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_按摩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中医中的疼痛治疗技术

中医中的疼痛治疗技术

中医中的疼痛治疗技术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身体不适,而中医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拥有丰富多样的疼痛治疗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中常见的疼痛治疗技术,包括针灸、拔罐、刮痧和推拿等。

针灸是中医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疼痛治疗技术。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调节体内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疼痛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针灸对于各类疼痛都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一些慢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例如,常见的头痛、颈肩痛等都可以通过针灸来缓解疼痛。

拔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身体废物的排除的中医疼痛治疗技术。

在拔罐疗法中,通常会在患者的背部、肩部等部位放置罐子,使用火或者泵等方法吸出罐内的空气,使罐子紧贴皮肤。

随后,由于负压的作用,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拔罐在治疗一些肌肉酸痛、寒湿痛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刮痧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皮肤上刮动,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从而缓解疼痛的中医疗法。

在刮痧疗法中,通常会使用刮痧板在患者的背部、颈部等部位进行刮动按摩。

刮动的力度和速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刮痧适用于一些筋骨痛、寒湿痛以及感冒引起的疼痛等问题。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压的方式调理经络、调整气血,改善疼痛症状的中医治疗技术。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增强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推拿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如腰背痛、肩颈痛等,并且对一些运动损伤引起的疼痛也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中的疼痛治疗技术包括针灸、拔罐、刮痧和推拿等。

这些技术通过调整气血、刺激穴位、改善经络循环等方式,有效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在选择治疗技术时,应根据具体疼痛类型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结合中医医师的建议来选择最适合的疼痛治疗方法。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进行中医疼痛治疗前,先咨询专业医师并按照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了解中医中的疼痛治疗技术有所帮助。

中医调理肌肉酸痛舒缓肌肉不适的方法

中医调理肌肉酸痛舒缓肌肉不适的方法

中医调理肌肉酸痛舒缓肌肉不适的方法肌肉酸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姿势不正确、受伤或寒冷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对肌肉酸痛提供有效舒缓和缓解,以下介绍几种中医调理肌肉不适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按摩按摩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中医疗法,对舒缓肌肉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正确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并改善肌肉代谢,进而缓解不适感。

按摩可以选择在家自行进行,或者寻求专业中医按摩师的帮助。

在按摩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力度和频率,并在感觉舒适的情况下进行。

二、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艾草产生的热气刺激身体穴位,以调理身体,舒缓肌肉疼痛。

常用的灸法有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两种。

直接艾灸是将艾草直接燃烧在身体表面,通过热烟和热气的作用来治疗肌肉酸痛。

间接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草后的热气,传导到皮肤表面以达到舒缓肌肉的效果。

三、拔罐拔罐是通过将玻璃罐贴在身体表面,形成负压效应,以刺激皮肤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舒缓肌肉组织疼痛,解除肌肉痉挛,缓解不适感。

在拔罐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负压的大小和时间,以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四、中药浸泡中药浸泡是运用草药的药性通过水煎或浸泡的方式,来达到缓解肌肉酸痛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良姜等,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并具有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使用时,将中药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将患处浸泡在中药水中,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每天1至2次。

五、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将草药煮熟后敷在患处,通过草药的渗透和药性的作用,缓解肌肉不适。

常用的中药有麻黄、川乌等,这些中药具有散寒、活血化瘀的特性,可有效舒缓肌肉疼痛。

在敷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温度和敷药的时间,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肌肉酸痛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方法能提供有效的舒缓和缓解。

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技巧和频率,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按法对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分析

