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及防范

一般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确保设备清洁
定期清理生产设备内的 粉尘,防止积尘过多引 发爆炸。
控制粉尘浓度
保持生产现场粉尘浓度 在安全范围内,减少爆 炸的可能性。
避免点火源
严格禁止在可能产生粉 尘爆炸的区域使用明火 或产生电火花。
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性
预防粉尘爆炸是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关 键措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严 格执行防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粉尘爆炸监测系统
传感器技术
红外线探测 光学原理应用
报警机制
声光报警 远程监控功能
数据分析
数据存储处理 事故回溯功能
定期维护
系统检测更新 维护人员培训
总结
粉尘爆炸防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生产安全 至关重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充分 了解和应用各种防爆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安 全意识和培训,做好防范工作,以保障生产安 全,减少事故发生率。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粉尘爆 炸的发生
确保设备维护保养到位
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 换损坏部件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和 应急预案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提高现场的检测监控能 力
进行定期的安全演习和培训,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异常 状况
希望大家加强安 全意识,共同维 护生产环境的安
火源隔离
安全标识
严格防止火源进入粉尘密集 区域
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警示 危险区域
防爆电器
应急预案
使用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器设备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 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粉尘爆炸防范步骤
清除粉尘
01 清洁生产设备表面及设备周围地面上的粉尘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粉尘爆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云与空气形成可燃、可爆炸混合物,当混合物接触到火源或电弧时,发生瞬间燃烧并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引起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危害巨大,不仅能给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粉尘爆炸的成因粉尘爆炸的成因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可燃物质:指物质本身具有燃烧性,如木材、煤矸石、面粉等。
2.氧气:燃烧必须有氧气存在,因此空气中的氧气是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3.热源:燃烧需要一个起点,一旦粉尘云接触到火源或电弧,就能在瞬间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分类粉尘爆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机械振动引起的爆炸:机械设备的振动能够产生粉尘,当粉尘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机械振动就能成为引发爆炸的火源。
2.静电引起的爆炸:在输送、贮存、倒运等过程中,粉尘颗粒不断磨擦产生静电,当粉尘云浓度到一定程度时,静电火花就能引起爆炸。
3.热源引起的爆炸:如电器的发热、高温水蒸气等温度过高的热源,可以在一定的粉尘浓度下引发爆炸。
预防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危害极大,如何预防粉尘爆炸成为了许多生产厂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几点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措施:1.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将粉尘云稀释至非爆炸范围内,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2.采取防静电措施:采用导电接地装置、使用特种材料等方法,有效地防止静电积聚发生。
3.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4.置换及清理粉尘:定期清理仓库、输送管道和车间的粉尘,避免过多的积存。
5.增加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破断板、爆炸门等防爆设施进行保护,减少粉尘爆炸的损失。
总结粉尘爆炸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隐患,具有危害巨大、后果严重的特点。
为预防粉尘爆炸,我们要遵守相关的生产安全规定,加强对设备和设施的检查与维护,采取措施防止粉尘的积累和扩散。
只有做好了预防粉尘爆炸的各项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和运营的稳定。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粉尘爆炸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氧气接触并引发爆炸的现象。
粉尘爆炸危害巨大,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厂区停产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包括:1.人身安全:粉尘爆炸可产生冲击波、火灾和烟雾,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
2.设备损坏: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和火势可能导致厂房设备的损毁。
这不仅会导致修复和更换设备的费用增加,还可能使厂区停产,影响生产计划。
3.环境问题:粉尘爆炸会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能:通过改进设备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密封性好的设备构件和防爆设备,降低粉尘泄漏和堆积的可能性。
2.加强粉尘的抑制和防治:采用粉尘收集和净化设备,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以降低粉尘的浓度和积聚量。
3.进行粉尘防爆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粉尘防爆的认识和安全意识,掌握防爆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4.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对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粉尘爆炸的问题,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5.严格执行相关安全制度和标准: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
6.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对企业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易燃易爆粉尘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确保通风良好,避免粉尘积聚。
2.对于工作场所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和工序,应加强除尘设施的配置和使用,及时清理粉尘。
