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合集下载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是指由于粉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当混合物遇到点火源时,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和产生气体等物质,引发爆炸的一种现象。

粉末爆炸的原理归结为三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时,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一旦混合物遇到点火源,如火花、高温表面、静电放电等,就会发生点火引燃,从而使可燃粉尘燃烧。

燃烧过程中,粉尘颗粒表面的高温使晶格结构解体并释放大量气体物质,同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形成火球和火焰。

在爆炸发生过程中,火焰蔓延迅速,并使周围的可燃粉尘颗粒也发生燃烧,从而产生持续的爆炸波。

这种连锁反应使爆炸的危害范围扩大,并形成爆炸冲击波和热辐射等破坏性的效应。

为了防止粉末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制定和贯彻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清理、监控和防护等方面的规范。

同时,在工作环境中安全操作,防止粉尘的产生、扩散和积累,以及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都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工作。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之,粉末爆炸是由于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在点火源的引燃下产生剧烈反应而引发的一种现象。

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

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

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粉尘爆炸的特点粉尘爆炸是指在可燃性粉尘与氧气或氧化剂形成混合物后,受到火花、静电、高温、高压、热源、冲击等外界刺激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爆炸成因复杂:粉尘爆炸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其中粉尘的种类、浓度、颗粒大小、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爆炸的过程和结果。

2.扩散速度极快:粉尘爆炸是一种快速反应,速度高达数十到数百米每秒,爆炸产生的压力波和冲击波会瞬间摧毁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

3.对工人健康构成威胁:粉尘爆炸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会危害工人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粉尘爆炸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各行各业都需要注意防范。

粉尘爆炸的预防为了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粉尘的控制粉尘的控制是粉尘爆炸预防的基础。

各行业需要进行粉尘的减少或控制,如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加装粉尘收集设施等。

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维护也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维修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性,从而减少设备漏气、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员工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掌握也是预防粉尘爆炸重点之一。

各种行业的工人必须清楚了解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同时时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安全标志的设置在现场要设置一些有效的安全标志,用以引导员工注意作业规范和操作安全。

如在粉尘易发区域使用明显的标识来警告人们避免使用明火等易引爆物品。

预防措施的执行以上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必须严格执行。

要让员工和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预定的规章制度实行,同时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例行漏检等措施。

总结粉尘爆炸是一种高风险的安全事故,但是通过有效预防措施的实行,我们可以避免上述风险的存在,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失。

总之,粉尘爆炸的预防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措施,需要引起重视和加强对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粉尘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粉尘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防治措施一、粉尘爆炸的常识和案例粉尘爆炸,指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形成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快速燃烧,并引起温度压力急骤升高的化学反应。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和特点粉尘爆炸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块状物质相比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

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甚至爆炸。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到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多在伴有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产生的生产加工场所。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硫黄厂、饲料加工厂、塑料厂、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企业。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粉尘云,凡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作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作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作沉积粉尘。

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燃烧现象,需要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个条件:1.粉尘本身是可燃粉尘可燃粉尘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类。

有机粉尘如面粉、木粉和化学纤维粉等,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和一部分矿物性粉尘(如煤、硫等)。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粉尘爆炸是一种在含有可燃粉尘的环境中,由于点燃源的引起而引发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它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粉尘爆炸的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粉尘、空气中的氧气以及点火源。

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并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引发粉尘爆炸。

可燃粉尘的颗粒在空气中形成云状混合物,当与点火源接触时发生燃烧反应,迅速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爆炸波。

由于粉尘颗粒之间的层积和通风条件的限制,爆炸波能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内迅速蔓延,造成更大的破坏。

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控制:与气体爆炸不同,粉尘爆炸在发生后往往难以控制。

粉尘云在空间中扩散迅速,一旦引燃,能量释放极大,造成爆炸的范围往往很广。

同时,粉尘的层积和通风条件的限制使得爆炸的扩散难以预测和控制。

2. 爆炸速度快: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非常快,通常在毫秒级别。

这种高速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大,爆炸波强烈,对周围设备和人员造成巨大危害。

3. 破坏力强:粉尘爆炸释放的能量巨大,可以造成周围物体的破碎和烧毁。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振动会导致结构损坏,甚至引发次生事故,如火灾、倒塌等。

另外,爆炸产生的高温和火焰也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4. 易形成爆炸环境: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粉尘,如木材加工、化工、煤矿等行业。

这些行业中常出现的粉尘沉积、粉尘云扩散等现象,为粉尘爆炸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5. 难以察觉:与气体相比,粉尘爆炸较难被察觉。

