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选择题总结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选择题知识点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选择题知识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开始成熟。
2.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3.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4.革命党人挽救共和的努力第一,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第二,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第三,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并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第四,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
5.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使中国人意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6.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一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二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一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B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2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是( D )的矛盾。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6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 A )A 1842年《南京条约》B 1860年《北京条约》C 1858年《爱珲条约》D 1895年《马关条约》7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 A )A 19世纪40、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19世纪90年代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1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B )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1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D )A龚自珍B林则徐C洪仁玕D魏源1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B )。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瀛环志略》1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D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14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C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D外国侵略者都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抵抗1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16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投资修铁路时,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以下各项不属于附有条件的是:( D )A 控制铁路B 控制铁路沿线地区C 运输军队D 征收赋税1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D )。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练习(第四章)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第四章练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一、单选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B. 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 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A. 保路运动的兴起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护法运动的兴起D. 五四运动的兴起3、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是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鲁迅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宣传公平和正义C. 弘扬民族文化D. 主张文学革命5、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狂人日记》D. 《狂人日记》6、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知识分子是A. 陈独秀B. 陈望道C. 李大钊D. 毛泽东7、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 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C. 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D. 中国外交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受挫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A. 护国战争B. 五四运动C. 五卅运动D. 北伐战争9、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A. 从学生转为工人B. 从工人转为学生C. 从农民转为工人D. 从工人转为农民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五卅运动D. 国民革命11、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在A. 五四运动B. 京汉铁路罢工C. 五卅运动D. 省港大罢工12、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A. 辛亥革命以后B. 五四运动以后C. 北伐战争以后D. 南昌起义以后二、多选题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北京大学B. 中山大学C. 《新青年》编辑部D. 《湘江评论》编辑部2、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倡A. 民主B. 科学C. 白话文、新文学D. 社会革命3、在率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程中,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代表作有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 《马克思主义》C. 《庶民的胜利》D. 《Bolshevism的胜利》4、五四运动在1919年6月3日后发生的重要转变是A.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西安B.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C. 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D. 运动的主力从工人转为农民三、简答题*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本题难度系数为0.8)()A.经济侵略B.文化侵略C.军事侵略D.宗教渗透2.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4.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5.放火烧毁了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皇家园林中的“万园之园”的侵略者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A.八国联军B.英军C.英法联军D.法军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7. 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留兵驻守”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8.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的殊死搏斗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战斗10.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其中侵入西藏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1.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5)()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中法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1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5)()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13.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意图1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本题难度系数为0.85)()A.林则徐B.严复C.洪秀全D.康有为15.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林则徐B.严复C.魏源D.康有为16.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洪秀全B.严复C.孙中山D.康有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下列著作主要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并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新风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正确答案:B解析:魏源在1 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因此,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这些官员被统称为(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地主阶级改革派正确答案:A解析: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
其中,规定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A.主权和领土完整B.领海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
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B选项正确。
3.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方式是A.经济掠夺B.政治控制C.军事侵略√D.文化渗透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其中,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C选项正确。
本题虽然超越了《大纲解析》的范围,但是考生仍然需要了解,故增加了本题。
4.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是A.早期维新思想家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B选项正确。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强调变革D.反帝反封建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于以理解性为主、识记性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76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76(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 )(分数:2.00)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瓜分中国、灭亡中国√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D.传播西方先进文化解析:解析: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备,指的是( )(分数:2.00)A.农民战争必然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化B.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C.时代赋予其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任务√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人才的锻炼解析: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
从革命任务这一层面上说,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备。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分数:2.00)A.魏源B.张之洞C.冯桂芬√D.曾国藩解析:解析: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先由冯桂芬做出完整阐述。
他在《校分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2024年最新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2024年最新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土地革命的目的是歼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使土地归()全部。
A.农民B.政府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2.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扬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挽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缘由是()。
A.列强之间的冲突B.国际舆论的指责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清政府的妥协4.中国工人阶级最先出现于()中。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B.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C.19世纪70年代官僚买办资本家企业D.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家企业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A.道家思想为核心B.儒家思想为核心C.墨家思想为核心D.法家思想为核心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李鸿章D.康有为7.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的主要战略基地是()A.城市B.农村C.大城市D.沿海城市9.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歼灭资本主义B.复原国家经济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建立国营经济10.将以前“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五四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11.()不是西方列强发动殖民扩张的目的。
A.传播资本主义文明B.实现更多的剥削,掠夺C.攫取巨额财宝D.获得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12.五四运动是()的宏大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纲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掀起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为:《马关条约》
工人阶级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次革命的高潮:义和团运动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孙中山1894年11月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
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1851.1.11
最先对洋务派的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为1911年广州起义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7,运动失败标志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为五四运动导火索
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次正确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
中国第一个党组织在上海建立1920.8
党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1921.7.23,同年9月,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浙江萧山
国共合作第一次:国民党一大1924.1
第二次:1937.9.22
国民政府建立:1925.7.1 广州
全国大革命高潮的起点:五卅运动1925.5
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1930.5
对中国革命危害最严重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长征
中国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二个《兴国土地法》
中国共产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遵义会议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卢沟桥事变1937.7.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结束,1936.12.12
第一次抗击日本战争的胜利: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1937.9
抗日战争完胜的标志: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1945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北平,194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1978.1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