3.对于粉尘易积聚和堆积的地方,应加强清理和维护,避免积聚量过大。
综上所述,粉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危害性,但通过加强设备密封性、防护性能,抑制和治理粉尘,加强员工防爆培训,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标准,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是指由于粉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当混合物遇到点火源时,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和产生气体等物质,引发爆炸的一种现象。
粉末爆炸的原理归结为三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时,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一旦混合物遇到点火源,如火花、高温表面、静电放电等,就会发生点火引燃,从而使可燃粉尘燃烧。
燃烧过程中,粉尘颗粒表面的高温使晶格结构解体并释放大量气体物质,同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形成火球和火焰。
在爆炸发生过程中,火焰蔓延迅速,并使周围的可燃粉尘颗粒也发生燃烧,从而产生持续的爆炸波。
这种连锁反应使爆炸的危害范围扩大,并形成爆炸冲击波和热辐射等破坏性的效应。
为了防止粉末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制定和贯彻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清理、监控和防护等方面的规范。
同时,在工作环境中安全操作,防止粉尘的产生、扩散和积累,以及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都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工作。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之,粉末爆炸是由于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在点火源的引燃下产生剧烈反应而引发的一种现象。
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粉尘爆炸极限国家标准

粉尘爆炸极限国家标准粉尘爆炸是指粉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现象,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规范粉尘爆炸防范措施,保障生产安全,我国制定了粉尘爆炸极限国家标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并遵守这一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粉尘爆炸极限国家标准明确了粉尘爆炸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标准,粉尘爆炸包括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现象,按照粉尘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发生爆炸的可燃粉尘,另一类是不能发生爆炸的不可燃粉尘。
这一分类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防范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其次,标准中对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生产现场,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粉尘进行有效的排除、减少粉尘的扬尘量、控制粉尘的浓度、采用防爆设备等。
此外,标准还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防爆管理制度,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够熟知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标准中还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标志。
根据标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当进行严格的划分和标识,以便从业人员识别和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标准中还详细说明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和要求,包括对于设备、工具、电气设备等的使用和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总之,粉尘爆炸极限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生产安全、预防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标准,切实加强粉尘爆炸的防范工作,提高生产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推动标准的贯彻执行,为我国粉尘爆炸防范工作的提升贡献力量。
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1.定义: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2.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3.粉尘爆炸的过程:粉尘的爆炸分为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可燃混合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次爆炸;2.粉尘爆炸所需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粉尘爆炸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较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大。
粉尘爆炸的危害1.粉尘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煤炭化工医药制造木材加工粮食饲料加工卷烟合成制药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如1952---1980年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546人。
联邦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粉尘爆炸事故。
1987年我国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轻伤177人。
2.粉尘爆炸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的气浪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不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第一次爆炸时高得多。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粉尘物(如塑料等)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最常见的粉尘爆炸分为煤粉尘面粉粉尘木粉粉尘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等。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粉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压 力
粉尘爆炸具有很强的冲 击力
可燃性粉尘爆炸时,产生很高的压力,一般 为1MPa左右。
可燃性粉尘爆炸时,产生很强的冲击波,对 建筑物和人体造成极大的破坏。
粉尘爆炸的原理
• 可燃性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形成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 粉尘云,遇到点火源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反应速 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当达到 可燃性粉尘的着火点时,就会引起燃烧并迅速蔓延 ,形成火焰。
