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矫正PPT课件

合集下载

潘文宝塑骨缩阴骨盆修复技课件(公益班学习内容)ppt课件

潘文宝塑骨缩阴骨盆修复技课件(公益班学习内容)ppt课件
11塑骨产康骨道
第一讲
诊断: 1.症状
(1)有明显的外伤史或经产妇女。 (2)耻骨联合部疼痛: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单侧或 双侧下肢难以负重,不能行走,翻身困难;轻者行动无力,上 下台阶及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都可引起局部疼痛加 剧。 2.体征 (1)局部压痛与叩击痛明显,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耻骨联合加压及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 (2)错移较重者,可触摸到耻骨联合上下缘不齐或分离的 间隙。 3.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见耻骨联合间距离明显增宽,超过 5mm,有的可达30~50mm,并有上下错位现象。慢性者可见 联合之关节面毛躁不平、增生等。
③俯卧提腿试验(Yeoman征),患者俯卧,术者两手按压骶部,助 手握患侧踝部上提,使髋关节后伸,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者为阳性。
塑骨产康骨道
21
第二讲 手法练习
以左侧髂骨向上为例:
手法步骤: 1、充分放松大腿内侧肌肉群,按压曲骨穴直至会阴部位有热胀感,(放
松耻骨联合肌肉组织,按压腹直肌体表部位放松腹部肌肉群。 2、指导顾客做曲腿运动,以便操作时予以配合; 3、顾客平躺,双手置于胸前,操作者站于顾客左侧,操作者左手掌心置
人体躯干及所担负的重力,必须通过两侧骶髂 关节,均衡地传达到下肢,故关节结实坚强。关 节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因而骶髂关节病 变,上而影响腰背部,向下影响双下肢。关节的 稳定性还受到性别、内分泌等疾患的影响。
19
塑骨产康骨道
第二讲 手法练习
髂骨上下旋移: 1、高低臀,臀横纹、坐骨结节不在一条平行线上; 2、长短脚,髂前上棘不在一条平行线上; 3、骶骨侧摆式; 4、脊柱侧弯、间歇性不自知的跛行; 5、髂骨上下移动的轴点位于:_骶_髂_关__节_、_耻_骨__联_合_处_ 6、手法操作的支点位于:_双_侧_髂_前__上_棘_、_耻_骨_上_缘_ 7、手法力度控制在5—20斤;

骨盆骨折PPT演示课件

骨盆骨折PPT演示课件
骨盆骨折
汇报人:XXX
2024-01-11
• 骨盆骨折概述 •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 治疗方案与手术选择 • 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 药物治疗与辅助措施 • 预防策略及健康教育
01
骨盆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盆骨折是指构成骨盆的髂骨、坐骨 、耻骨等骨骼结构发生的断裂。
分类
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程度,骨盆 骨折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 折两大类。其中,不稳定性骨折根据 Tile分类法可分为A、B、C三型。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教授患者自我疼痛缓解 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06
预防策略及健康教育
预防策略制定
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
根据骨盆骨折的常见原因,如交通事 故、高处坠落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安全 防护意识等。
03
治疗方案与手术选择
非手术治疗
卧床休息
对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卧 床休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可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缓解疼痛。
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装置对骨折部位 施加牵引力,使骨折复位 并保持稳定。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消炎等药物, 减轻患者疼痛和炎症反应 。
手术治疗
外固定架固定
适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通过 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CT扫描等,可对骨盆 骨折进行诊断。对于疑似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盆腔脏器损伤的患者,还需进 行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
02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X线检查
骨盆正位片
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片

2024版《骨盆》ppt课件

2024版《骨盆》ppt课件

•骨盆概述与结构•骨盆相关疾病与诊断•治疗方案与手术技巧•康复训练与预防策略目录•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骨盆定义及功能骨盆定义骨盆功能1 2 3组成结构特点韧带骨盆组成与结构特点性别差异与生理变化性别差异生理变化女性在妊娠期间,骨盆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松弛等,以有利于分娩。

