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流程表

合集下载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爱迪生救妈妈》是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很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带来启示和教育。

在第一节课时教学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以及该故事所包含的涵义和启示,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

在第二节课时教学中,我们将以其中一段事件——“爱迪生的想法”为主线,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和掌握该故事,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复述故事情节,并简单解释故事中难点词汇的意思;2.理解爱迪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运用类比和联想的技巧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3.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课件及PPT并掌握故事情节。

2.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流程1.复述故事情节教师首先通过PPT或者黑板等方式,让学生们复述一遍第一节课时故事情节,并解释故事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如火机、铬、石墨等等。

2.理解爱迪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引出本节重点内容——“爱迪生的想法”,介绍了爱迪生是如何使用类比和联想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

3.活动展示老师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如橡皮筋、纸片、塑料杯等,供学生们进行类比和联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如何通过类比和联想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教师点评在活动完成后,老师请学生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呈现给大家,老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创意。

5.教学反思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学生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和成长点,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并深入理解了爱迪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活动展示,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如何通过类比和联想的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这些技能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30 爱迪生救妈妈 (3)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30 爱迪生救妈妈  (3)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教材分析】《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科技”为主题。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家中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他用镜子聚光,使手术成功进行,救了妈妈的命。

本文旨在故事中渗透科学常识,告诉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遇事要积极想办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易被调动与牵引;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爱动脑筋,遇到难题,依赖性强,总奢望得到老师及家长的帮助。

这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课文,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并进而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设计理念】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中感悟爱迪生的善发现、爱动脑筋。

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急得团团转”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镜子聚光实验,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怎么样救妈妈。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去感悟体会爱迪生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关键词句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多动手、善发现,并注意积累。

3.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镜子聚光的原理,激发孩子生活中爱动脑筋,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机智,并积累词句。

二年级语文下册-爱迪生救妈妈-2教案新部编本-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爱迪生救妈妈-2教案新部编本-人教新课标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30、爱迪生救妈妈教材分析:文章写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童年时的一件事。

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

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利用镜子反光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文章除了直接描写爱迪生的行动外,还通过父亲的心情与对小爱迪生的前后态度变化,反映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通过医生开始束手无策,后来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而加以夸赞,说明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读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

读着读着,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便跃然纸上了;读着读着,文中的词语就理解了,积累了;读着读着,平时要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就有了;读着读着……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领会爱迪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观察:感悟朗读。

教学难点:故事性课文的语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机智。

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制作PPT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积累词句;读中感悟,体会妈妈病情的严重。

教学过程:一、介绍爱迪生,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他是美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一生却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对人类的文化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电灯、电话就是他发明的,这个人是(生答:爱迪生。

)2.板书:爱迪生。

《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特点分析1、教材特点: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本,是一篇精读课文。

讲的是小爱迪生在妈妈病情十分严重光线太暗不能手术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突出了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可爱。

2、学生特点:二年级下学期孩子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语感差,时常丢字、加字、不懂意思。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是朗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结合目标指导朗读,渗透学法,及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教学特点:正确把握语言教学特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生动活泼,严谨抓实,立足文本,考虑学生实际。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二、设计理念立足于教材及学生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关注学习语感的培养,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体现扎实的风格。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感悟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3、通过表演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2、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按照《预习指南》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投影仪。

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并学习了1、2自然段,老师想知道你们掌握得怎么样?1、读词(课件出示)爱迪生检查急性阑尾炎一溜烟溜走斥责委屈亮堂恍然大悟明晃晃晃动2、从1、2自然段的学习中,你喜欢爱迪生吗?为什么?(板书:聪明)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巩固生字,词组、加深学生理解、为下文作铺垫,提出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爱迪生是怎样的人吗?
通过收集,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同时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二、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有什么习惯?(爱动脑)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正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的妈妈有一次得了疾病,他就靠他的聪明救了妈妈。

2.四人小组自学2——5自然段。

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4.指名表演。

全班评议。

三、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3.读一读,比一比: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
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听写生字。

2.预习31课。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爱迪生就妈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斥责、夸奖”这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在朗读中感悟。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在朗读中感悟。

学习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爱迪生,去感受年仅7岁的爱迪生是怎样救妈妈的。

(学生齐读课题。

)课件1 (课前板书课题)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生字词,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否巩固了,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小火车开起来吧,其他小朋友当当小评委,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对了。

课件2:词语二、整体感悟1、词语读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们肯定把课文也学好了。

那咱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1、2、3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刚才几个小朋友说得都对,你能把他们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2、教师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上医院(来不及),在家里做手术,光线又太暗,爸爸很(着急)。

