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

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
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

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化学沉淀

氧化还原法离子交

电镀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多变,其治理方法难以统一,任何一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采用一种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此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已逐渐发展到近年以优化组合为特征的综合治理技术。例如运用化学沉淀-砂滤-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对电镀废水的处理[2],效果稳定,出水达到国家标准。再如电解-微生物法组合工艺、化学-离子交换法等组合工艺处理电镀混合废水都得到了比单一工艺更好的效果。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技术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铁氧体法膜分离技术生物法

电镀是一种借助电流的作用,将有关金属均匀涂覆到基底材料表面的工艺过程,它是我国最大的污染行业之一,我国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有40亿m3。电镀废水中所含的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

1·电镀废水常规处理技术

电镀废水的常规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

1.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技术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可同时去除电镀废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是电镀废水处理中较常用、经济的方法,如氢氧化物沉淀法、钡盐沉淀法等。氢氧化物沉淀法是在电镀废水中投加碱性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继而分离去除。该工艺的优点是所采用的沉淀剂石值偏高,易导致生成的沉淀pH灰、碳酸钠等,来源广、价格低,其缺点是出水.

再溶解,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分段沉淀。对于有可能和重金属形成络合物的阴离子则需预先去除。

钡盐沉淀法处理的主要对象是六价铬,投加的沉淀剂有氯化钡、硫化钡和碳酸钡等。利用所投加的固相钡盐与废水中的铬酸接触反应,生成溶度积比所加钡盐的溶度积小的铬酸钡,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我公司1991年即使用此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其工艺简单、处理水量大,且出水水质好。但存在的问题是产生的铬渣尚无较好的处理、处置方法。

1.2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原理为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化学反应及高分子絮凝等物理过程。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利用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

氧化还原反应中能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性质,从而将其转换为无毒无害的新物质。化学氧化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含氰废水,其中碱性氯化法除氰应用较广,即在碱性条件下,用氯系氧化剂将CN-最终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氰化物的污染问题[1]。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约大100倍,因此对于含铬废水的处理,一般先使用还原剂将废水中铬由六价还原成三价再去除。此法需及时调节pH值,且往往要配合使用沉淀法等其他方法才能保证出水水质。

1.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交换剂自身所带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与废水中待处理离子交换,从而使废水净化的方法。离子交换剂通常具有吸附、交换双重作用。此法适用于处理浓度低而排放量大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水质好,有价金属回收效果好。我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使用此法处理电镀废水,之后由于生产工艺、废水浓度发生改变,而被淘汰。

1.4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是在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并以金属形式析出。.

此法是一种较成熟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能回收重金属的优点。我公司在1986年将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更新为电解法,初期效果较好。之后随着电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耗水量增大、耗电较多、铁极板消耗量大、设施维护繁复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2·电镀废水处理新技术

2.1铁氧体法

电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多种离子的混合电镀废水。铁氧体法则对单一金属离子及含多种金属离子的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法利用过量的FeSO4作为还原剂,在一定酸度下使废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铁氧体晶粒沉淀析出,使废水得到净化。此法的优点是硫酸亚铁货源广、设备简单、处理量大且净化效果好。但产泥量大,技术条件较难控制,处理成本较高。

2.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对废水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分离去除的方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对电镀废水处理可达到闭路循环,实现水的回用和重金属的零排放或微排放,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膜技术因其净化分离率高、无二次污染,且能回收重金属,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膜技术主要有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等,效果较好。膜分离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在电镀行业的镀液及综合废水处理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它改进了传统电镀废水处理机,水资源再利用的同时,可以回收废水中有用的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3生物法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是依靠复合功能菌完成的。这种功能菌综合处理能力强,首先将废水中的Cr6+还原成Cr3+,然后将其他金属离子吸附络合成团,进而沉淀成污泥。功能菌富集程度较高,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显著,其缺点是繁殖速度慢、反应效率低,而且由于生物菌的投加,需严格净化处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较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在今后与其他方法联用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4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受到实际条件限制,应用较少。如萃取法中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大

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多。吸附法处理电镀废水由于吸附剂成本及吸附效果制约,出水很难达到回用标准,一般用作预处理。