常见骨盆疾病类型包括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多由外伤引起。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骨软骨瘤、骨肉瘤等。

如骨盆炎、骶髂关节炎等,多由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裂等,多与遗传或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骨盆骨折骨盆肿瘤骨盆炎症骨盆发育不良诊断方法及标准01020304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穿刺010405060302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030201非手术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原则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处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围手术期管理注意事项康复训练方法指导运动疗法评估患者情况通过针对性的运动疗法,如骨盆肌肉锻炼、平衡训练、柔韧性练习等,帮助患者恢复骨盆功能。

物理疗法预防策略制定和执行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改善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轻骨盆负担。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骨骼健康。

避免外伤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外伤,如跌倒、撞击等,以免对骨盆造成进一步损伤。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知识普及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骨盆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家属参与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如使用止血药、加压包扎等,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输血。

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血栓形成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骨盆PPT精选课件

骨盆PPT精选课件
详细阐述了骨盆的骨骼、关节、韧带等结构,以及其在人体运动 、支撑和保护内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骨盆常见疾病及诊断
系统介绍了骨盆骨折、骨盆肿瘤、骨盆炎症等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骨盆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深入讲解了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骨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和解读。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床上活 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
成的风险。
物理预防措施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穿弹力 袜等物理方法,降低静脉血液淤滞 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抗 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
神经损伤恢复及功能重建
01 神经损伤评估
通过临床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 查,对神经损伤进行准确评估 ,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骨盆肿瘤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骨 软骨瘤、骨肉瘤等。临床表现为 局部肿块、疼痛和功能障碍,恶 性肿瘤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
、消瘦等。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标准
X线检查及CT/MRI应用察骨盆 环完整性、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CT扫描
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对复杂骨 折分型、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
新型技术在骨盆领域应用前景
01
3D打印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应用
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优势,如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
时间和并发症等,并展望了其未来在个性化手术设计和复杂骨盆手术中
的应用前景。
02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盆领域的应用
介绍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盆手术中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如提高手术稳
定性、减少医生疲劳和辐射暴露等,并展望了其未来在远程手术和智能

体态矫正教学课件骨盆不正

体态矫正教学课件骨盆不正

01
02
03
长期姿势不良
长时间坐姿不正、站立姿 势不直等不良姿势可能导 致骨盆不正。
运动损伤
运动过程中可能由于动作 不正确或过度使用某些肌 肉导致骨盆不正。
先天性结构异常
部分人可能由于先天性骨 骼结构异常而导致骨盆不 正。
骨盆不正的影响
01
02
03
04
疼痛
骨盆不正可能导致腰部、臀部 及腿部疼痛。
肌肉不平衡
推荐的运动包括瑜伽、普拉提、游泳 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调整身体姿势 ,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成功矫正案例分享
案例一
王女士的骨盆不正矫正
案例三
张小姐的姿势改善与自信提升
案例二
李先生的腰椎疼痛改善
案例四
赵先生的运动康复与功能恢复
实践操作指导
01
骨盆不正的评估方法: 观察、触诊和功能测试
力。
矫形腰带
用于固定腰部,减轻腰椎压力, 改善骨盆姿势。
矫形器
针对特定部位或关节的矫形器, 如膝矫形器、踝矫形器等,可以
调整骨骼排列,减轻疼痛。
04
骨盆不正的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坐姿
保持坐姿时,应挺直腰背,避免长时 间弯腰驼背,同时调整座椅高度,使 膝盖弯曲成90度,脚平放在地上。
站姿
睡姿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 身体自然伸展,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 卧。
骨盆不正可能导致肌肉不平衡 ,进而影响身体姿势和运动。
关节压力增加
骨盆不正可能增加膝关节、髋 关节等下肢关节的压力,加速
关节磨损和退行性改变。
影响内脏器官功能
骨盆不正可能对内脏器官功能 产生一定影响,如影响肠道蠕