你能帮老师把这两个字送到句子中吗?课件3:及急3、当时的情况真是太危急了,大家急得(团团转),上节课我们还积累了形容情况紧急的词语呢?还记得吗(危在旦夕,十万火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课件4表扬:你们真棒!三、朗读感悟1、妈妈面临生命危险,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也(很着急),他除了着急他还做了什么呢?请大家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读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个建议,读的时侯同学们可以拿起笔圈圈词语,划划句子,先自个儿读,读好了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课件5:学习要求(教师巡视)2、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答:我感受到了爱迪生很聪明。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爱迪生的聪明?3、课件6,出示句子(1)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爱迪生去拿镜子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很着急,哪个词可以看出着急?)(他们拿着大镜子干什么?)课件6句子(2)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发展共同体学习材料(通案)《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能复述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感受到爱迪生的聪明,遇到困难善于思考的品质。

2.能抓住“一溜烟、奔、委屈、一下子、亮堂、斥责、恍然大悟”等关键词以及爸爸的话反复品读。

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3.能正确书写“斥责”、“夸奖..”两个生词。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1、编儿歌复习课文内容: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编个儿歌,大家快来试一试。

2、多形式读儿歌,复习生字:抽生读、齐读儿歌。

二、定标导法1、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但因为屋里光线太暗医生和爸爸都束手无策,那么爱迪生相出了怎样的好办法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2、出示学习提示: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并能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

3、抽生汇报:方法,以及相关句子。

4、提出学习要求:再次默读这些句子,圈出关键词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5、抽生汇报:预设:①、(课件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相机指导:比喻句,把爱迪生跑得飞快比作一溜烟,写出了爱迪生想到了救妈妈的方法时急切的心情。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形容飞快奔跑的爱迪生?一阵风②、(课件出示)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指导理解“一下子”:你觉得这个办法怎样?哪个词语能很好的体现出这个办法很巧妙,很实用?“亮堂”换个词语来说——明亮。

指导朗读病床上光线亮了,医生可以做手术了,你的心情怎样?试着读出来。

6、思考: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很聪明、善于思考解决问题。

三、迁移尝试:1、师过渡:爱迪生和小伙伴捧着镜子回来时,爸爸最初的态度是怎样呢?找出爸爸和爱迪生之间的一组对话。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_1060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_1060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五一小学黄杜樱教学设计目标:1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在朗诵中感悟,并注意累积词句。

3.领悟爱迪生的聪慧可爱,有多动脑、多着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设计要点: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诵感悟课文。

教学设计难点:感悟不一样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经过朗诵领悟爱迪生的聪慧。

教学设计时数:两课时教学设计过程:第一课时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读准字音;2.熟度课文,初步认识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3.查阅“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什么危险?3.阅读认识相关爱迪生的事迹及其伟大的发明。

4.第一课时上完后部署作业思虑:为何要救妈妈?如何救?结果如何?5.做一做镜子聚光的实验,为理解爱迪生为何要利用1 / 6镜子聚光这类方法救妈妈作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2 .过渡:师:在他七岁那年,爱迪生靠他的聪慧才华,救了妈妈。

妈妈究竟发生什么紧急的事了?爱迪生又是如何救妈妈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吧!二、学习 2 、3 自然段,感悟为何要救妈妈。

1 .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诵2 、3 自然段,找、画出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

过渡:师:妈妈的状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相机点拨)2.学生沟通:(以学生回答的次序灵活理解各个句子)(1 )(课件)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师:什么叫“直打滚”,(不断地打滚)为何呀?(疼得受不了了)说话训练:大家想象一下,妈妈在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神色、满头大汗、哭、不断地叫)谁能把这场景读出来?练读(2 )师:是啊,此时此刻,妈妈是多么难过呀!爸爸赶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

师:你能给“赶忙”换一个词来读一读吗?我们想象一下爸爸焦虑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2 / 6(3 )一检查,本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做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布置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2、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1、帮助学生分好小组。
2、指导分配角色。
3、适时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拨。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1、让学生做“我会填”
2、交流检查
1、指导写“油、检查、团、炎”五个生字。
1、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感悟爱迪生的聪明与伟大。
1、组合小组。
2、选择角色。
小学课堂教学流程图表(续页)
课题: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备注
一、导入
二、表演课本剧
三、做课后习题“我会填”
三、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爱迪生的资料导入新课。
小组间在感悟角色、表演角色中加深理解课文。
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学习书写五个生字。
巩固、拓展本课所学知识。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1、学生做“我会填”
2、朗读句子,交流答案,改正错误
读生字—记生字—看范写—描红—书写—评价——集中写
8
17
5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