粉尘不具备气体的臭味和可见性,因此粉尘的积累和爆炸危险难以直观地被发现。

这就增加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难度。

针对粉尘爆炸的特点,为了防止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粉尘防爆措施:对于易燃粉尘场所,需要采取粉尘防爆措施,包括粉尘清理、洁净化生产环境、降低粉尘浓度、防爆设备使用等等。

2.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遵守操作规定,减少人为失误引发的爆炸风险。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危险,特别是在无法避免产生粉尘的生产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粉尘爆炸的威力更加可怕,常常导致生产设备毁坏、伤亡事故等损失。

本文将介绍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

一、粉尘爆炸的特点1. 爆炸的速度极快在爆炸过程中,能量释放非常迅速,爆炸速度可以高达每秒数百米。

当粉尘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只需引发一次点火,就能形成大规模爆炸。

2. 飞溅和火焰的危害更大由于粉尘的物理特性,当爆炸时会形成高强度的飞散粉尘,在燃烧的同时,还会产生火焰。

这些高速移动的粉尘和火焰都会对周围的人和物带来巨大威胁。

3. 危害范围大粉尘爆炸的连锁反应迅速,发生爆炸的地方不再局限于发生的地点,而会扩散到周围的设施和区域。

整个厂房、车间甚至整个工业园区内的生产设备和人员都会面临极大的威胁。

二、粉尘爆炸防护措施由于粉尘爆炸的危害极大,其防护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生产安全的重中之重。

粉尘爆炸的防护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设备设计优化在设备和工艺系统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产生粉尘的过程,或采用尽可能不易产生粉尘的工艺和材料。

与此同时,应充分考虑储存粉尘和产生粉尘过程中的风险,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2. 安全标记和警示在工厂、车间、设备上应设置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涵盖了危险区域、禁止进入、禁止吸烟等内容,使员工在操作时能意识到工作场所内潜在的危险。

3. 防范控制监测和控制粉尘产生的环境因素,对于易爆区域的粉尘,建议采用真空吸尘设备清洁,避免粉尘过量聚集,减少爆炸风险。

此外,还应对电气设备按照分类危险环境选择不同的电气元器件。

4. 点火源控制防止任何可能导致点火的源头进入,包括吸烟、放电、火种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极小火花也有可能成为点火源,所以也应该禁止携带类似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5. 培训员工严格限制党员、领导干部及其家人、辖区内的民众进入生产区域,防止无关人员因为看热闹加入干扰粉尘爆炸的防范工作。

浅谈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

浅谈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

浅谈粉尘爆炸的特点和预防摘要: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

在煤矿坑道中的煤尘爆炸就是较典型的粉尘爆炸。

在开放的空间中,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建筑物和配管贮槽及机器设备装卸散粮、小麦粉、淀粉、饲料粉等农产品,硫磺、石墨、硅化石灰等无机物品以及塑料粉、氧化反应放热的金属粉时,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关键词:粉尘爆炸基本特性一、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定义: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由粉尘粒子表面与氧发生反应所引起的,不像气体爆炸那样,是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均匀混合后的反应。

二、产生粉尘爆炸的基本条件①存在某些(特别是可燃、易燃)粉尘,且有足够的量;②存在助燃剂,如氧气、空气(氧气)或氧化剂,且有足够的量;③存在燃烧源:a明火,如气体火焰、气焊嘴和喷灯的火焰、电弧等;b火花,如切割和焊接产生的火花、摩擦产生的火花、电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燃烧炉和其他火源产生的火花等;c被加热的或炽热的物体,如电器灯具、钢材焊缝上、被加热区等;d加热表面,如干燥炉的热表面、过载的电线、电器仪表、蒸汽管线及其法兰等;e炽热空间,如干燥室内和加热炉内的空间等;f摩擦热,如轴承、机器的转动部件、摩擦面等;g自燃产生的明火及燃烧热;h化学反应热;i热射线(如凸透镜)的聚焦热;j燃烧热。

以上3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形成了一定浓度的粉尘—空气(氧气)混合气体,才能发生粉尘爆炸。

如能消除或避免其中的任何一个基本条件,就可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三、粉尘爆炸的特点须有足够数量的尘粒在空气中才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而尘粒飞扬与颗粒大小及气体扰动速度有关.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才能在运动气流中长时间悬浮,形成爆炸尘云。

