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解析

合集下载

影视文本《记忆碎片》的叙事分析

影视文本《记忆碎片》的叙事分析

影视文本《记忆碎片》的叙事分析
破碎的记忆可以理解记忆碎片这个字面含义。

但是导演的用意却不单单停留在这个没有完整记忆的莱纳复仇的过程上,而是在彩色画面叙事的同时又出现一条黑白画面线索,并且与彩色画面每隔大概五分钟就互相穿插叙事一次,用另一个故事线索在向我们讲述不为人知的秘密。

《记忆碎片》的真正内涵也是除了故事表面呈现的以外,导演还要表现的是这种“碎片式”的叙事方法。

为什幺把它称为“碎片式”的叙事,就是因为影片从头到尾共分为45个片段,彩色倒叙部分有22个碎片,讲述莱纳在患病后利用各种手段寻找仇人为妻子报仇的过程,黑白正叙部分有22个碎片,讲述一个和莱纳患了相同病的男主人,他的妻子为了证明他没有病而被丈夫注射过多的胰岛素死亡,从而说明丈夫确实患了病的故事情节。

两个部分相互穿插叙事,彩色与黑白互相衔接呼应,在各自分别到23个碎片那里最终重合,从而形成影片的共同高潮,这也是全片45个碎片的由来,和彩色碎片与黑白碎片各自交叉进行叙事的体现。

[2]导演用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手法把故事一片片分解,却又非常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影片的故事情节,不仅呼应了影片的题目记忆碎片中的破碎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种不常见又特殊的叙事手法,使这45个碎片完美的组合到一起,在看似复杂的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是这部电影在叙事表现上非常具有艺术魅力的一幕。

注释:[1]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2. [2]杨燕.记忆迷宫与黑色——浅析《记忆碎片》[J].大众文艺,2022,(05). 文献:[1]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文融.书面叙事·电影叙事[M].出版社,2022.。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记忆碎片影评记忆碎片影评(一)说到剪辑,我想起的第一部片子就是诺兰的《记忆碎片》。

我一直想用个方法准确的形容一下这个片子的剪辑,像切香肠,切碎成一段一段又一段,再倒叙正序交叉把它串起来。

从前看这部片子觉得好神奇,硬是剪得复杂多样答案不一;后来去年又出现了部《云图》,硬是把6个故事切碎重组,貌似想让观众腾云驾雾。

虽然两部片子的剪辑形式差不多,不过,作为一名诺兰的粉丝,我还是忍不住为他这部初期的作品摇旗呐喊。

其实应该像切碎了一把标尺,按照刻度10-1-9-2-8-3-7-6-4-5的方式排序,倒叙是彩色的,正叙是黑白的。

这种交叉剪辑的方式让观众不敢懈怠,生怕看漏某个环节导致不知所云。

蒙太奇(法文: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按照这样的解释,要我说,《记忆碎片》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和观众的心理顺序正相反,先按镜头拍摄组合成一个故事,再把这个完整的小故事切碎成n段,惨不忍睹,又用非线性的叙事组合讲述出来。

这大抵是悬疑惊悚故事最出彩的技巧。

没有人抵得过结尾的翻盘大逆转,哪怕你已看得昏昏欲睡稀里糊涂…而其实我敢保证,只要你有探索的欲望,它绝对有让你精神抖擞看下去的劲头。

影片开头主人公杀了一个人,然后倒叙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怎么杀的、为什么杀;正序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然后你充满同情,和患有失忆症的主人公一样表现出迷茫、困惑、不安,却有坚定、执着的精神状态…最后,影片结尾主人公又杀了一个人。

看过片的朋友,无法忘记的应该是主人公的拍立得相机和满身的纹身。

作为一个只有10分钟短期记忆的人,这两样东西仿佛必不可少;切碎的剪辑,这两样也作为了主要线索,照片拍下了人物、场景,纹身写下了原因、事实…让探索一步一步进行。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何峻峰2012210722《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

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

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

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

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

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

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

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Leonard的世界——《记忆碎片》影评一直很喜欢这类高智商电影。