02
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粉尘爆炸的起因
机械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受到冲击 、搅拌、研磨等机械作用,产 生瞬时的高温高压,导致粉尘
爆炸。
热作用
高温表面、烟囱飞溅的火花、电 火花等热源,引燃可燃粉尘,导 致粉尘爆炸。
静电作用
某些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电荷积 累、电位差增大,导致放电、电火 花等静电现象,可能引燃可燃粉尘 。
炸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欧洲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等机构也制定了与 粉尘爆炸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员工培训
员工对粉尘爆炸的认识和掌握程 度对于预防粉尘爆炸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员工培训。
国际粉尘爆炸的标准和规范
国际标准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 组织都制定了与粉尘爆炸相关
的标准和规范。
美国标准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和美国消防协会( NFPA)等机构制定了与粉尘爆
04
粉尘爆炸的危险和危害
粉尘爆炸的危险
易燃性
某些粉尘在一定浓度和温度下可与空气中的氧气 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粉尘爆炸是一种在含有可燃粉尘的环境中,由于点燃源的引起而引发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它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粉尘爆炸的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粉尘、空气中的氧气以及点火源。
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并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引发粉尘爆炸。
可燃粉尘的颗粒在空气中形成云状混合物,当与点火源接触时发生燃烧反应,迅速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爆炸波。
由于粉尘颗粒之间的层积和通风条件的限制,爆炸波能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内迅速蔓延,造成更大的破坏。
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控制:与气体爆炸不同,粉尘爆炸在发生后往往难以控制。
粉尘云在空间中扩散迅速,一旦引燃,能量释放极大,造成爆炸的范围往往很广。
同时,粉尘的层积和通风条件的限制使得爆炸的扩散难以预测和控制。
2. 爆炸速度快: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非常快,通常在毫秒级别。
这种高速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大,爆炸波强烈,对周围设备和人员造成巨大危害。
3. 破坏力强:粉尘爆炸释放的能量巨大,可以造成周围物体的破碎和烧毁。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振动会导致结构损坏,甚至引发次生事故,如火灾、倒塌等。
另外,爆炸产生的高温和火焰也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4. 易形成爆炸环境: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粉尘,如木材加工、化工、煤矿等行业。
这些行业中常出现的粉尘沉积、粉尘云扩散等现象,为粉尘爆炸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5. 难以察觉:与气体相比,粉尘爆炸较难被察觉。
粉尘不具备气体的臭味和可见性,因此粉尘的积累和爆炸危险难以直观地被发现。
这就增加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难度。
针对粉尘爆炸的特点,为了防止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粉尘防爆措施:对于易燃粉尘场所,需要采取粉尘防爆措施,包括粉尘清理、洁净化生产环境、降低粉尘浓度、防爆设备使用等等。
2.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遵守操作规定,减少人为失误引发的爆炸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起大量粉尘,作业空间及设备 内悬浮的粉尘往往处于爆炸浓度 范围之内。且各种力的作用更容 易产生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等 点火源,导致粉尘爆炸的发生。
磨粉机
轮毂抛光生产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气固分离过程
在风力作用下,分离器内 的粉尘均处于悬浮状态,此时, 如存在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则 会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地点
江苏昆山 河北石家庄 河北唐山 广东深圳 浙江温州 浙江温州 浙江温州 江苏盐城 广东深圳 浙江金华 广东揭阳 湖南长沙 江苏镇江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事故简要情况
81
179
铝粉粉尘爆炸
1
1
镁铝合金粉尘爆炸
1
镁粉粉尘爆炸
6
金属粉尘爆燃
13
15
铝粉粉尘爆燃
1
金属粉尘爆炸
1
金属粉尘爆炸
2
铝粉粉尘爆炸
棉,油污染棉纱,煤堆,面粉等粮食仓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粉尘的自燃
大量自由堆积的粉尘,如煤山、面粉和玉米粉等粮食仓库、 聚集金属粉尘的集尘桶等时常会发生自燃着火。
吸湿或遇水会催进某些堆积粉尘自燃着火
– 粮食粉尘遭水浸后发热自燃 – 铁粉或铁切削屑在船舶运输过程中,因船舱内浸入雨水或海水
而引起自燃着火 – 金属加工行业切削打磨产生的铝镁粉尘遇湿后自燃
干燥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5) 输送过程
气力输送过程中,工业粉尘处于 蓬松的悬浮状态,若遇足够能量的点 火源则极易爆炸,并且输送管线与分 离和除尘设备相连,极易引起二次爆 炸,造成更大的伤亡和损失。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
一、国内外事故汇情报况内容 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三、预防技术措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国内外粉尘爆炸事故情况
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事故, 14/12/1785, Turin, Italy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我国当前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呈现多发态势
2014/8/2,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发生铝粉爆炸,已造成81人死亡、179人受伤 2012/8/5,浙江温州一个体铝制锁抛光加工场发生铝粉爆炸,造成13人死亡14人受伤 2010/2/24,秦皇岛骊骅淀粉厂发生淀粉爆炸,造成 20人死亡48人受伤 1987/3/15,哈尔滨亚麻纺织厂静电引起亚麻粉尘爆炸,造成 58人死亡177人受伤
在有可燃粉尘沉积的场所,设备热表面的温度不能超过粉尘层最 低着火温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粉尘云爆炸下限 可以引发爆炸的最低粉尘浓度
–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粉尘云爆炸指数 反映爆炸猛烈程度
大部分粉尘的爆炸压力为0.5MPa~1MPa。
• 砖混结构建筑的耐压为30~50kPa • 一般设备(除尘器、小于10m3的料仓)的耐压为0.1~0.2MPa
1
2
金属粉尘燃爆
2