3·电镀废水处理组合工艺

电镀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多变,其治理方法难以统一,任何一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采用一种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此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已逐渐发展到近年以优化组合为特征的综合治理技术。例如运用化学沉淀-砂滤-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对电镀废水的处理[2],效果稳定,出水达到国家标准。再如电解-微生物法组合工艺、化学-离子交换法等组合工艺处理电镀混合废水都得到了比单一工艺更好的效果。

4.结束语

电镀废水处理的常规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运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如何在已有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简便、有效的组合工艺,提高处理效果,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另外,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电镀工艺、设备,并将清洁生产管理理念运用到日常生产中,使用多级漂洗技术、实施清污分流,从电镀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减少排污量,也是解决电镀废水污染的根本方法。

天津市瑞达鑫华研磨材料(磨料磨具,抛光用冷胶,化学原料)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不锈钢制品餐具、五金工件及金属工件表面抛光,磨光用布质砂轮粘砂用胶粘剂抛光用冷胶(该产品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骨胶,明胶),品种有:机抛型冷胶,手抛型冷胶。以及各类抛光膏(抛光蜡,抛光皂),品种有:红抛光膏,白抛光膏,绿抛光膏,紫抛光膏,灰抛光膏,黄抛光膏的专业生产厂家,并生产销售各型号金刚砂和各类非金属矿产品,品种有:黑刚玉磨料,棕刚玉磨料,白刚玉磨料,抛光砂磨料,碳化硅磨料,玻璃微珠,铸钢丸等金属磨料及水洗高岭土、煅烧高岭土、高粘陶土等填料,以及布轮,麻轮,砂轮,砂带,磨头等水玻璃产品及工业骨胶,明胶和,泡花碱,液体硅酸钠,生产销售固体,磨具产品.

金属抛光、研磨、电镀、喷砂、磷化等金属表面处理用化工原料及研磨材料辅料等产品。以上产品诚征各地区代理商,经销商。质量第一,信誉可靠,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联系人:胡先生手机:137********、189********电话:022-********

氧化还原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原理为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化学反应及高分子絮凝等物理过程。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利用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性质,从而将其转换为无毒无害的新物质。化学氧化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含氰废水,其中碱性氯化法除氰应用较广,即在碱性条件下,用氯系氧化剂将CN-最终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氰化物的污染问题[1]。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约大100倍,因此对于含铬废水的处理,一般先使用还原剂将废水中铬由六价还原成三价再去除。此法需及时调节pH值,且往往要配合使用沉淀法等其他方法才能保证出水水质。.

环评爱好者论坛_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提出了射流一酸碱中和一沉淀一固液分离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对废水处理装置的组成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此方法广泛地适应于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处理。 关键词: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装置;方法 0 引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类化学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科研机构、检测中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内部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环保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的同时,污染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而其它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区域分散,废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视。 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总量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居民区的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化学实验室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排水管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对水资源的危害不可估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应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已成为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考核项目之一。因此,对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现状 总体来讲化学实验室的废水排放情况复杂,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二大类。本文仅针对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因为此类实验室在国土资源行业有较大的数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pH值是控制废水排放酸碱度的指标,我们在对国土资源、水务等行业的二个有代表性的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水管口进行了随机取样测试,总体测试结果是排放的废水pH值呈偏酸性,部分时间段pH测试值呈强酸性,其它污染主要是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如Hgl、cr、Pb等有害元素。从时问分布上看,污染程度不同,并有随机性;从污染物成份上看,种类较多,并且复杂。 对照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相关要求,从检测统计数据的情况可见,大多数检测数据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企业污水的排放有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而是随着实验方法的不同,药品、试剂的使用种类也随之变化,其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就显得比较复杂,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废水的pH值变化非常大,随机性很强。如果直接将工业化污水处理的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废水处理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验室废水的特点提出一个有效、实用、节能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装置,使实验室废水的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 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随机性较大的特点,我们将废水的pH进行值调整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准排放处理作为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二个主要环节,进行工艺流程的研究、设计。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总体思路 根据实验室废水排放的实际状况,将制定一个实用性强、适应性广、运行成本低的工艺流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思路,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收集→射流曝气→酸碱中和→沉淀→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总体思