我会很用心地看,每次看完都能沉淀琐碎繁杂的情绪。

这部《记忆碎片》比之前的《蝴蝶效应》和《恐怖油轮》更让自己喜欢,故事结局在我期待最后一个剧情高潮的时候。

恍然后回味起来,才发现我以为已经懂了的故事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样简单。

主人公Leonard没有短暂记忆,无论发生什么总是十分钟过后就忘。

因此他不得不借助于照片,笔记,便条,甚至纹身。

每天醒来后都要重新看一遍,才能想起来所有的事情。

他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中记得自己深爱的妻子死于两个凶犯的奸杀,他认识到自己要为妻子报仇雪恨,要找到杀害妻子并且使自己患上“短暂性记忆症”的人。

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知道那个人叫做John.G。

其实这一切只是警察Teddy编造给他的事实。

当然,Teddy需要利用他的短暂记忆为他自己交涉毒品,甚至杀人。

整部影片用彩色黑白两线贯穿,彩色倒叙,黑白顺叙。

于我的理解,黑白线所经历的故事是Lenny从过去到现在甚至以后都会发生的,而故事的彩线只是心理病人Lenny生活的某一段环节。

影片从结局开始倒退,黑白与彩色片段交替播放,环环相扣,精彩缜密。

Lenny想象自己是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侦探,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务。

在工作中,他接到一个理赔案件,发现车祸受害者Sammy假装短期失忆症骗保,他揭穿了真相,告诉Sammy的妻子其实Sammy有记忆。

其实Sammy的经历是Lenny自己的,只是他不愿意相信。

事实是意外发生后Lenny的妻子并没有死,但是被打伤的Lenny却已经不能保存新的记忆,妻子不愿接受事实,不断地要丈夫为自己打针,最终胰岛素注射过多而死。

而在Lenny的印象里这些都是关于Sammy的。

片中Natalie的出现只是为了证明Lenny的记忆有多荒唐。

倒叙的故事也逐渐把看起来很善良的Natalie返回成凶狠狡猾的角色形象。

Natalie发现Lenny特殊的病症后,想利用Lenny替自己杀人而已。

记忆碎片深度解析

记忆碎片深度解析

记忆碎片深度解析记忆碎片是一种被称为日常记忆的类型,它是人类记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意义和功效。

记忆碎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记忆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住事物。

因此,深入解析记忆碎片及其机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要深入解析记忆碎片,我们需要了解记忆碎片是怎么产生的。

记忆碎片的根源是记忆组。

记忆组是脑中保存信息的记忆系统,它将信息编码成短暂的分子特征,以便脑中的神经元能够解码它们。

记忆组的特点是它们记载在神经元中的内容不断变化,与环境中的变化相一致。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记忆碎片如何影响我们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做出大量的行为决定,但这些行为并不对我们的思考,理解,和记忆有持久的影响。

记忆碎片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体验,行为和情感串联起来,它们被记忆系统归纳,记住和处理,从而可以使日常生活更有意义、更容易记住和理解。

此外,记忆碎片的记忆过程也非常有趣。

研究表明,每个记忆碎片都是由一系列神经活动产生的,它们在大脑中形成一条逻辑链接,并通过不断反复连接来形成记忆碎片。

这种连接类似于一块时间表,每个记忆碎片都是一个时间点,它们在脑中不断变化,以便连接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的记忆。

最后,应用记忆碎片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记忆碎片可以用来学习新材料,并有效地记住它们。

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连接起来,可以更有效地理解新材料,从而更好地学习。

此外,深入研究记忆碎片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记忆过程,以及如何更好地记住和记忆事物。

因此,深入解析记忆碎片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记忆过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

通过深入研究记忆碎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记忆过程,从而更加高效地记住和理解新知识。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

[记忆碎片剧情解析]记忆碎片影评多篇记忆碎片影评(一):只看片头时,强烈感觉这绝对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很多影片,只窥一斑,就能感受到导演纵横捭阖的潜力。

比如片名、比如开头。

而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有回看某些细节的冲动,也能说明影片具有让你欲罢不能的吸引力。

看《谍影重重》时那种冲动最为明显,而且最终演变成无法克制的一遍又一遍重复地看。

导演设的套,需要观众在无处次观影中总结、释疑,这是一种很智慧的表现。

《记忆碎片》也是这种让人心甘情愿被疑惑折磨的电影。

看到影片结尾,被忽悠的感觉油然而生。

情节原先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结构的颠覆。

导演一遍一遍带我们回看过往,企图促使我们透过“他者”的经历正视“自我”对记忆和人生的看法。

影片透过黑白的回忆和彩色的经历进行时穿插推进故事情节。

回忆往前,经历往后,这已经够复杂的了。

然后还让这种交织呈片段式前进。

每一个片段,都借着前一个片段的尾巴往前走。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超多重复的镜头,细碎的情节,然后在影片快速向故事真相奔去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着无数猜想的排列组合。

