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分析

合集下载

氨基酸的薄层分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薄层分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薄层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层色谱(TL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运用薄层色谱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在本实验中,硅胶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氨基酸在硅胶板上与固定相发生吸附作用,由于不同氨基酸的极性不同,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导致它们在硅胶板上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标准氨基酸溶液(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混合氨基酸样品溶液硅胶 G 板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 4:1:1)显色剂(茚三酮溶液)2、仪器层析缸毛细管电吹风喷雾器紫外灯四、实验步骤1、制板称取适量硅胶 G 粉于研钵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研磨至均匀的糊状。

将糊状硅胶均匀涂布在干净的玻璃板上,使其厚度约为 025 05mm 。

室温下晾干,然后在 110℃烘箱中活化 30 分钟,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点样用毛细管吸取标准氨基酸溶液和混合氨基酸样品溶液,分别在硅胶板的一端距离底边约 15cm 处轻轻点样,点样直径不应超过 2mm ,每次点样后用电吹风冷风轻轻吹干,重复点样 2 3 次,以保证样点的浓度足够。

3、展开将适量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使其高度约为 05cm 。

将点好样的硅胶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盖上盖子,使展开剂的蒸气饱和层析缸约 15 分钟。

然后将硅胶板浸入展开剂中,展开剂的液面应低于样点。

当展开剂前沿上升至距板顶约 1cm 时,取出硅胶板,用电吹风吹干。

4、显色用喷雾器将茚三酮溶液均匀地喷在硅胶板上,然后用电吹风吹热,使氨基酸显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观察标准氨基酸溶液的斑点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标准溶液在硅胶板上分别形成了清晰的斑点。

2、观察混合氨基酸样品溶液的斑点可以看到混合样品中的氨基酸也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形成了不同位置的斑点。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分析

生物化学第3章 氨基酸分析
氨基酸首尾脱水聚合成肽键。
180多种天然氨基酸; 20种蛋白质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分类、性质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 20种蛋白质氨基酸按R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 带正电R基氨基酸和带负电R基氨基酸
按R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及杂环氨基酸3大类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中性氨基酸):含有硫
Cysteine Methionine (Cys,C) (Met,M)
(1) 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氧化生成二硫键,生成胱氨酸,Cys-S-SCys
(2) 蛋氨酸的甲硫基的硫原子有亲核性,容易发生极化,在生物合成
中是重要的甲基供体
脂肪族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酸性氨基酸)
水中心)
极性氨基酸侧链能与水形成氢键,易溶于水 带电荷和极性氨基酸一般位于蛋白表面 蛋白的活性中心:His,Ser,Cys
2.3氨基酸的分类——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
2.4氨基酸的分类——非蛋白质氨基酸
150 多种,不是蛋白质组成,但是有特定生理功能
(1)大多是L型α氨基酸衍生物
(2)有D型氨基酸 (3)还有β-、γ-、δ-氨基酸
四、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ɑ-氨基参与的反应: 亚硝酸、酰化试剂、烃基、 醛基氧化酶 氨基酸的 化学反应
茚三酮、肽键形成!
ɑ-羧基参与的反应: 成盐、成酯、成酰氯、脱 羧、叠氮
侧链R基参与的反应: 取决于R侧链的官能团
ɑ-氨基参与的反应:
与亚硝酸反应:
通过测定N2的量而计算氨基酸的量,可衡量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与酰化试剂反应: X=Cl, OH, -OCOR; 可多肽合成中保护氨基;丹磺酰氯可以与肽的N-端氨基 酸反应,生成丹磺酰-肽,水解得到有强烈荧光的丹磺酰-氨基酸,用电泳法 或层析法分析即可得知N-端是何种氨基酸,被广泛用于蛋白质N端测定。 烃基化反应:

氨基酸 hplc

氨基酸 hplc

氨基酸 hplc
氨基酸HPLC分析是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的方法。

HPLC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特定成分的高效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