按法对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分析
1.2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机制
自从人们开始研究DOMS以来,人们对于DOMS产生的机理提出很多假说,最具代表的主要有乳酸堆积学说、肌肉痉挛学说、结缔组织损伤学说、肌肉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和酶溢出学说[3]。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延迟性肌肉酸痛有关。DOMS产生的原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仍然有待广泛深入地研究。任何单一的理论都不能解释DOMS的产生。所以,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事件发生顺序来解释DOMS现象[4]。这些模型综合了上述理论并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伴随离心运动产生的高强度拉力首先造成了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的损伤。随后发生包括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在内的急性炎症反应。将Armstrong,Smith和Jackson提出的模型综合一下可以得到如下解释。
2.2.2治疗方法推拿部位统一: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近血海穴位置)为中心点、方向与作用部位垂直。
2.2.3测试指标受试者在运动前30min、运动后24h、运动后48h的时候进行。并取末梢血进行血清CK和血清T-AOC测试。所有测试过程均在同一场地进行,温度、湿度条件基本相同。每个测试项目都由固定人员负责,以减少测量的误差。采用取血笔及毛细玻璃管采集受试者手指末梢血100wl置于0.5ml空白离心管中用于离心血清测定CK和T-AOC。肌酸激酶(CK)测定采用酶动力学法,试剂盒由北京中生北控生物工程技术公司提供,仪器为岛津UV-1700紫外分光光度计。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采用铁还原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仪器为岛津UV-1 700紫外分光光度计。
离心运动中产生的高强度拉力导致肌纤维结构蛋白的降解,尤其是在脆弱的Z线盘处。这伴随着肌腱结合处的结缔组织及周围肌纤维的过度拉伸(结缔组织损伤学说和肌肉损伤学说)。肌纤维膜的损伤导致钙积累进而阻碍细胞呼吸作用[5]。ATP产生受阻,钙调节机制被打乱。高钙浓度激活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降解肌小节Z线盘、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酶溢出学说细胞内容物及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损伤标志物(如HP和CK)扩散到血浆和组织间隙。单核细胞在6〜12h内被这些物质吸引并转变为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开始产生组胺(炎症学说)。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在几小时之内有显著地上升(炎症学说)。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在48h达到峰值。在炎症环境下,巨噬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使得III型和IV型神经末梢对于机械、化学和热剌激更加敏感(炎症学说)。由吞噬作用和细胞坏死产生的组胺、钾和激肽以及组织水肿和局部温度上升引起的压力升高随后激活肌纤维内和肌腱结合处的疼痛感受器(炎症学说这些变化导致了DOMS的产生。运引起的肌肉间挤压使得己被前列腺素活化的疼痛感受器受到机械剌激,导致疼痛感觉的增加[6]。

中医养生秘籍调理肌肉缓解肌肉疼痛

中医养生秘籍调理肌肉缓解肌肉疼痛

中医养生秘籍调理肌肉缓解肌肉疼痛肌肉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剧烈运动、受伤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

中医学认为,肌肉疼痛是因为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湿气、寒气等引起。

为了缓解肌肉疼痛,中医提供了一些秘籍和调理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方法。

1. 热敷法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缓解肌肉疼痛的方法。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热水浴来进行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感。

每天热敷15-20分钟,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疼痛的作用。

2. 按摩疗法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舒缓肌肉疼痛。

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肌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疼痛感。

可以选择温和的按摩方式,如轻揉、轻拍或推压肌肉。

按摩时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植物精油,如薰衣草或迷迭香精油,以增加效果。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疼痛。

艾灸通过燃烧艾草,将热量和草药的成分传递到身体的特定部位,促进经络的畅通,舒缓肌肉疼痛。

可以选择直接艾灸或间接艾灸。

直接艾灸是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而间接艾灸是将艾绒放在透气的介质上,再将介质放在皮肤上。

4.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调理肌肉疼痛有重要影响。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暖身驱寒作用的食物,如姜、蒜、红糖、黑豆等。

此外,适量增加鱼类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也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寒凉食物,以免加重疼痛症状。

5. 中草药调理中医草药是缓解肌肉疼痛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

具有祛风湿、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

常用的中草药有当归、川芎、白花丹等。

可以选择制作成药膏或者泡脚浸泡,以达到缓解肌肉疼痛的效果。

6.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加强肌肉,增强肌肉的韧性和抵抗力。

选择一些适合个人情况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可以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

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运动引起的肌肉拉伤和疼痛。

7.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缓解肌肉疼痛有帮助。

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肌肉紧张和肌肉酸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肌肉的紧张和酸痛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堵塞,或是因为寒湿侵袭导致。