2
抛光粉尘爆炸
2
金属粉尘爆炸
1
金属粉尘爆炸
11
铝粉粉尘爆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国际上著名的粉尘爆炸事故
– 2008年2月8日美国皇家糖厂事故, 14人死亡,36人重伤。
– 2003年1月29日,西部制药厂,6人死 亡,38人受伤。
– 2003年10月29日,贺氏公司铸铝 厂铝尘爆炸、火灾,1人死亡,多 人受伤。
(5)撞击与摩擦
– 转动轴摩擦发热 – 粉碎设备(各种破碎机、磨粉机)中进入杂物(铁等金属物质、
石子) – 斗式提升机跑偏、打滑、断带 – 皮带辊与支架摩擦 – 刮板机刮板与箱体摩擦 – 螺旋输送机堵料摩擦 – 旋转下料阀堵料摩擦 – 风机叶轮与壳体或外物摩擦或碰撞 – 采用不防爆的作业工具
(6)光线照射与聚焦(雷闪电、光线聚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6 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根据产生能量的方式的不同,点火源可分成七类: (1)明火焰
– 吸烟 – 工业动火-如气焊割 – 其它明火-如加热炉 (2)高温物体 – 加热设备、供暖设备和管线(电烙铁、暖气片、未加保
温的热力管道) – 非防爆电机、灯具的热表面(过热马达、白炽灯) – 其他(汽车排气管、烟囱火星、焊割作业金属熔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美国1980-2005年不同粉尘爆炸事故比例
1.8 1.1 2.1 1.4 4.3
24.2 8.2
13.5
23.5 19.9
木制品 食品 金属 塑料 煤粉 化工 无机物 制药 纺织 其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5 发生粉尘爆炸的五要素
空间受限
点火源
可燃粉尘
粉尘形成云状
助燃物(氧或空气)
集尘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3)干式除尘过程
除尘前粉尘是处于悬浮状 态的,粘附在滤材上的粉尘在 清灰状态下也处于悬浮状态, 若恰好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将导致粉尘爆炸事故。
除尘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4) 干燥过程
使用喷雾、气流或沸腾干 燥器干燥颗粒状物料或粉料时, 设备内形成的可燃粉尘-空气 混合物的爆炸事故在生产实践 中时有发生。
– 2003年2月20日,CTA隔声材料厂 树脂粉尘爆炸,7人死亡,37人受 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 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 1965—1980年间,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 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1980—2005年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 718人。 新西兰:奶制品冷库爆炸 马来西亚:面粉厂爆炸 韩国:链斗提升机粮食粉尘爆炸 新加坡:塑料粉尘爆炸、奶酪厂喷雾干燥器爆炸 澳大利亚:食糖爆炸 菲列宾、印度:水泥厂煤尘爆炸 印度:奶粉厂喷雾干燥器爆炸
尤其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粉尘在散热不利且储存 量大、堆积层较厚、通风不良时,更易引起热积累,发生 自燃着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引发事故的点火源统计数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7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 粉尘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虽然比气体小,但因燃烧的时间 长,产生的能量大,所以产生破坏和烧毁的程度要大得多。
(1)粉尘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 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 (人类头发的直径约为50-80μm)
GB/T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细微的固体颗粒
可分为: 呼吸性粉尘/漂尘/降尘/可见粉尘/显微粉尘等
特点: 在其自重作用下能够沉降下来,但又可在空气中悬浮一些时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可燃性粉尘: 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
2.1 几个基本概念 2.2 什么是粉尘爆炸? 2.3 为什么粉尘会发生爆炸? 2.4 什么样的粉尘会发生爆炸? 2.5 粉尘爆炸的五个要素 2.6 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2.7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2.8 粉尘爆炸性参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1 几个基本概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08年2月7日美国皇家糖厂 事故现场
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3 为什么粉尘会发生爆炸
可燃粉尘 氧化反应 释放能量
诱发较大区域 粉尘反应、 释放能量
温度、压力 急剧上升, 气体急剧膨胀
粉尘云着火时,顷刻间燃烧,释放大量热能,使得
燃烧气体温度骤然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形成很高的
– 粉尘爆炸极限氧浓度 可以引发爆炸的最低氧气浓度,用于惰化等防爆设计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三、3.1预影防响技粉尘术爆措炸施的因素
3.2 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 3.3 粉尘爆炸防护方法与技术 3.4 粉尘防爆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3.1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 特点:活泼金属 或 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 在 当它们与氧化物共存时,易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 量的气体,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7)绝热压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8) 化学反应放热 – 氧化燃烧 – 自燃
自燃的条件 – 绝热性和保温性好,具备热积累条件,纤维、粉末或
片状 – 易进行产热反应(如分解热,氧化热,水合热,反应
热,发酵热等) – 产热速率超过散热速率
• 自燃着火一般需要相当长的发展时间 易自燃着火的物质:铝镁等活泼金属粉尘,硝化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 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 粉尘爆炸的破坏通常是由二次爆炸引起的 – 防止“二次爆炸”主要是减少爆炸传播途径上的粉尘,减少粉尘
爆炸的能量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多次爆炸:随着爆炸引起极大的震动,沉积在不同部位的粉 尘扬起,形成多个粉尘云,从而产生连环爆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事故现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秦皇岛骊骅淀粉厂 事故现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6 院
其中仅金属粉尘引发的事故就有(2009-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日期
2014/8/2 2014/7/11 2013/11/12 2012/11/20 2012/8/5 2011/11/11 2010/12/1 2010/11/25 2010/8/5 2009/10/29 2009/9/7 2009/8/23 20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