【通用】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习题集.doc

《水处理工程》 第一篇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习题集 第二章混凝 1. 何谓胶体稳定性?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2. 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何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要叙述硫酸铝混 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3. 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 4.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涵义? 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 5.混凝控制指标有哪几种?为什么要重视混凝控制指标的研究?你认为合理的 控制指标应如何确定? 6.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 7.根据反应器原理,什么形式的絮凝池效果较好?折板絮凝池混凝效果为什么优 于隔板絮凝池? 8.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 9.试述给水混凝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 10.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5%、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 解杂质各占的百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 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 11.For a flow of 13500 m3/d containing 55mg/L of suspended solids, ferric sulfate is used as a coagulant at a dose of 50mg/L (a) Assuming that there is little alkalinity in the water, what is the daily lime dose? (b) If the sedimentation basin removes 90% of the solids entering it, what is the daily solids production from the sedimentation basin? 12.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75000m3/d。絮凝池有效容积为1100m3。絮凝池总水头 G值各为多少?(水厂自用损失为0.26m。求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值和T 水量按5%计) 13.某机械絮凝池分成3格。每格有效尺寸为2.6m(宽)?2.6m(长)?4.2m(深)。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一电镀废水的来源 电镀废水主要包括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应急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另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中自用水以及化验室的排水等。 二电镀废水的性质和分类 1 电镀废水的性质 电镀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常见的有铬、铜、镍、铅、铝、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有些镀液还是用了催化剂、添加剂和颜料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有机物。另外在镀件基材的预处理过程中漂洗下来的油脂、油污。氧化皮、尘土等杂质也都被带入了电镀废水中,是电镀废水的成分复杂。其所造成的污染大致为:化学毒物的污染,有机需氧物质的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的污染以及酸、碱、热等的污染和有色、泡沫、油类等污染。但只要的污染时重金属离子、酸、碱和部分有机物的污染。 2 电镀废水的分类 电镀废水一般按废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分类。如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镍、铜、锌、铬废水,含酸废水等。 当废水中含有一种以上的主要污染物时(如氰化镀镉,既有氰化物又有镉),一般仍按其中一种污染物分类;当同一镀种有几种工艺方法时,也有按不同镀种工艺再分成小类,如把含铜废水再分成焦磷酸镀铜废水,硫酸铜镀铜废水等。当几种不同镀种废水都含铜一种主要污染物时,如镀铬、钝化废水混合在一起时就统称为含铬废水。若分质监理系统时,则分别为镀铬废水、钝化废水,一般将不同镀种和不同主要污染物的废水混合在一起时的废水统称为电镀混合废水。 三电镀废水单元处理方法 1 化学沉淀法 向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之与废水中欲厂区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固体物二分离除去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它适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 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沉淀法主要由氢氧化物沉淀法、钡盐法、碳酸盐法、硫化物沉淀法、置换沉淀法及铁氧体沉淀法。 1)氢氧化物沉淀法:电镀废水中的许多中金属离子可以删除氢氧化物沉淀二得以去除。 2)钡盐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含六价铬的废水,采用的沉淀剂有碳酸钡、硫化钡、硝酸钡、氢氧化钡等。 3)硫化物沉淀法:许多重金属能形成硫化物沉淀。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要小很多,因此采用硫化物可使中金属得到等完全地去除。 2 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即向废水中投加某种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悬浮颗粒或乳状污染物失去稳定后,在一定的水力反应条件下,好像碰撞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或絮状物而沉淀分离。 3 化学氧化还原法 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中,广泛利用氧化还原把废水中某些有毒的污染物变成无毒害物,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氧化还原法,这是一种最终处理有毒废水的主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排方前必须要进行处理,在做多处理方法中有一种是物理法,那么,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可用来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细小的胶体有机物、无机物、植物营养素(氮、磷)、乳化油、色度、臭味、酸、碱等。化学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电化学等方法。 1、中和法:在化工、炼油企业中,对于低浓度的含酸、含碱废水,在无回收及综合利用价值时,往往采用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中和法也常用于废水的预处理,调整废水的pH。