因此,中医养生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要的疗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的作用。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火针、电针等。

其中,火针和电针是通过热疗、电疗的刺激来加强治疗效果,适用于较为严重的肌肉问题。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调理方法。

通过按摩经络和肌肉,促进气血的流通,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推拿按摩可以采用各种手法,如揉、推、拿、按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在自我调理时,也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和酸痛。

3. 草药熏蒸:草药熏蒸是一种通过蒸汽使草药挥发,对肌肉进行热疗的方法。

在中医养生中,采用适当的草药来熏蒸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常用的草药有艾叶、桑叶、红花等。

熏蒸时,可将草药放入专用的熏蒸器中,或是用热毛巾包裹草药后敷在相应的部位。

4.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中,饮食调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

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类、花生、山药等,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同时,避免过食辛辣、油腻、冷食等对肌肉不利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

通过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草药熏蒸和饮食调理等,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肌肉的舒缓和恢复,减轻肌肉的紧张和酸痛感。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养生方法来进行调理。

当然,在进行中医养生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睡眠,这对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推拿手法能否改善肌肉酸痛

中医推拿手法能否改善肌肉酸痛

中医推拿手法能否改善肌肉酸痛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肌肉酸痛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常常面临的困扰。

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剧烈的运动、不良的姿势等,都可能导致肌肉酸痛的出现。

而在众多的缓解方法中,中医推拿手法备受关注。

那么,中医推拿手法究竟能否改善肌肉酸痛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肌肉酸痛产生的原因。

肌肉酸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种是延迟性肌肉酸痛。

急性肌肉酸痛通常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即刻。

这是由于肌肉在进行剧烈收缩时,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在肌肉内迅速堆积,从而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酸痛感。

这种酸痛一般会在运动停止后较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延迟性肌肉酸痛则多在运动后的 24 72 小时内出现。

其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肌肉的微小损伤、炎症反应、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纤维的细微撕裂,进而引发身体的修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酸痛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医推拿手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中医推拿手法是一种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治疗方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等作用。

在改善肌肉酸痛方面,推拿手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功效。

其一,推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当推拿师的双手在肌肉上进行揉捏、按压、推擦等操作时,会增加局部血管的扩张,从而提高血液的流量和流速。

这样一来,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被输送到肌肉组织,同时代谢产物也能更快地被带走,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疲劳和酸痛。

其二,中医推拿手法可以放松肌肉。

长时间的紧张或过度使用会导致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肌纤维收缩变短。

推拿时的各种手法能够拉长肌肉纤维,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使肌肉恢复到正常的长度和弹性,从而减轻酸痛感。

其三,推拿还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紧张和放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推拿手法的刺激可以通过神经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神经的兴奋性,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缓解青少年肌肉酸痛的中医方法

缓解青少年肌肉酸痛的中医方法

缓解青少年肌肉酸痛的中医方法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肌肉酸痛的情况,例如运动训练、长时间的坐姿或是持续的疲劳导致的肌肉疼痛等。

面对这些问题,中医学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肌肉酸痛,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方法。

一、中医按摩法中医按摩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湿、舒筋活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按摩法:1. 推拿按摩法:采用手法推按、揉、摩、拿等来刺激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在按摩时,可选择轻柔或有力的方法,根据个人的感受和喜好来调节力度。

2. 灸法:使用艾灸或热石灸熏烤患处,通过温热的刺激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灸法需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烫伤。

3. 拔罐法:采用负压原理,在患处贴上拔罐器具,形成负压吸附,促进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在缓解肌肉酸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效果。

中医理论认为,在体内平衡失调时,会引发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疗法:1. 中药熏蒸法:选用一些具有止痛、活血、祛湿等功效的中药材,熏蒸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

2. 中药泡脚法:选择一些适应疼痛症状的中药材,将其煮熟浸泡在足浴盆中,待药汤温度合适后,将脚浸泡其中,通过足部的穴位刺激,以减轻肌肉疼痛。

三、中医调理法除了按摩和中药疗法,中医调理也是缓解青少年肌肉酸痛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青少年肌肉酸痛与体内湿气过重、血液循环不畅等有关。

