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127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的诊治及原因分析

产后出血的诊治及原因分析

产后出血的诊治及原因分析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针对不同病因予以止血抗感染、应用缩宫素、填塞宫腔、缝合裂伤、输血补液等处理。

结果:宫缩乏力106例,第二产程延长7例;胎盘因素22例,其中前置胎盘16例,胎盘粘连4例,胎盘残留2例;软产道裂伤9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出血时间发生在产后2 h以内127例,2 h以外13例。

结论:产后出血的关键是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因此产科医生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利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标签:产后出血;救治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威胁孕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有效地止血,往往引起失血性休克、产后感染等;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医生多年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现将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40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年龄21~34岁。

初产妇115例,经产妇25例;孕初次115例,孕2次21例,孕3次4例;孕龄28~ 41周,平均38周;阴道分娩85例,剖宫产55例,合并妊高征8例,有人流史者120例。

1.2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阴道分娩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置弯盘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 h取出,直接测量弯盘中的血量;以称重的方法计算产后22 h出血量。

剖宫产者的术中出血量=负压瓶集血量+血纱计算量,回病房后出血量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1.3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予以止血抗感染、应用缩宫素、填塞宫腔、缝合裂伤、输血补液等处理。

2 结果本组患者140例患者中,宫缩乏力106例,第二产程延长7例,合并巨大儿、多胎妊娠5例,重度妊娠2例;胎盘因素22例,其中前置胎盘16例,胎盘粘连4例,胎盘残留2例;软产道裂伤9例,其中宫颈裂伤5例,阴道壁裂伤3例,自发性子宫裂伤1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出血时间发生在产后2 h以内127例,2 h以外13例。

3 讨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4个方面,在诊治过程中,临床医生应结合临床表现,注意这4项因素可能互为因果关系,宫缩乏力引起胎盘滞留,胎盘残留影响子宫收缩,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加重产后出血,并使出血不易控制。

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短、 止血快、 效肯定 , 保 留子宫 , 被育 龄 患者 所接受 。 疗 且 易
所 以 S E对产后 出血的治疗具有很重 要的临床意义 。 UA 3 2 关于 S . UAE术式及其并发症 既往产后出血的介入治
疗常采用双侧髂 内动脉栓塞 , 手术 较为容易 , 操作时 间较短 ,
但 由于栓塞部位较高 , 术后并发症 相对较 多, S E属高 而 UA 选择性插管 , 具有并 发症少 的优点 。据文 献报 道[ , 脉栓 4动 ]
产 后 出血 1 8 临 床分 析 0例
黄利 萍 云南省祥云县妇幼保健院 6 20 710 摘要 目的 : 探讨产后 出血 的原 因及相 关高危 因素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0 6年 1月 一2 0 0 9年 1月在 我 院分 娩的
48 6 2 例产 妇 , 中产 后 出血 1 8例 。结果 : 后 出血 的 发生 率为 2 2 , 其 0 产 . 4 导致 产 后 出血 的原 因是 官 缩乏 力 占 6 .5 胎盘 因素 占 1. 4 软产道损伤 占 9 2 , 94 %, 9 4 %, . 6 凝血功能障碍 占 18 。结论 : .5 通过 回顾性病例分析 , 发现产 后出血 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 、 胎盘因素 、 软产道损伤 、 凝血功能障碍 , 采取有 效预防措 施 , 降低产后 出血 的发生 , 可
[] Am b tt n c l 1 9 , 7 ( ) 9 8 J. JO se Gy eo , 9 7 1 6 4 : 3 .
塞治疗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 ~7 ,UAE治疗 的并发症更 5 曹野 , , S 陈华 陈立岩, 急诊动 脉栓塞治疗产后 子宫大 出血的临 等. 少, 常见的有发热 、 下腹隐痛伴腰痛、 臀部及下肢 酸痛[ 等栓 5 ] 床应用 [] 放射学实践 ,0 4 1 () 5 35 5 J. 2 0 ,9 8 :9—9 . 塞后综合征表现 , 持续数 天可 自行缓解 , 他 比较 少见 的并 其

产后出血107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07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0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急救处理能力,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邻水县中医院及四川地质医院近9年来收治的10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首位。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

结论重视产妇的孕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积极控制并发症、合理选择剖宫产以及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及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对产妇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产后出血占首位[1]。

我县农村人口多离县城又较远,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家中或个体诊所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后才送来医院。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

本文通过对邻水县中医院及四川地质医院近9年来收治的10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10年12月在两院住院分娩3826例,其中阴道分娩2310例,剖宫产1516例,诊断产后出血107例,发生率2.79%,107例产后出血者年龄19.5--39岁,平均29.87岁,患者中初产妇51例,经产妇56例;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61例。