2、混凝沉淀法:混凝法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中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沉降。絮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等。 3、氧化还原法:废水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变为无毒或毒性不大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常用的氧化法有:空气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 4、电解法:电解是利用直流电进行溶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一般,按照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可以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解凝聚法和电解浮上法。 当然,所有的处理方法都不是完全有效的,需要根据具体废水的成分和特质进行选择。更多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以及水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污水的物理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污水处理方法简介 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造成公害,所以,在排放前必须先处理。 污水处理的实质是: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1、污水处理方法: ⑴按照作用的原理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物理化学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 ⑵按照处理程度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①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像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等, 。 去除对象:污水中的悬浮物,一般可以去除50%左右的悬浮物和25%~30%左右的BOD 5②二级处理:物理法+生物法 去除对象:主要去除有机污染物,一般BOD的去除率可以在90%以上,出水的BOD在20mg/L以下,有些还可以去除N、P等营养元素。 ③深度处理:为了满足高标准的受纳水体要求或以回用为目的。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生化法。 2、污水处理方法的组合:遵循的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也就是说,首先,去除大块的垃圾以及漂浮物,然后在依次去除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即先物理法,在化学法和生化法,某种污水具体采用哪种处理工艺,还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经济效益及排放要求等共同决定。 3、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 二、物理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有:格栅或者筛网、调节、沉淀、澄清、气浮等。 (一)格栅(筛网)的运行管理 1、格栅(筛网)的作用: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树枝、木塞等)拦截出来,防止其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 和筛网比较,格栅的应用更为广泛,所以,我们今天重点介绍格栅的运行管理。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基本特征是:(1) 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2) 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3) 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4) 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5) 废水色度高。 1 常用处理技术 (1) 常用的物理法包括过滤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和气浮法(链接到产品)等。过滤法是以具有孔粒状粒料层截留水中杂质,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在化工废水的过滤处理中,常用扳框过滤机和微生物过滤机,微孔管由聚乙烯制成,孔径大小可以进行调节,调换较方便;斜管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气浮法是通过生成吸附微小气泡附裹携带悬浮颗粒而带出水面的方法。这三种物理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但不能适用于可溶性废水成分的去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2)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主要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反应池)、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HOP)(链接到案例)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加药)作用对象主要是水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产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而去除。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去除色度,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该方法受水温、PH值、水质、水量等变化影响大,对某些可溶性好的有机、无机物质去除率低;化学氧化法通常是以氧化剂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去除的方法。废水经过化学氧化还原,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的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气氧化,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空气氧化因其氧化能力弱,主要用于含还原性较强物质的废水处理,Cl2是普通使用的氧化剂,主要用在含酚、含氰等有机废水的处理上,用臭氧处理废水,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其水处理效果好,但是能耗大,成本高,不适合处理水量大和浓度相对低的化工废水;电化学氧化法是在电解槽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电极上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电解槽的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外,水中的Cl-、OH-等也可在阳极放电而生成Cl2、氧而间接地氧化破坏污染物。实际上,为了强化阳极的氧化作用,减少电解槽的内阻,往往在废水电解槽中加一些氯化钠,进行所谓的电氯化,NaCl投加后在阳极可生成氯和次氯酸根,对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也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近年来在电氧化和电还原方面发现了一些新型电极材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能耗大、成本高,及存在副反应等问题。(3) 生物法(链接到产品生化)(链接到案例)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有机物的过程。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成分日渐复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仅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很难达到治理的要求。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可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转化与稳定,使其无害化。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好氧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方法,这种生物絮体称为活性污泥,它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

