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与人类社会进步

合集下载

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第二章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汽车是人类设计制造出来的,人类也因汽车而从中受益,获益匪浅,人们的生活更深受汽车的影响,但往往人们很容易忽略了汽车的作用或者单纯地认为汽车只是代替人类伐步的工具而已。

本文从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汽车与能源、汽车与交通安全、汽车与环境四个方面粗略地阐述了汽车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加深了人们对汽车的了解,使人们在以后使用汽车的过程中节省能源、注意交通安全、降低噪声等,让汽车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一、汽车改变物质世界汽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质发明,在其诞生后的短短100多年,世界的物质生产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汽车作为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的唯一的运输工具,使得社会生产与分工更广泛、更充分、更富有效率,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们借助于汽车,方便了出行,彻底改变了落后的交通面貌,汽车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费品。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汽车促进经济发展(1)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汽车是高价值、大批量的产品,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零件数以万计、年产量数以千万计、保有量数以亿计、售价数以万元计的商品,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

有力地拉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另一方面,有人说汽车工业是一个1:10的产业,汽车工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如此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任何其他产品都望尘莫及的。

我国汽车工业所带动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采矿业、林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

其中汽车工业直接需求最大的主要是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和橡胶制品业三个行业。

后序的油料、服务、报废回收、信贷、咨询、保险、直至广告、租赁、驾驶员培训、汽车运输、汽车救援、汽车美容、汽车运动、加油站、基础设施建设、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影院、汽车餐厅等构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长链条、大规模的产业体系。

学习汽车文化的体会

学习汽车文化的体会

学习汽车文化的体会汽车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广泛的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汽车的诞生到现代社会的普及应用,汽车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

首先,汽车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迅速崭露头角。

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石油等。

同时,汽车还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住宿等。

汽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汽车文化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

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最早的蒸汽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出现,汽车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出行速度和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汽车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技革新和技术突破,从而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汽车文化还与社会习俗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汽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很多国家,拥有一辆豪华车或者名牌车被视为成功和享受的象征,而汽车俱乐部和汽车聚会成为人们社交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汽车也成为了很多人炫耀自己的方式,不同的颜色、品牌和款式都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和个性。

汽车文化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最后,汽车文化也涉及到安全和道德的问题。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增多,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

汽车文化需要引导人们注重驾驶技巧和安全意识,强调遵守交通法规和规范,从而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汽车文化也需要引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汽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和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与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汽车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对于学习汽车文化,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汽车的历史和技术,还需要关注汽车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人的影响,从而促进汽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与人类的关系

汽车与人类的关系

论“汽车与人类的关系”摘要:在迅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面对人们追求个性,思想多元化的现状,汽车界也就涌现出了更多不同的风格。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汽车成为了自由的象征,人们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

汽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但是同时,汽车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进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发展方向也是很值得人类研究的。

汽车的发展历史总的来说,汽车的经历了蒸汽汽车的诞生,内燃机汽车,汽车产量化,汽车品种多样化,和汽车产品低价格时期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等几个阶段。

首先,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汽车充分享受到了蒸汽动力的优越性。

1712年纽可门发明的实用蒸汽机,1757经改良后成为了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得到了长期的,稳定的动力的源泉。

卡尔•本茨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第一辆单缸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从而获得了世界第一辆汽车的发明权,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汽车之父。

在随后的几年中又先后有四轮汽车的发明,和以汽油及柴油为动力的汽车的发明。

在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以后,法国人和美国人对汽车进行了发展。

可以说是美国人将汽车带入了艺术的殿堂,法国人完成了汽车初期的技术发展。

1920年到1950年的哈利•厄尔时代将汽车转变成了速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汽车大量生产的年代,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实行以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代替订单生产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汽车的成本,也使得美国汽车称雄世界50年之久。

而在迅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面对人们追求个性,思想多元化的现状,汽车界也就涌现出了更多不同的风格。

汽车对社会的影响

汽车对社会的影响

汽车对社会的影响汽车对社会的影响1.引言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还对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对社会的影响,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2.经济影响2.1 就业机会汽车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制造、销售、维修和服务等多个领域。

它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车厂工人到汽车销售人员,从汽车维修技师到物流配送员,汽车相关行业为许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

2.2 经济增长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

它推动了原材料供应链的发展,增加了相关产业的需求,例如钢铁、橡胶和塑料等。

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的增长也带动了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注入了活力。

3.环境影响3.1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排放车辆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更清洁、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2 能源消耗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