氨基酸HPLC分析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分配和疏水性等相互作用的不同,实现氨基酸的分离。

通过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确定不同氨基酸的种类和浓度。

在进行氨基酸HPLC分析时,通常需要将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分离效果。

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柱前衍生化、溶剂萃取、固相萃取等。

其中,柱前衍生化是将氨基酸转化为可被HPLC检测到的衍生物,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氨基酸HPLC分析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特点,可以同时分离多种氨基酸,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HPLC还可以与其他检测器联用,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等,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实际应用中,氨基酸HPLC分析主要用于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等领域的氨基酸分析。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氨基酸成分,以评估其营养价值和品质。

在生物制药领域,可以用于药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总之,氨基酸HPLC分析是一种高效、灵敏和准确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氨基酸HPLC分析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氨基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它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各种生物学功能。

因此,研究和分析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和含量是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氨基酸普遍具有两个基团:氨基基团和羧基基团。

氨基基团(-NH2)能够与酸性物质发生酸碱反应,而羧基基团(-COOH)可以与碱性物质反应。

因此,氨基酸可以在不同的pH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离子化状态。

氨基酸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色谱法。

色谱法是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分配过程的一种分离和测定方法。

氨基酸分析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法是通过将氨基酸样品蒸发成气体态后,通过柱子分离各个氨基酸,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

GC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但需要样品具有较好的挥发性。

对于挥发性较低的氨基酸,通常需要先进行酸水解或酶解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将氨基酸溶解在流动相中,通过柱子分离各个氨基酸,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

HPLC法与GC法相比,对样品要求较低,适用范围更广。

HPLC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分析,避免了氨基酸的热解和挥发损失。

除了色谱法外,还可以使用质谱法进行氨基酸分析。

质谱法是通过将氨基酸样品蒸发成气体态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

质谱法的优点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可以分析低浓度的氨基酸。

质谱法可以通过离子反应进行定量测定。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谱法进行氨基酸分析。

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特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氨基酸中苯环的吸收或蛋白质中色氨酸的荧光可以用于氨基酸的分析。

在氨基酸分析中,常常需要先进行衍生化反应,将氨基酸转化为稳定的衍生物,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分离效果。

常用的衍生反应有酸衍生、酯化、取代反应等。

总结起来,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析。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比色法:利用氨基酸中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对于有色氨基酸,可以直接用此方法进行分析,如色氨酸、酪氨酸等。

对于无色氨基酸,需事先进行衍生化反应,如二羧基二氨基联苯胺(DTNB)法,测定半胱氨酸含量。

2.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分析多种氨基酸,用于生化实验和质量检测。

3. 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利用氨基酸测定仪测定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而测定氨基酸的分子序列,通常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

4. 纸层析法:利用氨基酸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通常用于初步鉴定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较低,仅可作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方法。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可用于生化分析和质量检测。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描绘和鉴定原料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等信息。

在该方法中,氨基酸样品首先通过酸水解生成对应的酸,然后酸再经甲醇酯化生成甲酯化酸。

最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检测酸甲酯化物。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定量分析氨基酸含量。

液相色谱法将氨基酸样品进行衍生化反应,如酰氯化反应或酸酐酯化反应,生成稳定的色氨酸酰胺衍生物,然后分离并检测各个衍生物。

2.光谱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和确定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氨基酸溶液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含量。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研究氨基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和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可以提供关于氨基酸分子中原子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主要包括电位滴定法和电化学发光法。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定氨基酸溶液的电化学行为,如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可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含量和测定其在酸碱条件下的酸解离常数。

电化学发光法: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反应发光,凭借发光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浓度。

4.质谱法质谱法主要包括质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PIT-TOFMS)和质子化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PALDIMS)等。

质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PIT-TOFMS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氨基酸分析样品中的氨基酸类型和含量。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氨基酸。

