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_小学作文
关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作文

关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次充满意义又有点别样感受的出行呢。
我刚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时候,就感觉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凝重起来。
这里的一草一木好像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那大片大片的绿色草地,在风中轻轻摇曳,可不像普通公园的草地只是为了好看,在这里,它们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在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看到了那些高耸的纪念碑。
哇,那碑就直直地立在那儿,像一个无比威严的巨人。
碑身上刻着的字啊,每一笔都像是刻进了我的心里。
我站在碑前,仰望着它,突然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在那个时候,我脑袋里就像在放电影一样,想象着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模样。
他们当时一定是无比坚定,怀着满腔的热血,为了正义,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毫不犹豫地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再往前走,有很多的纪念馆。
我走进馆里,那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和资料。
有烈士们用过的破旧衣物,那些衣服上满是补丁,破破烂烂的。
我当时就想,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斗争,这得是多顽强的意志啊。
还有他们写的信件,字迹虽然歪歪扭扭,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念却像火焰一样炽热。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感叹,这些烈士们简直就是超级英雄,不过他们比超级英雄更真实,更让我敬佩。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好多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或者学校的老师一起来。
这些小朋友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崇敬。
我就听到一个小朋友问他爸爸:“爸爸,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这么勇敢呀?”他爸爸就蹲下来,很认真地告诉他:“因为他们要保护我们,要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感动。
这就是传承吧,这些烈士的精神就像一颗种子,一代一代地在我们心里种下,然后生根发芽。
在陵园里逛了一圈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洗礼了一样。
平时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烦恼,什么作业做不完啦,和朋友闹别扭啦,一下子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跟烈士们经历的那些生死考验比起来,我这些算个啥呀?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出来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那一片庄严肃穆的地方。
雨花台陵园观后感

雨花台陵园观后感去雨花台陵园之前,我对它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上那几行简短的文字。
但当我真正踏入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才明白什么叫刻骨铭心的震撼。
一进陵园,那种凝重的氛围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
周围的绿树青草仿佛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矗立着,沉默却充满力量。
沿着道路慢慢前行,看着那一座座烈士墓碑,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这些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伟大的英雄。
他们当初也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就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能过上好日子,毫不犹豫地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看到有个墓碑上刻着烈士牺牲时的年龄,才二十来岁。
二十来岁啊,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还在大学里懵懵懂懂地混日子,或者刚刚踏入社会,为了一点小烦恼就哭天喊地。
而他们呢,在那样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肩负起了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重任,并且为之英勇献身。
这差距,就像一道鸿沟,让我觉得既惭愧又崇敬。
再往前走,到了纪念馆。
里面陈列的那些遗物和史料,真的是让我开了眼。
那些破旧的衣物、粗糙的武器,在现在看来简直寒酸得不行,但就是靠这些,烈士们跟装备精良的敌人战斗。
我当时就想,这要是换了我,拿着这么个破玩意儿,面对强大的敌人,估计腿都软了。
可他们却毫不畏惧,这种勇气从何而来?只能是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爱中来。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旁边一个小朋友问他妈妈:“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要躺在这里呀?”他妈妈回答说:“因为他们是英雄,为了让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牺牲了自己。
”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传承是多么重要。
我们这些已经长大的人,不能仅仅是来参观一下就完事儿了,我们要把这些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这种英勇无畏、爱国奉献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从雨花台陵园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以前觉得那些爱国啊、奉献啊之类的词有点空泛,但现在,这些词在我心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国企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国企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前几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那可真是一次让人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经历。
一进陵园,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张大网,“唰”的一下把我给罩住了。
那一排排的松柏,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英雄长眠的土地。
我心里想,这些松柏是不是也被英雄们的事迹所感染,所以才长得这么挺拔、这么坚毅呢?沿着小道往前走,看到那一座座烈士的墓碑,每一座墓碑上似乎都刻满了故事。
我当时就想啊,这些英雄们当年得有多勇敢啊。
他们就像是游戏里的超级英雄,不过这可不是游戏,这是真真实实的残酷战斗。
他们面对的敌人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小喽啰,而是装备精良、心狠手辣的反动派。
但他们可没害怕,勇往直前,就像根本不知道“退缩”两个字咋写似的。
我站在那儿,看着那些墓碑,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他们在监狱里遭受严刑拷打的场景。
那些反动派肯定以为,用那些残酷的刑罚就能让英雄们屈服,哼,他们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这些英雄们的骨头比钢铁还硬,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就像有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哪怕这条路充满了荆棘,通向的是死亡。
在纪念馆里,看着那些陈列的遗物和资料,我对他们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有一些烈士写的信件和日记,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国家、对人民深深的爱。
我突然觉得自己平时在国企里工作遇到的那些小麻烦、小压力,跟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他们为了理想连命都可以不要,我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加班、抱怨任务重呢?我们国企现在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觉得我们就像是这些烈士们的传承者,虽然我们不用像他们那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打下了这片和平的江山,我们就得把这个江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工作,把烈士们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如果我在工作中偷懒或者遇到困难就想放弃,那我可没脸再来这儿了。
雨花台观后感(五篇)

雨花台观后感(五篇)第一篇:雨花台观后感雨花台观后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雨花台,去参观了这个被崇敬和庄严所包裹的革命圣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
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
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
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
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
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玛瑙”。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
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
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
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
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
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 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
观雨花精神观后感