由于石油资源有限,对能源安全带来了挑战。

石油的开采和燃烧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寻找替代能源和推广电动汽车等新技术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关键。

4.社会文化影响4.1 个人便利汽车的普及使得个人出行更加便利。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和需求选择出行方式,不再受公共交通路线和时间的限制。

汽车也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人们能够自由选择目的地和行程规划。

4.2 城市规划汽车的普及对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路和停车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对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利用等方面也带来了挑战。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一些城市采取了限制车辆通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等措施。

5.我的观点和理解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汽车文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优秀的汽车文化能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汽车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汽车文化论文篇1浅谈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摘要]汽车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进步,国人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多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此时,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对汽车文化外沿和内涵的阐述,揭示汽车文化与社会现实生活间多层面的利弊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汽车文化;汽车文明;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10年已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汽车普及率为每千人50辆。

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一、汽车概念《辞海》对汽车的定义是:一种能自行驱动的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

原称“自动车”,因多装有汽油机故简称汽车。

由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组成。

按用途分为载货的货车、载客的轿车和大客车,以及特殊用途专用汽车(如消防车、救护车、洒水车等),o以笔者个人理解,汽车就是“机动车”的俗称,是一种大众化的称谓,其“雅名”应该称“机动车”比较科学,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我国汽车驾驶员的执业资格证上的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机动车的解释: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二、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回顾改革开放前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人们谈不到汽车与个人的关系,更谈不到汽车文化。

汽车与人类文明

汽车与人类文明
现代汽车已经不仅仅是机械产品,而是集成了大量科技元素的智能 交通工具。
汽车与文化交流
汽车是文化交流的媒介
01
汽车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传递着信息,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
媒介。
汽车文化的影响
02
汽车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审
美观和行为方式。
汽车与旅游文化的融合
03
汽车的出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探索
汽车与人类文明
• 汽车的发展历程 • 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汽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 如何应对汽车带来的挑战
01
汽车的发展历程
汽车发明前的交通工具
01
02
03
骑行
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是马 匹,通过骑行来快速移动。
轮车
古代的轮车主要用于运输 和战争,如战车和货车。
船只
在水域上,人们使用船只 进行运输和探险。
能源消耗
汽车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巨大,加剧了能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问题。
03
汽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汽车与科技发展
汽车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汽车的发明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如内燃机技术、机械制造 技术、电子技术等。
汽车推动科技发展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科技领域的进步,如新材料、新能源、 智能驾驶等。
汽车与科技融合
推广电动汽车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 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优化出行方式选择
提倡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如拼车、合乘等,减少 单个车辆出行,降低交通拥堵和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道路布局
合理规划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汽车文化6汽车与社会解析

汽车文化6汽车与社会解析
3)加减速行驶主要声源是排气噪声和刹车噪 声等。
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由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 两大类构成,是发动机内部的燃烧及机械振 动所产生的噪声。
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 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
机械噪声是指活塞、齿轮、配气机构等运动 件之间机械撞击产生的振动噪声。一般情况 下,低转速时燃烧噪声占主导地位,高转速 时机械噪声占主导地位,两者是密切相关, 相互影响的。
建立适宜的防噪隔声屏障等。声屏障的主要功能是 阻挡声音的传播,将大部分声能反射回去,仅使部 分声能绕射过去,在屏障的后面形成一个声影区, 从而使噪声降低。
第二节汽车与交通
汽车是一种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在行驶 中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一、汽车与道路交通安全
1.概述
自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已经有4000多万 人惨死在飞转的车轮之下。现在,全世界每 天有3000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在交通 事故中受伤的人数更多。因道路交通伤害引 起的85%的死亡以及90%的伤残发生在中等 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其中主要影响的是弱势 道路使用者。
2.氮氧化合物
3.碳氢化合物 4.光化学烟雾
5.铅化物
6.碳烟等颗粒物
(二)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两方面入手:
一是控制技术,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安装防 污染处理设备和开发新型汽车;
二是行政管理手段,严格汽车排放标准,采取报废 更新,及时淘汰旧车。
1.加强汽车技术改进,减少尾气污染 (1)改变汽车的动力 (2)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和燃油质量。 (3)发动机机外尾气净化措施 2.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撞能量吸收,在冲撞事故中确保乘员的安全。 ④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司乘人员的头部和胸部。