因此,建议饮食清淡,少食寒凉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热量适中的食物,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肌肉酸痛。

但需注意,运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疲劳和不当姿势,以免引发肌肉拉伤和酸痛。

综上所述,中医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青少年肌肉酸痛,包括按摩、中药疗法和中医调理等。

当然,使用这些方法时,同样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如有需要,最好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治疗效果中医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分支,通过手法的操作,达到调理人体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其在骨骼肌肉系统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效果。

一、调节肌肉平衡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施压、揉捏、推拿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弹性和柔韧性,从而达到调节肌肉平衡的效果。

对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或长期工作繁重的人员,肌肉常常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缺乏弹性,容易引发骨骼肌肉系统的不适。

而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帮助肌肉恢复正常的状态,缓解肌肉的疲劳和紧张感,调节肌肉的张力,让骨骼肌肉系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二、促进血液循环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局部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加速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排除代谢产物,提高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促使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损伤,血液循环的改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损伤部位的肌肉组织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促进废物的排出,加快损伤部位的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调节筋膜和韧带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刺激和调节人体的筋膜和韧带,增加其柔韧性和弹性,提高其承受力和适应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功效。

筋膜和韧带是支撑和维持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僵化或损伤会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受限。

而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筋膜和韧带,使其得到适当的拉伸和舒展,增加其柔韧性,从而提高骨骼肌肉系统的适应性和防御能力。

四、缓解疼痛和炎症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按摩和刺激,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疼痛和炎症局部的供血和排毒,减少血液淤滞和炎性因子的积累,从而缓解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所导致的疼痛和炎症症状。