1.2 产后出血诊断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2]。

达到1 000 ml以上为严重产后出血[3]。

1.3 出血量计算方法我们对产后出血量的测定采用量算法,并且累加估计纱布、敷料的血量(每块纱布估计失血量为20毫升),凝血块、血清等失血量总和。

在院外分娩者则用目测法和休克指数相结合测定出血量。

产后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12例临床分析【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尤其在农村更为突出。

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2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本组资料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5岁。

初产妇95例,经产妇17例。

有人工流产史者70例。

足月妊娠108例,早产4例。

其中91例系在家或乡医院分娩,因产后出血转入我院。

同期住院分娩总数327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42%。

1.2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2](出血量的收集采用阴垫称重法)。

2 结果2.1 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100例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12例发生在产后2小时~24小时。

2.2 产后出血量出血量最少为500ml,最多为3000ml(院外转入病例出血量估计有误差),发生休克64例,占49.23%。

2.3 产后出血原因2.4 本组宫缩乏力56例在按摩子宫、大剂量催产素(30u~60u)、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等应用后,均得到满意治疗效果。

胎盘因素者,34例胎盘粘连滞留,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3例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术。

1例子宫内翻(系乡医院转入)。

行子宫还纳术。

软组织损伤者,予行缝合术。

本组112例患者经补液、输血、抗炎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3 讨论3.1 影响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3.1.1 子宫过度膨胀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产后子宫正常收缩,使出血量增加,产后出血率升高。

3.1.2 流产和产次流产及分娩不同程度地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为了获取更多的营养,胎盘附着面积增大,低置胎盘发生率增高,同时产时易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或宫腔探查时可增加出血量。

而且随着孕产次的增加,子宫肌纤维弹力降低,结缔组织增多,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增加出血量。

产后出血121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1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方法:近年来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1例回顾分析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

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66.9胎盘因素198软产道损伤1。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

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防止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我县主要是农村人口、牧民其次是外籍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孕期未进行很好的检查导致产时出现问题。

年来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资料与方法9年1月~1年11月收治分娩产妇18例其中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158例诊断产后出血11例发生率76其中阴道分娩98例剖宫产例;年龄19~9岁平均69岁;孕周7~周平均95周;初产妇79例经产妇例;有人工流产、引产史89例。

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小时内失血量>5ml。

失血性休克指低血容量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快弱严重时伴有心慌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方法:测量产后出血主要用容积法及称量法。

剖宫产者由医生在手术中测量出血量。

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81例(669);胎盘因素例(191);软产道裂伤16例(1);凝血功能障碍1例(8)。

分娩方式:阴道分娩98例;剖宫产例。

产后出血与引产流产关系:本资料中18例有引产或流产1次以上89例(755)无引产、流产史例(6)。

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的关系:我院为基层医院多数高危妊娠已转上级医院拒绝转院的高危因素者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等。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

1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产妇中100例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病因、治疗方法和效果。

结果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顺产比剖宫产、产钳助产发生产后出血概率低,胎儿体重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对其治疗首选促宫缩、缝合等操作较便捷方式,用纱布填塞、子宫缝合等方法能有效止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降低死亡率。

结论对有剖宫产指征、需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以及经过双胞胎或胎儿较大的产妇,应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应对准备,对发生产后出血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标签: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治疗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出胎儿后24h之内失血量高于500ml[1]的情况,失血过多极易导致产妇死亡。

本文将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与相应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

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55例,产钳分娩8例。

产后出血量500~3010ml,平均出血量(1164.5±216.5)ml,均符合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无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或孕期少于28w者。

1.2方法对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引起出血的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进行统计;关注患者分娩方式、妊娠期发生的并发症与产后出血之间关系;分析不同情况下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1.3治疗方法当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首先采取促宫缩、缝合方式。

出血量较多、治疗无效者,改用纱布填充治疗或Hayman子宫缝合术。

纱布填充具体方法为:将窄长医用纱布浸透碘伏,拧干,从宫角一侧开始呈”之”字形填塞至子宫切口,填塞完成后对切口和纱布两端进行缝合。

Hayman子宫缝合术具体方法为:将患者膀胱覆膜下推;剖宫产产妇进针位置在子宫内侧约2cm、子宫切口左右两方到阴道约2cm处;自然分娩产妇进针点在子宫内侧2cm、宫颈内扣约3cm 处;从子宫前壁开始进针,抑制贯穿子宫后壁;取出针后在宫底缠绕、打结。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4236例产妇,对其中12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20例,发生率为2.83%(120/4236);宫缩乏力(69.17%)和胎盘因素(12.50%)是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产后出血主要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双胞胎、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子宫肌瘤、贫血等有关,高危因素患者93 例(77.50%),无高危因素患者27 例(22.50%);其中高危因素中主要以妊娠期高血压最多,其次为瘢痕子宫。