质子化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PALDIMS利用激光对氨基酸样品进行解离和电离,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

该方法可以提供对氨基酸的结构、组成和含量等信息。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氨基酸的种类、含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和分析。

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原理

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原理

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原理
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揭示氨基酸序列中的信息,从而推测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进化关系等。

1. 比对分析:比对分析是将待分析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寻找相似性。

比对可以使用多种算法,如Smith-Waterman算法和BLAST算法。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序
列中的保守区域和变异区域,进一步推测蛋白质的功能和进化。

2. 结构预测: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其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

结构预测方法可以根据序列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规律来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

常用的结构预测方法包括比较序列和结构的模板方法、蛋白质折叠的物理化学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等。

3. 功能预测:氨基酸序列中的特定段落或者模体可以与蛋白质功能相关。

功能预测是根据序列内部的特定模体、保守区域、功能位点等进行预测。

常见的功能预测方法包括基于保守模体的方法、蛋白质功能进化模型的方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等。

4. 进化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在进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进化分析可以揭示蛋白质家族的进化关系。

进化分析方法包括判断序列相似性、构建进化树、计算同源性和分子进化速率等。

综上所述,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比对分析、结构预测、
功能预测和进化分析等手段,解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氨基酸分析原理与方法

氨基酸分析原理与方法

氨基酸分析原理与方法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的结构包含一个氨基基团(NH2)、一个羧基(COOH)以及一个特定的侧链基团(R)。

氨基酸分析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氨基酸转化为可检测的化合物,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样品的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例如油脂、无机盐以及非氨基酸的有机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浸提、溶解、离心沉淀等。

蛋白质的水解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水解反应一般使用强酸、强碱或酶类催化剂来进行。

其中,酶法水解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

氨基酸的衍生反应是将氨基酸中的羧基或氨基基团转化为可以检测的化合物。

常用的方法有酸衍生、碱衍生、甲酰化、丙酰化等。

例如,酰化反应可以将氨基酸中的氨基基团转化为酰基氨基酸,它在紫外光下有特征的吸收峰,便于测定。

衍生物的分离和定量测定是通过分析仪器进行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CE)等。

其中,HPLC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离柱和检测器选择,实现对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1.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氨基酸与其他离子区分开,然后通过温度梯度或者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分离和定量。

2.薄层色谱法:将衍生后的氨基酸样品沿着特定的固定相(通常是硅胶或者聚脱氢乙烯等)的薄层上进行分离。

然后通过显色剂的染色或者紫外检测器检测颜色变化或吸收峰进行定量。

3.毛细管电泳法:利用毛细管内的电泳作用将氨基酸分离。

根据不同氨基酸的电荷、大小、疏水性等理化性质的差异,通过改变电流、电压、电泳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实现氨基酸的分离和定量。

4.气相色谱法:首先将氨基酸进行酯化反应,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分析含有少量氨基酸的样品。