电镀废水除COD的方法归纳

电镀废水除COD 的方法归纳 一、电镀废水除COD 的传统方法 电镀工艺所用的有机配位剂、有机添加剂、有机光亮剂、有机除油剂等混入废水,是造成COD 超标的最主要原因。电镀废水的COD 相当难降解,电镀废水除COD 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生化法、高级氧化法等等。 COD 去除剂是一种,在正常pH 和室温下,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OD,只是在测定COD时发挥氧化作用。生物法处理降电镀废水COD 有一定的去除率,但存在几个问题:1、生物处理的设备成本过高。2、废水中的重金属铜与氰化物对微生物具有毒化作用。 二、电镀废水除COD 方法对比 传统工艺的弊端,导致电镀废水COD无法彻底清除D湛清环保科研团队则针对该类废水研发出COD深度处理设备(ZQ-EC),针对电镀废水除COD,该设备采用新型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氧化效率高,COD 去除率高,且无二次污染,清洁环保,将取代化学沉淀法、生化法等传统处理方法。现广泛应用于电镀厂、线路板厂等尾水COD的处理,能将COD浓度降到50ppm以下。 原理:采用国内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以提高双氧水氧利用效率、增强双氧水氧化能力为目的的高级氧化技术。其原理是以双氧水作为主氧化剂,电催化氧化单元的阴极给出的电子作为催化剂,将双氧水解离为羟基自由基(? OH ),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氧化性,将废水中有机物氧化,实现废水的深度COD处理。 与传统方法对比的优势: 1.电镀废水除COD 去除效率更高 COD 去除剂,白色粉末,实为COD 屏蔽剂,在正常pH 和室温下,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OD,在消解测定COD时,能够发挥氧化作用,氧化COD,因此测定时无法测定真实的COD含量。而COD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 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种方法分离出来,或者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稳定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要达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传染;避免有异嗅和恶感的可见物,以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废物处理基本方法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或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按照水质状况及处理后出水的去向确定其处理程度,废水处理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1)一级处理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即用格栅、筛网、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等构筑物,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浮油,初步调整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废水经一级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BOD去除率仅25-40%)。故通常为预处理阶段,以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和提高处理效果。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2)二级处理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及某些化学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和部分胶体污染物。经过二级处理后,废水中BOD的去除率可达80-90%,即BOD合量可低于30mg/L。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故二级处理是废水处理的主体。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藻类增

值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因而不能满足要求较高的排放标准,如处理后排入流量较小、稀释能力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来水、工业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3)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原体等。废水的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化学法(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等)、物理化学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种“深度处理”方法。显然,废水的三级处理耗资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废水处理相当复杂,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数量,排放到的接纳水体或水的用途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残渣的处理利用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絮凝剂的回收利用等。常用的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废水处理基本方法:(1)物理法: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厂(或车间)排放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和地面冲洗水等,其水质随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废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含氰又含镉。另外,一般的镀液中常含有有机添加剂。以下电镀厂污水处理方案,了解下该如何处理电镀厂污水。 在电镀和金属加工行业的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拖泥带水。通过金属洗涤过程将污染物转移到洗涤水中。酸洗工序是先将金属(锌或铜)浸入强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强铬酸的光亮剂中,使其增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光亮剂等,其毒害程度较高,有些有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回收利用,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过程 将一种化学药剂投入电镀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或产生混凝,再与水中分离,使废水净化后排放,达到排放标准。针对含污染物的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例如: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氰化镀铜、镉、银、合金等)(可选择次氯酸钠、漂粉、漂白精、氯等);在含铬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酸、碱废水中投加中和药剂等。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措施,从废水中分离出金