2024版骨盆课件PPT课件

2024版骨盆课件PPT课件

骨盆课件PPT课件•骨盆概述与解剖结构•骨盆相关疾病与诊断•影像学检查在骨盆疾病中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手术治疗策略及并发症预防•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目录CONTENTS01骨盆概述与解剖结构骨盆定义及功能骨盆定义位于脊柱和下肢之间,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骨性结构。

功能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传递重力、参与运动等。

骨盆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形状类似环状。

骨盆前方有耻骨联合,后方有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骨盆内有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

解剖结构特点性别差异与生理变化性别差异男性骨盆较狭窄,女性骨盆较宽阔,以适应分娩需要。

生理变化女性在妊娠期间,骨盆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松弛等,以有利于分娩。

02骨盆相关疾病与诊断常见骨盆疾病类型包括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多由外伤引起。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骨软骨瘤、骨肉瘤等。

如骨盆炎、骶髂关节炎等,多由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裂等,导致骨盆形态异常。

骨盆骨折骨盆肿瘤骨盆炎症骨盆畸形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穿刺诊断方法及标准01020304观察患者步态、姿势,检查骨盆压痛、叩击痛等。

包括X 线、CT 、MRI 等,可明确骨折类型、肿瘤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如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等,可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对疑似感染或肿瘤的患者,可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病变性质。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炎等,需根据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

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治疗方案对于疑似肿瘤的患者,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变的良恶性。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030201鉴别诊断思路03影像学检查在骨盆疾病中应用显示骨盆环的完整性,观察髂骨、耻骨、坐骨及骶骨的情况。

骨盆正位片观察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的情况。

骨盆入口位片观察髂骨翼、坐骨及耻骨支的情况。

骨盆出口位片如应力位片、斜位片等,用于辅助诊断。

骨盆的课件ppt

骨盆的课件ppt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波等,有助 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 复进程。
日常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 姿势,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以保护骨盆。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后,定期复查有 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06
CATALOGUE
骨盆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保持正确的姿势与体态
预防措施
预防骨盆损伤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 意识,采取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式 ,避免高风险活动,同时保持身体 健康和进行适当的锻炼。
04
CATALOGUE
骨盆疾病与损伤
骨盆骨折
病因
高能量损伤,如车祸、跌 落等。
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畸形等。
治疗
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选 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骨盆炎症与感染
骨盆课件
目 录
• 骨盆概述 • 骨盆的解剖结构 • 骨盆的生物力学 • 骨盆疾病与损伤 • 骨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骨盆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CATALOGUE
骨盆概述
骨盆的定义与位置
定义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骨骼结构,位 于腹部和下肢之间,连接脊柱和 下肢。
位置
骨盆位于人体中部,起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为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性提供支持。
了解神经与血管的分布对于诊 断和治疗盆腔器官疾病非常重
要。
03
CATALOGUE
骨盆的生物力学
骨盆的稳定性与平衡
01
02
03
骨盆的稳定性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髋骨 组成,周围有强壮的肌肉 和韧带环绕,以维持骨盆 的稳定性和平衡。
平衡的重要性
平衡是人体保持姿势和进 行各种活动的基础,骨盆 作为身体的中心,对平衡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盆位ppt课件