综上所述,氨基酸分析是通过将氨基酸转化为可检测的化合物,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和定量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丙氨酸D-丙氨酸
3.分布
——蛋白质经温和水解后,其中α-氨基酸都是L型氨基酸
——虽然自然界中,存在有D型氨基酸
——人工合成氨基酸 DL消旋体racemate(DL等mol混合物)
四、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1.基本性质:
——酸-COOH失H+
——碱-NH2得H+, 形成两性离子,两性电解质
两性解离
2.氨基酸得解离过程
常用⑴丁醇-醋酸-水(12:3:5)
⑵酚-水(160g:40ml)
分离方式:
——一维色谱分离
——二维色谱分离,为获得高分辨率
3点样 展开
溶剂前沿
氨基酸
XY
点样原点
RF=X/Y比移值——保留值——保留时间
一维色谱分离
二维色谱分离
借用图
横坐标:酚-水
纵坐标:丁醇-HAc-水
分离效率高
4定位:
最常用:
茚三酮ninhydrin兰紫色产物
只能柱前脱线衍生
灵敏度较高,比OPA高,激光荧光,amol10-18mol
毛细管电泳中常用
2.色谱分离
按柱前衍生柱后衍生
分离AAs衍生物分离AAs
分离对象不同
1分离AAs
色谱柱-离子交换色谱柱-填充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SO3H
洗脱剂-缓冲液+盐(柠檬酸钠)
原理-
□-SO3H→ 碱处理→ □-SO3Na+AAH+pH=2-3
以丙氨酸为例,以NaOH的滴定:
PI——iso-ionic pH (PI)
等离子点pH
在某pH,每个氨基酸分子带正负电荷相等,分子表观净电荷为0。
PI——iso-electric point
等电点
在某pH,每个分子呈电中性,在电场中无电泳迁移
五、反应
UV Vis——20种α氨基酸
——可见区 无吸收
——<220nm,有紫外吸收
---CH2---C====CH组氨酸Histidine (His)
NHN
CH2
不常见氨基酸
CH2—OH
NH CH2
HCCH24-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
COOH
NH2
HCCH2CH2CH(OH)CH2NH2
COOH
5-羟赖氨酸Hydroxylysine (Hyl)
三、立体异构体
NH CH2
HCCH24-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
COOH
④丹酰氯
(1)一般柱前衍生。但试剂产物对色谱柱寿命有影响
条件:60℃10min
(2)可紫外 可荧光,pmol(10-12)水平灵敏度
⑤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⑴过程:
FITC+丙酮+AAs+pH9.2混合,避光放置过夜
⑵特点
R——不带电荷的极性基团
-H甘氨酸Glycine(Gly)
-CH2OH丝氨酸Serine(Ser)
-CH(OH)CH3苏氨酸Threonine(Thr)
-CH2SH半胱氨酸Cysteine(Cys)
-CH2--OH酪氨酸Tyrosine(Tyr)
-CH2CONH2天冬酰胺Asparagine(Asn)
其它:
Sanger反应
2,4二硝基氟苯FDNB+AAs→→→→DNP-氨基酸(黄色)
丹酰氯AAs——有荧光λex=340nm
λem=455nm常用于分离前衍生化
⑤应用
定性:利用RF,在三个不同的溶剂系统下,确证
半定量:重现性不好
定量:扫描 挖点
二、电泳法
1.支持物:纸、纤维素膜、硅胶
2.缓冲液体系:常见pH2.0 pH5.3
产物——有UV吸收
——有荧光λex=340nm
λem=455nm
3.烃基化反应
2,4二硝基氟苯FDNB+AAs→→→→DNP-氨基酸(黄色)
Sanger反应,用于鉴定氨基酸方程式
荧光胺(Fluorescamine)+AAs→→→产物λex=390nm
λem=475nm
邻苯二甲醛(o-phthalaldehyde, OPA)反应
都是α-氨基酸,除了:
脯氨酸羟脯氨酸
其中20种常见氨基酸,几种不常见氨基酸
二、分类
α-氨基酸通式:–COOH、-NH2在同一个C上。不同氨基酸在于R不同
NH2
HCR
COOH
R——非极性基团
—CH3甲基丙氨酸Alanine (a)
—CH2(CH3)2异丙基缬氨酸Valine(Val)
—CH2CH(CH3)2异丁基亮氨酸Leucine (Leu)
③OPA
(1)过程
OPA+AAs→pH9-10快速反应1-2min荧光产物 340
455nm
(2)特点
可柱前衍生 可柱后衍生
产物不稳定,1-2min后降解,只能在线衍生
