上 涂 布 ,置 于 恒温 培养 箱 培养 1 ~2 d ,直 到 出 现单 个 菌 落
后 ,再挑 取不 同形 态 的单菌 落 在乎 板上 反复 划线 分 离 ,最后 获得 不 同特 征 的能分解 石 蜡烃 的纯 菌 种 。
2 性 能评 价
阶段 主要 采用 热洗 清 蜡作 业 ,油井 结蜡 周期 短 ,因此需 要频 繁 、反 复 的进行 热洗 清蜡 工作 ,由于 地层 能
量不 足 ,导致 地层 污染 严重 。微生 物 防蜡技 术具 有 施工 工艺 简单 、防蜡 周期 长 、安全 环保 等优 点 l 1 ] 。该 技术 主要 通过 微 生物 产生 的某 些表 面活 性 剂类 物质 ,改 变 油水界 面 张力 、蜡 的蜡 晶状 态 以及管 壁 润湿 性 等 ,由此 阻 止蜡 的凝 结 ,从而 起 到清 防蜡作 用 。 ] 。为此 ,笔 者对 微 生 物 防 蜡技 术 在 元 2 8 4区块 的矿 场 应用 情况 进行 了研 究 。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范文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范文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如何提高采收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驱油方法往往依赖于物理或化学手段,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近年来,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环保、效果显著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微生物:本实验采用一种具有产表面活性剂能力的微生物菌株,用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的流动性。

(2)聚合物:本实验选用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用于改善油藏的流变性,提高采收率。

(3)实验用油:采用某油田实际生产的原油。

2. 实验方法(1)制备微生物菌液和聚合物溶液。

(2)将微生物菌液和聚合物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液。

(3)将联合驱油液注入模拟油藏中,观察其驱油效果。

(4)通过分析驱油液的性能参数,如粘度、界面张力等,评价其驱油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驱油效果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液在模拟油藏中表现出较好的驱油效果。

与单一使用微生物或聚合物相比,联合驱油液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的流动性,从而更好地将原油从油藏中驱出。

2. 性能参数分析(1)粘度分析:本实验发现,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液的粘度适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油藏的流变性,降低原油的流动阻力。

(2)界面张力分析:通过测量油水界面张力,发现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液能够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油的流动性。

这一作用有助于将原油从油藏中更好地驱出。

(3)微生物生长情况: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微生物的良好生长情况,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能够适应油田环境并发挥其驱油作用。

四、作用机制探讨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油藏中流出。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技 术 对 大庆 外 围榆 树林 油 田的 3口井进行 现场 试验 , 井1 2 —3 6日产 油增 长 4 1 . 2 , 洗 井周
期由 4 0 d延 长 至 1 4 9 d , 减 少 洗 井 次 数 4次 ; 井1 3 —3 9日产 油 增 长 3 3 . 3 , 洗 井周期 由 4 5 d 延长 至 1 5 8 d , 减 少 洗 井 次 数 5次 ; 井 1 4 —4 3 日产 油 增 长 3 7 . 5 , 洗 井 周期 由 3 0 d延 长 至
Ma y .2 0 1 3
5月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2 9 7 4 ( 2 0 1 3 ) 0 5 — 0 0 8 2 — 0 4
微 生 物 清 防 蜡 技 术 研 究 及 应 用
刘 江红 ”, 贾云 鹏 , 徐瑞丹。 , 陈 逸桐 , 王 鉴
( 1 .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石 油 与 天 然气 化 工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8 ;
1 2 2 d , 减 少洗 井 次 数 5次.
关键词 : 微 生物 ; 芽孢杆 菌属 ; 蜡; 降解 ; 原 油
中 图分 类号 : T E 3 5 7 文献标 识码 : A
Re s e a r c h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c r o b i a 1 Pa r a f f i n — — r e mo v a l Te c hn o l o g y
L I U J i a n g — h o n g ”, J I A Yu n — p e n g ,XU Ru i — d a n 。 ,CHEN Yi — t o n g