骨盆位ppt课件
➢ 在髂骨复合偏位中,*代表髂骨关节面的中心,可向4个象限挪动,而 对侧髂骨的挪动方向为该侧相应的对角象限。比如左髂骨偏位至 ASEx象限,那么右髂骨偏位至ASEx对角象限,即PIIn。
➢ 此4种根本偏位只是人为划分,实践上可按360度任一角度偏位。
图为左骶髂关节,程度线
与垂直线交与关节中心。 〔可参考图2〕.两根线把 偏位方向分成4个象限:
升高或降低股骨头,取决于PI、In何者更重。〔图43中左 侧股骨头高提示In更重或有其他要素〕 ➢ 腰椎曲线:PI增大曲度,In减小曲度。综合结果:取决于 PI、In何者更重。 ➢ 闭孔外形:PI添加对角长度,In减小闭孔基底宽度。综合 结果:闭孔基底变窄,对角长度增大。 ➢ 骶髂关节肿胀:PI翻开关节前下缘、后上缘间隙,In翻开 前缘间隙。综合结果:关节前下缘间隙张开更大。
髂骨AS偏位〔AS Ilium〕
➢ 髂骨相对于骶骨向 前偏位的话,髂骨 还会同时存在向上 方的挪动。
➢ 缘由在于关节面呈 耳状面的特点以及 骨盆本身的角度。
➢ 髂骨挪动的轨迹呈 远离骶骨正常位置、 向前上方的弧形
髂骨AS偏位的机制
髂骨AS偏位伴发的改动:
➢ 髋骨丈量值减小
➢ 闭孔外形的变化
髂骨PI偏位〔PI Ilium〕
➢ 髂骨在骶骨上 后移时,同时 伴随下移,其 轨迹呈弧形, 偏离其在骶骨 的正常位置朝 向后、下方向 移位,此种偏 位即为髂骨PI 偏位。
髂骨PI偏位的机制
髂骨PI偏位伴发的改动
➢ 髋骨丈量值
➢ 闭孔外形的变化
➢ 腰椎曲度
➢ 影响股骨头的程度
➢ 关节腔积液:髂骨PI偏位时骶髂关节在后上缘分别,致使 此处水肿、膨隆。触诊时触及此处水肿区域,提示关节存 在炎症,需求矫正。在关节的前下间隙存在同样的问题, 一样导致该处水肿。虽然无法触诊,但同样产生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矫正认识篇
骨盆是一个多角形的的结构。是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 三块骨组成。是颈、胸、腰椎共24节椎体的重要基座。 在现实生活中,骨盆完全正常的人,千人难寻其一,这是 事实。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那些表面看来健康 的人其骨盆的位置可能是不正常的。即使他们现在还未出现 任何的不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则 逐渐加重,最终必然导致疾病。 在临床中,颈、胸、腰段的疾病常有疗效不佳或效果不稳, 医生们不懈的治疗患部,却乎视了骨盆移位是原发性病变的 重要性,这种本末倒置的治疗,常常使医者陷入尴尬和困惑。 因此,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势在必行。
骨盆旋转
• 若骨盆左侧离你较 远(顺时针旋转), 右内斜肌和左外斜 肌可能有缩短的情 况;若是骨盆右侧离 你较远(逆时针旋 转),则可能有相 反的情况。
a.骨盆逆时针旋转(到左侧) b.正常位置 c.骨盆顺时针旋转(到右侧)
骨盆移位导致脊柱的改变
正常
右侧移位
右侧移位
继发性改变 (水蛇腰)
(卧位)
俯卧位 3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 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 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 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 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
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 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如图A);右腿伸直,左腿 弯曲(如图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 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如图C)。
骨盆移位向上传导:可继发头痛颈项痛肩痛背痛或放射性臂丛神经 痛。向下传导:可继发臀痛髋痛大腿根或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向前 传导:可继发腹内、胸内病症及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循环、 呼吸、神经、消化、泌尿生殖、运动等系统功能紊乱
骨盆是多病之源,骨盆是健康之源
骨盆移位主要特点
独特之处就是把人体骨盆移位看作是导 致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当人体骨盆处于正 常位置时,髂脊连线是水平的,并与脊柱成 直角相交,左右下肢长度相等,肌肉和结缔 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各个关节很容易发出 清脆的矫正音。当人体骨盆移位时,可使脊 柱弯曲而压迫神经,结果使肌肉、关节和脏 器发生功能障碍,因而产生各种疾病。