需自动反应装置,否则重现性不好
灵敏度高pmol(10-12)-fmol(10-15)
只有伯氨氨基酸可衍生,(羟)脯氨酸不可
CH2—OH
—CH(CH2CH3)CH3丁基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
CH2
NH CH2
HCCH2脯氨酸Proline (Pro)
COOH
—CH2—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
—CH2CH2SCH3蛋氨酸Methionine (Met)
—CH2—色氨酸Tryptophan(Typ,Trp)
检测:340nm 455nm
4.定量分析:
AAs标准品,工作曲线,
试样 定量
五.用途
1.氨基酸分析,药品,食品,饲料,临床
2. 蛋白质分析
——原因:氨基酸种类多
结构较相似
不经分离,难以直接分析,
现有直接分析方法,如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氨基酸选择性不够
——分离方法——高分辨分离技术:色谱、电泳
按分离方法,分为四部分:
——纸、薄层色谱
——电泳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一、纸色谱,薄层色谱法
色谱——固定相:纸色谱
薄层色谱——平面(板)液相色谱
→ □-SO3AAH++Na+
逐渐提高pH和Na.不同AAH+洗脱下来,梯度洗脱
由此原理生产氨基酸分析仪
检测
采用在线柱后衍生化方法,主要有两种:
⑴茚三酮p374结果见p378
⑵OPA
②分离AAs衍生物,如OPA,
提前衍生,反应1分钟.
色谱柱:碳18反相色谱柱;
洗脱剂Buffer+甲醇,四氢呋喃,梯度洗脱.
——流动相
1.固定相
纸色谱-滤纸
薄层色谱-硅胶、氧化铝、纤维素粉——铺板,制板
2.流动相
多元流动相:水、丁醇、HAc,丙酮、酚,NH3……
根据不同要求:流动相具有不同组成,不同配比
3.分析方法
①试样预处理
采用阳离子交换柱、萃取、渗析——沉淀蛋白
去除干扰物:蛋白、盐、碳氢化合物
2选择溶剂系统
多种组合配比
-CH2CH2CONH2谷氨酰胺Glutamine(Glu)
R-带负电荷基团
-CH2COOH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
-CH2CH2COOH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
R-带正电荷基团
-CH2CH2CH2CH2NH2赖氨酸Lysine (Lys)
-CH2CH2CH2C(NH)NH2精氨酸Arginine (Arg)
1.α-氨基酸
NH2
HCR
COOH
αC除甘氨酸外,其中αC上四个取代基不同,为手性C,手性异构体(isomers)Stereo立体,
enantiomers对映体
2.氨基酸立体异构体分类
——按绝对构型(absolute configuration)
左旋L型,右旋D型,
与标准物——甘油醛比较而定
L-甘油醛glyceraldehydeD-甘油醛
一种重要荧光衍生化反应
OPA+AAs→→→ 产物
λex=340nm
λem=455nm
4. 与醛反应,形成西佛碱:
R-CHO+NH2-RCH-COOH→R-CH=N-RCH-COOH+H2O
固定化酶,或标记Ag Ab时所用的方法
5.脱氨基反应——酶催化反应
AAs氧化酶
AAs + O2→→→→→→→Oxoacid酮酸+ H2O2+ NH3
——220-300nm, 酪、苯丙、色氨酸有吸收
(-)α氨基酸参加的反应
1.与亚硝酸
NH2OH
11
R-CH-COOH+HNO2→R-CH-COOH+N2↑+H2O
气量法测AAs的基础
2.与酰化试剂反应:弱碱条件下 氨基被酰(胺)化
著名 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AAs荧光衍生试剂
第三章氨基酸分析(amino acids)AAs
第一节基础知识
一.概述
1.定义:
分子中至少含一个羧基(COOH),一个氨基(-NH2)的小分子量(100-200)有机物。
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必要物质。
2.基本结构
CCCCCCOOH
NH2NH2NH2NH2
目前生物体内发现氨基酸180多种
参与蛋白组成(由蛋白质水解而得)的氨基酸20多种
3.分析方法:
——一维电泳
——二维电泳-色谱分离
三、气相色谱法 (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1.试样的衍生化
——问题提出:GC要求 样品可气化,AAs难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