发生在产后2 h 的82例,占68.33%,2~24 h内38 例,占31.67%。

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筛查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以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出血原因;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 ml,其为产妇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为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

由于产后出血发生一般比较突然且为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

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及产前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本研究对2013 年1月~2016年1月马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马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4236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产妇120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4.24±6.48)岁。

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产前检查≥3次82例,产前检查3次且有分娩史36例。

1. 2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指胎儿分娩出生后24 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 ml。

浅谈产后出血108例的临床分析

浅谈产后出血108例的临床分析

浅谈产后出血108例的临床分析简介产后出血是指在产后24小时内,分娩后将近500毫升的阴道出血,如果是在分娩后的第一小时内,出血量达到了1000毫升或更多,这就被称作严重产后出血。

它是全球每年四分之一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对108例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病例分析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手术产51例,阴道分娩57例。

82例在分娩、剖宫产或胎儿死亡后3小时内出现阴道出血,26例在3小时后出血。

出血量为500-2000毫升,其中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的60例(55.6%)。

原因分析1.宫缩不良或子宫负担重:56例。

2.分娩操作不当:21例。

3.子宫内膜病变:16例。

4.凝血因素异常:11例。

5.异位妊娠或宫腔肿瘤:4例。

6.其他原因:7例。

处理方法大多数病例均采取了宫缩剂压力包和输液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吸氧:50例。

2.维生素K1:57例。

3.新鲜冰冻血浆:11例。

4.血小板悬液:6例。

5.抗纤维蛋白酶:3例。

6.子宫内置式止血栓:5例。

7.子宫颈夹闭器:1例。

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96例,好转8例,死亡4例。

死亡原因为休克、DIC和肺栓塞。

分析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宫缩不良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产后出血后及时、有效地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大量出血,必须立刻控制出血源,并注射宫缩剂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存在凝血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新鲜冰冻血浆。

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论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对于已经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因大量出血而引起的各种危害和并发症。