属氢氧化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分离出的污泥可根据其特性,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化学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属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约每米3分水处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妥善处置,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电镀废水,宜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离子化交换法 电镀废水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阳树脂交换去除,阴离子通过阴树脂交换去除。经处理后的水为初纯水回流到漂洗槽,树脂再生后的再生液再回流到镀槽,实现了电镀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无外排废水。当回收的金属溶液浓度或纯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必须加入浓缩或净化装置,以确保回收的金属废液全部返回镀槽中使用。在电镀含铬废水处理中,宜采用酸性阳柱与三阴柱串联循环全饱和初纯水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实现铬酸回收与水循环利用。镀镍厂废水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一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宜。硫酸镍的回收与水的循环利用。对氰化镀铜、铜锡合金废水,宜采用除氰阴柱与除铜阳柱串联的基本工艺流程,使钢液中回收的化钠、化钠、水得到回收。碳酸钾镀锌废水宜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初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实现回收氯化锌和水的循环。 电解法处理 含氰镀银、无氰镀银及酸性镀铜废水可采用电解法处理,在镀银生产线的一漂洗槽旁设置回收利用的银电解槽,采用无隔膜单式电解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一、污水处理概述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或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按处理程度的不同,废水处理系统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只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以物理方法为主,处理后的废水一般还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对于二级处理系统而言,一级处理是预处理 二级处理最常用的是生物处理法,它能大幅度地除去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使废水符合排放标准。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藻类增值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因而不能满足要求较高的排放标准,如处理后排入流量较小、稀释能力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来水、工业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原体等。废水的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化学法(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等)、物理化学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种“深度处理”方法。显然,废水的三级处理耗资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二、污水的分类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一般分为和。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污水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物理性污染和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三、污水处理的步骤 四、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原理 一、物理法 物理法的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性的悬浮物质.使用的处理设备和方法主要有格栅、筛网、沉淀(沉砂)、过滤、微滤、气浮、离心(旋流)分离等. 1. 格栅(筛网) 它是由一组平行排列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成60。~70。于废水流经的渠道内,当废水流过时,呈块状的污染物质即被栅条截留而从废水中去除,它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废水提升泵站有保护作用的设备,筛网截留亦属于这一性质的设备。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镀镍工艺简介 化学镀是通过还原剂提供电子,使得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镀在镀件表面的工艺。不同于电镀,化学镀不需要外接电源,而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沉积过程。 化学镀镍,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以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的酸性化学镀镍,在化学镀镍电镀液中,镍离子主要由硫酸镍提供,而还原剂多为次磷酸钠,次磷酸钠的还原性比较强,能够在电镀过程中提供镍离子所需要的电子。另外化学镀镍中,需要有机酸或者其盐类作为络合剂使用,络合剂能够与镍离子结合成复杂的络合离子,这样可以避免次磷酸镍沉淀的形成,化学镀镍中,常见的络合剂包括,乙醇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一般不采用碳链过长的有机酸作为络合剂。 二、化学镍废水构成 化学镍废水主要来源是化学镍电镀液的清洗水,化学镍电镀液中存在络合剂以及次磷酸钠,因此化学镍废水的主要构成是次磷酸和络合镍,对应电镀废水处理指标中的镍含量以及磷含量。 对于络合镍,由于络合剂与镍离子能够稳定结合,导致在含镍废水中加碱沉淀不下去,传统的液体重捕剂或者硫化钠的螯合能力有限,也很难把镍离子从络合剂那里夺走。 对于次磷酸钠,不同于一般的正磷,次磷酸钠无法通过石灰进行沉淀处理,而通过氧化进行处理,也无法把次磷酸根彻底氧化为正磷

酸根,因此磷也无法去除。 三、化学镍处理药剂 化学镍废水,除磷需要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处理,除镍需要通过除镍剂M2进行处理,能够把镍磷处理至表三标准。 次亚磷去除剂P3是一种无机复合盐,在废水中,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能够直接与次磷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高效除镍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过螯合的原理,把络合镍中的络合剂破坏掉,从而与镍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四、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步骤 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和高效除镍剂M2处理化学镍废水,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取化学镀镍废水,调节废水pH 2、加入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反应,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催化反应 3、回调废水pH,加入PAM进行絮凝沉淀 4、沉淀出水,磷即可达标。 5、调节废水pH至碱性 6、加入高效除镍剂M2进行反应 7、加入PAC混凝,PAM絮凝沉淀 8、出水,镍即可达标 通过以上工艺进行处理化学镍废水,镍和磷都可以达标,其中,镍浓度可以处理至0.1mg/L以下,磷浓度可以处理至0.5mg/L以下。

电镀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水质较复杂,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电镀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水质变化幅度大,各股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CODcr变化系数大;且电镀废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一、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进行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七类: 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 3、溶剂萃取分离法。 4、吸附法。 5、膜分离技术。 6、离子交换法。 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二、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

废水处理物理方法.