微生物清防蜡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微生物清防蜡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陈爱华;于娟;方新湘;彭伟;李子叔;赖炎【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04(041)0z1【摘要】试验室经分离得到了5株能以蜡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微生物菌种,在室内对其生长、降粘、降凝、清蜡等性能进行评价后,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进行清防蜡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的清防蜡效果显著,11口井在4个月试验期共增产原油5 148.6 t,节约热洗36次,创直接经济效益360.4×104元.成功地解决了该区块油井结蜡严重、热洗周期短、生产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的生产问题.【总页数】3页(P70-72)【作者】陈爱华;于娟;方新湘;彭伟;李子叔;赖炎【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相关文献】1.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室内研究 [J], 陈爱华;于娟;方新湘;王传萍;李子叔2.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室内研究 [J], 陈爱华;于娟;方新湘;王传萍;李子叔3.微生物清防蜡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J], 陈爱华;于娟;方新湘;彭伟;李子叔;赖炎4.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现场应用试验 [J], 张志刚;张香芬;王丽;赵超;张素玉;赵雷5.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与现场应用 [J], 杨嫱;王团;熊永安;黄天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文卫采油厂有天然能量开采的油井121口,其中,含水低于70%的油井达74口,原油中蜡质含量较高,原油凝固点高,造成该类油井结蜡严重,在生产中结蜡会影响悬点载荷,引起交变载荷的增大,进而影响抽油杆的工作寿命,造成油井躺井。

2018年我厂因结蜡造成杆断及蜡卡躺井达8口之多。

研究应用油井微生物轻防蜡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标签:油井结蜡;微生物清蜡;选井标准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分析1.1温度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外界的温度比析蜡温度低时,就会出现结晶现象,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会越多一般在油气的开采上使用高压物性模拟实验来测析蜡温度变化。

1.2压力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根据化学物质的结晶原理可知,当外界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伴随着原油中的气体逸出与膨胀都可能造成油温降低,因为气体膨胀将原油中一部分热量带走,从而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温度降低引起结蜡现象。

1.3机械杂质和水对油井结蜡的影响结蜡的核心因素是原油中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

当含水量降到70%以下時,伴随同样的流量井下温度会下降,析蜡点下移,析出的蜡易聚集或沉积,形成油井结蜡。

1.4流速和管壁特性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有关实验表明,随流速升高,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结蜡量也增加,相应的析出的蜡会增多,易造成严重的油井结蜡现象1.5举升方式对油井结蜡的影响举升方式也会对对油井结蜡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喷井和气举井在井口或井下节流时会引起气体膨胀而带走部分热量,导致温度下降造成结蜡。

二、微生物清防蜡原理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门有前景的技术,已经能够处理油田中遇到的多种生产问题,主要包括油井结垢、结蜡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对油井和油管清除结蜡和防止结蜡,但至今微生物清蜡防蜡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很少,制约该技术大范围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期短、清蜡防蜡效果差。

在降解石蜡的微生物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能,影响微生物细胞与烃类之间的亲和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诱导大量的酶以提高清防蜡效率本实验经筛选、分离、纯化获得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不同比例向石油中添加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以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获得混合菌种复配的最佳比例.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混合菌作用于原油前后其粘度、凝点及表面张力变化之后,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应用于现场试验,为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

微生物清防蜡在跃进二号油田使用效果分析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0摘要:油井微生物防蜡菌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烃降解菌混合菌。

菌剂的投加具有明显而长效的油井防蜡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防蜡;效果前言:跃进二号油田东高点构造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短轴背斜构造,位于阿拉尔逆断层上升盘,油田东邻跃东构造,北邻尕斯库勒油田,西为跃进二号西高点,且其间分别有大型逆断层分隔,南侧为区域性南倾单斜。

面积约3.5km2。

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混合砂岩为主。

岩石的粒度组份偏细,以细砂岩、中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中砂岩、粗砂岩、含砾砂岩较少。

岩石胶结方式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地层粘土含量高,油层井段长达1000m以上,主要流动喉道半径平均值在0.295-0.712μm,平均0.44μm,孔隙半径在20-100μm之间的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和70%,油层埋深550-2100m。

平均孔隙度19.26%,油田水平均矿化度为125452mg/l,密度为1.082mg/l,为CaCl2水型,PH值为6.69,属中偏酸性水。

一、油井情况跃进二号油田的油井大部分结蜡很严重,给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困扰。

现主要清蜡方式是采用热洗清蜡,周期在30-45天之内。

部分油井地层漏失严重,洗井过程中洗净液返排量小,洗井效果差。

二、水油井微生物清防蜡剂性能指标、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1)作用机理油井微生物防蜡菌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烃降解菌混合菌。

这些混合菌分离自高含蜡油井采出液,它们以原油中的蜡质成分(C15-C70)为生长繁殖的唯一碳源。

当将菌剂注入油井,混合菌将以原油中的蜡质组成为碳源进行新陈代谢,使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并产生脂肪酸、糖脂、类脂体等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并改变金属或粘土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阻止蜡结晶的析出、长大和沉积。