②粉尘燃烧过程比气体燃烧过程复杂,有的粉尘要经过粒子表面的分解或蒸发阶段。

即便是直接氧化的颗粒,也只有一个表面向中心延烧得过程。

因而感应期长,可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粉尘爆炸的预防知识

粉尘爆炸的预防知识

粉尘爆炸的预防知识一、粉尘爆炸1.通常来说,粉尘爆炸需具备五个要素:(1)存在可燃粉尘;(2)粉尘以一定的浓度悬浮在空气中;(3)存在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4)助燃剂;(5)有限空间。

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形成了一个高度分散体系,其表面能(体现为吸附性和活性)极大增加:同时粉尘粒子与空气中氧之间的界面加大,氧气供给更加充足,一经能量充足的火源引燃,反应速率急刚增加而呈爆炸状态。

2.粉尘爆炸的几个阶段。

绝大部分粉尘爆炸要经历以下阶段:(1)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表面接受点火源的能量,表面温度迅速升高;(2)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产生的可燃气体从粉尘粒子表面释放到气相中;(3)释放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随后被点火源点燃产生了火焰;(4)这种火焰传播的热量又进一步促使周围的粉尘发生分解,持续不断在气相中释放可燃气体,又与空气混合,使火焰不断传播,从而导致剧烈的粉尘爆炸。

3.粉尘爆炸的特点。

与一般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

第一次的爆炸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

(2)相比气体爆炸所需要的最小点火能,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较大,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二、粉尘爆炸的预防1.优化布局设计。

对厂房进行布局设计时,首先应该合理选择厂房的位置。

对于集中采暖地区,应位于其他建筑物的非采暖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在非集中采暖地区,应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构)筑物,应与其他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间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

2.控制粉尘集聚、悬浮和飞扬。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煤炭粉尘具有爆炸性: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

1、生产性粉尘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包括以下内容:①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

②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识别。

③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

④分析是否具备形成爆炸性粉尘及其爆炸条件。

爆炸性粉尘属生产性粉尘,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a.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b.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c.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d.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2、粉尘爆炸的条件爆炸性粉尘形成的4个必要条件为:a.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b.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c.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d.粉尘中的水分。

可用上述4个条件来辨识是否为爆炸性粉尘。

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

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a.可燃性和微粉状态;b.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c.达到爆炸极限;d.存在点火源。

3、粉尘爆炸的过程第一步: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可燃气体。

第二步: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

第三步:燃烧产生的热量从燃烧中心向外传递,引起邻近的粉尘进一步燃烧。

如此循环下去,反应速度不断加快,最后形成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煤炭粉尘具有爆炸性: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

1、生产性粉尘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包括以下内容:
①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

②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识别。

③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

④分析是否具备形成爆炸性粉尘及其爆炸条件。

爆炸性粉尘属生产性粉尘,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
a.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b.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
c.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
d.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2、粉尘爆炸的条件
爆炸性粉尘形成的4个必要条件为:
a.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b.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c.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
d.粉尘中的水分。

可用上述4个条件来辨识是否为爆炸性粉尘。

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

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
a.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b.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
c.达到爆炸极限;
d.存在点火源。

3、粉尘爆炸的过程
第一步: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可燃气体。

第二步: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

第三步:燃烧产生的热量从燃烧中心向外传递,引起邻近的粉尘
进一步燃烧。

如此循环下去,反应速度不断加快,最后形成爆炸。

4、粉尘爆炸的特点
1)具有二次爆炸的可能。

粉尘初始爆炸的气浪可能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形成爆炸性尘云,在新的空间再次产生爆炸,这叫二次爆炸。

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2)粉尘爆炸感应期长,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3)粉尘爆炸可能产生两种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质(如塑料等)自身分解产生的毒性气体。

5、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物理化学性质。

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尘等;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例如镁、氧化亚铁、染料等;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此起爆炸。

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产生的静电不易散失,造成静电积累,当达到某一数值后,便出现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

如煤粉中当挥发物低于10%时,就不再发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

2)颗粒大小。

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而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

随着粉尘颗粒的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还容易带上静电。

3)粉尘的浓度。

与可燃气体相拟,粉尘爆炸也有一定的浓度范围,
也有上下限之分。

但在一般资料中多数只列出粉尘的爆炸下限,因为粉尘的爆炸上限较高。

一些粉尘爆炸的特性列于表1。

掌握了粉尘爆炸的基理,就可据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密闭设备,通风除尘,抽风吸尘、润湿降尘、清扫积尘、控制电源,清除静电隔绝火源等。

在扑救粉尘的火灾中,应注意不要使沉积粉尘飞扬起来,最好采用喷雾水流,以防发生二次爆炸。

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

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职业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