汽车文化与人类文明-11-汽车引领文明

汽车文化与人类文明-11-汽车引领文明

汽车改变物质世界
1、汽车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出口和外汇收入
汽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批量生产产业, 汽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批量生产产业,并 不是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发展的。 不是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发展的。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 需要大量汽车, 需要大量汽车,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成为强大的出口产 同时, 业。同时,汽车工业也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创汇最高的产 业之一。 业之一。
汽车改变物质世界
3、汽车催生了现代交通 现代交通诞生的标志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普 以及现代交通理念的形成和规章制度的建立。 及,以及现代交通理念的形成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在过 去的千百年中, 去的千百年中,交通工具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100多年来 交通运输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公路、 多年来, 但10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公路、 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相继出现。 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相继出现。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快 方便、舒适的程度。汽车, 捷、方便、舒适的程度。汽车,作为公路交通中的主要 工具,是现代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是现代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改变物质世界
4、汽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平台和象征 汽车运输以其机动灵活、运输方便,实现“门到门” 汽车运输以其机动灵活、运输方便,实现“门到门” 的直达运输,运送速度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的直达运输,运送速度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 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汽车工业可以带动的行业和 产业面之宽,能包容和吸收各种新技术、新材料、 产业面之宽,能包容和吸收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 新装备之广,可形成的生产规模、市场规模之大, 艺、新装备之广,可形成的生产规模、市场规模之大, 可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之多, 可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之多,对国民经济拉动 作用之大、之持久,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用之显要, 作用之大、之持久,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用之显要, 是其他产业所难以相比的。 是其他产业所难以相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11学院:专业班级:姓名:电话:email:汽车文化与人类社会进步摘要:百余年来,汽车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汽车文化。

同时,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汽车本身与其相关行业正发生着微妙的改变,这种文化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进化。

本文介绍了汽车发展历史,什么是汽车文化,汽车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汽车文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发展历史社会未来汽车一.汽车发展史总的来说,汽车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汽车的诞生、内燃机汽车、汽车量产化、汽车产品多样化和汽车产品低价格时期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几个阶段。

一、蒸汽汽车的诞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

从最初的利用人力、畜力到后来使用水力、风力。

在1705年,纽科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做功而是靠机械做功的实用化蒸汽机。

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开始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历史。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室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的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制造了真正意义的蒸汽机。

蒸汽机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并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

这辆汽车被命名为“卡布奥雷”,车长7.32m ,车高 2.2m ,车架上放置着一个像梨一样的大锅炉,前轮直径 1.28米,后轮直径 1.50米,前进时靠前轮控制方向,每前进12~15min需停车加热15min,运行速度3.5~3.9km/h 。

二、内燃机汽车的诞生187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试制出第一台实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这台单缸卧式功率为2.9kw的煤气机,压缩比为2.5,转速为250 r/min。

这台内燃机被称为奥托内燃机而闻名于世。

奥托于1877年8月4日获得专利。

后来,人们一直将四冲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

奥托以内燃机奠基人载入史册,其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本茨(1844~1929)于1886年1月29日发明的。

其实,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

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不到8km /h ,但是它还是从巴黎到乔维里波达来回跑了18km 。

1884年,法国人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的四轮汽车。

本茨的第一辆三轮汽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雏形,这辆汽车被收藏在德国的本茨汽车博物馆内。

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1843~1900)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三、汽车结构及外形变化1890-1920 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材料方面,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和连接(以前是这个“他”)它们的钢材。

1914年Edward G budd 发明了全金属车身。

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

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

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

1920-1950 哈利•厄尔时代哈利厄尔进入通用公司,1927年设计出凯迪拉克lasalle,哈利厄尔时代开始。

它有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

1938年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车别克Y job。

船型车身,复杂曲面构建的流线型车身都是此后几十年厂商模仿的对象。

Y job还第一次引入黏土模型技术,使汽车外形更加灵活。

该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1947年,凯迪拉克sedanet用银光闪闪的镀铬装饰和漂亮的尾鳍征服了世人是哈利厄尔降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艺术和时尚1930-1950 流线型与船型车身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二战结束的20年,是汽车设计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由美国人独占鳌头的汽车设计领域也加入了欧洲人。

欧洲在流线型设计方面走在前面。

意大利giuseppe merosi1913年为count ricotti公司设计的汽车是流线型的最早期作品,paul jaray第一次开始了风洞实验并获得了美国专利。

1950-1970 长尾鳍到短尾,coupe短暂兴起当时典型的美国汽车是火箭式车头,飞船式车尾。

二战结束后十几年美国汽车爆发式增长是史无前例的,更大更好成为格调,性能的重要性变得稍逊于外表,舒适和款式变为最重要。

而长尾鳍这是那个时代美国车的典型特征。

后来,楔形车身,即短尾设计的运动汽车开始普遍。

60-70年代的中置发动机跑车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以及福特野马,克维特,道奇蝰蛇,都采用了长车头(放置排量巨大的前置发动机),短而宽阔的车尾(容纳巨大的车轮)。