因此,菌剂的投加具有明显而长效的油井防蜡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研究的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将从油田筛选 到的适应油井条件微生物 ,在室内研究并验证其解 烃和降凝机理 ,以及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 ,培
养并大量繁殖后配合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和诱导因子 一并注入地层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达到控制油 井结蜡速度 ,提高产量 ,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
一 、试验区块情况
3 30 - 24 6. 9 0. 4 94 6. 3 0. 9 86 12. 5
4 25 - 29 6. 4 6. 3 1. 5 5. 4 4. 7 13
-
5 26 - 30 6. 9 3. 7 46 7. 5 5. 2 31 256. 5
6 33 6. 6 6. 6 0 6. 9 6. 7 3 15. 9
庙 26 - 23CP1井实施措施后 , 7月 31日后开井生产 ,初 期日产液 30 m3 ,日产油 9. 5 m3 ,含水 68. 3% ; 截至 9 月 16 日 ,日产液 23. 7 m3 ,日产油 6. 5 m3 ,含水 72. 6% ;阶段累产液 1 292. 9 m3 ,累产油 283. 3 m3。该井产量及含水均非常稳定 , 说明氮气与堵剂能够按照预定目标 ,进入底水锥进的高渗条 带 ,有效封堵了底水锥进的通道 ,从而达到了降低含水 、提高 原油产量的目的 。
15 40 - 24 5. 1 2. 3 55 4. 4 1. 9 57
-
16 22 - 29 6 2. 5 58 5. 0 3. 0 40 79
17 25 - 30 4. 3 2. 3 46 4. 3 2. 6 40 49. 2
18 29 - 33 3. 8 3. 8 0 5. 1 5. 0 2 211. 2
19 24 - 32 9. 8 3. 5 64 8. 7 3. 3 62
-
20 25 - 33 8. 5 7. 7 9 5. 9 5 15
-
(下转第 107页 )
Vo l.
第 31卷 增刊 31 Supp lementary
issue
DR

ILL
采 工
ING & PRODUCTION

TECHNOLO GY
·107·
2. 实施措施与效果评价 针对锦 45—平 1CH 井与庙 26 - 23CP1 井含水上升快 ,
底水锥进的实际情况 ,决定采取 N2 +凝胶复合控制底水锥 的技术来控制底水的锥进 。根据两口井所在地层的特征 ,分 别进行室内的物模实验 。并且根据油层的厚度 、水平段长 度 、底水位置 、所需控制底水锥进的半径以及注气后地层状 况等因素估算所需注入凝胶和氮气的量 。
锦 45—平 1CH 井 含 水 量 由 原 来 的 96. 3% 下 降 到 42. 6% ,液量下降同时含油比例上升到 57. 4% ,如图 3所示 , 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 。对锦 45 - 平 1井实施 N2 +凝胶 复合压底水措施后 ,平均日产油由原来的 1. 3 t上升到 7 t。 基本上在油层出水位置形成一个高压氮气腔双隔板的屏障 , 有效地控制底水锥进速度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第 31卷 增刊 31 Supp lementary
issue
DR