这是很让人兴奋的结构颠覆,让人很振奋地发现,原先剧情以外,电影本身的结构也能够这样玩。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一个喜欢跟电影捉迷藏的人,一个喜欢对电影吹毛求疵的人,完全能够来看看这部电影,它绝对会让你自以为是的发达神经和审美观受到刺激。

结构之外,情节之中,也有让人沉默半响的东西。

一个患“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士,妻子被强奸,自己以为妻子报仇为目的而生活。

但是因为这种病,他做过的事情,十几或几十分钟后就会忘记,因为他靠拍照和写提示字句来让自己一向追寻自己调查的成果前进。

作为一个从出事后记忆完全丧失而人生目标如此明确的人,自然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他。

虽然这些人事后都因为良心发现而表现得友好。

这个现象能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有人对你个性好,必须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用我们古人的智慧总结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

《记忆碎片》之心理角度分析《记忆碎片》是一部完美倒置的电影,我感觉和《盗梦空间》有些许类似,开始看的时候有些难以理解,不知电影说的是什么,可是看完下一个片段又能对上一个片段恍然大悟。

其实我看了两遍才真正看懂滴~观看《记忆碎片》能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观众就如同主人公莱纳一般永远不知道几分钟之前发生了什么。

那种迷失比看不见未来更令人绝望,因为人都有一种追本溯源的寻根精神。

只有将这些错位的记忆碎片整理拼凑起来,我们才能恍然大悟,故事,原来这般开始...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终日煲电话粥,却不知对方为何人,对于生活的记忆,只能靠宝利莱快照记录,这就是莱纳的生存状态。

莱纳的妻子被两名歹徒奸杀,一名被莱纳当场击毙,另一名,称为约翰·G的,从背后袭击了莱纳,导致莱纳大脑受损罹患失忆,他本人却逍遥法外。

警方对此不予理会,莱纳只有自己追踪凶手。

卧底警察泰迪找到莱纳,向他提供凶手线索,莱纳依其指点,杀掉一名为杰米·格兰斯的毒贩。

然后全片并行的两条线索就是如此在片尾合二为一,完美地融合起来,自此,黑白的正叙过渡到了彩色的倒叙上...杰米临死前说出萨米的名字,令莱纳意识到错杀了人,在莱纳的逼问下,泰迪讲出真相:原来莱纳的妻子事发后仍然幸存,但是莱纳的失忆令她痛不欲生,于是用生命为代价唤起丈夫的记忆,莱纳不能接受杀死妻子的事实,遂把事情安到萨米身上。

一年前泰迪已帮他找到约翰·G,莱纳报了仇,事后却不记得,泰迪便趁机利用莱纳除掉杰米,以私吞20万毒款。

出于内心的失落及对泰迪的愤怒,莱纳决定自己制造回忆,要找到活着的意义,唯有自欺才能快乐。

莱纳将泰迪的车牌纹到身上,泰迪追到纹身店,意图劝其离开,莱纳认为都是一派胡言,趁其不备跳窗逃走。

莱纳从杰米的衣兜里发现了杰米的女朋友娜塔莉娅的留言,于是开车到酒吧找她。

娜塔莉娅看到莱纳开着杰米的车,穿着杰米的衣服,感到事情不妙。

在相信他患有失忆症后,娜塔莉娅将莱纳领回了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记忆的碎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记忆的碎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记忆的碎片》《记忆碎片》这部电影结构非常的严谨,情节复杂,很少有影片让我再去看第二遍,第一遍下来似懂非懂,第二遍就能基本上理解细节。

《记忆碎片》这个电影很关键的问题是得搞明白“心理失忆”和“生理失忆”的区别,这是电影的大前提,电影的整个黑白部分都是在表达这个问题。

电影黑白部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所谓“心理失忆”,是萨米那样的(萨米半真半假,有真实原型,但大部分是莱纳根据自己的遭遇幻想出来的形象),可以康复,但康复之前,无法通过“惯性记忆法”来记忆事情。

