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零件图的识读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2、分析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例:该零件比较简单,所以只用了 一个视图,即零件的三视图(主视 图、俯视图、左视图)中的主视图。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3、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例:燕尾板的结构形状是:厚度为8MM, 在矩形体的直角处具有三个60°的角。板料 中间对称分布两个∮10的孔。燕尾板整体 形状如下图: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4、分析零件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首先找出零件各方向上标注尺寸的基 准,然后分析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定 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最后了解 配合表面的尺寸公差、有关形状公差 及表面粗糙度等。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例:从燕尾板零件图可知,长度方向的尺寸 基准为右侧表面及左右方向的对称面。高 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零件的底面。各方向 的主要尺寸为15、60、30±0.25、 36±0.08及孔的中心距24±0.065、 36±0.2等。两个通孔有公差要求,根据其 表面粗糙度要求可知,两个通孔需要用铰 削方法加工,相对基准A的对称度为0.2MM。 通过技术要求可知,工件下面60° ±6’的 角顶处锯削成1.2X1.2的清角槽,槽内的表 面粗糙度不考核。
表面粗糙度
项目
数字及代号含义Fra bibliotek2X∮10H8 孔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要 求 Ra1.6 除标注的表面外, 其余各个表面粗糙 度要求为Ra3.2 所指表面用不去除 材料的方法获得
分值
得分
表 面 粗 糙 度
总结:
1、了解零件概况 2、分析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3、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4、分析零件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1、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材 料等。 2、读懂图样,建立零件的结构、形状 的空间立体概况。 3、明确零件各部位的加工尺寸、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机械制图-轴套类零件的表达与识读

7.1轴套类零件的结构分析
7.1.1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1.轴类零件 轴类零件一般是由同轴线上不同直径的圆柱体(或
圆锥体)构成的。圆柱体的直径,由机械设计计算得到。 轴零件作用之一是承载传动件,为满足装配要求,有时 需在轴上加工键槽、凹坑(安装紧定螺钉)结构。有时 由于使用要求,会在轴上加工螺纹,或在轴端加工出平 面。
对称的移出断面可以配置在视 图中断处,如下图所示,并且省 略标柱。
7.2.2 局部放大图和与轴套类零件有关的简化画法
1.局部放大图 用大于原图形所用的比例绘制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零件的细小结构在
视图中表达不清,或不便于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可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局 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中的小圆角、45°小倒角 或锐边的小倒圆可省略不画,但必须注明尺寸或 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滚花结构一般采用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局部 画出的方法表示。
零件上较小的结构及斜度已在一个图形 中表达清楚时,在其他图形应当简化或省略。
7.3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轴套类零件有轴向尺寸(沿轴线方向)和径向 尺寸(沿直径方向)。轴向尺寸的尺寸基准,通 常选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上。径向尺寸的尺寸 基准则采用轴套类零件的轴线。
中的径向尺寸如 95h6、 60H7、 93等,其基准是零件
的轴线。轴向尺寸如8、200.1、64、49、40、2940.2 等是定形尺寸,其尺寸基准为轴套的右端面。A—A、B—
B两个移出断面图主要标注孔槽的尺寸,其中16、 40、 78、36 36是定形尺寸。“A—A”中的85为定位尺寸;
227和142 0.1也是定位尺寸。
+0.021,下极限偏差为+ 0.002),公差等级为IT6;基本 偏差代号为k;其公差带代号为k6。
如何读懂零件图

左视图确定了物体的前、后和上下的方位关系,同时反应了物体的宽度和高 度。
由此总结出物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简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 :将零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主要是用来补充基本视图 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局部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出视图名称例如:“A”,并用箭 头表示投射方向和部位
如何读懂零件图
设备工程部:王志勇 2013.04.22
第一章、读图的基本知识了解
1、制图线型的认识 2、视图的认识
(1)基本视图 (2)剖视图
3、形状和位置公差
1、制图线型的讲解
制图常用线性为: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
粗实线
一般应用: ①、可见轮廓线②、可见棱边线
细实线
一般应用: ①、尺寸线及尺寸界线②、可见过渡线③、剖面
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局部剖开所得到的视图
用剖切平面局 部地剖开物体所得 的剖视图。
3、形状和位置公差
公差
形状
形状
形状或位置 位置
轮廓 定向 定位 跳动
特征项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位置度 同轴(同心度) 对称度 圆跳动 全跳动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求
问题
看图遇到的困难 视图太多,方位对应关系不容易建立? 零件结构过于复杂,难以想象? 零件图中内容太多,不知从哪入手? 零件图中有些奇怪的标注和表达,看不懂? 我缺乏空间想象力,看到图纸直冒冷汗? 看零件图一点意思也没有?