无论是慢性疼痛还是急性炎症,都会对骨骼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减轻疼痛和炎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理论的教学与运动训练。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南 周口 466001
1. 3. 1 刮痧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用消毒棉棒蘸 取红花油与 20% 的甘油混合液,均匀涂于穴位或 痛点处,操作者右手持刮痧板与皮肤成 45 度角, 沿着穴位或痛点处区域进行刮拭,从上而下、由内
第6 期
朱红香: 中医刮痧、按摩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疗效比较
( 2) 刮 痧 以“器”操 纵,按 摩 多 为“徒 手”。 首先,在工具的使用上,刮痧和按摩在具体操作过 程中都将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只是刮痧无法脱离器 具,而按摩属于可以借助于工具但很多情况下是徒 手操作的。二者在所使用的工具上差别很大。刮 痧所用工具有刮痧板和活血剂。刮痧板是刮痧的 主要器具,古人用汤勺、铜钱、银圆、瓷碗、瓷调羹、 木梳背、小蚌壳、檀香木等进行刮拭; 现代刮痧的工 具多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 钝圆[8]。刮痧板一侧为薄面,多用于治疗时使用; 另一侧为厚面,多用于保健时使用。按摩时所使用 的工具比较简单,有专业特制工具,也有用日常生 活用品替代工具,如用钢笔尾部代替按摩棒的一端 使用等,只要是大小合适表面光滑的日常用品都可 以作为被选器具来用。当然,按摩器具有专业电动 的也有手动操纵的,现在已经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按 摩仪器,但是都各有局限性。除此之外,有时为了 减少直接接触皮肤摩擦而产生的疼痛现象,还可以 涂以按摩乳或冬青膏,以缓解疼痛和增加疗效。对
刮痧组 按摩组
表 3 刮痧组、按摩组疗效对照表
人数 %
人数 %
治愈 10 41. 67 8 30. 77
显效 7
29. 17 10
38. 46
有效 6
25. 00 7
26. 92
无效 1
4. 16 1
3. 85
总有效率 23
95. 84 25
96. 15
从 治 疗 次 数 上 来 看,刮 痧 组 21 名 学 生 即 87. 50% 的学生经过 1 ~ 4 次刮痧后效果很明显,身 体完全恢复; 一例重度肌肉酸痛学生在一个疗程以 后仍有轻微的疼痛,或许是因过度疲劳、肌肉或韧 带受伤等原因,经一个疗程刮痧结束未见明显疗效 ( 占 4. 16% ) 。按摩组中 88. 46% 的学生经过 2 ~ 6 次按摩后效果显著,身体完全恢复; 一例重度肌肉 酸痛学生 或 许 是 因 为 肌 肉 拉 伤、软 组 织 损 伤 等 原 因,在一个疗程后未见明显疗效( 占 3. 85% ) 。由
数据可知,每天一次,每次 30min,九天为一疗程刮 痧或者按摩,对于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效果非常明 显。
从恢复时 间 长 短 上 来 看,经 过 第 一 天 的 治 疗 后,刮痧组有 11 人即 45. 83% 的学生恢复,而按摩 组仅有两人即 7. 69% 的恢复,组间差异十分显著, ( P < 0. 01) 。第二天的治疗后刮痧组有六人恢复, 而按摩组仅有三人恢复,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对第一天、第二天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 处理,结 果 显 示,两 组 恢 复 率 呈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表明在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方面刮痧治疗相比按 摩治疗,见效更快。
观察的 60 名学生安排一次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 ( DOMS) 致痛模型,训练内容以大强度身体素质为 主,运动方式有最大用力蛙跳 30m,共 10 组,组间 休息 1min ~ 2min; 持哑铃 ( 优 势 臂 和 非 优 势 臂 轮 换) 屈 肘 后 慢 慢 放 下,用 本 人 最 大 力 量 的 70% 、 80% 、90% 、100% 做最大等长收缩离心运动,每等 级负荷强度做 15 次,组间休息 1min,运动时间为 40min。之后采用 Guenzel Borg 制定的判断疲劳主 观体力感觉等级表评定受试者的主观感觉,问卷基 本情况见表 2,经统计学处理,造模后两组学生的 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1. 3 治疗方法
3 讨论
3. 1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产生机制 目前,对 延 迟 性 肌 肉 酸 痛 发 生 的 机 制 认 识 不
一,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其中有乳酸堆积 说、组织撕裂说、肌肉痉挛说、结缔组织损伤说、组 织液流出说等。
乳酸堆积说认为,因肌肉作业强度过大,使得 酸性代谢副产物乳酸堆积,而引起肌肉的痉挛、疼 痛和局部水肿等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情形。组织撕 裂说认为,运动后发生的肌肉酸痛可能是由于肌肉 和 / 或结缔组织撕裂所致[2]。未受过训练 的肌肉 参与长时间的工作或训练可能会使肌肉内的肌纤 维和结缔组织受到损伤。肌肉痉挛说认为,运动引 起参与工作的肌肉局部缺血而引起疼痛,疼痛导致 肌纤维痉挛,从 而 使 更 多 的 致 痛 物 质 产 生[3] 并 堆 积。结缔组织损伤说认为,延迟性肌肉酸痛是由机 械性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炎症反应而诱发疼痛。 Smith 的鼠跑台实验发现肌纤维间隙内有大量炎症 细胞聚集[4]。组织液流出说认为,在离心运动中, 肌肉所承受的强度过大,肌细胞膜及周围结缔组织 被重复拉长致使细胞内蛋白质及其他原生质流失, 导致细胞水肿及一系列延迟性反应。其他还有代 谢失调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收缩 / 弹性成分张力 学说、钙 离 子 损 伤 学 说、肌 肉 温 度 上 升、“肌 膜 亏 负”观点等。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DOMS 是运 动疲劳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运动应激产生的活性氧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对运动造成的氧化 应激损伤而导致的运动性疲劳[5]。 3. 2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治疗机理