物理吸附 主要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或表面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隙结构, 如活性炭、矿物质、分子筛等。活性炭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的吸附剂。但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近年来,发现矿物材料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如沸石、蛇纹石、硅藻土等。其中,沸石是目前发现的天然矿物中比表面积最大, 吸附性能最好的矿物。Myroslav 等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斜发沸石对Pb2+、Cu2+、Ni2+和Cd2+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对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22 mg g-1(初始质量浓度为80 mg L1 ;对Pb2+、Cu2+、Ni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7, 25.76和13.03 mg g-1 (初始质量浓度为800 mg L1 。且吸附顺序为:Pb2+> Cu2>Cd2+> Ni2+。Luiz C A Oliveira 用NaY 沸石和一种磁性离子氧化物合成了新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磁性沸石。该沸石对Zn2 +有很强的吸附性, 吸附容量高达114 mgg-1。 2.3.2 树脂吸附 树脂中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进行螯合, 形成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因此能有效地吸附重金属。其中壳聚糖(Chitosan 及其衍生物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理想树脂材料,许多学者对此都研究甚多,吸附机理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壳聚糖对Mn2+、Cu2+、Pb2+、Cd2+、Zn2+、Ni2+和Ag+等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Mckay 等评估了壳聚糖对Hg+、Cd2+、Mn2+、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各自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5、222、164、75 mgg-1。近年来,对改性壳聚糖的吸附研究也大量涌现。Rorrer 等将球形壳聚糖与戊二醛交联, 与磁性元素结合后具有一定的磁性, 同时它的表面积比壳聚糖薄片大100 倍。研究表明,球形交联壳聚糖对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18 mgg-1,而粉末壳聚糖只有420 mg g-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应用多种多孔性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吸附法的核心是吸附剂的选择, 传统的吸附剂是活性炭、矿物质、分子筛等。活性炭具有很强

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对含油废水的处理

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对含油废水的处 理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金属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也在快速发展,进而产生了大量的含油废水。据统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 万t 油类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1],它已严重影响,破坏了环境,并且危害人体健康。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具有COD,BOD 值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难溶于水的特点。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根据其成分以及作用原理一般可以分为: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几种方法联合分级使用,从而实现良好的除油效果。文章主要从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三方面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处理。 1.1 物理化学法 1.1.1气浮法 气浮法是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利用油珠粘附于高度分散的微气泡后使浮力增大,进而上浮速度提高近千倍,因此油水分离效率很高。它可用于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乃至溶质中离子的分离[2]。 同时混凝剂的加入对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效率也有影响。魏飞等[3]采用溶气气浮模拟装置,研究了混凝剂投加量对除油效率的影响,指出在pH=8.0,溶气压力为0.30 MPa,溶气水流量为80 L/h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剂的增加,除油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投药量在50~70 mg/L时,除油率最高且稳定。 此外,将气浮法与磁分离工艺联合起来处理含油废水以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杨瑞洪等[4]采用气浮—磁分离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废水,其中气浮单元作为预处理主要用于去除分散油和部分乳化油,磁分离单元作为深度处理去除乳化油和部分溶解油,结果表明,此种方法除油率高,除油效果显著稳定。 1.1.2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对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机物进行表面吸附。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剂,其吸附能力强但成本高,再生困难,加之吸附有限,限制了其应用[5],因此寻求合适的吸附剂成为目前迫待解决的问题。 连少伟等[6]将ST粉煤灰改性后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用量为100 g/L、