同时,应多加加强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信息沟通,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关于盆腔游离体的成 因, 多数 是 由脂 肪垂 或组 织扭转 、 长期炎症 刺激、 粘连 、 脱落和腹腔异物慢性炎性增 生、 钙化 等原 因引起 , 或者慢 性炎性刺 激 引起腹膜 间皮增生而形成。其 机理较 为复杂 , 床病例较少 , 医学上对 腹 I f 缶 在 盆腔游离体或物一直缺乏临床诊 断依 据 , 多以个案或个例报道 , 现介绍 我科 例盆腔游离体致左骶髋关节疼痛导致 长期误诊误治患者 的治疗体会。 1病例资料 . 患者 , ,1 ,左髋关 节疼痛 6年余 , 重伴左下腹痛 3月” 女性 4 岁 “ 加 之主诉 入 院。6 前患者休息时感 左骶髋关节 困痛 不适, a 走路 时疼痛轻 , 因不影 响生 活, 故未行诊治 , 此后症状渐 明显 , 于门诊拍左髋关节片无明显骨质改变 , 考虑 为关节炎 , 予以相关治疗, 间断服药 , 时好进坏 , 症状无根本改善。近 3 月来上 述症状明显加重 , 尤其是坐卧 时疼痛 明显 , 出现左下腹亦 困痛不适 , 并 晚上皆 行右侧卧位休息 , 尚能缓解疼痛 , 因已影 响正常生活 , 遂于我院妇 科门诊 因小 腹痛而行 B超检查发现盆腔直肠偏左一异物 , 符合骨性结构改变 , 复查 c T考 虑畸胎瘤 , 少量积液。以“ 并 盆腔包块性质待定” 收住我科。病程中无消瘦 , 无
2 讨 论 .
[ ] 卢仁君 , 茂 富. 腔 内游 离物 2例 [ ] 临床 与实验 病理 学杂 志, 1 魏 腹 J.
功能无异常。并于 2 l 年 1 0O 月行剖腹探查术 , 术中见膀胱直肠窝内偏左侧一 1e 8 m× e 0m x e 5m大小 的不规则游离体 , 质硬 , 外表面长有浆膜状组织, 表面光 滑。 与直肠、 子宫及膀胱和盆壁多条纤维状韧带粘连 , 立位 时悬空 , 整体活动度 大, 盆底淡黄色清亮积液约 l0 l右输卵管缺如 , 0I , T l 呈术后改变。游离体称重为 133 , 6 .g病检示灰白色不规则、 瘤样 钙化物 , 剖面质硬 , 不规则螺纹 , 表面间断 附结缔组织 , 慢性炎性改变,5 8 %钙化。术后患者左髋关节及左下腹部 困痛 皆 消失 , 进食及大小便正常 , 活动 自如 , 痊愈出院。
d i1 .9 9 i n1 o o:0 3 6 4.s .o6—15 .0 10 .4 s 9 9 2 1 .8 17
榆林
7 90 10 0
文章编号 :0 6—15 ( 1 0 3 5 10 99  ̄1 )- 8— 6 0~0 1 及包裹等原因所致 , 少数为慢性炎症刺 激腹腔间皮增生而形成 , 此患者 游离 体 巨大 , 首发症 状为左骶髋关 节疼痛为 主要特点 的病例 国内未 曾报道 。后 经手术及病 检示游 离瘤 样钙化 物 , 中见盆底 积液 , 术 为慢性 炎症刺 激 的产 物 。由此考 虑是右侧输卵管术后 可能有残 留物或脱落 物或异物 , 经反复炎 性刺激、 纤维渗 出、 包裹粘连 、 钙化 , 形成游离 体 , 刺激周 围组织形成 恶性循 环, 游离体渐增大, 直至大到一定程 度 , 被悬 吊于盆底 , 走路时 因悬 空 , 不刺 激壁腹膜 ; 时落入骶前 , 卧位 刺激骶 左侧腹膜 , 射性引起 左骶髋关 节疼痛 放 不适 , 致早期误诊为左髋关节炎 , 长期 以关节炎 治疗无 根本 好转 , 至并发 直 左下腹疼痛 , B超及 c 查 T时方发现异 常, 考虑畸胎瘤拟 手术 。从 力学角度 考虑 , 游离体悬 于盆底 , 走路时悬空 , 不刺激骶腹膜 , 卧位 进因偏左侧 落入骶 前, 刺激左 侧腹膜 , 故放射性致左骶髋关节疼痛 , 之反复炎 性刺 激 , 加 游离体 增大、 加之 盆腔炎症直至引起腹痛 , 术后 游离体 这一诱 因去除后 , 原髋 关节 及腹痛亦消失 。由此 回顾病史 , 因临床 病例少 , 似情况更 为罕见 , 之患 类 加 者早期无腹痛 , 生活正常 , 仅表现为休息时髋关节 疼痛 , 又无腹部 体征, 故使 临 床 思维 局 限 , 能 将 患 者 2 未 1年 前 曾有 卵 巢 扭 转 手 术 与 本 次 病 情 联 系 , 致 长期 误 诊 误 治 。仅 人 院 前 3月 并 发 左 下 腹 痛 , 院 查 出盆 腔 肿 瘤 , 术 后 原 来 手 症状 皆 消失 , 知 原 关 节 痛 与此 相 关 。 因此 , 醒 我 们 在 今 后 工 作 中应 拓 宽 才 提 视野 , 不拘于惯性思维 , 多角度考虑 问题 , 问病史 要详细 , 体要科学认 真 , 查 为辅助检查提尽可能 多 的信息 , 能做到 有的放 矢 , 才 减少 误诊或 漏诊 的机 率, 既使患者少走 弯路少花钱 , 更重要的是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

尿 频 、 急 , 大 便 习惯 异 常 , 经 规 律 , 痛 经 史 ,1年 前 曾 因 右 侧 卵巢 扭 尿 亦无 月 无 2 转 手 术治 疗 , 恢 复 良好 , 认 结 核 病 史 。人 科 查 体 : 神 好 , 命 体 征 正 术后 否 精 生 常 , 无 异 常 , 软 无压 痛 及 反 跳 痛 , 扪 及 包 块 , 鸣 音 正 常 , 髋 关 节 及 心肺 腹 未 肠 左 四肢 活动 无 异 常 。直 肠 指 检 距 肛 门 8 m 处 扪 及 质 硬 包 块 , 粘 膜 光 滑 , 脓 e 肠 无 血 。入科后拟手术探查切除包块 , 并请骨科会诊示左髋关节骨质及结构正常,
医学 信 息

3 5 ・ 6 0
N .8 2 1 o0 0 1
M DC LlF R IN E IA o M T髋关节疼痛患者 的体会
王 兴 国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人 民医院普通外 科 。 陕西
【 关键词 】 盆腔游 离体; 误诊误 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