根据国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准》将 治 疗 效 果 分 为: 治 愈、显 效、有 效、无 效。 治愈: 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 显效: 休息时疼 痛消失,但活动时略有轻微疼痛; 好转: 疼痛减轻, 活动时稍有不适; 无效: 症状无改善。
2 结果与分析
两组治疗效果见表 3。建模后刮痧组有 24 人 出现了延迟性肌肉酸痛,经过九天的刮痧治疗后, 其中 10 人治愈,七人显效、六人有效、一人无效,总 有效率为 95. 84% ; 按摩组有 26 人出现了延迟性 肌肉 酸 痛,经 过 九 天 的 按 摩 治 疗 后,八 人 治 愈,10 人显效、七人有效、一人无效,总有效率为96. 15% 。 可见刮痧和按摩对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有明显疗 效。
( 1) 两种方法作用机理相通。刮痧对运动性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作用主要通过腧穴与经络,即通 过点与线的作用使气血畅通调理周身以通达肌肉, 从而促进酸痛修复。中医按摩也具有调理阴阳、疏 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消肿止痛、改善血液、 皮肤和肌肉的生理变化等作用[7]。而按摩对延迟 性肌肉酸痛的作用是通过外力作功和能量信息转 换,从而达 到“通 则 不 痛 ”的 治 疗 效 果。 对 运 动 系 统的作用按摩可使肌肉纤维被动活动,使被牵拉的 肌肉放松,消除疲劳,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肌 肉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促进了 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提高了肌肉的运动 能力。由此 可 见,按 摩 作 用 于 身 体 是 面 而 非 点 与 线,直接受益的肌肉而非经络气血,但二者所起的 最终作用是相通的。
组别
年龄
运动年限 立定跳远( m) 掷铅球( m)
刮痧组 21. 1 ± 1. 03 3. 5 ± 0. 82 2. 68 ± 0. 53 9. 8 ± 1. 93 按摩组 20. 6 ± 1. 15 3. 3 ± 0. 91 2. 65 ± 0. 45 9. 6 ± 1. 81
1. 2 建模方法 在经过一个暑假后的新学期开始阶段,对实验
·101·
而外 的 顺 序 进 行 操 作,用 力 要 均 匀、适 中,由 轻 渐 重,压痛点要重刮、多刮,刮拭面尽量拉长,点、线、 面三者兼顾,点是刺激穴位,线是经脉循行线,面是 作用皮部。刺激量以患者能耐承受为度,使刮拭的 作用力传 达 到 深 层 组 织,而 不 是 仅 停 留 在 皮 肤 表 面。刮痧处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点,重者出现呈 斑片状特征,触之略有阻碍感或隆突感,这就是所 说的“痧”。 一 般 第 一 次 出 现 的 痧 较 多,随 着 治 疗 逐渐减少,二到三天后可自行消退。初次手法不宜 太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刮至患者自觉有温热感 最佳。每天一次,每次 30min,九天为一个疗程。 1. 3. 2 按摩疗法 患者俯卧位,对痛点处进行按 压、推拿、揉、点、拨筋、滚、揉捏、按揉。取涌泉、足 三里 等 穴 位 进 行 点 按 压 等 手 法,每 天 一 次,每 次 30min,九天为一个疗程。 1. 4 疗效评定标准
刮痧疗法是台湾预防医学专家吕季儒教授经 过多年潜心钻研,将古朴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法和 西医的研究成果———分子矫正医学相结合,在中医 经络学说指导下,使用水牛角刮痧板和活血剂,在
·102·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 年 12 月
人体的一定部位,实施循经走穴的刮拭,从而达到 内病外治的一种中医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历史悠 久,内容丰富,颇具特色,是祖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 宝贵遗产之一,是体育保健和康复医疗中一项重要 技术。二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均通过人的经络 腧穴作用机体,从而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消肿 止痛、软 坚 散 结 的 作 用[6]。 在 防 治 延 迟 性 肌 肉 酸 痛方面二者的作用机理又各有侧重,除此之外,在 技术的难易、对器具的选择、手法操作、疗程疗效、 实施后的反应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普及性程度等 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表 2 造模后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表( N = 30)
刮痧组 按摩组
有无酸痛


24
6
26
4
下肢 19 20
酸痛部位 腰部 2 4
上肢 3 2
轻度 10 11
酸痛程度 中度 12 13
重度 2 2
收稿日期: 2011-10-11 作者简介: 朱红香( 1964—) ,女,河南项城人,教授。研究方向: 体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