看懂机械图纸的技巧与秘诀

看懂机械图纸的技巧与秘诀机械图纸是机械零件或装置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机械设计师都需要熟悉机械图纸的抽象语言,将所需要的物件完美地呈现在图纸上。
通过对机械图纸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提高机械设计师制图的效率,减少制造中的错误,提高制造精度和出厂率。
那么,如何看懂机械图纸呢?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技巧与秘诀。
一、掌握机械图纸的基本常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械图纸的基本常识。
机械图纸是一种用于描述机械产品零部件、装置的二维图形。
在绘制机械图纸时,我们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符号、图形和标记表达机械部件结构、形状、尺寸、位置、工艺和质量等信息。
此外,机械图纸的一些常见标注还包括公差、表面粗糙度、加工工艺要求等。
二、了解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图纸上的尺寸标注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它们决定了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
在理解机械图纸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各种常用的图纸尺寸标注方式,例如线性尺寸标注、直径尺寸标注、半径尺寸标注、角度尺寸标注等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机械图纸的公差限制标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制造过程中掌握更精准的制造标准。
三、明白图纸上的符号和标记在机械图纸中,符号和标记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用各种专业符号、图形和标记表达机械部件结构、形状、尺寸、位置、工艺和质量等信息。
比较常见的符号有: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等。
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圆形代表孔洞,矩形代表平面,三角形代表斜面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标记,如第一个视图、满圆、中心线、标准角度和公差等等,这些标记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机械图纸。
四、了解机械图纸的截面图与剖面图机械图纸除了正常的视图外,还有许多的剖面和截面,这些视图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在理解这些图纸时,我们需要明白它们表示的是被刀具切割、划线或抽取部分所形成的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图纸参数、几何形状以及内部结构等信息。
五、了解机械图纸的工艺要求标注机械图纸不仅表达了设计要求和尺寸要求,还应结合实际生产过程,标注合适的加工工艺信息。
项目三零件图的识读讲解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如图3-5所示为气门挺柱的形位公差标注。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上图中标注的各个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见表3-2所示。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的图样表达 零件的表面结构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纹理、表面 缺陷、表面几何形状等五个方面的几何要求,其中表面粗糙度是表面 结构最主要的参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零件的性能。表面粗糙度是指 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结构评定主要根据表面粗糙度来确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 定参数有: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表面结构表达的基本图形符号及意义见表3-3所示。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表面结构的代号标注方法,如图3-8所示。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课题小结
1、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主要有:极限与配合、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项目等;
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ϕ30--表示公称尺寸为ϕ30m m 的孔; H--基本偏差代号为H; IT7--标准公差等级为7级。
图3-2 基本偏差系列
课题二 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国家标准对配合规定有二种制度: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从图中可知道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及制造、 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课题三 典型汽车零件图识读示例
把图形、尺寸和技术要求等系统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 零件的完整情况。
课题小结
1、选择主视图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表 达形状特征原则;②符合零件加工位置原则; ③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原则;
零件图表示法

叉架类零件
结构特点 : 1.结构形状不规则且较复杂;但一般可归纳为由工作部分、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组成; 2.零件上常见结构:肋板、安装座、凸台等结构。