因为这种病症的根源是患者不想去记忆,所以无法去记忆。

所谓“生理失忆”,是指患者无法康复,但可以通过“惯性”来记住重复无数次的事情。

而莱纳首先就是个“生理失忆”患者,也就是说,莱纳可以通过“惯性记忆法”来记住重复了无数次的事情。

弄清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来以结构和故事两个方面来分析。

结构:结构是此片最受人称道之处,如果说这是一部倒叙的电影,你可能会不屑地说这有什么稀奇,电影都可以倒叙嘛,可[记忆碎片]可不是一般的倒叙,绝对要牛的,全片分为45段,按45-1-44-2-43-3- (23)顺倒交叉进行.1,2……22为顺序结构,用黑白胶片.24,25……45为倒叙,用彩色.而1,2……45是连贯的顺序结构.最后在整个故事的中间即23会合,自然过度到彩色.所以开头第一幕即故事的结尾,而影片的结尾又到达一个高潮.不得不佩服诺兰的架构思维,这绝对是一部需要消耗大量脑细胞的电影.故事:如果影片故事按照正常顺序来叙述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巧妙的倒叙交叉更让影片具有戏剧性,也更深刻,这正是[记忆碎片]的魅力.《记忆碎片》简直就是一道数学题,需要反复推敲逻辑.现在我的确不敢确定究竟是那一种结局,或许此片的成功和魅力正在这里.还有,其实就故事的叙述手法来讲,我觉得完全就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失忆的背景,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只有短暂记忆所带来的没头没脑没有前因后果的懵懂感觉,同时也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更吸引人,只要耐心看2遍,在回想一下就能串联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记忆碎片》会评为最复杂难懂的电影,其实排在第二的《穆赫兰道》让我看得更头晕,但后来看了一些评论便有所了解,他们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他们认为《穆》只要把现实有梦分开,故事还是很好理解的,但《记忆碎片》时他的叙事结构本身就是对剧情理解的一大考验,可就算是把所有的叙事都理清了,这部电影仍然还是迷雾重重——似懂非懂!因为好多情节并没有在剧中挑明,甚至到最后不得不放弃……!这篇文章仍转自douban,当然这也不是权威的解释(其实要权威的话,直接去问诺兰兄弟),即使如此,这个剧情解析能写到这份上,足见观影者的细心!莱尼是保险理赔调查员。

他最早接手的案子之一是调查塞米·詹克斯。

塞米出过次车祸,之后得了所谓的“顺行性遗忘症”。

莱尼对这种病症做了些研究,了解了些知识。

于是他又仔细检查了塞米,安排了对他进行测试。

塞米没有妻子。

莱尼最终揭露出他伪造了他的病情,露馅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塞米不了解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的行为方式。

他没能通过条件训练学习新东西,因为他老是被同一些带电的物体电击,而不是学着不去碰它们。

而通常的患有“顺行性遗忘症”的病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老塞米好惨,电了白电,呵呵】之后,在1997年2月24日【强!连这个都能考证出来】夜晚,莱尼和他的妻子凯瑟琳在自己家受到了袭击,他妻子遭到歹徒强奸。

莱尼杀死了一个袭击者,但是被第二个袭击者重击了头部。

凯瑟琳并没有死于这次袭击事件。

袭击事件之后,滑稽的是莱尼也患上了“顺行性遗忘症”,他陷入了他早先研究过的状态之中。

莱尼没有非常用心,满足于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因为那时他没有任何目标或动力去干什么事情。

关于这次袭击事件的警方调查存在着各种可能性,最有可能的说法是警察很随意地就结了案(就像片中莱尼说的那样),根本没有去找第二个袭击者……他妻子试图改善他的状况,但是最终“厌倦了这一切”,于是决定试着让莱尼猛然摆脱这种状态,也许她只是不想再活下去了。

她利用她的糖尿病来“测试莱尼”,或者只是想让他帮着她自杀。

在1997年11月的某一天(可能是4号之前【强!】),她因胰岛素注射过量而死亡。

就在这个时候,泰迪介入调查莱尼的妻子之死。

莱尼在某种程度上“记得”他杀了她,于是变得“专心”起来。

泰迪和莱尼一起,分析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并且着手调查莱尼的新的搜寻目标,那就是找出第二个袭击者。