两级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

两级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 电镀行业因污染量大、排放的废水污染物种类复杂且毒性强,被认为是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电镀废水成分复杂,包含多种有机物、配合物和镍、铜、铅等重金属。其中镍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被归为第一类污染物。镍及其化合物不仅能在土壤中富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水体中对水生生物也具有明显的毒性,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更值得注意的是,若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 目前处理含镍废水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和反渗透技术[2-4]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其中化学处理法最为常用[5]。在实际处理中,常规化学处理法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设置后续离子交换装置才能保证出水总镍达到相关标准,而离子交换树脂常因为受其他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影响,使用寿命减短,进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总镍处理效果,同时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有效而稳定的含镍废水化学处理方法。 广东某电镀厂反渗透工艺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镍浓水经原有工艺处理后,镍含量可稳定低于0.5mg/L,在与其他废水混合(混合体积比约为1∶2)后,总镍浓度可得到稀释,但仍无法达到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要求(总镍含量小于0.1mg/L)。为使其总镍达标排放,本文采用碱沉淀–磷酸盐沉淀两级沉淀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以满足表3标准。 1·实验 1.1废水的组成 试验废水取自广东某化学电镀厂反渗透工艺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镍浓水,其水质指标为:总镍232mg/L,总磷0.20mg/L,COD13.6mg/L,pH2.72。 1.2试剂 NaClO(有效氯≥10%),分析纯NaOH和Na2HPO4,聚合硫酸铁(PFS,全铁含量约19%,工业品)。 1.3废水的处理 试验废水的处理流程为:化学氧化破络─初次沉淀─二次沉淀。 1.3.1化学氧化破络 为确保两级沉淀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镍,先对废水进行化学氧化破络处理。由于废水呈强酸性,可直接投加NaClO,利用NaClO的强氧化性破坏废水中有可能与镍形成配合物的有机物[6],使其转变为游离的镍离子,以便后续沉淀法去除镍,NaClO的投加量为1mL/L。 1.3.2初次沉淀 25°C时,Ni(OH)2的溶度积Ksp=2.0×10?15[7]。提高废水的OH?浓度可促进Ni(OH)2生成,将废水静置沉淀即可除去废水中的镍。故可向氧化破络后的高浓度含镍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碱,以提高废水pH,使游离态的镍离子与OH?生成Ni(OH)2沉淀而得以去除。本工艺先投加30%(质量分数)NaOH溶液调节pH并搅拌,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测定总镍浓度,以考察初次沉淀中pH对初次沉淀出水总镍浓度的影响。1.3.3二次沉淀 初次沉淀能除去绝大部分的镍,且形成的氢氧化镍纯度较高,可作为资源回收。初次沉淀后,废水中仍存在较低浓度的镍,故需对初次沉淀出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25°C时,Ni 3(PO4)2的溶度积Ksp=5.0×10?31[8],可利用磷酸根离子去除初次沉淀出水中残余的镍离子。二次沉淀处理分为两步: (1)取一定量初次沉淀出水,投加一定量的Na2HPO4,搅拌反应后,调节pH,静置沉淀,测定上清液中的总镍浓度和总磷浓度; (2)在(1)反应完毕后,继续投加一定量的PFS,搅拌反应后静置沉淀,测定上清液pH、总镍和总磷浓度。 1.4水质分析 pH采用上海雷磁的PHS-3C型pH计测定。总镍采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采用过硫酸钾–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9]。 2·结果与讨论 2.1初次沉淀试验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可。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 OH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化学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 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 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 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一.物理法二.化学法三.物理化学法重点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一.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二.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三.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 四.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 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工艺流程图:

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法

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变成无害物质或易于与水分离的物质,再进一步从废水中除去的处理方法。化学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据统计,我国约有41%的电镀厂采用化学法处理废水。目前,国内处理电镀废水常用的化学法冇以下几种。 1.化学还原法 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化学还原法主要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亚硫酸法。另外还有SO2法、FeSO4法、硫化物法及水合肼还原法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处理量大,能将毒性很大的六价铬还胼成毒件次之的三价铬^利于回收利用。 2.电化学腐蚀法 电化学腐蚀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电池的腐蚀原理,采用铁屑处理电镀含铬废水。以后又进行改进,出现了铁碳内电解法。这种方法净化效果好,而且设备简单,投资少,但是处理时间长,铁屑容易结块,影响处理系统。 3.铁氧体法 铁氧体法是在硫酸亚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1974年首先由大连造船厂等单位试验,并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取得成功,后又被应用于多种金属离子电镀混合废水的处理。采用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废水一般有三个过程,即还原反应,共沉淀和生成铁氧体。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曾在沈阳、上海、大连等电镀厂均有应用,效果良好。 6.碱性氯化法 碱性氯化法是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破坏而去除的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液氯等。该方法适用于含氰废水的处理,特别是对含氰浓度低十250mg/dm3的废水,效果更佳。碱性氯化法分为“一级处理工艺”和“二级处理工艺”。现在广泛采用的是二级处理工艺,其最终产物是无毒的CO2和N2,较彻底解决了氰化物的污染问题。 5.中和法 中和法主要用来处理电镀厂的酸冼废水。--般常用方法有自然中和法、投试剂中和法、过滤中和法和滚简式屮和法。也有的电镀厂在滚简中和设备中采用白云石作滤料,解决广中和滤料易被硫酸钙包围而降低处理效果的问题。另外,用电石渣作为中和剂处理酸性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6.钡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