观雨花精神观后感雨花台,一个承载着无数英烈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地方。
当我走进雨花台,去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踏入雨花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周围的氛围愈发庄严肃穆。
我来到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众多烈士的遗物和事迹介绍。
看着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我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危亡的时刻,这些英烈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有一位烈士的事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叫邓中夏,一个满怀激情和理想的年轻人。
邓中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但他却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他积极组织工人运动,为工人争取权益,不畏强权,不惧艰险。
在一次工人罢工中,他亲自站在最前线,与工人们并肩作战。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他始终坚定不移,大声疾呼:“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最终,他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试图从他口中获取党的机密。
但邓中夏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他受尽折磨,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最终,他英勇就义,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想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像邓中夏这样的英烈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但他们有着一颗炽热的心,有着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勇气和决心。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走出纪念馆,我来到了雨花台的纪念碑前。
纪念碑高耸入云,庄严肃穆。
碑身上刻着“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向纪念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时,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阵花香。
我想,这或许是英烈们在向我们诉说,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五年级雨花台作文

五年级雨花台作文
雨花台位于南京东郊的雨花台,是雨花台烈士陵园。
那里有许多烈士的遗骸,其中包括为国牺牲的谭世林,还有抗日英雄夏明翰……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妈妈一起去雨花台参观。
到了雨花台,我们走进烈士纪念堂,看到了一个个烈士的名字和一些他们牺牲时的情景。
我最难忘的是夏明翰烈士,他是在1927年牺牲的。
他在被俘后,敌人要他投降,他怒目而视。
敌人用刀逼着他说出党组织的秘密。
夏明翰一口拒绝,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就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我不禁肃然起敬。
走出烈士陵园,我们来到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
它是个长方体建筑。
一进去我就看见了一张烈士们牺牲时的图片和介绍。
其中有个人的照片和介绍是夏明翰烈士最好的朋友——何叔衡同志。
那张照片上有个手拿大枪站在前面的人就是夏明翰烈士。
我怀着崇敬之情瞻仰了他的遗容。
在纪念馆里,我还了解了许多关于夏明翰和何叔衡等人牺牲时的故事。
— 1 —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雨花台上感受雨花石之美和红色文化之美。
— 2 —。
雨华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雨华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走进雨华台烈士纪念馆,就像走进了一段沉重而又充满力量的历史长河。
一进去,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我看到墙上一幅幅烈士的照片,他们的眼神坚定又透着无畏。
你知道吗?在那一瞬间,我仿佛能透过照片,看到他们当年为了理想和正义奋勇前行的样子。
这里陈列着许多烈士们用过的物品,那些破旧的衣物、简单的武器,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可不简单啊。
我当时就想,这些东西见证了多少热血与牺牲呢?每一件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我在一个烈士的遗物前站了好久。
那是一封家书,字迹有些模糊了,不过还能大概看出上面写着对家人的思念,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看到这封信,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这些烈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牵挂,可是为了更伟大的事业,他们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真的难以想象。
在纪念馆里走着走着,我就觉得自己像是在和这些烈士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心里有好多话想对他们说,想告诉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变得多么美好。
我想他们要是能看到现在的中国,该有多欣慰啊!其实,来之前我对这段历史也有一些了解,但当我真正站在纪念馆里的时候,那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我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
我们可不能忘记这些烈士们的奉献。
你看了这些,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这真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参观,如果你还没去,真的推荐你去感受一下!。
有关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8篇万能范文).doc

有关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8篇万能范文)有关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篇1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南约500米。
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
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
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
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
5月1日,我们《今日家教》小记者下江南采访团来到这里,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
一个共产党人,年轻而英俊,强健而魁梧。
身上却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双腕还带着被挣断的沉重铁链。
那紧握的双拳,那紧闭的双唇,那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视着凶恶的刽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的死。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们应当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并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我们庄严的宣誓:“……缅怀先烈,牢记传统;不畏艰苦,努力拼搏,踏实做人;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努力奋斗!”当我走出陵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在祖国的怀抱之中,我感觉我的心已移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这场灵魂的洗礼!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有关烈士陵园观后感作文篇2星期三,我们学校举行去烈士陵园,纪念那几百甚至几千位为国捐躯的烈士。
在车上我们热闹不堪,但一到烈士陵园,顿时变得消声无息了。
大家不说话了,连呼吸的声音都听得见。
我们凝神地望着远处那座高大,上面刻着几个又黄又大的字。
突然一幅画面走进了我的脑子里。
几位烈士为了保卫祖国奋不顾身的冲向敌人的营帐前,跟敌人作对。
有多少位这样的英雄,为了下一代的我们而牺牲,是那种力量带动着他们起身反抗,是——勇气、坚强毅立。
我们为这些勇士默哀三分钟,献上了一束束光彩夺目的鲜花,也送上了我们的诚意和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来到位于南京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
同学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共同去了解革命先烈前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
进入风景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的雕像。
在烈士们的注视下,我们凝视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共同表达了无比忠诚和对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无限缅怀。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逐渐的了解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把雨花台变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等无数年轻、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雨花台被杀害。
自1927年至1949年,约有10万革命烈士殉难于此。
在烈士纪念馆,我们了解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深受震撼。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是那么的年轻,有很多都是20左右岁,风华正茂,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英勇前行。
奉献自己的生命,他(她)们在就义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了纪念馆,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他们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久久不能忘怀。
这次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的参观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受到革命先烈的先进精神的感染,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此外,参观的同时,同学们能将党校课程中课本上的知识与参观见闻相结合,使自己对我党的性质、宗旨有了一个深入的、客观、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