图15-5 返回接、拨动、支承等作用,包括拨叉、 连杆、支架、摇臂、杠杆等零件。 一、结构分析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多样,差别较大,但都是由支承部分、 工作部分和连接部分组成,多数为不对称零件,具有凸台、 凹坑、铸(锻)造圆角、拔模斜度等常见结构。(点击观 看支架动画) 二、表达方法 这类零件结构较复杂,需经多种加工,常以工作位置或自然 位置放置,主视图主要由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来确定。一 般需要两个以上基本视图,并用斜视图、局部视图,以及 剖视、断面等表达内外形状和细部结构。
主体一般为回转体或其它平板型,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寸小, 其上
常有凸台、凹坑、螺孔、销孔、轮辐等局部结构。(点击观看端盖动画) 二、表达方法 1、这类零件的毛坯有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 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 作位置画出。
结构特点: 1.结构形状复杂,具有中空的内腔; 2. 壁厚较均匀;
3. 零件上常见结构:孔、螺孔、底座、凸台、凹坑、沟槽、加强肋等结构。
壳 体 类 零 件
图15-6
返回 回本节 回本讲
箱壳类零件的绘制与识读
阀体、减速器箱体、泵体、阀座等属于这类零件,大多为铸件,一般起支承、 容纳、定位和密封等作用,内外形状较为复杂。 一、结构分析 箱壳类零件的内外形均较复杂,主要结构是由均匀的薄壁围成不同形状的空腔, 空腔壁上还有多方向的孔,以达到容纳和支承的作用。另外,具有加强肋、凸 台、凹坑、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常见结构。 二、表达方法 1、这类零件一般经多种工序加工而成,因而主视图主要根据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 确定,下图的主视图就是根据工作位置选定的。 2、由于零件结构较复杂,常需三个以上的图形,并广泛地应用各种方法来表达。 在下图中,除了采用了主、俯、左视图外,还采用了C向局部视图反映基本视 图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并在主视图中采用了重合断面来表达肋板的结构。
简述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

简述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object Object]识读零件图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零件图纸,了解零件的结构、尺寸和加工要求等信息的过程。
下面是一般的识读零件图的步骤:1.阅读图例:图例是零件图纸上标注各种符号和线型的说明,包括尺寸标注、表面质量要求、加工工艺要求等。
在开始阅读零件图纸之前,要先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各种标注的含义。
2.确定图纸的类型:根据所给的零件图纸,确定其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装配图等。
不同类型的图纸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观察图纸的整体结构:在开始详细阅读零件图纸之前,要先观察图纸的整体结构。
了解图纸的比例尺、标注位置、边界线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图纸内容。
4.分析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通过观察图纸上的线条、标注和符号等,了解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根据标注的尺寸和比例尺,计算出零件的实际尺寸。
5.分析零件的加工要求:零件图纸上通常会标注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包括加工方法、工艺精度、表面质量要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标注,了解零件的加工要求,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规划和操作。
6.分析零件的装配关系:在装配图纸中,要分析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通过观察图纸上的连接方式、配合尺寸和间隙要求等,了解零件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以便进行后续的装配工艺规划和操作。
7.分析零件的材质和材料要求:零件图纸上通常会标注零件的材质,以及材料的性能和特性要求。
通过分析这些标注,了解零件的材质和材料要求,以便进行后续的材料选用和加工工艺规划。
8.注意图纸上的特殊标注:零件图纸上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标注,如注释、参考线、切割线等。
要仔细观察和理解这些标注的含义,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解读图纸。
9.综合分析和理解图纸内容:通过综合以上的分析,对零件图纸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理解。
了解零件的结构、尺寸、加工要求和装配关系等信息,为后续的加工和装配工作提供指导。
总之,识读零件图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理解图纸上的各种标注和符号的含义,从而获得零件的结构、尺寸和加工要求等信息。
零件图的识读

从三个视图看,泵体由三部分组成:
①半圆柱形的壳 体,其圆柱形的 内腔,用于容纳
通孔
其它零件。 ②两块三角形的 安装板。 ③两个圆柱形的 进出油口,分别 位于泵体的右边 和后边。
综合分析后, 想象出泵体的形 状。
长度方向是安装板的端面。
谢谢观看
前后对称面。 从右图可知:零件名称为泵体,材料是铸铁,绘图比例1:2。
③两个圆柱形的进出油口,分别位于泵体的右边和后边。
高度方向是泵体 进出油口及顶面尺寸: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绘图比例等内容。
的上端面。 ☆先看容易看懂部分,后看难懂部分。
分析投影,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
首先找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找出主要尺寸。
从三个视图看,泵体由三部分组成:
找出主视图,分析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进出油口及顶面尺首寸: 先找出长、宽、
都是细牙普通螺纹。
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 §6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M14×1.