1970-1990 平面直角和多元化1974年是个重要的年份,马里奥.甘地尼设计的兰博基尼countach和乔治罗亚设计的大众高尔夫都在这年诞生,它们采用的直角造型降流行数十年的曲线美学无情抛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影响,80年代财政相对困难,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

来自军用,农用,远征等领域的设计,凭借特别“缺少风格”的怀旧情结和强烈的实用性特点,在汽车界掀起波澜并在后来成为时尚。

最能体现这种转变的美式吉普逐渐成为40年代以后美国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但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更精巧,外观更像轿车的运动多用途车。

1990-present 分裂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更加追求个性,更加挑剔,思想更加多元化,这也导致多种风格同时涌现。

其中之一经典主义。

其中又包含多种层次。

一层是设计师本身对于过去经典的缅怀与尊敬,另一层是设计师力图在原来的经典车型中赋予自己的色彩。

各自代表分别为大众新甲壳虫,mini,和克莱斯勒PT漫步者。

另一分支是新经典主义,传统是要遵循的,但更多的还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新。

90年代末宾利和劳斯莱斯分别被大众和宝马收购,随后在全新设计团队的操作下推出的欧陆GT和幻影虽然有着全新的面貌,但是依然有着对传统的尊重,这才换来其能够继续壮大。

二. 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产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态度、符号、价值观、仪态和体制,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之为汽车文化.其实汽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进入社会,一开始被认为是贵族富人的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专用产品.然而随着汽车逐渐变成大众化的代步工具,汽车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展,伴随而至的是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 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连接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其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渗人到广泛的学科领域,带动大量的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诱发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合纵连横的产业链。

汽车从可望而不可即变成了一件只用交付2万元首付就能开走的平常商品,出行从此变得无拘无束,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因汽车而发生改变,很多人对时间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公共交通的时刻表,对距离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几站地”。

汽车因此成为自由的象征,人们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

1.引起了生产管理的变革20世纪20年代,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创造了规模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精益生产方式”。

这几项工业管理革命,改变了几乎所有工业中一切形态,包括生产组织和管理组织以及传统观念。

敏捷生产管理方式的推进,进一步导致汽车产业全价值链的变革。

2.形成了公路网汽车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具有“远距差效益”、“时差效益”和“运输质量差效益”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为发展汽车运输业,世界各国都加速开发公路网络。

二次大战后则更是高速公路时代,高速公路网几乎穿透了世界大部分城市和城镇。

汽车为促进地区和工业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3.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更是汽车的效应。

组团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空间放大,而城市空间放大有利于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导致汽车流通速度加大,有利于汽车需求进一步增大。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成为汽车市场消费的主体。

4.开拓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汽车工业每个环节,从市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直至后勤都超出了国家范围,由此而产生的贸易、法律、环保及产业经济影响远远超过了汽车工业本身。

同时,与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后市场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形成成熟的二手车置换、保险、信贷、维修、保养、租赁、物流、贸易和回收利用等业务。

5.产生了一系列新生事物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新生事物,汽车艺术、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展会、汽车体育、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社区、卫星城、乡间别墅及汽车银行等已渗透到发达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造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进而改变城市结构、乡村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人们的区域概念、住地选择、消费结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活动节奏、知识结构以及文化习俗。

汽车的使用是个性权利的延伸和个人主动性的象征,汽车创造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内容,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心理素质、道德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汽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们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欣欣然准备走入“汽车社会”时,不得不忍受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伤痛。

目前全世界平均不到10个人占有一辆汽车,地球的资源与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汽车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汽车成为多数人的出行工具时,汽车的发展是对自然、对社会一种严重挑战。

1. 过大的资源消耗首先,汽车的发展引起了能源消耗。

在我国,石油储藏量和开采量非常有限,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依靠进口,据统计,1996年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而到2003年,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且按目前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大。

据专家称,中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现在是44%,2020年至2025年可能达到60%,中国进口石油的1/3是供汽车使用的。

汽车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还在增大。

同时,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紧张,汽车开始寻找各种替代能源,如天然气等,而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多的消耗将导致人类的后代无能源可用。

其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需要占用土地来建设更多的道路、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而中国人口众多,就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为贫乏的国家,汽车的过度发展必将进一步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