骨盆移位的原因
99%的骨盆移位是先天性的:
是胎儿通过患有骨盆移位的母亲的畸形产道时或助产不当所造 成的
后天性骨盆移位:
由于 高处坠地或冲撞等跌扑损伤,使骶骨和尾骨受到重击而造 成(发病率相对较低)。包括下肢的伤残也可造成骨盆移位。
体位性损伤:
由于长期姿势不正确,静力损伤使骨骼肌附着点的末梢神经疼 痛痉挛,或因失治、误治进而继发为孪缩变性,导致骨盆骨连 结力学的失衡
坐姿
A
B
C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
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如图A)。 由于右髋关节难以张开,双腿交叉时,右腿总是在后(如图B)。如 有意识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觉;如把左腿放在右 腿上,就有困难的感觉,而且易疲劳(如图C)。
站姿
(站位)
骨盆移位导致的疾病
1. 右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
表现为副交感神经紧 张,肝脏、胃肠功能低下,消瘦,腹泻,易患妇科 疾病等。
2. 左侧骨盆移位型(左髋关节紧张型)
表现为交感神经紧张,心、肺功能低下,肥胖,便秘,易患感冒等
3. 混合型(右侧骨盆移位伴左或右髋关节紧张,左侧骨盆移位 伴右或左髋关节紧张)
表现为偏食,体重变化大,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并伴有前两型的全身 症状
骨盆移位的诊断
1. 形体表现
头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单肩下垂、两臂不等长、水蛇 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双脚不等大、腰带不呈 水平、斜颈、只能脸朝下或侧卧睡觉、一眼看去就发现走路不 自然,总是同一腿或脚受伤、单侧乳房明显小、有难产史。在 身体上和动作时出现以上特征,就可确定为骨盆移位。
骨盆前倾与后倾
a.正常位置
b .骨盆前倾
c.骨盆后倾
骨盆前倾时,腰椎前凸 的角度会变大,这种情 况腰部可能会有前凸弧 度。这可能会导致腰椎 椎间盘后侧及此部位的 小面关节压力增加。此 姿势与较长且较弱的腘 绳肌有关,腹直肌也会 被拉长,腰大肌和股直 肌可能缩短。股盆后倾 时,腰椎前凸角度变小, 此姿势与髋部伸展肌较 长有关,髋部屈曲肌可 能较长、较弱。
骨盆移位归总
• 骨盆侧傾
• 如图所示,骨盆被抬升,腰椎可能会增加侧弯到右侧的角度来代偿。这种 情况可能导致右侧皮肤地褶皱较多且较深。这种情况下,右侧腰方肌和右 侧腰部竖脊肌可能有较短的现象,髋部亦受到影响。右侧骨盆内收、左侧 骨盆外展,因此,骨盆右侧抬高,可能伴随左侧髋部外展肌缩短,以及右 侧髋部内收肌缩短的情况。
中医学强调阴阳平衡,西医关注菌群失调。但是力学失 衡导致人体抵抗力减弱而引发疾病却被忽视。骨盆移位后 使脊柱弯曲导致两侧肌力改变。紧张僵硬肌群中的神经、 血管、淋巴等组织间隙变小,发生循环代谢障碍,逐渐影响 脊神经后支甚至前支,继发内科相关症状甚至继发为相关疾 病。既骨盆移位逐渐引起全身动力、静力系统力学失衡, 引起免疫力下降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本病因。 因此,骨盆矫正既强调矫正移位的骨盆、脊柱和全身骨 骼,同时也强调压揉痉挛或挛缩变性的结缔组织,两者刚 柔相济,属于传统医学筋骨并重学说范畴。
2. 姿势表现
总结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自然的绿色自然疗法,前景将会无限广阔,这需要 更多的力量来投入这项事业。
俯卧位 1
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 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 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 皱纹亦偏向右上。
俯卧位 2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 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 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 比左腿短。
骨盆矫正
简介
张耀广,毕业于承德医学院,现任沧州中西医 结合康复院区推拿整脊师,毕业后,跟随知名骨科 专家卢智主任潜心研究美式整脊,结合在校期间所 学知识,在中西医传统正骨术方面有了专长,独具 特色。与博莱学院、华人一手、郭氏宗正堂等国内 先进团队交流学习。擅长肌筋膜理论,以传统手法 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