准,然后找出主要尺 分析投影,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
综合分析后,想象出泵体的形状。
寸。 从右图可知:零件名称为泵体,材料是铸铁,绘图比例1:2。
☆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
都是细牙普通螺纹。
是主要尺寸,加工时 长度方向是安装板的端面。
长度方向是安装板的端面。
必须保证。 首先找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找出主要尺寸。
进出油口及顶
面尺寸:
M14×1.5-7H
通孔
都是细牙普通 螺纹。
端面粗糙度Ra,
要求较高,以便对 外连接紧密,防止 漏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033
配合类别
概念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 差带之间的关系。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 公差带之上
图例: 孔 轴
24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图例: 孔 轴
26
配合的基准制 ①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 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基孔制中孔为基准孔,用代号H表示,其下偏差为零27 。
② 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 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17
16 1 0 8
(3)要符合加工顺序和方便测量
1×45°
加工顺序
2×6
20 36 45
① ③
②
④
18
测量方便
不好
好
不好
好
19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
上偏差ES 下偏差EI
上偏差es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四、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尺寸公差
孔
零线
轴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图例: 孔 轴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25
③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14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A
A
A-A
设计基准
15
2.标注尺寸的一般原则
(1)尺寸标注的形式
16
(2)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ed b
错误
c
d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b、c、e、d首尾相接,构成一 个封闭的尺寸链。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会产生误差,这 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到尺寸 b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求。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尺寸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下偏差
20
21
22
20f7
20H8
尺寸公差的标注代号
基表本示偏直度差径的为为孔H2。0的标m8注m级公,精差带代号表基示本直偏度径差的为为轴2f的。0m7级m精, 标注极限偏差
23
-0.020 -0.041
20
基准轴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基轴制中轴为基准轴,用代号h表示,其上偏差为零。
28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①装配图上的标注
标注形式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
轴
例如:
箱体轴套
30 N6 基轴制过盈配合 h5
30 N6 h5
20
H7 f6
基孔制间隙配合
4
1.轴套类 2.盘盖类 3.箱体类 标准件
螺钉
泵盖
泵体
齿轮
螺母 垫圈
键
齿轮轴
销
垫片
5
一、零件图的内容及视图
阀盖
1. 零件图的内容
• 一组视图
• 完整尺寸
• 技术要求
• 标题栏
6
。
1:1
6
阀盖的零件图
7
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1)零件分析 结构不同
选择原则
轴套
功用不同
采用不同的视图 及表达方法
• 度量对应关系:仍遵守“三等”规律 • 方位对应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
13
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 一边是物体的前面。
三、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设 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1.尺寸基准
(1)设计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2)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20 H7 f5
29
2.几何公差
30
3.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符号
H≈1.4h h —— 字高
3.2
3.2
60°
60°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限 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 限值为3.2μm。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31
标注方法
注在可见 轮廓线上
注在尺寸界线的 延长线上
注在尺寸界线上
注在轮廓 线的延长
线上
32
33
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
1
内容
§2-1 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2-2 识读端盖零件图 §2-3 识读铣刀头中轴零件图 §2-4 识读支架零件图
2
➢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解零件的视图选择方法和尺 寸标注。
3
分类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
轴套类 盘盖类 箱体类 叉架类 其他类
一个视图即可
15 20
30
8
(2)确定主视图
分析 零件
结构、功用
加工状态 工作状态
选主 视图
加工位置
零件安 (轴套、盘盖类) 放位置 工作位置
(叉架、箱体类)
投射 能清晰地表达主要 方向 形体的形状特征
9
工件旋转
车刀移动
加工轴
车床
选择其它视图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体的其它视图, 再补全次要形体的视图。
检查、比较、调整、修改
10
二、基本视图
⒈形成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 投射所得的视图
• 主视图 • 俯视图 • 左视图 •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11
⒉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主视
仰视
俯视
12
⒊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前
仰视
后 上
右视
主视
左视 右
后视 左
下
长
高
俯视
左 长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