他们终于发现了凶手的部分名字,叫约翰·G,这也碰巧是泰迪的名字。

对于他妻子之死,莱尼最终被判“无罪”,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所处的状态。

他于1998年1月16日【强!】被收入精神病院。

在他住院期间,他慢慢学会了如何能更好地应付他的这种状态,那就是利用备忘录和照片。

他有了专注的目标——找出并杀掉约翰·G。

在精神病院里,他的这种偏执日益强烈,他一直秘密地积累着备忘录,以期有朝一日进行复仇。

在1998年9月的某一天【强!】,他从精神病院逃了出来,之后他又与泰迪联系上了。

泰迪和莱尼联手,追踪到了第二个袭击者,并杀死了他。

泰迪给莱尼拍了那张他手指胸前的照片。

莱尼完成了他的追寻,泰迪也很高兴他帮他复了仇……然而,莱尼没有“守住”“杀掉凶手”的事实!他不相信他已经干掉了凶手,以及其它的一些事实,他开始从泰迪给他的那份警察的档案材料中“删掉线索”。

泰迪带着莱尼,继续调查了一段时间。

后来泰迪想想还是决定让莱尼再高兴一把,找个“坏蛋”杀掉,他自己也顺便可以捞点外快。

他选择了吉米·格兰茨。

于是他开始给莱尼提供信息,表明第二个凶手的名字并非只可能是“约翰”,也有可能叫“詹姆士【昵称吉米】”。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于1999年10月左右【好厚的背景,才聊到片片本身:)】,也就是莱尼杀掉约翰·G一年之后不久。

吉米·格兰茨也被他干掉了。

事后莱尼发现事实上他上了泰迪的当,于是决定开始算计泰迪,泰迪成了他新的“约翰·G”。

就像他抹去档案里的那些与他头脑中认为的事实不相符合的部分一样,他也销毁了所有他已经杀掉了两个“约翰·G”的证据,并通过泰迪的车牌号的“事实”,将他打上了“待除掉的标记”。

莱尼在吉米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个杯垫,以为是留给他的口信,于是找到了娜塔莉。

娜塔莉想利用他来干掉道得,道得是吉米的合伙人。

她想除掉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怕他会来找她要他们的贩毒钱。

莱尼只会杀掉他认为是约翰·G的人,所以他没有杀死道得。

娜塔莉很同情莱尼的遭遇,于是帮助他查到了车牌的主人。

最后莱尼和泰迪相会,在让自己确信泰迪就是约翰·G 之后,莱尼开枪杀死了泰迪在记忆与遗忘之间——电影《记忆碎片》解析(2009-06-22 16:43:18)转载标签:杂谈电影创作者们从未停止过对于电影叙述结构的探索,如果1998年的《罗拉快跑》是小试牛刀,那么2001年的《记忆碎片》(Memento)(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则可称作是一部伟大的工程了。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当中,电影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之下作为一种媒介工具都得到了精彩纷呈的演绎,电影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思想观念的发展日益进步。

但无论电影语言、电影形式怎么更新、变化,电影的内容将始终不会改变,电影作为一种话语方式所表达的将始终是电影创作人员对生活、对世界、对时间、对生命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记忆碎片》在电影语言、电影形式方面可谓走到了极致,以至于大部分观众在第一次观看影片时无法看懂影片。

《记忆碎片》对传统电影语言、电影形式的颠覆也颠覆了观众的传统观影经验,但其艰涩、深度并未影响众多影人对它的喜爱和赞许。

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解读《记忆碎片》的精神内涵,探索其影像世界的谜团。

一.关于结构《记忆碎片》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双线交叉进行的方式,一条以彩色画面呈现,一条以黑白画面呈现,两条叙事线索虽然界限分明,但其独特处理让影片变成了一座现在与过去交织的迷宫。

单凭故事而言,《记忆碎片》讲述的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复仇故事,但影片打碎了故事的正常进展顺序,割断了常规的时间线,彩色部分从故事的结尾一步一步倒退着展现故事的原委,黑白部分从故事的开端展现故事的正常进程,两条线索相互交叉、同时推进,最后影片被推向故事本来面貌的一个高潮段落时戛然而止。

正是这种非常规的叙事方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秘诡谲、意识错乱的影像世界。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记忆碎片》中现在与过去的界限是以色彩来划分的,黑白部分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件,彩色部分是正在发生的、正在吐露面貌的事件。

但《记忆碎片》中的现实与过去是混乱的、没有界限可以区分的。

称之为现在的彩色部分是倒退的、有其过去的现在,被认为过去了的黑白部分是指向现在、不断成为现在的过去。

影片最后段落中,男主人公Leonard在杀了贩毒分子之后拍下Jimmy的照片,他手持照片,影像从黑白转换到彩色,对比之前的颜色转换时运用的快切手法而言,这一段落颜色的转换显得自然、不动声色。