ILL
采 工
ING & PRODUCTION

TECHNOLO GY
·95·
内 ,烃类底物必须通过外层亲水细胞壁进入细胞内 , 才能被烃降解酶作用 。因此 ,烃的疏水性是限制烃 被摄取的主要因素 ,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正是 促使烃被动扩散进入细胞内部 。 2. 调节细胞表面与难溶底物之间的亲和力
表 2 7d内固体石蜡在不同配方下的降解率 ( % )
表活
解烃菌
剂12345678 9
1 60 72 70 64 54 50 40 30 25
2 30 - 67 - 74 - 65 - 60
3 40 30 - 58 64 - 80 70 -
4 50 - 44 - 54 - 72 - 78
5 40 35 33 47 - 52 60 67 72
·94·
油田化学
钻 采 工 艺
DR ILL 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08年 8月
August 2008
微生物与生物表活剂复配体系在清防蜡中的应用研究
赵 贲 1 , 邓志英 1 , 高作禧 2
(1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采油所 2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 )
微生物清防蜡的技术机理是利用所使用的微生 物自身具有黏附在金属或黏土矿物表面生长的特 点 ,在金属或黏土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 。该膜具有 屏蔽晶核 、阻止结晶的作用 [ 2 ] 。
研究微生物对原油作用机理的关键是掌握菌种 本身性能 、细菌与原油的作用方式等方面 。只有全 面掌握细菌对原油的作用机理 ,才能对现场大规模 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对施工效果做 出科学分析和总结 。
烃降解酶往往嵌入于细胞质膜中或存在于细胞
收稿日期 : 2008 - 06 - 28 作者简介 : 赵贲 ,工程师 ,中油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所工作 。地址 : ( 124010)辽宁盘锦市 , 电话 : 0427 - 7822954, E mail: zb7411@126. com
Vo l.
欧 31块 ,共有油井 42口 ,控制油井结蜡措施采 取了加药和热洗的方法 ,其平均热洗周期在 30 d左 右 。由于油井比较深 ,洗液量大 ,返排时间长 ,对油 井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成本比较高 。选择其 中的 20口井进行了微生物清防蜡 ,情况见表 1。
表 1 欧 31块地质资料
油藏深度 1690~2030m 原油密度 0. 83g/ cm3
表 3 欧利坨微生物清防蜡施工前后产量对比表
序号 井号
施工前日平均 施工后日平均
累计增
液 (m3 )
油 含水 液 ( t) ( % ) (m3 )
油 含水 ( t) ( % )
油 ( t)
1 28 - 32 6. 9 0. 5 93 7. 0 3. 1 58 481
2 30 - 34 3. 5 3. 5 0 4. 1 3. 9 5 61. 6
油滴与细胞的直接接触是烃的主要吸收机制 , 而细胞表面的疏水性是决定细胞与烃类液滴接触的 关键性质 。烷烃的快速降解者具有较高的细胞疏水 性 ,对烃类具有更高的亲和性 ,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 烃类 。而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慢速降解者的细 胞疏水性 ,并直接影响生物降解速率 。
三 、微生物清防蜡剂的复配研究
将解烃菌采用液体石蜡培养基进行培养 ,加入 一定比例的经过提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复配成清 防蜡剂 。采用交叉试验 ,获得最佳的比例状态配方 。 1. 试验方法
按照不同比例分别添加表活剂和菌种 ,如果表 活剂含量过高 ,初期石蜡的溶解速度增加 ,但细菌浓 度过低将导致分解速度变慢 。如果表活剂含量过 低 ,初期石蜡的溶剂速度很慢 ,将会导致菌种生长变 慢 ,有效期将会延长 。为了获得最佳的复配比例 ,选 择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考察 ,根据解烃菌 在没有添加表面活性剂时 ,降解石蜡变化曲线的拐 点在时间轴的第 7 d,因此选定培养时间为 7 d。在 每个试验的三角瓶中加入 5. 00g固体石蜡 ,按照相 应比例接入解烃菌种及表活剂 ,在 50℃下静止培养 7 d,用清水洗净残留的固体 ,加热溶化后冷却 ,然后 风干称重 ,记录每个三角瓶中的固体石蜡重量 ,计算 降解率 ,判断最佳比例 。 2. 试验结果
赵 贲等 1微生物与生物表活剂复配体系在清防蜡中的应用研究. 钻采工艺 , 2008, 31 (增 ) : 94 - 95, 107 摘 要 :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利用解烃菌降解石蜡等长链烷烃的作
用 ,或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井筒原油 ,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 。采用将解烃的红球菌 L j1 - 3与产脂肽类生物表 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 LHX3按照 7∶3的比例复配 ,一起注入地层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达到控制油井结蜡速度 、 提高油井产量 、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清防蜡技术 ,综合经济效益好 。经过现场试验 ,在 欧 31块开展的 20口油井的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的现场应用中 ,成功率 100% ,可将原热洗周期延长至少三倍以 上 ,并且取得了 2 344 t的增油效果 。
四 、现场试验情况
从 2006年 4月 22日开始 ,到 5月 24日分四批 对这 20口井进行了微生物清防蜡施工 。施工前热 洗周期为 30 d左右 ,经过试验后都可维持油井正常 生产 6个月以上不热洗 ,大部分井从产量 、电流和测 试结果来看 ,井筒结蜡较轻 ,施工期间 3口井作业检 泵中 ,对提出来的杆管进行观察 ,只有少量蜡附着 , 基本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制剂实现油井清防蜡的目 的。
同时 ,通过对 20 口井施工前 30 d和施工期间 的产液 、产油 、含水的统计 ,进行了产量对比 (详见 表 3) 。其中表现为产量增加的有 14 口 ,增产原油 2 343. 9 t。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注入的微生物制剂针 对井筒和泵凡尔的蜡起作用 ,保证了正常清蜡效果 的同时 ,近井地带以蜡为核心的结晶体堵塞物也被 微生物分解 ,形成极小颗粒分散于油中 ,从而起到疏 通孔喉油流通道的作用 ,提高了油井的产量 。
平均孔隙度
24. 9
胶质 +沥青质 1. 26%
平均渗透率 1879 ×10 - 3μm2 含蜡量
16. 51%
地下原油黏度 8. 22 mPa·s 地层温度
62℃
二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代谢影响
虽然大多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被看作是次级代 谢产物 ,但它们对微生物的生长却具有重要作 用 [3]。 1. 促进难溶底物的分散与吸收
五 、结论与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