正是通过这样的处理,导演消解了过去与现在的对立,过去与现在、开端与结局混为一体,失去对立。

在导演的精密安排之下,整部影片充满了悬疑气氛,对现在与过去之间界限的消除、对人的记忆的演绎、对人把握世界的方式的疑问,都在观众试图解开复仇谜团的过程中得以展示。

我们在传统电影的结尾会看到一个故事的结局,但《记忆碎片》的导演却将我们引向了一个已然成为过去的现在,导演通过主人公Leonard告诉我们在那一刻他迷失在了世界之上,虽然时间在流逝、记忆在蔓延,他却迷失了自己在世界中的方向。

Leonard的迷失也是正是生活中我们对世界的迷茫、对自我的迷失。

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与灾难都存在于记忆之中,我们在自己的记忆中确认自己,也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求安慰。

虽然记忆会变更、自我会迷乱,但时间将不断流逝,生命亦将不断老去。

《记忆碎片》正是一部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取胜的影片,试想,如果一切情节按照顺叙而不是倒叙的方式来发生,那么此剧无疑只会沦为一部乏善可陈的凶杀悬疑影片。

二.关于主题《记忆碎片》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完整而精美的故事,且承载了太多哲学层面思考问题。

记忆与遗忘、现在与过去、得到与失去、感性与理性,寻找与失去、欺骗与信任、清醒与迷失......太多太多的二元悖论话题,让看到最后的观众感受到的,不是终于得知结局的酣畅淋漓,而是为留下一串沉重的长长叹息。

记忆是一个人的思维世界中被演绎了的过去的、已发生的、已消逝的事件。

一个人活着需要通过记忆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确认自己的存在,也需要依靠记忆来指引自己走向下一个崭新的时刻,但有时我们会不自觉的丧失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记忆——自然遗忘,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记忆进行有目的的演绎、加工——选择遗忘。

影片中的Leonard正是一个迷失在记忆中的人,他在受伤之后失去了记忆能力,只能依靠字条、纹身、宝丽来照片来记住发生的事、碰见的人,但他并未有丧失全部记忆,他对他受伤之前的记忆还记忆犹新,甚至受伤之前一些曾被他忽略的细节也变得印象格外深刻。

记忆是人活过的证明,但也是人所有痛苦的来源。

我们在现在的一个时间里工作、学习、交谈、思考,在这一个时刻过去之后,我们之前时刻里的一切就会被我们有所选择的封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有用的我们记住,无关紧要的就会自然被遗忘,于是在记忆中我们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自己要去往何处、自己将要干什么,而对于不该遗忘又被遗忘的东西就感到惋惜、懊恼。

Leonard 在受伤之后,他只能依靠自己以前的记忆活着,妻子被强奸、杀害的记忆成了他记忆中最为鲜活的一幕,为妻子报仇也成为他被记住的生命经验所赋予的唯一使命。

于是就有了影片所表现的他寻找John·G和杀害John·G的诸种过程。

记忆虽然是对继往事件的印记,但它是由个人来操控的、是人的脑海进行的加工和演绎,人的主观性决定了记忆的私人性、个人化。

因此,记忆在诸多时候又是不可靠、不具真实性可言的东西。

主人公Leonard的记忆正是这种犹如经过特殊程序般的加工、演绎过的记忆,他的记忆中自己的妻子美丽、圣洁,他的记忆中妻子被奸杀,但事实是他的妻子被强奸后没有死亡而是他的“失忆”让他自己杀害了妻子,他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在记忆中演绎成了自己在保险公司工作时的调查客户Sammy的悲剧。

Leonard在受伤后他的记忆系统仿佛经过了一道加工程序,在这个程序过后,他无法拥有短期新的记忆,他可以记住受伤之前的记忆,他选择性的遗忘了部分记忆,也在脑海中虚构了部分记忆。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继续活下去,为了给妻子报仇活下去。

影片中Leonard的独特的失忆方式是导演的艺术构思、创作思想的体现。

记忆是一个私人性的东西,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遗忘痛苦、不幸。

我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我们拥有的记忆有时是虚假的、是自己编造的、美化了的记忆,当一个人无法遗忘时只能用虚构的记忆来完成对自己生命的救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